教育综合考试-简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教综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综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育综合知识 100 道必背简答题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1)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因此要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阶段性。

在一定年龄阶段,人的身心就会出现某些典型、本质的特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因此要根据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开展教育工作。

(3)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同一年龄阶段的各个发展方面也不一致。

因此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使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够起最大作用。

(4)个别差异性。

从群体角度看, 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 表现在发展水平、表现方式、构成结构等所有方面。

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5)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后, 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来得到部分的补偿;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互补。

因此要对生理或心理机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信心, 长善救失。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和可塑性。

(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并且可以加速个体发展, 以及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人的个性,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又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条件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 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创设有利环境。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材料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材料

简答题教育学模块一、教育的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3.心理起源论4.劳动起源说二、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三、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四、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五、简述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六、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在:(一)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三)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七、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启示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八、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实践活动、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九、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十、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十一、简述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我国学制)★★①学前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高等教育十二、终身教育的特点1.终身性2.全民性3.广泛性4.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育综合常考简答题

教育综合常考简答题

教育综合常考简答题1.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般来说,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业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教育学的价值表现?(1)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

(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3.教师应该如何学习教育学?教师学习教育学因该注意以下几点:(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把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把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讨论结合起来。

(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4.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5.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2)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较高的组织性。

(4)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负担的培养人的工作。

(5)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6)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1.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教综必背简答题大全

教综必背简答题大全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口诀:阶道专刻象)(1) 阶级性;(2) 道统性;(3) 专制性;(4) 刻板性;(5) 象征性二、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口诀:公义世法)(1) 公立教育崛起;(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 教育的世俗化;(4) 教育的法制化三、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口诀:全民多现身)(1) 全民化;(2) 民主化;(3) 多元化;(4)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 终身化四、简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口诀:寻大直智班泛(寻大侄子拌饭))(1) 循序渐进原则;(2) 其著作《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萌芽)被称为教育学之父(3) 直观性原则;(4) 遵循自然原则;(5) 论述了班级授课制(6) 提出泛智思想五、简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口诀:一(一个教育原则)二(两个理论基础)三(旧三中心)四(教学四阶段),好普通《普通教育学》(1) 提出教学要有教育性原则;(2) 教育学是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之上的(3)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旧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4) 提出教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5) 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

六、简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口诀:一(一本书民主主义与教育)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三(学生、活动、经验中心)五(五部教学法)(1) 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学生实际的做法,主张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2012简)(2) 以经验为基础,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学、活动中心、经验中心(3) 提出了五部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4) 他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思想七、简述教育学学科的特点(1) 教育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2) 问题界域的恒定性和回答的不确定性(3) 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 理论类型的多元化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5) 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八、简述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 教育学的研究问题不断拓展:(2) 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 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 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九、学习教育学的价值(1) 使教师获得教育基本理论知识(2) 给予教师以策略、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 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 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十、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2010简)(1) 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2) 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3) 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相结合;(4)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相结合十一、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口诀主角是外物)(1)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2)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角)(3)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是外)十二、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2)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3) 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 遗传素质的本身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制度2. 教育的本质是指()A. 教育的社会功能B.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C. 教育过程中的互动D. 教育的内在规律性3.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A. 终身化B. 民主化C. 等级化D. 个性化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A. 需要和诱因B. 兴趣和态度C. 目标和意志D. 情绪和兴趣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A. 相互排斥的B. 相互独立的C. 相互促进的D. 相互对立的6.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7.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增加学生负担D. 提高教师收入8.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法律事实、法律后果B. 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C. 教育权利、教育义务、教育责任D. 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评价9.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推算法10. 教育公平主要是指()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分配公平C. 教育结果公平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生心理健康D. 教育评价12.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分析13. 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特点()A. 民主平等B. 尊师爱生C. 教学相长D. 单向传授14. 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社会需求B. 教育资源C. 法律法规D. 国际趋势15.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A. 鉴定功能B. 诊断功能C. 激励功能D. 导向功能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综合试题答案

教育综合试题答案

教育综合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

A. 选拔人才B. 培养人才C. 社会控制D. 经济发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A. 公平性B. 有效性C. 创新性D. 随意性答案:D3. 教育心理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是由()提出的。

A. 皮亚杰B. 维果茨基C. 布鲁纳D. 斯金纳答案:A4.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A. 忽视B. 强化C. 尊重D. 惩罚答案:C5.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 提高考试成绩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增加学校收入D. 扩大学校规模答案:B二、填空题1.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2. 教育的实施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体现了教育的__________。

答案:科学性3. 在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各有侧重点,形成性评价更注重于对学生的__________,而总结性评价则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答案:过程4.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情感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答案:知识5. 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施__________。

答案:差异化教学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的社会责任。

答:教育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传承和发展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以及通过教育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阐述教育的创新性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教育的创新性原则要求教育活动要不断更新观念、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描述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教综最全面简答题

教综最全面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

(3原始社会的教育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因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是极为简单的。

2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普遍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2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3教育逐步确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教学内容日益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6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走向世俗化;(7重视教育立法实施依法治教。

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强;(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教育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8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9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

5简述学校教育的产生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2国家的出文化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3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学问是客观要求。

6简述学校教育的产生的条件。

(1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2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3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7简述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基石,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下面将对教育综合简答题进行整理和回答。

一、教育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是一种社会传承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价值观念,并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力资源,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

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技能、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特点是长期性、系统性、社会性和个性化。

三、教育的类型与阶段划分1. 按受教育者划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

2. 按教育内容划分:普通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等。

3. 按教育形式划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线教育等。

四、教育的方法与手段1. 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2. 现代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模拟法等。

3. 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人工智能教学等。

五、教育的评价与改革1. 教育评价: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评估、素质评价等。

2. 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推动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等。

六、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教育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社会发展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七、教育的国际比较与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系统存在差异,通过国际比较和交流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的共同进步。

八、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公平性不足、教育内容落后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改革等。

结语:教育综合简答题的整理和回答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知识和观点。

通过对教育的定义、目标、特点、类型、方法等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体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2013年6月27日)(第一卷)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四?(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教资综合素质必考的简答题

教资综合素质必考的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考简答题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其特点有哪些?答: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2)全面性:全面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素质教育。

(3)基础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4)发展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现代教育观强调哪些教育理念?答:现代教育观强调以下教育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

二、学生观与以学生为本1. 什么是学生观?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

它涉及如何认识学生的本质、特性、地位、作用、价值以及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等根本性问题。

现代学生观强调:(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需要关注和尊重。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2.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答: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观与教师专业发展1. 新的教师观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

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教育综合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

本文将针对教育综合简答题总结该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并探讨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教育综合简答题的特点教育综合简答题是一种开放性的问题,不同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单一答案形式,它要求考生运用系统的知识体系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分析和回答。

其特点包括:1. 综合性:该题型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考生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储备。

2. 开放性:教育综合简答题不限制答题形式,可以灵活运用文字叙述、图表分析、案例论证等方式回应问题。

3. 提示性:通常在题目中会给出一定的提示或背景信息,考生可以根据提示进行思考和展开回答。

二、教育综合简答题的答题技巧为了在教育综合简答题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考生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1. 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前,先理解题目要求,确定关键词,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确保回答有条理。

2. 综合运用知识:教育综合简答题要求考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要善于综合运用知识,对各种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3. 文字表达与图表分析结合: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运用文字叙述和图表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答。

合理利用图表可以使回答更加直观、清晰。

4. 举例论证:在回答过程中,可以举具体案例进行论证,这有助于增强答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5. 注意语言表达:在回答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通顺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尽可能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

三、教育综合简答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教育综合简答题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教育综合简答题要求学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学科交叉的能力。

2. 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回答教育综合简答题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师考编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

教师考编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

一、教育的终身化。

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二、教育的全民化。

让所有人都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和中青年。

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化,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民主化。

四、教育多元化。

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标准多元化。

五、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方面现代化。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四、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三、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教育。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一、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教育。

三、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当的教育。

四、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五、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教育综合高频必背简答题

教育综合高频必背简答题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4.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10.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3)意志的自制性(自制力)
(4)意志的坚韧性
39.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2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主体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简答题

1、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社会独立性2、教育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4、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5、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制度7、教育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培养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8、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9、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0、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赛尔、威尔逊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1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1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过程;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对人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1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14、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6、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概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概况;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7、我国当前学制的改革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18、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19、教师职业的特点学者和学习者;传授者;管理者;示范者;朋友;研究者20、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21、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2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为人师表23、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24、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25、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2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2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主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28、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9、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30、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3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3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3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34、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基础性;普遍性3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36、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37、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3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4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41、教学过程的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2、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43、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现场教学;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复式教学;44、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45、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改进班级授课制;多样化座位排列;探索个别化教学46、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47、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按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标准分: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48、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49、常见的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探究式、抛锚式、范例教学模式50、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1、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课和其它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晨会周会以及实施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52、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53、德育工作新形式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5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5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有效的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56、班集体的行程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7、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58、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5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以及特点群众性、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60、教育研究的意义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自身素质61、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有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62、西方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代认知63、注意的特点以及功能指向性和集中性;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6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规律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65、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66、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67、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68、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69、表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70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7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72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7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7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7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学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76、智力测验的标准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77、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78、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因素、学校教育、个人主观因素79、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80、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81、个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8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算、前运算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守恒、形式运算8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84、心智技能特点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85、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86、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87、创造性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8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的期望89、课堂管理的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90、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建立积极的、有效地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91、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92、简述教师职业心理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9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94、依法执教的意义是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之必须95、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特征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侵犯学生的人身权;侵犯学生的着作权;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不作为违法侵权..其中在学校教育中;这类侵害主要是由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设施设备不安全以及学校、教师的不作为侵权造成的96、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97、受教育者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98、受教育者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99、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100、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101、教师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0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具有广泛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一些教育综合知识的简答题及答案:1. 什么是教育学?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通过研究和实践,教育学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什么是教育目标?答: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预期目标,即希望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3. 什么是教育评价?答: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的系统性评估。

它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改进的依据。

教育评价可以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观察、访谈等多种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研究学习、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过程,探讨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为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

5.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答: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以学习为核心的组织形式。

它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创新和适应变化,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学习型组织注重知识共享、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

6.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答: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计划和支持的教育模式。

它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个性化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7. 什么是STEM教育?答:STEM教育是一种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为核心的综合性教育模式。

它通过跨学科、实践性和项目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满足现代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教育综合简答题整理

简答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答:《学记》中的教学思想表现在:(1)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学制)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

3、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答:(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2)受教育者: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相互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4、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1)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终身化;(3)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4)教育的现代化;(5)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6、简述影响学制的主要因素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答:(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简答题汇编(背诵版)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简答题汇编(背诵版)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简答题汇编(背诵版)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简答题汇编(背诵版)一、绪论教师考编中的《教育综合》科目是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重要科目之一。

掌握教育综合知识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综合的概念和作用入手,系统地总结和归纳教育综合科目中的常见简答题。

二、教育综合的概念和作用教育综合是指将教育学中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如教育思想史、教育学说、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进行综合整理和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育综合通过对教育实践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教育综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教师把握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 促进教师对教育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3. 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提供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综合性思维工具。

三、教育综合的常见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教育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中国教育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时期以封建社会为背景,宗法制度和儒学为主导,注重教育的礼仪和道德教化;近代教育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的教育开始与西方教育接轨,涌现出了一批开明的教育家和教育改革者;现代教育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后,中国教育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体系。

2. 请简要概括教育综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素。

教育综合的核心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学说、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管理等。

而教育综合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

这些内容和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综合理论体系。

3. 请简要说明教育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评判的过程。

它对于改善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综合考试简答题汇总一、教育学(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两方面,第一方面3点,第二方面2点)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有影响和制约。

(1)决定其规模和速度;(2)决定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发展。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再生产劳动力;(2)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2.阶段性,在一定年龄有一定特征。

3.不平衡性,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面不平衡。

4.互补性,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互补。

5.个别差异性,个体之间不同。

总结(穿靴子):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教学工作。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性)。

2环境(环境使遗传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决定着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是环境的一种,对人身心发展其主导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业老师进行的。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其作用表现在(1)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

(3)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教师职业素养有那些要求?(两个方面,第一方面3点,第二方面5点)包括职业能力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1.职业能力素养包括(1)学科专业素养(精通专业性知识、了解学科相关知识和学科发展、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学心理学)、(3)综合能力素养(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反思能力)。

2.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热血爱(1)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优良的个人品质,(4)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5)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授受关系、民主平等关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如何构建: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3,。

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人格的形成。

(六)教学过程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包括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客体的教材,学习的是间接经验;认识的交往性,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认识的教育性,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认识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有领导的认识,教学是有老师的主导作用。

(七)教学过程中的论述(论述题)(规律4,原则8,方法6,阶段6,环节5)教学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知识层面);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智力层面);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思想方面);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要有德育)、8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3讨论法、4演示法(主体是老师)、5问题教学法、6实验法(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做好准备,激发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4巩固知识,增强记忆。

5运用知识,促进迁移。

6检查效果,获得反馈。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1备课(启始环节)、2上课、3课外作业布置指导和批改、4课外辅导、5学生成绩评价(当论述题是一个教学场景的时候:先找规律(规律是潜在的)——后说原则(原则是规律外在表现方式)——方法(方法是运用))(八)德育的规律、原则、方法(规律4、原则6、途径6,方法5)首先判断是教学场景还是德育场景;看案例题的涉及的主体,学生还是老师还是家长,要谈师生关系。

德育过程的特点(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总);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外)。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内)。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德育要有政治方向)、2疏导原则(德育要循循善诱)、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及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班会校会。

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九)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最重要环节);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二、教育心理学(一)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有那些(论述题)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针对个体而言,中间有关键期)。

4、差异性。

5、互补性。

(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习是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同化。

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4、为了让学习比较顺畅,还要有先行组织者策略。

(三)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和激发(培养6,激发4)学习动机是激发、定向、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

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

培养:1、通过学校思想品德教育。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对学习有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激发:1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3指导学生有正确的归因观;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四)如何促进迁移(简答题)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一)三个基本问题1、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2、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3、高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本质特征是服务,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

(二)十八大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包含什么内容1、专业设置与调整,依据国家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需要(国家)、院校的服务目标和发展定位(学院)、构建专业群及资源复用的需要(人才)、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社会)。

2、课程建设,包含培养目标定位、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的思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认证要求设置双证课程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师素质老师队伍。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五)当前高职教师的主要问题1、思想理念问题。

学科体系课程观念根深蒂固。

2、实践能力问题。

大多数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3、教学能力问题。

不知道按课程目标重组教材。

(六)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工作1、技术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2、培训服务。

3、文化服务。

(七)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八)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四、城市职业学院应知应会(一)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1962年办学,2005年9月成立,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

“立人立业”校训。

(二)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情况建设期:2013年9月-2017年9月。

重点建设项目有6个: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会计专业共4个专业;基于校企社政合作的体制创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学为切入点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2个综合项目。

建设内容部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一)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4、课程理论。

(二)知识中心课程理、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来;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把人类知识传给下一代,老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知识。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杜威。

主张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为核心编制;课程强调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主张以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布鲁纳。

以改造社会为中心,学生要参与到社会中去。

(三)课程标准包括什么内涵1、按门类制定。

2规定本门类课程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框架。

3、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

4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时间分配等具体的教学内容。

5、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资源如何开发1、开展社会调查。

2、审查各种课程资源。

3、研究青少年的情况。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扩宽校内外资源。

(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目标包含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学习态度;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

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实现三级管理。

具体内容包含:1、教学观念的变革,从关注结论到关注过程,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

2、学习观念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3、课程组织的变革,包含课程结构(小学综合、初中结合、高中分科)和课程内容(教材改革)、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