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导线近似平差计算表
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第2页共2页
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差值 合计 示意图: C
备注
32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58
测量:
记录:
计算:
复核:
日期:
2013年4月12日
方位角α i 度 224.0478431
闭合差Wα 度 0.0028662
24.1532969
观测角β i 度 114.2833300 146.9916600 135.1916600 145.6416700 158.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单一附合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已知数据 座标 方位角α i X(米) Y(米) 度. 分 秒 843.400 1264.290 224. 02 52 640.930 1068.440 589.970 1307.870 24. 09 12 793.610 1399.190 观测角β 'i 度. 分 秒 114. 17 00 146. 59 30 135. 11 30 145. 38 30 15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5 差值 合计 测量: 699.2590 记录: 改正数Vβ i 秒 -5.73 -5.73 -5.73 -5.73 -5.7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700.10832
700.10832
第1页共2页
点号 A B C D 1 5
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导线平差计算表格及解析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注:黄色部分为外业测量出的或者是已知的;
“n”:多边形内角的个数;
“ƒβ容”: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为±60″√n,当图根导线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时为±40″√n;
β=β测-ƒβ n;
在这儿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就不说了;
△x i,1+i=D i,1+i*cosαi,1+i; △y i,1+i=D i,1+i*sinαi,1+i;
ƒx=Ʃ△x,ƒy=Ʃ△y;
导线全长闭合差ƒ=√(ƒ2x+ƒ2y),相对闭合差K=ƒ∕ƩD,图根导线的容许相对闭合差K容=1∕2000,当K<K容时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υ△xi,1+i=-(ƒx∕ƩD)*D i,1+i,υ△yi,1+i=-(ƒy∕ƩD)*D i,1+i;
△x △y x y
υ△xi,1+i υ△yi,1+i ±±
△x i,1+i
△y i,1+i
Ʃ
ƩD ƒx ƒy
辅助计算
观测角 (β测) ′ ″改正数
(β) 改正后角度 ′ ″
坐标方位角 ′ ″
56序号1234△x′△y′ƒβ角度闭合差=Ʃβ测-Ʃβ
理=Ʃβ测-(n-2)*180; ƒβ
≤ƒβ容;
ƒx=Ʃ△x,ƒy=Ʃ△y; ƒD =√(ƒ2x +ƒ2y )
注:1、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的差别在于两个方面: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②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怎么计算就不一一说了,见谅!)
坐标增量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m 距离 m。
导线测量平差记录表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各种导线近似平差计算表
计算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
无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表1
计算者:班级:学号: 姓名:检查者:
点名
观测角值
′″
假定坐标
方 位 角
′″
边 长
(m)
假 定 坐 标 增 量
真坐标
方位角
′″
[ ]
[ ]
辅
助
计
算
无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表2
计算者:班级:学号: 姓名:检查者:
点名
闭合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学号: 姓名: 检查者:
点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 ′ ″
边 长
(m)
坐 标 增 量
坐 标XYΣ[ ][ ][ ]
辅助
计算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
附合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学号: 姓名: 检查者:
点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 ′ ″
边 长
(m)
坐 标 增 量
坐 标
X
Y
Σ
[ ]
[ ]
[ ]
辅助
计算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
单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学号: 姓名: 检查者:
点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 ′ ″
边 长
(m)
坐 标 增 量
坐 标
X
Y
Σ
[ ]
[ ]
[ ]
真坐标
方位角
′″
边 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WX =
1 = N
WY =
WS =
单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点 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学号: ° ′ ″ 边 长 (m)
姓名: 坐 标 增 量
检查者: 坐 X 标 Y
∆X
∆Y
Σ 辅助 计算
[
]
[
]
[
]
WX =
WY =
WS =
1 = N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 ,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无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闭合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点 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学号: ° ′ ″ 边 长 (m)
姓名: 坐 标 增 量
检查者: 坐 X 标 Y
∆X
∆Y
Σ 辅助 计算
[
]
[
]
[
]
Wβ =
WX =
WY =
WS =
1 = N
Wβ允 = ±40 n =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 ,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
∆Y AB = ∆X AB
[∆X ′ ] = AB
∆α = α AB − α ′ = AB
′ [∆Y AB ] = [∆X ′ ] AB
无定向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真坐标 方位角 点名
0
表2 检查者:
学号: 边 长
姓名: 真 坐 标 增 量 坐
标
D
(m)
′″
∆X
∆Y
X
Y
Σ
辅 助 计 算
[
附合导线近似平差计算
计算者:班级: 点 名 观测角值 ° ′ ″
坐标方位角
学号: ° ′ ″ 边 长 (m)
姓名: 坐 标 增 量
检查者: 坐 X 标 Y
∆X
∆Y
Σ 辅助 计算
[
]
[
]
[
]
Wβ =
WX =
WY =
WS =
1 = N
Wβ允 = ±40 n =
注:表中的“观测角值” ,左折角取“+”号,右折角取“-”号
计算者:班级: 观测角值 点名
0
表1 检查者:
学号: 假定坐标 方 位 角
0
姓名: 边 长 假 定 坐 标 增 量
β
D
(m)
′″
′″
∆X ′
∆Y ′
真坐标 方位角
0
′″
Σ
[
]
[
]
∆X AB = X B − X A =
辅 助 计 算
∆Y AB = YB − Y A =
′ [∆Y AB ] =
α AB = tg −1 α ′ = tg −1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