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教案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4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主要介绍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长江流域的整体认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貌等特点,同时介绍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和人口状况,以及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等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长江流域的详细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长江流域的了解也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对长江流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貌等特点,掌握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和人口状况,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貌等特点,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和人口状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2.难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长江流域地图,了解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貌等特点。
2.资料查询:让学生查找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了解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市分布和人口状况。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分享心得体会。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成因和解决办法。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说课稿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内容涵盖了长江的概况、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以及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开发与治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开发与治理,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阅读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开发与治理。
2.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以及综合整治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长江流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长江流域的特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018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2
河源市正德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稿执笔林园审核教研组长吕景志授课周次第5 周班级姓名课题: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二节长江流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学会分析长江流域上下游地区在城市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掌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带动作用,认识长江流域工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在发展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治理措施一、自主学习(一)中国的“黄金腰带”1、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带、区,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物产丰富。
2、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工业部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开发带。
尤其位于长江出海口的长江三角洲,临江濒海,集“”和“”的位置优势于一体,成为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长江流域的,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其辐射影响力遍及全国,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二)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1、长江流域地区城镇密集,形成了沿江分布的以重庆、、南京和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些城市都是本区域的中心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的发展有强大的和作用。
2、长江三角洲上的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是我国沿海航运的中心点,京沪、铁路交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还是我国最大的和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被誉为“”二、合作探究1、目前我国酸雨覆盖面积主要在南方地区,谈谈你对酸雨的认识和危害?三、当堂训练1、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有关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C.优越的地理位置D.大量的科技人才3、对长江沿江地区上中下游工农业表述正确()A.下游是商品粮农业,中上游是创汇农业B.中上游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下游以钢铁电力冶金纺织工业为主C.下游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中上游是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工业.D.下游需要上游的资金技术,上游需要下游的资源劳动力4、关于上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B、拥有杨浦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D、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5、下列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A、西湖B、苏州园林C、周庄D、颐和园读图12,完成6-7題。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的特点,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呈现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在操练环节,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长江流域的特点;在巩固环节,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总结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学会分析长江流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歌曲、多媒体等展示长江流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分析长江流域的特点,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歌曲、多媒体等展示长江流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关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8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长江流域》教案
重点难点
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学法
复习、读图归纳、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步骤
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要点
点拨
第一课时
导入
欣赏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D.长江下游地区已形成以南京、上海为中心的两个城市群
6、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导学
反思
课题
长江流域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3、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4、认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5、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
探究二:说一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功能有哪些?受益区涉及哪些省区?这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探究四:读图7.29和图7.30,综合分析下面问题。
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这些地方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2、为什么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比较大?
3、概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特色。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三峡水利枢纽为案例,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了解了长江流域物产丰富的农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粤教版)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长江流域(第1课时)
阅读识图、讨论交流、案例分析、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教材、地图册、中国立体地形图、练习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2009年7月22日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视频,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如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日全食的照片,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大致范围有个了解。
新课讲授
活动一:在图中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具体范围,观察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2、三峡水利枢纽带了的综合效益:发电、防洪、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习题讲练:
作业
反思
活动四:为什么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要认识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不能不提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8亿千瓦,可开发量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3.4%,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完成课本探究活动1。
小结:1、我国五大河流中,长江水量最大,落差最大,所以水能资源最丰富。
学科
地理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人
吕飞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二节长江流域(第1课时)
教材分析
长江流域是一个横跨东西,跨越东、中、西部和地势三级阶梯的区域,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了解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著名景点风光、富饶的自然资源、繁华的经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合理设置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长江流域内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6、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旅游资源富甲全国。岳阳、昆明、贵阳、成都、重庆、南京、扬州、镇江、苏州、宜昌、武汉、上海、杭州、合肥、南昌、长沙、无锡、丽江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名胜峨眉山、九寨沟、三峡、张家界、武当山、九华山、黄山、庐山、太湖、巢湖、洞庭湖、鄱阳湖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区域的关注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他们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内在联系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基本情况。
2.使学生掌握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与环境问题的关联。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流域地区的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分析长江流域地区的发展与问题。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长江流域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图像资料。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图像资料。
2.收集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地区的图像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流域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提问:你们对长江流域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介绍长江流域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基本情况。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江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江流域》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开发治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中国的地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长江流域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长江流域的实际例子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掌握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2.掌握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等。
3.了解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2.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特别是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分布、交通等。
3.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特别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江流域的情况。
2.准备相关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等。
3.准备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江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流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长江流域了解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相关软件,呈现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植被分布等。
粤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长江流域》(80张PPT)
攀枝花 钢铁厂
铁矿来源 煤矿来源 水源
铁路
攀枝花
六盘水 长江和雅砻江
重庆 钢铁厂
铁矿来源 煤矿来源 水源
铁路
重庆
重庆
长江和嘉陵江
武汉 钢铁厂
铁矿来源 煤矿来源 水源
大冶
平顶山
铁路
马鞍山 钢铁厂
铁矿来源 煤矿来源 水源
马鞍山 淮南和淮北
铁路
宝山 钢铁厂
铁矿来源 煤矿来源 水源
澳大利亚进口
山西
湖南汉寿县退田还湖形成的青山湖
共饮一江水
这样的水你敢饮用吗?
长江流域内省市污废水排放
怪异的雕塑
华中酸雨区、西南酸雨区、华东沿海酸雨区
思考
你知道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吗?
三江为: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 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煤矿 B、________钨矿 C、_______铁矿 D、__________水电站 E、__________核电站
(3)a工业地区能源紧张,为解决其能源不足,将从 __________________输入水电,从__________________输入 天然气。
破土采石、开矿
•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盖新房十分普遍,修 水库、水塘、鱼池、修石房等基本建设也处处可 见。这些基本建设,都需要大量石料,然而采石 料均无固定所在,都是随着乱采。
• 开采之处不仅铲掉了土壤,而且碎石、废料还要 埋掉比开采多3~5倍的土地。每开采一处,毁 掉土地少者100m2,多者达2000m2。一个村 少者几处,多者达几十处采石场。
地理八年级下册 《长江流域》教案第二课时
《长江流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江流域是中国的“黄金腰带”。
2.了解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了解长江流域的工业状况。
4.了解长江流域的四大城市群: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5.体会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6.分析长江流域人口分布及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资料,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的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为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
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二、新课学习中国的“黄金腰带”。
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读图7.26,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长江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__________,占全国的比例是__________。
(2)2006年至2010年,长江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占全国比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特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分布读图,说一说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分布情况。
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第46页图7.29和图7.30,搜集资料,综合分析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形区?该地区粮食生产有那些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为什么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丰富?(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特色。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2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长江流域地区的全面概述,旨在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概况、长江的地理意义等基础知识。
学生对长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全面了解长江流域地区的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长江流域地区的情况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构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江流域地区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教案、PPT、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长江流域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流域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长江流域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发放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长江流域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6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word教案-(3)[精选]
第六章见解差别地区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第三课时〕教养过程 :一、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胜的区位前提跟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兴旺的综合性产业地带。
二、讲解新课:1、领导老师浏览长江沿江地带产业分布图跟长江沿江地带天然资本分布图,分析四年夜产业基地的形成前提。
说明产业部分跟产业核心的分布。
教师在老师答复的根底上进展总结帮助老师见解天然资本分布与产业分布的联系。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兴旺的综合性产业地带。
现在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年夜产业基地。
由沪宁杭等都会形成的产业带是我国最年夜的综合性产业基地,产业部分完整。
形成了以加工产业为主体的微小的产业系统。
其特色是:①以加工产业为主体。
其质料来自于宽敞要地;②依靠便捷的交通前提,输入区外矿产质料开展冶金,全然化工产业;③各部分、各都会间合作关联亲热;④发挥经济、技巧、科研方面的上风,开展技巧麋集型产业。
上海是天下最年夜的机器制作核心跟主要的年夜型产业成套装备制作核心,也是天下最年夜的量具跟精细仪器仪表制作核心。
汽车产量占天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兴旺的纺织产业核心。
上海的纺织业汗青长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分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产业综合系统。
是上海市出口产物数目最年夜、创汇最多的产业部分。
上海是天下主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存在天下先过程度的现代化年夜型钢铁联合企业。
〔其树破一是濒临市场;二是临海港,矿石出口运输便利〕以武汉为核心的产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产业的主要基地。
本区交通前提优胜,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根底,水资本丰沛,矿产资本丰富,通过多年开辟树破,已成为以钢铁、机器、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年夜冶的铁矿是武汉钢铁产业开展的根底〕以宜昌、重庆为核心的电力、冶金等产业基地。
本区位于长江中、卑鄙咽喉,有长江跟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本极其丰富,且开辟前提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年夜坝为主的风光游览资本上风凸起;工农业均有必定的根底。
粤教版地理八下7.2《长江流域(1)》教案设计
商南县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学科教案编号10课题: 第二节长江流域(1)主备人二次齐备时间三次备课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流域的区域位置、范围,三次备课内容对本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的评价。
2、了解长江流域的丰富资源。
3、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信息处理、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授课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对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在地图上指出长江流域的区域位置、范围。
2.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教学难点:认识本区丰富的资源和经济特色。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讲解法五、课时设计:1课时六、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教师: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地图册七、教学流程:(一)学生自学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完成学案上的自学内容,教师督促检查学生完成。
(二)对学1、先由同学们对自学内容提出疑问,然后结对子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教师的预设,并相互检查学习效果。
2、找出长江流域的具体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三)群学1、学生结合自学和对学情况,完成质疑,作好记录,并合作完成群学内容,进行展示。
2、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为例,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3、了解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
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
4、阅读图文资料,了解长江流域主要矿产资源和主要矿产地。
5、比一比: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四)教师点拨长江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⑴地形:长江流域上游处于第一、二阶梯,地势高,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和下游位于第三阶梯,地势低平.⑵土壤:长江中下游有肥沃的水稻土,肥沃。
⑶植被:长江流域的植被状况与黄河相比,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强得多。
⑷气候:长江流域在青藏高原的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⑸水文特征:(1)流量大(2)汛期较长,为夏汛(3)无结冰期(4)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五)当堂检测:(六)课后反馈:八、板书设计:第二节长江流域一、位置、范围二、资源1.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区别上游: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下游:火电、核电集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能源缺乏2.三峡水利枢纽九、教学反思:。
地理八年级下册《长江流域》教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长江流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条件;2. 了解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 理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的原因,能够描绘长江三峡、洞庭湖的地理特征;4. 了解长江流域水运的状况。
教学重点1. 长江流域的地形与气候;2.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3. 长江流域的水运。
教学难点1. 长江三峡、洞庭湖地理特征的描绘;2. 长江流域水运状况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地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位于中国中游的长江流域地图,介绍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并通过现场气象数据分析长江流域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引出对其地形的探究。
2. 研究长江流域的地形与气候(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地介绍了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气候、气温、降水等情况,并通过图片、仿真视频等形式完成内容的呈现,使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地形和气候有充分的了解,为后续研究铺垫资料。
3. 研究长江流域的水资源(20分钟)让学生分组,自行发现长江流域通过学校电子科技协会分享的网站,注重学生自主性和 exploratory 性质。
并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水的源头。
4. 研究长江流域的水运(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峡、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运的概念、状况,并让其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了解其相关知识。
考虑到地理难度的高和知识量的多,这部分以启发式思想主导,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思维为主。
5. 总结回顾(5分钟)由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做到概括全文。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通过电子媒体或图书馆寻找长江流域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程中提到的内容,并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地貌、气候和水资源、水运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对地理的积极探究。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粤教版地理初二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word教案2
粤教版地理初二下册第六章第3节《长江流域地区》word教案2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本区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本区是全国经济进展的重心地区。
二、讲授新课:1.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
①画出长江干流略图。
②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③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
2.提出问题,让学生摸索讨论。
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英文字母“H”形)②读图说明什么缘故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
③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进展优势是什么?④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重点说明长江沿江地带“H”形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
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能够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3.引导学生完成课本活动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
①对比图8.18、图8.26,在图8.23上填绘出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支流及名称,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交汇的南北铁路干线并标出名称。
②结合中国政区图,说说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能够阻碍到哪些地点。
③具体描述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
4.让学生在完成活动1的基础上,摸索回答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经济进展的基础。
②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④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后教师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长江流域地区(第三课时)教案 粤教版
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第三节长江流域地区(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长江沿江地带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现已成为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分布的联系。
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四大工业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齐全。
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体系。
其特点是:①以加工工业为主体。
其原料来自于广大腹地;②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输入区外矿产原料发展冶金,基本化工工业;③各部门、各城市间协作关系密切;④发挥经济、技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某某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量具和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心。
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某某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已形成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纺织及印染等配套的纺织工业综合体系。
是某某市出口产品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工业部门。
某某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宝山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其建立一是靠近市场;二是临海港,矿石进口运输便利)以某某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本区交通条件优越,长江、京广铁路交汇于此,以它们为主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有较好基础,水资源丰沛,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以钢铁、机械、纺织、建材为支柱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大冶的铁矿是某某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以某某、某某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本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咽喉,有长江和焦柳线交汇于此,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条件好;以葛洲坝、三峡以及三峡大坝为主的风景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工农业均有一定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导学
反思
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
5、有关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地势低平,江宽水阔,可实现江海联运
B.长江上游地区拥有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C.长江下游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其中以煤炭储量最为可观
B.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市,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C.长江沿岸地带南北大致在长江两岸30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D.长江沿岸地带东西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H形”区域
2、“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所描述的河段位于()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 长江 啊 长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江的自然和经济优势。自 Nhomakorabea主
学
习
1、长江流域包括了、、等地形
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2、长江流域包括了哪些富饶的资源?
3、长江是我国通航里程、运输能力最强的河流,被誉为。
4、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区,同期、河湖密布、
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课题
长江流域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3、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4、认识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5、认识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
4、水能资源:集中于长江上游。
三、经济
1、特点:经济发达“黄金腰带”
2、农业发展:
(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2)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地平、气候湿热、水丰、土肥、交通便、劳力足等。
反
馈
练
习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长江流域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贵州省攀枝花市,南北绵延3000多千米
探究二:说一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功能有哪些?受益区涉及哪些省区?这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探究四:读图7.29和图7.30,综合分析下面问题。
1、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这些地方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2、为什么长江流域淡水产品的产量比较大?
及其原因。
重点难点
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学法
复习、读图归纳、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步骤
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要点
点拨
第一课时
导入
欣赏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3、概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特色。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三峡水利枢纽为案例,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了解了长江流域物产丰富的农业。
板书设计
一、位置范围
二、资源
1、资源特点:丰富多样
2、主要资源:水、水能、矿产、水运、农业、森林、旅游等
3、主要矿产:煤(萍乡、六盘水)、铁(攀枝花、马鞍山、大冶)、江西德兴铜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湖南锡矿石锑矿。
5、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位置优势于一体,是
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6、沿长江分布的四大城市群是、、、。其中
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商业和金融中心,它位于“黄金
水道”的出海口,我国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昆铁路交会。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
队
合
作
探究一:读图7.19,说出长江干支流主要的水电站。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哪一河段?试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A.长江源头B.长江上游C.长江中游D.长江下游
3、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黑龙江B.黄河C.珠江D.长江
4、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降水丰沛,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