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内科学】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内科学】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内科学】心律失常考点总结●概述●心脏传导系统●心律失常的病因●心律失常的分类●冲动形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被动型异位心律●逸博及逸博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与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冲动传导异常●干扰及干扰性房室分离●心脏传导阻滞●折返性心律●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冲动形成异常与冲动传导异常并存●人工心脏起搏参与的心律●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折返形成与维持的三个必备条件是折返环路、单向传导阻滞和缓慢传导●心率失常的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长时间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了解心悸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以及昼夜分布特征、协助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起搏器或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疗效以及是否出现功能障碍等●运动试验●食管心电生理检查●常用于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测定●房室与室内阻滞●心动过速●不明原因晕厥●三维电生理标测及导航系统●基因检测●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 P 波在Ⅰ 、Ⅱ、aVF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PR 间期为0.12 ~0.20 秒●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 100 次/分为窦性心动过速(100~150次/min)●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禁忌症则改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窦房结是慢离子通道,Ca2+内流,Ⅳ类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 60 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安装起搏器●窦性停搏●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可分为三度●二度窦房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 型即文氏阻滞,表现为 PP 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 PP 间期,该长 pp 间期短于基本 PP 间期的两倍●莫氏Ⅱ 型阻滞时,长 PP 间期为基本 PP 间期的整倍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P'波,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与窦房阻滞●窦房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治疗●对于有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应接受起搏器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P波提前发生,形态改变(起搏点不在窦房结)●PR>120ms●代偿间歇不完全,可有QRS脱落●aVL 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 P 波与前面的 T 波部分融合,Ⅲ导联提前出现的房性 P 波与前面的 T 波完全融合,导致 T波高耸●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房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心房率150~200次/min●P波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包括●通常有 3 种或以上形态各异的 P 波,PR 间期各不相同●心房率 100 ~ 130 次/分●大多数 P 波能下传心室,但部分 P 波因过早发生而受阻,心室率不规则●治疗●病因与诱因治疗●控制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心房扑动●病因●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个月或数年●房扑病人也可产生心房血栓,进而引起体循环栓塞,与房颤相比概率低●心房扑动因传导比例不同,心室率呈倍数关系变化●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距相同的有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QRS波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可增宽●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按压劲动脉窦或Vasalva动作能减慢心室率●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病因●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次缩窄性心包炎、肺心病、预激综合征●部分房颤原因不明,可见于正常人●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的中青年●分类(周年)●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1周,可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周,无法自行终止●长久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有转复可能●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无转复可能●临床表现●心室率超过 150 次/分,病人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比窦性心律时减少达 25%或更多●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甚大●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脉搏短绌●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f波●频率:350~600次/min●心室率极不规则100~160次/min●QRS波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可增宽●治疗●抗凝治疗●房颤持续不超过 24 小时,复律前无需作抗凝治疗。

心律失常重点考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血管系统》第二单元讲义1

心律失常重点考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血管系统》第二单元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心律失常重点考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心血管系统》第二单元讲义1
心律失常
重要考点:房颤,室上速,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

测试方向:两个核心
临床特点---心电图特点。

治疗方法---心律失常药物使用。

本章特点及解决之道:
特点:抽象,概念庞杂易混。

关键----电路系统,心电图,心律失常药物的基本知识。

攀登高峰的前三步
■ 1.理解心脏电路系统。

■ 2.理解心电图。

■ 3.心律失常药物基础知识。

心脏电路系统及心律失常简化分类:
■ 窦房结:起点。

■ 心房:效应器。

■ 房室结:关卡。

■ 心室:最重要的效应器。

■ 各部位与心电图波形对应。

■ 简化分类。

一、电路系统。

抗心律失常药知识点总结

抗心律失常药知识点总结

抗心律失常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心律失常速、室性早搏、三联律及心室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缓慢性用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治疗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作用机制:①抑制N a+内流
②使单向传导为双向传导
③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泄、食欲不振
(2)心血管系统反应:
(3)金鸡纳反应:
(4)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哮喘
(5)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低血压、老年人慎用
2、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作用机制:轻度阻滞Na+内流,促进K+离子外流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禁用: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癫痫、伴有心动过缓的脑缺血综合征
IC类
药理作用:1、重度阻滞Na通道,抑制K+内流
2、轻度拮抗β—R
3、轻度阻滞Ca通道
作用机制:1、减慢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
2、降低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自律性
3、延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Ⅱ类药——β受体阻断药
适应症:对甲状腺功能及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
特别适用于伴有
Ⅲ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作用机制:1、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2、阻断a、β—R
3、抑制心肌细胞复极过程
禁用: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Ⅳ类药——钙通道阻滞药。

心脏病学考试重点总结材料

心脏病学考试重点总结材料

心脏病学考试重点总结材料
本文档将对心脏病学考试的重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一些主要考点:
1.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 CAD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

- 主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

-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
- HF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 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 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 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水肿、疲劳等。

3. 心律失常(Arrhythmia)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

-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 可能的病因包括电解质紊乱、心肌梗死等。

- 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闷、心动过速等。

4. 高血压(Hypertension)
-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

- 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不当等。

- 可能造成的并发症有心肌梗死、中风等。

- 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

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期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

- 可能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病种而异。

以上是心脏病学考试的重点总结。

希望对您的研究和备考有所帮助。

2017执业医师考点11心律失常

2017执业医师考点11心律失常

2011年西医综合内科学考点笔记:心律失常考试要求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复习要点一、心脏电生理基础《心律失常》这部分内容,既是考试重点,又是难点。

许多同学复习时,就是死记硬背,结果效果很差,考试时面对变化多端的考题,只能靠猜!实际上,本章内容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只要理解,就容易解题。

下面将有关的知识点。

归纳总结如下。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

冲动从窦房结一结间束(分前、中、后束)一房室结一希氏束一束支(分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前支和后支)一浦肯野纤维一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了一系列电位变化,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形(见右上图)。

尤其要记住心电传导的部位与各波形对应的关系,即弄清波形产生的原理,这是推导各类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的基础。

各种波形的临床意义及解题中需要记忆的正常值见下表。

波形代表的意义.临床正常值P波心房肌去极的电位变化≤O.11 s,<0.25/0.20mV(肢/胸导联)P形态1、Il、aVF、V4#~V6#向上,aVR向下PR间期心房开始去极到心室开始去极0.12~0.20sQRS波群心室肌去极全过程0.06~0.1lSQRS波形没有电轴偏移情况下,l、Ⅱ、Ⅲ主波向上QRS振幅6个肢体导联I>0.5mV,6个胸导联90.8mV 否则为低电压J点QRS的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一般在等电位上,可随ST移位ST段心室缓慢复极过程任何导联下移≤O.05mVV1~V2上移≤0.3mV;V3≤O.5mVV4~V6上移≤O.1mVT波心室快速复极过程时的电位变化振幅≥同导联R波的l/10QT间期心室肌去极和复极全过程。

长短与心率快慢有0.32~0.44s关U波心室后继电位,产生机制不明明显增高见于低K+二、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1.心律失常的分类2.心律失常发生机制(1)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异常和触发活动,都可导致冲动异常发放。

心律失常知识点介绍

心律失常知识点介绍

复发持续 性室速
无器质性心脏 病单源室速:
射频消融
安置埋藏式复 律除颤器
同步直流电复律
扑动与颤动
[概 念:]当自发性异位起搏 点的频率超过了阵发性心 动过速的范围而形成。
[分 类]
心房扑动与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
[病 因]
房扑与房颤 室扑与室颤
大多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与临终前 发生的心律失常,多见 急性心梗、心肌病、重 度低血钾、洋地黄、胺
心电图特点
治疗原则
病因诱因治疗
镇静剂
β受体阻断剂: 倍他乐克
窦缓
定义 病因
生理性 病理性
心脏病 药物过量 颅压增高 阻塞黄疸
甲状腺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窦性心动过缓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称为 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律,PP间 期>1.0s。常伴窦性心律不齐,即最长与最短 的PP间期之差>0.12s
糖尿病可能引起低血糖、乏力
4)胺碘酮:
肺纤维化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转
氨酶升高、光过敏、角膜色素沉着,甲 亢或减退,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心脏反应:心动过缓、AVB、QT间期延 长—尖端扭转室速 5)维拉帕米:
负性肌力作用与延缓房室传导,偶有 肝毒性,增加地高辛血浓度,低血压
2.潜在并发症:心衰、猝死
应用洋地黄
室上性快速心 律失常
非阵发性交界性 心动过速
缓慢型心 律失常
多见应用Ⅱ类、Ⅳ类抗心 律失常药和洋地黄等
用药期间的护理
心律
心率
脉率 严密监测
血压
病人的反应
严重窦缓 紧急处理的严 窦性停搏
重心律失常
高度AVB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1. 简介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等情况。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心脏本身的问题引起,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药物或外部刺激引起。

2. 心律失常的分类2.1 根据心率速度分类•心动过速:心率超过正常范围(通常>100次/分钟)•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正常范围(通常<60次/分钟)•心律不齐:心率不规则,间歇性变化2.2 根据心律类型分类•室上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脏上部(房室结、心房等)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等2.3 根据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分类•阵发性心律失常:发作时间短暂,通常自行恢复•持续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干预治疗3. 心律失常的病因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 - 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损伤可导致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组织受损可导致心律失常-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 心脏瓣膜病:瓣膜异常可导致心腔扩张、充盈异常,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高血钾或低血钾:血钾异常可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引发心律失常 - 药物或毒物:某些药物和毒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可卡因等)可引起心律失常4. 心律失常的症状心律失常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 - 心悸:心跳感觉明显,有规律或不规律 -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排血不足,导致胃肠道症状 - 晕厥: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 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引起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肌缺血时出现 - 疲劳、乏力: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代谢障碍5.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检查5.1 临床检查•详细病史询问:包括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体格检查: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的检查•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电解质、肝肾功能等的检查5.2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心律失常诊断工具,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

心律失常的名词解释心律失常,即心脏的节律发生异常,无论是过快、过慢还是不规则,都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危险。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可以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

1. 窦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窦房结失常激动,表现为心律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比如窦速过快 syndrome、窦性心动过缓等。

2. 房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心房内发生异常激动,导致心律不齐。

这类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和早搏等。

3. 室性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起搏点在心室内发生异常激动,也就是说心室肌的激动不受控制。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

二、心律失常的危害心律失常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各种危害,可能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此外,某些心律失常还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等症状。

虽然心律失常的危害性很大,但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

部分患者可能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心律失常。

所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三、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器质性疾病、药物作用、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心律异常。

2. 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心脏糖苷类、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4.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扩大,增加心律异常的发生风险。

5.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四、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需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事件记录仪、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来确定具体的诊断。

心律失常总结

心律失常总结

心律失常总结窦速:临床表现....:十分常见,多属生理现象,无症状或有心悸感其开始和终止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听诊心律快而规则ECG..:...特性1、窦性P波2、P波速率<60次/分(P-P间隔>1.0S窦缓临床表现....:心排血量不足、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听诊慢而规则临床意义....:多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生理:健康青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等病理:颅内高压、甲减、阻塞性黄疸、严重缺氧,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病窦、急性下壁心梗等ECG...特性:...1、窦性P波2、P波速率<60次/分(P-P间隔>1.0S)窦性停搏-------..:窦房结在一个不同长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冲动,导致心房及心室电.定义活动和机械活动暂停或中断的现象ECG..:1、很长一段时间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特征2、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3、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后,下位的潜在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可发出单个逸搏或逸搏性心律。

临床意义....:1、病理性:多见,各种病因所致的窦房结功能低下器质性心脏病,如AMI、SSS、脑血管意外等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β阻滞剂、胺碘酮血钾过高等2、非病理性: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定义: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引发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并引起相应症状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1、心脏病变损害窦房结。

2、窦房结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窦房结功能ECG主要表现:1、持续而显著的窦缓,非药物引起,阿托品不易纠正2、窦性停搏(>2秒)3、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4、慢-快综合征临床表现:心动过缓:重要脏器供血不足阿-斯综合征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期前收缩ECG特点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0.12s2、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3、ST段、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4、大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ECG特点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0.12s2、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3、ST段、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4、大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室性首选利多卡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症状取决于发作时的心率及持续时间大多有心悸、胸闷、乏力、心绞痛等症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20-40岁)多见突发突止,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等听诊心率快而规则,心尖部S1强度一致,心率150~250次/分心电图特点心率150~250次/分,心律规则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QRS波形态及时限正常起止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暂时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治疗要点:1、刺激迷走神经2、药物:腺苷为首选药3、无效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但已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4、具备抗心动过速功能的起搏器治疗5、射频消融术安全、迅速、有效且能治愈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心室率一般为140~220次/分,心律可稍不规则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而迅速出现的室早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有继发ST-T改变,T与R方向相反多数情况下P波与QRS波无关,形成房室分离常可见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最重要依据心室夺获:少数室上性冲动下传心室所产生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 波群室性融合波:室性异位冲动+心室冲动波的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意义:部分夺获心室扑动与颤动定义: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极快而不规则的冲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病因:持续性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风心二狭最常见阵发性房颤:正常人,情激、手术后、运动、急性酒精中毒部分由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100~160次/分快速率房颤,<100次/分慢速率房颤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原有心脏病的轻重心室率不快者可无任何症状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150次/分心室率重者可心衰、心绞痛、晕厥等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S1强弱不等,心率>脉率,脉搏短绌危害性诱发心衰重要器官血供不足导致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治疗要点:积级治疗原发病阵发性:如持续时短,症状不明显可无需治疗持续性:主要控制过快的心室率,首选西地兰,可单独或与CCB合用最有效的复律手段为同步直流电复律术房颤持续超过2天,复律前后要抗凝治疗,慢性房颤无禁忌应采用抗凝治疗常用抗凝药:阿斯匹林(300mg/d)室颤:定义:心室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极快而不协调的乱颤结果:心脏无排血(=心脏停搏),心、脑等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发作或猝死(是最危急的心律失常)病因:常为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临终前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心肌病、严重低血钾等药物毒性作用:洋地黄中毒,胺碘酮,奎尼丁等电击、雷击、溺水等,低钾、低镁、缺氧、高碳酸血症,创伤性心脏检查和心脏手术临床表现:一旦发生,阿-斯发作,相当于心室停搏体格检查:心音消失,P触不到,BP测不到治疗要点: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立即直流电非同步电击除颤;其他抢救措施同心脏骤停。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笔记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笔记

心律失常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总论1.心电图读秒●横小格-----0.04S/格●竖小格------0.1mv/格2.心电图读图●3.快速性心律失常处理原则●没有症状不治疗●有了症状才治疗●血压低我电击●血压正常我用药●只有偶发●首选●观察●最佳●射频消融4.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Ⅰ类阻断Na离子阻断效果:C>A>B●ⅠA减慢0期上升速度,延长APD●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ⅠB缩短APD,不减慢速度●美西律●利多卡因●苯妥英钠●ⅠC轻微延长APD,显著减慢V●普罗帕酮●氟卡尼●恩卡尼●莫雷西嗪●Ⅱ类阻断β受体●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Ⅲ类阻断K通道●胺碘酮●索他洛尔●Ⅳ类阻断慢Ca通道●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二、心律失常分类及发病机制1.机制●折返是快速型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2.分类●3.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ECG●心率大多在100~150之间●RR>2格●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去除诱发因素●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窦性心动过缓●ECG●心率<60次●治疗●无症状不治疗●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长久●起搏器●窦性停搏●窦性静止,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ECG●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正常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临表●停博>三秒且无逸搏发生时,病人可出现黑懵,短暂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出现Adams-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治疗●同病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功能减退●ECG●各种窦性异常心率可出现(快,慢)●临表●心脑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黑朦,乏力●严重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治疗●无症状不治疗●有症状起搏器4.房性心律失常●房早●起源于窦房结外任何部位的心房激动●ECG●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PR间期>0.12s●QRS波群呈室上性(正常形态)●不完全代偿间歇●临表●主要表现为心悸,部分病人有胸闷,乏力症状,自觉停跳感,有些病人无任何症状●治疗●通常无需治疗●有明显症状时●β受体阻滞剂●CCB(非二氢吡啶类)●普罗帕酮●胺碘酮●戒烟戒酒戒咖啡●房扑●病因●器质性心脏病●ECG●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距相同的有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房颤f波振幅间距不相同,无规律●扑动波之间等电线消失室上速等电线存在●F波频率在250~350之间●治疗●减慢心室率药物●β受体阻滞剂●CCB●洋地黄●转复房扑药物●Ⅰa●奎尼丁●Ⅰc●普罗帕酮●Ⅲ类药物●胺碘酮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等器质性心脏病可用●直流电复律●最有效的方法终止房扑●★★★房颤●病因●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肌病●甲亢●缩窄性心包炎●预激综合征●孤立性/特发性房颤●发生在无结构性病变的中青年●分类●首诊房颤●首次确诊(出现或发作)●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能自行停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非自限性●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病人有转复愿望●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不能终止或中止后又复发●ECG●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350~600次/分●心室率极不规则,100~160,RR间期长短不一心室率绝对规则:室上速 100~160:快房颤<60:慢房颤●临表●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心排血量比窦性心律减少25%以上●S4消失●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风险大●栓子来源于左心房●脑栓塞发生率高●混合血栓需抗凝●S1强度变化不定●心律极不规则●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脉率<心率●合并二狭时●杂音舒张晚期消失●房颤心室率变为慢而规则(30~60),提示可能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房颤继发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原因—————洋地黄中毒●治疗●口诀●转复窦律用两酮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窦律一天过房颤<24h复律前不需要抗凝●前三后四要抗凝抗凝三周-----复律-------抗凝四周●抗凝首选华法林●华法林123华法林监测INR在2~3内正常值为1●抗凝●合并瓣膜病——---直接抗凝●合并非瓣膜病--------CHA2DS2-VASc评分>2才需要抗凝●转复窦性心律●药物转复●Ⅰa●不用,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Ⅰc●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Ⅲ类●胺碘酮首选,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电复律●血压低●药物复律无效●导管消融●根治性治疗●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滞剂●CCB●洋地黄5.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上速●机制●折返机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少见,引起预激综合征●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临表●突发突止●阵发性心悸●S1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ECG●心率150~250次/分,(心律)节律规则,RR<2格,期间有等电线●QRS 正常●逆行P波常埋藏于QRS波内●治疗●血压低,我电击●直流电复律●血压正常●刺激迷走神经●颈动脉窦按摩●先右再左,双侧同时按摩达咩(上西天)●瓦氏动作●咽刺激诱导恶心●将面部浸没于冰水中●药物治疗终止发作●腺苷●无效选择维拉帕米●根治性(预防性)治疗●导管消融术●预激综合征●●病因●房室结旁路kent束●ECG●窦性PR间期<0.12s●某些导联QRS>0.12s●QRS波群起始粗钝(δ波:心室预激波),终末部正常●ST-T波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QT间期与心率成反比●分型●依据●QRS波群形态●A型●胸导联QRS波群向上●B型●V1导联QRS波群向下●诊断●心电生理检查●治疗●无症状无需治疗●血压低●电复律●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禁用药物●洋地黄●CCB(非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根治首选●导管消融旁路6.室性心律失常●室早●最常见的心律失常●ECG●提前发生的QRS波群,宽大畸形,之间无P波●完全代偿间歇●治疗●血压低●电复律●血压稳定●无器质性病变●症状轻●不治疗●症状严重●首选利多卡因●有器质性病变●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梗●首选胺碘酮●次选β受体阻滞剂●避免用ⅠA类●室速●连续三个室早●病因●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为冠心病●ECG●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QRS波形态畸形,时隔>0.12s●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是室速的特征7.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分类●一度传导阻滞●传导延迟●二度传导阻滞●部分激动传导中断●三度传导阻滞●传到完全中断●ECG●一度传导阻滞●PR间期>0.20s●P波后均有一个QRS波●二度传导阻滞●二度传导阻滞Ⅰ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延长>0.20s,但增量逐渐减小,直至脱漏一个QRS波●PP间期恒定(窦房结)●RR间期减小,包含受阻P波内的RR间期<正常2倍PP间期●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5:4●二度传导阻滞Ⅱ型●PR间期恒定●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互不相关●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室率减慢●心室起搏位于交界区●40~60●心室逸搏●20~40●临表●一度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二度传导阻滞Ⅰ型●第一心音强度逐渐减弱●二度传导阻滞Ⅱ型●第一心音强度恒定●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强度强弱经常变化●可闻及大炮音(响亮亢进的第一心音)●治疗●一度和二度1⃣️型心率不太慢时可不治疗●二度2⃣️型和三度●药物●阻滞位于房室结●阿托品●任何部位都可●异丙肾上腺素急性心梗禁用。

心律失常内容总结

心律失常内容总结
反复心源性晕厥药物治疗无效:永久心脏起搏器
一度阻滞心电图无法做出诊断,三度阻滞不能与窦性停搏相区别。本例为二度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
一度:无症状
二度:心悸感
三度:头晕、晕厥、心衰等
一度:P-R间期>0.20s(老0.21s)
二度:Ⅰ型(文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
Ⅱ型P-R间期固定不变;数个P波后有QRS波群脱落如:2:1下传(2个P下传一个,≥3:1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P-δ间期)<0.12s
2.QRS起始部粗钝(称预激波或δ波)
3.QRS≥0.12s
4.继发ST-T段改变,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见。亦可见于某些先心病或后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下移畸形、二尖瓣脱垂、心肌病等
房上性心动过速:ATP或维拉帕米,无效时改用普萘洛尔
无症状或有头晕、乏力等
1.P波方向正常
2.P-P间期>1.0s
(p<60次/分)
3. P-P间期差异0.12示伴心律不齐
生理: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老人、睡眠
病理:颅内疾病、甲退、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急下壁心梗等
药物:拟交感药物、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药物及电解质紊乱(高钾等)
病因治疗为主,无症状无需处理,有症状可用阿托品、间羟叔丁肾上腺素(舒喘灵)、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
三度:完全性房室分离(P波与QRS波各自为律互不相干)
心肌的炎症(如病毒性心肌炎)、缺血、坏死(如急性下壁或前壁心梗)、退行性变、损伤性改变(手术引起的传导系统损伤)、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
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
药物毒副作用:如洋地黄

心率失常知识点总结

心率失常知识点总结

心率失常知识点总结一、心率失常的定义心率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发生异常,表现为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为正常范围,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心率高于10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速。

异常的心率可能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心率失常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二、心率失常的分类根据心率的速度和规律性,心率失常可分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三种类型。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正常范围,一般小于60次/分钟。

心动过缓可能是生理性的,如运动员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较慢;同时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窦房结功能不良、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动过缓会导致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心梗和心绞痛。

2.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率高于正常范围,一般超过100次/分钟。

心动过速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类型。

心动过速会加速心脏负荷,可能导致心肌病变、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发生规律性改变,包括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系统疾病引起。

心律失常的类型繁多,临床上需要通过心电图和其他检查手段来进行明确诊断。

三、心率失常的病因心率失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本身的疾病、其他器官系统疾病以及药物因素等。

常见的心率失常病因包括:1. 心脏本身疾病心脏病变是最常见的心率失常病因,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心脏的搏动功能,导致心率不规则或增快。

2. 其他器官系统疾病一些器官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心率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肺部疾病等。

这些疾病通过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对心脏的影响,导致心率失常的发生。

3.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心率失常,如抗心律不整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或者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导致心率失常的发生。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考点纵览:心率失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考点纵览:心率失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考点纵览:心率失常(一)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冲动形成异常1.窦房结心律失常①窦性心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1)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2)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④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冲动传导异常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①窦房传导阻滞;②房内传导阻滞;③房室传导阻滞;④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如预激综合征。

(二)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

房性期前收缩若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三)心房扑动(artrial flutter)1。

临床表现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心房保存收缩功能,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动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

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

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

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

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特征为: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在Ⅱ、Ⅲ、aVF或V1导联最为明显,常呈倒置。

典型房扑的心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钟;②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③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

6种心率失常心电图总结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检测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心率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心电图上,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表现出特定的心电图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总结六种常见的心率失常心电图,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发放起搏信号的间隔不规则。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窦性P波的形态和间期多变,R-R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有窦性心律不齐和上行进程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呼吸和体位变化相关。

然而,当窦性心律不齐出现在休息情况下,并伴随症状,如心悸、头晕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停止发放起搏信号,导致心脏暂时停搏。

在心电图上,窦性停搏表现为连续的P波缺失,R-R间期的延长。

停搏持续时间一般为2秒以上。

窦性停搏常见于年老体弱、冠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并且经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

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窦性停搏,可能需要安装人工起搏器以确保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房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心房而非窦房结,导致心脏节律失常。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心率不规则,P波形态不一致,P-P间期的长度不一致。

房性心律不齐通常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有关,常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临床症状,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或人工起搏器植入。

4. 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起搏点位于心房,导致心脏节律过快。

在心电图上,房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率增快,P波形态异常,P波可能合并在QRS波群中。

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年轻人,通常是窦房结功能正常但心房自律性增强导致的结果。

在对症状明显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消融术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5. 室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室室部位,而非窦房结或者房室结,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心律失常知识总结

心律失常知识总结

心律失常知识总结什么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包括心脏搏动过速、过缓、不规则或既不规则又过速、过缓等情况。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1. 房颤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心脏的上部心房发生紊乱的电信号传导,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

房颤会增加中风、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由心脏的上部心房产生快速而规则的心跳的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有时候可能会引发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

3.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由心脏的下部心室快速、规则地跳动所造成的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造成低血压或晕厥等症状。

4. 室颤室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抽动。

室颤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严重的心脏骤停。

5.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激动发生缓慢而规则的心律失常。

而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指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激动发生加快而规则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心律失常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心悸或心跳过快•心跳不规则•胸闷或不适•恶心或呕吐•头晕或晕厥•呼吸困难•疲劳或乏力如果您有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心律失常的常见风险因素心律失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冠心病•心肌病•心衰•水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酗酒或吸烟•药物滥用或误用•高度情绪激动或压力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对于急性心律失常病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靠近患者,确保安全,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叫急救人员。

2.如果患者有心脏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如果患者有室颤发作,应立即进行除颤。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或者专业医务人员使用除颤器进行除颤。

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心律失常题库考点(题库版)

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心律失常题库考点(题库版)

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心律失常题库考点(题库版)1、单选患者女性,51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0年,房颤4年。

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

3h前在家做饭时突然跌倒在地伴失语。

最可能的原因是()A.脑出血B(江南博哥).脑血栓C.脑动脉硬化D.脑血肿E.脑栓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房颤引起心房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

2、名词解释完全性代偿间歇正确答案:完全性代偿间歇是指期前收缩发生时,包含期前收缩在内的前后两个PP间期或RR间期恰为窦性PP间期或RR间期的两倍,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3、单选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宜选用()A.异丙肾上腺素B.普萘洛尔(心得安)C.异搏定D.心律平E.安定正确答案:A4、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室性逸搏心电图特征()A.在一个较窦性周期为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B.QRS波群的时限>0.12sC.一般其QRS波群前后无逆行P′波D.ST段、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同E.常在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时出现正确答案:D5、单选下列哪一处损害易引起明显的P-R间期延长()A.窦房结B.窦房连接处C.心房D.房室结E.希氏束正确答案:D6、配伍题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A.PR间期>0.12s,QRS波群起始部增宽,时限>0.12sB.PR间期<0.12s,QRS波群起始部增宽,时限>0.12sC.PR间期>0.12s,QRS波群终末部增宽,时限>0.12sD.PR间期<0.12s,QRS波群终末部增宽,时限>0.12sE.PR间期>0.12s,QRS波群终末部增宽,时限<0.12s正确答案:B,C7、单选下列哪项不是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A.恢复窦性心律B.减轻症状C.改善心功能D.防止动脉栓塞E.控制心室率正确答案:A8、单选男性,18岁,阵发性心悸2年。

每次突然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左右,有时呕吐可以突然终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治疗原则1.无症状——观察2.有症状,无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治疗3.有症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电复律窦性心动过速及过缓一、窦性心动过速(一)病因见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心电图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频率超过100次/分,一般小于180次/分。

(三)治疗针对病因,去除诱因,必要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慢心率。

二、窦性心动过缓(一)病因多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病理状态见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二)心电图检查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频率低于60次/分,一般在40~59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2秒)。

(三)治疗针对病因,去除诱因。

无症状者无须治疗。

若因心动过缓引起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如头晕等,可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必要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期前收缩一、房性期前收缩(一)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甲亢等是常见的病因。

部分患者见于心脏正常者。

也可出现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二)心电图检查1.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2.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其后代偿不完全间歇。

(三)治疗通常无需治疗。

有明显症状或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与咖啡。

治疗药物包括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

二、室性期前收缩(一)病因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发生。

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

(二)临床表现可感到心悸,频发时可诱发心绞痛与低血压。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三)心电图检查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秒、宽大畸形;2.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3.代偿间歇完全。

(四)室性期前收缩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三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两个室性期前收缩称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

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五)治疗1.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症状,不必治疗。

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

药物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2.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开始24小时内,患者有很高的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期前收缩,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减少心室颤动的危险。

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力衰竭并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应针对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同时注意有无洋地黄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3.慢性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室性期前收缩。

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总病死率。

阵发性心动过速一、房性心动过速(一)病因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洋地黄中毒、大量饮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均可成为致病原因。

心外科手术或射频消融术后的手术瘢痕也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

(二)临床表现表现心悸、头晕、胸痛、憋气、乏力等症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甚至可表现为晕厥、心肌缺血或肺水肿等。

(三)心电图①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③常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呈现2:1房室传导者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④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传导阻滞;⑥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四)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无需紧急处理。

假如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由洋地黄中毒所致,或临床上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征象,应进行紧急治疗。

包括病因治疗,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病因通常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多数由折返机制引起,以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发作呈突然开始与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患者感心悸、烦躁、头晕,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等。

(三)心电图检查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

(四)治疗1.急性发作期(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颈动脉按摩、Valsalva动作、诱导恶心等。

(2)药物治疗:腺苷静脉注射(首选)、维拉帕米静脉注射(心力衰竭、低血压、宽QRS波者慎用)、洋地黄类静脉注射(心力衰竭者首选)、普罗帕酮静脉注射、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等。

(3)直流电复律。

(4)射频消融术。

2.预防复发患者是否需长期药物预防,取决于发作频繁程度以及发作的严重性。

洋地黄、长效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可供首先选用。

导管消融技术能根治心动过速,应优先考虑应用。

三、室性心动过速(一)病因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最常见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因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和心功能状况不同而异。

发作时间<30秒可无症状或有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发作时间>30秒可出现低血压、心绞痛、甚至晕厥等症状。

(三)心电图检查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2.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3.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对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四)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明确诱因应首先给以针对性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短暂室速,如无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影响,处理的原则与室性期前收缩相同;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应给予治疗。

1.终止室速发作无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普罗帕酮亦有效,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改用直流电复律。

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应迅速施行电复律。

2.预防复发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控制及治疗致命性室性期前收缩,应选择其潜在毒副反应较少者。

QT间期延长的患者优先选用IB类药物如美西律(慢心律),β受体阻滞剂也可考虑。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外科手术亦已成功应用于选择性病例。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发性单源性室速导管射频消融根除发作疗效甚佳。

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一、心房扑动(一)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栓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三尖瓣狭窄与反流导致心房扩大、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心包炎等。

(二)临床表现症状与房扑的心室率相关,心室率不快可无症状;房扑伴极快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房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也可产生心房血栓,进而引起体循环栓塞。

(三)心电图检查①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

心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

②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③QRS波形多正常,但当出现室内传导阻滞时,QRS波可增宽。

(四)治疗1.药物治疗减慢心室率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洋地黄制剂,若单独应用洋地黄未能奏效,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2.非药物治疗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最有效方法。

3.抗凝治疗。

二、心房颤动(一)病因可见正常人,可在情绪激动、手术后、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

心脏与肺部疾病患者发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时亦可出现房颤。

(二)临床表现慢心室率的房颤,除感活动能力下降外可无其他症状;快心室率的房颤可感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受限。

心室率>150次/分时,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

房颤病人有较高的体循环栓塞发生危险,尤以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颤者最高。

体检特点: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律绝对不整、脉搏短绌。

(三)心电图检查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350~600次/分;②心室率极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③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

(四)心房颤动的分类1.阵发性房颤:可以自行终止的房颤。

2.持续性房颤:不能自行终止,但经人为干预可以终止的房颤。

3.永久性房颤: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终止的房颤。

(五)治疗应积极寻找房颤的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作出相应处理。

1.抗凝治疗:房颤栓塞发生率高。

对合并瓣膜病患者,需应用华法林抗凝。

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及导管消融治疗。

3.控制心室率:药物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地高辛。

心室颤动(VF)(一)病因常见缺血性心脏病。

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引起QT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的心室率、电击伤等亦可引起。

(二)临床表现症状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

(三)心电图检査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心室颤动,可由于舒张早期的室性期前收缩落在T波上触发室速,然后演变为心室颤动。

心脏传导阻滞一、房室传导阻滞(一)病因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发生文氏型房室阻滞(莫氏I型),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常发生于夜间。

其他导致房室阻滞的病变有: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

(二)临床表现一度房室阻滞患者通常无症状。

二度房室阻滞可引起心搏脱漏,可有心悸症状,也可无症状。

三度房室阻滞的症状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

当一、二度房室阻滞突然进展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Adams-Strokes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三)心电图表现1.一度房室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PR间期超过0.20秒。

2.二度房室阻滞(1)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

①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

②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