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1)吏治和军队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

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

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 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 分)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旧中国的经济本来就极其落后,连年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远远不及战前。

1949 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40 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比之历史最高水平减少了一半。

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

据联合国统计数字,1949 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 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4 美元,中国尚不及其2/3。

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从1949 年到1978 年近30 年间,毛泽东的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地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提前完成,毛泽东在反复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依据一: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才选择此道路。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

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

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

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答: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木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生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度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級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級、农民阶級和其他小资产阶缀、民族资产阶級。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級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而解決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決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度性质的社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二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答: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打乱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在中国建立的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因为随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也就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彻底破灭。

3.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政策、法令鼓舞下,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实业团体,筹资创建工厂,发行实业报刊,设立工业学校。

社会迅速掀起创办实业的热潮,从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此民主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5.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法令,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颁布了剪辫、放足等革除各种陋习的法令,对中国社会风俗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6.辛亥革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革命不仅是政治大革命,而且是一场社会大革命、思想大革命;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局限性:1.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三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而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旧中国的经济木来就极其落后,连年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远远不及战前。

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比之历史最高水平减少了一半。

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

据联合国统计数字,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4美元,中国尚不及其2/3。

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间,毛泽东的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地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提前完成,毛泽东在反复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1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1 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论述题:历史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正是辛亥革命志士曾经为之奋斗事业的继续和发展,并将中华民族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孙中山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的美好愿望正逐步得以实现。

今年是辛亥革命的110周年,试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30分)答: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新主义和则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中国特色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在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的奋斗历史中,可以说,辛亥和我们党的诞生这两大历史事件,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百年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壮丽画卷,孙中山先生及一切先驱们憤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在中国的领导下正在变为现实.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其领导者资产阶级,产生千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在政治和经济上要受到双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由于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难以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使得革命丧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鱼.3、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4、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5、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6、辛亥革命成功的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大作业终结性考试斌卷二论述题:长征途中,1935年1月,著名的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分析为什么这么说?(30分)答: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1.依据一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后才得以正确回答。

在大革命失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党内普遍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

中共中央要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因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成功的典型。

从中国实践来看,辛亥革命是从大城市开始的。

大革命也是以大城市为中心而波及全国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

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

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

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试卷一及试卷三试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 分)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1 )吏治和军队腐败1840 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

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

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 )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

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

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 年3 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

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约》,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参考答案一答:一、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1.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

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2.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

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

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

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3试题及答案终结性试卷三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参考答案一答:一、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1.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

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2.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

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

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

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1395国家开放大学20XX年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根据古特雷斯的讲话,并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100 分)参考答案:老子在《道德经・二章》中讲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有” 与“无”、“难” 与“易”、“长” 与“短”、“高” 与“下”等,虽然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

在哲学上,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被称为矛盾,简要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哲学上讲的这种辩证矛盾,不同于思维中存在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自相矛盾,而辩证矛盾则体现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都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苦也无所谓乐。

同时,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足球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就有可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学习中,艰辛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苦也就转化为乐。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关系,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正电与负电、社会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等都体现为矛盾的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其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答题说明:把试题及答案用快捷键Ctrl+C进行复制, 然后用快捷键Ctrl+V粘贴到答题的页面中,然后保存并提交答案。

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 政治: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2. 经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其次是剥夺中国的海关主权。

资产阶级凭借各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

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3. 文化: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其主要内容。

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某些外国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4. 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主权完整的封建经济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结构: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阶级基础扩展资料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2020春期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2)

2020春期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2)

试卷代号:1394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参考答案: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战经验的积累,オ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网山;另一部分则从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客观环境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坚持革命斗争。

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1.依据一
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后才得以正确回答。

在大革命失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党内普遍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

中共中央要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因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成功的典型。

从中国实践来看,辛亥革命是从大城市开始的。

大革命也是以大城市为中心而波及全国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

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

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

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
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

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2.依据二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及时地将进攻的方向转向农村,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中,根据客观历史所提出的要求与条件,逐步充实、发展和完善的。

1927年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提出了“上山”的思想。

“上山”就是指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发起暴动和起义。

八七会议上又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

瞿秋白曾提出让他留在中央工作,但他主动提出要到乡村、到山里去结交几个绿林朋友。

是大量革命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理论的进一步概括奠定了基础。

随着农村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1930年1月他又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
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理论。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的第二个《土地法》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依据三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根据,在于“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长期性这两个基本特点”。

前一特点规定,其一,在中国,农民仍然是主要群众。

中国革命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广大的农村,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广大农村理所当然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

其二,国民党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都市,而广大农村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

半殖民地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革命可以在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首先开始并取得胜利。

其三,半殖民地的中国城乡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问题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半殖民地的城市虽带有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治乡村。

因为,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而不在城市,所以,把广大的乡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就可以给以反革命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其四,半殖民地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分散的地方性农业经济,而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形成了军阀割据和统治集团的不统一的局面。

这就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

后一特点规定,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的长期性”,使得共产党人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革命的根据地问题也就发生了。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4.依据四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对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
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就在于:第一,他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善于进行理论的思考与概括,从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

第二,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

他认为,正确路线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否则,就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因此,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国情和经验教训。

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批判了教条主义,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经验教条化和神圣化,表现了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第三,毛泽东非常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对策,表现了一个领袖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