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的设计
油箱的设计要点
油箱的设计要点油箱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 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图10为油箱简图。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
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
吸油管可安装100μ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
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
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
图10 油箱1—液位计;2—吸油管;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侧板;6—入孔盖;7—放油塞;8—地脚;9—隔板;10—底板;11—吸油过滤器;12—盖板;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
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
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
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
油箱的结构及设计
油箱的结构及设计
油箱是用钢板焊成,大型的油箱则用型钢作成骨架,再在外表焊上钢板。
油箱的形状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的,为了便于清洗油箱内壁及箱内滤油器,油箱盖板一般都是可拆开的。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壁板:厚度一般为3~4mm;容量大的油箱可取4~6mm。
对于大容量的油箱,为了清洗方便,也可以在油箱侧壁开较大的窗口,并用侧盖板紧密封闭。
底板与底脚: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一些,底板应有适当斜度以便排净存油和清洗。
油箱的底部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一般为150~200mm,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
顶板:顶板一般取得厚一些,为6~10mm,若泵、阀和电机安装在油箱顶部时,顶板厚度应选大值。
顶板上的元件和部件的安装面应经过机械加工,以保证安装精度。
为减少机加工工作量,安装面应该用形状和尺寸适当的厚钢板焊出。
隔板: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
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2/3~3/4。
有时隔板高于液面,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一、油箱结构:一般採用抗腐蚀性钢材製作,且须考量油箱内表面防腐处理,并顾及与介质之相容性、处理后之可加工性及製造之经济性,条件允许时採用不銹钢製作是最理想的选择。
油箱必须有足够的容积,一方面须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因此油箱结构设计需具下述特点,以下针对其构成零件说明:(1) 油箱本体:厚度3~4mm,若油箱容积超过320L,厚度取4~6mm,侧壁须安装油位计以掌控实际油位高度。
(2) 维修盖:於本体侧壁设计一或多个维修盖,须配合密合垫、螺栓组装,避免洩漏。
其主要功用,便於清洗过滤器及油箱。
(3) 箱底:以倾斜的方式与壁板焊接成形,并於最低处安装洩油口,便於洩油。
(4) 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至最低液面以下,防止吸空和回油喷溅產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不小於3倍管径。
(5) Drain油管:於液压系统中,作為压力控制阀等组件之泄油功用,设计时须注意不可插入油液下,防止背压对系统產生影响。
(6) 回油管口须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增大回油管口之截面积,可减慢流速防止衝击箱底之沉积物。
(7) 吸油管末端可安装100μm之网式过滤器,防止大形异物吸入系统中,安装位置须利於过滤器的清洗与拆装。
(8) 空气呼吸器:防止油箱出现负压而设置的通气孔上须装空气滤清器,其容量至少為液压泵额定流量的2倍。
(9) 油箱盖:厚度為本体壁厚之3~4倍,製成凹状避免上方组件洩漏污染,并於盖上钻孔(含出回油管孔、注油口、通气孔以及安装液压集成装置的安装孔等)。
(10) 隔板:分隔吸油和回油区域,增加回油路径,有利於回油杂质沉淀、气泡分离及散热等优点。
其高度至少取最低油位的1/2,最高不超过最高油位之3/4,厚度与本体壁厚相等。
若考虑强制油空分离设计,其隔板高与液位同高,并於下方1/3处安装5mm2 mesh之不銹钢网,让油液通过时达到强制油空分离的效果。
油箱设计
普通机床油箱设计功能和结构油箱的功用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液压系统中的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总体式是利用机器设备机身内腔作为油箱(例如压铸机、注塑机等),结构紧凑,各处漏油易于回收,但维修不便,散热条件不好。
分离式是设置一个单独油箱,与主机分开,减少了油箱发热和液压源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组合机床、自动线和精密机械设备上大多采用分离式油箱。
.油箱通常用钢板焊接而成。
采用不锈钢板为最好,但成本高,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镀锌钢板或普通钢板内涂防锈的耐油涂料。
图a所示是一个油箱的简图,途中1为吸油管,4为回油管,中间有两个隔板7和9,隔板7用作阻挡沉淀杂物进入吸油管,隔板9用作阻挡泡沫进入吸油管,赃物可以从放油阀8放出,空气过滤器3设在回油管一侧的上部,兼有加油和通气的作用,6是油面指示器,当彻底清洗油箱时可将上盖5卸开。
如果将压力不高的压缩空气引入邮箱中,使邮箱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这就是所谓压力油箱,压力油箱中通气压力一般为0.05MPa左右,这时外部空气和灰尘绝无渗入的可能,这对提高液压系统的抗污染能力,改善吸入条件都是有益的。
设计时的注意事项(1) 油箱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油箱一般用2.5~4mm的钢板焊接而成,尺寸高大的油箱要加焊角板、加强肋以增加刚度。
油箱上盖板若安装电动机传动装置、液压泵和其它的液压元件时,盖板不仅要适当加厚,而且还要采取措施局部加强。
液压泵和电动机直立安装时,振动一般比水平安装要好些,但散热较差。
(2) 油箱要有足够的有效容积,油箱的有效容积(油面高度为油箱高度80%时的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发热、散热平衡的原则来计算,但这只是在系统负载较大、长期连续工作时才有必要进行,一般只须按液压泵的额定流量q p估计即可,一般低压系统油箱的有效容积为液压泵每分钟排量的2~4倍即可,中压系统5~7倍,高压系统为10~12倍。
油箱设计_精品文档
油箱设计引言油箱是一种用于储存液体燃料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中,如汽车、飞机、船舶等。
油箱的设计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油箱设计的相关要点和考虑因素,并通过Markdown格式输出文章。
油箱设计考虑因素1. 容量油箱的容量决定了车辆可行驶的里程和加油的频率。
因此,在设计油箱时需要考虑车辆规格、燃料效率以及用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较大的容量意味着更长的里程,但也会增加车辆的重量和空间占用。
2. 形状和布局油箱的形状和布局对于车辆的空间利用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油箱形状包括矩形、圆柱体和椭球体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车辆的布局和空间要求来选择适当的形状和布局。
3. 材料油箱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其耐腐蚀性、强度和重量。
常见的油箱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和塑料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预算来选择适当的材料。
4. 安全性油箱的安全性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防止泄漏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防爆设计、泄漏检测装置和阻隔层等措施来提高油箱的安全性能。
5. 放置位置油箱的放置位置对于车辆的平衡性、空间利用以及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者需要根据车辆的布局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并考虑防止碰撞和泄漏等问题。
油箱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1. CAD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油箱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之一。
通过CAD软件,设计者可以以三维形式快速创建和修改油箱的模型,并进行各类性能和安全性分析。
2. 流体力学模拟油箱内燃料的流动和气体的排放是油箱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通过流体力学模拟软件,设计者可以模拟和优化油箱内部流动的性能,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3. 热力学分析油箱设计中需要考虑燃料的温度和热传导等问题。
通过热力学分析软件,设计者可以模拟和优化油箱的散热性能,提高燃烧效率和延长油箱的使用寿命。
4. 结构分析油箱的结构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安全运行。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提供一些液压油箱设计的指南和实例,帮助您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油箱容量液压油箱的容量应根据系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油箱容量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温度要求。
如果容量过小,油箱中的油会很快被消耗完,造成系统不稳定;如果容量过大,会增加设备的重量和占用空间。
因此,在设计油箱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参数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油箱形状和尺寸油箱的形状和尺寸也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性能。
一般而言,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散热面积,以保证油的冷却和气体的排放。
常见的油箱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和梯形等,选择合适的形状应根据系统的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来决定。
此外,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出油口和返回口的布局等也需要考虑。
合理布局可以更好地控制油液的流动和分配,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油箱材料和密封在选择油箱的材料时,应考虑到其耐腐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特性。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钢板、铝合金和不锈钢等。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液压油的特性来匹配,以确保油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油箱的密封方面,应尽量避免油液泄漏和气体进入。
可以采用密封垫、密封胶条和密封圈等密封元件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
油箱附件油箱的附件也是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常见的附件包括油位计、油温计、油过滤器和油液加油口等。
这些附件可以提供对油液油位、温度和清洁度的监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液压油箱设计的实例:案例名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箱设计案例描述:设计一个适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油箱,满足工作压力为20MPa,工作流量为50L/min,工作温度为50°C的要求。
设计步骤:1. 根据系统的工作参数,计算出油箱的容量。
根据经验公式,容量为工作流量的1.5倍,即容积为75L。
2. 根据油箱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选择一个矩形形状的油箱,尺寸为800mm×500mm×400mm。
液 压 油 箱
液压传动
面体为宜。 若油箱的顶盖上要安放液压泵、电机以及阀的集成装置等,则 油箱顶盖的尺寸需根据待放件确定。
为防止油箱内油液溢出,油面高度一般不超足够的通流能力,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在油面最低时仍 浸在油中,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为便于经常清洗过滤器,油箱结构的设计 要考虑过滤器的装拆是否方便。
(4)吸油管、回油管、泄油管的设置
液压泵的吸油管 1 与系统回油管 4 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以利于油 液散热及杂质的沉淀。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以下,但离箱底的距离要大 于管径的 2~3 倍,以免吸空或飞溅起泡。 回油管口应切成 45° 斜角以增大 通流截面,并面向箱壁。吸油管的位置应保证过滤器四面进油。
阀的泄油管应设在液面上,防止产生背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泄油 管应引入液面以下,以防吸入空气。
(5)隔板的设置 为增加油液循环距离,利于油液散热和杂质沉淀,设置隔板 7,9 以将 吸、回油区隔开,其高度一般取最低油面高度的 2/3 。
(6)空气过滤器与油位指示器的设置
空气过滤器3的作用是使油箱与大气相通,保证液压泵的自吸能力,滤 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并兼作加油口,一般将它布置在油箱顶盖上靠近边缘 处。油位指示器用来监测油位的高低,通常置于便于观察的侧面。
V qp
(6-5)
式中,V ——油箱的有效容量(L); qp ——液压泵的流量(L/min); ζ ——经验系数,min。
ζ值的选取:低压系统取2~4 min,中压 系统取5~7 min,高压系统为6~12 min。
图 分离式油箱
(2)基本结构 为了在相同的容量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外形以立方体或长六
(7)放油口的设置 油箱底部制成双斜面或向回油侧倾斜的单斜面,在最低处设置油塞。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存储液压油
以供给系统各个液压元件提供所需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液。
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油箱容积和尺寸:液压油箱的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确定,可
以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工作时间来计算。
油箱的尺寸要考虑
安装空间、配管连接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
2.材料选择:液压油箱一般采用钢板焊接制成,常见的材料有碳钢和
不锈钢。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油箱的强
度和耐腐蚀性。
3.结构设计:油箱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加工和安装的便利性,通常包括
一个油箱本体和各种附件,如进油口、出油口、排气口、油位表等。
同时,还应考虑油箱的密封性和压力容纳能力,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冷却设计: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油箱通常
需要设计冷却系统来降低油温。
常见的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和水冷却,可
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器。
5.油箱内部布局:油箱内部应合理布置液压油管和液压元件,确保油
液的流通畅通和油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液位控制装置和
过滤器等附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6.油箱的表面处理:为增加油箱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一般会对其进
行表面处理,如喷漆或镀锌等。
总之,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应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
环境和安装条件,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确保油箱的质量符
合需求。
液压油箱设计
由于工程机械具有移动性的特点,所以其液压油箱的设计与普通液压油箱设计有所不同,下面就介绍下在移动式工程机械液压油箱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应当考虑工程机械爬坡时最低和最高油位需要同时满足在上坡和下坡时你的吸油滤不能外露,回油过滤器和空气滤清器端盖处不能全部在油内;2. 重量的平衡,保持整车合适的重心;3. 良好的散热,确保油温不太高,因此要考虑安装的位置,整车的通风道设计;4. 要考虑工况,防止油液漏出或者外界恶劣环境中脏东西的进入,比普通系统要求更苛刻;5. 充分考虑布局,形状不一定规则,和相邻的部件要协调;6.内壁防锈处理,一般采用酸洗磷化的方式。
7.油箱容积的设计计算,为了更好的沉淀杂质和分离空气,油箱的有效容积(液面高度只占油箱高度百分之八十的油箱容积)一般取为液压泵每分钟排出的油液体积的2-7倍.当系统为低压系统时取2-4倍;当系统为中高压时取5-7倍;对行走机械一般取2倍.也就是必许保证有足够的油。
一般采用经验公式V=(1.2~1.25)×((0.2~0.33)*Qb+Qg),其中Qb是泵的流量,Qg是液压油缸的容量。
我们很多国内的厂商一般参考国外同类产品布管.关于长度,有些需要样机出来后调整.胶管安装后须有适当的松裕度,在工作状态下不应有被拉紧,扭转,摩擦和接头处急剧弯曲等现象,弯曲半径不小于GB3683-83<钢丝编织液压胶管>标准中的规定.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储油箱设计标准
储油箱设计标准一、材料选择储油箱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油性、耐腐蚀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油品的侵蚀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和玻璃钢等。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但成本较高;碳钢价格相对较低,但需要采取防腐蚀措施;玻璃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较低的成本,但需要注意避免生产和使用中的破损。
二、容量设计储油箱的容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应考虑油品的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安全系数。
设计时应确保储油箱具有一定的富余容量,以应对油品体积的变化和操作过程中的波动。
此外,储油箱的容量还应根据安装位置和运输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三、结构布局储油箱的结构布局应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
储油箱应设计有足够的支撑和固定装置,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储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应合理安排,便于油品的进出和操作。
在特殊情况下,还应考虑储油箱的防爆、防火等安全措施。
四、隔热和保温储油箱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减少外界温度对油品的影响。
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储油箱的保温性能,以保持油品的温度。
同时,储油箱的隔热和保温材料应具有耐油性、阻燃性和稳定性等特性。
五、安全措施储油箱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例如,储油箱应设计有防爆、防火、防泄漏等安全装置;进、出口管道应设置阀门和流量计等控制装置;储油箱内部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和压力计等监测装置。
此外,储油箱的设计还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六、环保要求储油箱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选材时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回收材料;在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如设置油品回收装置和过滤装置等。
同时,储油箱的设计还应考虑减小噪音和震动等环境影响。
七、安装规范储油箱的安装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装时应根据储油箱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基础结构。
同时,安装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特殊情况下,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液压油箱设计
液压油箱设计1.2.1 油箱容积的计算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量,以保证系统工作时能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对于管路较长的系统,还应考虑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能容纳油液自由流回油箱时的容量;此外,还应考虑沉淀杂质,分离水、气和散热等方面的效果。
(1)根据经验,油箱有效容量一般为泵每分钟流量的3倍~7倍。
对于固定设备而言,空间、面积不受限制,应采用较大的容量;而对于行走机械和冷却效果比较好的设备,油箱的容量可选择小些。
(2)油箱容量大小可以从散热角度设计,先计算出发热量和散热量,再从热平衡角度计算出油箱容积。
在进行油箱中液体的热平衡计算时,我们假设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全部都转为热能用于加热工作液体,而工作液体所吸收的热量,又仅依靠油箱向周围环境散发。
这时,液体温度T为:T=T0+HKA(1-е-KAt/cm) 。
(1)………………式中:T0——环境温度, K;H——液压系统单位时间的发热量, W,H?N(1-η),其中为N为功率,η为效率;K——油箱的散热系数, W/ (m2?K);A——油箱的散热面积, m2;c——液体的比热容,对于矿物油c=1 675J/(kg?K) ~2 093J/ (kg?K);m——油箱内液体的质量, kg;t——系统连续运转的时间, s。
式(1)中的K在通风不良时取8W/ (m2?K) ~9W/(m2?K),通风良好时取15W/(m2?K),风扇冷却时取23W/ (m2?K),循环水冷却时取110W/ (m2?K) ~174W/ (m2?K)。
从理论上讲,只有当t??时,油箱中液体的温度才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此时温度为其最高温度Tmax,即:Tmax=T0+HKA。
如果限制油箱中液温的最大值Tmax?[T],那么所需油箱的最小散热面积Amin为: Amin=HK([T]-T0) 。
(2)……………………通常在设计时,可取[T] =60?~65?,即[T]?333K~338K。
如油箱尺寸的高、宽、长之比为1?1?1~1?2?3,油面高度达油箱高度的80%时,油箱靠自然冷却,系统保持在允许温度[T]以下时,油箱散热面积可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A?6.663V2。
液压油箱设计
液压油箱设计液压油箱设计1.2.1 油箱容积的计算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量,以保证系统工作时能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对于管路较长的系统,还应考虑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能容纳油液自由流回油箱时的容量;此外,还应考虑沉淀杂质,分离水、气和散热等方面的效果。
(1)根据经验,油箱有效容量一般为泵每分钟流量的3倍~7倍。
对于固定设备而言,空间、面积不受限制,应采用较大的容量;而对于行走机械和冷却效果比较好的设备,油箱的容量可选择小些。
(2)油箱容量大小可以从散热角度设计,先计算出发热量和散热量,再从热平衡角度计算出油箱容积。
在进行油箱中液体的热平衡计算时,我们假设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全部都转为热能用于加热工作液体,而工作液体所吸收的热量,又仅依靠油箱向周围环境散发。
这时,液体温度T 为:T=T0+HKA(1-е-KAt/cm) 。
(1)………………式中:T0——环境温度, K;H——液压系统单位时间的发热量, W,H?N(1-η),其中为N为功率,η为效率;K——油箱的散热系数, W/ (m2?K);A——油箱的散热面积, m2;c——液体的比热容,对于矿物油c=1 675J/(kg?K) ~2 093J/ (kg?K);m——油箱内液体的质量, kg;t——系统连续运转的时间, s。
式(1)中的K在通风不良时取8W/ (m2?K) ~9W/(m2?K),通风良好时取15W/(m2?K),风扇冷却时取23W/ (m2?K),循环水冷却时取110W/ (m2?K) ~174W/ (m2?K)。
从理论上讲,只有当t??时,油箱中液体的温度才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此时温度为其最高温度Tmax,即:Tmax=T0+HKA。
如果限制油箱中液温的最大值Tmax?[T],那么所需油箱的最小散热面积Amin为: Amin=HK([T]-T0) 。
(2)……………………通常在设计时,可取[T] =60?~65?,即[T]?333K~338K。
油箱的设计
过油箱高度的0.8 倍。
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隔板
2.油箱中应设吸油过滤器,为方便清洗过 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吸油
滤器,油箱结构要考虑拆卸方便。
管距油箱底面距离H≥2D,距箱壁
3.油箱底部应做成适当斜度,并设置放油 不小于上应安装空气滤清器,其通 下,为防止回油带入空气,回油管
第三节 油箱
1
油箱的功用
2
油箱的结构
3
油箱的设计
液压油箱实物图
❖ 油箱的功用
1.储存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2.散发油液中的热量; 3.逸出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 4.沉淀油液中的污物; 5、对中小型液压系统,泵装置及一
些液压元件还安装在油箱顶板上。
❖ 油箱的结构
总体式结构 利用设备机体空腔作 油箱,散热性不好,维修不方便。
气流量不小与泵流量的1.5倍。大油箱还
距箱底h≥2d,且排油口切成45°
应在侧面设计清洗窗口。
以增大通流面积。泄油管则应在油
4.油箱侧壁要安装油位指示计,以 指示
面以上。
最高、最低油位。新油箱要做防锈、防凝 6.大、中型油箱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
水处理。
。
分离式结构 布置灵活,维修保养 方便。通常用2.5~5mm 钢板焊接 而成。
油箱的设计
油箱容积V 的确定
V=αq,α——经验系数, 低压系统( 2~4 ),中压系统( 5~7 ),高压系统( 6~12 )
设计注意事项:
1.油箱容积主要根据热平衡来确定。为 5.吸油管与回油管要用隔板分开,增
使系统回油不致溢出油箱,油面高度不超 加油液循环的距离,使油液有足够
油箱结构设计
油箱结构设计摘要:油箱是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于液压动力单元来说,是液压系统的核心装置。
本文对油箱的结构设计做了相关的简要介绍,可为设计人员设计油箱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字:油箱;结构设计;液压引言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比较大型的机械设备,都是需要配置液压传动系统。
油箱是传动系统在不能缺少的一个部件,它会发挥很多的作用,比如用可以用来存储一些工作会用到的液体,再比如它还能发挥散热的功能。
无特殊的情况下人们在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很少有设计者会特意的对油箱进行设计,所以液压系统中常常出现油箱的容积不够用,还会造成其他的一些不良的后果,比如会造成严重的泄漏现象,这样的话会对整个系统的工作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1-2]。
1油箱结构设计要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1.油箱一般都是用钢板进行焊接而组成的,并且对于大型的油箱来说还需要用到角钢为骨架。
(2)油箱壁板的厚度设计多大,应该要根据油箱容积的大小进行确定壁厚的大小,选择原则是越薄越好,这样的话可以减轻油箱的质量。
(3)油箱底脚的高度一般是设计大于150mm,高度越高就越容易进行散热,还能够比较容易的搬移,底脚的壁厚应该设计为箱体壁厚的大概2到3倍的样子。
(4)设计的油箱顶盖板的厚度,一般情况下是大概侧板厚度的3倍。
并且邮箱顶盖板与箱体里面内所焊的角钢进行固定连接用到的固定件是螺钉。
(5)对于那些体积非常的油箱,我们应该设计吊耳,这样的话能够方便起吊装运。
(6)油箱里面一般情况下会安放2到3块的隔板,这些隔板能够把去油区和吸油区分开来。
(7)油箱顶盖板上要加工出一些小孔,这些小孔能够把液面与空气相连。
这些小孔的附近应该安放一些滤清器,这样的话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8)油箱底板要设计的有一些倾斜的角度。
在油箱的侧壁应该要设置一些窗口,这些窗口主要用来清洗以及维护,这些窗口的话一般情况下是不打开的,需要用到的时候在打开。
(9)油箱的内壁的加工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刚生产出来的新油箱有必要做一些处理,比如喷丸等,还可以涂一些薄膜材料。
油箱的基本设计的方法
油箱的基本设计的⽅法开式液压油箱设计⽅法--------------------------------------------------------------------------------徐州⼯程机械研究所游善兰液压系统设计时,往往在系统原理及管路的配置上花费很多精⼒,但在液压油箱的设计时,很少有⼈去精⼼地设计,导致这样那样的不适⽤,从⽽影响系统性能的充分发挥。
⽐如:如果油箱容积⼩了,系统运⾏⼀段时间后油温过⾼,油的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吸油滤油器配置不当,导致液压泵吸油不畅,泵易吸空,噪声⼤,易损坏等等。
本⽂详细论述了如何确定油箱容积,如何配置油箱附件,并介绍了结构简单、易加⼯的⼀种油箱。
1油箱容量的确定油箱容量包括油液容量和空⽓容量。
油液容量是指油箱中的油液最多时,即液⾯在液位计的上刻度线时的油液体积。
在最⾼液⾯以上要留出等于油液容量10%~15%的空⽓容量。
1.1根据经验初步确定按经验,固定设备⽤油箱的油液容量应是系统液压泵流量的3~5倍,⾏⾛设备为0.5~1.5倍的泵流量。
据有些国外资料介绍,油箱容量也可以⽤公式估算:V=1.2~1.25(0.2~0.33×Q+EZ)式中:V——油箱总容量(L)(包括10%~15%的空⽓容量)Q——开式回路部分液压泵流量的总和(L / min)EZ——单作⽤液压缸的总容积(L)如果系统中采⽤了冷却器,则油箱容量可以减⼩。
1.2根据热平衡条件验算(1)已知单位时间内系统的总发热量H1(J / h);(2)单位时间内冷却器的散热量(如果有)H2=Qa·ρk·Cp·Δt(J / h);式中:Qa——风扇风量(m3 / h)ρk——空⽓密度(取ρk=1.29kg/m3)Cp——空⽓⽐热容(取Cp=1008J/kg·K)Δt——散热温差(取Δt=10K)(3)单位时间内液压系统本⾝由于温升所吸收的热量H3=(c1m1+c2m2)ΔT(J / h)式中:c1——油箱材料的⽐热容(取c1=502J/kg·K)c2——油液的⽐热容(取c2=1674~1883J/kg·K)m1,m2——油箱和油的质量(kg)ΔT——每⼩时系统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4)单位时间内油箱的散热量H4=KAΔT(J/h)式中:K——油箱散热系数(J/m2·h·K),其⼤⼩与环境有关(参见有关设计⼿册)A——油箱散热⾯积(m2)ΔT——系统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般取≤80℃)(5)验算H4是否稍⼤于H1-H2-H3,如果相差甚远,⼀⽅⾯可重新确定油箱容量,另⼀⽅⾯,可考虑增⼤或减⼩冷却器,直到合适为⽌。
柴油箱设计国标
柴油箱设计国标油箱容积应根据发电机组满载耗油量来进行设计。
当企业客户设计柴油油箱时,应特别注意以下这几个层面:柴油排放口应设在柴油油箱底下,以便于水和沉淀排出彻底,保障柴油的清洁。
柴油油箱出油口(进设备)间距柴油油箱底下不少于50毫米,以保障进到设备的柴油充分清洁,预防水或其它杂质残渣进到发动机燃烧室。
出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间距最少为300mm,这样做是为了预防回输油管的热油和气体直接进入出油口和柴油机内,降低进行燃烧工作效率及不益于柴油机的常规运行状态和使用期限。
吸油口一般来说不可以低过输油泵100mm,或回输油管高于输油泵2500mm(不同的柴油机有所不同),以免气体压力过大,反应输油泵的常规工作和柴油的常规提供。
柴油油箱底下应另外增加一个有少许倾角的盛油盘,以便将溢出或渗漏之柴油收集。
柴油油箱顶部应有通气管,以及时释放柴油油箱中的污气和平衡大气压力。
柴油油箱最好用钢板设计,为预防柴油与柴油油箱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杂质残渣和劣化柴油产品品质,切勿在柴油油箱内部喷漆或镀锌,铜板和镀锌板均不适合作为柴油油箱的设计材料。
广西顶博电力柴油油箱制量的尺寸一般来说应视运行时间的长短和本地消防部门的要求而定,要是柴油油箱放置在主机房内,需另外彻墙进行隔离,并安装防火门。
(1)主机房外设置有消火栓、消防带、消防管道。
(2)主机房内设置有油类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气体干粉灭火器。
(2)设置有引人注目严禁烟火标志安全图标、和严禁烟火文字内容。
(3)主机房内设置有干燥消防沙池。
(4)与油库要有隔离措施。
(5)发电机组距建筑设施和其它设备至少1米,并保持稳定的空气流通。
(6)有应急照明,紧急警示,地下室还要有独立抽风。
消防报警系统装置。
柴油发电机组房可部置在多层建筑、裙房的首层或地下室一层,机房应采用防火等级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别的部件进行隔离。
应设定储油罐间,其总储藏量不应超过8.00h的消耗量,储油罐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组间距开;当必需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定能自动关掉的甲级防火门。
主副油箱设计标准
主副油箱设计标准
主副油箱设计标准是指用于车辆油箱设计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主副油箱是指一辆车上的主要油箱和备用油箱,主要用于贮存燃油,为车辆提供动力。
下面是一些主副油箱设计的标准:
1. 安全性标准:主副油箱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性标准,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油箱的密封性,防止燃油泄漏,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2. 强度标准:主副油箱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和冲击,保证油箱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容量标准:主副油箱的容量要根据车辆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满足车辆的燃料消耗量,保证车辆的续航里程。
4. 贮存效率标准:主副油箱应具备良好的燃油贮存效率,避免燃油过多的蒸发或者泄漏,保证燃油的充分利用和节约。
5. 排放标准:主副油箱应具备良好的排放性能,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可维护性标准:主副油箱应具备易于维护和清洁的特点,方便对油箱进行检修和保养,延长油箱的使用寿命。
7. 可靠性标准:主副油箱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正常工作,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
8. 适应性标准:主副油箱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车辆和不同的工作场合,能够满足不同车型和使用需求的要求。
9. 轻量化标准:主副油箱的设计要尽量减少自身的重量,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和排放量。
10. 操作便捷性标准:主副油箱的操作要便捷简单,方便驾驶员进行燃油的加注和排空,方便进行油品的调整和更换。
总之,主副油箱设计标准是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提供给车辆制造商和设计师们一个参考和指导,确保主副油箱的设计和使用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为车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aq加热器的安装 1-油箱 2-加热器
6.5 管件
将分散的液压元件用油管和管接头连接,构成一个完 整的液压系统。油管的性能、管接头的结构对液压系统的 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在此介绍常用的液压油管及管接 头的结构,供设计液压装置选用连接件时参考。
6.4 热交换器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油的温度应保持在15~650C之间, 油温过高将使油液迅速变质,同时油液的粘度下降,系统的 效率降低;油温过低则油液的流动性变差,系统压力损失加 大,泵的自吸能力降低。因此,保持油温的数值是液压系统 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受车辆负荷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靠 油箱本身的自然调节无法满足油温的需要,需要借助外界设 施满足设备油温的要求。热交换器就是最常用的温控设施。 热交换器分冷却器和加热器两类。
冷却器一般安装在液压系统的回油路上或在溢流阀 的溢流管路上。图6-12为冷却器的安装位置的例子。液 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直接进入系统,已发热的回油和溢流 阀溢出的油一起经冷却器1冷却后回到油箱。单向阀2用 以保护冷却器,截止阀3是当不需要冷却器时打开,提 供通道。
6.4.2 加热器
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加热器一般采用电加热方式。 电加热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设定所需温度,温 控误差较小。但电加热器的加热管直接与液压油接触, 易造成箱体内油温不均匀,有时加速油质裂化,因此, 可设置多个加热器,且控制加热器不宜过高。图6-13为 加热器的应用。加热器2安装在油箱的箱体壁上,用法 兰连接。
6.5.1 油管
1.油管的种类 在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油管种类较多,有钢管、铜管、
尼龙管、塑料管、橡胶管等,在选用时要根据液压系统压力 的高低,液压元件安装的位置,液压设备工作的环境等因素。 (1)钢管 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类。前者一般用于高 压系统,后者用于中低压系统。钢管的特点是:承压能力强, 价格低廉,强度高、刚度好,但装配和弯曲较困难。目前在 各种液压设备中,钢管应用最为广泛。 (2)铜管 铜管分为黄铜管和紫铜管两类,多用紫铜管。铜 管局有装配方便、易弯曲等优点,但也有强度低,抗震能力 差、材料价格高、易使液压油氧化等缺点,一般用于液压装 置内部难装配的地方或压力在0.5~10MPa的中低压系统。
6.4.1 冷却器
冷却器按冷却形式可分为水冷、风冷和氨冷等多种形式, 其中水冷和风冷是常用的冷却形式。
图6-11a)为常用的蛇形管式水冷却器,将蛇形管安装在 油箱内,冷却水从管内流过,带走油液内产生的热量。这种 冷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热交换效率低,水耗大。
图6-11b)为大型设备常用的壳管式冷却器,它是由壳体1 铜管3及隔板2组成。液压油从壳体1的左油口进入,经多条冷 却铜管3外壁及隔板冷却后,从壳体右口流出。冷却水在壳体 右隔箱4上部进水口流入,再上部铜管3内腔到达壳体左封堵, 然后再经下部铜管3内腔通道,由壳体右隔箱4下部出水口流 出。由于多条冷却铜管及隔墙的作用,这种冷却器热交换效 率高,但体积大,造价高。
6)油箱内壁表面要做专门处理。为防止油箱内壁涂层 脱落,新油箱内壁要经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洗,然后可涂一 层与工作液相容的塑料薄膜或耐油清漆。
6.4 热交换器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油的温度应保持在15~650C之间, 油温过高将使油液迅速变质,同时油液的粘度下降,系统的 效率降低;油温过低则油液的流动性变差,系统压力损失加 大,泵的自吸能力降低。因此,保持油温的数值是液压系统 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受车辆负荷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靠 油箱本身的自然调节无法满足油温的需要,需要借助外界设 施满足设备油温的要求。热交换器就是最常用的温控设施。 热交换器分冷却器和加热器两类。
6.4 热交换器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油的温度应保持在15~650C之间, 油温过高将使油液迅速变质,同时油液的粘度下降,系统的 效率降低;油温过低则油液的流动性变差,系统压力损失加 大,泵的自吸能力降低。因此,保持油温的数值是液压系统 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受车辆负荷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靠 油箱本身的自然调节无法满足油温的需要,需要借助外界设 施满足设备油温的要求。热交换器就是最常用的温控设施。 热交换器分冷却器和加热器两类。
6.5.2 管接头
管接头是连接油管与液压元件或阀板的可拆卸的连接 件。管接头应满足于拆装方便、密封性好,连接牢固、外 形尺寸小、压降小、工艺性好等要求。
常用的管接头种类很多,按接头的通路分:有直通式、 角通式、三通和四通式;按接头与阀体或阀板的连接方式 分:螺纹式、法兰式等;按油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分:有 扩口式、焊接式、卡套式、扣压式、快换式等。以下仅对 后一种分类作一介绍。 1.扩口式管接头
V aq
6.4.1 冷却器
图6-11冷却器 a) 蛇形管式 b)壳管式 1-壳体 2-隔板 3-铜管 4-壳体隔箱
6.4.1 冷却器
近年来出现了翅片式冷却器,即将冷却管外套有多 个具有良好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翅片,以增加散热面积。
风冷式散热器在行走车辆的液压设备上应用较多, 风冷式冷却器可以是排管式,也可以用翅片式(单层管 壁),其体积小,但散热效率不及水冷式高。
6.3.2 油箱的设计
3)吸油管与回油管应隔开,二者间的距离尽量远些,应 当用几块隔板隔开,以增加油液的循环距离,使油液中的污 物和气泡充分沉淀或析出。隔板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
4)防污密封。为防止油液污染,盖板及窗口各连接处 均需加密封垫,各油管通过的孔都要加密封圈,
5)油箱底部应有坡度,箱底与地面间应有一定距离, 箱底最低处要设置放油塞。
6.5.1 油管
(3)尼龙管 这是一种乳白色半透明的新型管材,承压能 力有2.5和8MPa两种。尼龙管具有价格低廉,弯曲方便, 等特点,但寿命较短。多用于低压系统替代铜管使用。 (4)塑料管 塑料管价格低,安装方便,但承压能力低, 易老化,目前只用于泄漏管和回油路使用。 (5)橡胶管 这种油管有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管由夹有 钢丝编织层的耐油橡胶制成,钢丝层越多,油管耐压能力 越高。低压管的编织层为帆布或棉线。橡胶管用于具有相 对运动的液压件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