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早期国际投资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他认为,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是国家间的利息率的差别。纳克斯把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来研究,而没有明确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但其分析的实际对象是国际直接投资。
2、麦克道格尔和肯普根据资本收益率差别引起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及其福利效果。该理论将国际投资按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框架一般化,没有明确区分间接投资还是直接投资。
二、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
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定,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厂商垄断优势
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海默摒弃长期以来流行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惯用的完全竞争假定,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
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因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案例分析——电信业的垄断优势
2、内部化理论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西方的经济学家不满足于海默的特殊投资模型。他们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交换机制的形成过程出发,提出了市场“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雷丁大学的经济学家巴克雷和卡森首先于1960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础是科斯教授的产权经济学理论。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文中指出:由于市场失灵等市场属性不完善,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科技和行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此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
案例分析——微软的内部市场
案例分析——德国大众与上海大众
案例分析——沃尔马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周期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教授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原先是个市场营销学的概念,是指产品象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诞生、发展、衰退的过程。弗农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把这一概念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现象。1966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家》季刊上发表了名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学术论文,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投资。
拥有知识资产优势,具有新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力图维持企业的技术优势地位,以便享有新产品创新利益.但是,新技术不可能被长期垄断,有些产品制造技术在相当短的
时间内就会被仿制.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弗农把这一经验事实概括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不仅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找到一种独特的视角,而且也是战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一种总结。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有人认为,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人认为,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公司初始的对外投资行为,但对于解释已经成为国际生产与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却是无能为力的
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从应用范围来讲,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能解释非代替出口的工业领域方面投资比例增加的现象,也不能说明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趋势。该理论没能解释清楚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此外,该理论对于初次进行跨国投资,而且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较适用,对于已经建立国际生产和销售体系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它并不能作出有力的说明。
案例分析——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宏观理论,不是根据厂商行
为,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或生产环境差别,来对国际直接投资起因作出解释的。
1、资本化率理论
197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利伯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用不同国家的资本化率差异来解释国际投资活动的理论。
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资本化率高,意味着资本预期收益的较快增长;反之较慢增长。不同国家货币差别而造成了资本化率差异,因此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强币国向弱币国流动。
资本化率理论根据美国的经济状况提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美国大量向外国投资,但对目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叉性投资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提出的。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所谓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基本观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又称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是对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可以使对方国家因为缺少资本、技术、经营技能等而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实现数量更多、获益更大的贸易。
与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比,该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容易在海外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2)由于中小企业转移到东道国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小企业能够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投资于制造业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