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分类
肛瘘健康宣教
![肛瘘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1ee4f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d.png)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01
评估指标:知 识、态度、行 为等方面的变
化
02
评估方法:问 卷调查、访谈、
观察等
03
评估时间:教 育前后、教育
过程中
04
评估结果:教 育效果显著, 提高健康意识
和行为改变
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目标
1
提高肛瘘患 者的健康意
识
2
改善肛瘘患 者的生活质
量
3
降低肛瘘的 发病率和复
发率
4
提高肛瘘患 者的自我管
理能力
健康促进措施
适量运动:加强 锻炼,提高身体 素质
定期体检:及时 发现疾病,及时 治疗
健康饮食:增加 纤维摄入,减少 辛辣刺激食物
健康教育:提高 健康意识,掌握 健康知识
规律作息:保证 充足睡眠,避免 熬夜
保持良好心态: 学会减压,保持 乐观心态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
01
0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肛肠检 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肛瘘等 疾病
健康促进计划评价
评价指标
1 目标人群覆盖率:计划是否覆盖到目标人群 2 干预措施有效性:干预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 实施过程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规范和标准 4 资源投入与产出比:计划投入的资源与产出的效果是否匹配 5 参与者满意度:参与者对计划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6 社会影响:计划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等
03
辅助检查:包括肛门镜检查、B超、CT等
0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
05
病理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肛瘘鉴别诊断
01
肛裂:肛裂患 者通常有明显 的疼痛和出血 症状,但无瘘
肛瘘完整ppt课件(2024)
![肛瘘完整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bb448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6.png)
切除术
将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一并切除 ,创面敞开,使其逐渐愈合。适 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瘘的根治性治疗。
微创手术技巧展示
激光手术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瘘管进行汽化 、切割和凝固等操作,具有出血少、 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肛瘘。
超声刀手术
利用超声刀的高频振动,对瘘管进行 切割和止血等操作,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肛瘘。
应用示例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肛瘘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注射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覆盖注射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和清洁。
04 肛瘘手术治疗方案探讨
传统手术方式介绍
切开引流术
通过切开瘘管,将脓液引流出来 ,缓解疼痛和肿胀。适用于单纯 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
。
挂线疗法
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作用, 缓慢切开肛瘘,同时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有利于瘘管的愈合。适 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06
熏洗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肛瘘部位,保持局部干 燥。
局部封闭法应用示例
局部封闭法原理:通过注射药物或填充剂,使肛瘘内口 封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 肛瘘的辅助治疗。 准备局部封闭剂,如硬化剂、生物胶等。
在肛瘘内口附近注射局部封闭剂,使内口封闭。注射时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注射方式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药熏洗法操作指南
01
中药熏洗法原理: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熏洗的方式 ,促进肛瘘部位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促进瘘管愈合。
02
操作指南
03
准备中药熏洗剂,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肛瘘
![肛瘘](https://img.taocdn.com/s3/m/d33ca6d55022aaea998f0f90.png)
X线造影照片
鉴别诊断
1、骶骨前窦道:直肠与骶骨间隙感染化脓。脓液由尾骨附 近穿破形成窦道。 2、骶骨部脓肿破溃:臀部外伤、化脓、脓液由臀沟上端流 出,形成瘘管,无内口。 3、骶尾骨髓炎破溃:脓液从骶尾部流出造成瘘管和外口,无 内口与直肠相通。 4、骶尾部畸胎瘤和骶尾部囊肿继发感染向外破溃。畸胎瘤其 外口常在臀沟中,尾骨尖处。 5、会阴尿道瘘:可有尿道损伤和尿道狭窄史。瘘管在尿道球 部与皮肤相通,外口流尿,感染后溢出脓液。 6、骶尾部结核:X线检查 7、化脓性汗腺炎性肛瘘
一期肛周脓肿肛瘘根治术
国内专家任东林认为,肛周脓肿只要术中能明 确找到内口,做一期根治是合理的,这样对病人而 言,基本上可以避免二期的肛瘘手术,但对术中内 口不明确者,单纯的脓肿引流既符合外科原则,也 能解决患者本次就诊的急性感染问题,因此,术中 内口清楚与否应作为可否行肛周脓肿一期手术的判 断标准之一。
肛瘘分类
按病理变化分类: 1化脓性肛瘘(非特异性) 2结核性肛瘘(特异性肛瘘):梅毒性和放线菌性 肛瘘。
治
疗
手术疗法
肛瘘手术原则 1、所有肛瘘,正确处理感染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主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或通过直肠环以下1/3的 主管,采用切开法。 3、在肛管直肠环上方的主管或通过直肠环上2/3的主 管,采用主灶切开加乳胶管引流术。 4、正确处理创面,使通畅引流,预防假性愈合。 5、手术定位清除,尽量减少损伤肛门括约肌。
手术图解
手术图解
肛瘘切开挂线术(Seton)
1、适应证:肛瘘在肛门直肠环上方或通过环上2/3的肛瘘,包括外括约肌深 部与提肛肌间瘘或提肛肌以上的瘘。 2、挂线原理:1异物刺激局部炎症反应,使括约肌断端与周围组织粘连固 定;2慢性切割作用;3引流 3、挂线目的:分引流挂线和切开挂线两种,根据所需目的不同可以选用以 引流为主的(特别是急性期合并有明显脓肿者)挂线(类似西方的 loose seton)和以慢性切割为主的切开挂线 4、挂线的方法: 挂线要求准确,只切挂可能引起肛门失禁的主要括约肌组织,不必盲目 的大束组织挂线, 分组挂线或双挂线:一方面对大束肌肉组织,一束挂线可能致切挂时间 长,患者痛苦较大,采用分组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另一方面,对有两处 同时需要切开挂线者,可以一处先紧线,另一处先挂浮线,待紧线切开 后再紧浮线,这样可以避免二次手术或一次手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中医外科学------肛漏
![中医外科学------肛漏](https://img.taocdn.com/s3/m/341b74b3e87101f69f319516.png)
6
• 查体:肛门视诊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 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 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索, 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 口。
• 分类:临床上将肛漏分为以下两类 1)单纯性肛漏:指肛门旁皮肤仅有一个外口,直通入齿
肛漏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 所形成的瘘管,也称肛瘘。
PPT课件
1
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 分组成,也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内口为原 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隐窝内; 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止 一个。肛漏多是肛痈的后遗症。临床上分为 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其临床特点是以局部 反复流脓、疼痛、瘙痒等,并可触及或探及 瘘管通到直肠。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20~40 岁的成年人,以男性多见。
发感染,可从肛门后溃破而在肛门后尾骨前有外
口,但肛门指诊常可触及骶前有囊性肿物感,而
无内口。手术可见腔内有毛发、牙齿、骨质等。
PPT课件
11
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以 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辨证论治 内治
湿热下注证 正虚邪恋证 阴液亏损证Βιβλιοθήκη 其他疗法西医治疗、针刺
PPT课件
PPT课件
2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已有治 “瘘”的记载;《五十二病方》将肛 偏归属于“牡痔”中,并有详细的治 疗肛漏的记载;《神农本草经》首将 其命名为“痔漏”;《疮疡经验全书》 称为“漏疮”;《外科正宗》有“单 漏”的名称;《外证医案汇编》则始 名为“肛漏”。
PPT课件
3
• 肛痈渍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 畅,疮门不合,日久成漏;亦有虚劳久嗽, 肺、脾、肾亏损,邪乘于下,郁久肉腐成 脓,溃后成漏。故宋《太半圣惠方》说: “夫痔瘘者,由诸痔毒气,结聚肛边…… 穿穴之后,疮口不合。时有脓血,肠头肿 疼,经久不差,故名痔瘘也。”瘘管久不 收口,邪气留恋,可耗伤气血。
肛瘘
![肛瘘](https://img.taocdn.com/s3/m/1a13ec0b650e52ea5518986d.png)
肛 瘘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外科 210000 邵万金1 肛瘘病因肛腺感染是肛瘘形成的原因。
Chiari(1878)第一个提出肌间腺体与肛瘘的关系。
Jo hnso n (1914)第一个详细描述肛腺的解剖。
Lockhart-Mumme ry提出肛腺感染是肠道细菌引起肛周脓肿的原因。
Parks认为极大多数肛瘘是感染的肛门腺引起的。
Mo rgan提出感染是从肛管沿纵肌纤维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脓肿和肛瘘。
Hille r认为细菌穿透黏膜下层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到血供差的肛管直肠周围脂肪组织形成脓肿和肛瘘。
K ratzer and Docke rty认为肛管50%有腺管,其中33%穿透内括约肌,而分泌黏液的细胞占腺管10%,他们认为多数腺管的开口位于肛管的后侧(可能是肛瘘内口位于肛管后侧的原因)。
Parks也认为肛腺并不是沿肛管平均分布的。
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肛腺开口于肛隐窝,偶有腺管开口于齿线稍高水平。
Goli-g he r认为隐窝腺感染可导致部分脓肿和肛瘘,但不能解释大多数肛瘘的原因。
Shafik认为肛管肌间腺体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遗留的上皮碎屑,而不是真正的腺体。
但近年来的尸检组织学检查在肛膜下未发现有上皮碎屑的证据,所以这一观点受到质疑。
后来Shafik提出肛周脓肿和肛瘘是中央间隙感染引起的,感染沿纵肌的中央腱间隙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总之,肛腺与肛瘘的关系问题还远没有解决[1]。
2 肛瘘的分类1900年Goodsall和Miles提出:(1)全瘘(2)外盲瘘(3)内盲瘘。
后来又进一步分成皮下,肌肉下及黏膜下瘘。
Millig an和M o rgan根据瘘管与肛肠环的关系分类:(1)低位肛瘘(主管在肛肠环下方)(2)高位肛瘘(主管在肛肠环上方)。
Go lig he r进一步将高位肛瘘分类:(1)坐骨直肠型(主管在坐骨直肠窝顶部内)(2)骨盆直肠型(主管穿过提肛肌达提肛肌上方)。
S teltzner将肛瘘分成3类:(1)括约肌间瘘、(2)括约肌外方瘘、(3)经括约肌瘘。
肛瘘的中医诊断
![肛瘘的中医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7e901f8650e52ea54189895.png)
肛瘘的中医诊断【关键词】肛瘘中医诊断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样管道,中医称之为肛漏。
一样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份组成,也有的仅具内口或外口者。
内口为原发的,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有时不止一个,整个瘘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
肛瘘多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
临床上分为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
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要紧病症,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肛门内。
[诊断要点]1.病症(1)流脓:局部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久不收口。
一样初形成的肛瘘流脓较多,有粪臭味,色黄而稠;久之,那么脓水稀少,或时有时无,呈间歇性流脓;假设过于疲劳,那么脓水增多,有时可有粪便流出;假设脓液已少而突然又增多,兼有肛门部疼痛者,常表示有急性感染或有新的支管形成。
(2)疼痛:当瘘管通畅时,一样不觉疼痛,而仅有局部坠胀感。
假设外口自行闭合,脓液积聚,可显现局部疼痛,或有寒热;假设溃破后脓水流出,病症可迅速减轻或消失。
但也有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管道而引发疼痛,尤其是排便时疼痛加重。
(3)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引发瘙痒,有时可伴发肛门湿疹。
2.体征(1)肛门视诊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瘘。
低位肛瘘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条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一样不易触及。
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2)直肠指诊: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3)探针检查:只在医治中应用,一样不能作为诊断用,避免穿破瘘管壁,造成假道。
(4)X线造影: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照相可见瘘管散布,多用于高位肛瘘及蹄铁形肛瘘。
(5)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发觉是不是有脓肿形成,有无瘘管乃至瘘管的走行方向。
3.分类(1)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瘘漏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内口在肛窦周围。
肛瘘 aga分类标准
![肛瘘 aga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6a46d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8.png)
肛瘘 aga分类标准肛瘘(aga)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分类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内括约肌肛瘘分类、Parks分类、St James's University Hospital分类等。
下面将对这些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内括约肌肛瘘分类是根据内括约肌与肛瘘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的。
根据内括约肌与肛瘘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肛瘘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是指肛瘘与内括约肌之上的部位相通,中位肛瘘是指肛瘘与内括约肌平行,低位肛瘘是指肛瘘与内括约肌之下的部位相通。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指导手术治疗,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Parks分类是根据肛瘘管与肛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的。
根据肛瘘管与肛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肛瘘分为内口型、外口型和内外口型。
内口型肛瘘是指肛瘘管与肛管之间有一条通道相通,外口型肛瘘是指肛瘘管与肛管之间没有通道相通,内外口型肛瘘是指肛瘘管与肛管之间有两条通道相通。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指导手术治疗,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St James's University Hospital分类是根据肛瘘管与肛管之间的关系和肛瘘管的走向进行分类的。
根据肛瘘管与肛管之间的关系和肛瘘管的走向,可以将肛瘘分为4型。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指导手术治疗,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肛瘘的分类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四节 肛瘘
![第四节 肛瘘](https://img.taocdn.com/s3/m/b257b949be1e650e52ea995a.png)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疾病。
是肛管或直肠下段同肛门周围皮肤之间或邻近组织、器官之间, 因病理性原因形成的不正常通道。
约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0%。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是肛肠外科难点之一,大部分肛瘘需采用手术治疗,常根据肛瘘的分类选择不同的术式。
肛瘘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目前多用Parks的分类法,即根据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解剖关系分为括约肌间肛瘘、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肛瘘和括约肌外肛瘘四类。
①括约肌间肛瘘:多为低位肛瘘.约占70%。
瘘管只穿过肛门括约肌,位置较低。
内口多在齿状线部位,外口常只有1个,距肛门3—5cm。
②经括约肌肛瘘,可以为低位或高体肛瘘,约占25%瘘管穿过肛门内、外括约肌,位置稍高。
内口多在齿状线处,外口常不止1个。
③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约占5%。
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达肛管直肠环以上水平,然后向下经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
内口多在齿状线处,外口距肛门较远。
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常需分期手术。
④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约占1%。
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多非腺源性感染,而是由干克罗恩病、肠癌或外伤所致,因此治疗时要注意其原发病灶。
图1 括约肌间肛瘘图2 经括约肌肛瘘图3 括约肌上肛瘘图4 括约肌外肛瘘临床上也有根据肛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或以下的将肛瘘简单地分为高位或低拉肛瘘。
1低位肛瘘:①低位单纯性肚瘘: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到一个外口。
②低位复杂性肛瘦:有两个以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通、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者。
2高位肛瘘:①高位单纯性肚瘘: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肛提肌以上。
②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连并有支管或空腔,—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者。
图5 肛瘘术前管理一、适应症:1 肛瘘挂线术: 应用较广泛, 适用于有内、外口的低位肛瘘或一些肛管直肠环未纤维化的高位肛瘘,也可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或切除术的辅助方法。
肛瘘1
![肛瘘1](https://img.taocdn.com/s3/m/003a9cd1a1c7aa00b52acb61.png)
肛瘘一、肛瘘的概念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
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二、病因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
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行走在内外括约肌附近,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复发作。
管道的感染多数为脓性感染,少数为结核性。
1、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多在肛门外,脓液从外口流出,但原发感染多在肛窦。
肛窦则是继发感染的门户,反复感染,形成瘘道。
2、瘘道多在肛门括约肌之间通过,由于括约肌经常不断地收缩与舒张,压迫瘘道,影响脓液的排除,容易贮脓感染而难以愈合。
3、直肠内有一定的压力,将直肠感染物质如粪便、气体,可经常不断地从内口进入瘘道,刺激腔壁,继发感染后由外口排出,也是造成瘘道的原因。
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脓腔逐渐缩小,外部破溃口和切口也缩小,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闭合。
5、瘘道弯曲、或有窦、分支,引流不通畅,脓液潴留,反复感染,造成瘘道不易愈合。
6、肛门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经常淤血,组织营养不良,影响愈合。
7、结核杆菌、放线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克隆氏病等难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瘘。
三、临床症状体征肛瘘常为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伤口经久不愈形成肛瘘外口。
1、临床表现:自瘘管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液,污染内裤;有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有瘙痒感。
若外口暂时封闭,脓液积存,局部则有胀痛,红肿,封闭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附近穿破形成另一新外口,如此反复发作,可形成多个外口,互相沟通。
肛门瘘管
![肛门瘘管](https://img.taocdn.com/s3/m/6a071430a300a6c30c229f9e.png)
梁平中医院 邹国兴
•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 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 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 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 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 管道。中医称本病为“悬痈”、“坐马痈”、 “脏毒”等,多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裂,经久 不愈而形成的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多发于 20—40岁男性。肛瘘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臂和 继发性外口组成。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 一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 个。
• 直肠指检: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 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 原发内口。 • 确定内口位置:可以采用病理检查和 细菌培养、从病史上判断内口的位置、碘 油造影、肛门镜检查、根据外口与肛门的 距离来判断内口的部位、染色检查、通过 探针检查及通过触诊可以帮助了解内口的 位置等方法。
• 二、肛瘘的鉴别诊断 • 肛门周围及骶尾部也有许多瘘管,易被误诊 为肛瘘,应加以鉴别。 • ①会阴尿道瘘:多因尿道损伤或狭窄所致, 尿道球部与皮肤相通,排尿时小便从瘘口流出, 直肠内无瘘口。 • ②骶骨前瘘:由骶骨与直肠之间的脓肿在尾 骨附近穿破形成,无通向肛门的瘘管。 • ③先天性瘘:由骶尾部囊肿化脓破裂形成, 原发外口常在臀沟中点,尾骨尖附近。瘘内可见 毛发,由胚胎发生。
• ④骶尾部瘘:常由臀部损伤,如打击、脚踢和擦伤引起, 在骶尾部形成脓肿,从而形成瘘管。 • ⑤化脓性汗腺炎:其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 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 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腔和瘘管。 • ⑥结核性肛瘘:内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瘘管常无 硬变。 • ⑦慢性结肠炎并发肛瘘(略)。 • ⑧先天性直肠瘘:常开口于会阴或阴道,内口在肛管 壁上,不在肛窦附近。 • ⑨其他:如直肠尿道瘘、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等, 较易与肛瘘鉴别
肛瘘如何分型
![肛瘘如何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88f022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3.png)
肛瘘如何分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指的是肛门直肠部位发生了畸形的通道,连接了肛门和直肠的腺体。
导致肛门和直肠之间的脓肿排液无法通过自然的管道而形成了肛瘘。
肛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症状、脓肿形成和持续排脓等。
肛瘘的分型是根据其通道路径和特点进行划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横行肛瘘(Transsphincteric fistula)横行肛瘘是肛瘘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肛瘘患者的70%。
该型肛瘘的通道从肛门周围皮肤开始,在肛门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穿行,并连接到肛门和直肠之间的腺体。
横行肛瘘的特点是通道路径较长,瘘孔在肛门皮肤上形成一个小凹陷或突起。
2. 内瘘型肛瘘(Intersphincteric fistula)内瘘型肛瘘是指通道完全位于括约肌内部的一种肛瘘。
该型肛瘘的通道连接肛门和直肠之间的腺体,但不穿过括约肌层。
内瘘型肛瘘的特点是瘘孔位置通常不显著,常常呈现为粘膜下或肛管壁的凹陷。
3. 外瘘型肛瘘(Suprasphincteric fistula)外瘘型肛瘘是指通道穿过括约肌层并连接到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肛瘘。
该型肛瘘的通道起始于直肠区域,然后上升穿过肛门括约肌,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形成瘘孔。
外瘘型肛瘘的特点是通道路径较长,且与直肠之间的连通较高。
4. 迷走型肛瘘(Horseshoe fistula)迷走型肛瘘是通道路径比较复杂的一种肛瘘,通常呈“马蹄状”或“U型”,连接直肠和两侧的肛门皮肤。
该型肛瘘的特点是通道路径稍长,常伴有多个瘘口和多个分支通道。
5. 骶尾型肛瘘(Suprasphincteric and extrasphincteric fistula)骶尾型肛瘘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肛瘘,通道穿过括约肌层后连接到骶骨区域。
该型肛瘘的特点是瘘道较长,且位于骶骨区域,常伴有多个瘘口。
6. 饱满型肛瘘(Complete fistula)饱满型肛瘘是指通道完全穿过括约肌层,并连接到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肛瘘。
肛门瘘管
![肛门瘘管](https://img.taocdn.com/s3/m/6a071430a300a6c30c229f9e.png)
• 4.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 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 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 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 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 5.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 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 6.MRI检查 Lunniss报道了35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 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 肿(91.4%),蹄形瘘(64.3%),瘘内口80%。从而认为MRI 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
• 治疗 • 一.瘘管切开术: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开放.靠 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的方法。适用于低位肛 瘘,因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切刀开后只损 伤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不会出现术后肛门失 禁。 手术在骶管麻醉 • 或局麻下进行,患者侧卧位或截石位,首先由外 口注入美蓝溶液,确定内口位置,再用探针从外 口插入瘿管内.了解瘘管的走行情况及与括约肌 的关系。肛瘘切开术的手术步骤:
• 三、肛瘘的检查化验 •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 到硬结。 •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 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 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 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 3.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 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 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 道形成。
• • •
•
• •
肛瘘的分型 按肛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具体这四类是什么? 1.括约肌间肛瘘: 多为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为肛管周围脓肿 的后果。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约3~5cm。 少数瘘管向上,在直肠环肌和纵肌之间形成盲端或穿入直肠形成高位括约肌 间瘘。 2.经括约肌肛瘘: 可以为低位或高位肛瘘,约占25%,为坐骨直肠窝脓 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 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较近,约5cm左右,少数瘘管向上穿过肛提 肌到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形成骨盆直肠瘘。 3.括约肌上肛瘘: 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 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由于瘘管常累及肛管直肠环,故治疗较困难, 常需分期手术。 4.括约肌外肛瘘: 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窝脓肿 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这种肛瘘常由于克隆病、肠癌或 外伤所致,治疗要注意其原发病灶。以上分类在高低位方面较细致,有利于 手术方法的选择。
肛瘘的名词解释
![肛瘘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cd112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b.png)
肛瘘的名词解释
肛瘘:是指肛周围组织有破裂及继发感染的疾病。
肛瘘是由肛门外皮瘘、肛门外肌瘘和肛门内乙状结肠瘘3种类型组成的。
肛门外皮瘘:指的是皮肤缘或肛门外围的淋巴结被感染而形成的瘘管,其瘘管可以从皮肤缘延伸至盆腔,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腹腔内的肠子囊肿。
肛门外肌瘘:是指肛门外围的肌肉层某些部位受到损伤或激素失调等因素形成的瘘管,它的瘘管可以延伸至盆腔,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腹腔内的肠子囊肿。
肛门内乙状结肠瘘:是指肛门内部的乙状结肠缘受到损伤或激素失调等因素形成的瘘管,它的瘘管可以延伸至盆腔,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腹腔内的肠子囊肿。
肛瘘的治疗一般主要通过外科手术,以切除瘘管和其他病变,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
此外,还需要抗生素和抗炎药物的支持,以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力。
肛瘘分类标准(一)
![肛瘘分类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b1472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b.png)
肛瘘分类标准(一)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分为不同类型。
下面是肛瘘的分类标准。
根据病因分类感染性肛瘘感染性肛瘘是由肛门周围的感染所引起的。
这种肛瘘会出现疼痛、肿胀和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期后肛瘘期后肛瘘是由肠胃手术或直肠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所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先天性或产伤性肛瘘先天性肛瘘是出生时出现的异常。
产伤性肛瘘是分娩过程中引起肛门周围组织破裂。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其他肛瘘其他肛瘘包括肿瘤引起的肛瘘和其他未知原因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病灶分化分类外痔管肛瘘外痔管肛瘘是由肛门外部的皮肤和肛门括约肌之间的腺体炎症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深部肛瘘深部肛瘘是由肛门括约肌之上的乳头突起或其他部位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内痔管肛瘘内痔管肛瘘是由肛门黏膜和内括约肌之间的腺体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交通性肛瘘交通性肛瘘是由直肠和肛门括约肌之间的腺体引起的肛瘘。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以上即为肛瘘的分类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肛瘘,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果您出现肛门疼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根据肛瘘走行分类横行肛瘘横行肛瘘是由直肠和肛门之间的肛门上皮所引起的肛瘘。
其通道是平行于肛门环的,类似于一条水平的管道。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斜行肛瘘斜行肛瘘通道从肛门环斜向骶骨,进入骶管或坐骨孔内。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垂直行肛瘘垂直行肛瘘通道进入直肠或下端内痔管。
常见于急性或慢性直肠炎症的患者。
治疗方法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
多发性肛瘘多发性肛瘘与其他类型的肛瘘不同,其通道可以同时与多个管道相连。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
以上是常见的肛瘘走行类型,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总结肛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门疾病,根据病因、病灶分化和走行特点可以分为多个类型。
治疗方式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患者如果发现肛门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2024版(医学课件)肛瘘ppt演示课件
![2024版(医学课件)肛瘘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846a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c.png)
•肛瘘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肛瘘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肛瘘治疗方案及手术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肛瘘患者护理与康复指导•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01肛瘘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肛瘘定义及分类定义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通常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
分类根据瘘管位置高低,可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根据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可分为括约肌间肛瘘、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肛瘘和括约肌外肛瘘。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肛瘘多继发于肛周脓肿,由于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
此外,直肠肛门损伤、肛裂反复感染、会阴部手术等也可引起肛瘘。
危险因素包括长期便秘或腹泻、久坐不动、饮食辛辣油腻、过度劳累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肛周感染,从而增加肛瘘的发病风险。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肛瘘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约占肛肠科门诊量的10%左右。
年龄与性别分布肛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肛腺发达、分泌旺盛有关。
地域与种族差异肛瘘发病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肛周流脓、疼痛、瘙痒等)和体格检查(如触及条索状物或硬结、外口凹陷等),结合肛门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可明确诊断肛瘘。
鉴别诊断肛瘘需与肛周脓肿、肛裂、痔疮等疾病相鉴别。
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周红肿热痛,无瘘管形成;肛裂以周期性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为主要表现;痔疮则以便血、痔核脱出和肛门不适感为主要症状。
02肛瘘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典型症状与体征•肛门流脓:局部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久不收口。
一般初形成的肛瘘流脓较多,有粪臭味,色黄而稠;久之,则脓水稀少,或时有时无,呈间歇性流脓;若过于疲劳,则脓水增多,有时可有粪便流出;若脓液已少或基本没有,突然出现较多的血性粘液时,常示有急性感染或有新的支管形成。
•疼痛:当瘘管通畅时,一般不觉疼痛,而仅有局部坠胀感。
肛漏
![肛漏](https://img.taocdn.com/s3/m/3c40557ef12d2af90342e62a.png)
个外口,直通齿线上肛隐窝之内口者, 称为完全漏,又叫内外漏;若只有外口 下连漏管而无内口者,称为单口外漏, 又叫外盲漏;若只有内口与漏管相通而 无外口的,称为单口内漏,又叫内盲漏。
• ②复杂性肛漏 指在肛门内、外有3
个以上的开口;或管道穿通2个以上间 隙;或管道多而支管横生;或管道绕肛 门而生,形如马蹄者,称为马蹄形肛漏。
• ③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
肤而引起瘙痒,有时可伴发肛周湿疮。
(2)查体
• 肛门视诊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
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 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 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 下触及硬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 触及。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3)分类
手术前后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 炎症发展。
术后二个月创面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下注证
• 证候: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
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 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舌红,苔黄,脉 弦或滑。
• 治法:清热利湿。 • 方药:二妙丸合萆薜渗湿汤加减。
②正虚邪恋证
• 证候: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肛
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 溃时愈;肛周有溃口,按之质较硬, 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且多有索状物 通向肛内;伴神疲乏力;舌淡,苔薄, 脉濡。
• 治法:托里透毒。 •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③阴液亏损证
• 证候:肛周溃口,外口凹陷,漏管
潜行,局部常无硬索状物可扪及,脓 出稀薄;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 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
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 直肠。
关于肛瘘分类症状
![关于肛瘘分类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998b84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f.png)
关于肛瘘分类症状引言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
它是指由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之间的窦道形成,成为一条开放的通道。
肛瘘通常因为慢性直肠周围化脓性疾病引起,例如肛周脓肿或者肛管炎。
本文将对肛瘘的分类和常见症状进行详细介绍。
1. 肛瘘的分类肛瘘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分类,包括瘘管的形态、瘘管路径、瘘管与肛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它相关因素。
1.1 根据形态•单孔肛瘘:指只有一个与皮肤相通的瘘口的肛瘘,最为常见。
•复孔肛瘘:指有两个或以上与皮肤相通的瘘口的肛瘘,少见。
1.2 根据路径•内口位于肠腔内:指瘘管的内口位于肠腔内,对应直肠黏膜母袋。
•内口位于直肠皮肤交界处:指瘘管的内口位于直肠皮肤交界处。
•内口位于皮肤内:指瘘管的内口完全位于皮肤内,没有与肠腔相通。
1.3 根据与肛管的关系•高位肛瘘:指瘘管的内口位于下段直肠、直肠束或者坐骨孔附近。
高位肛瘘通常较长,较复杂。
•中位肛瘘:指瘘管的内口位于平均线附近。
•低位肛瘘:指瘘管的内口位于近肛管开口处,这种肛瘘通常较短,较简单。
1.4 其它分类•急性肛瘘:指瘘管发病不久,通常伴有炎症症状。
•慢性肛瘘:指瘘管发病时间较长,炎症症状较轻或者无炎症症状。
2. 肛瘘的症状肛瘘的症状取决于其类型、位置和程度。
以下是肛瘘常见的症状:•疼痛:肛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尤其是排便时。
这是由于瘘管受到刺激和感染引起的。
•脓液排出:肛瘘瘘管内通常有脓液积聚,会排出从体表的瘘口。
脓液通常呈灰白色或者黄色,并带有恶臭。
•红肿:肛瘘周围组织常出现红肿,这是由于瘘管引起的炎症反应。
•排便困难:肛瘘导致直肠和肛门区域的炎症和肌肉紧张,导致排便困难。
这可能表现为便意不畅或者排便疼痛。
结论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了解肛瘘的分类和症状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您有肛瘘相关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的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