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2165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教师:你认为哪幅图能对题意表达得更清楚呢?为什么?学生:第一幅图中碗的大小画的不一样,而且上下的图没有一一对应,碗的价格和问题都没有标出来。
(4)根据学生的提议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分析:知道了买3个碗18元(总价),就可以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单价);知道了单价,就能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82d7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f.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
2.能够利用两步计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2.应用两步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两步计算法
2.理解两步计算法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教学准备
1.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
3.黑板、粉笔、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引出两步计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二步:讲解
1.讲解两步计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举例说明两步计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实践
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法的使用
第四步: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强调两步计算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所布置的练习题目
2.自行编写一个实际问题,并使用两步计算法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法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235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0.png)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确实很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两步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优先级理解不够透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问题的讲解,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依赖性较强,需要我多给予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加独立地思考问题。
此外,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两步计算的理解。我可以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两步计算问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识别两步计算的问题,以及如何确定运算的顺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步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两步计算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
-识别并理解实际问题中的两步计算需求,学生往往在第一步计算完成后就停止,忽略整体问题的解决。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学生难以确定先解决哪个部分,从而产生混淆。
-理解并应用加减乘除运算的优先级,特别是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忽略运算顺序。
-例如,对于“小华有一些糖果,他先给了小刚5颗,然后又给了小丽自己糖果总数的一半,最后剩下8颗糖果。小华最初有多少糖果?”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先计算小华给小丽糖果之前的数量,再根据这个数量计算小华最初有多少糖果,难点在于理解“糖果总数的一半”是在给小刚糖果之后才发生的。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cea01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1.png)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定位我们课标实验教材的混合运算承载着两项任务:一是解决问题,二是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拿到教材后,我们仔细分析了教材,像这种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学过10以内、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下册又学过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河加减混合,可以说学生对这类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熟练掌握了,到现在已经是第四次接触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们把重点定位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对运算顺序只是一笔带过。
2、情景的选择教材中呈现的情景是去姥姥家买衣服而引发的数学问题,选取的素材虽然非常生活化,但学生并不是太感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就尝试着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由于我们学校前段时间刚刚召开了春季运动会,我们觉得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用运动会的情景来教学,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设计了运动会的情景,试讲时发现,学生对这一情景并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还是调动不起来,学生还是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于是,我们就对孩子做了调查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我就观看了剧情简介,依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我们创设了羊羊们过新年买新衣的情景,并把练习题以庆新年开运动会的形式串成了情景串,课堂的面貌大为改观,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整节课学生始终都是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学习的。
在试讲的时候,下课后就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我最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了,所以我特别喜欢这节数学课,太有意思了,你下回还能再能给我讲一节这样的课吗?看来童话情景的创设确实能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由于童话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保持着不断向前发展的积极态势,在完成一个任务后,多数学生都能自觉的寻找和承担新的任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2c5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0.png)
8×5÷4 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40÷4 =10
32÷8×6÷4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再算除法 =4×6÷4 =24÷4 =6
2.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1) 24÷3×7 =8×7 =56(页)
(2) 64÷(24÷3) =64÷8 =8(天)
6×6=36(元)
36÷9=4(个) 6×6÷9 =36÷9 =4(个)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 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 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 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观察我们研究的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提示: 1. 左边的问题是要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然后求出8个碗的
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8÷3=6(元) 30÷6=5(个)
30÷(18÷3) =30÷6 =5(个)
出示:3个——18元 出示:3个——18元
8个——?元
?个——30元
比较这两道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相同点:知道了3个碗是18元,马上就能想到1个碗是6元。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
———————
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并说一说综合算 式的计算顺序。
乘除法混合运算:
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除法时应该按照从 左向右的顺序计算。
探究点 2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思路一 分步算式
18÷3=6(元) 6×8=48(元)
探究点 3 应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_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3978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0.png)
⼩学数学_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四制青岛版教材,⼆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个信息窗《青青蛙蛙》【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学习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加减法计算⽅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对于进⼀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法都具有重要的作⽤。
教材以池塘⼩卫⼠青青蛙蛙、蝌蝌蚪蚪吃蚊⼦的情境为载体开展解决问题的研究。
通过梳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励学⽣借助摆纸条的⽅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解答两步计算问题通常要按照“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进⾏,通过交流理解计算⽅法的合理性与多样性。
【教学⽬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纸条分析问题和数量关系,理解“⼀个条件连续⽤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2.掌握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能正确的进⾏计算,并能解决⽣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3.经历与同伴进⾏合作、交流各⾃算法的过程,提⾼⾃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个条件连续⽤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意义。
【教学准备】彩⾊纸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导⼊:同学们,前⼏节课我们认识了森林医⽣啄⽊鸟、捉⿏能⼿猫头鹰,你们知道池塘⼩卫⼠是谁吗?请看情境图。
(课件出⽰情境图)谈话: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发现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蛙蛙吃了多少只蚊⼦?(引导学⽣⼝答)⽣2: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蚊⼦?【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有效地激发了学⽣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看图说话梳理信息并提出问题,既培养了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的问题意识。
⼆、探究⽅法,建⽴模型1.借助纸条,分析问题提出学习要求:⽤⼩纸条表⽰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
(学⽣独⽴操作,教师巡视)学⽣反馈。
预设:讨论:这样表⽰可以吗?好在哪⾥?2.独⽴分析,列式解答过渡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纸条弄清了题⽬中的信息和问题,你能试着⾃⼰解答吗?(学⽣操作教师巡视)学⽣交流反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最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4课时 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d7dce9214791711cc7917f6.png)
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读题、分析、列式。
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二、互动新授出示例4: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
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还要烤几次?54÷9=6(次)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90-36)÷9=6(次)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三、巩固拓展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
2、栽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结合实际问题举例子的方法,学习了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解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2)还要烤几次?54÷9=6(次)综合算式:(90-36)÷9=6(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465a6ac77da26924c5b053.png)
3.大暑之后,每千克火龙果降价了多少元?(注:千克为 质量单位)
7-27÷9 =7-3 =4(元) 答:每千克火龙果降价了4元。
4.我们要包5盘饺子,每盘8个。
5×8-35 =40-35 =5(个) 答:还需要包5个。
5.暑假里聪聪开始练习写毛笔字,第一周写了35个, 第二周平均每天写8个,这两周聪聪一共写了多少 个毛笔字? 35+8×7 =35+56 =91(个) 答:这两周聪聪一共写了91个毛笔字。
补充作业 请完成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1.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45
6
57
40
综合算式:_5_×__9_+__1_2_=__5_7_ 综合算式:_4_6_-__3_6_÷__6_=__4_0_
2.看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45+5×9=90(元)
63-6×3=45(元)
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进行分析。
90个
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
已烤的 剩下的
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分步列式:
(1)先求没烤的有多少个? 90-36=54(个) (2)再求还要烤几次。 54÷9=6(次)
你能列综合算式表 示解答过程吗?
综合列式:
(90-36)÷9 = 54÷9 = 6(次)
列综合算式也要先算 减法,再算除法,需 要使用小括号。?
解答正确吗?
每次烤9个,烤6次是54个,再加上已 经烤好的36个,正好是90个,正确。
小试牛刀
1.(选题源于教材P54做一做) 方法一 (9-6)×3 =3×3 =9(元)
方法二 9×3 -6×3 =27×18 =9(元)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7613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2.png)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法和除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通过加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巧妙的练习题,通过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食品分发问题小明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他们需要将1000份食物分发给100个小朋友。
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分到相同的食物,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份呢?解答: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1000份食物除以100个小朋友,即可得到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10份食物。
2. 图书馆图书总数问题某图书馆共有8000本书,其中语文类书籍占总数的1/4,数学类书籍占总数的1/8,英语类书籍占总数的3/8,剩下的是其他类书籍。
请问其他类书籍的数量是多少?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语文类、数学类和英语类书籍的比例相加:1/4 + 1/8 + 3/8 = 7/8。
然后,我们可以用1减去7/8,即得到剩下的其他类书籍的比例:1 - 7/8 = 1/8。
最后,将1/8乘以总数8000,即可得到其他类书籍的数量:1/8 * 8000 = 1000本。
3. 糖果分配问题小红有24颗糖果,她要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要分多少颗糖果?解答: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24颗糖果除以4个朋友,即可得到每个朋友可以分到6颗糖果。
4. 水果篮子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36个苹果和24个橘子,她想将这些水果平均分到9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应该放几个苹果和几个橘子?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36个苹果和24个橘子相加,即可得到总共的水果数:36 + 24 = 60个。
然后,将总共的水果数除以9个篮子,即可得到每个篮子里应该放6个水果,其中苹果和橘子各占一半。
所以,每个篮子里应该放3个苹果和3个橘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e50c0728ea81c759f57831.png)
《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第3、4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答案400-2016=答案213(102-99)=答案(120-63)45=答案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第3题。
出示第3题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4)即时练习。
2、教学书6页上的第4题。
出示第4题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与3、4题类型的题让学生练习。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书第6页第7题。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小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小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ea75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2.png)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小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混合运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式,它包括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多种运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混合运算可以帮助小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混合运算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一、购物计算在购物时,小学生可以应用混合运算的知识来计算商品的价格、找零等。
例如,小明去超市购买了一件价值30元的文具,他手里有两张20元的钞票和一张10元的钞票,那么他需要用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计算他是否有足够的钱付款,以及他需要找回多少零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将小明手里的钞票的面值相加,即20+20+10=50元,然后用减法运算来计算购物金额与小明手里的钞票总额的差值,即30-50=-20元。
由于差值是负数,说明小明手里的钱不足以支付购买商品的价格。
因此,他需要再计算需要找回的零钱的金额,即20+10=30元,这就是小明需要找回的零钱。
通过以上的计算过程,小学生可以运用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解决购物计算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运算思维能力。
二、时间计算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时间的问题,例如计算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日程安排等。
混合运算可以用来计算时间的加减运算。
例如,小红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她的学校距离家里有5公里,她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那么她需要用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计算她需要步行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学校。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用除法运算来计算小红步行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即5÷4=1.25小时。
然后,我们将1.25小时再换算成分钟,即1.25×60=75分钟。
因此,小红需要步行75分钟才能到达学校。
通过以上的计算过程,小学生可以运用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解决时间计算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食物配方计算在烹饪或调配食物时,小学生可以应用混合运算的知识来计算食材的比例和数量等问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
![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a64a2a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4.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混合运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混合运算来解决。
本文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算为主题,通过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
一、加法和减法的综合运算假设小明每天早上步行去学校,一次走50米,他家离学校有1.5公里。
请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走多久?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将距离单位统一,将1.5公里转换为米。
由于1公里等于1000米,所以1.5公里等于1500米。
接着,我们可以计算小明走路所需的时间。
由于小明每次走50米,所以他走1500米需要走多少次呢?我们可以用1500除以50来计算,得到小明需要走30次。
因此,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走30次,每次步行50米,所以他需要走的总路程为30*50=1500米。
根据小明每次走路的速度,可以估算出他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
二、加法和乘法的综合运算小明家里养了一些鸡和兔子,他数了一下,一共有7个头和20只脚。
请问小明家里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子?解答:假设小明家里有x只鸡和y只兔子。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x + y = 7 (方程一)2x + 4y = 20 (方程二)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出x和y的值。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方程一,将x用y的值来表示。
将方程一改写为:x = 7 - y将这个表达式代入方程二,得到:2(7 - y) + 4y = 20化简得到:14 - 2y + 4y = 20整理后得到3y = 6因此,得到y = 2将y = 2代入方程一,得到x = 7 - 2 = 5所以,小明家里有5只鸡和2只兔子。
三、减法和乘法的综合运算小明想买一本书,这本书的原价是25元,但是打折后只需要支付20元。
请问小明享受了多少折扣?解答:假设小明享受的折扣为x。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25 - x * 25 = 20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出x的值。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011a7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0.png)
实际应用练习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 时行驶60千米,5小时后到达乙 地,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千
米?
一本书有300页,小红每天看20 页,一个星期后小红看了多少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一块菜地长10米,宽8米,每平 方米种4棵菜,这块菜地一共可
以种多少棵菜?
04
答案与解析
基础练习题答案与解析
02
03
04
基础乘法问题
如“一个苹果2元,小明买了5个 苹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复杂问题
混合运算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和3个橙子,他吃掉了2 个苹果和1个橙子,还剩下多少水果?如果一 个苹果2元,一个橙子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 钱?”
单位换算问题
如“1千克等于多少斤?小明买了1千克的苹 果,需要支付多少钱?”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 混合运算练习
目录
•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 四则混合运算 • 练习题 • 答案与解析
01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基础问题
基础减法问题
如“小明有10个苹果,吃掉了3 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基础除法问题
如“小明有10元钱,一个苹果2 元,他能买多少个苹果?”
01
基础加法问题
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 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
答案:4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500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然后根据乘法的优先级进 行计算,最后进行加法运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案:600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860062551810a6f4248615.png)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11——13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对同一问题运用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前面几节课我们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在那里解决了许多含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对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你有哪些认识?(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1.含有除法混合运算顺序。
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2.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方法。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仔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每一步的计算能解决什么问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解答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歌谣两步计算应用题,读题审题要仔细。
解题一环扣一环,中间问题是关键。
数量关系要找准,计算步骤要理清。
抓住中间带两头,准确答题乐悠悠。
师小结:同学们对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混合运算知识学习很扎实,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节练习课吗?(板书课题)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口算友情提示:先独立进行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2)计算:出示课本自主练习第9题:友情提示:①自我展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3.9.2 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3.9.2 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1d91c5941ea76e59fa0424.png)
提升点 1 小数除法中的混合运算
6.计算下面各题。 6.48÷0.12÷5.4 =10
9.18×9÷2.7 =30.6
6.528÷3.2+6.4 =8.44 10.95+39.05÷7.1 =16.45
提升点 2 解决实际问题
7.实验小学食堂买来8桶油,每桶油质量相等。如 果从每桶油中各取出10.5 kg油,则剩下的油与 原来3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10.5×8÷(8-3)=16.8(kg) 答:原来每桶油重16.8 kg。
3 小数除法
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知识点 1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填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台同样的耕地机,5小时可以耕地2.4公顷。
(1)2.4÷3表示( 每 )台耕地机( 5 )小时耕地的公顷数; (2)2.4÷5表示( 3 )台耕地机( 每 )小时耕地的公顷数; (3)2.4÷3÷5表示( 每 )台耕地机( 每 )小时耕地的公
易错点
5.一间教室长8.05 m,宽4.9 m,用边长是0.9 m 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买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不考虑损耗) 8.05×4.9=39.445(m2) 0.9×0.9=0.81(m2) 39.445÷0.81≈49(块) 答:至少需要买49块这样的方砖。
辨析:用教室面积除以每块方砖的面积,用 “进一法”取近似数得出共需要这种方 砖的块数。不要误将方砖的边长当作面 积计算。
8.小东在计算2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 右多点了两位,结果是10.3,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10.3÷100=0.103 23.69÷0.103=230 答:这道题的除数是230。
顷数。
用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
![用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d8eed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3.png)
4.2 用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
内容
1.佳华超市运来纯牛奶56箱,运来的酸奶比纯牛奶多18箱。
运来酸奶多少箱?
2.思考:庆“六一”,三(1)班教室内挂了7个黄气球,挂的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8
倍。
两种气球一共挂了多少个?
3.小卡车上有6台电视机,大卡车上电视机的台数是小卡车上的5倍。
两辆车一共
装了多少台电视机?
分析与解答:求两辆车一共装了多少台电视机,需要先求( ),即求( )个( )是多少,用( )法计算;再求( )。
列式解答:( )
也可以这样想:大卡车上电视机的台数是小卡车的5倍,把小卡车上的电视机台数看作1份,大卡车上的就是5份,一共有1+5=6(份),一共就有6×(1+5)=36(台)。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先要理清题中( )关系,弄
清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解答。
5.华联超市购进苹果156箱,购进的橘子是苹果箱数的2倍。
两种水果共购进多少
箱?
6.一台饮水机218元,一台微波炉的价钱是一台饮水机的5倍。
一台微波炉比一台
饮水机贵多少钱?
温馨
知识准备:乘除法的相关知识。
提示
参考答案
1.56+18=74(箱)
2.7×8+7=63(个)
3.大卡车上有多少台电视机 5 6 乘两辆车一共装了多少台6×5+6=36(台)
4.数量
5.156×(1+2)=468(箱)
6.218×5218=872(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下列习题:
12÷4+25 400-20×16 213÷(102-99)(120-63)×45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
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
明确所提的问题:
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2)自主探索
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
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
(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
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 出示例5
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