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研究

一、引言

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融资公司——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专门承兑或贴现通用汽车经销商的应收账款,从而开始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历史。从银行的汽车贷款资料显示,全球70%的私人用车都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在美国,贷款购车比例高达80%;在德国,这一比例达到70%以上;即便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印度,贷款购车比例也达到60%。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政府开始把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经济政策之一,我国有关部门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来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根据我国各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余额来看,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消费信贷品种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带动效应。1998年9月,央行颁布实施《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意味着汽车信贷在中国正式启动。但随着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设计的制度和具体运作中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汽车贷款坏账的不断上升,阻碍了这一新型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汽车信贷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核心问题,也成为影响汽车行业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私车贷款约30%违约还贷,10%的汽车贷款难以追回,多数保险公司在车贷险上亏本经营,最终导致该业务的停办。随着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目前己经成为我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稳定。因此,分析和审视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认真研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内在规律,对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健全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提高汽车信贷风险监控的效率,进而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主体

商业银行在向消费者发放汽车消费贷款时,通常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但这些判断并不能保证总是正确的,而且在贷款发放之后,消费者的信用水平可能受经济活动中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借款人到期履约还款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也就是指借款人到期履约的不确定性。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包括受信者的信用风险和经销商的信用风险两种。

一、汽车消费信贷中的信用风险

肖波(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及对策研究中对汽车消费信贷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类,把消费信贷分为受信者的信用风险和经销商的信用风险,又把受信者的信用风险划分为过失信用风险和过错信用风险。过失信用风险。就是指部分受信者信用观念淡薄,在申请贷款之前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与预期偿债能力,怀有一种“先把款贷下来,还钱的事到时再说”的心理去申请银行贷款,到了履约时候,没有能力去偿还贷款,造成的信用风险。而过错信用风险,是指极少量的受信者在申请贷款之前就怀有恶意骗贷的心理,在申请贷款时就没有想过要偿还这笔贷款,为了取得贷款甚至不惜利用虚假的个人资料去骗取。经销商风险是指经销商与银行的关系主要包括经销商可向银行申请办理存货融资业务,以及经销商对客户提供保证。在存货融资业务中,银行授予汽车经销商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信用额度。汽车制造商向汽车经销商销售车辆(存货)后,持汽车经销商承兑并交付的商业承兑汇票及相关的单据和文件,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商业银行按商业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向汽车制造商支付款项,汽车经销商承担贴现利息,并于汇票到期或到期前向贴现银行支付贴现利息和归还贴现本金。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北京大学的学者宋芳秀(2009)在“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的文章中谈到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认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试办。从2003年起,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进入了有序竞争阶段。张莉、吴凯(2008)认为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问题,如:个人信用制度严重缺失,缺少稳定的汽车消费信贷体系、

银行现有条件制约国内汽车信贷消费、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制约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担保和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等等。

(2)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识别。肖波(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及对策研究”的文章中从贷款风险性质、影响贷款风险的不同因素和采用信息方法等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类别,以此为基础指出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各类风险的识别方法,确定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概括介绍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内容。

(3)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谢佳永(2002)在《银行消费信用理论与实务》一书中,认为银行自身贷款设计上存在漏洞,如“零首付”和“综合消费贷款”这两种贷款均使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孙东升(2003)在“汽车信贷风险解析”中,认为消费者的违约和过度消费都会使银行蒙受损失。于璐和詹蕾(2004)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的变现市场,银行难以将实物形态的担保物合理变现。林利军(2004)在“关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探讨”一文中认为在风险承担上存在利益不均及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建立加大了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

(4)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类别。张亮、阎俊(2005)在分析我国汽车信贷中存在的问题时认为我国目前汽车信贷存在以下风险: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内部经营风险、贷款人信用及还款能力风险、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外部合作风险和还款来源风险。他们也因此提出一些防范汽车信贷风险的措施,如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合作。

(5)关于汽车消费现代的风险管理。汤显新(2009)强调重点是要消除汽车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性,按照信用等级决定融资数量与期限。同时他对自我首付(储蓄)约束机制、连带责任机制、信用制度机制等汽车金融服务信用运作机制作了描述。为了控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加快推进汽车金融服务,孙玮(2004)等建议从以下几个力一面着手:1、尽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和网络征信机制,完整通畅的个人信用体系是消费信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积极改善汽车消费信贷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3、顺应市场开放大势,构筑多元化汽车金融服务供应体系。4、建立对汽车经销商消费信贷风险监控、预警、退出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