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激励原理

合集下载

《管理学》第十二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十二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十二章重难点笔记第十二章激励1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激励原理1.激励的概念与对象(1)激励的概念激励(motiva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

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

一般而言,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2)激励的对象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准确地说,是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对象。

2.激励与行为激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为是人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无激励的行为,是盲目而无意识的行为;有激励而无效果的行为,说明激励的机理不合理。

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

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下式来表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3.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从激励基础上人的行为可看成是人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

4.需要的管理学意义需要对管理学的领导职能来说,是能否发挥管理作用并影响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前提。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二、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

它是最基本的需要。

如衣、食、住、行等。

②安全的需要。

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③社交的需要。

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

这主要产自于人的社会性。

管理学案例集-4

管理学案例集-4
老板将小李找来,并让他看看集市上有什么可卖的。
小李很快就丛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到: “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四十袋,价 格1元五角;土豆质量很不错,老板我带回了了一个 您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 这个农民西红柿价格很便宜,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 所以我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 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 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 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 SIR! ”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 陈阿土愣住了。这 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陈阿土大声叫 道:“我叫陈阿土!”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GOODMORNING SIR! ”而陈 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小王,”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 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小王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 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小王赶快带上帽子又跑到集 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四十袋土豆。
“价格多少?” 小王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 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 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做。”
案例3:法则

mba教材《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

mba教材《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

【最新版】MBA《管理学原理》(全十二讲)《管理学原理》是高等教育中经济与管理类诸多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本质特征、管理思想的历史和发展,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

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二章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第三章管理与环境第四章决策原理与方法第五章计划原理与方法第六章组织与组织设计第七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第八章组织人员配备第九章领导与领导理论第十章激励原理与方法第十一章沟通原理与方法第十二章控制工作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一节管理概述一、为什么需要管理(一)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1.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

2.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管理。

3.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

(二)管理是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管理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适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小到家庭、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并且管理对其绩效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关系复杂,协作紧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工作各环节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

(四)管理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1.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人是一切组织与事业成功的决定性要素。

2.管理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宝贵资源。

3.管理的关键作用已通过大量组织的事例所证明。

二、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本质特征例1:某公司为了扭转销售不力的局面,提升销售能手张先生出任销售部经理。

到了年末,销售部业绩虽然较上一年略有下降,但张经理一人完成的订单占部门完成任务总量的53%。

在如何评价张经理工作方面,上级部门意见不一致。

第十二章-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一、填充题1.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2. 未得到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3. 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4.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 双因素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6. 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7. 根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理论,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有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一是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积极地Y理论.8. 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其他人”“制度”,和“自我”.9. 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10. 期望理论的假说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11. 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关系,即努力与绩效的联系,绩效与奖励的联系,奖励与个人目标的联系.12.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13. 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14. 绩效工资实际上是激励的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逻辑结果。

15.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和卢克的目标设定理论都有一个共同基础:一个为员工所接受的清楚的目标,可以是员工受到激励.16. 当目标明确并具有挑战性时,能更有效地激励个体或团队行动。

17. 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的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时间规定,绩效反馈作为目标激励的四个组成部分。

18.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绩效目标要根据群体的需要来设定。

19. 激励计划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企业增强了对熟练员工的组织吸引力,最终有效降低了对这种员工的市场搜寻成本和培训成本. 2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十二章 激励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十二章 激励

管理对策
工资、奖金、福利设施、工作时 间与条件、住房、医疗等等 社会保障 雇佣保障 协商制度 利润分配 团队活动 职称制度、绩效评估、 晋升、表彰、培训、参与 参与与决策、创造性与挑战性 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 轮换与调动
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 的需要
3.贡献与局限性
贡献 – 从需求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需求从低级向 高级发展的趋势。 – 管理者应注意研究组织成员的不同需求,并且要注意 需求的发展和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调动 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局限性 – 需求的五个层次划分过于机械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格于50年代后期提 出的。其理论主要反映在《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和 《工作与人性》(1966)两部著作中。 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同工作条件和环 境有关,如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 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条件等。
第十二章
激 励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现代领导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领导者的首要 任务是引导和促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做出 贡献。 “领导及其领导能力指的是激励、动员、规范、 促进别人、共同持续发展”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圣 吉对领导下的定义。 怎样才能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最大的努 力?这就是激励所要解决的问题。激励理论就是要 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
通过工作获得的所得或报酬(outcomes),包括工资、表彰、 信念和升职等。 对某项工作的付出(inputs),包括教育、经验、努力水平和 能力。
36
公平理论认为组织中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 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 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如比率相当,则认为公平 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否则就会 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 054019A 课程学时: 72 学分: 4适用专业: 经济类及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课时间: 二年级一开课单位: 管理系大纲执笔人: 胡高喜大纲审定人: 周旭一、课程性质、任务《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直接为培养本科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类各相关专业后续的各个相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讲述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全球的管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与管理相关的文化、社会责任、道德以及全球化等问题进行探讨,使学员了解管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

本课程既注意了工业经济时代成熟的企业管理理论,又注意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知识经济等条件下的组织创新。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管理科学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提升科学的管理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1、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掌握基本管理职能的内涵和内容;2、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使学生能够利用管理学知识对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将管理学的思想以及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渗透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之中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共3.5学分,总课时为60学时。

.具体分配如下:1)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导论 11、管理与管理者 31.1 为什么需要管理了解1.2 什么是管理理解1.3 管理者做什么掌握2、管理思想的演进 6 2.1 早期的管理思想了解2.2 古典管理理论理解2.3 行为管理理论理解2.4 现代管理学派掌握2.5 当代管理思想了解3、管理环境 4 3.1 管理环境的定义与分类了解3.2 管理的外部环境掌握3.3 全球化环境中的管理理解4、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4 4.1管理者的管理道德了解4.2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了解4.3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掌握5、计划概述6 5.1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5.2 计划的表现形式与类型掌握5.3 计划编制过程与方法掌握6、目标与目标管理4 6.1 组织目标了解6.2 目标管理掌握7、战略性计划 4 7.1 战略的概念、作用及层次掌握7.2战略性计划的制定理解8、组织设计 6 8.1 组织结构了解8.2 职权关系掌握8.3 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掌握8.4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9、人力资源管理 4 9.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了解9.2人员招聘与录用掌握9.3培训与考评了解9.4 薪酬管理了解10 组织文化 4 10.1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掌握10.2 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了解10.3 组织文化的功能掌握10.4 组织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掌握11 领导 6 11.1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及领导者素质了解11.2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理解11.3 领导的决策及权力掌握12、激励612.1 激励原理与内容型激励掌握12.2 过程型激励理论理解12.3 状态型激励理论理解12.4 综合型激励与激励方法理解13、沟通 413.1 沟通及其作用了解13.2人际沟通方式了解13.3 组织沟通掌握13.4 有效沟通的实现了解14、控制814.1 控制的内涵及作用了解14.2 控制过程掌握14.3控制类型掌握14.4控制方法掌握14.5信息化管理了解15、21世纪的管理理解2总学时:72学时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突出对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研究,目的是打下学习管理学的基础(2)对管理各项职能的教学,详细讲授每一项职能的内涵、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

得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课程表完整版

得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课程表完整版
变革管理 惰性管理:用事件创造危机感 冰山理论:各个击破的方法 假性紧迫:变革的八个步骤 威权管理:变革障碍的移除 固定桩:变革成果的巩固
进步的技术 掐尖效应:对核心业务下手 小步快跑:迭代变革的技术 借刀杀人:空降兵与转型 管理顾问:借助外力实现超车 模块总结
课程总结局
要点
资源能力 资源能力:什么是你的本钱 VRIO模型:用什么梳理价值链 SWOT方法:问题导出好策略 资源整合:全新的平台价值 战略共识:落实到一线行动最重要
竞争策略 差异化策略:无法比较的价值 成本领导:永远要比别人低 聚焦策略:锁定客户的办法 兰开斯特法则:以少胜多的学问 公司战略: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模块 导论 第一模块 人与行为
第二模块 领导力
第三模块 团队
进度 第一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二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三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四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五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六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七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八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九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十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第十一周 周一 周二 周三
领导境界 硬权力领导:为什么口是心非 情感型领导:老大就是大哥 能力型领导:不堪重负的老大 团队型领导:形成影响力圈子 战略型领导:发挥愿景的力量
领导方式 权变理论:一个领导一个样 行为理论:人为主,还是事为先 个性领导:为什么总是个别谈话 共好方法:身段柔软的力量 独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
辅佐的力量 危机领导:现场指挥的三要素 幕僚机构:真正的舞台在后面 入幕之宾:幕僚人才的特质 聚焦理论:领袖的继承危机 模块总结

第十二讲激励原理共39页

第十二讲激励原理共39页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 是没有不满意。
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
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
两个方面。 ▪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这种 需要突出表现为工作胜任感、成就感和对理想的不断追求。 这一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 生性好争且很自私,力 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 大的满足。
• 每个个体都受法律规章 和伦理道德的制约。
复杂人
•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 • 每一个人由于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教育,因此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从案例中看,张华作为自 然人、经济人、社会人、 复杂人的特性表现在哪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人的需要是分等分层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求 相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



在案例 中,张 华有哪 些需求?
心理发展水平
▪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基础 ▪ 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这种需求也就失去了对
行为的唤起作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管理学意义: ▪ 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 ▪ 2)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
方面?
动机理论
▪ 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其 动机所决定的
▪ 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干劲是 大还是小,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 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

管理学第十二章

管理学第十二章

(4)大多数人都具备正确决策的能力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1964年)认为:只要当
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 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根据这个 理论,人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 值的乘积,即: M=V×E 式中:M-激发力量、V-效价、E-期望值 所谓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 ( 可实现的目标 ) 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 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所谓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 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 概率的估计。
(二)安全的需要
一是现在的安全需要;。 就是要求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均能有所保证,如就业安全、生产过程中 的劳动安全、社会生活中的人身安全等等; 二是对未来的安全需要。就是希望未来的 生活能有所保障。如病、老、伤、残后的 生活保障等。
安全
安全
安全
公开抢劫
不公平的情况又有两种:
一种是Op/Ip<Os/Is,
另一种是Op/Ip>Os/Is。
前者是一种对自己不利的不公平,后者是
一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公平。 如果组织成员感到分配是公平的,则会 在下一时期的工作中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 性,或完善自己的行为; 如果比较的结果是第一种情况的不公平, 则会感觉到,自己辛辛苦苦干,还不如别 人轻轻松松混,下次再也不这么‘‘卖力” 了!
3、对社交的需要.
社交需要是指希望和他人建立亲近和睦的
关系的愿望。有高度社交需要的人其特征 如下: (1) 寻求建立并保持和他人的友谊和亲密 的感情关系; (2)希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感; (3) 乐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寻求知心 朋友 (4)乐于帮助和安慰危难中的伙伴。 实际上,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以上三种 动机,但各种需要的强弱程度则因人而异。

管理学原理—领导

管理学原理—领导
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但是, 管理者与领导者分离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①产生的途径不同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领导者可以是从 一个群体中通过非正式途径产生出来。
②工作中关注的角度不同
管理者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完成事情 的人,领导者是去做正确事情的人。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③工作行为不同
(2)关怀维度(关心人)
指的是一个领导者对其下属所给予的尊 重、信任以及互相了解的程度。
高关怀的领导者能帮助下属解决个人问 题,他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对待每一 个下属,并在工作中体现出对下属的生 活、健康、地位和满意度等问题十分关 心。

怀
维 度
低—高型
高—高型
低—低型
高—低型
定规维度
图 领导行为的二维模型
“工作中心”与“关怀中心”理论的内 容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被描述为重视人际关 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 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把注意力集中在下属问题中人的因素方 面和建立能完成高效率目标的有效的作 业小组上。
假设了四种管理方法
➢利用—命令式 ➢温和—命令式 ➢商议式 ➢集体参与式
密歇根学派与俄亥俄学派的异同
3.权变领导模型
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最有利、最不 利、中间状态的环境。
菲德勒模型
人际关系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不良 不良 不良 不良
工作结构 简单 简单 复杂 复杂 简单 简单 复杂 复杂
职位权力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环境类型
非常有利
中间状态
非常不利
领导目标
低LPC领 导
高LPC领 导
2.激励特征
(1)对工作稳定的需求 (2)对金钱奖励的需求 (3)对指挥别人的权力需求 (4)自我实现的需求 (5)对事业成就的需求

管理学第十二章 激励理论

管理学第十二章 激励理论

麦克兰对成就需要和工作绩 效的关系进行了十分有说服 力的推断。 力的推断。
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 高成就需要者喜欢能独立负责、 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 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 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 可以被高度激励。不少证据表明, 可以被高度激励。不少证据表明, 高成就需要者在企业中颇有建树。 高成就需要者在企业中颇有建树。
赫兹伯格提出, 赫兹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 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 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 因素。 因素。 保健因素是那些和人们的不满 保健因素是那些和人们的不满 情绪有关的因素。 情绪有关的因素。 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有关 和工作内容有关。 激励因素和工作内容有关。 这两类因素与员工对工作的满 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六)公平理论(亚当斯)
察觉到的比率比较
所得A 付出A 所得B 付出B Nhomakorabea员工的评价
不公平
说明: *参照对象 *不公平时的反应
付出指一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 付出 指一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 它包括努力、 时间、 才能、 献 , 它包括努力 、 时间 、 才能 、 额外的投入和良好的品格等。 额外的投入和良好的品格等。 所得指在工作中所得到的 指在工作中所得到的, 所得 指在工作中所得到的 , 包 括工资、 福利、 满意度、 安全感、 括工资 、 福利 、 满意度 、 安全感 、 工作分配、奖励或惩罚等。 工作分配、奖励或惩罚等。
迪娜十分惊讶。她的大多数员工不到30岁。而年 均收入为35000美元,这已超过本镇从事相似工作的员 工收入的20%。对于她自己来说,如果年收入已达 35000美元,再让她在钱和休闲时间之间进行选择的话, 她毫无疑问选择后者。 迪娜为此事召开了全公司会议听听大家意见。她 问大家“多少人赞成四天工作制?”6只手举了起来。 “多少人赞成5天工作制而额外获得4000美元的奖金”。 另外的6只手举了起来。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周三多)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三、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五、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六、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七、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八、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九、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十、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十一、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二、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十三、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课件 (12)

管理学课件 (12)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学》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④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激励因素通常是工作内在的,由工作本身所决定的, 如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 由工作业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 上的责任感等等;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学》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①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格于50年代后期
提出的。 ②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 因素。 ③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保健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同他们的 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等等;
《管理学》
第十二章 激励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雇佣一个人到指定的岗位工作, 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主动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 而你又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总裁弗朗克斯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学》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激励原理 激励的需要理论 激励的过程理论 激励实务
不满意
保健因素 没有不满意 ≠ 满意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学》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双因素理论基本启示:要调动员工和 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 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是更重要的是 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 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

第十二章 领导激励

第十二章 领导激励

第九章领导激励第一节领导激励概述一、领导激励的涵义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使其振作的意思。

是通过某种合适的、健康的刺激,促使完成目标的行为,保持高度积极状态的某些心理需求的外在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激励就是在外部某种刺激的前提下,使人产生一股内有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

领导激励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运用特定的方法,激发被领导者的动机,调动其主动性与创造性,使被领导者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

领导激励关键是激和励的结合。

激是激发下属的动机、热情、活力;励是鼓励、强化被领导者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积极行为。

领导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动机,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并保证其组织系统的有效存在与发展。

二、领导激励的实质领导激励的实质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遵循激励的原理,以满足被领导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直接目的,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激励方法,认可并激发被领导者的正确动机,鼓励并强化被领导者的正确行为,充分调动被领导者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被领导者的智力效能,开发被领导者的自身潜力,引导被领导者的行为取向。

以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为根本目的。

通过对被领导者的激励,使被领导者设置自身的奋斗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利用利益机制使被领导者在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也能满足自身合理的物质、精神需要。

使被领导者意识到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都是他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推动的。

从而,为被领导者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顺利完成组织目标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被领导者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三、领导激励的原理激励是一个循环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满足人的需要的产生;激发在需要的作用下产生的动机;鼓励在动机作用下引发行为;引导目标。

1.满足需要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爱与生的苦恼》中说:“人由意欲产生意志,由意志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行为”。

第十二课时智力激励法

第十二课时智力激励法

你这只聪明的小鸡,快说有什么办法?
办法总比困难多


搭过街天桥 地下挖隧道 爬到树上,扑腾过去 借助树枝,弹射过去 请燕子姐姐背过去 ……. 打的 另外修条路,让车子走那边,再来解决路面发烫的问题,比 如穿轮滑 用栏杆,红绿灯,挡住车,铺上沙,安安全全过马路 等到天黑,没车时 沿路走到路的尽头,绕过去
杭州高速交警 用歼六发动机 除雪——喷气 吹雪车
军方很早就开 始使用淘汰喷 气发动机加装 到解放卡车上 用来给机场跑 道除雪了
NBS法






日本放送协会(NHK)提出。具体做法是: 主持人1名,与会者5-8名。 每人用特别的卡片(40个方格,名片大小)填5个 以上设想(每张卡片填1项)。 各自把卡片摆在桌上,依次加以简单说明。 受启示的新设想,及时填写卡片,摆在桌子上。说 明完毕后,对卡片按内容整理、分类、集中,并用 一张卡片写上类名,把各卡片以类名卡片为首排成 横列,进一步讨论还应补充哪些方案。最后主持人 根据与会者的评价和讨论,按重要性确定类型等级, 再进一步选出最佳设想。 完成全部程序需2-3个小时。 主要特点:提案经过全体与会者评判,便于寻求平 均数或最大公约数的提案。主要用于讨论工作现场 事务性措施和对策。
(2)严禁评判原则

畅谈期间,任何人都不允 许对别人的或自己的意见 做任何评判,包括肯定性 的评判,更不许批驳。
那实月 即究 么际的 阻和 多上陈 碍实美 时能芝“别践国 间行麻这人经人 按得烂样发验克 你通谷行表,拉 说吗子不意一克 的??通见共和 那””!的总埃 样,,”一结德 去““,些出华 做我道“话 根 。们理你,条据 ”根上这如扼自 ,本也是:杀己 等没许什 句的 等有行么 ,研 。 ,年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 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一、填充题1.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2. 未得到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3. 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4.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 双因素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6. 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7. 根据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理论,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有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一是消极的X理论;另一种是积极地Y理论.8. 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其他人”“制度”,和“自我”.9. 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10. 期望理论的假说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11. 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关系,即努力与绩效的联系,绩效与奖励的联系,奖励与个人目标的联系.12.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13. 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14. 绩效工资实际上是激励的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逻辑结果。

15.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和卢克的目标设定理论都有一个共同基础:一个为员工所接受的清楚的目标,可以是员工受到激励.16. 当目标明确并具有挑战性时,能更有效地激励个体或团队行动。

17. 目标管理理论将目标的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时间规定,绩效反馈作为目标激励的四个组成部分。

18.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绩效目标要根据群体的需要来设定。

19. 激励计划的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企业增强了对熟练员工的组织吸引力,最终有效降低了对这种员工的市场搜寻成本和培训成本.2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管理学 激励过程理论之期望理论教案

管理学  激励过程理论之期望理论教案










激励的内容理论探讨如何根据个人自身 特点,即个人内在需要选择相应的激励 方式,而过程理论正是试图说明员工面 对激励措施,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他的行 为的产生。



一、 期望理论提出背景
(一理) 提出者 理

期望理论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 V.弗鲁姆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 它的论提出在于解释论组织中出现的一论种现象:面对同一种需要以及满足同一种需要的活
效的激励不但取决于根据员工需求选择相应的激励方式,还取决于个体对完成工作任 务以及接受预期奖赏的能力的期望。
(一)期望理论的三个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三种联系的判断
关系Ⅰ
关系Ⅱ
关系Ⅲ
个人
取得
组织
满足个人
努力
绩效
奖励
需要程度
a.努力——绩效的关系: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而达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通过期望值变量 反映出来。 b.绩效——奖励的关系:员工对于达到一定工作绩效后即可获得理想的奖励结果的信任 程度。 c.奖励——个人目标的关系:工作完成的前提下,获得奖励对员工的重要性程度。后两 个变量由效价反映。
C. 期望理论的激励效果
能力强
工作水平
能力接近 能力差
三、期望理论的管理学启示 1、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认为每一个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
其核心是双向期望,领导者期望员工努力工作,员工期望领导者的奖赏。假设前提是 领导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员工根据个人的知觉来进行主观判断,他只要确 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就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励, 就会努力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从案例中看,张华作为自 然人、经济人、社会人、 复杂人的特性表现在哪几
方面?
动机理论
▪ 人之所以会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是由其 动机所决定的
▪ 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干劲是 大还是小,全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 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
▪ 动机是鼓励和引导一个人为实现某一目 标而行动的内在力量。
讨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采 取某种行为
成就激励论 双因素理论
从行为控制着手,着重探 讨如何引导和控制人的行 为
归因理论 强化理论
研究一个人被打动的过程, 着重研究行为产生、发展、 改变和结束的过程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 出来的。
两个方面。 ▪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这种 需要突出表现为工作胜任感、成就感和对理想的不断追求。 这一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人的需要是分等分层的,呈阶梯式逐级上升
需求相对强度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
根据被激励者的行为结果有助 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给予公 平的奖惩 ,而且奖惩的内容必
须能够影响被激励者个人目标 的实现程度。
——继续做正确的事
针对案例中的张华, 根据上述激励原则, 总体上应该怎么做?
三、激励理论与方法
激励理论
着重点
代表理论
内容型 行为改造型
过程型
从研究需求入手,着重探 需求层次理论
在案例 中,张 华有哪 些需求?
心理发展水平
▪ 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基础 ▪ 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这种需求也就失去了对
行为的唤起作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管理学意义: ▪ 1)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 ▪ 2)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
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 基本内容:该理论将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 工作条件或工作环境,分成两类:
▪ a. 保健因素: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 不具备时──会产生不满,从而影响工作;具备时 ──只是消除了不满,不会产生很大的激励。来自: 工作以外(环境)
▪ b. 激励因素: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 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 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 不具备时──不会引起不满;具备时──会对工作产 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很大 的激励。来自:工作本身。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 是没有不满意。
不表扬不授权 没有满意
(无激励因素)
给予赞赏、发展 的机会满意
(有激励因素)
工作有报酬 没有不满意 (有保健因素)
光干活无报酬 不满意
(无保健因素)
▪ 激励因素是以人对工作本身的要求为核心的 ▪ 只有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影响张华学习积极性的因素
--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
▪ 自身对知识的渴求
▪ 为就业提供成绩基 础
▪ 适应学校的学习大 环境
▪ 寻求他人的认同和
▪ 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社交需要 ▪ 尊重需要 ▪ 自我实现需要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双因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 提出来的。
激励基本原则
▪ 激励的手段必须针对被激励者
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而且
内容型激励理论——
要随着被激励者需求的变化而 变化。
——愿意做
▪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培训和授
权等手段,创造条件使被激励
者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并通 过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和规章规 ——能够做且做好 范其行为。
▪ 过程型激励理论——
行为产生的原因
内在需求
个人能力
结果感知
动机
行为
个人目标
外在刺激
行动条件
动机的形成过程
未知内容 的新需求
知道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道途径
外界现实 机会
紧张不安
意愿
意向
动机
二、激励机制和原则
未满足的需求
产生新的需求
知觉
价值观
培训
能力
教育
动机
行为
个人目标实现程度
行为结果
奖惩
宣传
激励手段
授权等
规章制度
组织目标的实现
改变激励手段和方法
管 理 学Management
第十二讲 激励原理
回顾:沟通及其技巧
▪ 沟通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 ▪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沟通过程中,行为主体的个体行为对沟 通具有重大的影响。 ▪ 为了改善人际沟通,我们应该在说和听方 面掌握相应的技巧、遵循一定的原则,而 真诚和尊重是做好沟通的关键。
• 情欲、学习能力、 求生本能
经济人
社会人
• 人 是 高 度 理 性 的 , 其 • 人是社会人,其行为受 行 为 依 据 其 理性 思 考 。 到社会群体规范的制约。
• 生性好争且很自私,力 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 大的满足。
• 每个个体都受法律规章 和伦理道德的制约。
复杂人
•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 • 每一个人由于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教育,因此
前言
▪ 激励是激发和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 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 组织的生命力来自于组织中每一个成 员的热忱。
▪ 如何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 性,是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讲内容
一、行为、动机与激励的关系 二、激励机制与原则 三、激励理论与方法
一、行为、动机与激励
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兴趣
案例分析 张华为什么沉迷于 游戏?为什么缺乏
▪ 基本内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 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 ▪ 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
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
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
学习积极性?
激励机制
动力机制
人性
行为控制
行为产生
人的本质
(如何使人做某事) (人为何愿意做某事) (人是什么)
激励理论
动机理论
行为理论
关于人的学说
人性模式
每一个管理者,心中都有一个 关于人是怎么样的人的模式,并 按照这一模式对下属采取相应的 激励方法。
关于人性的认识
自然人
• 人是动物,具有动 物有本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