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2016年拟立项

合集下载

附表.2016年北京大学获批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附表.2016年北京大学获批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A0200100
22
纳米科技
工学院
基于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的癌症微创介入诊疗导航技术
2016YFA0201400
23
纳米科技
信息学院
碳基纳米电子器件与集成
2016YFA0201900
24
精准医学研究
生命学院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研发
2016YFC0900100
25
精准医学研究
第一医院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 H 型高血压首发脑卒中分子分型研究 2016YFC0903100
29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第一医院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及机制研究
2016YFC1305400
30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第一医院
儿童脑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
2016YFC1306200
31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
基础医学院
帕金森病(PD)的早期诊断新技术研发
2016YFC1306500
高比能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大失配、强极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体系外延生长动力学和
载流子调控规律 基于大数据的软件智能开发方法和环境 增材制造个性化牙种植体与颌面骨、颞下颌关节修复体的
关键技术研发 脊柱椎体、髋关节骨缺损及骨盆肿瘤个性化植入假体增材
制造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 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
26
精准医学研究
人民医院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分子分型研究
2016YFC0903800
27
精准医学研究
第一医院
药物基因组学与国人精准用药综合评价体系
2016YFC09049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
华中科技大学
李 亮
2250.00
4
17
2016YFA0401800
稳态强磁场下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孙玉平
2250.00
5
18
2016YFA0401900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王 东
3500.00
5
19
2016YFA04020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A0400100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政国
4500.00
5
2
2016YFA0400200
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唐晓东
4000.00
5
6
2016YFA0400600
高密度下加热及电流驱动效率和协同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李建刚
4100.00
5
7
2016YFA0400700
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协同演化及其宇宙学效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何子山
4196.00
5
8
2016YFA0400800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常 进
3600.00
5
3
2016YFA0400300
基于惰性气体探测器的直接暗物质探测实验

高校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高校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实施情况分析

15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3.151高校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实施情况分析①——以W大学为例胡浩1 焦妙丽2 陈铁牛1 侯祚勇1(1.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2.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72)摘 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为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重中之重,其实施效果对改革工作的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现结合W大学2016年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情况,对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在各学院、平台等的分布进行探讨。

针对十三五国家战略需求及W 大学自身特点,分析W大学重点、重大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分布 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c)-0151-03①作者简介:胡浩(1983,6—),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博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及其相关研究。

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1]明确规定,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和科技创新规律,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其中之一,是改革的重中之中,也是五类计划中启动最早的一项。

高校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牵头单位,现以W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16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组织工作。

1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情况“十三五”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时期,2016年科技部先后启动了4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即6个试点专项和36个优先启动的专项),通过预评审及答辩评审,560家单位牵头承担了1172个项目,项目总经费达278亿元。

2016年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

2016年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

2016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指南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发布2016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关键技术)指南。

一、信息技术领域围绕高性能电子功能材料、行业专用集成电路芯片、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基础软件、信息安全等5个重点技术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全省信息产业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契合,实现全产业链关键环节重要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提升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

1、高性能电子功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实现高端电子器件基础材料的技术突破。

重点开展超细粉体技术、电子纤维微张力控制、新型后处理工艺及浸润剂配方、高压水枪开纤技术等高性能电子功能材料加工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电子功能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薄覆铜板、陶瓷电容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性能要求,实现电子功能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和国产替代。

2、行业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实现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等重点环节关键技术突破。

重点开展软硬件逻辑模块复用、高安全性加密算法可重构IP核、Java虚拟机及Applet应用自主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实现存储器、无线射频、智能卡芯片、图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集成电路芯片自主设计目标。

预期目标:专用芯片及器件产品实现在通信、金融、社保、物流、特种设备管理、安全管控等行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和国产替代。

3、高端电子信息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内容:掌握并实现高端信息装备核心技术突破。

重点开展体系结构设计、异构众核内存计算和交换加速技术、高速IO存取、恒流充电式脉冲调制器和大功率扫描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预期目标:研制新一代高端容错服务器、高能工业电子加速器、微波成像雷达等高端电子信息整套装备并形成技术标准,实现在部分重要领域高端信息装备国产替代。

4、基础软件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实现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突破。

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

鲁 _ 焉 纂 磊
_ ; 如
根据 《 国务 院关 于改 进加 强 中央 财政 科研 项 目和 资 金 管 理 的若 干 意 见 》 ( 国发 [ 2 0 1 4 1 1 1 号) 、《 国务 院关 于深化 中央 财政 科技 计划 ( 专 项 、基 金 等 )管 理 改 革 方 案 的 通 知 》 ( 国发 『 2 0 1 4 1 6 4 号) 、《 科 技部 财政 部关 于改革 过 渡期
准 资助项 目通 知 ,并 以 电子 邮件形 式 向 申请人
发送 申请 项 目批准 资助 通知 、不予 资助通 知及
专家评审意见 。
( 来源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委 员会 )
石墨复合 ,该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 的银过量和银
缺 乏 区域 ,类 似 于单相 混合 导体 中所 表现 的那 样 ,尽 管这种 行为 不可 能 同时存 在 于各个单 相
重点研发计 划高新 领域 1 2 个重 点专项 2 0 1 7 年度 项 目申报 指 南 建 议 ( 见 附件 ) 向社 会 征 求 意 见 。征求 意见时 间为 2 0 1 6 年8 月1 6日至 2 0 1 6 年
8 月2 0日。
自然 科 学基 金 委 )共 接 收项 目申请 1 7 2 8 4 3 项, 经初 步审查受 理 1 6 9 8 3 2 项 。根 据 《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条 例》 和 国家 自然 科 学基金 相关 类 型项
中。另外 ,银 的动力 学吸收和释放 是非常快 的 。
关子对国家童点殛蓬计划高新
通过界面双极性扩散估计的上限值表 明化学扩散 系数 甚 至 比液 态水 中氯化 钠 所表 现 出的值还 要 高 。这些结果 可能会激发系统性 的研究 ,从而获

2016—2022_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

2016—2022_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

第28期2023年10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8October,2023作者简介:谢锦园(1991 ),女,江西玉山人,副科长,硕士;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管理,科学计量㊂2016—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谢锦园(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6年实施以来,逐步成为我国解决重大战略科技问题㊁服务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㊂文章以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所属领域㊁牵头承担单位区域和性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从聚焦我国重点研发计划战略布局㊁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㊂关键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分析;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G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解决科技资源配置 碎片化 问题,2014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 2014 64号)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11号)等改革文件[1-2],将改革前的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优化布局,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㊁基地和人才专项5类项目,并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进行管理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由科技部 973 计划㊁ 863 计划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20余个科技计划及专项整合形成的新计划[3],该计划瞄准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㊁能源资源㊁生态环境㊁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㊁基础性㊁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旨在突破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4]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㊁项目实行分层次管理,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5]㊂本文对2016 202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梳理,从年度㊁领域㊁区域㊁牵头承担单位等方面展开统计分析,以期为科研单位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及科研人员选择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参考㊂1㊀数据来源与处理㊀㊀本文研究所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信息来源于科技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及7家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官方网站,统计截止日期是2023年6月30日㊂将平台采集的项目立项信息整理建立数据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研究需要,补充项目牵头承担单位的类型与所在区域㊁项目所属领域等相关信息㊂然后,运用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对总体立项情况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㊂2㊀2016 2022年项目立项情况2.1㊀项目年度立项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科技部共启动了13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了8355个项目㊂从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见图1)上看,2016 2022年分别立项了1172项㊁1333项㊁1434项㊁611项㊁540项㊁1132项㊁2133项㊂可以看出, 十三五 前3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后两年项目立项数量大幅下降; 十四五 开局情况与 十三五 相似,2021年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2021年项目立项数量基本与2016年持平,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2017年大幅增加,增幅高达60%㊂2.2㊀项目领域分布情况㊀㊀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归口部门,将其划分为5个领域方向: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㊁农村科技㊁基图1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分布础研究和其他领域(包括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㊁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㊁科技冬奥㊁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等重点专项)㊂从5个领域方向项目立项数量(见表1)来看,社会发展领域2944项,高新技术领域2385项,农村科技领域937项,基础研究领域1941项,其他领域148项㊂考虑到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公示数据较少,且其中部分重点专项部署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不再将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情况和其余4个领域方向开展对比分析㊂表1㊀2016 2022年5个领域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社会发展1455817493205451531481221924520667高新技术132761540422485435141781935823649农村科技81168140111373603321414617306基础研究722282741022910153111791437714507其他001222382492291614总计4211724913336514343461138540671132752133㊀㊀从4个领域方向逐年项目立项情况(见图2)来看,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两个领域方向项目数量占比较高,合计占当年立项项目总量的60%左右,其中2016㊁2018年占比超过了70%;基础研究领域占比较为稳定,维持在20%左右㊂此外, 十三五 期间,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和农村科技3个领域方向基本集中在前3年大规模部署项目,而基础研究领域5年间较为稳定持续地部署项目㊂2.3㊀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共有2163家单位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和其他4种单位类型对项目牵头承担单位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高达47.15%;科研院所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次之,占比33.17%;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较少,占比仅为19.09%;其他类别占比为0.6%㊂同时,平均每个高等院校牵头承担了4.00个项目,平均每个科研院所牵头承担了1.82个项目,平均每个企业牵头承担了1.11个项目㊂综上,高等院校师资规模大㊁学科门类全,科研院所规模小㊁专业化程度图2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领域项目数量分布表2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高等院校1134911375251536261233011022511416271761118科研院所23346925350526345412018097136197352294675企业186205258295308348117125138149130144291329其他7788564544791111总计53911726561333729143436461134154047511327722133㊀注:其他类型包含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㊁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㊁故宫博物院㊁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㊁湖北技术交易所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㊁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㊁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㊁南京博物院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㊁全国海关信息中心㊁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上海博物馆㊁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㊁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㊁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㊁深圳证券交易所㊁长江航道局㊁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㊁中国国家博物馆㊁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㊁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㊁中国丝绸博物馆㊁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㊂高,二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部署实施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合计承担了超过80%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对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3种类型项目牵头单位中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进行分析(见表3):高等院校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清华大学㊁北京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㊁复旦大学㊁华中科技大学㊁中山大学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㊁天津大学(并列第9)㊁同济大学(并列第9),均为我国 双一流 建设高校,科研基础深厚扎实,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较为完善;科研院所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列第9)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列第9),均为国家级科研院所,专注于特定领域研究时间较长,集聚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专业设备;企业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㊁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㊁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大部分为国有控股㊁国有全资㊁国有独资公司或央企,较少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㊂2.4㊀项目牵头单位所在区域分布情况㊀㊀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区域统计分析,2016 2022年间,共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见图3),即除台湾省外其他所有区域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区域依次为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㊁山东㊁天津㊁陕西和辽宁,其中北京承担项目数量最多,超过了全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的1/3;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4个区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密集区域,合计承担项目数量超过了总量的60%㊂3㊀部分区域承担项目情况对比分析㊀㊀根据各区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统计情况,本文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承担项目数量相近又较为密集的区域开展对比分析㊂2016 2022年间,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区域共牵头承担了238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从逐年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见图4)上看,上海一直保持第1位,浙江在4个区域中排第4位,江苏在2019年低于广东,其他年份均排在第2位㊂总体上,4个区域承担项目数量年度间变化情况比较相似㊂从项目类型(见图5)上看,4个区域牵头承担的项目领域方向分布较为相似,社会发展领域占比35%左右,高新技术领域占比30%左右,基础研究领域占比20%~32%,农村科技领域占比4%~15%㊂从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性质与数量(见表4)上看,上海㊁江苏和广东牵头单位数量相近,约为180家单位,浙江牵头单位数约为上述3个区域的60%;浙江的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数量均为4个区域最低,其中科研院所和企业数量较其他3个区域差别较大㊂根据4个区域牵头承担项目数量与牵头单位数量㊀㊀表3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前10单位情况(a)高等院校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清华大学2222北京大学2083浙江大学1844上海交通大学1785复旦大学1376华中科技大学1117中山大学109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09天津大学909同济大学90(b)科研院所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57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8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14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6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36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47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308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8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79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7(c)企业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3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86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7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76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6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7情况,可以计算4个区域各项目牵头单位平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分别为4.8项㊁3.5项㊁3.2项和3.5项,上海平均值最图3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图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逐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高,其他3个区域较相近,即上海各牵头承担单位的科研综合能力或持续科研能力较强㊂4㊀结论与展望㊀㊀值得关注的是,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常规公开竞争类项目,还设置了鼓励从事探索性㊁原创性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的青年科学家项目,为提升科研投入绩效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 实战性 的 揭榜挂帅 项目,以及鼓励地方联合投入㊁协同管理的部省市联动项目,不同类型项目对申报人及申报单位的要求㊁课题设置以及项目评审立项机制都有相应区别,能够更大范围地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实施㊂通过对2016 2022年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图5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领域方向统计分布表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情况单位:个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其他合计上海1755974173江苏25321203180广东16511023172浙江1416761107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立项与实施管理,本文形成一些建议如下㊂(1)继续加强科研资源战略引导作用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重大科技计划的先行者,发挥着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前进的探索和引路重要作用㊂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集中于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等科研资源密集区域,其他地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较少,呈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㊂因此,要继续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战略引导作用,围绕区域社会经济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需求,以科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㊂(2)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实施㊂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性质上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主要承担单位,企业占比不到20%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㊁重大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策源地,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是成果转化应用的试验田㊂应更加注重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究与合作,促进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研究到应用的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科技供给力㊂(3)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定位高㊁研究任务重㊁经费规模大㊁管理环节多,因此更加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一方面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为项目从申报㊁实施到结题验收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动为目标,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等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㊂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 (2014-12-03)[2023-01-12].https:/// zhengce/content/2015-01/12/content_9383.htm.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14-03-03) [2013-01-12].https:///zhengce/ content/2014-03/12/content_8711.htm.[3]金振蓉,杨舒.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重大思路转变政府退后+五类计划[N].光明日报,2015-01-08 (5).[4]侯婉莹,刘蓉蓉,戴培刚,等.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7 (2):18-21.[5]科技部,财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7-06-22)[2023-01-12]./ 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7/ 201706/t20170628_133796.html.(编辑㊀李春燕)Analysis of the approval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from2016to2022Xie Jinyu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for China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Since its implementation in2016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hina to solve major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and serve the nat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from2016to2022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s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fields of the project the regions and nature of the leading undertaking units etc.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China s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strengthen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 initiation analysis research management。

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doc

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拟立项.doc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年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项目中央财政经费项目实施周期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万元)( 年) 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梁顺林过程和要素监测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南京大学居为民同化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吴炳方平台字地球研究所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马柱国归因及预估研究所过去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和我国区南京大学鹿化煜域气候重建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陈文研究所究1 / 4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研究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韩士杰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生态研究所大型水库对河流河口系统生物地球化中国海洋大学王厚杰* 学过程和物质输运的影响机制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天津大学肖化云* 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 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厦门大学黄邦钦* 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中国海洋大学杨桂朋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厦门大学张瑶增汇模式陆地水循环演变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严登华2 / 4作用研究究院跨境水资源科学调控与利益共享研究云南大学何大明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毓荃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究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刘晓东应研究所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丁德平办公室益评估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大规模多模式多过程地球系统模式耦无锡恒鼎超级计算中杨广文合平台研发心有限公司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宋长春研究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3 / 4制及评估研究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邓祥征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中山大学董文杰* 耦合及应用中国实现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优化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刘卫东* 径研究与资源研究所面向化工与医药领域的低碳与绿色途华南理工大学江焕峰* 径注:带 * 项目实施年后,需评估择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北京环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李英波
1480.00
3
28
2016YFF0102800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仪器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汤春瑞
2000.00
4
29
2016YFF0102900
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仪器开发与应用示范
武汉境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刘廷良
2000.00
4
30
2016YFF0103000
3
8
2016YFF0100800
基于微流控高通量芯片的新型高灵敏传感系统开发及应用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颖
500.00
3
9
2016YFF0100900
高效高损伤体光栅研制与应用研究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袁孝
500.00
3
10
2016YFF0101000
高精度超高压液相泵的开发与应用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杨必胜
2000.00
5
36
2016YFF0103600
大视场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研发与应用示范
武汉科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凯
2000.00
5
37
2016YFF0103700
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石永生
2000.00
4
38
2016YFF0103800
梁胜利
2000.00
5
22
2016YFF0102200无线通信信Fra bibliotek模拟与监测分析仪
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
何怡刚
2000.00

19个标准领域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_

19个标准领域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_

8 / 2016.02 总第599期风向标VANE2016年2月19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其中包括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等重要领域标准项目19个。

国家质量基础(NQI)最早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现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

其中,标准作为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技术语言”,是促进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十三五”时期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据悉,“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是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由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其他12个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的,执行期为5年。

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专项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了11个重点任务、35个子任务。

其中,标准方面涉及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3个重点任务、10个子任务。

这些任务预期支持研制我国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超过100项中国标准“走出去”,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000余项。

预计到2020年,在专项的支持和带动下,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同期国际标准总数的比例将由“十二五”时期的0.7%提升到1.5%,我国技术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都将有明显提升。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19个标准领域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部门和相关地方局的配合下,有效处置了大众DSG、新速腾等汽车召回事件。

会议强调,“十三五”我国将积极构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新格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是我国政府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综合科技实力。

在这份指南中,通过明确战略定位、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指南明确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战略定位,强调了以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目标。

指南强调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方面,指南提出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如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这些领域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指南的实施过程中,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研管理和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向经济社会转化。

在指南的总结回顾部分,可以看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全面规划,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

这将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文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政策支持,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指南的实施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学校研究的良好合作局面,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各方应认真贯彻执行,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2016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文件,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国家综合科技实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
段宣明
*
6
2016YFA0200600
纳米结构的超高分辨表征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金龙
4264.00
5
7
2016YFA0200700
光电转换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的跨尺度表征与测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魏志祥
*
8
2016YFA0200800
功能纳米结构与理化性质关联跨尺度表征测量及应用验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刘景富
*
32
2016YFA0203200
复合微污染水质快速、原位在线风险识别,安全转化纳米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逯乐慧
*
33
2016YFA0203300
新型纤维状储能器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复旦大学
彭慧胜
3087.00
5
34
2016YFA0203400
有机手性纳米材料的多级次集成与功能协同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靶向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雨
*
38
2016YFA0203800
面向三维集成的阻变存储器纳米尺度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吕杭炳
*
39
2016YFA0203900
二维原子晶体的能带工程及其电子和光电器件研究
复旦大学
包文中
*
40
2016YFA0204000
高稳定性、全光谱、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材料探索和器件实现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徐科
*
12
2016YFA0201200
精确自组装纳米标记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与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6.12.30•【文号】国科发资〔2016〕421号•【施行日期】2016.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4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

现将“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不设任务(或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并附指南要求的有关附件。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署诚信承诺书。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7.07.14
•【文号】国科发基〔2017〕200号
•【施行日期】2017.07.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

国科发基〔2017〕200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立项的11个项目、2012年立项的178个项目和2013年立项的1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多时空脉冲强磁场成形制造基础研究”等190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激光微纳制造新方法和尺度极限基础研究”等57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新型能源装备中大型锻件均质化热制造的科学基础”等133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与集成”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优秀),“高性能LED制造与装备中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等189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6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科技部
2017年7月14日附件。

国家 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国家 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声明:转载于网络公开资料。

2006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设立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

根据《规划纲要》,“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些项目是可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相类比的重大工程。

《规划纲要》中公布了16个专项中的13个:1.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2.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4.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5.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6.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7.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8.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9.重大新药创制,10.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11.大型飞机,12.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13.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另据媒体报道,这16个重大专项中有9个属民口、7个属军口。

民口的重大专项由科技部主管,军口的重大专项由总装新技术局主管。

上述13个重大专项中的民口项目是1、2、3、4、5、7、8、9、10;7个军口项目中公开了4个:6、11、12、13,另3个未在《规划纲要》中公布。

公开的4个军口项目都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项目。

另据报道,这3个未在《规划纲要》中公布的军口项目是惯性约束聚变点火工程(“神光”)、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科技工程。

惯性约束聚变(ICF)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核禁试条件下的核武器研究,尤其是核聚变物理过程的研究。

美国和法国目前在ICF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LLNL的NIF(国家点火装置)已基本建成,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LMJ(兆焦耳激光装置)也即将建成。

我国目前在建的“神光-Ⅲ”是十万焦耳级的激光装置,能量要比NIF和LMJ低一个量级。

兆焦耳级的激光装置“神光-Ⅳ”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实现热核点火和自持燃烧目标。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

附件1.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和适用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应用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程珩太原理工大学2 范云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3 何业华华南农业大学4 胡伟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5 李保成新疆农垦科学院6 李世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7 刘凤之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8 刘京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9 刘景辉内蒙古农业大学10 刘向东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1 鲁会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12 钱生越南京农业机械学会13 孙霁宇吉林大学14 孙松林湖南农业大学15 田长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6 王俊忠河南省土壤肥料站17 夏礼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8 于海业吉林大学19 张晓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 周宏平南京林业大学2.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洪俭安徽省农业科学院2 陈秀兰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 程汝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4 戴伟民南京农业大学5 邸宏东北农业大学6 董守坤东北农业大学7 宫志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8 郭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9 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10 郝转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1 姜玲华中农业大学12 雷绍林贵州省农业科学院13 李敏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4 李育强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15 梁天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16 刘志湖南农业大学17 马昌广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8 梅捍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19 宋书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 孙苏阳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1 田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22 王殿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23 肖扬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24 谢传晓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5 徐正进沈阳农业大学26 杨今胜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7 姚立生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8 易克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29 殷冬梅河南农业大学30 袁杰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31 张立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32 张正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33 张志宏沈阳农业大学34 郑金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35 郑威湖北省农业科学院36 郑伟尉浙江农林大学37 周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8 周根友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9 周顺利中国农业大学40 邹华文长江大学3.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技术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法军南京农业大学2 陈庆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3 段维军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4 冯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5 焦晓国湖北大学6 林彦茹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7 吕和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8 秦蓁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9 王洪凯浙江大学10 王庆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1 于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2 赵治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4.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新型兽药创制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志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2 何继红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 侯晓林北京农学院4 殷中琼四川农业大学5 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6 张雪梅延边大学5.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研发和示范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卜权江苏大学2 陈洪章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3 陈维荣西南交通大学4 程时杰华中科技大学5 杜钦君山东理工大学6 付青中山大学7 付严华南理工大学8 龚宇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9 管霖华南理工大学10 胡兆光国网能源研究院11 华栋梁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12 江亚群湖南大学13 靳丹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14 孔令照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15 李学兵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16 林鹤云东南大学17 刘涤尘武汉大学18 卢勇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9 秦斌湖南工业大学20 秦文萍太原理工大学21 丘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2 邵俊松华北电力大学23 沈建新浙江大学24 宋登元英利集团有限公司25 孙立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26 汤广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27 田春光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28 王斯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9 王晓亮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30 王训春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31 夏奡重庆大学32 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33 徐征北京交通大学34 阎景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35 杨晓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6 余春江浙江大学37 张新文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8 张永奇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39 赵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40 周豪慎南京大学6.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恶劣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养技术与装备研究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雷鹰厦门大学2 李玲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3 刘旭锴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4 王辉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5 张奔牛重庆交通大学6 张志国石家庄铁道大学7 邹桂莲华南理工大学7.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构建与关键技术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曹洁兰州理工大学2 耿彦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3 李志兴北京景山天成科技有限公司4 孙棣华重庆大学5 邹平公安部8.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联合创新研发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晓江西北大学2 贾维嘉上海交通大学3 李敏强天津大学4 刘刚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 王晓亮湖南科技大学6 杨余旺南京理工大学7 虞路清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9.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应急通信系统构建及快速高效组网技术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关洪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 何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3 阚海斌复旦大学4 李毅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5 王志欣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6 杨永杰南通大学10.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高性能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龚俭东南大学2 顾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3 陆中威上海汉邦京泰数码技术有限公司4 滕志猛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5 许华虎上海大学6 杨放春北京邮电大学11.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新一代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及关键设备联合研发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意钒南方科技大学2 杜跃进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3 桂洛宁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4 卢泽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5 束锋南京理工大学6 萧海东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7 庄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2.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高端民用雷达关键技术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江朝抒电子科技大学2 李财品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3 吕元恒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4 杨明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 张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6 赵洪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13.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资源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冯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 冯志兴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3 李留仁西安石油大学4 李秀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5 王守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6 王秀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7 张继成东北石油大学14.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岩心钻探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曹平中南大学2 陆云涌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3 任凤玉东北大学4 王继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 王者超山东大学6 尤孝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7 张继春西南交通大学15.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国际应用示范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国伟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2 陈汉平华中科技大学3 陈振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4 储伟四川大学5 高艳芳内蒙古工业大学6 华玉龙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7 黄兴海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8 李军重庆交通大学9 李威中国矿业大学10 刘瑞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11 刘志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2 马新宾天津大学13 孟庆波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14 宋新南江苏大学15 苏庆运大连理工大学16 汪华林华东理工大学17 文东辉浙江工业大学18 张卫平上海交通大学19 郑化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低阶煤清洁转化利用技术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QiSun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2 韩梅兖矿集团有限公司3 苗茂谦太原理工大学4 王勤辉浙江大学5 王永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 阳虹河南理工大学7 张秋民大连理工大学17.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一带一路”沿线重大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合作开发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黄国如华南理工大学2 居为民南京大学3 毛德华湖南师范大学4 杨晓英复旦大学5 张艳军武汉大学6 赵彦伟北京师范大学7 祝建中河海大学18.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深远海养殖平台与渔业资源开发技术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冯永玖上海海洋大学2 李琳梅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3 陆建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4 卿足平四川省水产局5 张家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6 赵玉山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及其应急保障系统关键技术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安伟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2 黄豪彩浙江大学3 刘长发大连海洋大学4 阳凡林山东科技大学5 于新生中国海洋大学6 张朝晖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7 邹鹏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20.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特种用途智能机器人研发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工作单位1 曹建福西安交通大学2 樊绍胜长沙理工大学3 房芳东南大学4 付庄上海交通大学5 李戈哈尔滨工业大学6 李谦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7 吴保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1.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检测装备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工艺技术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步扬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 邓元龙深圳大学3 段发阶天津大学4 付新浙江大学5 吴剑锋东南大学6 郗涛天津工业大学7 赵培宇江汉大学22.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重点基础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工艺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崔春翔河北工业大学2 高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3 耿贵立山东大学4 郭强上海大学5 胡松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7 阮小江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8 王继刚东南大学9 王昭东东北大学10 杨晓伟同济大学11 赵志伟河南工业大学12 祝少军首钢总公司13 邹华维四川大学23.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技术和产品联合研发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蔡开勇重庆大学2 冯波西南交通大学3 韩光亭青岛大学4 孔祥东浙江理工大学5 刘世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 马军华中科技大学7 钱军民西安交通大学8 全大萍中山大学9 王鲁宁北京科技大学10 叶雅静西北工业大学11 游正伟东华大学12 张海军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3 周绍兵西南交通大学14 朱君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4.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北斗与格拉纳斯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应用开发与示范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柴艳菊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 董莲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3 刘丹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 庞尚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5 张江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6 张翔公安部第一研究所7 张训虎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5.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城市地下空间与资源协同利用与改造联合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韩昊英浙江大学2 涂英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 王美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 王祖和山东科技大学5 杨小林洛阳理工学院6 尹稚清华大学26.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与远程诊疗技术服务系统联合开发和应用示范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白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 陈延平厦门大学3 邓宁浙江大学4 董继扬厦门大学5 冯仕庭中山大学6 谷峰温州医科大学7 华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8 李智贤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 卢广文南方医科大学10 庞慰天津大学11 史学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2 王立功苏州大学13 王荣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4 王守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5 谢勤岚中南民族大学16 杨荣骞华南理工大学17 叶宏伟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8 朱磊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9 朱小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7.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合作研究及中医药研发技术应用示范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贵海广西中医药大学2 陈建设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 黄晓巍长春中医药大学4 李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5 林绥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6 王四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7 王小兵中国药科大学8 徐雅娟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9 宣丽华浙江中医药大学10 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11 张立德辽宁中医药大学12 章丹丹上海中医药大学13 郑敏麟福建中医药大学28.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新技术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 范勇广州医科大学3 李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4 林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5 颜景斌上海交通大学6 张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9.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跨国跨区域协同人、畜传染性疾病预防监控技术合作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曹志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 陈平雁南方医科大学3 胡怀东重庆医科大学4 刘清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5 闾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6 潘浩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 邱少富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8 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9 许汴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 杨莉广西医科大学11 钟球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12 邹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0.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桥涵隧道及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炳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 陈国兴南京工业大学3 何文钦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4 刘军北京建筑大学5 史世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6 袁建力扬州大学7 张稳军天津大学31.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灾后恢复重建技术合作研发、应用与示范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少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 陈晓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3 陈振富南华大学4 李忠献天津大学5 王耀伟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6 杨波重庆大学7 周洪建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32.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其他方向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纪纲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 崔方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3 高美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4 葛鹏飞吉林大学5 郭文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6 韩克俊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7 黑永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 胡国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9 胡林长沙理工大学10 黄昌瑞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1 黄晨东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12 金数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13 李春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14 李瑾武汉大学15 李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6 李卫民辽宁工业大学17 刘汉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18 刘会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19 吕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 吕卫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1 马涛东南大学22 时瑾北京交通大学23 孙爱军复旦大学24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25 汪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6 王荣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7 王慎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8 王玥北京理工大学29 吴英杰大连医科大学30 夏应清华中师范大学31 向俊中南大学32 杨丽娜辽宁石油化工大学33 杨宇红辽宁省肿瘤医院34 袁宁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35 张堃西北工业大学36 张钦宇哈尔滨工业大学37 张为民同济大学38 周逢权许继集团有限公司39 朱梦尧上海大学40 邹记兴华南农业大学33.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农业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Bin-BingStephenZhou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 LI MOUZHENG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3 柴雪良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4 车宗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5 陈伯祥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 陈明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7 戴廷波南京农业大学8 丁家波山东农业大学9 丁壮吉林大学10 高贵龙贵州科学院11 高建民江苏大学12 顾大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13 韩英东北农业大学14 郝卫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5 黄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6 李淑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7 刘红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8 刘月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9 马友华安徽农业大学20 庞浩广西科学院21 彭定祥华中农业大学22 孙东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3 孙英健北京农学院24 汤述翥扬州大学25 王立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6 王丽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7 王少奎华南农业大学28 王文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9 魏自民东北农业大学30 文国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31 吴存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32 武雪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33 徐景升福建农林大学34 宣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35 闫新南京农业大学36 易梅生中山大学37 印培民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38 于立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9 张勤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40 张小荣扬州大学41 张友明山东大学42 郑曙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43 周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44 周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45 朱世江华南农业大学34.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能源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2 付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3 顾璠东南大学4 黄瀚国网能源研究院5 季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 李碧君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 刘保权衡水橡胶股份有限公司8 刘玉荣华南理工大学9 唐爱红武汉理工大学10 滕枫北京交通大学11 王晓晖天津中环新光科技有限公司12 吴卫国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13 杨俊友沈阳工业大学35.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交通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邓斌西南交通大学2 杜青海上海海洋大学3 范云志中国船级社4 解德华中科技大学5 李和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6 李强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7 卢桂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8 马晓宁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9 孙帮成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10 王永宁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1 邢建鑫北京铁路局12 薛彦卓哈尔滨工程大学13 张济民同济大学36.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信息通信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毕文刚河北工业大学2 高梅国北京理工大学3 郭小军上海交通大学4 郭银章太原科技大学5 胡飞华中科技大学6 黄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7 梁炜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8 沈波北京大学9 汤永胜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10 滕东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11 项磊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12 杨征路南开大学37.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资源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黄金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 解立平天津工业大学3 鞠杨中国矿业大学4 李春杰上海交通大学5 李冬青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 李夕兵中南大学7 卢占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8 史春海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9 吴爱祥北京科技大学10 杨任新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1 张建强西南交通大学12 张一敏武汉科技大学13 周明耀扬州大学38.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环境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曾建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杜连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3 李再兴河北科技大学4 龙湘犁华东理工大学5 吕晓龙天津工业大学6 任心欣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 宋天顺南京工业大学8 万年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9 王薇南开大学10 徐愿坚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11 姚俊北京科技大学39.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海洋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陈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 陈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3 韩喜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4 黄洪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5 李秀清华大学6 李振华浙江海洋学院7 闻路红宁波大学8 吴世军浙江大学9 向先波华中科技大学10 俞建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11 张洪欣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12 张氢同济大学13 张选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40.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项目先进制造领域序号姓名单位名称1 单明广哈尔滨工程大学2 范建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提交审核项目公示清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提交审核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4
项目编号 2016YFB0701400
项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肖程波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2000
项目实施周期 (年) 4
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组合设计与全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 程集成制备 研究院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丰度稀土永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 磁材料研究 所 基于高通量结构设计的稀土光功能 材料研制 高效催化材料的高通量预测、制备 和应用 轻质高强镁合金集成计算与制备 航空用先进钛基合金集成计算设计 与制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吉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专项 拟进入审核环节的2016年度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项目编号 2016YFB0700100 2016YFB0700200 2016YFB0700300 2016YFB0700400 2016YFB0700500 2016YFB0700600 2016YFB0700700 2016YFB0700800 2016YFB0700900 2016YFB0701000 2016YFB0701100 2016YFB0701200 2016YFB0701300 项目名称 先进核燃料包壳的材料基因组多尺 度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示范 低维组合材料芯片高通量制备及快 速筛选关键技术与装备 高通量块体材料制备新方法、新技 术与新装备 先进材料多维多尺度高通量表征技 术 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和材料大 数据技术 基于材料基因组技术的全固态锂电 池及关键材料研发 环境友好型高稳定性太阳能电池的 材料设计与器件研究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组织诱导性骨 和软骨修复材料研制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项目 负责人 都时禹 刘茜 江亮 黄晓旭 宿彦京 PAN FENG (潘锋) 魏苏淮 余睽 闫阿儒 林文雄 于吉红 邹建新 徐东生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2200 2600 2600 2600 2100 2100 1800 2000 2000 2100 1900 2000 2000 项目实施周期 (年) 5 5 5 5 4 4 4 5 4 4 4 4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
鹿化煜
2800.00
5
6
2016YFA0600600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关键区海气相互
作用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研究所
陈文
2500.00
5
7
2016YFA0600700
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
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会军
2654.00
5
8
2016YFA0600800
北京师范大学
史培军
2685.00
5
制及评估研究
25
2016YFA0602500
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所
邓祥征
2352.00
5
26
2016YFA0602600
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
魏一鸣
*
27
2016YFA0602700
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 耦合及应用
中国北方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耦 合循环与碳源汇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
生态研究所
韩士杰
2500.00
5
9
2016YFA0600900
大型水库对河流-河口系统生物地球
化学过程和物质输运的影响机制
中国00
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 输送的影响及其效应评估研究
中山大学
董文杰
*
28
2016YFA0602800
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标的优 化路径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与资源研究所
刘卫东
*
29
2016YFA0602900
面向化工与医药领域的低碳与绿色途

华南理工大学
江焕峰
*
注:带*项目实施2年后,需评估择优
研究所
刘晓东
2500.00
5
20
2016YFA0602000
黑碳的农业与生活源排放对东亚气 候、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气候-健康效
益评估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
办公室
丁德平
2500.00
5
21
2016YFA0602100
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
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
国家气候中心
吴统文
2800.00
5
22
天津大学
肖化云
*
11
2016YFA0601100
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 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谢树成
*
12
2016YFA0601200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
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厦门大学
黄邦钦
*
13
2016YFA0601300
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
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
南京大学
居为民
2800.00
5
3
2016YFA0600300
全球变化大数据的科学认知与云共享 平台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
字地球研究所
吴炳方
2800.00
5
4
2016YFA0600400
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
归因及预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研究所
马柱国
2800.00
5
5
2016YFA0600500
过去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和我国区 域气候重建
2016YFA0602200
大规模多模式多过程地球系统模式耦
合平台研发
无锡恒鼎超级计算中
心有限公司
杨广文
2800.00
4.5
23
2016YFA0602300
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
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木长春
2500.00
5
24
2016YFA0602400
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
(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
(年)
1
2016YFA0600100
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
过程和要素监测
北京师范大学
梁顺林
3500.00
5
2
2016YFA0600200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咼分辨率全球碳
同化系统研究
云南大学
何大明
1000.00
5
17
2016YFA0601700
云水资源评估研究与利用示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毓荃
1000.00
5
18
2016YFA0601800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

中国海洋大学
林霄沛
2510.00
5
19
2016YFA0601900
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 应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
中国海洋大学
杨桂朋
2586.00
5
14
2016YFA0601400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
增汇模式
厦门大学
张瑶
2500.00
5
15
2016YFA0601500
陆地水循环演变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严登华
2800.00
5
作用研究
究院
16
2016YFA0601600
跨境水资源科学调控与利益共享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