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作为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就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首先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在新课改条件下,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历史,思考历史。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历史教学活动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记忆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忽略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规律和道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和分析,让他们自主地进行历史思考和解释,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注重跨学科整合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还需要注重跨学科整合。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历史学科的知识为主,忽略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而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贯通,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同时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科的整合和交叉学习。
五、倡导多元评价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还需要倡导多元评价。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笔试和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情境,创新的历史教育理念逐步显现。
高中历史课程不再以纯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历史,提高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
因此,探讨面向不同学生群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科技和信息产业发展,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讨论、课中讲解和课后练习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利用近距离互动的闪电性提问法,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开设翻转课堂实践、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学习。
二、开展实践教学高中历史学科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加深学生对历史认知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教学可包括拓展课堂、探究性学习和线上目睹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个体性和小组合作的历史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真正体验历史文化、思想和社会背景,并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实践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彰显历史学科独特价值。
三、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是推动历史教育创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个性化程度逐渐提升。
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展示、在线教学和数字模拟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
同时,数字化技术也有助于教师的作业布置、学生成绩统计等工作,方便教师更加高效地设计课程和指导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向全方位、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法愈发重要,尤其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教学形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摘要】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已经在浙江省实行了七年有余,在这七年的艰苦奋斗中,广大教师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要想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需要相应的历史教师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使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浙江省新课改、新高考改革后的教学目标。
在浙江省新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当前的历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连续化、综合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新要求,进而彻底转变传统的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历史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4-02一、前言浙江省始终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自从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早在2009年,浙江省就着力制定并实施了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这是一套较全面的高考教学方案。
2014年秋季,在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推出了高考新政下的学考和选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立足于全面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学生今后的就业服务作为导向。
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的良好的考试特点,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更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1]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浙江省的新一轮高考方案中,充分结合了学考和选考两种选择方式,并一考两用,学生的选考成绩采用等级附分制。
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意义在新高考方案的切实实施过程中,考试的科目无疑是整个新高考方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最终高考成绩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以及另外选考的学业科目成绩的总和。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在新课改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下,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以教科书内容为主,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学生 passively 接收知识。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学生参与度低历史课堂教学以”说教“为主,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多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教学资源匮乏历史教学资源匮乏,教科书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二、新课改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1.注重学生主体性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多元化教学手段新课改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新课改提倡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构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应注重以学生为主,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引入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兴趣。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讲解,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新课改是指中国教育改革中的一次重要改革,旨在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历史课堂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内容,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改要求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的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辩论、展示等多样化的活动,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提供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形成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多元视角分析、变化与延续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在过去的历史课堂中,学生常常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在现实中,合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小组项目研究、历史文化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合作进行学习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通过创新活动,学生可以动手实践,开拓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与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些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正在发生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在逐步调整。
同时,新课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意味着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正在发生。
因此,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入手,分析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探讨创新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新课改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文化素养。
同时,新课改强调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要求高中历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形成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育的课程内容也在逐步进行调整。
新课改明确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等。
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注重多维度、全面性和连贯性,使得历史教育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知识领域。
二、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传授知识的方式进行讲解和解释,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发挥。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1.缺乏多样性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使用的教育资源相对单一,往往只使用教材和课件。
教育资源不充分,缺乏多元化资源的使用,使得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不强。
2.缺乏互动性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都比较差。
老师主要通过讲解和解释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少,缺乏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3.缺乏问题意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忽略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无法发挥,对于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探究不够深入。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国民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始引入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科书和黑板,学生接收的信息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形象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素养。
二、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始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
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接收信息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历史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
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历史素养。
三、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始注重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以课内教学为主,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主要通过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获取。
而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历史课堂作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历史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分析。
一、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设置历史文化探究、历史名人访谈等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地、合作性地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可以尝试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历史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倡导问题导向的探究学习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历史探究和分析。
在历史课堂中,应该强调问题的引领和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问题导向的探究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教学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教学。
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政治、历史与文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借助跨学科的整合教学方式,拓宽历史课程的视野,打破学科的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融合。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研究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决和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等能力。
还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比较、历史综合分析、历史评价等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人物的动机和决策,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研究能力,能够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历史问题的研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查找和分析,历史资料的筛选和整理,历史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人文精神。
新课改要求历史课堂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珍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还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观看历史题材影片等活动,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人文精神。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情感和人文精神上。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生也需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积极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统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讲授、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只是 passively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导致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历史课堂教学的教材和资源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创新实践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历史课程的创新实践。
针对传统模式的弊端,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形式,倡导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影视资料、网络资源、数字地图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教学模式的前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高中历史课程的不断完善,创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
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将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社会时事等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
一、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在新课改的框架下,历史教学也从过去的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学习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自主发现历史中的规律和规律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改历史教学强调多媒体辅助教学,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历史、文化等问题的理解和探究。
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古代历史的真实面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交互式教学应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例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APP等,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交互式教学互动,完成课堂知识点的教学、讨论和复习。
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的学习平台,随时随地练习历史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课堂进行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个性化教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理解和认知,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教育方式和方法,个性化地辅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
例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历史问题,增强自我表达能力。
总之,只有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适应新课改的趋势,教师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寻新的教学途径,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掌握真正有用的历史知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创新的角度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一、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深入,突出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多以政治、经济为主,而忽略了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需要通过创新,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1. 引入跨学科的内容。
历史与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入跨学科的内容,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强调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传统历史教学内容主要以中国历史为主,新课改要求更加注重世界历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
3. 注重具体案例的教学。
历史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要求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跳出,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探究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历史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增加历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升传播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改变教学方法,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践性教育,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途径新课改强调实践性教育,历史课堂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实践性教育,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来源和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分析理论基础,案例研究,创新性评价方式探索,引入实地考察与体验式教学以及拓展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研究发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必然趋势,需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广阔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模式下,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学生参与度增加,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教育,帮助他们在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一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未来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多媒体、评价方式、实地考察、体验式教学、综合素质、教学手段、学习平台、学习兴趣。
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理论基础的分析、案例研究、创新性评价方式的探索、引入实地考察与体验式教学以及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等方面。
这些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中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理论基础的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正文部分的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的分析。
在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这是新课改下教学改革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如构建主义、合作学习、情感教育等。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课程也面临着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以
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较低。
因此,如何改进高
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首先,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入课堂互动元素。
教师应该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例如PPT演示、视频教学等,使历史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
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性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
团队意识。
其次,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内容繁杂,而且枯燥
无味,所以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例如,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影视作品中的场景等来引入历史知识,或者组织参观实地考
察等,让学生在感性、理性的交汇中体验历史文化。
最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将学生兴趣与典籍相结合,走
近文献,可以摆脱高中历史教学教科书单一的呈现方式,将素材源头的知识更有可读性、
可理解性的呈现在学生眼中。
例如,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虚拟考察、自主寻找历史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赖于教师的努力和不断追求。
教师应该根据学
生的实际需求,将教学内容更加有趣、实用、可行,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解其中、融入其中,从而实现高质量历史课堂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变和创新。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背诵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欠缺。
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探索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学模式需要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方式。
情境教学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通过场景设置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作业、课堂表现、课外阅读等多种评价方式应该被引入,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通过这些转变和创新,新模式下的历史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带来积极的影响。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在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带来的挑战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包括教师过分依赖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内容缺乏实际应用等。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逐渐减弱,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境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关键,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提出】这些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效果。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今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分析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方向,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需求新课改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注重实践与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这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1.2 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述式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使历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
1.3 社会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中历史人才的需求。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迫切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方向2.1 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课改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设计更加生动丰富的历史教学课程,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实践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创新型的历史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出发,分析了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
通过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果的措施,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完善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分析、影响、问题、教学方法、学生兴趣、实践案例、具体措施、教学效果。
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成果。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知识点过多、学生passivity 大、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需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引入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来改变这种局面。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还可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对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参考。
2. 正文2.1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1. 新课改推动历史教学的内容更新和方法创新,使历史学科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I 刍帀龄教学案例2019年35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季小燕(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七中学,甘肃武威733000)扌商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拓展自身教学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19)35-0068-02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在历史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并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据此,教师在高中 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及时更 新教学理念,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全面提升髙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高中历史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 人身素养、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现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集中体现在三 个方面:(1)忽视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深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以 学生的成绩为关注点,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和重要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 法对历史进行深入和有效的学习,以至于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缺乏自主学习能 力,进而致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手段落后、OOC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K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OOOO 单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研究作者:荣相坤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整个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和学生的性格培养、情操陶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直接相关。
在课程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的过程中,高中历史创新教育也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创新教育1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创新教育的新观念要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对高中历史教育进行创新,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新课改的理念进行高中历史教育。
此外,也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以此来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历史课程开展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以配角的身份来融入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在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应该进行适当的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育创新的策略2.1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前提。
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比如针对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学习西方错了呢?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假如你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朝官员,为了达到自救目的,你会怎样做?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讨论探究的习惯,遇到问题敢于提出,并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让学生能够从中展示高中生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前言
浙江省始终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自从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早在2009年,浙江省就着力制定并实施了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这是一套较全面的高考教学方案。
2014年秋季,在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推出了高考新政下的学考和选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立足于全面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学生今后的就业服务作为导向。
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的良好的考试特点,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更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1]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浙江省的新一轮高考方案中,充分结合了学考和选考两种选择方式,并一考两用,学生的选考成绩采用等级附分制。
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新高考方案的切实实施过程中,考试的科目无疑是整个新
高考方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最终高考成绩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以及另外选考的学业科目成绩的总和。
另外三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以后的发展道路和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在政史地和理化生技术这七门中自主选择三门成为学生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从而实现了选考和学考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学生的有效性选择考试,使高考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是一座“立交桥”。
为了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出台的高考方案起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首先,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高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的自主选择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学科的选择,改变了原来文理分科一边倒的绝对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多了很多种组合选择方式。
历史作为选考学科,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作为学习科目,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有助于分层次和分类教学。
历史作为选考科目,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保障基本知识全面教学的前提下,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课程学习,这样对历史进行分层次教学,也实现了科目的分类教学,改变了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备战高考。
最后,有助于课程的改革。
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在选考的行列中,但是如果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历史学科,和自己的特长、职业倾向、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结合,将有利于历史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更符合于新高考方案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历史基础牢牢地掌握,并且具备将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和运用的能力。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已经在浙江省实施了一年半时间。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产生了一种较大的压力。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许多指导,但是仍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让高中历史的教学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逐渐暴露出来。
[2]由此可见,要完全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1.教学方式死板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的教育始终为高考服务这一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方式死板。
通常都是“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法方式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也就是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否充分有效则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不经意间还挤走了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形成的空间,还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深刻全面地进行历史学习。
2.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遵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位置,学生只能是生硬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将课堂“教”得满满当当,教师为了聚焦知识点将每个点“讲”得透透彻彻,然而了忽视学生的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和情感世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存在,学生似乎也没有必要再思考,大多数教师不愿意课堂留出时间倾听学生的声音。
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
3.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尽管高中历史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时间和精力的不够,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不仅在课外没有自主学习历史,而且课堂中很少有主动质疑问题的现象。
四、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优化策略
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教育提出的种种要求,并结合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目标,认真分析新高考方案背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从而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进而转变传统高中历史教学
中单一、封闭以及统一化的教学特征,做好高中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从而满足学生高考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提升的需要,促使高中历史可以教学模式的新发展。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变
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向综合的转变,可以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得以实现。
设置场景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历史平台,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根据历史问题进行观察研究,通过不断地思考、分析、材料搜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得到最终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以及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补充和提高。
如《近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就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社会生活的衣、食、住等变迁的资料,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活泼地多种方式的学习。
课上运用与学生贴切的生活场景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
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探讨对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如从“老外办起中式婚礼”或“韩国申遗端午节”等现象中引领
学生对待文化传承的取向,让学生主动生动地思考历史,从而满足新高考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
2.充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连续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通常将课程分为一个个小节进行讲解,这种断裂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觉,不利于学生对整理历史事件和资料的掌握。
因此,要实现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向连续性的转变。
[3]比如,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可以设置“学生自学方案、分组讨论以及单元巩固”的教学模式。
首先,学生自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备案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教材实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集体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找出来,交给教师做成课件,可以用于课程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画一体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集体的讨论中,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后,单元巩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并指定成针对性的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中,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
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为、思维等方面。
主要是教师通过阅历、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个人风格。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具有特色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其思想要具有前瞻性,认识到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创新课堂,使课堂富有特色。
[4]同时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体现出真正的教学价值,学生受到教师良好风格和个性的影响,也会让自己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针对当前教育的需求、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管创新和改进,研究新课程教材,进而实施更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满足连续、开放、个性以及多元的要求,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