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春晓》

(教学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春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春晓》XX中小西校区一(2)班XX一、教学设计三、拓展延伸四、课堂检测(二)理解感悟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

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

(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2、朗读全诗,背诵。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3、提出任务,进一步为理解诗意、体悟感情打基础;小组分工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教学生,以点带面,激发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古诗的意境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通过想象,再次体会春天的美好和作者爱春、惜春之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使感情得以升华。

5、课堂作业练习二、课堂实录一、导入揭题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四下古诗两首《江南春》教案+实录+反思

四下古诗两首《江南春》教案+实录+反思

《4、古诗两首》教学案《古诗两首》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古诗两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春”诗,导入新课师:中国人历来喜欢春,因为春天来了,带来了万物复苏的新气象,带来了又一年的新希望。

不管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春天都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因此,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和赞美着明媚的春天。

你们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吗?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师:看来,同学们能背出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今天暂时到这里,下次有机会再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它就是杜牧的《江南春》。

(板书课题)关于杜牧,大家应该不陌生,说说你们对他的了解。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山行》,这首诗是这样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他是一位唐代诗人,很有才华,还写过《清明》等诗歌。

师:我们学习过杜牧的《山行》、《清明》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他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另外一名姓杜的著名诗人——“诗圣”杜甫,因为杜牧才华堪比这位前辈,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小杜”,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板书杜牧)师:谁能说说题目什么意思?生:江南的春天。

师: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读古诗,理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读《江南春》,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出示自读要求。

)(生对照要求自读。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大家的学习效果。

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诗。

(一生朗读,但语调平淡。

)师:字音很准确,大家在读古诗时一定要注意节奏。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两首》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荷语无声- 荷语无声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课题: 古诗鉴赏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

2. 学生能够正确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古诗,是否能够背诵一首古诗。

2. 学习古诗:(15分钟)选择一首古诗,例如《登鹳雀楼》或《望岳》等,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解读诗中的字义和意境。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3. 感受古诗:(15分钟)让学生闭目静心,根据老师的引导,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比较各自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5. 诗歌创作:(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短诗。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诗歌创作成果。

6. 总结:(5分钟)教师概括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内容。

引导学生形成对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强调学生要用心感受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学习和背诵所学的古诗,在课堂上让一些学生展示他们的诵读和理解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感受古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古人的感情和思想。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诗歌创作,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3.合作探究,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情感教育,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5.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配画、诗歌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感受古诗的魅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
3.价值观层面: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4)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等。
5.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古诗的历史价值等,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6.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朗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书写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规范的正楷字体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美观,体现古诗的韵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 (5)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 (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闻讯的喜悦。

难点: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品词析句,从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等,并制作成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并了解杜甫及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对话诗人,知背景,解诗题。

1、(出示杜甫画像)知道这位大诗人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大诗人杜甫的了解?2、老师收集了一些杜甫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杜甫资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对后世影响很大。

3、杜甫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动荡社会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

(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国家四分五裂, 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

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

(影视停)忽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讯。

一下子冲破了杜甫忧郁以久的情感闸门,喷涌出他生平第一首快诗——(生读题)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这篇独具风格的佳作——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件出示诗题)【板书诗题]】齐读诗题一遍。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重点点拨:这里的“河”特指黄河,“河南”指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

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两岸。

题目的意思应该是——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消息。

(2)同学们,这可是个好消息呀,让我们大声地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所有前来听课的老师吧!(齐读诗题)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学习教案

人教版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学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教课方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古诗两首》教课方案(一)春晓一、教课要求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孟浩然。

“春晓”指春季破晓时的情形。

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甜美,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醒来后,听见各处是鸟叫的声音。

回忆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作者先写清晨的所感所闻,再回忆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是学会生字,朗诵、背诵课文。

三、教课建议(一)课前准备部署学生察看四周自然光景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觉。

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和配乐朗诵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课识字教课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

鼓舞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累积自己想法记忆字形。

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着“雨”。

要提示学生注意易混杂之处:“声”上边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写字教课有的字要点笔划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察看范字时,可提示学生抓住这些笔划,掌握字的上下比率,把字写均匀。

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三)朗诵指导这首诗语言、境界皆美,一定经过频频朗诵来感悟。

能够经过教师朗诵或录音朗诵进行示范,再指引学生联想自己清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合延伸,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练习提示第三题是复习稳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

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划,再把笔划数同样的字写在一同。

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此后进行。

(五)扩展活动咏春的诗许多,学完本课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绘春光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季的热爱。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一)学习古诗《雪》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1)简介作者尤袤(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二)学习古诗《江雪》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导语】本节课的内容是《古诗两首》。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能够了解并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这两首古诗的学习,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七步诗》和《蜂》这两首古诗;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含义;学生能够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情感教育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

学科与社会观念:学习古代文学的素养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解读古诗的含义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鉴赏古诗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及投影仪、课文教材、课外读物、展示板。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画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的形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并展示课前阅读课文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七步诗》和《蜂》的诗词,让学生预测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分组合作阅读(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首诗歌,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然后向全班展示。

四、整体理解(8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整体理解。

如: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色?作者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你觉得这首诗的情感是什么?等。

五、感受诗歌情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情感猜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并用诗词描述自己的感受。

六、背诵诗歌(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逐句背诵《七步诗》和《蜂》,同时指导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七、学以致用(10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场景,用诗歌的方式来描写,并与小组成员互相分享。

八、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学生分享和教师点评,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启发想象,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1、喜欢背诵古诗2、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熟读成诵。

难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与学法师: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参与讨论。

生:自读、讨论、想象、诵读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读懂第一首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3、朗读背诵《赠刘景文》。

一、导入第一首古诗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又叫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奥,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板书试题:赠刘景文)二、师配乐泛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自学古诗1、自由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指名朗读。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指名朗读。

刘菊残君橙橘4、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荷尽:荷花凋谢。

擎雨盖:指荷叶。

(课件展现画面)犹:还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风中。

(课件展现画面)四、再读感悟,启发想象1、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的菊花的花枝还傲霜斗寒冷。

一年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深秋时节。

2、师再次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四年级传统文化第4课 教案

四年级传统文化第4课 教案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二、简介李觏
李觏,字泰伯,江西南城人,他的诗唐代韩愈、皮日休等人的影响,具有独特风格。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月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挂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七、拓展活动:背一背
望月怀远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备注




课题
第4课古诗两首




1、认识《月夜》和《乡思》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重点:诵读两首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含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学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学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学[情景说明]古诗两首包括《春晓》和《村居》,要求认识“村、居”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

通过对两首古诗的理解,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朗读背诵古诗,了解诗意。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一大宗十分宝贵的艺术财富,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它的语言凝练、和谐,富有音乐性,《春晓》和《村居》就是用浓缩性的语言呈现春天的美景,并伴有图画,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教学古诗,通过识字、朗读、背诵等训练,意在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儿童的语言修养。

同时,让儿童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情景,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高尚的生活情趣,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师:春天来了,她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呢,说说看,你们都在哪找到了?生:春天来了,百花齐放。

师:用了一个刚学过的成语“百花齐放”。

生:小草都从土里钻出来,草坪绿了。

师:像个小文学家,“钻”字用得好。

生:山青了,水绿了。

师:我们的清江河一直都那么“绿”。

生:应该是水“更”绿了,因为山上的树都发芽了,把河水映得更绿了!师: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大家一起鼓励他)(生齐读:春天来了,山青了,水更绿了!)师:还有什么?生(情不自禁):莺歌燕舞。

师:小朋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给你们捎来两份礼物,想看看吗?生:“想”。

(窃窃私语,是什么呀?)(师出示课件,小燕子衔着两首古诗出场,生字用红色标出,但没注拼音)师:谁来读一读题目?生:“春晓”。

生:第二首诗叫“村居”生:题目中都有一个“春”字。

生:不对,村居的“村”是平舌音,在“烟村四五家”里学过。

生:我家住在永和坪村。

农村的“村”。

师:谁能用“居”、“村”说一句话帮助大家记住这两个字?生:老师,我会用“村”和“居”说一句话——我居住在永和坪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设计意图: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风光。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仰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感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历,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触感染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预设方针: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课时放置:2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请看图。

[出示两幅插图]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风光?为什么?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 出示诗句]。

二、初读古诗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师〞之一。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

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教师带读生字。

[ 出示生字]〔3〕再读诗句。

〔个别读——齐读〕[ 出示诗句]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优秀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优秀版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2.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诗词佳句。

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感悟诗人笔下的美好风光。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教学难点感悟诗人笔下的美好风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读感知1.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它们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读到大自然传递给我们很多的信息。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两首诗。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慈”的读音是ci,不要念成了zi。

“映”的韵母是ing,不是in。

二、合作交流,巩固识写1.检查古诗诵读,采用“指名读书纠音,集体诵读正音”将古诗读正确。

2.引导学生将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三、抓住关键,品读感悟1.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大意讲的是什么呢?自由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诗。

②通过古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2)把你看到的,带入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中”“同”等字眼体会夏季西湖的美景。

(3)通过诗句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同学小组交流。

(4)板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西湖美景和别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②诗句描绘的画面有哪些色彩?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④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板书:寓情于景。

2.学习《绝句》(1)借助插图,同桌、小组互助,看图逐句猜诗意。

(2)朗读展示,读出你对诗的理解。

诗句一“两个黄鹂鸣翠柳”。

(1)如果给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画什么?(黄鹂,补充黄鹂鸟资料)(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什么地方?(柳树间)教师出示柳树图片。

(3)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4)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5)想一想,美丽的黄鹂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完成句子补充“两只美丽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间()地鸣叫。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下册)有效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4古诗两首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下册)有效课堂教学教案设计 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会认13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会认13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同学们请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5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1、学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读的同学注意声音洪亮、字音正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举手纠正)3、生纠正错音,师板书。

4、生齐读易错字音。

5、指名读(差生)三、学习会认字同学们的课文读得很不错,那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1)、生自由读。

(2)、齐读。

(3)、指名读(后进生)2、出示去拼音的词语古人诗人一首冬眠到处见闻村子居住喝醉烟花儿童散开不忙(1)、生自由读。

(2)、齐读。

(3)、指名读(后进生)3、出示单独生字古诗首眠处闻村居醉烟童散忙(1)、生自由读。

遇到不会的问问同桌(2)、齐读。

(3)、指名读。

四、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生字同学们已经会认了,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将课文读得很流利。

4分钟时间,4分钟我们就来比比看谁的课文读得最好。

1、生自由读文(注意:读时不仅要快,而且要流利、字音准确)2、指名读(中等生)3、分组读。

4、师领读。

5、分组赛读,男女赛读。

6、齐读。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认识本课13个生字七、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古诗首眠处闻村居醉烟童散忙课后反思:4、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会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会写6个生字。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师范读,生认真倾听。

2、师领读3、生齐读4、指名读(中等生)5、师生共同点评三、欣赏课文,理解课文大意1、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思。

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马玉梅

乌鲁木齐市第113中学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马玉梅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古诗两首》中的生字。

二、教学课题第2册第4课《古诗两首》三、教材分析本课《古诗两首》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这一单元安排的几课内容都与春天有关,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春天、感受春天。

而本课以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内容,可以说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一个深化和提升。

因为古诗所描绘的春天,语言更加优美,意境也更加深远。

两首古诗中,《春晓》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雨后春晨图,《村居》则描绘的是一幅儿童春戏图,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春晓》是热爱中带着淡淡的怅惘,生发惜春之情,而《村居》则是热爱中渲染自由欢乐的童趣,两首诗画面感都非常强,情感也比较强烈,极利于学生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古诗语言优美,朗朗上口,也利于学生背诵积累。

四、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且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话法、情景创设法、想象感受法、多媒体辅助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趣导入1、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已经悄悄到来,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把你眼中的春天跟大家描绘一下吗?2、同学们真聪明,居然用到了前几课学到的词语,这么懂得学以致用,老师真佩服你们!同学们眼中的春天真美,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古代很著名的诗人,他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

3、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学习《春晓》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吧!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出示配乐朗诵flash《春晓》,点击课件“春晓视频”,超链接到/v_show/id_XMjM3OTMxNTI0.html一、了解诗人。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体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很多,这两首诗有很多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四、教学难点:
“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图。

[出示两幅插图]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
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 出示诗句]。

二、初读古诗
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

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老师带读生字。

[ 出示生字]
(3)再读诗句。

(个别读——齐读)[ 出示诗句]
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释疑。

出示课件,协助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你见过霜吗?冰箱里白色的东西就是霜。

北方秋天气温很低,地面上或草叶上全凝结一层薄
薄的白色冰晶,就是霜。

4、再次放声朗读全诗。

三、朗读激情
1、边读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哪一句诗告诉你的。

2、诗人认为最美的的是什么呢?
出示“橙黄橘绿”的课件。

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拓展说话,欣赏课件。

3、这么美好的秋天,假如能用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那该多好啊!诵读。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悟意、生情。


四、拓展升华
1、古往今来写秋天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子夜吴歌》、《灞上秋居》、《秋夕》等等,老师这里有一首《秋夕》请同学们自由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秋天的?都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 出示《秋夕》]
2、学生自由读诗歌
3、交流汇报
4、同学们秋天是金色的,秋天是神秘的,秋天是丰收的,秋天是喜悦的,让我们用最饱满的热情来赞美秋天吧,齐诵《赠刘景文》。

[ 出示《赠刘景文》]
5、秋有秋的丰满,春有春的华丽,夏有夏的激情,冬有冬的神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还喜欢哪个季节呢?知道这个季节有哪些诗句吗?[ 出示春、夏、冬诗]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五、书写巩固
1、出示要写的字“枝”、“记”,学生认读。

[ 出示田字格]
2、观察字形,想想能够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3、老师示范
4、学生练写。

六、作业
1、收集相关秋天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挑战小老师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陶醉于宋朝苏轼所赞美的秋色里,领略了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秋天,看看唐朝著名诗[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人杜牧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一起来学习《山行》。

《山行》是杜牧乘着马车在山上行走时看到深秋的美景而即兴写下的一首赞美了秋天的诗。

三、读通诗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山行》,把古诗读通,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 出示《山行》]
2、小老师教生字
3、比赛读
4、齐读诗句
四、师生研读
1、边读诗边想象,诗人在山上行走看到哪些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感情是什么?在书本上找出个词来(爱)
2、他爱这里的山,爱这里的石径,他最爱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爱这里的霜叶?学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坐”。

一片枫叶是火红的,那一树的枫叶像什么?让我们感觉到什么?
一棵的枫叶让你感觉到美,那满山的枫叶让你感觉到什么?我们再来把诗的最后两句读一读。

3、学习第一句。

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个人家看起来怎么样的?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仿佛听到人们的欢歌笑语。

把我们的感觉溶入进去读一读。

五、诵读激情
1、整首诗哪一处的景色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2、这么美的景假如能把它读好就更美了。

(范读——个别读——配乐朗读)
3、学生背诵——配乐朗诵
六、课外拓展
1、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除了用诗歌来赞美秋天之外还用什么语言来赞美秋天的美景呢?
2、交流收集的资料
3、师出示文章,师生共读。

[出示课外资料]
七、书写练习
1、书写生字“于、枫。


2、完成“我会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