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题辞--原文及解析
《野草》题辞(鲁迅)
《野草》题辞(鲁迅)《野草》题辞(鲁迅)作者: 时间: 2005-09-24 16:47:48 | [回复] [发表] [<<]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1927年文坛巨匠鲁迅的集《野草》问世,中国的散文诗已呈现异彩缤纷、春色满园的景象。
一部《野草》问世,鲁迅在探索前进的心路历程中,把“最典型最深刻的人生”昭示人间,鲁迅称起散文诗之擎天,郭沫若、矛盾、冰心等作家也都使用温暖的感情血脉,富有民族特色,含蓄的表达哲理,反应强烈的时代精神的口语化大众化散文诗作品,未后来者树立了范本和奠定了基础。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中华革命的主将,他的条文、思想敏锐深刻,文笔犀利凝练,影响巨大;他的散文诗《野草》开现代散文诗创作之先河,一生著述丰富,小说、诗歌、散文等均有重大建树,其小说《阿Q正传》更是响誉中外。
野草题辞
《野草》题辞凌空网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鲁迅中的野草中的题词
《野草》题辞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野草 题辞
野草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货。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剩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将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野草》 题辞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野草题辞
野草题辞散文诗二十三篇。
一九二七年七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题辞〔1〕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3〕,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4〕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5〕。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6〕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七月二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三八期,在本书最初几次印刷时都曾印入;一九三一年五月上海北新书局印第七版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抽去,一九四一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
本篇作于广州,当时正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州发生“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后不久,它反映了作者在险恶环境下的悲愤心情和革命信念。
本书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都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作者在一九三二年回忆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
鲁迅散文《《野草》题辞》
鲁迅散文《《野草》题辞》【作者简介】(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的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解读这种诗的结晶在《野草》里“达到了那高峰”。
《野草》 题辞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
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
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野草·题辞 原文及解析
野草·题辞原文及解析鲁迅的《野草·题辞》原文如下: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解析:《野草·题辞》是鲁迅为他的散文诗集《野草》所写的序言。
这篇题辞不仅是对《野草》的总结,也是鲁迅对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通过“野草”这一象征物,表达了鲁迅对于生命、死亡、战斗和希望的深刻思考。
生命与死亡:鲁迅通过对“野草”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生命的回顾和对死亡的接受。
他认为生命的死亡和朽腐并不是终点,而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证明。
这种对死亡的接受和欢喜,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战斗与希望:文章中的“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象征着内在的战斗精神。
鲁迅预见到一个新的光明的到来,这种预见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新思想的渴望。
自我解剖与矛盾:鲁迅在文章中坦诚地解剖自己,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野草》题辞
《野草》题辞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痛苦而清醒的精神对撞——鲁迅《野草·题辞》赏析
48痛苦而清醒的精神对撞——鲁迅《野草·题辞》赏析文/廖世阳摘要:鲁迅的《野草·题辞》是鲁迅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文本,在1927年的形势下,鲁迅陷入了痛苦而清醒的精神对撞,在面对着大量青年学生无辜被杀的情况下,鲁迅感到了自身的无力和绝望,同时,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驱使着鲁迅必须发出自己的呐喊。
在这样的语境下,《野草·题辞》的产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鲁迅当时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野草”这一文学意象的具体分析,也能让我们领悟到鲁迅文本的多重涵义和丰富的拓展性。
关键词:痛苦;“野草”;意象;精神对撞;赏析一、《野草·题辞》的创作背景《野草·题辞》的写作时间是1927年4月26日,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尽显自己的无奈和绝望,同时对以“精英”自居却对学生们举起屠刀的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和他的文章都为反动当局所不容,而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他的反精英和“民间性”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野草”这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文学意象作为载体的,这一意象的选择,是独特的鲁迅式思考。
二、“野草”意象的文学分析仔细揣摩文本,可以看出,鲁迅在《题辞》中创造的“野草”这一文学意象有以下三重涵义。
第一,“野草”指鲁迅在这本集子中的作品。
鲁迅在目睹了大屠杀之后,一直想为青年们做些什么,最后,他还是决定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写作,来纪念那些活在他心中的学生们,这是他唯一的纪念方式,将大悲化作大爱,他也说的很清楚,“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就是将作品作为祭品,去祭奠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
第二,“野草”同时也代指那些为了心中的理想而献身的青年们。
青年们的生命力旺盛而蓬勃,正如野草一样,他们是不会轻易被征服的,很多优秀的青年虽然牺牲了,但是后来者依然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前仆后继,革命的火种是不会被轻易扑灭的。
野草题辞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
我对于这腐朽有大喜欢,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屈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删,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
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
当
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刈,直至于死亡而腐朽。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这以野草为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腐朽。
1.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
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
人与善,爱者与不爱者之间作证。
3.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
希望这野草的腐朽,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
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腐朽更其不幸。
4.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5.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云楼上 当。
《野草题辞》赏析
《〈野草〉题辞》赏析《<野草>题辞》是鲁迅写给其散文诗集《野草》的序言,其自身也是一篇思想深刻、情感强烈的散文诗.在这篇《题辞》里,鲁迅披露了其创作《野草》的动机,阐述了解读《野草》的启示,并表达了他将继续战斗的决心。
一、创作背景《〈野草>题辞》写于1927年闻名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作者深深地有感于蒋介石政府背叛革命、屠杀人民的血腥暴行,在精神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五四"运动低落后的苦闷、彷徨中走了出来,决心去迎接新的战斗。
二、文本解读题辞在第一句中就交代了这篇序言写作的缘由,“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自己在之后创作的《怎么写》一文中,帮助读者解读了他的这种心情:“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怎么写》中清楚地表达了《题辞》的首段是在陈述一位写作者的心情状态。
当他面对着生活中激荡的剧烈变动时,无数的感慨都落入了他的心头,在心中融汇、酝酿、发酵,导致作者的内心世界无比的丰富充实。
而当他想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时,却发现这些内容既不为社会当局所容纳,而语言也乏力于精准地传达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因而感到空虚。
作者接着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腐朽,但他对于这死亡、腐朽,却是大欢喜的,因为他借此知道过去死亡的生命是非空虚的。
结合第一段,作者曾经因为感到”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而感到空虚,但他终究写了。
写下了那些过去的作者的思想已经发生转变,但是那些留下了过往心境的作品,却在新思想的诞生所映照的死亡下,展示了它自身的存活痕迹。
之后作者说明了他所谓的“过去的生命"是什么,那就是“野草"。
作者用自谦的比喻手法,将他的作品《野草》集子,比喻成了地面上的野草,正因为正如野草是汲取了露、水,与陈死人的血和肉一般,作者的《野草》是吸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遗产、五四”的时代精神、他自身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战友以及青年的血和肉。
《野草》题辞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 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 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 是我的罪过。 (第2、3段)写鲁迅先生以不断革命的观点看待自己 “过去的生命”从而点出作为‚过去的生命‛的记录的 ‚野草‛。 此时的鲁迅,世界观开始发生质变,由于他在思想上 不断革命,严格要求自己,为投入新的战斗继续前进,所 以他对于自己‚过去的生命‛的‚死亡‛和‚朽腐‛并不 惋惜,而‚大欢喜‛。 但同时,鲁迅先生也没有完全抹煞过去。所谓借“过 去的生命”的“死亡”、“朽腐”可以知道它“曾经存 话”、“还非空虚”。就是说,他过去在北洋军阀统治时 期,曾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其走狗文人进行过激烈的 战斗,并没有虚耗岁月,《野草》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培 育出来的作品,就是记录这一战斗的业绩之一。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 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 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第三部分(第4、5段),写《野草》的产生和遭 遇,以及鲁迅为"野草"的遭遇而欢欣。 “野草”很平凡,“根本不深,花叶不美”,但它 是在战斗中求生存,发挥了战斗作用的。它既从"露"和 "水"(比喻进步势力)获得滋润,也从陈死人的血和肉 (比喻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吸取精华。以顽强的生 命力同反动派挑战,因而不可避免地遭到反动派的"践 踏"和"删刈"。 "野草"在"存活"中完成了对反动派无情的揭露和尖 锐批判的历史任务。为此,鲁迅先生情不自禁写道:"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笑敌人的卑劣,歌唱"野草"的 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野草》题辞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打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
我对于这腐朽有打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嗨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
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永远死亡而腐朽。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小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活着也不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
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腐朽,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腐朽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野草》 题辞(鲁迅)
《野草》题辞(鲁迅)《野草》题辞(鲁迅)作者:时间:2005-09-2416:47:48|[回复][发表][>]--------------------------------------------------------------------------------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1927年文坛巨匠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问世,中国的散文诗已呈现异彩缤纷、春色满园的景象。
一部《野草》问世,鲁迅在探索前进的心路历程中,把最典型最深刻的人生昭示人间,鲁迅称起散文诗之擎天,郭沫若、矛盾、冰心等作家也都使用温暖的感情血脉,富有民族特色,含蓄的表达哲理,反应强烈的时代精神的口语化大众化散文诗作品,未后来者树立了范本和奠定了基础。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中华革命的主将,他的条文、思想敏锐深刻,文笔犀利凝练,影响巨大;他的散文诗《野草》开现代散文诗创作之先河,一生著述丰富,小说、诗歌、散文等均有重大建树,其小说《阿Q正传》更是响誉中外。
鲁迅的散文诗《题辞》赏析
鲁迅的散文诗《题辞》赏析题辞鲁迅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公元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吶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和大量杂文。
在他众多的文学创作体裁中,尤以小说和杂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他是我国散文诗开创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而《野草》成为我国现代散文诗的奠基之作。
【赏析】《题辞》是《野草》收集成书时鲁迅所写的一篇序文,作于1927年4月26日,作者特别注明写作地点是“广州之白云楼”。
文章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得文中没有一般序言的套语,读起来颇有韵味。
鲁迅写这篇《题辞》的时候,距离《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的完成已经一年多了。
鲁迅在这篇《题辞》中抒发了他的满腔悲愤和对国民党黑暗政治势力的强烈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同旧世界彻底决裂、渴望革命新时代迅速来到的心声。
鲁迅《野草》题辞
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2),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3)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4)。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5)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注释:〔1〕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作者在广州作的《怎么写》(后收入《三闲集》)一文中,曾描绘过他的这种心情:“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
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
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大欢喜佛家语,指达到目的而感到极度满足的一种境界。
(3)陈死人指死去很久的人。
见《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塞。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4〕地面比喻黑暗的旧社会。
作者曾说,《野草》中的作品“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野草)英文译本序》〔5〕白云楼在广州东堤白云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野草,题辞》浅析
《题辞》是鲁迅为散文诗集《野草》写的前言。
在《题辞》这首散文诗里,作者披露了写作《野草》的思想变化历程,形象地概括了写作《野草》的目的及艺术来源,并表达了作者继续战斗的决心。
可以说,《题辞》是作者“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一、《题辞》显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经历
鲁迅写《题辞》的时候,正是“4.12”反革命政变后的十多天,这时,鲁迅的思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进化论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从苦闷、彷徨中走了出来,决心去迎接新的战斗。
用《题辞》中的话来说,便是:“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旧的我已死,新的我已诞生。
《题辞》第一句便交待了写作背影。
为什么“当我沉默的时候,觉得充实”?而“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呢?这是因为作者面对白色*恐怖的血腥观实,“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有许许多多感愤要写,因而“觉得充实”,可又捉摸不定,不知怎么说,以至无话可说,又“感到空虚”。
这便是鲁迅写《题辞》的时代背影和心境。
作者接着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
”鲁迅这时思想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残酷的现实“轰毁”了他的进化论,在思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
当鲁迅写《题辞》时,回首过去,觉得这一段路已经走过,自己向命运,向时代,向现实作了抗争。
因为这抗争证明曾经生活过,战斗过,所以作者面对这已经过去的生命历程,抱“大欢喜”的态度。
现在已经告别过去,迈开步伐走向未来。
二、《题辞》的内容透视了创作《野草》的思想艺术源泉
在《题辞》里,鲁迅用诗的语言,概括了创作《野草》的思想艺术来源。
他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
”也就是说,他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没有写出高大参天的“乔木”样的巨作,有的只是“野草”这一类短小的文章。
这是鲁迅的自谦,其实那时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都已出版,赢得广泛的好评和声誉。
作者告诉我们,《野草》的创作是“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吸取露”指的是历史的“露”,即中外的文学遗产。
鲁迅写《野草》的时候,对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和外国名家作品作了借鉴、吸收。
比如仿照张衡的《四愁诗》写了《我的失恋》,借鉴李商隐的奇谲诗风而融于各篇。
又参考了波德莱尔、屠格涅夫、厨村白川等外国名家的作品,同时还引用了《圣经》的内容。
总之,《野草》吸取了前人的艺术成果,结合现实生活,溶铸了作者的思想艺术修养而写成的独具风格的鲁迅诗。
“吸取水”指的是时代的“水”,也就是“五四”的时代精神。
这里,既有《过客》一样不屈的探索和追求;也有《淡淡的血痕中》、《这样的战士》对军阀统治的猛烈抨击;《立论》、《狗的驳诘》等对社会生活的泠嘲热讽;还有《复仇》对无聊看客的批判。
更多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渲泄。
虽然不少篇章带有梦幻的描写,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但实质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是紧跟时代节拍而创作的诗篇。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指的是“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战友以及青年的血和肉。
”比如《腊
叶》是有感于许广平的爱情,“为爱我者保存我而作”。
又如《复仇》是有感于当时愚昧的国民,“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
”又如《死火》为将火种携带出来,宁愿毁了自己,《希望》、《一觉》等篇写了一个长者对青年人的关怀爱护之情。
这些,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创作《野草》的艺术源泉,无论是“露”是“水”还是“血和肉”都融进了鲁迅人生探索中的思想精华和独具个性*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这一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永久魅力的散文诗集《野草》。
三、艺术地概括了《野草》的创作目的
在《题辞》里,作者说“天地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是针对当时黑暗现实而说的。
黑暗的现实,使一切自由的权利都被剥夺,任何愤怒,反抗的声音都无法表达。
因此,“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即使这样,作者还是写出了这本《野草》,在追求光明,鞭挞黑暗的时候,在旧我已死去,新我已诞生的时候,在回忆过去,憧憬未来的时候,写出了这本诗集,并且将它“献子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这就表明作者的创作的目的。
《题辞》作为鲁迅“心的誓言”是一把利刃,带有强烈的战斗性*。
这篇《题辞》的锋芒所指便是当时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
“4.12”上海大屠杀,“4.15”广州血腥大惨案,这两次反革命政变,使鲁迅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反动本质。
这时的鲁迅已经从苦闷、彷徨中走了过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在《题辞》里,作者希望“地火在地下运行”熔岩必将喷发,人民革命必将到来,断言人民革命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断言国民党反动统治绝不能长久。
因此敌人对这篇《题辞》是十分害怕和痛恨的,对它横加“践踏”和“删刈”。
《野草》最初几个版本曾印入《题辞》,1931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第七版的时候,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夫抽去。
从敌人的害怕和敌视中,让我们更加看出这篇作品的战斗威力。
作者:何火权1992年1月(发表在《广东鲁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