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家乡巨变征文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40年家乡巨变征文4篇
【篇七】
在中国文字中,西安交通大学是一个大词。对于中国的高校,对于中国的科技战线,对于西部和陕西,乃至对于中国近现代史,都是一个不可省略的大词。在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和他们家长的心中,更是一个在人生道路上打了着重号的大词。
但对我则不然。西安交大所有的宏大叙事我都了然于心,它让我充满豪情。不过,这所巨无霸式的学校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更多的是只属于私人话语和私密空间。那层层叠叠的楼群,那灿烂如云霓的樱花道,那从教室里喷涌出来、满挟着求知和思考、憧憬和理想的人流,那无计其数的夜灯和夜灯下苦读的面影,还有盘桓在食堂中长龙般的队伍,还有泛漫在饭桌上胜似美味的谈笑,我都不是一个旁观者,可以说其中无不有我。旮旮旯旯,有着我人生的小场景在再现;断断续续,有着我生命的曼陀铃在弹拨……
我给这只属于我的西交大,起了个只属于我的名字:椒园。我并不知道美丽的校园里是不是也有葱葱的花椒林,它只是个谐音,却平添了一点浪漫,悄悄传递了一点我和交大的亲昵,也便有了特指的感情内容。
自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我写的许多文章结尾落的地名出现了“椒园”二字,“某年某月某日于西安椒园”,那指的便是西交大的校园。不要以为我是在交大书如烟海的图书馆中,或是在温馨明净
的小蜗居里完成的这些文章,不是的。大半是在随便路过的哪幢楼的哪间教室,或小小的师生答问室中写就的。因为我要选择孤独、陌生和安静,这是比咖啡和热茶更好的写作环境。
后来,大约10年后,当我搬到西郊现在住的“不散居”时,曾将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的人生轨迹,以先后四个居住地的名称缀成一联,书于宣纸,那便是:“才从岚楼椒园过,又抵谷斋不散居。”岚楼、椒园,谷斋、不散居,储藏了我三四十年的生命。长安城里小有名气的烧瓷专家魏庚虎先生,还将这个毫无平仄、只有忆念的联句烧在一个大青花瓷瓶上,几十年过去,现在仍然庄严地放在客厅大书案的正中央。
【篇八】
洗衣对于我们妇女来说,过去曾是一件每天必须要做的琐事,既费时间,又很单调,还称得上是辛苦。
如今,对于已经用上全自动洗衣机的我来说,洗衣则成了一件轻松而简单的"小菜一碟"了。每天早上,晨练归来,憩足精神后,不慌不忙地将全家人要洗的衣裳丢进全自动洗衣机里,然后按下开关,就悠然自得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等衣裳洗净甩干了,只拿出去晾晒就完了事。
今天,当全自动洗衣机帮我洗衣之时,电视里正在谈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变化,我由此油然回想起三十年前洗衣的往事……
由于我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几个弟妹,从10岁起我就担负起洗全家衣裳的重任。每天清晨,天刚朦胧亮,我就挎着一大篮子衣裳下河去洗衣。我们家虽住在城里,有自来水,但因离汉江不远,妈
就叫我到汉江河里去洗。穿过一条街巷,来到汉江边,我左顾右盼,首先挑选一块好的青石,然后,操起棒槌,将衣服一件件就着清清的江水在青石板上捶打着;然后再在湿衣服上打上肥皂,一件件搓揉一阵后,再用棒槌击打,最后再放到汉水河里漂洗干净,每天清晨,我就重复着这些动作,洗完一篮衣裳足足需要一二个小时,这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我赶紧提着一篮子洗好的衣服回家,然后匆匆忙忙扒点早饭,这才慌慌忙忙赶去上学。
平素洗衣,我倒不觉得有什么苦累,我记忆最深的是冬天洗衣,手一伸进水里,就冰得不由自己地缩了回来,但我又不能不洗,只有把手放在嘴里哈哈气,再双手搓一搓,才开始洗衣,洗完衣裳后手就冻得通红通红。有一次,我挎着一大篮子刚洗干净的衣服爬上堤坡时,不小心,一下子滑倒了,一篮子洗好的衣裳全弄脏了,我也顾不上揉揉摔疼的腰腿,就将弄脏了的衣裳一件件再重洗干净。
1970年,15岁的我听说附近一家絮棉厂有活干,洗一锅旧棉絮,可得7元2角钱。当时我们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总想帮家里挣点钱,听说此事后,赶紧找到厂家,要求参加洗棉絮的队伍。厂家同意了,我喜出望外,但当我洗了一锅旧棉絮后,才知道这7元2角钱来得确实不容易。
到絮厂去拉旧棉絮洗的时候,得借一辆板车去拉,因为一锅旧棉絮虽是150斤,但先由本厂工人将这150斤的棉絮放到烧硷锅里煮,煮后的旧棉絮是湿的,那就是几百斤了。我将这沉甸甸的一锅棉絮拉到河堤上,用篮子一篮一篮地提到河下边,将棉絮一点一点地在青石
板用特制的大棒槌捶洗,每一块棉絮都捶透后,再放到篮子里,让它浸泡在水中,然后像洗菜一样用手翻动,一直到旧棉絮中黑水洗清了,再把它拿到江边的青石板上再捶洗第二次。这才把这洗好的棉絮堆放在一块大石头上,等水沥干了,再一篮篮提到堤上,用板车拉到絮棉厂去漂白,漂白后,我再用板车拉到堤上,又一篮篮地提到河里去把漂白粉清洗干净,洗净后的旧棉絮我放到堤岸上晾晒干,晒干后再拉到絮棉厂让厂家验收,厂家验收时,如果少一斤会扣掉两角钱,验收全部合格了,才会拿到7元2角钱。为了这7元2角钱,我得忙整整一个星期,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往河边跑,就把手浸泡在硷水和漂白粉的水里,就举起胳膊不停地挥舞着棒槌,每天累到天黑尽了才回家。
有一天,我正在学校上课,突然发现邻居的一个小弟弟在窗外喊我,说我洗的套子被水冲走了。下课后,我赶紧往江边跑,江水不知什么时候涨得老高,把我洗净后堆在河边上的还来不及晒的棉絮卷走了,看着滚滚的江水,我流下了眼泪,这是我起早贪黑一个星期的劳累啊!
尽管挣这钱不容易,但我还是舍不得放弃,整整洗了了两年,以至我后来手腕因劳累过度得了腱鞘炎,只到现在,手一用力,手脖子上就会隆起个包,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1983年,当商店里开始出现第一批双缸洗衣机时,我欣喜万分,第一个涌上来的念头就是一定要买。当时,我和丈夫的月工资加起来只有80元钱,而那款洗衣机要440元。但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将结婚3年来的全部积蓄掏了出来,把那台洗衣机搬回了家。
这台笨重的双缸洗衣机我们整整用了十年,到1993年,当商店里开始出现轻便的半自动洗衣机时,我们才替换了它。
一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我们全家搬进一个花园小区的新楼房,为了跟这美好的环境配套,也为了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我们又买了市面上最新式的"全自动洗衣机"。每天,当这台全自动洗衣机开始工作时,那发出的音响是那么地悦耳,我仿佛它在唱一支欢乐的歌,歌唱着幸福的生活……
【篇九】
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是一条实践探索之路,是一条开拓创新之路,是一条创造财富之路,是一条富民强国之路。
回想四十年前,政治清廉,社会安定,干部两袖清风,民风淳朴端正。只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保守资源,谨慎开发,闭关锁国,交往受阻,流通不畅,发展受限,故而经济建设比较缓慢,社会物质极为贫乏,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往往得不到全面满足,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充分保障。
一叶知秋——立足于我们定边县的实地,看一看四十年前前后后的发展变化,就能够看得出改革开放的一部分利弊得失、兴衰成败和新旧差距大致风貌来的。
过去,在行路方面,全凭两条腿。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人们还把两条腿戏称为“11号汽车”。有朋自远方来,问,怎么来的?回答,坐11号汽车。这样的玩笑50后的人,都还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