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智能循迹车使用说明书

智能循迹车使用说明书

智能循迹车使用说明书
1.循迹板实物图
说明:循迹板共有5个探头(Q1~Q5),分别对应的输出端为OUT Q1~Q5。

工作原理:发射头发射红外线,当地面没有黑线时,红外线被反射回来,接收头接收
到后接收端导通,导通则T1接地=0;反向端大于同向端, 则OUT 端输出低电平为低1给单片机识别,单片机通过扫描引脚来判断黑线状态。

同理,当黑线将红外线吸收时,那么OUT 端输出高电平1给单片机。

在输出端接有工作指示灯,当第电平时,指示灯亮.
2.循迹板电路图
3.循迹探头说明书
4.循迹算法分析
T1
A . B. C.
A.一个探头检测到信号
B.侧边一个探头检测到信号
C.两个探头同时检测到信号
5.电机驱动
电机驱动结构简图
电机驱动分析:这是一个H 桥电路,当LA 点位低电平时,Q3,Q2截止,Q7,Q1导通,电机左端呈高电平;当LB 点位高电平时,Q8,Q2截止,Q6,Q5导通,电机左端呈高电平;因此,在LA 为0,LB 为1时,电动机正转,反之,电动机反转。

如果LA,LB 同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电机停止转动。

LA
LB。

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

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
图1.1程序主界面
在此界面中,用户可以在菜单工具栏中的“文件”、“工具”、“帮助”等菜单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操作菜单工具栏下方的选项:“赛道设计”、“赛车设计”、“仿真模拟”、“结果回放”,进入相应的操作子界面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赛道设计:在赛道设计子界面中,可以进行赛道的设计操作,如新建及修改赛道、赛道基本参数设定等。
图1.3赛道设计界面
赛道主视窗及全局视窗可即时显示出正在设计的赛道的形状,供用户设计时参考,当坐标停留在主视窗内时,左下角状态栏会有当前鼠标点的坐标显示,方便用户设计赛道时地定位。用户可以通过赛道编辑来实现赛道地设计,右下角的数据列表还有当前赛道地数据信息显示,这样使赛道设计更加方便、直观。
图1.4赛车设计界面
赛车设计包括:赛车基本参数设置、电机参数设置、舵机参数设置、添加并设置传感器参数四个方面。获得并设置准确的各种参数,是一个好的赛车模型的基础。
图1.5仿真界面
仿真开始之后,系统提供了5块区域显示赛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数:
1)主视窗
显示局部区域的赛车运行姿态,用于细节观察。
2)全局视窗
显示全局信息,用于观察赛车运行全局状态。
智能车的角度控制是通过单片机输出pwm信号对舵机进行控制的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能产生周期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信号当pwm信号输入到舵机时舵机内部产生一个直流偏置电压此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将获得电压差输出最后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到电机驱动芯片决定舵机的正反转
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
#define Left2 0//宏定义,左转
#define Right2 3//宏定义,右转
sbit ControlPort = P0^0; //舵机信号端口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说明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说明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设计说明智能循迹避障小车是一种基于微控制器控制的智能小车,它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进行自主行驶、循迹和避障。

下面是对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说明:1.硬件设计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1 微控制器:使用单片机实现小车的控制和决策,采用常见的单片机有STC、ATmega、STM32等。

1.2 传感器: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循迹,超声波传感器进行避障。

在循迹方面,一般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小车底部,分别检测黑线和白色地面;在避障方面,一般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小车前方,检测前方物体距离。

1.3 驱动电机:小车驱动电机一般采用直流减速电机,通过H桥驱动电路实现正反转控制。

1.4 电源:小车电源采用锂电池或干电池供电。

1.5 其他:小车还需要一些辅助元件,如LED指示灯、蜂鸣器等。

2.软件设计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循迹算法:根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黑线和白色地面的信号,判断小车当前位置,控制小车朝着黑线方向运动。

2.2 避障算法: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的前方距离信息,判断小车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碰撞。

2.3 控制逻辑: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得出的小车状态,进行控制决策。

比如,避障优先还是循迹优先,小车如何避障等。

2.4 通信协议:如果需要远程控制或传输数据,需要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

3.功能实现基于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智能循迹避障小车以下功能:3.1 循迹:小车能够自主行驶,按照预设的循迹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和执行。

3.2 避障:小车能够根据预设的避障算法,自主避开前方障碍物,避免碰撞。

3.3 情境感知:小车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3.4 远程控制:如果需要,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实现小车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循迹小车(程序)

循迹小车(程序)

附录程序目录一、前言------------------------------------------------------------二、小车功能------------------------------------------------------三、元器件选择--------------------------------------------------四、I/O分配及硬件连接简图---------------------------------五、相关模块、算法---------------------------------------------六、系统框图------------------------------------------------------七、调试过程------------------------------------------------------八、小车图片资料---------------------------------------------------九、讲座所感------------------------------------------------------十、实习总结------------------------------------------------------一、前言感谢生产实习能给我们这次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虽然实验条件异常简陋、资金投入非常有限,总体感觉我的队友们灰常灰常给力啊,我感觉我是抱到大腿了--王威,夏青、峰哥,团队气氛非常好,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工研究模块,最后一起解决问题调试程序,而且是不同的组合在不同阶段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大家精诚合作,各显身手,在奋战中给大三学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之前我们本来商量是不是可以拿往年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过来做,如果难度太大就算只实现一部分功能也算是成功完成了,结果研究一天后发现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需要很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啊,基本上都是准备一个月以上然后开工的,后来王威提议要不我们做个小车吧,超声波测距实现自动物体追踪,控制核心采用单片机,传感器采用广泛用于避障和测距的超声波传感器,前进和后退用普通伺服电机和电机驱动模块实现。

光电循迹智能小车

光电循迹智能小车

特色与创新点
(1)、转向时路程计算技术; (2)、传感器的实时扫描; (3)、程序简单可行机械结构紧凑;
团队介绍
作意 希 品见 望 。和 老 指师 导给 ,我 帮们 助提 我出 们宝 改贵 进的

谢 谢 指 导
下车为准备阶段, 上车为转向阶段
转 向 准 备 阶 段
研究方案
智能车的导航; (3)入库停车:入库方案和转向方案类似只 是把他的入库速度调至较慢以确保其准确性。 当小车进入以慢速进入车库时随即光电开光 传感会接收到车库发来的停车信号并传给单 片机进行立即制动停车并发出声光信号。
研究方案
激光传感器一体传感器
研究方案
自身干扰的排除: 并在接收器上安装一定长度的黑色圆筒管及 调焦器使每个接收器只接收特定区域的信号、 排除传感器自身的干扰如下图所示。
研究方案
自然光的排除: 通过调节波长来排除干扰。
研究方案
信号处理: 对于单片机来说高低电平的区分率不高,所 以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再输入 单片机内。信号的输入也是有高低电平组成, 我将两翼六个接收器采集的信号组成一个个 数字字符串作为智能车位置的信号
研究方案
对于小车的选择与设计我们采 用四驱动前轮转向的小车平台。 它具有加速快、行驶平稳的特 点,对于提高小车快速、平稳 的行驶有很大的帮助。
车体结构如图所示
平台
传感器分部
研究方案
根据比赛的要求我们将采用以 MC9S12DG128为核心的增强型16 位单片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智能车 的直行、转向、入库停车的控制。 它包括两个8路10位精度A/D转换器 和4路8位脉宽调制模块(PWM),足以
研究方案
3.智能车的导航; (1)直行:经过信号的采集、处理后得到多 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分类后得到如下表 所示的车身位置及需要发出的指令:

智能循迹小车说明书

智能循迹小车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智能循迹小车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 (2)ABSTRACT (4)1.绪论........................................................................................................................... - 1 - 1.1智能小车的作用和意义 ........................................................................................ - 1 -1.2智能小车的现状...................................................................................................... - 2 -2.方案设计与论证 ................................................................................................... - 3 - 2.1循迹模块 ................................................................................................................... - 3 - 2.2主控系统 ................................................................................................................... - 4 - 2.3电机驱动模块 .......................................................................................................... - 5 - 2.4机械系统 ................................................................................................................... - 7 -2.5电源系统 ................................................................................................................... - 7 -3.硬件设计................................................................................................................... - 8 - 3.1信号检测模块 .......................................................................................................... - 8 - 3.2主控电路 ................................................................................................................... - 8 - 3.3驱动电路 ................................................................................................................. - 11 -3.4总体设计 ................................................................................................................. - 11 -4.软件设计................................................................................................................. - 13 - 4.1总体结构框图 ........................................................................................................ - 13 - 4.2总体程序流程图.................................................................................................... - 14 - 4.3总程序...................................................................................................................... - 14 -4.4软件仿真 ................................................................................................................. - 38 -5.安装和调试............................................................................................................ - 40 - 结束语............................................................................................................................ - 42 - 致谢 .............................................................................................................................. - 43 - 参考文献 ...................................................................................................................... - 44 -本设计主要有三个模块包括信号检测模块、主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

循迹小车作品说明书

循迹小车作品说明书

循迹小车作品说明书(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1 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方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各主要电路及部件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路循迹电路简要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比较电路简要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机驱动电路简要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位电路简要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寻迹避障小车基本知识

寻迹避障小车基本知识

循迹避障小车原理一)小车功能实现利用光电传感(红外对射管,红外发射与接收二极管组成)检测黑白线,实现小车能跟着白线(或黑线)行走,同时也可避开障碍物,即小车寻迹过程中,若遇障碍物可自行绕开,绕开后继续寻迹。

二)电路分析1.光电传感循迹光电传感器原理,利用黑白线对红外线不同的反射能力。

然后通过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接收反射回的不同光强信号,把不同光强转换为电流信号,最后通过电阻,转换为单片机可识别的高低电平。

光电传感器实现循迹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循迹传感器基本电路电路解释:TC端是传感器工作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不工作,传感器休眠,为低电平时,传感器启动。

Signal端为检测信号输出,当遇到黑线,黑线吸收大量的红外线,反射的红外线很弱,光敏三极管不导通,signal 输出高电平,当遇到白线,与黑线相反,反射的红外线很强,使光敏三极管导通,signal输出低电平。

寻迹部分调整左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两探头距离约等于白线宽度最合适,一般白线宽度选择范围为3 –5 厘米比较合适。

注意: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可调的,偶尔传感器遇到白线却不能送出相应的信号,通过调节传感器上的可调电阻,适当的增大或减小灵敏度。

另外,循迹传感器的安放也算是比较有讲究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个都是放置在白线内侧但紧贴白线边缘,第二种是都放置在白线的外侧,同样紧贴白线边缘。

我们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

编写程序使小车遇白线时,小车跟着白线走。

当小车先前前进时,如果向左偏离了白线。

那么右边传感器会产生一个低电平,单片机判断这个信号,然后向右拐。

回到白线后。

两传感器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小车前进。

如果小车向右偏离白线,左边传感器产生一个低电平,单片机判断这个信号,然后向左拐。

如此如此,小车必不偏离白线。

若小车的两对光电传感器同时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黑底)或低电平(白底),即单片机判断的都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小车向前直走,在此过程中(直走)小车若遇白线,小车又重复上面动作跟着白线走。

光电循迹测量车技术说明

光电循迹测量车技术说明

光电循迹测量车技术说明一.总述光电循迹测量车是具有自动循迹功能,自动测量的一种智能小车,其依据灰度外传感器定位循迹线路通过单片机系统控制舵机,激光及电机从而达到智能自动循迹测量的目的。

其总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供电模块:给所有其它模块供电,其具有稳压作用。

2.传感器模块:通过灰度传感器对外界信息(寻迹线)进行检测和简单处理。

3.单片机模块:对传感器模块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高级处理然后对机械模块(舵机、电机)进行控制。

4.机械模块:其包含舵机、电机,在接收单片机模块指令后对车体运动进行控制。

5.测量模块:其包含(激光发射和接收,数码管)对数木进行测量。

6.停止标志模块:当车完成比赛之后停止标志使车自动停止,比赛完成。

各模块关系图二.供电模块说明:INPUT接7V~8V电源正极(电池供电),OUTPUT(输出为稳压5V)接电路中所有VCC。

三、传感器模块说明:灰度传感器是模拟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利用光敏电阻对不同颜色的检测面根据光的反射程序不同,其阻值变化在的原理进行颜色深浅检测。

传感器信号线接0.0、0.1、0.2。

四、单片机模块说明:从P0.0接排阻至P0.7,复位开关S1,晶振12.00MHZ。

五、驱动模块说明:用L298N对直流电机进行驱动,以上是驱动原理图。

使能端ENA,ENB 接单片机的P0.3,P0.4 端口。

信号接单片机P2.2, P2.3, P2.4, P2.5端口。

六、停止标志和激光模块(1)上图为激光接收电路图,它作为停止标志使小车比赛完成时停止到终点。

(2)该图与下图共同组成激光测数模块。

说明:激光接收电路图要做三个(一个用为停止标志,另外两个用来测数)。

七.数码管管脚说明说明:此数码管为共阳数码管如图J 、E接正极,A、B、C、D、F、G、H、I依次接单片机的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管脚。

八.机械分布图说明:黄色部分的电机装在车子的下面。

循迹小车说明文档

循迹小车说明文档

循迹小车说明文档姓名:赵晶班级:2011嵌本指令班学号:201101041187一、功能描述1)小车可以沿着黑线跑,转大弯、小弯、直角弯等。

2)车顶附带12864液晶显示屏,显示时间、温度、距障碍物距离等。

3)躲避障碍物。

二、线路连接P0.7--P0.2连接电机驱动器,P1.0--P1.3连接四个探测器,P1.4--P1.7连接12864液晶显示屏,P2.0连接蜂鸣器,P2.1和P2.2连接两个独立键盘P0.0连接温度传感器P3.5--P3.7连接时钟模块。

三、实验器材小车底座一个,直流减速电机两个,L298N电机驱动模块一个,18650充电锂电池2节,电池盒一个,7805稳压芯片一个,10K 电位器4个,RPR光电传感器4 个,100Ω,100K电阻若干,12864LCD显示屏一个,3mm LED小灯若干,1302时钟模块一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一个,超声波测速模块一个,LM393比较器四个,103瓷片电容若干,47μf电容若干,洞洞板若干,排线若干,AT89C51芯片一张,单片机最小系统一个。

四、功能实现1、焊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如下图。

保证单片机的正常工作,方便我们对各个引脚的使用。

最小系统板,分三部分:外部晶振电路,给单片机提供工作时钟源;外部复位电路,可以上电复位,还有当单片机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人为手动复位;单片机,单片机就是一块微处理器,用来装载程序,实现程序功能。

图1(最小系统电路图)2、组装小车底盘安装小车电机和电机驱动器,设计小车外观。

使用直流/步进两用驱动器可以驱动两台直流电机。

分别为M1和M2。

引脚A,B可用于输入PWM脉宽调制信号对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如果无须调速可将两引脚接5V,使电机工作在最高速状态,既将短接帽短接)实现电机正反转就更容易了,输入信号端IN1接高电平输入端IN2接低电平,电机M1正转。

(如果信号端IN1接低电平,IN2接高电平,电机M1反转。

)控制另一台电机是同样的方式。

循迹小车资料

循迹小车资料

循迹小车资料工作原理简介:循迹小车能沿着黑色跑道自动行驶,不管是跑道如何弯曲小车都能自动行驶真是太神奇了!大家知道当光源射到白色物体和黑色物体上时的反光率是不同的,我们这里用红色的LED作为光源,光线通过地面反射到光敏电阻上通过检测光敏电阻阻值变化能判断小车是否行驶在白色区域上,如果检测到是黑色跑道,说明小车跑偏,这一侧的电机就会减速甚至停转这一侧的绿色的LED熄灭,驱动小车向相反方向行驶,这样小车就能始终沿着跑道行驶了。

芯片LM393随时比较着两路光敏电阻的大小,当出现不平衡时(例如一侧压黑色跑道)立即控制一侧电机停转,另一侧电机加速旋转,从而使小车修正方向,恢复到正确的方向上,整个过程是一个闭环控制,因此能快速灵敏地控制。

光敏电阻器件这就是光敏电阻,它能够检测外界光线的强弱,外界光线越强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小,外界光线越弱阻值越大,当红色LED光投射到白色区域和黑色跑道时因为反光率的不同,光敏电阻的阻值会发生明显区别,便于后续电路进行控制。

LM393比较器集成电路LM393是双路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由两个独立的精密电压比较器构成。

它的作用是比较两个输入电压,根据两路输入电压的高低改变输出电压的高低。

输出有两种状态:接近开路或者下拉接近低电平,LM393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所以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

安装光电回路光敏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注意极性)是反向安装在PCB上的,和地面间距约5毫米左右,光敏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之间距离也在5毫米左右。

最后可以通电测试.整车调试在电池盒内装入2节AA电池,开关按下去以后,小车正确的行驶反相是沿万向轮方向行驶,如果按住左边的光敏电阻,小车的右侧的车轮应该转动,按住右边的光敏电阻,小车的左侧的车轮应该转动,如果小车后退行驶可以同时交换两个电机的接线,如果一侧正常另一侧后退,只要交换后退一侧电机接线即可。

机器人巡线教程

机器人巡线教程


4
光电值越小→光电离黑线越近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在小车处理上:
7
离黑线越近→小车转的弯越小→左右
马达速度差越小
6
离黑线越远→小车转的弯越大→左右
马达速度差越大
8
因此:光值差--对应--左右马达速度
差。
PID中的比例控制
光电状态与小车的控制方式:
右转 直走
左转
按照图示,偏离黑线时亮度越大,弯越大。假设取小车直走的值 为300,设小车每次检测的值为gray,差值error=gray-300;速 度差sp_err=p*error;
三个光电解决复杂路口情况
对于类似上速图示的路口情况,需要同时通过几个光电的状态来判 断小车该做出的动作。 以第一个图片的直角处理为例:
行走中判断第2个和第3个光电是否检测到黑线→是的话控 制其右转→在右转过程中判断第1个或者第2个光电是否检测到黑线 →停
后面三个或者其他路口都可以以第一个图示的情况来处理 。具体程序处理可查看例子程序。
走的更好,甚至要走交叉路口等情况,就要对车子进行进一步处理。
处理复杂路况
对于竞赛类的场地,轨迹的图形形式多样 化,这样需要采用多个光电传感器的方式 来解决。以三个光电传感器为例。
三个光电的基本循迹控制方 式
○ 三光电循迹的基本处
理如右图所示。
○ 对于复杂图形的循迹, ● 程序需要分段操作,对 ● 不同的路口进行判断处 ● 理。
1. 仍然采用双光电,增加脱离轨迹的情况 2. 采用多光电,不同光电转弯的速度不同
仍然采用双光电,增 加脱离轨迹的情况
下列两种情况无法根据光电的
亮度值判断,但可以根据之前
脱离轨道时是哪个光电最后检

智能小车的循迹避障行驶说明书

智能小车的循迹避障行驶说明书

智能小车的循迹避障行驶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本设计完成的工作 (2)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3)2.1 方案选择及论证 (4)4446662.2 最终方案 (7)第三章硬件设计 (8)3.1 主控器STC89C52 (8)3.2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 (10)3.3 单片机时钟电路设计 (10)3.4 避障模块 (10)3.5 电源设计 (11)3.6 电机驱动模块 (12)3.7 红外循迹模块 (13)3.8 小车车体总体设计 (15)第四章软件设计 (16)4.1 主程序流程图 (16)第五章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8)5.1 系统的安装 (18)5.2 电路的调试 (19) (20)20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20)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整机电路原理图.. (22)附录2 部分源程序 (23)智能小车的循迹避障行驶摘要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智能机器人已经渐渐普及到国防、工业、交通、生活等各个领域。

为了使生产更加有效率更加安全,使生活更加方便、轻松,智能机器人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小车属于智能机器人的一种,同样能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它能够自己判断路面情况,并将各种信息反馈给单片机。

所用到的学科有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

智能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的双手、减小工作强度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能够自动循迹和避绕障碍物行驶则是智能小车需要的最基本的功能。

小车之所以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并进行循迹是因为它可以感测引导线和行进路上的障碍物,因此这里采用超声波测距模块和红外传感器来实现这些功能。

本文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发展前景,描述了智能车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和应用的情况;接着对硬件部分所用器件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软件设计和机械部分进行说明;在文章的最后就整个过程的体会及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循迹避障小车说明

循迹避障小车说明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说明1.功能简介该循迹避障小车使用红外线收发二极管作为传感器,装在前方的两组红外线收发二极管探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装在下面的两组红外线收发二极管作为循迹使用。

LM339将四个红外线接收二极管的输出信号放大后传送给单片机STC15W201S进行处理,单片机根据这四组信号做出判断,然后控制两个直流电机的运行和停止。

4个蓝白可调电阻可以调节4组红外线收发二极管的灵敏度。

STC15W201S 是一种C51单片机,它下载程序方便,工作电压范围宽,只需要两节1.5V电池就能工作。

2.电路图3.元件清单机械零部件4.装配与调试按电路图和电路板上的标识依次将色环电阻,瓷片电容,发光二极管,集成电路插座,排针,电位器,开关,三极管,电解电容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IC方向,发光二极管的方向。

所有元件焊接完成后检查电路板,以免有虚焊,漏焊,短路的情况。

循迹用的两组二极管安装在二极管的下方,距离万向轮顶端5MM左右。

直流电机的接线有正反,如果在通电后发现电机转反了,只需要将电机的两根线调换后重新焊接即可。

所有安装工作完成后,将电源开关S1拨到OFF位置,S2拨到循迹位置,放入两节电池,再将S1拨到ON位置。

这时需要先调节循迹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灵敏度。

调节方法以D3 D7这一组二极管为例,先将D3 D7对准黑色的轨道线,调节可调电阻R10,使右边的电机处于刚好停止的状态,然后将D3 D7对准纸张的白色区域,只要一对准白色区域,右边的电机马上就开始运转,这时这一组二极管的灵敏度就调节好了,另外一组红外线收发二极管D4 D9的调节方法相同。

把小车放到轨道上,就可以循迹了。

把开关S2拨到避障位置,调节前方两组避障二极管的灵敏度,将D6 D10 对准一个物体,调节可调电阻R19,直到刚好有一边的电机停转,然后将D6 D10 对准空旷地方,这时停止的这一边电机恢复运转,这组二极管就调节完毕了。

由于采用的是红外线避障,如果障碍物是黑色或者表面为镜面,都会影响红外线的反射,导致检测不到障碍,无法做出避障动作。

寻迹避障小车基本知识

寻迹避障小车基本知识

循迹避障小车原理一)小车功能实现利用光电传感(红外对射管,红外发射与接收二极管组成)检测黑白线,实现小车能跟着白线(或黑线)行走,同时也可避开障碍物,即小车寻迹过程中,若遇障碍物可自行绕开,绕开后继续寻迹。

二)电路分析1. 光电传感循迹光电传感器原理,利用黑白线对红外线不同的反射能力。

然后通过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接收反射回的不同光强信号,把不同光强转换为电流信号,最后通过电阻,转换为单片机可识别的高低电平。

光电传感器实现循迹的基本电路如下图所示循迹传感器基本电路电路解释:TC端是传感器工作控制端,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不工作,传感器休眠,为低电平时,传感器启动。

Signal端为检测信号输出,当遇到黑线,黑线吸收大量的红外线,反射的红外线很弱,光敏三极管不导通,sig nal输出高电平,当遇到白线,与黑线相反,反射的红外线很强,使光敏三极管导通, signal输出低电平。

寻迹部分调整左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两探头距离约等于白线宽度最合适,一般白线宽度选择范围为3 -5厘米比较合适。

注意:该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可调的,偶尔传感器遇到白线却不能送出相应的信号,通过调节传感器上的可调电阻,适当的增大或减小灵敏度。

另外,循迹传感器的安放也算是比较有讲究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两个都是放置在白线内侧但紧贴白线边缘,第二种是都放置在白线的外侧,同样紧贴白线边缘。

我们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

编写程序使小车遇白线时,小车跟着白线走。

当小车先前前进时,如果向左偏离了白线。

那么右边传感器会产生一个低电平,单片机判断这个信号,然后向右拐。

回到白线后。

两传感器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小车前进。

如果小车向右偏离白线,左边传感器产生一个低电平,单片机判断这个信号,然后向左拐。

如此如此,小车必不偏离白线。

若小车的两对光电传感器同时输出的信号为高电平(黑底)或低电平(白底),即单片机判断的都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小车向前直走,在此过程中(直走)小车若遇白线,小车又重复上面动作跟着白线走。

ST118光电传感器资料,循迹小车检测黑线的模块说明书

ST118光电传感器资料,循迹小车检测黑线的模块说明书

三、常用电路
根据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内部结构,我们可以设计上面的电路,电阻主要起 限流作用,电阻值常设置为:R1=510Ω,R2=20kΩ。 这样,如果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头导通,E 管脚输出高电平,接 近 Vcc;如果没有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头不导通,E 管脚输出低电平, 接近 GND。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单片机扫描 E 管脚(类似按键扫描的方法)以确定接收管 的状态。
四、智能车中黑白线应用
白色物质吸收光线少,大部分光波被反射;黑色物质能够吸收大部分光波,只反射部分 光波。利用这一点,我们选取合适的测量距离,如 1cm(最佳的测量高度可 以根据多次实 验结果比较调节)。结合上面的应用电路,这样可以通过检测 E 脚的值(0/1)确定传感器 下面是白色还是黑色,达到判断的目的。
ST188 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使用方法
一、特点
1. 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 2. 检测距离可调整范围大,4-13mm 可用。 3. 采用非接触检测方右图
左边是光电二极管的外形图,由发射二极管和接收管组成,如右图的电路示意图。A、K 是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负极,C、E 是接收管的正负极。 因此只要 A 极接高电平、K 极接低电平,红外发射管就能发出红外线。可以在传感器加 上外围电路来检测接收管的信号, 进而确定是否接受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 如下图右下方的 器件工作示意图。

智能循迹蔽障小车说明书

智能循迹蔽障小车说明书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0902班学生姓名:李俊德刘奎宣芮指导教师姓名:孙智权2013 年03 月摘要: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由主控模板、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组成,完成路面信息检测,寻找火源,直流电机控制等功能。

路面信息检测、循迹采用红外光电循迹传感器判断接收地面反射光线的方式反馈,通过高低电平来进行路面检测、路径判断;寻找火源采用火焰传感器判断火源所在方位;电机直流驱动则用来保证小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

关键字:单片机,直流电机,循迹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功能介绍 (2)2.1 主要实现功能 (2)2.2 车体设计方案 (2)2.3 障碍物探测器选择方案 (2)2.4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3)2.5 报警功能的设计方案 (3)第三章硬件设计 (4)3.1 硬件方案论证 (4)3.2 方案的总体设计框图 (4)3.3 硬件模块组成 (4)3.3.1 中央处理器模块 (4)3.3.2 传感器模块 (5)第四章软件设计 (8)4.1 程序流程图 (8)4.2 程序设计 (8)第五章总结 (12)5.1 李俊德总结 (12)5.2 刘奎总结 (13)5.3 宣芮总结 (14)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智能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块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索要达到的或更高的目标。

本次设计的智能小车,能够沿着一定轨迹行驶并能准确寻找火源,并实现灭火功能。

在此过程中要通过单片机和各种传感器实现小车的前进、转弯等基本操作。

通过这些基本功能再加上相关的传感器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的智能小车。

在理在轮式小车上加装碰撞、火焰传感器,在STC12C5A60S2单片机的管理和相关程序的控制下,能完成自动循迹及复杂地形的迷宫中寻找出路的功能。

作品可以作为高级智能玩具,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习嵌入式控制的强有力的应用实例,该系统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光电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光电循迹小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光电循迹小车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 熟悉51单片机在光电循迹小车中的应用。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光电循迹小车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地面上的黑色线条,通过单片机处理信号,控制电机驱动小车按照预设路径行驶。

实验中,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当传感器检测到黑色线条时,输出低电平信号;当检测到白色路面时,输出高电平信号。

三、实验器材1. 51单片机开发板2. 红外光电传感器3.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4. 2个直流电机5. 小车底盘6. 电池7. 连接线8. 黑色胶带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黑色胶带粘贴在地面上,作为小车行驶的路径。

(2)将红外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小车前部,使其能够垂直于地面。

(3)将直流电机驱动模块连接到51单片机开发板上的相应接口。

(4)将电池连接到开发板上的电源接口。

2. 硬件连接(1)将红外光电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1.0端口,另一端连接到地。

(2)将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的A、B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2.0和P2.1端口。

(3)将两个直流电机分别连接到驱动模块的M1和M2端口。

3. 软件设计(1)编写程序,使单片机能够读取红外光电传感器的信号。

(2)根据信号判断小车是否在黑色线条上行驶,若在黑色线条上,则保持小车匀速行驶;若不在,则根据偏差调整小车转向。

(3)编写程序,控制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实现小车的转向和速度调节。

4. 调试与测试(1)上电后,观察小车是否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

(2)若小车无法按照预设路径行驶,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调整传感器位置,或修改程序参数。

(3)当小车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后,进行测试,观察小车在直线和弯道上的表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调试,小车能够按照预设路径行驶,并在直线和弯道上保持稳定。

2. 实验分析(1)红外光电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黑色线条,为小车提供稳定的循迹信号。

光电智能小车设计说明书

光电智能小车设计说明书

光电智能小车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光电智能小车参赛组员:2013年5月2日目录第一章绪论1.1 摘要 (3)第二章硬件设计2.1光电传感器模块2.1.1设计思路 (5)2.1.2原理及设计 (6)2.2电机驱动模块……………………………………………………………….8.2.3电机测速模块 (11)2.4液晶显示模块………………………………………………………………12.2.5电源稳压模块 (13)第三章软件设计3.1 程序流程图 (14)第四章个人总结 (15)参考文献 (15)附录一 (16)附录二 (17)第一章绪论1.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机动车辆拥有量也在急剧增长,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车辆超速成为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而我国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电机转速测量系用动圈式模拟测试。

这种测量系统存在精度差、过载能力弱等缺点。

本次题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智能小车,要求实现小车能够沿着跑道走、通过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速、通过PWM电路模块进行调速以及通过LCD1602液晶模块进行速度、时间参数的显示。

控制板的设计以8位的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驱动办则以L298N驱动芯片位核心,应用光电传感器和LCD液晶模块,成功的实现了小车的沿跑道行驶、测速、调速和显示等功能。

课题完成了光电传感器、单片机、主板整个硬件的安装,除此之外,还对整个控制软件进行设计的程序的编写及调试,并最终完成了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实现了智能小车的要求。

关键词:智能小车光电传感器驱动芯片LCD液晶显示单片机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 tion,with the amount of motor vehicles is increasing sharply,traffic accident are also increasing,the overspeed vehicl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Automobile ,motorcycle motor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produced by the moving coil simulation test .This measurement system has poor accuracy ,overload capability is weak.The main task of this topic is to design a smart car,display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car can go down the runway,the photoelectric sensor speed,speed through the PWM circuit module and speed,through the LCD 1602 module time parameter.Design of control board with 8 bit microcontroller STC89C52 as the control core,the drive to do the driving chip L298N core,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LCD module LCD,the successful realization of the driving speed,along the track,control and display functions.The 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controller,board the hardware installation,in addition ,compiling ang finally completed the intergra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alizes the intelligent car requirements.Key words:driver LCD LCD microcontroller smart car photoelectric sensor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2.1光电传感器模块】2.1.1设计思路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

光电循迹小车2024

光电循迹小车2024

光电循迹小车引言概述:光电循迹小车是一种能够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来进行自主导航的车辆。

它利用光电传感器感知地面的光线强度差异,并根据强度变化来调整车辆的行进方向。

这种智能小车可以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物流、智能仓储、等领域,其自主导航的能力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1.光电循迹小车的工作原理1.1光电传感器1.1.1光电传感器的类型1.1.2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1.3光电传感器在光电循迹小车中的应用1.2微控制器1.2.1微控制器的功能1.2.2微控制器在光电循迹小车中的作用1.2.3常用的微控制器1.3车轮驱动系统1.3.1电机选择和布局1.3.2驱动电路设计1.3.3车轮驱动系统的优化2.光电循迹小车的设计与实现2.1硬件设计2.1.1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2.1.2微控制器的选择与连接2.1.3车轮驱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2.2软件设计2.2.1系统的控制逻辑设计2.2.2光线强度检测算法实现2.2.3运动控制算法实现2.3系统整合与调试2.3.1硬件与软件的连接2.3.2功能测试与调试2.3.3系统性能优化3.光电循迹小车的应用领域3.1自动化物流3.1.1光电循迹小车在仓库中的应用3.1.2智能导航系统的优势3.1.3光电循迹小车在物流领域的前景3.2智能仓储3.2.1光电循迹小车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3.2.2自动化存储系统的优势3.2.3光电循迹小车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前景3.3技术3.3.1光电循迹小车在导航中的应用3.3.2自主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3.3.3光电循迹小车在技术中的前景4.光电循迹小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4.1发展趋势4.1.1小型化与轻量化设计4.1.2智能算法的集成应用4.1.3传感器和芯片技术的进步4.2技术挑战4.2.1光线强度变化的复杂性4.2.2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挑战4.2.3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保障4.3发展前景4.3.1光电循迹小车应用的广泛性4.3.2市场需求的增长4.3.3技术优势的提升总结:光电循迹小车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感知地面光线强度变化来实现自主导航的智能车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车调试总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试自行开发的硬件电路板和各个子程序、主程序,第二阶段自制了不同跑道调试智能车的速度和转向性能等,最后根据试验修改软硬件。
3.1传感器及外围电路的调试
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的调试分为机械调试和电路调试。机械调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传感器组位于小车的最前端,并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距离。经过多次试验,测得较为合适的距离是12mm。电路调试的目的是使各个传感器的电压输出值均保持在一定值(1.5V)附近。其操作过程是将传感器电路放于白纸上一定高度处,调节电位器使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端压降为1.5V左右。
图1.1程序主界面
在此界面中,用户可以在菜单工具栏中的“文件”、“工具”、“帮助”等菜单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操作菜单工具栏下方的选项:“赛道设计”、“赛车设计”、“仿真模拟”、“结果回放”,进入相应的操作子界面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赛道设计:在赛道设计子界面中,可以进行赛道的设计操作,如新建及修改赛道、赛道基本参数设定等。
Plastid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赛道与赛车环境模拟
系统分别针对赛道与赛车建立模型,使用者可以方便的自行设计直线,弯道等各种形状的赛道,并可根据赛车的实际情况调整赛车的参数,使用方便灵活。在条件限制,没有办法制作试验赛道或智能车尚未制作完成的情况下,更可以在该系统下验证,调试控制算法。
2.控制算法仿真验证
系统硬件框架图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硬件框架图
2.2舵机控制模块
舵机主要是用来控制智能车的运动方向,通过调节小车前轮转动的角度来改变小车运动方向的。智能车的角度控制是通过单片机输出PWM信号对舵机进行控制的,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能产生周期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信号,当PWM信号输入到舵机时,舵机内部产生一个直流偏置电压,此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将获得电压差输出,最后,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到电机驱动芯片决定舵机的正反转。因此,当单片机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光电时,舵机就会转动一定的角度。
3)传感器视窗
显示传感器信号,同“赛车测试”。
4)行驶参数区
显示当前时间,赛车车速、加速度、前轮转角、偏差距离、位置等状态参数。偏差距离:赛车中心点到赛道中心线的最短距离。
5)行驶曲线区
显示速度和偏差距离的历史曲线,用于观察两者变化的趋势。是评估控制算法效果的重要依据。
2.小车硬件介绍
2.1系统硬件概述
系统采用纯软件仿真形式,通过将控制程序编写成dll文件,系统调用dll文件来实现仿真。Dll的编写可以使用VC6,VC2005,Delphi7,Delphi2006.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编程环境来编写程序。验证调试后的算法代码,也可以很方便的移植到单片机中。
3.路径识别方案分析
系统提供了广泛使用的光电传感器和CCD传感器模型,使用者可以自行设计传感器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在系统中进行仿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获得优化方案。很多程度上解决了实地试验中更换传感器麻烦,费时的问题。从而极大提高方案分析效率。
舵机输出转角与控制信号脉宽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舵机输出转角与控制信号脉宽之间关系
2.3单片机系统模块
单片机模块主要负责道路的识别、获取智能车的速度、输出驱动电机的பைடு நூலகம்制信号和算法的实现,通过串口驱动电路中的RS-232电平转换芯片,单片机可以利用异步通信协议与PC机通信。RS-232电平转换芯片可以实现TTL电平与RS-232电平之间的转换,然后通过9芯串行口与PC进行串口通信。单片机及外围电路如图3.4所示:
else
{ControlPort = 0; }
break;}
case 1 : //为1时,舵机左转30度
{
if( TimeOutCounter <= 6)
{ ControlPort = 1;}
else
{ ControlPort = 0; }
break;}
case 2 : //为2时,舵机右转30度
{
{
TH1 = ( 65535 - 110 ) / 256;
TL1 = ( 65535 - 110) % 256;
TimeOutCounter ++;
switch ( LeftOrRight )
{
case 0 ://为0时,舵机左转60度
{
if( TimeOutCounter <= 5)
{ControlPort = 1; }
图1.2仿真系统的软件架构
基本模型层包括赛车模型与赛道模型,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型参数如赛道参数、赛车参数、电机参数等等,它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底层的物理模型驱动,仿真结果在此基础上计算而得。传感器层包括传感器种类、数量以及安装位置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参赛队的实际的条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方案,同时也可以暂时设定一个方案,以后再作进一步的调整。在控制算法层,用户可以提供自己编写的算法以供仿真使用。仿真环境层在各个模型参数设置完毕、初始化成功的条件下,通过前面所设置的赛车、赛道模型以及接受控制算法所输出的控制信号(电机控制、转向控制信号),计算出车的行驶路线及各个运动、机电状态参数,并即时地将数据传回控制算法层。在仿真过程中,系统将仿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状态参数记录下来,并可将结果保存为仿真记录文件。在回放模式中,用户可调用仿真保存的仿真记录文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后期分析和处理,进而改进自己的赛车设置以及控制算法。
图2.3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第3章开发与调试
在智能车调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工具是keil编程软件,51单片机程序下载器以及Proteus软件,keil软件可以将C++原程序代码生成89C51单片机可以识别的.hex文件;而51单片机程序下载器可以将生成的.hex文件烧录到89C51单片机中,用来处理光电传感器识别的信号以及控制电机、舵机的运行;Proteus软件可以进行电机和舵机的功能模拟,加快设计进程。此外还用到了万用表,电烙铁,数字示波器等试验设备。
if( KeyRight2 == 0 )
{LeftOrRight = Right2;}
}
void main ( void )//主函数
{
InitialTimer();
for(;;)
{ ControlLeftOrRight();}
}
voidTimer1 ( void ) interrupt 3 //定时器中断函数
赛车设计:在赛车设计子界面中,用户建立自己的小车模型,并根据自己小车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些默认参数供用户调试。
仿真模拟:完成前面的赛道和赛车设计之后,在仿真模拟子界面中,可以完成仿真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仿真模拟,为用户编写的算法作一个定性的评估;
结果回放:在结果回放子界面中,可以观看仿真模拟之后保存的结果,用户可以通过播放、暂停、步进、步退等功能操作回放过程,分析回放结果。
舵机本身是一个位置随动系统。它由舵盘、减速齿轮组、位置反馈电位计、直流电机和控制电路组成。通过内部的位置反馈,使它的舵盘输出转角正比于给定的控制信号,因此对于它的控制可以使用开环控制方式。在负载力矩小于其最大输出力矩的情况下,它的输出转角正比于给定的脉冲宽度。
舵机接口一般采用三线连接方法,黑线为电源地线,红线为电源线。一般采用两种标准,4.8V和6V。另外一根连线(蓝色或者黄色)为控制信号线。控制信号为20ms左右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宽度决定舵机输出舵盘的角度。
光电循迹小车使用手册
1.仿真软件介绍
在做实物之前,可以用仿真软件plastid进行在线仿真。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设计进度,同时可以减少实际电路的调试,减少出错,节约成本。
Plastid是为“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邀请赛开发的智能车仿真系统,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的赛车,赛道,路径识别方案,控制策略等内容进行仿真和相关分析,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使仿真系统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为使用者提供更好,更真实的虚拟仿真平台。
sbit KeyRight2 = P1^5;//右转按键端口
sbit V=P3^7; //速度信号端口
unsigned char TimeOutCounter = 0,LeftOrRight = 2;dianji=10; //TimeOutCounter:定时器溢出计数LeftOrRight:舵机左右旋转标志
此外,小车由直道渐入弯道时,为防止小车速度过大因惯性作用冲出车道,需要在此时对直流电机进行减速。此外还要找到临界速度,看超过多大速度小车易于冲出赛道,积累一些经验。
附录A
小车实物图
附录B:
小车源程序
#include <reg52.h>
#define Left1 1//宏定义,左转
#define Right1 2//宏定义,右转
3.4整体调试
各部分子电路调试结束后,对小车整体进行调试。先另小车以某一较低的速度行驶,通过弯道时保证有较合适的舵机转角。在舵机转角调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值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利用软件对参数进行修改,提高小车直流电机的转速和修改舵机转角。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得到较为合理的经验值。先让小车行驶稳定,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小车速度。
赛车设计包括:赛车基本参数设置、电机参数设置、舵机参数设置、添加并设置传感器参数四个方面。获得并设置准确的各种参数,是一个好的赛车模型的基础。
图1.5仿真界面
仿真开始之后,系统提供了5块区域显示赛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参数:
1)主视窗
显示局部区域的赛车运行姿态,用于细节观察。
2)全局视窗
显示全局信息,用于观察赛车运行全局状态。
3.3直流电机的调试
舵机和传感器电路调试完成后,将直流电机接入电路,先不将小车放到跑道上,在白纸上稍微将后轮悬空,用黑线在下面移动,用示波器观测电机两端的PWM信号是否按要求改变,确认无误后可以拿到跑道上进行试车。让小车在一段直道行驶后,进入一曲率半径为最大值的曲线。反复试验,即可得出保证小车不驶出轨道的最大占空比。由此计算便得出直流电机的最大转速,此后的软件控制过程中需保证直流电机的转速不大于此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