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含答案)011614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含答案)011614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5)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回答)容写一写你颁奖的理由。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三十五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1.【答案】(1)①推辞,推托,②罢了,③另,另外,④像,比得上,⑤就,⑥非常,很C(3)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②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D(5)劝诫:一劝,讲明要吕蒙学习的原因;二劝,先对吕蒙讲清学习的方法、目的,然后以身说法,让吕蒙信服地接受劝说。

(完整版)《咏雪》综合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完整版)《咏雪》综合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完整版)《咏雪》综合复习题(附参考答案)《咏雪》综合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咏雪》,完成下面的作业。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咏雪》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

2、解释字词。

内集;讲论文义;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拟;未若;因;子女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答: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1、你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答:《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咏雪古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咏雪古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咏雪古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
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问题:
1.解释划线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
(1)家庭聚会
(2)差不多可以相比
(3)不久,一会儿
(4)指子侄辈
2.
(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4.“略”。

(言之成理即可)。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咏雪》课后练习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着的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何.()所似.()..()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都在外地..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王戎识李》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咏雪》)【乙】XXX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XXX折枝,诸儿竞走取之,XXX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注释】①〔XXX〕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一些,这些。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争着。

⑦〔走〕跑。

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左将军XXX之妻也。

B、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答: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骤(急)(2)差(大体)(3)尝(曾经)(4)唯(只、只是)7、(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XXX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8、(3分)A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五篇模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五篇模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五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咏雪》课后练习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2分)
⑴俄而雪骤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18、翻译(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19、写出文中两个比喻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⑴不久⑵凭借(2分)
18.(1)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分)
19.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分)
20.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4分)。

01《咏雪》(原卷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01《咏雪》(原卷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01《咏雪》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19·山东·七年级期末)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选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C.与儿女..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讲论文义中华儿女2.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判断依据?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二、对比阅读(2021·山东乳山·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2)俄而雪骤.(_____)(3)与人期.行(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吾日.三省吾身B.①元方时.年七岁②学而时.习之C.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思而.不学则殆D.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咏雪》中考试题及答案

《咏雪》中考试题及答案

《咏雪》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咏雪》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答案:柳宗元2. 诗中“千山鸟飞绝”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万径人踪灭3. “孤舟蓑笠翁”中的“蓑笠”指的是______。

答案:用蓑草编成的雨衣和斗笠二、选择题1. 《咏雪》这首诗描绘的是以下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咏雪》中所描述的景象?A. 千山鸟飞绝B. 万径人踪灭C. 孤舟蓑笠翁D. 独钓寒江雪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咏雪》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咏雪》通过描绘一幅冬日江边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

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展现了一个空旷无人、寂静无声的世界,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一位渔翁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与世隔绝,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2. 《咏雪》中“独钓寒江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诗人通过“独钓”这一动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同时,“寒江雪”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冷、纯净之美的欣赏。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咏雪》全文,回答以下问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 诗中“千山鸟飞绝”和“万径人踪灭”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空旷无人、寂静无声的冬日景象。

“千山鸟飞绝”意味着所有的山都被大雪覆盖,鸟儿不再飞翔;“万径人踪灭”则说明所有的道路都被雪覆盖,没有人的足迹。

2. “孤舟蓑笠翁”中的“孤舟”和“蓑笠翁”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孤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蓑笠翁”则象征着诗人自己,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

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

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语文试题《咏雪》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寒雪日内集()(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4)未若柳絮因风起()小题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昂首观之B.藐小之物C.心之所向D.下车引之小题5: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3分)参考答案:小题1:(1)家庭聚会(2)不久,一会儿(3)高兴(4)比不上小题2: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

小题3: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小题4:C小题5:盐,柳絮蒲公英、棉花、绒毛......小题1:试题分析:(1)“内集”属实词,一词多义。

“内”指内部,文中指家庭内部,“集”,即集会之意。

(2)“俄而”为古语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今已不用。

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词即可。

(3)“欣然”一词与今义相同。

(4)“未若”系古文中常见的固定词组,“未”表示否定,不;“若”,译成“如”。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分句属主谓结构,“谢太傅”为主语,可在其后断开;“寒雪日”表示时间、天气,修饰动词“内集”,共同构成谓语部分,不易断开。

第二个分句“与女儿”表示对象,属介词短语,修饰“讲论文义”,中心语是动宾结构,因较长,可在“讲论”后断开。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公”指“谢道韫”,具体指出何人;“无奕”,为“太傅大哥谢无奕”,字无奕。

《咏雪》对比阅读

《咏雪》对比阅读

《咏雪》对比阅读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译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二、阅读理解(一)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⑥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⑦班军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适逢,碰上。

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毁弃。

⑤既:已经。

⑥汝:你。

⑦遂:于是,就。

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⑨并:都,全。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2)吾今死矣,子可去(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5.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①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

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⑥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⑦?”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

②魏郡:古郡名。

③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④食:同“蚀”,侵蚀。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 文言文阅读_世说新语_20题_ (9)与祥细答案及解析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 文言文阅读_世说新语_20题_ (9)与祥细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世说新语 20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0分)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尊君在不(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尊君”是谦辞,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

D.《咏雪》一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4)“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出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5)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语句回答)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刘义庆(403-4448卷,今传本3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二、三行对译【原文】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家庭聚会。

③儿女:子侄辈。

④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原文】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注释】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⑥骤:急,紧。

⑦欣然:高兴的样子。

⑧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译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原文】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

”【注释】⑨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⑩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原文】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⑫风起。

”【注释】⑪未若:倒不如。

⑫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

即⑬公大兄无奕女⑭,左将军王凝之⑮妻也。

【注释】⑬即:是。

⑭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⑮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朗读节奏停顿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文言知识归纳(一)重点虚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介词,跟,同,和。

专题02 咏雪(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2 咏雪(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2 咏雪(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

太傅_______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

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A.策.之不以其道B.讲论..文义C.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二)(2022秋·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咏雪》阅读及答案范文

《咏雪》阅读及答案范文

《咏雪》阅读及答案范文现如今,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雪》阅读及答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对“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宇,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

美景、赏心、乐事。

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意对即可)2、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咏雪文言文阅读答案

咏雪文言文阅读答案

咏雪文言文阅读答案《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咏雪文言文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⑴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ǎ)(现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⑵内集:家庭聚会。

⑶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⑷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⑸俄而:不久,一会儿。

⑹骤:急(速),紧。

⑺欣然:高兴的样子。

⑻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

像什么。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⑼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⑽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⑾未若:比不上。

⑿因:凭借。

⒀乐:通“悦”,形容高兴的样子。

⒁即:是。

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

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⒂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

阅读题目1、解释下列加粗词。

①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②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2、翻译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写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种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华儿女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5、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2021-2022学年-有答案-福建省泉州市港泉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福建省泉州市港泉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港泉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古诗文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孟浩然《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水何澹澹,_____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7)《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①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②尽管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谣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根据拚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屋yán________高邈________(2)找出并改正画线句中的错别字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七上复习检测)(解析版)

专题21  文言文阅读(七上复习检测)(解析版)

决胜2023中考一轮地毯式复习——文言文(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十二章》《诫子书》咏雪1.《咏雪》选自《》,作者(403— 444),字,(朝代)家。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小说的代表作。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篇和《》篇。

【答案】世说新语刘义庆季伯南朝宋文学六朝志人言语方正【解析】考查文学常识,注意“南朝宋”容易漏掉“宋”。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太傅.()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谢道韫()撒.()柳絮.()【答案】fùézhòu chānǐyìyùn sǎxù【解析】考查注音,注意骤、韫、奕、差。

3.下面各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白雪/纷纷/何所似D.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案】A【解析】A有误。

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寒雪日指寒冷的雪天,不可断开;正确划分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故选A。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俄而雪骤.()④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案】①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文章的义理;③急;④大体。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①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句意:给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

文义,文章的义理;③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

骤,急;④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①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欣然,高兴的样子;似,像。

②重点词:未若,不如;因,乘,趁。

6.按原文填空(1)咏雪的直接原因:。

(2)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诸〕众多,一些,这些。

③〔游〕玩耍。

④〔子〕果实。

⑤〔折枝〕压弯了树枝。

⑥〔竞〕争着。

⑦〔走〕跑。

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6、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4分)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尝与诸小儿游( )(4) 唯戎不动(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8、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取之,信然。

C、学而时习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6、(4分)(1) 骤( 急 )(2) 差(大体 )
(3)尝(曾经 )(4) 唯(只、只是)
7、(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如比作柳絮因风飘起(关键词: 若(如),因(趁、乘)各0.5分;意思顺1分)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关键词:此(这),必(一定);意思顺1分)
8、(3分)A
9、(4分)(2分)【甲】『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只要写对一点就给1分);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1分)。

(2分)【乙】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意思到就给2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