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完整资料).doc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d0ef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7.png)
《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医学心理学概述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对象。
2、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学派。
3、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表现及影响因素。
3、意志过程:意志的概念、特征及意志品质。
4、人格:人格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气质、性格和能力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1、心理应激的概念、应激源的分类及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2、应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心身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常见的心身疾病。
(四)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影响因素。
2、心理障碍的分类、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方法和适用范围。
(五)病人心理1、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2、不同疾病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
3、特殊病人(如临终病人、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六)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医患关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2、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3、医疗纠纷中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
(七)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临床观察等方法的应用。
三、考试形式(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_____分钟。
(三)试卷结构1、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2、分值分布:选择题约占_____%,名词解释约占_____%,简答题约占_____%,论述题约占_____%。
四、考试要求(一)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医学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清晰阐述其内涵和外延。
2024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aa44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0.png)
2024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教学和行业发展情况而有所调整,但一般来说,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心理学概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
2. 生物心理学,涉及神经系统、感知、运动、意识等与生物学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3. 认知心理学,包括注意、记忆、学习、语言、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
4. 发展心理学,涉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5. 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认知、情绪、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等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
6. 人格心理学,介绍不同的人格理论、人格测试和评估方法等内容。
7. 心理测量与统计学,包括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以及统计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8. 心理治疗与咨询,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咨询技巧和伦理规范。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能包括与心理学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与管理等领域的交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总)(1)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总)(1)](https://img.taocdn.com/s3/m/5250090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b.png)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总)(1)《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提别说明:本次考试有两种题型,分别是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和案例分析题(共40分)。
以下仅为案例分析题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1、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必要性答案:第二页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答案:第22、23页关系:1.彼此依存、相互交融2.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通过情绪得以表达3.情绪发生的过程蕴含着情感组织作用:1.对活动的促进或瓦解两方面2.对记忆的影响方面3.对人行为的影响2、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案:第31页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1.生理的需要占有最强的优势2.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被满足后产生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以上需要并不是并列,而是逐级上升7.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了驱动行为的动力8.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成长起决定性的影响3、气质的分类有哪些?在生活中的应如何应用气质的特点?答案:第36页分类:1.多血质2.胆汁质3.黏液质4.抑郁质应用:1.气质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影响,正确认识气质与职责活动对指导社会活动具有积极影响2.每种气质的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选择气质特征合适的人从事某项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3.不同气质的人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案:第38页1.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心里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反映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性格是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虽是稳定,但比气质变化快3.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5、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第29页人格形成过程中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等因素作用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发展的自然基础,尤其是气质受影响最大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形成个体差异的社会基础家庭中父母行为,教育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式影响极大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医学心理学 学习题纲
![医学心理学 学习题纲](https://img.taocdn.com/s3/m/a76a51d8ad51f01dc281f10b.png)
医学心理学学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简介一、心理学概念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成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二、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概述一、概念1.定义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所起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2.对象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3.研究任务1)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情绪因素的作用3)个性因素的作用4)通过调节心理机能——改善生理机能,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作用5)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二、*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1.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的统一2.治病和治人的统一3.认知评价影响心身健康4.适应和调节影响健康第三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的概念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二、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一、研究领域1、临床心理学2、心理生理学3、变态心理学4、健康心理学5、神经心理学6、护理心理学7、其它领域康复、缺陷药物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临床法2.实验法3.测验法第五节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3.心理防御机制理论.4.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是通过环境的强化习得的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的条件学习、操作性条件学习和社会观察学习。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f8f584d0d233d4b14e697d.png)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绪论1.医学心理学的概述(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2.医学心理学的任务与观点(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二、医学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的概述(1)心理学的概念(2)心理现象的分类(3)心理实质的内容2.认识过程(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2)记忆的概念(3)思维的概念与特征3.情绪过程(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2)情绪与情感的分类(3)情绪的作用4.意志过程(1)意志的概念与特征(2)意志品质5.需要与动机(1)需要层次论(2)动机定义与分类(3)动机冲突的类型6.人格(1)人格的定义(2)气质的概念、类型与意义(3)性格的概念与分型(4)人格形成的标志7.行为(1)行为的定义(2)A型行为、C型行为与相关疾病六、心理治疗1.心理治疗概述(1)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发展状况(2)心理治疗的性质、区分与适应症(3)心理治疗的分类2.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1)精神分析学派(2)行为主义学派(3)人本主义学派3.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1)精神分析的治疗(2)行为主义的治疗(3)人本主义疗法(4)其他疗法4.心理治疗的原则(1)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2)心理治疗的原则(3)心理治疗对治疗师的要求5.临床心理咨询(1)临床心理咨询的意义(2)临床心理咨询的历史(3)心理咨询的方式(4)心理咨询的手段与内容(5)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七、医患关系1.医患关系的概念(1)医患关系的概念(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2.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和两个水平(1)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2)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3.医患交往中存在的问题(1)医患交往时的心理状态(2)医患间的冲突(3)医患间的交往障碍4.医患关系模式(1)主动-被动型(2)指导-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八、患者的心理问题 1.患者角色和求医(1)患者角色的概念行为(2)患者角色的转化(3)求医行为2.患者的一般心理问题(1)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2)情绪和情感活动3.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1)儿童患者的心理(2)青年患者的心理(3)老年患者的心理4.特殊患者的心理问题(1)危重患者的心理问题(2)不治之症患者的心理问题5.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与程序(1)心理护理的概念与对象(2)心理护理的原则(3)心理护理的目标(4)心理护理的程序。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c0416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0.png)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医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系统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医学实践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一)医学心理学概论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
理解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明确其研究对象包括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障碍以及医务人员的心理等。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它融合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2、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了解医学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认识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趋势。
(二)心理学基础1、认知过程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认知过程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认知偏差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情绪情感过程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常见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如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以及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理解情绪情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意志过程理解意志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了解意志品质,如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三)心理应激1、应激的概念和应激源掌握应激的定义,明确其是个体在面对内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身心反应。
熟悉常见的应激源,如生活事件、工作压力、环境因素等。
2、应激的反应了解应激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表现。
理解应激反应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3、应激的应对掌握应对的概念和常见的应对方式,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学会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减轻应激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四)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明确其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
掌握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如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9e7c5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e.png)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 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2. 心理评估与诊断
- 心理测量和评估方法
- 心理诊断工具和标准
- 心理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精神疾病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
- 精神疾病的心理学模型和理论
- 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
- 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
4.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促进
-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指标
- 心理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方法
- 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5. 医学团队中的心理援助与协作
- 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
- 医患沟通技巧和策略
- 医疗团队中的心理援助和协作
6. 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
- 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
- 医生职业压力的管理和应对
- 医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大纲内容,具体考试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考试机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参加考试的人员需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和准备。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b48dffaef8941ea76e05bd.png)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历史上的第一次2、情志相胜疗法情志相胜疗法,有人又称为以情胜情法、五志相胜疗法、以情志克制情志疗法、情态相胜疗法等,名称不同,意义却相同或相近,“情志”是对七情五志的简称,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
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第二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研究原则2、个案研究、抽样研究、横断研究、纵向研究、纵横交叉研究3、四种具体研究方法第三章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1、需要的定义与分类需要是个体对其生理和(或)心理不平衡的一种反应,表现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需要的分类按需要的起源、对象、层次来分类。
2、人类的行为模型3、需要的理论4、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人类行为的直接动力,能够发动和维持个体行为。
5、挫折的反应在挫折情况下,人会出现各种心理反应。
从具体的反应形式看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及自我防御反应;按反映对人最后对效果的作用可以分为积极的心理反应、消极的心理反应。
6、冲突类型分为3中基本类型:1趋-趋冲突2 避-避冲突3 趋-避冲突。
7、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人应对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well-being)的无意的心理手段,可理解为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策略,并且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的。
第四章应激与应对1、应激的定义应激一词含义包括物理学上的应力(即反作用力),心理学上的负荷,紧张,焦虑,生理学上的生理反应,以及词义上的逆境、困苦等。
应激是指由机体在生活过程中的实际上的认识上的“要求-能力”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
就是说,应激是指当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对应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生理反应。
简而言之,应激包括两个部分即应激源和应激反应。
2、一般适应性综合症三阶段1警觉阶段2阻抗阶段3衰竭阶段3、应激源应激原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2444f4fab069dc5022015d.png)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转化: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的观点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选取机组在某些方面匹配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纵向研究:对同一个货同一组对象在指定的时间长度内进行追踪研究回顾研究:是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前瞻研究:是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其目的是预见观察法:一般指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对人的可观察道德行为进行观测和记录调查法:借助于会见货问卷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测试法:利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个体能力的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法:对某现象的一个特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分为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并随之深化而发展,认识过程受到情感和意志的影响,情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着意志,意志又丰富着情感,表现于个性倾向渗透于心理特点之中,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通过心理过程表达出来,个性积极影响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带着个性色彩动物心理的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心理实质:脑对客观事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脑的重量:动物越高级,脑重占体重比例越大大脑皮质的发展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脑科学的研究:毁损与生化研究、割裂脑的研究第二章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一般特性:感受性和特殊性: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可以用阈值度量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docx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e52735671fe910ef02df80a.png)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请广大临床执业医师考生参考:
单元细目要点
一、医学心理学总论1.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2)医学模式的转化
2.医学心理学的任务、观
点与研究方法
(1)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2)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二、医学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的概述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现象的分类
(3)心理实质的内容
2.认识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种类与特征
(2)记忆的概念、种类与过程
(3)思维的概念、特征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3.情绪过程
(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3)情绪的作用、调节、管理及其应用
4.意志过程
(1)意志的概念、特征与基本过程
(2)意志品质与应用
5.需要与动机
(1)需要的概念、需要层次论及其应用
(2)动机定义分类
(3)动机冲突的类型及其应用。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a3d52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f.png)
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医学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专业(专科)考试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心理学与医学交叉的学科,它系统阐述了心身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医学实践和健康教育提供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的特点:一方面阐明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理;另一方面它谋求战胜病症、保持健康的心理途径,并解决临床上各种病人所表现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作用的重要性及其规律。
首先要掌握人既是生物有机体,又是有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主观内心世界同时过着社会群体生活的动物。
人的一切活动包括人的健康和疾病,一般来说,既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又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支配。
其次,应了解什么心理社会因素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及它的机理。
其三,怎样克服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有利提高人们的素质与健康水平。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中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要从普通心理学中获取2、本课程的后续课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课程第一章结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什么是医学心理学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第五节医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六节医学心理学发展历史简况二、学习目的与要求要一般掌握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和任务。
重点掌握人类躯体上的病变都会在精神上留下痕迹,任何心理上的障碍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在躯体上留下痕迹,这是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命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要求识记1.旧医学模式和新医学模式的概念,要求识记2、医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3、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要求一般理解4、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要求识记5.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命题,要求达到应用层次5.2情绪、人格特征、言语、动机冲突和行为习惯等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课程简介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它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从理论上全面阐述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医学观、疾病观和健康观。
学习医学心理学对于提高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了解临床上患者的心理状态,搞好医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转变传统的医学观念,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将心理学与医学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技术为临床服务,从而真正作到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一步改进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与人文社科部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根据教学任务成立教学小组,设组长一名,在教研室(科)主任的领导下,按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
3.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与发展
2.医学模式的发展及转变的意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殊性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心理防卫机制的概念
2.熟悉:感知觉与思维、情绪与情感、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动机冲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遗忘理论;思维和记忆的分类
3.掌握:心理的实质、心理活动的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意志、心境、人格、性格、气质及动机的概念、特性及应用;需要的层次
【教学内容】
1.心理的实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基本概念
2.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和情绪的生理机制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及意志品质
4.个性的定义及个性包括的内容,能力、气质及性格在医学工作中的意义
【计划学时】6学时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的任务及人的发展理论
2.熟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3.掌握: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年龄段心理健康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内容】
1.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健康的概念及健康的标准
2.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3.成年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策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生物学理论和人性主义理论、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2.熟悉: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3.掌握:行为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教学内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五章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评估的发展史
2.熟悉:心理评估的概念、种类和用途
3.掌握:应用心理测验的原则,效度、信度、常模的概念,常用心理测验的名称、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
1.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及使用原则
2.心理测验的分类,智商的概念及常用的智力测验
3.人格测验的种类及其操作程序和分数的解释与说明
4.评定量表的使用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六章心理应激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应激的理论及相关的研究
2.熟悉:生活事件及应激反应
3.掌握:应激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方式
【教学内容】
1.心理应激的概念,塞里的应激理论
2.生活事件的概念及生活事件的分类
3.应对的概念,面对应激事件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
4.社会支持的概念,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七章病人心理与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目的要求】
1.了解:病人的求医行为、医患关系过程
2.熟悉:病人的心理需要常见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医患关系及其意义
3.掌握: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及病人的角色转换,医患关系的模式和沟通技术
【教学内容】
1.病人的概念、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及干预
2.医患关系的模式及意义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八章心身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2.熟悉:各科的心身相关问题
3.掌握:各种心身相关问题的特点及解决对策
【教学内容】
1.心身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2.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
3.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常见临床心理问题及干预【计划学时】2学时
第九章心理干预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干预的概念
2.熟悉:心理干预的内容与形式
3.掌握:心理治疗的定义历史、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心理治疗的范围
【教学内容】
1.心理干预的定义,心理治疗的定义
2.心理干预的内容与形式
3.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和治疗范围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十章心理干预各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心理治疗的发展史
2.熟悉: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和适应症
3.掌握:各种心理治疗的定义、方法、适应症和评价
【教学内容】
1.各种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
2.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患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暗示和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支持疗法、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的基本内容、方法和适应症
【计划学时】8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