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6dada37df90f76c660371a03.png)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一、拍摄手法1.推(向前推镜头)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拍摄手法,但切忌这和转动变焦镜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推多半需要借助辅助设备例如滑轨,推车,斯坦尼康稳定器来完成。
2.拉(向后拉镜头)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与推经常配合出现,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开始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结束。
在后期剪辑中也是经常搭配使用,保证画面不单调。
3、摇(旋转摇镜头)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多用于做环视整个拍摄场地空间时候使用,体现一种宏大规模。
4、移(移动拍摄)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比如滑轨,弯轨,稳定器或者拍摄车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多用于拍摄会议,洽谈,工作场景。
经常配合特写中近景镜头使用。
5、跟(跟踪拍摄)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简而言之就是跟踪拍摄,和“移”不同的是,镜头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但是要一直把人物把持在画面中。
6、升(上升镜头)匀速上升镜头。
多用于企业门头,办公大楼,高塔,等拍摄。
7、降(下降镜头)匀速下降镜头.。
与升经常配合使用。
8、俯(上帝视角)一般用向下拍摄,高度根据剧情设置。
多用于表现整体面貌小场景,比如美食。
大场景,用于表现厂区企业全貌,多由航拍摄影完成。
9、甩(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b0c77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8.png)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五字影视术语
![五字影视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53410dd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1.png)
五字影视术语1. 特写镜头妙。
就像拍我家小猫,那眼睛亮晶晶的,一个特写镜头,哇,感觉能看到它心底的小秘密呢。
2. 远景展全貌。
你看那战争片,远景一拉,整个战场硝烟弥漫,士兵们如同蚂蚁般渺小,却又充满力量,太震撼了。
3. 蒙太奇手法。
我觉得电影就像拼图,蒙太奇就是把不同的小块拼在一起。
像《盗梦空间》,梦境层层嵌套,靠蒙太奇玩得人晕头转向,超酷。
4. 跟拍很带感。
他在前面跑,摄像机就在后面跟着,好像我们也在追着他。
《罗拉快跑》里这样跟拍罗拉,心都跟着悬起来了。
5. 闪回忆往昔。
有时候主角突然想起以前的事,画面一闪回,就像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糗事,那种感觉,五味杂陈。
像《泰坦尼克号》里的闪回,回忆满满都是爱。
6. 慢动作煽情。
慢动作一放,就像时间都凝固了。
你看爱情片里,男女主分别的时候,慢动作下眼泪缓缓滑落,哎呀,心都要碎了。
7. 快切节奏紧。
就像打鼓,“咚咚咚”个不停。
动作片里,快切镜头让打斗场面刺激得不得了,看《速度与激情》就知道。
8. 长镜头连贯。
就像一场不间断的旅程,摄像机跟着人物一直走。
《鸟人》里的长镜头,感觉自己就在舞台上跟着演员一起表演。
9. 空镜头表意。
那些没人的风景镜头可不是白给的,就像电影的呼吸。
在文艺片里,空镜头里的大海或者树林,都藏着说不出的情绪。
10. 主观镜头酷。
我感觉自己就变成主角了。
玩恐怖游戏改编的电影里,主观镜头下突然蹦出个鬼,吓死人了。
11. 客观镜头真。
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记录。
纪录片里,客观镜头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世界,像《舌尖上的中国》。
12. 俯拍显渺小。
从天上往下看,人就像小蚂蚁。
在描写灾难的电影里,俯拍那些受灾的人群,特别能体现出他们的无助。
13. 仰拍显高大。
抬头看主角,哇,像看超级英雄。
看漫威电影的时候,仰拍那些英雄,满满的崇敬感。
14. 中景看互动。
人物之间的互动看得清清楚楚。
家庭剧里,中景下一家人的争吵或者欢笑,特别有生活气息。
15. 定格留瞬间。
就像时间停止了一样。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bfc2f663a45177232f60a2f1.png)
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分镜头脚本中的常见缩写与术语解释
![分镜头脚本中的常见缩写与术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c7054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分镜头脚本中的常见缩写与术语解释在电影、电视剧以及广告等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分镜头脚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导演和摄影师的工作指南,用于记录每个镜头的拍摄方式、角度、演员表演等细节。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分镜头脚本中的缩写和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下面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常见的缩写与术语。
1. LS - Long Shot(远景)远景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较远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的环境和人物的整体形象。
远景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2. MS - Medium Shot(中景)中景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适中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者腰部以上的画面。
中景可以更好地展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3. CU - Close-up(特写)特写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非常近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面部特写或者物品的细节。
特写可以突出人物的情感和细节,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代入感。
4. ECU - Extreme Close-up(极特写)极特写是指拍摄距离被拍摄对象非常近到只能看到某个局部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人物的眼睛、嘴唇等细节。
极特写可以加强观众对于某个物品或者人物的关注度。
5. OTS - Over the Shoulder(透视镜头)透视镜头是指从一个人的肩膀后面拍摄另一个人的镜头,通常用于对话场景中,展示两个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6. POV - Point of View(视角)视角是指以某个角色的视线作为拍摄的角度,通常用于展示角色的主观感受和观点。
通过视角镜头,观众可以更好地代入角色的感受,增加情感共鸣。
7. WS - Wide Shot(全景)全景是指拍摄范围非常广阔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大场景的环境和人物的位置关系。
全景可以帮助观众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规模。
8. Cut(剪辑)剪辑是指将不同镜头的画面进行连接,形成连贯的故事叙述。
剪辑可以用于切换不同的场景、时间和角度,以及强调某个重要的情节或者动作。
电影镜头概念
![电影镜头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c99d3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4.png)
电影镜头概念
电影镜头是指在电影中通过摄像机从特定角度和距离捕捉到的一组连续画面。
镜头是导演和摄影师用来传达故事情节、表达情感、创造氛围和营造观影体验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电影镜头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电影镜头概念:
1. 建筑镜头(Establishing Shot): 通常是在一个场景开始之前出现,用来展示场景的整体环境和背景,为观众提供定位和理解故事的重要信息。
2. 追踪镜头(Tracking Shot): 摄像机跟随着演员或物体的移动运动,通过自由移动和变焦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紧张感。
3. 倒计时镜头(Countdown Shot): 通过不断减少时间间隔的分割画面,营造出压迫感和紧张氛围,常用于紧要关头或悬疑片中。
4. 快速剪辑(Montage): 将多个不同的镜头快速地剪辑在一起,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人物的成长或事件的发展。
5. 鹰眼镜头(Bird's Eye View): 摄像机位于高空俯视地面,创造出鸟瞰效果,用来展示宏观场景或人物在大环境中的小小身影。
6. 近景镜头(Close-up): 将摄像机放置在离目标物体或演员
特写近距离,突显细节和情绪,使观众更加关注到局部。
7. 入镜/出镜(Zoom-in/Zoom-out): 摄像机通过变焦镜头或运动来拉近或拉远视野,用来强调或削弱画面中的元素,并引导观众的视线。
总之,电影镜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帮助导演表达自己的意图,创造出各种效果和观影体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知。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5dbdc21dd36a32d73758161.png)
影视广告镜头术语1、三分规则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应。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交叉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e2d88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e.png)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是指在电影、电视、视频制作中,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镜头运动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镜头移动术语:
1. 前进和后退移动 (Dolly In/Out):摄影机沿着平面地面向前或向后移动,镜头接近或远离被拍摄的物体,以强调物体的重要性。
2. 左右移动 (Pan):摄影机绕着水平轴线左右移动,以捕捉场景的整体感觉。
3. 上下移动 (Tilt):摄影机绕着竖直轴线上下移动,以强调场景的高度。
4. 旋转移动 (Swish Pan):摄影机快速旋转,以创造一种流畅的过渡效果。
5. 前后移动 (Push/Pull):摄影机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在视野内改变焦点。
6. 摇晃移动 (Handheld):在摄影机手持移动时,由于不稳定的手部动作,会产生轻微的摇晃效果。
7. 飞行移动 (Aerial):使用无人机或直升机等飞行器,在空中拍摄场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镜头移动专业术语,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移动技巧来实现各种视觉效果,为电影、电视、视频制作带来更多的创意和艺术性。
- 1 -。
影视专用术语
![影视专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b125f3af49649b6649d7471a.png)
1、三分规则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应。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交叉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电影术语
![电影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477bb9f0770bf78a6529546e.png)
电影术语23 是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24.特写是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为早期电影导演(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
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25. 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
当26.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有、、等。
27.长镜头是“短镜头”的对称。
它。
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一般分为、、、四种。
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等运动。
由于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28..跟镜头又称“”。
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
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又能、、及其与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29..空镜头又称“”。
指。
常用以介绍、交代、抒发、推进、表达,具有、、、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和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或。
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30.. 是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被摄对象向前推近的拍摄方法以及所摄取的画面。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eaec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c.png)
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镜头语言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运用的一种视觉语言,通过使用不同的摄像机镜头和镜头技巧,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以及烘托气氛。
在电影制作中,镜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传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镜头语言分析。
一、远景镜头(Long Shot):远景镜头通常远离被摄对象,用来展示人物和场景的大致环境。
这种镜头给观众提供了全貌,有助于观众对整个场景的把握。
远景镜头常用于场景过渡、开场或结束镜头。
二、中景镜头(Medium Shot):中景镜头主要用来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整个身体。
这种镜头在揭示人物表情、动作和情感方面比较有效,是电影中最常见的镜头之一三、特写镜头(Close-up):特写镜头是指对被摄对象的局部进行放大拍摄,通常用于强调角色的表情、细节以及情感变化。
特写镜头能够更加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四、极特写镜头(Extreme Close-up):极特写镜头更加放大被摄对象的细节,通常用于揭示微小的表情、动作或细节。
极特写镜头可以用来展示重要的道具、关键信息或者突出人物的一些特征。
五、跟随镜头(Tracking Shot):跟随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移动,跟随被摄对象的动作前进或后退。
跟随镜头可以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移动和情感变化。
六、手持镜头(Handheld Shot):手持镜头是指摄影师将摄像机直接手持拍摄,给人一种较为紧张、动态的感觉。
手持镜头常用于战争片、纪录片等需要增加真实感和紧迫感的情节。
七、逆光镜头(Backlighting):逆光镜头是指摄像机背对光源拍摄,使人物处于光线的逆向照射下。
逆光镜头常用于营造梦幻、神秘或明暗对比强烈的场景,增加观看的吸引力。
八、鸟瞰镜头(Aerial Shot):鸟瞰镜头是指从高空俯瞰拍摄地面的场景。
这种镜头常用于展示大场面、城市风貌或者环境背景,给观众带来震撼和宏伟感。
九、快速镜头(Quick Cut):以上所列举的镜头语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镜头技巧和语言在电影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frame 电影术语
![frame 电影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799917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a.png)
frame 电影术语电影术语是指在电影制作和观赏过程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影术语。
1. 镜头(Shot) :电影的最小单位,指连续拍摄并记录在一次按下快门的过程。
2. 镜头语言(Cinematic Language) :通过镜头、剪辑、音乐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情节的方式。
3. 镜头规格(Shot Types) :如全景镜、中景镜、特写镜等,用于描述镜头的大小和角度。
4. 剧本(Script) :电影创作的文学基础,包括对话、动作和场景的描述。
5. 导演(Director) :指挥电影的创作过程,负责控制演员表演以及整体电影风格的塑造。
6. 演员(Actor/Actress) :在电影中扮演角色的人。
7. 摄影师(Cinematographer) :负责电影摄影和画面构图。
8. 剪辑师(Editor) :负责将拍摄好的片段进行剪辑和组合。
9. 片头(Opening Credits) :电影开始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0. 片尾(Closing Credits) :电影结束时显示的演职员名单和制片方信息。
11. 音效(Sound Effects) :用来增强电影场景氛围和视听效果的声音。
12. 配乐(Score) :为电影定制的音乐,用于增添情感和气氛。
13. 主题音乐(Theme Song) :与电影故事相关的歌曲,常在片头或片尾播放。
14. 服装设计(Costume Design) :负责电影人物服装的设计和制作。
15. 美术设计(Production Design) :负责电影场景和布景的设计。
16. 色彩搭配(Color Palette) :指电影中使用的色彩组合和调性。
17. 画面构图(Composition) :指摄影师将画面元素排列组合的方式。
18. 道具(Props) :电影中的物品、装置或道具,用于辅助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
19. 顺序剪辑(Continuity Editing) :将不同镜头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学习资料:专业电影术语
![学习资料:专业电影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95874a5d1f34693daef3ec3.png)
电影专业术语大全第一讲长焦距镜头指焦距长于标准尺寸的摄影物镜。
在电影摄影中,选取水平视角为23-24,相应焦距约为画幅对角线长度两倍的摄影物镜作为标准镜头。
35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50毫米,凡长于50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16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25毫米,凡长于25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
故事片摄影,使用75毫米或100毫米的长焦距物镜拍摄特写或大特写镜头,因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可避免演员产生紧张心理,且便于照明布光。
焦距特别长的摄影物镜(如400、800、1000毫米甚至更长)称为“望远镜头”,能摄取很远景物的某个细部成为特写镜头,造成远处景物被移近的银幕效果。
但其所摄画面,缺乏空间感、纵深感和透视关系。
在科教影片中,运用望远镜头,可在隐蔽的远处摄取野生动物,避免动物受到惊扰,从而使画面显得自然真实。
第二讲长镜头“短镜头”的对称。
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
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
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第三讲跟镜头又称“跟拍”。
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
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第四讲合成镜头一般指采用“合成摄影”方法拍摄的镜头画面。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daf9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a.png)
影片专业术语总结影片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与技巧需要掌握。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用的影片制作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影片制作的流程。
1. 镜头术语1.1 近景 (close-up)近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脸或身体的一部分从近距离拍摄,突出细节和表情。
1.2 中景 (mid-shot)中景是指镜头将被拍摄对象的全身或大部分身体从中距离拍摄,常用于展示角色的行为和动作。
1.3 远景 (long shot)远景是指拍摄范围较大的镜头,通常用于展示场景、环境或人物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关系。
1.4 特写 (extreme close-up)特写是指将被拍摄对象的某个细小部分或特定物体进行特殊突出的拍摄方式,常用于强调细节或传递情感。
1.5 平移 (pan)平移是指摄影机随着被拍摄对象的移动而水平滑动,用于展示周围环境或跟随主角的行动。
1.6 倾斜 (tilt)倾斜是指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用于改变拍摄对象的高度角度。
1.7 前景 (foreground) 和背景 (background)前景是指镜头的最近距离的部分,背景则是镜头的最远距离的部分。
前景和背景的对比可以产生层次感和景深效果。
2. 音频术语2.1 音效 (sound effect)音效是指通过录音或后期剪辑添加的声音,用于增强电影场景的真实感和氛围。
2.2 配乐 (background music)配乐是指电影中背景中起到衬托、强化情感或增加氛围的音乐。
它可以是原创音乐或从其他音乐库中获取。
2.3 录音棚 (recording studio)录音棚是专门用于音频录制和混音的设备和空间,通过不同的设备和设置来提高录音质量。
2.4 混音 (mixing)混音是指将不同音轨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音频轨道,通过平衡音效和配乐来完成电影的音频处理。
2.5 音频平衡和音量 (audio balance and volume)音频平衡和音量是指调整不同音轨之间的音量关系,以及整体音频的大小和平衡,以确保观众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
影视专用术语
![影视专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7812d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3.png)
1、三分规那么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响。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穿插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场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似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ec6ba2c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f.png)
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
镜头移动是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摄影技巧之一。
镜头移动可以帮助导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角度及视角,使得观众体验到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
1. 推镜:指镜头向前移动的动作,通常用于展示前景或加强紧
张感。
2. 拉镜:指镜头向后移动的动作,通常用于展示背景或增强环
境感。
3. 倾斜镜头:指镜头沿水平轴或垂直轴倾斜,通常用于表现不
平衡、紧张或不安的情感。
4. 旋转镜头:指镜头沿垂直轴或水平轴旋转,通常用于表现追踪、跟随或环顾四周的场景。
5. 镜面反射镜头:指镜头通过反射镜将场景倒置,通常用于表
现反转、幻想或梦境的情感。
6. 偏移镜头:指将镜头偏离正中心,使得画面呈现错位或变形
的效果,通常用于表现疯狂、混乱或不稳定的情感。
7. 快速移动镜头:指镜头快速移动的效果,通常用于表现快节奏、紧张或惊悚的情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镜头移动的专业术语,影视制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感和场景选择合适的镜头移动方式,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 1 -。
电影镜头的分类
![电影镜头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f6fb1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e.png)
电影镜头的分类电影镜头(Shot)是电影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由一次摄影机连续运转所捕捉到的连续影像。
电影中的镜头可以根据拍摄方式、镜头类型和相机运动等因素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镜头分类:1.基本分类:•长镜头(Long Shot):显示广阔的场景,通常包括人物全身或大部分身体。
也称为全景镜头。
•中景镜头(Medium Shot):显示人物的腰部到头部,强调人物表情和动作。
•近景镜头(Close-Up):显示人物的面部或其他特定细节,强调情感和细节。
2.运动镜头:•跟踪镜头(Tracking Shot):镜头随着运动的主体移动。
•抖动镜头(Shaky Cam):模拟手持相机的抖动,常用于模拟紧张、紧急的情境。
•旋转镜头(Panning Shot):镜头水平旋转,通常在固定位置上。
3.特殊效果镜头:•慢动作(Slow Motion):镜头以较慢的速度播放,通常用于强调动作或情感。
•快进(Fast Forward):镜头以较快的速度播放。
•回放(Instant Replay):镜头重复播放先前的场景。
4.角度和视角:•低角度镜头(Low Angle Shot):从下往上拍摄,使人物显得更高大、威严。
•高角度镜头(High Angle Shot):从上往下拍摄,使人物显得较小或弱小。
•鸟瞰镜头(Bird's-Eye View):镜头垂直拍摄,俯瞰场景。
5.特定类型的镜头:•特写镜头(Extreme Close-Up):显示极为特定的细节,如眼睛、嘴唇等。
•过渡镜头(Cutaway):插入到两个镜头之间的额外镜头,用于提供额外信息或连接两个场景。
6.交叉剪辑镜头:•交叉剪辑(Cross-Cutting):在两个或多个场景之间交替切换,创造紧张感或强调关联性。
这些分类只是电影镜头的一些基本类型,实际上,电影制作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在电影中,镜头的选择和运用对叙事、情感表达以及观众的体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镜头及相关专业术语
![镜头及相关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addffec4afe04a1b071de94.png)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1、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2、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臵。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3、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4、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5、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6、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7、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8、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9、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10、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1、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2、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3、摇:指摄影、摄像机位臵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4、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5、跟:指跟踪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镜头术语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
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
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
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
《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
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
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
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
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
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
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
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
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
《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
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
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
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
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4.近景——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
此种景别人像占据大部画面,环境变得零碎而模糊。
观众已难于看全人物的动作,注意中心往往在人物的肖像和面部表情上。
所以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它的作用相当于文学作品吕的肖像描写,适宜于对人物音容笑貌、仪表神态、衣着服饰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神情和重要的动作,也可用来突出相当的景物,是影视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景别。
《老井》有一组旺泉婚后与喜凤的感情戏,都用近景加以精雕细刻。
尤其是夫妻俩为自己儿子取名的场景,通过一个长达215英尺的镜头,把个具有生活本色的画面作了尽兴的渲染。
5.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
它是视距最近的一种景别,能把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强调、突出出来,近使观众去注意某某关键性细节,诸如惊愕的眼睛、欲滴的泪水、颤抖的睫毛、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
当视距特近时,就称为大特写。
特写镜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体形象;可以突出贯穿的物体,如《魂断蓝桥》的吉祥物;可突出人物细致的表情或动作;可以反映特写环境,使某个物件含义深邃,如《芙蓉镇》中扫帚的三次特写:分立墙角的扫帚、渐渐靠拢的扫帚、并排合一的扫帚,写了两个扫街人相爱的独特经历;可作转换时空的手段;还可与其它景别镜头反复,使速度节奏加快,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
特写镜头不宜毫不无节制的滥用,一般应和全景结合起来使用。
二、运动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
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
大量的是运动的镜头。
1.推镜头——被摄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
用推镜头,使银幕的取景范围由大到小,画面里的次要部分逐渐被推移画面之外,主体部分或局部细节逐渐放大,占满银幕。
在景别上也由远景变为全、中、近景甚或特写。
此种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
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的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
如《公民凯恩》有个镜头,一直把镜头推到一架刚被扔进火炉的雪撬上的几个字:“玫瑰花蕾”。
影片突出这个细节,引起观众的高度注意,探索主人公与“玫瑰花蕾”的关系。
2.拉镜头——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影由近而远向后移动离开被摄对象;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对象由大变小,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
画面的形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变化为整体。
在景别上,由特写或近、中景拉成全景、远景。
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
3.摇镜头——摄影机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有如人的目光顺着一定的方向对被摄对象巡视。
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
它在描述空间、介绍环境方面有独到的功用。
左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
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移镜头——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作左右横移拍摄的镜头。
移镜头是机器自行移动,不必跟随被摄对象。
它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看走的状态。
移镜头同摇镜头一样能扩大银幕二维空间映像能力,但因机器不是固定不变,所以比摇镜头有更大的自由,它能打破画面的局限,扩大空间视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景。
5.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对象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镜头。
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如《罗生门》重场戏都在山林,占据了全征镜头的四分之三。
特别是灌木丛中强盗多襄丸奔跑的场面,创作和高速跟拍的镜头,邮剧中人在山坡疾驰、迅捷的跳跃式的动作,淋漓尽致刻画了自恃武艺高强、狡狯残忍的山贼本性,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三、其他镜头1.空镜头——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
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
空镜头的内容不“空”,它是影视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划人物、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空镜头的在展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往往出现在影片的开头。
2.长镜头——指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
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
有人把长镜头称作“镜头内部蒙太奇”。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长镜头理论”的倡导者,并总结了长镜头在电影中的运用实践:(1) 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可以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运动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2) 长镜头(镜头-段落)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3) 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
后人称巴赞的理论为“长镜头派”。
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在展现完整现实景象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3.仰俯镜头——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
在电影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
仰摄就是摄影机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了观众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
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俯摄代表了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
俯镜头在感情色彩上,使人有阴郁、渺小、压抑的感觉拍摄角度适宜表现人的悲剧命运或是反而人物的可憎卑劣。
在许多影视片中,时常用俯镜头拍摄敌人的酒宴、赌场的嘈杂、匪徒的密谋等等。
4.快慢镜头——按正常情况拍摄的速度,每秒钟24格画面。
如果摄影机拍摄的速度减低或加快,而不改变按每秒24格的放映速度,地么银幕上就会出现特殊的视觉效果。
低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快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比实际的运动快的效果。
快动作的镜头运用得当,会产生一种夸张的喜剧性效果。
但因在观众视觉上停留时间,运用得不多。
高于摄影机正常速度24格/秒拍下的镜头叫慢镜头,放映时在银幕上出现慢动作。
慢镜头在影视的造型中有特殊的意义。
它能人为“延缓”动作节奏,“延长”动作时间,使观众看清在正常情况下看不清的一些动作过程,因此普多夫金称慢镜头是“时间的特写”是一种有意识引导观众注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