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计算环境作业_答案

合集下载

经济地理学原理作业答案

经济地理学原理作业答案

经济地理学原理作业答案1. 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学科,它探讨了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通过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和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现象,为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2.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会影响到产业布局、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

2.2 资源分布:资源分布是指地球上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资源分布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3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不同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产业布局受到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布局差异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

2.4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指货物、人员在地理空间中的流动和交换。

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加快地区间的交流和贸易。

2.5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地理空间中的扩展和变化。

城市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3.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自到研究对象所在地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实地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等问题,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

3.2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等操作,从而得出有关经济地理问题的结论。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地理空间中的规律和趋势。

3.3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经济地理现象。

模型建立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预测和评估不同政策和措施对经济地理的影响。

4. 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领域4.1 区域规划:经济地理学可以为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帮助规划者合理规划地区的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城市发展等,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解析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解析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

15mg/m 3,NO2:0。

12mg/m 3,CO:4。

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

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

031×10×3600×24×10-3kg=891kg3。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85。

5% H :11.3% O:2。

0% N :0。

2% S :1。

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

25 71。

25H113-2。

5 55。

25 27。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环评作业 习题-1、2(含答案)

环评作业 习题-1、2(含答案)

(1)计算各断面的均权水质指数; (2)计算各断面的内梅罗水质指数;
河流中各采样断面上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值(mg/L) 断面号 A1 7.62 23.61 0.017 0.015 0.006 2.46 0.001 未检出 2.62 A2 15.9 17.5 0.025 0.038 0.004 5.16 0.0008 0.01 1.45 A3 4.55 24.59 0.007 0.006 0.005 6.46 0.0009 未检出 4.15 A4 5.41 4.59 0.01 0.004 0.006 7.13 0.0012 0.01 6.52 A5 1.19 6.60 0.002 0.002 0.007 4.69 0.0011 0.032 0.71 A6 2.52 1.64 0.002 未检出 0.004 7.21 0.001 0.03 0.54
习题-2
2-1、 什么是模型,什么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有哪些特性。 答:如果一个事物 M 与另一个事物 S 之间, 满足两个条件: 1. M 中 包含有一些元素(分量), 每个元素(分量)分别对应和代表 S 中的一个元素 (分量); 2. M 中的上述分量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种个关系可以用于 与 S 的分量间关系进行类比。我们则将事物 M 称为事物 S 的模型。 满足模型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和算法叫做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具有下列特征: 1、高度的抽象性。通过数学模型能够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从而可以突破实际系统的约束, 运用已有的数学研究成果对研究对象进行 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较之在原型或实物模型上的研究具有很多优点。
选择(2)时,趋势线如下:
y
1.4E+14 1.2E+14 1E+14 8E+13 6E+13 4E+13 2E+13 0 0 10 20 30

数据库系统教程课后答案(施伯乐)(第二版)

数据库系统教程课后答案(施伯乐)(第二版)

目录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第2部分各章习题解答及自测题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3 自测题1.4 自测题答案第2章关系模型和关系运算理论2.1基本内容分析2.2 教材中习题2的解答2.3 自测题2.4 自测题答案第3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3.1基本内容分析3.2 教材中习题3的解答3.3 自测题3.4 自测题答案第4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4.1基本内容分析4.2 教材中习题4的解答4.3 自测题4.4 自测题答案第5章数据库设计与ER模型5.1基本内容分析5.2 教材中习题5的解答5.3 自测题5.4 自测题答案第6章数据库的存储结构6.1基本内容分析6.2 教材中习题6的解答第7章系统实现技术7.1基本内容分析7.2 教材中习题7的解答7.3 自测题7.4 自测题答案第8章对象数据库系统8.1基本内容分析8.2 教材中习题8的解答8.3 自测题8.4 自测题答案第9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9.1基本内容分析9.2 教材中习题9的解答9.3 自测题9.4 自测题答案第10章中间件技术10.1基本内容分析10.2 教材中习题10的解答10.3 自测题及答案第11章数据库与WWW11.1基本内容分析11.2 教材中习题11的解答第12章 XML技术12.1基本内容分析12.2 教材中习题12的解答学习推荐书目1.国内出版的数据库教材(1)施伯乐,丁宝康,汪卫.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董健全. 数据库实用教程(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施伯乐,丁宝康. 数据库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王能斌. 数据库系统教程(上、下册).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闪四清.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庄成三,洪玫,杨秋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出版的国外数据库教材(中文版或影印版)(1)Silberschatz A,Korth H F,Sudarshan S.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4版). 杨冬青,唐世渭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Elmasri R A,Navathe S B. 数据库系统基础(第3版). 邵佩英,张坤龙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Lewis P M,Bernstein A,Kifer M. Databases and Transaction Processing:An Application-Oriented Approach, Addison-Wesley, 2002(影印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4)Hoffer J A,Prescott M B,McFadden F R. Modern Database Management. 6th ed. Prentice Hall, 2002(中文版,施伯乐等译,即将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上机实习教材(1)廖疆星,张艳钗,肖金星. PowerBuilder 8.0 &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与实现.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2)伍俊良. PowerBuilder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学习指导书(1)丁宝康,董健全,汪卫,曾宇昆. 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解答及上机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宝康,张守志,严勇. 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丁宝康,董健全,曾宇昆. 数据库实用教程习题解答.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丁宝康. 数据库原理题典.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5)丁宝康,陈坚,许建军,楼晓鸿. 数据库原理辅导与练习.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第1部分课程的教与学1.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现在,数据库已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基础,因而数据库是计算机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作业一(第一到二章)1、什么是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田间土壤、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下栽培作物,并进行与作物有关的各种科学研究的试验。

田间试验有两个特点:(1)研究对象和材料是生物体本身,由农作物和其它生物体本身的反应来直接检测试验的效果,试验材料本身便存在产生试验误差的多种因素;(2)是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田间试验的环境条件存在导致试验产生误差。

2、对田间试验的要求有哪些?(1)试验目的要明确在大量阅读文献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明确选题,制订合理的试验方案。

对试验的预期结果及其在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作用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试验条件应能代表将来准备推广试验结果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试验地土壤种类、地势、土壤肥力、气象条件等)与农业条件(如轮作制度、农业结构、施肥水平等)。

(3)试验结果要可靠:在田间试验中准确度是指试验中某一性状(小区产量或其它性状)的观察值与其理论真值的接近程度;越是接近,则试验越准确。

精确度是指试验中同一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即试验误差的大小,它是可以计算的。

试验误差越小,则处理间的比较越为精确。

(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所谓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试验或实验,应能获得与原试验相同的结果。

3、简述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包菜苗子大小、壮弱。

2)试验时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差异:追肥不匀、浇水不均。

3)进行试验的外界条件的差异:如土壤肥力不均4、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有哪些方面?(1)试验小区的面积试验小区面积的大小,一般变动范围为6—60m2。

而示范性试验的小区面积通常不小于330 m2。

(2)小区的形状 :在通常情形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容易调匀土壤差异,使小区肥力接近于试验地的平均肥力水平。

亦便于观察记载及其农事操作。

(3)重复次数重复次数即每一处理的试验小区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小。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

绪论部分:2、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10分)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和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4、什么是环境化学,学习环境化学有什么意义?(10分)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意义:用来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简述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0分)答:主要包括6类。

①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品的形态、价态、结构、样品前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学科。

②环境污染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元素循环的化学过程。

③污染控制化学:主要研究与污染控制有关的化学机制及工艺技术中化学基础性问题。

④污染生态化学: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生态效应的化学过程的学科。

⑤环境计算化学:主要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

⑥环境生物化学:是研究环境化学品对生命影响的学科。

第一章:1、地球环境主要由哪些圈层构成?英文单词?各之间有什么联系?各有哪些性质?(10分)答: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构成。

联系: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每个圈层都离不开太阳所提供的能量,这几个圈层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不停的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着动态的自然平衡,使地球及其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性质:①大气圈:是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不仅是生命所需的要素,而且也参与地球表面的物质循环过程。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作业及答案

建筑环境作业及答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土木工程专业2010级)第一批(选择题)(选择题)1、房间的送风和气流组织有三种典型的方式,其中换气时间等于名义时间常数的房间的送风和气流组织有三种典型的方式,其中换气时间等于名义时间常数的是:()A:活塞式:完全混合式 C:非完全混合式:非完全混合式:活塞式 B:完全混合式正确答案:A 2、ASHRAE表示:()。

A: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B: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C: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正确答案:A 3、于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孔口出流流速与内外压力差存在如下关系:()A:压差的一次方关系:压差的平方关系 :压差的一次方关系 B:压差的二分之一次方关系:压差的二分之一次方关系 C:压差的平方关系正确答案:B 4、下列(、下列( )进入室内的潜热和显热能全部直接形成瞬时冷负荷。

A: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渗透空气得热 :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 B:通过围护结构导热:通过围护结构导热 C:渗透空气得热正确答案:C 5、下面哪几个软件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的()A:DOE-2 B:ESP C:DEST D:ENERGYPLUS 正确答案:AD 6、某办公室设计标准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

如果最低只能使温度达到27℃,相对湿度仍然为65%,()可以该空间能达到与设计标准同等的舒适度?准同等的舒适度?A:提高风速:着装加厚:降低风速 C:着装加厚:提高风速 B:降低风速正确答案:A 7、某办公室设计标准是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65%,风速0.25m/s。

如果最低只能使温度达到25℃,相对湿度仍然为65%,()可以使该空间能达到与设计标准同等的舒适度?标准同等的舒适度?A:提高风速:着装加厚:提高风速 B:降低风速:降低风速 C:着装加厚正确答案:B 8、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的量是()A:照度:发光强度:光通量 D:发光强度:照度 B:亮度:亮度 C:光通量正确答案:B 9、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的量是()A:lm B:cd C:lx D:nt 正确答案:D 10、平天窗的形式很多,其共同的特点是采光口位于水平面或接近水平面。

课后答案解析(作业)

课后答案解析(作业)

第四章4.2 某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1(0aT +=λλ W/(m·K), T 的单位为℃。

若已知通过平壁的热通量为q W/m 2,平壁内表面的温度为1T 。

试求平壁内的温度分布。

解:由题意,根据傅立叶定律有q =-λ·dT/dy即q =-λ0(1+αT)dT/dy分离变量并积分100(1)d d TyT aT T q y λ+=-⎰⎰220011()()2a T T T T qy λλ-+-= 整理得220001122()20a T T T T qy λλλ+-++=此即温度分布方程4.3 某燃烧炉的炉壁由500mm 厚的耐火砖、380mm 厚的绝热砖及250mm 厚的普通砖砌成。

其λ值依次为1.40 W/(m·K),0.10 W/(m·K)及0.92 W/(m·K)。

传热面积A 为1m 2。

已知耐火砖内壁温度为1000℃,普通砖外壁温度为50℃。

(1)单位面积热通量及层与层之间温度;(2)若耐火砖与绝热砖之间有一2cm 的空气层,其热传导系数为0.0459 W/(m·℃)。

内外壁温度仍不变,问此时单位面积热损失为多少? 解:设耐火砖、绝热砖、普通砖的热阻分别为r 1、r 2、r 3。

(1)由题易得r 1=b λ=110.51.4m Wm K--=0.357 m 2·K/W r 2=3.8 m 2·K/Wr 3=0.272·m 2 K /W所以有q =123Tr r r ∆++=214.5W/m 2由题T 1=1000℃ T 2=T 1-QR 1 =923.4℃T 3=T 1-Q (R 1+R 2) =108.3℃T 4=50℃(2)由题,增加的热阻为r’=0.436 m 2·K/W q =ΔT/(r 1+r 2+r 3+r’) =195.3W/m 24.4某一Φ60 mm×3mm 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 W/(m·K),外包一层厚30mm 的石棉后,又包一层厚为30mm 的软木。

声环境补充作业整理+参考答案 (2)知识讲解

声环境补充作业整理+参考答案 (2)知识讲解

声环境补充作业整理+参考答案(2)第一讲(建筑声学基本知识)1、人耳听觉最重要的部分为:A、20~20KHzB、100~4000HzC、因人而异,主要在50Hz左右D、因人而异,主要在1000Hz左右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0oC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5000m/s、1450m/s、331m/s。

B、0oC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2000m/s、1450m/s、340m/s。

C、气压不变,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声速变小。

3、公路边一座高层建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很多,甚至听不见。

B、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一些,但小得不多。

C、1层、10层、17层噪声大小完全一样。

4、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1/3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__。

A、250-500Hz,400-500HzB、500-1000Hz,500-630HzC、355-710Hz,430-560HzD、430-560Hz,355-710Hz5、从20Hz-20KHz的倍频带共有_____个。

A、7B、8C、9D、106、“1/3倍频带1KHz的声压级为63dB”是指_______。

A、1K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B、900-112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C、710-1400Hz频带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D、333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7、古语中“隔墙有耳”、“空谷回音”、“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中的声学道理为:____•A、透射、反射、绕射 B、反射、透射、绕射C、透射、绕射、反射D、透射、反射、反射8、一个人讲话为声压级60dB,一百万人同时讲话声压级为________。

A、80dBB、100dBC、120dBD、140dB9、一般讲,两个声音叠加,当一个声音的声压级比另一个声音小_____时,可以忽略不计。

A、1dBB、2dBC、5dBD、10dB10、一般讲,声压级最小有____dB的变化时,人耳将有察觉;声压级最小有____dB的变化时,人耳有明显感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三节第2课时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三节第2课时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课时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长江流域面积广、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针对水体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是有效手段之一。

下图是长江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甲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A.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不合理排放B.洪涝灾害围湖造田C.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化D.水土流失毁林开荒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下游,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2.关于加强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B.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C.推行环境负责制,只管好自己家的环境D.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答案:C解析: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一方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建立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落差大,多曲流答案:B解析:一般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显示该河落差大,故可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

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4.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是(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答案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作业1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L的邻二氮菲 ml、 ml、 ml、 ml、 ml、 ml、 ml、 ml;加入,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二、如何配制成L的铁标准溶液答: Fe + 4HNO3 = Fe(NO3)3+ 2H2O+NO×1 用天平称取无杂质的铁粉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L的HNO33 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L的Fe(NO3)3溶液5 娶,浓度为L的Fe(NO3)3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即得到L的铁标准溶液作业2一、 铁的质量浓度为×L 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波长为510mm 、比色皿厚度为2cm 时,测得A=1 求a ;2 求k 。

答:1 已知A=abc则 a =A bc =0.192×5.0×10−4=190L ·cm -1g -1 2 已知a=190L ·cm -1g -1且Fe 的摩尔质量为56g ·mol -1所以 k=a ×MFe=190L ·cm -1g -1×56 g ·mol -1=10640L ·cm -1·mol -1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作业3 一、 酸度(pH 值)的确定:答:去9只50ml 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 2OH ·HCl ),摇匀,放置2min ,各加入2ml ,L 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 ml 、 ml 、 ml 、 ml 、 ml 、 ml 、 ml 、 ml 、)的NaOH (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 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 值。

《旅游地理学》作业答案

《旅游地理学》作业答案

《旅游地理学》作业答案《旅游地理学》作业答案⼀、选择题1、对于⼀个旅游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对(A)进⾏测算。

A. 空间容量和设施容量B. ⼼理容量和⽣态容量C. 设施容量和⽣态容量D. 空间容量和⼼理容2、“游客的⾏为举⽌、服装⾐饰将常引起虔诚教徒的不满”属于旅游对区域的( C )影响。

A. 经济B. 环境C. 社会D. ⽂化3、在特吉旺提出的舒适指数中,最佳旅游季节位于(B)。

A. -1区B. 0区C. +1区D. +1a区4、衡量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可⽤( D)来分析。

A. 季节性强度指数B. ⾼峰指数C. 回归系数D. 地理集中指数5、200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我国第⼀关于旅游规划规范的国家标准是(C)。

A.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B.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办法》C. 《旅游规划通则》D. 《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办法》6、收⼊、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C)。

A. 内动⼒B. 外动⼒C. 中间条件D. 阻碍因素7、南京夫⼦庙街区属于城市RBD中的(B)。

A. ⼤型购物中⼼型B. 旧城历史⽂化改造区型C. 特⾊步⾏街型D. 新城⽂化旅游区型8、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时,这时最适宜采⽤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是(C)。

A. ⼀元线形回归模型B. 时间序列模型C. 特尔菲法D. 引⼒模型9、“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确定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地利⽤”,这属于( B)的规划内容。

A. 旅游发展规划B. 旅游区总体规划C. 旅游区控制性规划D. 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10、喀斯特⽯林旅游资源是⼀种( A)的旅游资源。

A. ⾮遍在性B. 遍在性C. 共性⼤,个性强D. 重游率低11、“孤帆远影碧空尽,未见长江天际流”属于(C)景。

A. 雄B. 险C. 旷D. 秀12、⽬前被⼴泛应⽤的旅游地⽣命周期理论是( C)提出来的。

A. 德国学者ChristallerB. 美国学者StansfieldC. 加拿⼤学者BulterD. 美国学者Stanley13、旅游者出去旅游是为了了解异国他乡的异质⽂化、游览外地的名胜古迹。

环境监测(第四版)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第四版)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1. 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富集与分离:水样中的待测组分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共存组分的干扰时,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2. 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答:原理上:相同之处:都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基态汞原子蒸汽,根据一定测量条件下光强与汞浓度成正比进行测定。

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253.75nm的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光强度,进而确定汞浓度。

冷原则荧光光谱法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吸收特征紫外光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光强,进而确定汞浓度。

仪器上:相同之处:两种方法所用的仪器结构基本类似。

不同之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无激发池,光电倍增管与吸收池在一条直线上。

冷原则荧光光谱法的测定仪器的光电倍增管必须在与吸收池垂直的方向上。

3.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答: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与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六价铬。

在酸性溶液中,将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与540nm进行比色测定,可测定总铬。

4. 根据重铬酸钾法和库仑滴定法测定COD 的原理,分析两种方法的联系、区别以及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答: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重铬酸钾法的原理: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需氧量;库伦滴定法的原理: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物质,以一定强度的恒定电流进行电解,使之在工作电极(阳极或阴极)上电解产生一种试剂(称滴定剂),该试剂与被测物质进行定量反应,反应终点可通过电化学等方法指示。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论作业习题:● 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 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讨论习题:●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思考题:●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 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23H CO ⎡⎤⎣⎦、3HCO -⎡⎤⎣⎦和23CO -⎡⎤⎣⎦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 请导出总酸度、2CO 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α)的函数。

● 在一个pH 为6.5、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

若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 ,1.08mmol/L )●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0,请计算*23H CO ⎡⎤⎣⎦、3HCO -⎡⎤⎣⎦、23CO -⎡⎤⎣⎦和-OH ⎡⎤⎣⎦的浓度各是多少?(*23H CO ⎡⎤⎣⎦=4.49×10-4mol/L 、3HCO -⎡⎤⎣⎦=2.00×10-3mol/L 、23CO -⎡⎤⎣⎦=9.38×10-7mol/L 和-OH ⎡⎤⎣⎦=1.00×10-7mol/L ) ● 若有水A ,pH 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 ,水B 的pH 为9.0,碱度为0.80 mmol/L ,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 值为多少?(pH =7.58)● 溶解1.00×10-4mol/L 的()33Fe NO 于1L 具有防止发生固体()3Fe OH 沉淀作用所需最小H +⎡⎤⎣⎦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2Fe OH +和[]2Fe OH +,而没有形成[]422Fe OH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296)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296)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作业习题(含答案解析)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_的因素。

(2)种类:①非生物因素:光、_________、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

【答案】生活和分布温度其他生物【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

9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_________的地方。

(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_______的地方出现绿洲。

【答案】较低较高水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1)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

(2)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

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非生物因素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9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正态分布及其经典习题和答案

正态分布及其经典习题和答案

专题:正态分布例:(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且E (X )=2.4,V (X )=1.44,则二项分布的参数n ,p 的值为A .n=4,p=0.6B .n=6,p=0.4C .n=8,p=0.3D .n=24,p=0.1 答案:B 。

解析:()4.2==np XE ,()44.1)1(=-=p np X V 。

(2)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 )。

A .95%B .50%C .97.5%D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答案:B 。

解析:由正态曲线的特点知。

(3)某班有48名同学,一次考试后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为80,标准差为10,理论上说在80分到90分的人数是 ( )A 32B 16C 8D 20 答案:B 。

解析:数学成绩是X —N(80,102),80809080(8090)(01)0.3413,480.3413161010P X P Z P Z --⎛⎫≤≤=≤≤=≤≤≈⨯≈ ⎪⎝⎭。

(4)从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这两个数之积的数学期望为___________ 。

∴E(X)=8.5.(5)如图,两个正态分布曲线图:1为)(1,1x σμϕ,2为)(22x σμϕ,则1μ 2μ,1σ 2σ答案:<,>。

解析:由正态密度曲线图象的特征知。

【课内练习】1.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

A .0与1 B .1与0 C .0与0 D .1与1 答案:A 。

解析:由标准正态分布的定义知。

2.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 )相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 .μ越大 B .μ越小 C .σ越大 D .σ越小答案: C 。

解析:由正态密度曲线图象的特征知。

3.已在n 个数据n x x x ,,,21Λ,那么()∑=-ni i x x n 121是指A .σB .μC .2σD .2μ( ) 答案:C 。

解析:由方差的统计定义知。

经济概率统计作业参考答案(第三章)

经济概率统计作业参考答案(第三章)

p{X
k} a , p{Y k} b , (k 1,2 ,3), 且
k
k2
X
与Y
相互独立,则
( D )。
( A) a 1, b 1;
(B) 11a 49 b 1 ; 6 36
(C) a, b 为任意实数 ;
(D) a 6 , b 36 。 11 49
三、计算
1、一盒子中装有 3 个黑球、2 个白球、2 个红球。在其中任意取四球,以 X 表示取到黑球 的个数,以Y 表示取到红球的个数,求( X , Y )的联合分布列。
1 0 x 1
f
X
(x)
0
其他
fY ( y)
f (x, y)dx
当0
y
2
时,
f Y
( y)
11
0 2
dx
1 2
当 y 0 或 y 2 时, fY ( y) 0
1 / 2
f Y
( y)
0
0 y2 其他
5、已知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分布为:
(x , y) (0,0) (0,1) (1,0) (1,1) (2,0) (2,1)
答案: F(b, c) F(a, c) , F(, a) F(,0) , F(,b) F(a,b)
2、设二维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为
p(x)
4xy
0
,0 x 1, 0 y 1
,
其他

则 p(0 X 0.5)

答案: 1 4
3、随机变量 (X ,Y ) 的分布率如下表,则, 应满足的条件是
1/ 6
3
1/12 1/ 6
0
2. 二维随机变量( X ,Y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环境监测第四版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环境监测第四版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请注意:1.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老师2.用红色标记的是老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文档4.此文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作业1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答:以显色剂用量为例在7只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盐酸羟胺摇匀,放置2min,分别加入不同体积L的邻二氮菲ml、ml、ml、ml、ml、ml、ml、ml;加入,L乙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蒸馏水为参照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二、如何配制成L的铁标准溶液?答:Fe + 4HNO3= Fe(NO3)3 + 2H2O+NO×1 用天平称取无杂质的铁粉2 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L的HNO33 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4 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L的Fe(NO3)3溶液5 娶,浓度为L的Fe(NO3)3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即得到L的铁标准溶液作业2一、铁的质量浓度为×L的溶液与1,10-邻二氮菲生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波长为510mm、比色皿厚度为2cm时,测得A=1 求a;2 求k。

答:1 已知A=abc则a=Abc=0.192×5.0×10−4=190L·cm-1g-12 已知a=190L·cm-1g-1且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1所以k=a×MFe=190L·cm-1g-1×56 g·mol-1=10640L·cm-1·mol-1作业4 参考教材P528 直线和回归作业3一、酸度(pH值)的确定:答:去9只50ml容量瓶,各加入铁标准溶液、盐酸羟氨(NH2OH·HCl),摇匀,放置2min,各加入2ml,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移液管在9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ml、ml、ml、ml、ml、ml、ml、ml、)的NaOH(碱性)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值。

(0608)《旅游地理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

(0608)《旅游地理学》 网上作业题答案

[0608]《旅游地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第一次作业[论述题]5、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主题公园的一级市场包括深圳、东莞、惠州(部分地区),1993年这三个地区的常住人口达600万人;二级客源市场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和经济发达的除上述几个地区之外的珠江三角洲,香港有600万居民,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惠州市区以及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以及四会、高要、广宁、清远市区)人口1993年达2 056万,除去一级客源市场的几个地区l 456万,深圳二级客源市场达2 000多万。

深圳流动人口,特别是经商、会议、参观考察的比例很大。

1993年,仅酒店宾馆(不包括旅馆、招待所)接待的过夜游客就达616.3万人次,这构成了三级客源市场。

昆明主题公园一级市场为昆明市区,1991年昆明市区人口155.6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16.01万。

二级市场为昆明市辖8县及曲靖、玉溪、楚雄3市,1991年总人口362.8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0.77万。

三级客源市场主要为前述一、二级市场以外的部分,1993年昆明接待境外旅游者为27.11万,只相当于深圳的16%。

材料二:深圳1993年职工人均工资7 947元,昆明为3 803元,相当于深圳的47.85%;深圳人均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l.99万元,昆明为2336元,只有深圳的11.74%。

问题:一位投资者正准备在深圳、昆明两城市中选择一处兴建主题公园,你认为他应选址于哪个城市?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选址于深圳。

(2)原因(要点)第一,深圳具备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

第二,深圳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一级市场游客的消费能力要强于昆明。

[论述题]4、长春市净月潭森林公园共有两条游览线路:A线:正门-荷花垂柳-塔楼-游船码头-月亮湾-避暑山庄-鹿苑,长度为5000m;B线:正门-北普陀寺-水库大坝-沙滩浴场-西门-野生动物公园-森林浴场-滑雪场-圣诞乐园-高尔夫球场,长度为1000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计算环境作业
一.判断是非题
1)RDF没有描述资源间关系的能力,且不能描述两个类的互不相交关系、类的基数
和等价性等,因此在语义Web中需要引入本体。

F
2)无状态会话Bean也可以用于实现有状态的应用。

T
二.多项选择题
1)你认为BT可能是基于下面__A、D__________结构实现的?
A. 中心化拓扑
B. 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
C. 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
D. 半分布式拓扑
2)在五层沙漏结构中,位于_A、B__________层的协议需要在所有提供共享资源的节
点上提供。

A. 资源层
B. 连接层
C. 构造层
D. 汇聚层
E. 应用层
三.问答题
1、(15分)试分析为什么近年来云计算发展得如此迅猛?
6分:有需求:需要节约IT成本、需要节约能源、需要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等;
6分:能够迎合这个需求:描述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再呼应前面的问题:总之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3分:简单可行:云计算的实现相对简单,虚拟化技术等已经基本成熟。

如果前面两点是抄PPT一条条罗列,再扣2分。

2、(15分)现要为某网上商城实现一个商品价格查询服务,该服务具有以下功能:
•用户可以主动查询某个商品的价格。

•用户可以订购某个商品的价格,当商品价格低于用户指定的阈值时,该服务通知订购用户当前的价格。

•多个用户可同时使用该服务。

现要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如CORBA技术实现该服务:请描述该服务对象和客户端程序分别需要实现的接口。

接口可以采用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甚至夹杂自然语言),但要明确每个接口名、接口中的方法名、方法的返回值和参数名以及类型。

商品价格查询服务的接口:
方法一:价格查询。

Float getPrice(String goodID) throws someFailure;返回值为价格。

方法二:订购价格变化情况
Void subscribe(String goodID, float myInterestPrice, Ref myCallback) throws some someFilure
其中,myInterestPrice为指定的价格阈值,myCallback为实现nicePrice()方法的客户端回调接口对象引用。

客户端实现的接口
方法一:
Void nicePrice(String goodID, float nicePrice) throws some someFilure;
其中,nicePrice是低于阈值的新价格。

参数类型和名字等,可在合理范围内变动。

缺失红色部分,不扣分。

每个方法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