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 数学选修二 全册知识点 归纳总结3篇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篇:数学选修二必修内容详解第一章函数及其应用1.函数及其概念:定义域、值域、图象、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2.函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合函数、反函数等3.函数的应用:函数模型、函数方程、函数关系、函数表示、函数求值等第二章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2.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借助单位圆解释正弦、余弦函数,借助正切函数解释余割、正割函数3.三角函数的简单运算: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公式、化简公式、合并公式、差积定理等4.三角函数的应用:角度关系、角度测量、三角函数图像、三角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求解等第三章解析几何1.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圆等2.二维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交点式等3.圆的相关概念: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圆心、半径、切线等4.解析几何的应用:确定方程、矢量运算、空间几何、曲线分析等第四章微积分1.导数及其基本概念:导数定义、导数运算、高阶导数、柯西—罗尔定理等2.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区分反函数、定积分、不定积分等3.微积分应用:函数极值、函数图像分析、相关变化率、微分方程、微积分定理等以上是数学选修二的必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篇:数学选修二选修内容详解第五章数列及其应用1.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2.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收敛性、发散性等3.数列的应用:数学归纳法、数列问题的解答、计算器计算数列等第六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基本概念、事件关系、样本空间等2.概率分布及其函数: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3.抽样分布及其统计推论:抽样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4.应用:概率模型、统计图表、数据分析、随机模拟等第七章矩阵论与线性代数1.基本知识:矩阵基本运算、行列式、逆矩阵、秩等2.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矩阵表示、特解、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等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方程、特征值、特征向量、对角化、相似变换等4.应用:向量分析、投影、方程求解、几何变换、矩阵算法等以上是数学选修二的选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数学领域,学会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计数原理:这部分主要讲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指的是,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类方法,每类方法中有不同的方法数,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总方法数就是各类方法数之和。
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则是说,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每个步骤中有不同的方法数,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总方法数就是各步骤方法数之积。
二项式定理:这部分主要讲解二项式定理及其通项公式,以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二项式定理给出了(a+b)^n的展开式,而二项式通项公式则给出了展开式中每一项的具体形式。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包括对称性、增减性与最大值以及各二项式系数和等。
概率论初步:这部分主要讲解随机事件、概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概率的基本性质。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而概率则是衡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值。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部分主要讲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是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数值表示,常见的随机变量分布有离散型分布和连续型分布。
以上就是数学选修2-3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概率论以及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等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或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3知识点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与分步乘法计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
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n元集合A={a1,a2⋯,a n}的不同子集有2n个。
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rrangement)。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排列数公式: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规定:0!=11.2.2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combination)。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或表示。
组合数公式:∴规定:组合数的性质:(“构建组合意义”——“殊途同归”)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注意二项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与这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表现形式的变化有时能帮助我们发现某些规律!(1)对称性(2)当n 是偶数时,共有奇数项,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n 是奇数时,共有偶数项,中间的两项,同时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4)二项式展开式中,奇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偶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5)一般地,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n ∈N *)其中各项的系数(k ∈{0,1,2,⋯,n})叫做二项式系数(binomial coefficient);2.1.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单元复习知识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2-3单元复习知识总结2018-6-19第一章计数原理单元复习知识总结1. 两个计数原理的内容、操作步骤、常见的四类模型及其方法。
答案:(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2)步骤:第一步:明确“要完成的一件事”指的是什么事,怎样才算完成。
第二步:如何完成这件事: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确定分类或分步的标准,每一类或每一步有多少种方法第三步:确定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相加还是相乘。
(3)常见的四类模型:错位问题(列举法)、除杂问题(去杂法)、投信问题(分步法)、涂色问题(分类法)2. 排列的定义、关键点,排列数的定义、全排列、阶乘、排列数公式(两个)、0-7的阶乘。
答案:排列的定义:一般地说,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关键点:先取后排 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
用符号mn A 表示。
全排列:m =n 时的排列叫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公式:!nn A n = 阶乘:若m =n ,(1)(2)321n n A n n n =--⋅⋅叫做n 的阶乘,用!n 表示。
排列数公式:()!(1)(2)(1)!mnn A n n n m n m ==---+-(,,.m n N m n *∈≤)0-7的阶乘nn!8765432262412072050400111403203. 排列的两个类型(数字、排队)的六句七言口诀、讲课时的例题作业题。
人教A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 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 2:由 3 个模块组成。 选修 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 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 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 3:由 6 个专题组成。 选修 3—1:数学史选讲。 选修 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 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 3—4:对称与群。 选修 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 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 4:由 10 个专题组成。 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 4—2:矩阵与变换。
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 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 f x f x,那么就称函数 f x 为
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知识链接:函数与导数
4、 如果集合 A 中含有 n 个元素,则集合 A 有 2n 个子 1、函数 y f (x) 在点 x0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 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 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 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 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布列、期望、方差、 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交集A B{|,x x A ∈且}x B ∈(1)A A A = (2)A ∅=∅ (3)AB A ⊆ A B B ⊆ BA并集A B{|,x x A ∈或}x B ∈(1)A A A = (2)A A ∅= (3)A B A ⊇ AB B ⊇BA补集U A{|,}x x U x A ∈∉且1()U A A =∅ 2()U A A 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 <> {|}x a x a -<< ||(0)x a a >>|x x a <-或}x a >||,||(0)ax b c ax b c c +<+>>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 ∆=-0∆> 0∆= 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O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21,242b b ac x a-±-=(其中12)x x <122b x x a==-无实根20(0)ax bx c a ++>>的解集1{|x x x <或2}x x >{|x }2b x a≠-R20(0)ax bx c a ++<>的解集12{|}x x x x <<∅ ∅()()()U U U A B A B =()()()UU U A B A B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a x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yxo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 (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2)存在0x I ∈,使得0()f x M=.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n a表示;当n是偶数时,正数a的正的n n次方根用符号表示;0的n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次方根.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当n为奇数时,a为任意实数;当n为偶数时,0a≥.③根式的性质:n a=;当n a=;当n为偶数时,(0)||(0)a aaa a≥⎧==⎨-<⎩.(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na a m n N+=>∈且1)n>.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1()0,,,m mn na a m n Na-+==>∈且1)n>.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 s r sa a a a r s R+⋅=>∈②()(0,,)r s rsa a a r s R=>∈③()(0,0,)r r rab a b a b r R=>>∈【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 ①若(0,1)xa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N =,其中a 叫做底数,N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M N N-=③数乘:log log ()n a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⑤loglog (0,)bn a anM M b n R b=≠∈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 =>≠且【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5)对数函数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1,0),即当1x =时,0y =.奇偶性 非奇非偶单调性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log 0(1)log 0(1)log 0(01)a a a x x x x x x >>==<<<log 0(1)log 0(1)log 0(01)a a a x x x x x x <>==><<a 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靠低;在第四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靠高.(6)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 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 y -=;③将1()x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 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 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 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 =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 py x =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py x =是非奇非偶函数. 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 a -+∞上递增,当2bx a =-时,2min 4()4ac b f x a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 a -∞-上递增,在[,)2b a-+∞上递减,当2bx a =-时,2max 4()4ac b f x a -=.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a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x a =-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②x 1≤x 2<k ⇔③x1<k <x 2 ⇔ af (k )<0④k 1<x 1≤x 2<k 2 ⇔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 (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 (Ⅰ)当0a>时(开口向上)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 m f a=- ③若2bq a ->,则()m f q =02a )q ()f p)M = ②若q ≤ ③若2b q a ->,则()M f q =xxxx0x x(q)0x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总结。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三角函数的基
本性质总结。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总结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选修2-3课程主要讲授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以下是对这些基本性质进行的总结:
正弦函数的基本性质:
- 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 值域为闭区间[-1, 1];
- 周期为2π,即sin(x + 2π) = sin(x);
- 奇函数,即sin(-x) = -sin(x);
- 单调递增函数。
余弦函数的基本性质:
- 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 值域为闭区间[-1, 1];
- 周期为2π,即cos(x + 2π) = cos(x);
- 偶函数,即cos(-x) = cos(x);
- 单调递减函数。
正切函数的基本性质:
- 定义域为实数集去除所有cot(x) = 0的点;
- 值域为全体实数;
- 周期为π,即tan(x + π) = tan(x);
- 奇函数,即tan(-x) = -tan(x);
- 周期性比较复杂,在特定区间上单调增加或减少。
余切函数的基本性质:
- 定义域为实数集去除所有tan(x) = 0的点;
- 值域为全体实数;
- 周期为π,即cot(x + π) = cot(x);
- 奇函数,即cot(-x) = -cot(x);
- 周期性比较复杂,在特定区间上单调增加或减少。
以上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总结。
掌握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在数学中的
各种问题和计算中。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排列(理)(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2-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排 列【学习目标】1.理解排列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3.能利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排列的概念1. 排列的定义一般地,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 m (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要点诠释:(1)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2)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3)如何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要看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后,再安排这 m 个元素时是有顺序还是无顺序,有顺序就是排列,无顺序就不是排列.要点二:排列数1.排列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 ( m ≤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元素中取出 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 m 表示.n要点诠释:(1)“排列”和“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 m (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个排列(也就是具体的一件事)(2)排列数是指“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比如从 3 个元素 a 、b 、c 中每次取出 2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有如下几种:ab ,ac ,ba ,bc ,ca ,cb ,每一种都是一个排列,共有 6 种,而数字 6 就是排列数,符号 A m 表示排列数,在此n题中 A 2 = 6 .32.排列数公式A m = n (n - 1)(n - 2) (n - m + 1) ,其中 n ,m ∈N +,且 m≤n .要点诠释:(1)公式特征: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有m个因数。
高中数学选修2-3(人教A版)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一、学习任务 1. 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并会利用条件概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通过实例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及概率计算公式,并能综合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 式即对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 3. 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及意义,理解事件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公式,并能利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模拟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二、知识清单
(2)设事件“甲、乙两人在罚球线各投球二次均不命中”的概率为 P1 ,则
¯ ∩ ¯¯ ¯ ∩ ¯¯ ¯ ∩ ¯¯ ¯) P1 = P (¯¯ A A B B ¯ ) ⋅ P (¯¯ ¯ ) ⋅ P (¯¯ ¯ ) ⋅ P (¯¯ ¯) = P (¯¯ A A B B 1 2 = (1 − )2 (1 − )2 2 5
n−k k P (X = k) = Ck , k = 0, 1, 2, ⋯ , n. n p (1 − p)
此时称随机变量 X 服从二项分布(binnomial distribution),记作 X ∼ B(n, p)),并称 p 为 成功概率. 例题: 下列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不属于二项分布的是( ) A.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 5 次,X 表示点数 6 出现的次数 B.某射手射中目标的概率为 p ,设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X 为从开始射击到击中目标所需要 的射击次数 C.实力相等的甲、乙两选手举行了 5 局乒乓球比赛,X 表示甲获胜的次数 D.某星期内,每次下载某网站数据后被病毒感染的概率为 0.3,X 表示下载 n 次数据后电脑被 病毒感染的次数 解:B 选项 A,试验出现的结果只有两个:点数为 6 和点数不为 6 ,且点数为 6 的概率在每一次试验 都为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2-3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什么?答:平均变化率为=∆∆=∆∆xf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是什么?答:函数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则称函数在点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在处的导数,记作或,即=.3.平均变化率和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答: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是什么?答:(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
答:若()f x ,()g x 均可导(可积),则有:6.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是什么? 答:①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②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 (x )的极值的步骤是什么?答:(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 =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无极值8.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的步骤是什么?答:求)(x f 在[]b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⑴求)(x f 在[]b a ,上的极值;⑵将)(x f 的各极值与(),()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新人教版A版选修2-3 高中数学正态分布
当 a 3 时正态总体的取值几乎总取值于区间 由于这些概率值很小(一般不超过 5 % ), ( m 3 , m 3 ) 之内, 其他区间取值几乎不可能 .在实 通常称这些情况发生为小概率事件。 际运用中就只考虑这个区间,称为 3 原则.
2
7 11 15 25 20 12 6 2
0.02
0.07 0.11 0.15 0.25 0.20 0.12 0.06 0.02
0.004
0.014 0.022 0.030 0.050 0.040 0.024 0.120 0.004
第二步:根据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y 频率/组距
- - - - - -
=2
(6)当 m 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 确定 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分布越分散 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分布越集中
0
三、特殊区间的概率及3 原则:
P( m X m ) 0.6826, P( m 2 X m 2 ) 0.9544, P( m 3 X m 3 ) 0.9974.
1 4、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为 _______ .
m 取不同值的正态曲线图示 固定 的值,
m 1 m 0
m 1
0.5
均值 m 决 定正态曲 线的位置
5当
m 的变化而沿x 轴平移 一定时,曲线随着
-1
0
1
取不同值的正态曲线图示 固定 m 的值,
=0.5
μ=0
=1
标准差 决定正态曲 线的“体型”
高中数学选修2-3(人教A版)第一章计数原理1.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1 6 7 12 C0 12 < C12 < ⋯ < C12 > C12 > ⋯ > C12 ,所以 2x − 3 ⩾ 5 且 2x ⩽ 12 解得 4 ⩽ x ⩽ 6.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 A5 9
= =
8 × 7 × 6 × 5 × (8 + 7) 8 × 7 × 6 × 5 × (24 − 9) = 1.
2×8×7×6×5×4+7×8×7×6×5 8×7×6×5×4×3×2×1−9×8×7×6×5
(3)根据原方程,可得
3x(x − 1)(x − 2) = 2(x + 1)x + 6x(x − 1).
0 10 (1)计算:C5 10 ⋅ C10 − C10 ; m−1 (2)证明:mCm n = nCn−1 .
解:(1)原式= (2)证明:因为
10 × 9 × 8 × 7 × 6 × 1 − 1 = 252 − 1 = 251 ; 5×4×3×2×1
Cm n =
n! , m!(n − m)! (n − 1)! n(n − 1)! n m−1 n n! ⋅ = = . Cn−1 = m m (m − 1)!(n − m)! m ⋅ (m − 1)!(n − m)! m!(n − m)!
正整数 1 到 n 的连乘积,叫做 n 的阶乘,用 n! 表示.另外,我们规定 0! = 1 .所以排列数公 式还可以写成
Am n =
(n − m)!
n!
.
组合的定义 一般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 ⩽ n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combination). 组合数及组合数的公式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 ⩽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Cm n 表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组合(理)(基础)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组合1.理解组合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组合数公式.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理解组合与排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一:组合1.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要点诠释:①从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可知,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即表示与顺序无关.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②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相同,那么不管元素的顺序怎样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因此组合问题的本质是分组问题,它主要涉及元素被取到或未被取到.要点二:组合数及其公式1)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 n m.要点诠释:“组合”与“组合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一个组合是指“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组合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 3 个不同元素a,b,c 中取出2 个元素的组合为ab,ac,bc,其中每一种都叫做一个组合,而数字3 就是组合数.2.组合数的公式及推导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n m,可以按以下两步来考虑: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第一步,先求出从这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 C nm ;第二步,求每一个组合中 m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A m m.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An mCn m Am m.A n mn(n 1)(n 2) (n m 1)A m m m!这里 n , m ∈ N+,且m ≤ n ,这个公式叫做组合数公式.因为A n mn! ,所以组合数公式还可表示(n m )!!2) ) Cn m( m 、 n N ,且 m n )m!(n -m)!要点诠释:上面第一个公式一般用于计算,但当数值 m 、 n 较大时,利用第二个式子计算组合数较为方便,在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论证时,常用第二个公式. 要点三 : 组合数的性质 性质 1: Cn mCn n m( m 、 n N ,且 m n )性质2:Cn m1 Cn mCn m 1( m 、n N ,且 m n )要点诠释: 规定:Cn 01 .要点四、纯组合问题常见题型1) “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题型:“含” ,则先将这些元素取出,再由另外元素补足; “不含” ,则先将这些元素剔除,再从剩下的元素为: C n mn! m!(n m)!要点诠释:组合数公在以后学习排列组合的混合问题时, 一般都是按先取(1) n(n-1)(n-2) (n-m1) m! m 、 n N ,且 m n )m n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如:现从 5 位男同学、 4 位女同学中选出 5 名代表,若男甲、女A都必须当选,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女A 必须当选,只需从剩下7 人中任选3 人即可满足题目的要求,故有C7335 种不同的选法.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 2) “至少”或“最多”含有几个元素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十分重视“至少”与“最多”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谨防重复与漏解.用直接法和间接法都可以求解,但通常用直接法分类复杂时,考虑逆向思维,用间接法处理.如( 1 )中,将问题改为至少有一名女同学当选,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则在全部的选法中,排除全部男生当选的情况即可,故有 C 95 C 55125种不同的选法.3)分堆问题平分到指定位置 堆数的阶乘例如 将 6 本不同的书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两本,求不同的分法数.222C62C42C2215(种) .3!②分堆但不平均,其分法数为 相同数量的堆数阶乘之积 分到指定位置例如,将 12 本不同的书分成五份,分别为 2 本、 2 本、 2 本、 3 本、 3 本,求不同的分法数.依据上述公式,分到指定位置数为 C 122C 120C 82C 62C 33.( 4)定序问题.对于某些元素的顺序固定的排列问题,可先全排,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或先在总位置中选出定序元素的位置而不参加排列,然后对其他元素进行排列.例: 5 人站成一排,如果甲必须站在乙的左边,则不同的排法有多少种? 法一 :5 人不加限制的排列方法有 A55种, “甲在乙的左边”和“甲在乙的右边”的排法是相对的,所1A55 60 (种) . 25法二 : 第一步,在 5 个位置中选2 个位置给甲、乙二人有 C 52种选法;323第二步,剩下三个位置由剩下三人全排,有A3 种排法,共有 C 5 A3 60 (种); 法三 : 从 5 个位置选3 个位置由除甲、乙两人之外的①平均分堆,其分法数为:依据上述公式,其分法为其中两本的有三堆,故除以 3! ; 3 本的有两堆,要除以 2! ,故分法数为C122C120C82C62C3! 2!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三人排列有A53 60 种(剩下两个位置,甲、乙随之确定).(5)指标问题用“隔板法”:如,将10 个保送生预选指标分配给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六个班,每班至少一名,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案?将10 个名额并成一排,名额之间有9个空,用 5 块隔板插入9 个空,就可将10 个名额分为 6 部分,每一种插法就对应一种分配法,故有C95种方案.注意:隔板法与插空法是不同的,要予以“区分”.隔板法只适用于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要点五、组合组合的综合应用处理排列、组合综合题时,应遵循四大原则:(1 )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 2)先取后排的原则( 3)先分类后分步的原则( 4)正难则反、等价转化原则.【典型例题】类型一、组合概念及组合数公式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5))设集合A={a,b,c,d,e},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3 个元素的有多少个?( 6)铁路线上有5 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 3)3 人去干5 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4)把3 本相同的书分给 5 个学生,每人最多得 1 本,有几种分配方法?【思路点拨】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解析】(1 )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因为甲站到乙站车票与乙站到甲站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3)因为分工方法是从 5 种不同的工作中取出3 种,按一定次序分给 3 个人去干,故是排列问题.(4)因为3 本书是相同的,无论把 3 本书分给哪三人,都不需考虑他们的顺序,故是组合问题.【总结升华】区分排列与组合问题,关键是利用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组合是“只选不排、并成一组,与顺序无关”举一反三: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变式1 】平面内有10 个点,(1)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2)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解析】线段不考虑线段两个端点的顺序,是组合问题;有向线段考虑线段两个端点的顺序,是排列问题.(1)以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2 个元素的组合数,2 10 9即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C12010 9 45(条)2(2)由于有向线段的两个端点中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以每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2 个元素的排列数,即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A120 10 9 90(条)【变式2】计算:(1)C74;(2)C170;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组合应用题例 2. 某医院有内科医生 12 名 , 外科医生 8 名 , 现要选派 5 名参加赈灾医疗队 , 则(1)某内科医生必须参加 , 某外科医生不能参加 , 有几种选法 ?(2)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参加 , 有几种选法?【思路点拨】要正确理解题意中的关键性词语 , 从“在”与“不在” “至少”中寻求解题思路(1) 某内科医生参加 , 某外科医生不参加, 只需从剩下的 18 名医生中选 4 名即可 , 故有 C148 =3 060 种 .(2) 方法一 ( 直接法 ):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当选可分为四类 : 一内四外 ; 二内三外 ; 三内二外 ; 四内一 外 , 共有 C 112C 48+C 212C 38+C 312C 28+C 412C 18=14 656( 种 ).方法二 ( 排除法 ):事件“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的反面是“全部为内科医生或外科医生” , 共有C 512+C 58种选法 , 则 C 520-(C 512+C 58)=14 656 种 . 【总结升华】本题属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 “含”与“不含” , “最多”与“至少”是常见题型 .“含有”一般先将这些元素取出 , 不足部分由另外的元素补充 , “不含”可将这些元素剔除 , 再从剩下的元素中去取 . 解“最多”与“至少”问题 , 是用直接法还是排除法 ,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一般是正难则反. 举一反三:【变式 1 】 ( 2015 西宁校级模拟) 某学校开设“蓝天工程博览课程”,组织 6个年级的学生外出参观包括甲博物馆在内的 6 个博物馆,每个年级任选一个博物馆参观,则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甲博物馆的方案有 ()24 24 2 4 24 A . A6A5 种 B . A6 5 种 C . C6 A5 种 D . C6 5 种【答案】因为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甲博物馆,2)解法 1: 解法 2: 76544! 35;C170 10 9 8 7 6 5 4 7!120.C17010! 10 9 8 7!3! 3!120. 类型二、用心整理所以参观甲博物馆的年级有C62种情况,其余年级均有5 种选择,所以共有54种情况,根据乘法原理可得C6254种情况,故选D。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2-3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数学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知识点1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什么?答:平均变化率为丄丄f(X2) f(X i) fix―X)f(X i)X X X2 X! x注1:其中X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是什么?答:函数y f(x)在X X o处的瞬时变化率是lim y lim —X)f(Xo),贝U称函数y f(x)在点x。
处xX 0 X X 0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y f(x)在x o处的导数,记作f'(x。
)或y'—,即' y f (x0x) f (x0)f (X o)= lim lim 0 0 .x 0 x x 0 x3. 平均变化率和导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答: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是什么?答:(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
5、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有哪些?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有哪些?答:若f x,g x均可导(可积),则有:微积分基本定理bf x dx(其中 F' x f x )a和差的积分运算bbb[h(x) f 2(x)]dxh(x)dxf 2(x)dxaaabb特别地:akf(x)dxk a f(x)dX (k 为常数)积分的区间可加性b c b r r.f (x)dx f (x)dxf(x)dx (其中a c b)aac6.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是什么? 答:①求函数f(x)的导数f'(x)② 令f'(x)>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③ 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是什么?答:(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f(x)的导数f'(x)⑶求方程f '(x) =0的根 ⑷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 并列成表格,检查『(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 f(x)在这个根处无极值8•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的步骤是什么?答:求f(x)在a,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⑴求f (x)在a, b 上的极值; ⑵将f(x)的各极值与f(a), f(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注:实际问题的开区间唯一极值点就是所求的最值点; 9•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是什么? _ 答:分割 近似代替| 求和 取极限|(以直代曲”的思想)10•定积分的性质有哪些?根据定积分的定义,不难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十b性质1 1dx b aa性质 5 若 f (x)0, x a,b ,贝U b f(x)dx 0abqC 2b②推广:f (x)dx f(x)dx f (x)dx L f (x)dxaaqq11定积分的取值情况有哪几种? 答:定积分的值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还可能是 0.(l )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上方时,定积分的值取正值,且 等于X 轴上方的图形面积;(2)当对应的曲边梯形位于 x 轴下方时,定积分的值取负值,且 等于X 轴上方图形面积的相反数;3)当位于x 轴上方的曲边梯形面积等于位于 x 轴下方的曲边梯 形面积时,定积分的值为 Q ,且等于x 轴上方图形的面积减去下方 的图形的面积. 12•物理中常用的微积分知识有哪些?答:(1)位移的导数为速度,速度的导数为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计数原理
知识点: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 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
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 ),,()!(!)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 5、组合: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6、组合数:)!(!!!)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 n m m m n m n
-=+--== )!(!!!)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 n m m m n m n -=+--== ;
m n n m n C C -= m n m n m n C C C 11+-=+
7、二项式定理:
()a b C a C a b C a b C a b C b n n n n n n n n r n r r n n n +=++++++---011222…… 8、二项式通项公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C a b r n r n r n r r +-==101(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知识点:
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 来表示,并且X 是随着试验的结果的不同而变化,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 、Y 等或希腊字母 ξ、η等表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在上面的射击、产品检验等例子中,对于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值,我们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般的,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值为x 1,x
2,..... ,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 x i (i=1,2,......)的概率P(ξ=x i )=P i ,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简称分布列
4、分布列性质① p i ≥0, i =1,2, … ;② p 1 + p 2 +…+p n = 1.
5、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其中0<p<1,q=1-p ,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p 的二点分布
6、超几何分布:一般地, 设总数为N 件的两类物品,其中一类有M 件,从所有物品中任取n(n ≤N)件,这n 件中所含这类物品件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
则它取值为k 时的概率为()(0,1,2,,)k n k M N M n N C C P X k k m C --===,
其中{}min ,m M n =,且*,,,,n N M N n M N N ∈≤≤
1 条件概率:对任意事件A 和事件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记作P(B|A),读作A 发生的条件下B 的概率
2 公式:
.0)(,)()()|(>=A P A P AB P A B P
3 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B P A P B A P ⋅=⋅
4 n 次独立重复事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
11、二项分布: 设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个事件A 发生的次数,A 发生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 ,事件A 不发生的概率为q=1-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k P =ξk n k k n q p C -=(其中 k=0,1, ……,n ,q=1-p )
于是可得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
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记作ξ~B(n ,p) ,其中n ,p 为参数
12、数学期望: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
则称 E ξ=x1p1+x2p2+…+xnpn +… 为ξ的数学期望或平均数、均值,数学期望又简称为期望.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13、方差:D(ξ)=(x 1-E ξ)2·P 1+(x 2-E ξ)2·P 2 +......+(x n -E ξ)2·P n 叫随机变量ξ的均方差,简称方差。
14、集中分布的期望与方差一览:
15、正态分布:若概率密
度曲线就是或近似地是
函数
)
,(,21)(222)(+∞-∞∈=--x e x f x σμσπ
的图像,其中解析式中的实数0)μσ
σ>、(是参数,分别表示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则其分布叫正态分布(,)N μσ记作:,f( x )的图象称为正态曲线。
16、基本性质:
①曲线在x 轴的上方,与x 轴不相交.
②曲线关于直线x=μ对称,且在x=μ时位于最高点.
③当时μ<x ,曲线上升;当时μ>x ,曲线下降.并且当曲线向左、右两边无限延伸时,以x 轴为渐近线,向它无限靠近.
④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σ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
⑤当σ相同时,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由期望值μ来决定.
⑥正态曲线下的总面积等于1.
17、 3σ原则:
从上表看到,正态总体在 )2,2(σμσμ+- 以外取值的概率 只有4.6%,在 )3,3(σμσμ+-以外取值的概率只有0.3% 由于这些概率很小,通常称这些情况发生为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通常认为这些情况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三章 统计案例
知识点:
1、独立性检验
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值域分另为{x 1, x 2}和{y 1, y 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为:
y 1 y 2 总计 x 1
a b a+b x 2
c d c+d 总计 a+c b+d a+b+c+d
若要推断的论述为H 1:“X 与Y 有关系”,可以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察两个变量是否有关系,并且能较精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
具体的做法是,由表中的数据算出随机变量K^2的值(即K 的平方) K 2 = n (ad - bc) 2 / [(a+b)(c+d)(a+c)(b+d)],其中n=a+b+c+d 为样本容量,K 2的值越大,说明“X 与Y 有关系”成立的可能性越大。
K 2≤3.841时,X 与Y 无关; K 2>3.841时,X 与Y 有95%可能性有关;K 2>6.635时X 与Y 有99%可能性有关
2、回归分析
1、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ˆ
其中x SS SP x x y y x x x n x y x n xy b =---=--=∑∑∑∑∑∑∑222)())(()
(11, x b y a -= 2、r 检验性质:(1)︱r ︳≤1,︱r ︳并且越接近于1,线性相关程度越强,︱r ︳越接近于0,线性相关程度越弱;(2)︱r ︳>r 0.05,表明有95%的把握认为x 与Y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 ︳≤r 0.05,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原来的假设,这是寻找回归直线方程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