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A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2. 简述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特征。
3. 简述执行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4.能力人”假设的含义是什么?
5、如何改进我们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6、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总体情况和一般特征?
7. 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8. 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9. 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0.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层次性的特征,那么,它具体能够划分为哪些层次。
二、论述题
1. 能本管理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理念,它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才
能在组织中得到有效的落实。那么,组织进行能本管理的制度安排主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请论述能本管理与执行力提升的相关性
3.请论述我国公共管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5、请简要论述制度与德性在公共权力异化治理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A答案
1. 简述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
(1)调控宏观经济
东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实践都已经证明,市场机制的自由运转、企业和个人的自由选择并不能自动地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市场不完全信息进行配置与组合所形成扭曲的可能性与幅度就会越大,各经济部门之间出现供求偏差的幅度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也会逐渐扩大,从而易于导致宏观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因此,必须要通过一个独立于和超然于所有市场主体的、并有能力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经常性调节的机构,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才能有效平复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维持经济稳定,从而较好地实现总体资源优化配置。这样的机构就只有政府组织。为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通过各种必要的公共政策,如财政政策(例如预算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收支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例如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等)、金融政策(例如利率、汇率等)、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基本平衡。
(2)提供公共物品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虽然公共物品的提供并不排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但是鉴于公共利益和供给效率的考虑,有些公共物品却只能依赖于政府来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包括:①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公共性程度的高低可以用公共物品受益人或消费者的人数的多寡来衡量。一种公共物品的受益人或消费者人数越多,则其公共性程度越高,一种公共物品的受益人或消费者的人数越少,则其公共性程度越低。公共物品的公共性程度越高,其供应状况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福利的影响越广、越大,保证其充分供应就越重要。如国防、治安、法律等纯公共物品就必须由政府来供应。②不宜或不应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供应的公共物品。有许多种类的公共物品即使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能够提供,也不能由它们来供应,因为由它们来供应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如国防,其公共性程度最高,若将其交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来供应,则可能会损害国家安全;再如立法和司法物品,若由非政府组织来供应,很可能会使其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工具。诸如此类的公共物品都应由政府垄断供应,这是保证此类公共物品供应符合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③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程度越高,搭便车者一般来说会越多,单独收费也就越困难,市场力量越不愿意提供。如传染病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其具有很大外部性,排他不易,企业一般不愿意提供此类公共物品。但与此同时,社会力量又没有能力提供这类公共物品。从而,供给的责任只能交给政府来承担。④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没有能力提供和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这类公共物品主要包括跨地区的道路、大江、大河的整治、桥梁、港口、消防设施等。这类公共物品由市场力量和社会
力量供应,要么是供应不足,要么是利用不足。政府提供此类公共物品是使其得到充分供应和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
(3)完善法律和制度框架
现代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它要求用各种法律、规则和制度来规范和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如果一旦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措施,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很容易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紊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市场高效运转。总得来看,政府必须在以下两个层面有所作为:第一,建立并逐渐完善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法律制度。这一法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即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的法律,如民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规范进行某种类型经济活动的法律,如商法、破产法、不动产交易法等;对一般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调节、规制和监督的法律,如税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第二,完善法律法规防止垄断的发生,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主体参加经济活动需要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然而,无论是自然垄断或者是行政垄断的形成,都会使公平竞争遭到破坏,进而阻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政府还必须要颁布和执行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建构和维系有利于良性竞争的市场体系。
(4)治理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是指经济当事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会对其他经济当事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施加的有益或有害影响的效应。外部性应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好的或积极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正效应(如花圃或果园给养蜂人带来的好处);坏的或消极的影响被称为外部负效应(如化工厂有害化学物质和噪声的散布对环境所产生的消极或危害性影响)。当外部效应出现时,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调节以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沃尔多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在经济活动产生‘外在需求’的地方,无论是受益还是损耗,由生产者满足这些需求都是不恰当的,或者说是不可以从生产者那里征收的。这样……市场结果没有效率。因为这些外部受益或损耗是不进入决定生产决策的计算的”。外部效应的存在既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政府就应当负起这个责任。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外部正效应的产出;通过直接的管制来限制或遏制外部负效应的产出,如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硬性规定特定的污染排放量,企业或个人必须将污染量控制在这一法定水平之下,或者政府征收排污税等方式来治理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污染问题。
(5)调解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效率经济,它能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却不能解决好公平问题。在社会收入分配问题上亦是如此。具体而言,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达到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和协调,商品交换至多能够实现既定分配格局之下的帕累托最优,不能改变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会不均(个人能力和教育程度等的差别)也可能带来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全社会范围的失业、养老、工伤事故、医疗保健及扶贫助弱等社会问题。这意味着社会收入的不公平问题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