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基础理论_2-精气学说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精气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精气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精气学说一、A11、构成世界的本原是A、天气B、精气C、阳气D、水精E、地气2、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A、天气B、地气C、精气D、阴阳E、阳气3、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A、天气B、清气C、阳气D、水精E、精气4、气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升B、降C、出D、入E、化5、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B、精气的运动与变化C、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D、天地精气化生为人E、以上皆是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

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

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

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

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

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

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天地精气化生为人;(4)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
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
推动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展精气学说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其科学内 涵。
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精气学说进行更为精确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在维护 健康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拓展临床应用范围
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拓展精气学说的应用范围,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和水 平。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精气学说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 献。
精气学说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影响
整体观念的启示
精气学说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种整体观念为现代医学 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创新药物研发的启示
基于精气学说的中药研发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药物来源和研发思路,有助于解决一些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难题。
05
精气学说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精气学说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精气概念的界定与科学解释
如何将精气的概念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形成更为精确和科学的 解释,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精气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涉及精气的生物学机制,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 讨其在人体内的具体作用途径和方式。
精气学说临床应用的研究
如何将精气学说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中医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number {01}
目 录
• 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 精气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精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 精气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与
应用 • 精气学说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精气的定义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

(一)气旳基本概念2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 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 通天下一气耳。”
(二)精气与精气学说旳基本概念1/3
1.精气(essense of qi)含义有二 (1)与气同义。《易经》《管子》将气、
精气、精互称。并以为宇宙万物皆由精 气构成。《易传·系辞上》“精气为物” (2)又称为精,乃气中之精粹,是人类生 命产生旳本原。 《管子·内业》“精也者, 气之精者也。”
5太虚肇(zhao)基说
太虚
大无
无极 易
宇宙本原
太虚指宇宙生成之前旳状态,是气旳本然状态
“太虚寥廊, 肇基化元---生生化化, 品物咸章”。 《素问·天元纪大论》
太 元极 气
两 天地仪
四 八万 象 卦物
肇基,指“气”旳运动状态,即聚散为气之用。
源于《内经》。内经以为宇宙旳本原来自于太虚。并以为太虚即气。 太,大也;虚,无也。当以无极解。无极生太极,太虚指宇宙生 成之前旳状态,是气旳本然状态。
(二)精气与精气学说旳基本概念2/3
• 2.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 本原及其发展变化旳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以为(1)精气是构成物质世界旳本原,宇 宙万物涉及人皆由精气构成。(2)精气 旳不断运动变化旳特征和中介联络作用 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旳根源。
(二)精气与精气学说旳基本概念3/3
3.精气学说旳形成和沿革 (1)气与云气说 (2)精气与水地说 (3)精气与“太虚肇基说” (4)本原论 (5)中介说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旳利用
(一)阐明生命过程旳物质性和运动性 例如:
精气
精气运动产生生理效应


成 生命体旳生长
生命 发育、盛壮 衰老、死亡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气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气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例题:1.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2.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3.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物质基础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4.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动气5.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汗孔开合等功能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参考答案1.B2.B3.A4.A5.D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例题: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A.水B.天C.地D.风E.气2.气的根本属性是:D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解析: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ppt课件
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 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 不论距离远近,皆能相互感应。
13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类由天地之精气相结合而生成, 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管子·内业》说: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本节主要内容:
一、古代哲学中精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 但在中医学中是有区别的。
(一)哲学中的精气 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
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 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 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如《淮南子》 和《论衡》)。
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 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入有形实体,与 已构成有形实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精 气可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精 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15
1.对中医学精理论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
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 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来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 的观察与体验,是由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发展而来。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课件

14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但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 “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 散为气。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 年终寿尽,死还为气。”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
22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生命过程的 物质性)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 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最基本物质。
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 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生, 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
7
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形成,是古人“近取诸 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结果。
远取诸物—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近取诸身—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后人谓之“取象比类”“取象自然反观人 体”)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
8
结论:
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现 象进行推理、纯化、抽象,形成了精气的哲 学概念。
※ 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较为抽象,人体 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更为具体。
※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 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中医基础理论哲学精气
26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精气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 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中医的整体 观念。
人自身的完整性(精气构成人体组织 器官,并且是贯通其间的中介)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精气是构成人与 自然万物的同一性物质,其间交通是必 然的)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02精气学说
精的概念
气的概念
哲学中的精、气二字内涵经常相同,是指构成宇宙的极细微的物质。

但就其意味而
言,“精“常指气中“精粹"的、能变的部分
精的概念首见千《道德经》:“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源千“水地说“
气在哲学中的概念
源千“云气说'
元气一元论
气在中医学中的概念
指存在千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一动——升、
一动产生各种
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霆m
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练习题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一、A11、气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升B、降C、聚D、散E、化2、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A、天气B、清气C、阳气D、水精E、精气3、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A、天气B、地气C、精气D、阴阳E、阳气4、构成宇宙的本原是A、天气B、精气C、阳气D、水精E、地气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主要包括升、降、出、入、聚、散等几种形式。

【该题针对“精气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精气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

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该题针对“精气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

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

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该题针对“精气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精气是物质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所构成,宇宙自然界是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统的有机整体。

人体亦由精气所构成。

【该题针对“精气学说”知识点进行考核】。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ppt课件

精气学说在中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精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 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作用
精气学说对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家理解疾病的发生 发展机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精气学说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 生命的本质和健康维护的原理,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 说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精气学说的概述 • 精气的概念与特性 • 精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精气学说的临床应用 • 精气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展
望 • 案例分析与实践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衡,有利于调节人体的精气。例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法来放松 身心,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01
精气学说在现代医 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精气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与治疗
预防保健
药物研发
营养学研究
精气学说为中医提供了独特的 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思路。在 现代医学中,通过借鉴精气学 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 发生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精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肾、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肺、心等脏腑的协调作用 。
精气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因此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 惯,以维持精气的充足和平衡。
精气的功能与作用
精气的主要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和固摄作用等。精气通过推动人体生长发育 、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津液的生成、输 布和排泄等过程,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传承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才希望更多人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学习中医,认识中医。

一、精炁(气)学说炁(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

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四、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

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基础理论—02精气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02精气学说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和相互影响,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的关系。
31
四、精气为人
形体
是生命寄存的躯壳 由精气化生 气充塞于人体之中,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
精神 由精、气化生 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或调节机制。
形(精)、气、神和谐协调,则维持生命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若其中之一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则可导致生命活动停止而危及生命。
5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 (精气)
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
物质
无形,极精微物质 万物共同构成本原

运动
运动不息 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
6
一、精的基本概念
1.精的基本涵义 2.精的基本内涵
一、精的基本概念
1.精的基本涵义
指人体的生殖之精 指宇宙中的本原之气
20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1.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 3.精气的存在形式
21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1.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所构成 万物的发生、发展、演变皆为精气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 精气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处于聚散不息,升降不止,极细极微,无形无迹的弥漫 状态
22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生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五行之气的 搀杂合和,生成了宇宙万物和人类。
23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3.精气的存在形式
无形
处于弥散而运动的状态 不占有固定的空间 不具备稳定的形态
古代哲学

2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课件

2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课件
❖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以阴阳论气: “阴阳者,气 之大者也”(《庄子·则阳》)。
❖ 荀子认为,气是自然之气,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是阴阳二 气的交感运动造就的: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礼论》)。
❖ 《周易》与《管子》则将气称为精气或精。
2024/9/15
14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9/15
8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总之,古代哲学精概念的形成,是古人“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观察结果。
近取诸身—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远取诸物—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推理, 纯化,抽象,形成了精的哲学概念: 精是存在于宇 宙中的流动的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 原。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系 徐雅
2024/9/15
1
1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精气学说 ❖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第三节 五行学说
2024/9/15
19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二)精气运动不息, 变化不止
精气 自然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气之升降, 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 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 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 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学说
精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的水谷精 微,是人体内部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3
精气的分类
根据其功能和来源,精气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 之精,前者主要指生殖之精,后者则指水谷精微 和呼吸之气。
精气的性质
精气的无形性
精气是无形的,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但可以通过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现象来体现。
精气的活力性
调节人体的生理功

精气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来调节 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内部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精气与中医的关系
02
精气与脏腑
精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脏腑依靠精气的滋养和推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精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 脏腑的功能状态。
脏腑功能失调与精气关系密切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精气生成、运行和分布的异常,进而影响全身的生理功能。 调理脏腑功能是维护精气的重要手段。
全身各处,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精气的运行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
02 气机的升降出入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精
气的运行也与之密切相关。
精气的运行受情绪影响
03
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气机的运行,进而影响精气的运
行。
精气的分布与功能
精气分布于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各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而精气则是维持这些功能正常 发挥的物质基础。
精气与经络
经络是精气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是精气运行的主要通道,通 过经络的调节,精气得以输布全身, 发挥其滋养和调节作用。
经络不通与精气失调
经络不通会导致精气运行受阻,引发 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针灸、推拿等 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调节经络,以调动 机体内在平衡,恢复精气的正常运行。
精气与气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上仍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将有形质 的实体称为“形”。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散 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因而以气为本原,“无形”与 “有形”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二)精气是不断运动变化 1. 气的运动 —— 气机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 主要有升、降、出、入,聚、散、离、合等几种。升与 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
(一)哲学中的精气 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
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 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 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如《淮南子》和《论 衡》)。
精气的概念,源于“水地说”和“云气说”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乃万物赖以生长
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 出了“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而 “云气”与水之间又有密切的转化关系。
哲学层面的精气大体包含了一下含义: 1.气体状态的物质
2.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3.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中医学中的精与气
精泛指一切与生俱来或后天获得的 液态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 所依赖的基本物质。源于“水地说”以 及人们对自身生殖繁衍活动的体会。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通过气的中介 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
➢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 物质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都是感应。如乐器共 振共鸣、磁石吸铁、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汐,以及日 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等, 皆属于自然感应现象。
气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的活力极强的精微物质。源于“云气说” 以及人们对自身生理活动的体会。
(三)精气的特性
1 .物质性—精气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精微物质。 2 .弥散性—弥散、连续、无处不在。 3 .透达性—可自由穿行与各种物质之间。 4 .能动性—处于永恒的自发运动中。 5 .多样性—存在形式多样,导致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变。 6 . 化生性—宇宙万物都是由不同性质的气交合化生 而成。 7.经验性—气一方面是抽象的;同时也是具体的。
而且指出人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是由气中的精粹 部分所化生。如《淮南子·天文训》说:“烦气为虫, 精气为人。”因为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
人是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后又复散为气。 如《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 尽,死还为气。”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至秦 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阶段,故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渗透到 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 其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 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 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 不论距离远近,皆能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类由天地之精气相结合而生成, 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管子·内业》说: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 (4)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万 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气还能 渗入有形实体,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气进行各 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精气可为天地万物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精气的中介 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状态,充塞 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是精气的基本存在形式。由于用肉 眼看不见,故称其“无形”,宋·张载有“太虚无形, 气之本体”(《正蒙·太和》)之说。
所谓“有形”,即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一 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具体性状。有形之物为气凝聚而成, 《素问·六节藏象论》有“气合而有形”之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认为: 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 相通的有机整体; 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 成; 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 细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 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学说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或气构 成的,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 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如《周 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庄子·知北游》说: “通天下一气耳”。
➢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既可促 使无数新生事物的孕育与发生,又能引致许多旧事物的 衰败与消亡,如此维持了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平衡。气的 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
2.气化
气化,是指伴随气的运动而产生的物质和 能量变化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 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 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气化的形式主要有 以下几种:
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古代哲学家常用天地之气交 感,阴阳二气合和来阐释。
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即所谓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 间,氤氲和合而化生万物。如《周易·咸彖》说:“天 地感而万物化生。”
精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_2-精气学说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又称气一元论。是研究精气 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 宙万物的形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 种古代哲学理论。
本节主要内容:
一、古代哲学中精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 同一的,但在中医学中是有区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