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小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教学方法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小科学教研组成员: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我校小科学教研组特此开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教学方法研讨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科学探究与创新教学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活动流程(1)主题讲座由张老师主讲,主题为“科学探究与创新教学策略”。
(2)案例分享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陈老师分别分享他们在科学课堂中实施探究与创新教学的成功案例。
(3)讨论与交流全体教研组成员围绕研讨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心得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4)总结与反思教研组长陈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3. 活动内容详述(1)主题讲座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教学策略:1. 明确科学探究的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5. 拓展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2)案例分享1. 李老师分享了她在“光的折射”一课中的教学案例。
她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王老师介绍了他在“植物的生长”一课中的创新教学策略。
他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刘老师分享了他在“地球与月球”一课中的探究活动。
他让学生利用模拟实验,探究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科学教研活动纪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参与,共计20人。
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活动过程:首先,由教研组长提出本次备课的主题,然后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学知识,共同探讨教学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3)活动成果: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方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1)活动目的: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活动过程:本次活动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科学课。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活动成果:教师们从观摩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经验交流(1)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活动过程:在经验交流环节,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3)活动成果:教师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本次科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活动不足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交流环节不够深入等。
高中生研究性活动记录【6篇】

高中生研究性活动记录【6篇】篇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日期:2021年3月10日地点:学校实验室活动描述:在这次研究活动中,我们小组选择了观察一棵室内种植的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首先,我们找到了一颗刚出土的向日葵种子,并将其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壤中。
然后,我们每天定时观察花盆中的种子,并记录下来。
我们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子开始发芽,并逐渐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叶子逐渐变大,茎也开始向上生长。
最后,我们发现植物开花了,花瓣呈金黄色,非常美丽。
研究成果: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种子发芽后,根部开始生长,然后茎、叶子和花朵逐渐形成。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种植和照料植物,以保证它们健康的生长。
篇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日期:2021年4月5日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活动描述: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小组探究了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使用一块玻璃板和一束光源进行了实验。
首先,我们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并让光线直射到玻璃板上。
我们观察到,光线在射入玻璃板后发生了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了传播的方向。
然后,我们调整入射角度,并记录下折射角度和入射角度的数值。
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板时,折射角度小于入射角度;而当光线从玻璃板射出时,折射角度大于入射角度。
研究成果: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发现光在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而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有一定的关系。
这对于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很有帮助。
篇三:“研究酵母发酵过程”日期:2021年5月20日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活动描述: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小组研究了酵母的发酵过程。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酵母和葡萄糖,并将它们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制成培养液。
然后,我们将培养液分装到几个试管中,并在每个试管中观察到了发酵过程。
我们发现,加入酵母和葡萄糖后,试管中的液体开始冒出气泡,并产生了酒精的气味。
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实验活动记录案例

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实验活动记录案例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科学探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亲身参与、观察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今天,我们将探讨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中的实验活动记录案例,从而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1. 实验活动记录案例一:种子发芽实验在一个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的活动中,老师们为幼儿们准备了一项种子发芽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幼儿们被要求将不同种类的种子放入湿纸巾中,然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可以亲身经历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2. 实验活动记录案例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另一个有趣的实验活动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
在这个实验中,幼儿们通过加热和冷却水,在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他们可以亲身体验水的蒸发、凝固和液化过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理。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可以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总结和回顾通过上面两个实验活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中的实验活动是如此丰富多彩。
这些实验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们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们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深入理解科学原理,感受科学的魅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写手,我深切地感受到实验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幼儿们可以从小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中,实验活动记录案例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实验都可以为幼儿们带来新的认知和体验。
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更加重视科学教育,并为幼儿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幼儿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篇文章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了幼儿园科学探究乐园中的实验活动记录案例。
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小班(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幼儿园小班组三、活动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水中的秘密》四、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五、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透明杯子、水、食盐、糖、泥土、食用油、红墨水、颜料、搅拌棒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安全、整洁、充满科学氛围的活动环境。
六、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杯子,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颜色、气味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师:水是什么颜色的?(无色)师:水有什么气味?(无味)师:水是什么味道的?(无味)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水的秘密,看看水可以溶解哪些物质。
2. 探究活动(1)观察水能溶解的物质教师将食盐、糖、泥土、食用油、红墨水、颜料等物质分别放入透明杯子中,让幼儿观察水是否能溶解这些物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幼儿观察并回答。
(2)实验操作教师分发透明杯子、水、食盐、糖、泥土、食用油、红墨水、颜料等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师:请小朋友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幼儿回答。
(4)分享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3.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幼儿思考。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水的特性,知道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在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幼儿分享收获。
4. 活动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水的溶解实验,进一步了解水的特性。
七、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探究活动《水中的秘密》旨在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小学科学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四、参与人员:小学科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本次活动由小学科学组长张老师主持,首先对全体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市教科所科学教研员李老师为大家作专题讲座。
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1)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李老师首先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定义,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探究、得出结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李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包括: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⑤鼓励学生交流、分享,提高合作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要点李老师强调,实施探究式教学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②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性;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④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结合李老师的讲座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法?(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4. 交流分享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代表分别进行了交流分享,分享了各自在探究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5. 总结发言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探究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3)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科学组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小学科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四、参与人员:全体科学组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1)主讲人:XX老师(2)讲座题目:《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3)讲座内容: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性2. 实验教学创新的方法与策略3. 实验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分享4. 实验教学评价与反思2. 互动交流(1)分组讨论全体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如何在科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实验教学?2. 如何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4. 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2)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3. 教学观摩(1)观摩教师:XX老师(2)观摩课程: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观摩内容:本次观摩课程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教学反思(1)观摩教师反思观摩教师对本次观摩课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以下经验:1. 注重实验设计,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2)全体教师反思全体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以下方面有待改进:1. 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3. 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衔接。
六、活动总结:本次科学组本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 掌握了实验教学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3. 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
4. 建立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5.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七、后续工作:1. 结合本次教研活动,制定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主题活动记录表 幼儿园记录

幼儿园科学探究主题活动记录表活动主题:探索自然界活动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幼儿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xxx活动地点:幼儿园实验室活动内容:1. 实验一:观察植物生长- 活动介绍:让幼儿在花盆中种下小麦籽,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 结果:幼儿们通过观察发现,小麦籽在逐渐生长并发芽,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2. 实验二:探索水的性质- 活动介绍:在实验室中,让幼儿分别观察清水、盐水和油水的性状,并做简单的实验验证。
- 结果:幼儿们发现清水透明、无味,盐水呈现盐的结晶,油水不与水混合,对水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3. 实验三:制作彩虹- 活动介绍:在实验室中,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料和水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制作彩虹。
- 结果:幼儿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后可以产生新的颜色,制作了美丽的彩虹图案。
4. 实验四:观察昆虫活动- 活动介绍:在户外活动场地观察昆虫的活动轨迹,并记录下其行为特点。
- 结果:幼儿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蚂蚁的合作、蜗牛的缓慢移动等特点,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活动评价:此次探索自然界的活动,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了幼儿们的兴趣,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习,增强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儿们在活动中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培养了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下一步工作计划:在今后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将继续丰富活动内容,加强观察和实践的环节,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和探究找到答案,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续写:下一步工作计划:除了丰富科学实验内容,并引导幼儿们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探究外,我们也计划利用科学探索主题活动,将自然科学知识与美术、音乐、语言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活动。
科学年级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参与人员:科学年级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年级组特开展此次教研活动。
2. 活动议程(1)活动开场:由年级组长致辞,强调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
(2)经验分享:邀请资深教师分享科学教学经验,为新教师提供借鉴。
(3)分组讨论:将全体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4)总结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5)领导点评: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
3. 活动过程(1)活动开场年级组长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提高科学教学的方法。
(2)经验分享资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经验:1.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探究、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分组讨论全体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1. 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如何优化科学教学过程?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如何加强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各小组积极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总结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优秀教学案例:1. 小组一:通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小组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15篇

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15篇
1.采集昆虫,观察其生态习性,探究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制作太阳能车,探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及其能量转换原理。
3. 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结构,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原理。
4. 制作水晶,了解物质的晶体结构和形成原理。
5. 建立简易的电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应用。
6. 做实验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了解声音的特性和波动性。
7. 研究气体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8. 研究电磁波的传播,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
9. 制作太阳能炉,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热能转化原理。
10. 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探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原理。
11. 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12. 制作水力发电机,了解水力能的利用方式和能量转换原理。
13. 分析地球的物理结构和地质变化,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构造特征。
14. 研究电磁场的特性,了解电磁场的作用和应用。
15. 做实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用。
- 1 -。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本(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科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全体科学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决定开展科学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科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本次备课的主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们针对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共同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进行了教学观摩活动。
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科学教师分别展示了两节科学课。
第一节课是关于“植物的生长”,第二节课是关于“动物的行为”。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对两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3. 经验交流观摩结束后,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首先,两位展示课的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
4. 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邀请了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主题为“科学探究教学策略”。
专家从科学探究的内涵、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探究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教师们对科学探究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由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指出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科学探究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2. 通过观摩和交流,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 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记录 幼儿园科学教学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记录一、实验标题:色彩大作战1.1 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作用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1.2 实验过程:(1)准备5种颜色的水彩颜料和5个透明的小杯子;(2)让幼儿将5种颜色的水彩颜料分别倒入5个小杯子中;(3)让幼儿用棉签或小勺子在白色纸张上任意调配颜色,观察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
1.3 效果展示:实验结束后,幼儿园在墙上悬挂了幼儿们调配的色彩大作战作品,让家长和其他幼儿都能欣赏到。
1.4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学会了如何混合颜色,了解到不同颜色混合后可能产生的新颜色。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二、实验标题:小手动起来2.1 目的:让幼儿了解远、近、上、下等空间概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
2.2 实验过程:(1)准备一些盒子、椅子、球等多种多样的材料;(2)让幼儿按照指示将不同的材料放置在远、近、上、下等不同的位置;(3)让幼儿动手操作,搭建出自己设计的立体图形。
2.3 效果展示:在实验结束后,幼儿园将幼儿们的作品摆放在展示柜中,供家长和其他幼儿观赏。
2.4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对空间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通过搭建立体图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实验标题:小小科学家3.1 目的: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3.2 实验过程:(1)利用小瓶子、小碟子、醋、小苏打等材料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2)让幼儿参与操作,亲自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3.3 效果展示:在实验结束后,幼儿园将幼儿们的小小科学家实验成果进行了展示,让家长和其他幼儿都能亲眼看到幼儿们的成果。
3.4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学会了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法,体验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索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开展了科学探索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总结活动经验,提升教师科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我校全体科学教师及部分学科组长五、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由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活动流程。
2. 活动分享(1)教师代表分享科学探索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遇到的问题。
(2)学生代表分享参加科学探索活动的感受及收获。
3. 活动讨论全体教师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①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科学探索活动?4. 活动总结由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六、活动内容1. 活动分享(1)教师代表分享张老师:在开展“神奇的磁铁”科学探索活动中,我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
李老师:在“水中的秘密”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发现水的浮力原理。
(2)学生代表分享王同学:我觉得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很有趣,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李同学: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们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活动讨论(1)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老师们认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③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①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探索。
小学科技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科技活动室活动主题: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活动主持人:李老师参与人员:全体小学科学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我校特开展本次小学科技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科学教育的认识,明确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2. 通过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市教科所科学教研员王老师为全体科学教师做专题讲座。
王老师以《科学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使老师们对科学教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2. 经验交流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两位在科学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位教师分享的主题是《科学实验课的趣味性教学》,她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科学实验课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位教师分享的主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她从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组织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3. 小组研讨全体科学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研讨:(1)如何将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2)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3)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课?(4)如何评估科学教育的效果?各小组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小组形成了以下共识:(1)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设计富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课,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安全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科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科学学科教学研讨”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
2. 优化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科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4. 增强教师对科学学科教学改革的认同感,推动学校科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科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本周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由备课组长介绍了本周的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随后,各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了公开课展示。
第一位教师展示了《光的传播》一课,通过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位教师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一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教学反思课堂观摩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反思。
她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4. 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环节,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等。
5.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水平,教研组邀请了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
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实验教研活动记录册(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中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XX中学科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负责人五、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特开展此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目的、意义和活动流程。
2. 教师代表发言:分享科学实验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教研组长点评:针对教师代表发言,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专家讲座:邀请专家针对科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专题讲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6. 总结发言:教务处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科学实验教学提出要求。
三、活动记录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科学实验教学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我校科学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下面,我将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2. 教师代表发言教师A: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规范、不安全等问题。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规范训练;二是结合实验内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语;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B:我认为,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二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三是设计一些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研组长点评教研组长:教师A和教师B的经验分享非常实用,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针对两位教师的发言,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实验前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操作规范;二是注重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是结合实验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教研活动记录小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提升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三、活动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2. 课堂观摩:观摩优秀科学课例,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3. 评课议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光的传播》。
首先,各位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
接着,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从导入、新课讲解、实验探究、总结拓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最后,确定了教学流程和教学资源。
2. 课堂观摩在课堂观摩环节,由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执教《光的传播》一课。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探究环节,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现象,使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原理。
整节课,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3. 评课议课在评课议课环节,各位教师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探究环节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板书设计不够精美等,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在实验探究环节,适当增加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2)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优化板书设计,使板书更加清晰、美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活动总结本次科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教师们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记录与成果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记录与成果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本文中,我将共享我们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活动的记录与成果,并就此展开讨论。
二、实验活动记录1. 实验主题:制作彩虹在一次实验课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光的折射原理,并提出了制作彩虹的实验课题。
孩子们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玻璃块和水的帮助,成功地制造出了美丽的彩虹。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还对彩虹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实验主题:种植小苗在另一次实验课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种植小苗的过程和原理,并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取了适合种植的土壤和小苗,并在日常的照料中亲身体验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种植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实验活动成果1. 提升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培养了对事物的敏锐度和理解能力。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探究实验活动中,孩子们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自己动手动脑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锻炼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验,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幼儿园科学探究实验活动的记录与成果展示了孩子们在这一领域的成长与进步。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15篇

小学科学教研记录15篇
1. 主题:观察齿轮传动
目的:让学生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了解机械传动原理。
2. 主题:测量温度
目的:让学生掌握测量温度的方法及工具,并了解温度的变化。
3. 主题:观察种子发芽
目的: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究植物生长的原理。
4. 主题:探究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目的: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点和沸点,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5. 主题:制作电池
目的: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6. 主题:观察太阳能的利用
目的: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了解可再生能源。
7. 主题:探究声音的传播
目的: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8. 主题:制作简单电路
目的: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制作简单电路的方法。
9. 主题:观察水的溶解
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了解溶解的原理。
10. 主题:探究反射和折射
目的:让学生了解反射和折射现象及其原理。
11. 主题:观察化学反应
目的: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原理。
12. 主题:探究空气的存在
目的: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物理特性,探究大气压的作用。
13. 主题:观察鱼的呼吸
目的:让学生了解鱼类的呼吸方式,探究动物的呼吸原理。
14. 主题:探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目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探究地球运动的规律。
15. 主题:观察昆虫的变态
目的: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变态过程,探究昆虫生长发育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2017年9月15日
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班级
机翼升力演示仪
六(1)
活动目标
1、认识伯努利原理。
2、研究机翼迎风上升的现象。
活
动
过
程
1、将鼓风机电源的插头插入座内,将出风口对着机翼下端,按住开关吹,注意观察。
2、握住把手,边吹边抬起出风口,注意观察。
3、然后,再边吹边降低出风口,注意观察。
2、用手按下绝缘柄,使顶端呈圆锥状(尖端)的金属物体,可听到金属球放电的声音明显减小,而尖端金属物体放电声音不断增大。可以看到尖端与上极板之间形成连续的一条放电火花细线。
3、让当尖端的金属缓慢下降,观察金属球何时发生明显放电现象。
探究问题:
1、为什么会发生尖端放电现象?
2、闪电是如何产生的?
3、为什么避雷针要做成尖的?
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班级
会翻跟头的魔丸
六(2)
活动目标
1、探究重心的变化及其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探究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
活
动
过
程
1、将魔丸平放在有机玻璃槽的一端,抬起这一端,观察魔丸怎样运动至另一端。反复多次。
2、将有机玻璃槽的中间架在支架上,用手控制有机玻璃槽两端的高低,观察魔丸的运动。
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
1、气流吹机翼的下部,机翼能否被吹起来?
2、气流吹机翼的上部,机翼能否被吹起来?
3、机翼为什么做成流线型?
4、机翼获得向上的力是从哪里来的?
5、机翼获得向上力的大小与气流的流速有关吗?
注意事项:
应将鼓风机出风口缓慢向上抬起。一人操作,其他人员远离仪器并注意观察。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日期:2017年10月17日
课外活动:
取一枚带胶囊的药,将内部的药粒去掉并装入一粒自行车轴上的旧钢珠,然后密封固定紧。让自制的魔丸放在书本构成的斜面上,观察小魔丸的运动情况。
注意事项:
不要将有机玻璃槽倾斜的过大(接近竖直),以免圆柱体内的铅球砸坏玻璃槽的两端。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日期:2017年11月13日
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班级
电磁铁
1、魔丸为什么会像翻跟头似的运动而不是直接滑动下去?
2、猜想一下魔丸内部的结构会是怎样的?
3、试分析魔丸运动时重心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情况。
4、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倾斜过大,试分析魔丸会如何运动?
5、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内壁很光滑,魔丸的运动会是怎样?如果是很粗糙,又会是怎样?
实验结论与体会:
(学生总结并交流,教师引导)
3、一个线圈通电后,也能吸起重物吗?
4、改变连接线的接法,对电磁铁的吸力有怎样的影响?
注意事项:
不要长时间按住开关不放,按住开关3秒后应放开,等待5秒钟后再实验。
科学探究活动记录
日期:2017年12月9日
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班级
研究尖端放电原理的应用
六(3)
活动目标
研究尖端放电原理的应用
活
动
过
程
1、将静电高压电源正、负极分别接在避雷针演示仪的上下金属板上,接通电源,金属球与上极板间形成火花放电,可听到劈啪声音,并看到火花。若看不到火花,可将电源电压逐渐加大。演示完毕后,关闭电源并放电。
注意事项:
实验时,身体不能碰触仪器的金属部分。实验完毕,应先关闭电源并及时放电。
五(4)
活动目标
探究电生磁的现象。
活
动
过
程
1、将5伏稳压电源的插头插入座内,将带铁钩的铁板贴近电磁铁的下端,突然松手,注意观察。
2、将带铁钩的铁板贴近电磁铁的下端后,按住开关3秒,注意观察。放开开关,注意观察。
3、在小钩下面挂上一串钥匙,观察能否吊起来。
探究问题:
1、电磁铁的结构是怎样的?
2、通电的线圈,为什么会有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