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1df67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完整word版)《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2006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其前导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组态软件和触摸屏作为电子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从事电子专业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是必须的。
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
故传统的企业培养经验型技师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技能含量较高工作岗位的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电子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企业真实的岗位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任务,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教师演示指导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现代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行动导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使学生锻炼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并且,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能直接进行取证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目标1.1总体目标本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达到维修电工技师相关要求,为毕业后参与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及三到五年内达到高级技师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触摸屏控制技术与应用》 教学大纲
![《触摸屏控制技术与应用》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6dc77e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9.png)
《触摸屏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触摸屏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学分数:4总学时数:64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开设学期: XX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机房、工业自动化实训平台学历层次:专科一、课程性质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综合了众多工业控制领域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工业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意在培养学习者掌握人机交互的方法,熟练解决工业现场的各种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掌握工程文件的建立、灯与开关等元件的应用、HMI的通讯设置、界面交互与功能控制,程序的调试等,并能够根据综合设计要求做出项目成果。
最终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修读指导建议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三菱FX3U PLC应用技术》、《变频控制技术》、《伺服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论知识与威纶通触摸屏的介绍;2)软件的下载与安装;3)工程文件的建立、编译与调试;4)新增窗口与画面设计;5)灯、开关、数值、功能键等元件的学习与使用;6)用户登录、资料取样、故障报警等功能控制的学习;7)汇邦实训平台提供的综合设计。
(二)职业技能目标1)具备自行查找触摸屏相关资料的能力;2)具备软硬件安装的能力;3)具备按要求设计工程文件的能力;4)具备包含PLC、HMI等的综合设计能力;5)具备程序上传、下载及现场调试的能力;(三)职业素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2)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及岗位适应能力;3)具备资料查找、自主学习、整理文档能力;4)具备良好的安全保护意识,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5)具备耐心、细心、专心的自我提高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程适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设计要求贴近现场工艺,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切实保证技能训练教学的时间和质量。
学校触摸屏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触摸屏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2e1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a.png)
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触摸屏教学具有直观、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触摸屏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学校触摸屏教学设计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实施方案1. 教学内容设计(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选适合触摸屏教学的内容。
(2)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竞赛、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作精美的课件,利用触摸屏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环境搭建(1)配备触摸屏设备,如触摸一体机、平板电脑等。
(2)建立触摸屏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类教学素材,便于教师查找和使用。
(3)优化教室布局,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触摸屏设备。
3. 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景教学:利用触摸屏展示相关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师培训(1)开展触摸屏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触摸屏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比赛和研讨会,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5. 教学评价(1)建立触摸屏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确保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
四、预期效果1.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3. 学校教学环境得到优化,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通过触摸屏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触摸屏教学大纲
![触摸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f20a5e0cf84b9d528ea7ae6.png)
第1章K—TP 178Micro型触摸屏及其操作软件WinCC flexible1.1 编程软件WinCC flexible的安装和卸载1.2 使用WinCC flexible创建项目与创建画面1.3 触摸屏画面组态1.4 触摸屏项目文件的下载第2章变频器2.1 变频调速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2.2 MM4系列通用变频器第3章PLC·变频器组成的料车卷扬调整系统3.1 料车运行过程3.2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设备的选择及变频器参数设置3.3 PLC的I/O配置和调速系统电路图3.4 程序设计及创建程序3.5 电路工作过程第4章触摸屏·PLC组成的水处理系统4.1 用触摸屏·PLC组成的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4.2 触摸屏与PLC控制的供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4.3 触摸屏组态软件的使用4.4 触摸屏编程4.5 设计程序与创建程序4.6 电路工作过程4.7 硬件安装4.8 水处理系统调试第5章触摸屏·PLC·变频器组成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5.1 用变频器实现泵站恒压供水控制5.2 触摸屏与PLC控制的变频供水系统方案5.3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5.4 触摸屏编程5.5 变频器参数的设定5.6 程序设计5.7 用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创建程序5.8 电路工作过程5.9 安装、调试和使用内容简介本书从推广综合应用角度出发,在阐述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及触摸屏基本知识的同时,又介绍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触摸屏的综合应用知识。
同时结合深圳市电工、电梯、制冷技师公共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与触摸屏的综合应用》的实操考核内容,对技能操作进行了详细叙述。
本书为机电类技师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本书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及触摸屏基本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等内容,并结合当前企业的生产实际,注重实际操作,以培养掌握复杂操作和新技术操作的技能,以增强分析、判断、排除各种实际故障的能力。
mcgs触摸屏课程设计
![mcgs触摸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e01d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e.png)
mcgs触摸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MCGS触摸屏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触摸屏的硬件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
3. 帮助学生掌握触摸屏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界面设计和程序编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设计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触摸屏技术优化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及触摸屏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触摸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操作,掌握触摸屏技术的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年级为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1. 采用案例教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触摸屏技术的应用。
2. 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触摸屏编程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触摸屏基本概念:介绍触摸屏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触摸屏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作用。
2. 触摸屏硬件结构:分析触摸屏的硬件组成,包括显示屏、触摸屏控制器、驱动电路等,帮助学生掌握触摸屏的物理结构。
3. 触摸屏工作原理:讲解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包括触摸检测、坐标转换等,使学生理解触摸屏是如何实现人机交互的。
4. 触摸屏编程软件:学习MCGS触摸屏编程软件的使用,包括界面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下载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触摸屏应用案例:分析触摸屏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触摸屏技术的实际应用。
6. 实践环节:设置触摸屏编程与调试实践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触摸屏基本概念及硬件结构学习。
手机触摸屏课程设计
![手机触摸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45c1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f.png)
手机触摸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手机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技术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触摸屏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灵敏度、精确度等。
3. 学生能够了解触摸屏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触摸屏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简单评估。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触摸屏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触摸屏技术,设计和开发简单的互动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机触摸屏技术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动手实践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分享、交流、互助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手机触摸屏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兴技术感兴趣,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触摸屏技术概述- 触摸屏的发展历程- 触摸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触摸屏的性能指标2. 触摸屏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触摸屏在手机中的功能与应用案例- 触摸屏技术对手机行业的影响-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趋势3. 触摸屏操作与使用方法- 触摸屏的基本操作技巧- 触摸屏的维护与保养- 触摸屏使用注意事项4. 触摸屏互动应用设计- 设计原则与流程- 常用设计工具与软件介绍- 实践项目:设计一个简单的触摸屏互动应用5. 触摸屏技术评估- 评估方法与指标- 触摸屏产品对比分析- 评估报告撰写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触摸屏技术概述2. 第2课时:触摸屏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3. 第3课时:触摸屏操作与使用方法4. 第4课时:触摸屏互动应用设计(1)5. 第5课时:触摸屏互动应用设计(2)6. 第6课时:触摸屏技术评估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课本中关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智能手机应用的相关章节紧密关联,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触摸屏技术知识。
《触摸屏与组态技术》课程标准
![《触摸屏与组态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253fbbb90d6c85ec3ac6ba.png)
《触摸屏与组态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人:唐明涛审核人:核准时间:2019.09.25一、课程定位1.课程名称:触摸屏与组态技术2.修订版本:2019级第一版3.教学对象:机电工程系所有专业、二年级4.学时学分:学时:60 学分:45.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监控组态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组态监控终端对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数据实时监管能力、组态软件与工作设备接口的调试能力、系统组态的通信链路调试能力。
6.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后续课程:《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轧钢过程自动化控制》7.参考教材《计算机控制技术项目教程》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李江全《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宁《触摸屏组态控制技术》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李庆海8.课程开设依据本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
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组态监控终端对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数据实时监管能力、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自动化设备产线运行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符合本专业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组态控制系统的整体认识能力:通过安装与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态软件,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标准、组成、结构、传输介质的能力,能够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对全程自动化生产的实时管控与障碍报修处理能力。
2.触摸屏和组态控制终端的基本应用能力:编辑HMI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通过组态软件的编译流程以及VB面向对象控制编程语言编译累加器,使学生针对用户所需求的分析能力,能够正确应对生产对象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对突发隐情及时处理能力。
3.组态监控系统的测试验收能力:通过组态软件连接PC与PC之间通信,使学生掌握对数据传输通道、对象临检参数进行测试,对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验收的能力。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c82d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7.png)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70541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系(部):智能制造学院学分学时:5学分74学时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现代化的自动控制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各个领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智能控制设备,结合组态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使PLC的仿真与优化具有实际意义。
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性能优越、灵活通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
2、课程作用学生毕业后从事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时,需要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硬件接线能力、利用梯形图或语句表进行编程的能力、能进行PLC与组态软件的联机调试和故障诊断。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PLC的原理、结构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常用PLC的硬件安装、接线,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组态与PLC的联机方法,组态的动画界面绘制和变量匹配方法,组态的仿真运行操作,典型PLC项目的实施方法。
系统训练学生在PLC及其组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机电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学习载体,结合Wincc Flexible组态软件,重点掌握梯形图编程方法和Wincc Flexible的动画制作方法,将控制系统常用到的各种输入元件、输出元件、与被控对象一起构成应用项目,进行工学结合式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梯形图语言编程的基本规则与方法,Wincc Flexible与PLC联机运行程序的方法。
掌握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方法,能利用PLC的资源实现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与控制。
进一步掌握一些基本的信号检测、处理、变送方法。
为专业课程打下学习基础和能力训练基础。
(一)知识目标:1.根据PLC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懂得PLC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触摸屏课程设计
![触摸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7336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2.png)
触摸屏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触摸屏技术的基本组成,如传感器、控制器等。
3. 学生能够了解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触摸屏的优缺点,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触摸屏应用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触摸屏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意识到技术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分享。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触摸屏基本原理- 触摸屏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触摸屏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 触摸屏技术在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3. 触摸屏技术的优缺点及故障排查- 触摸屏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 常见触摸屏故障现象及排查方法4. 触摸屏应用方案设计- 设计原则与步骤- 创新思维在触摸屏应用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课时:触摸屏基本原理及分类第2课时:触摸屏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第3课时: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第4课时:触摸屏技术的优缺点及故障排查第5课时:触摸屏应用方案设计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第二节:触摸屏技术与应用针对触摸屏技术的教学,选择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为学生讲解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及应用领域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项目五第三节相关知识-触摸屏的应用课件
![项目五第三节相关知识-触摸屏的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19643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47.png)
三、采用人机界面的工作任务
④ 双击“通用串口父设备”,进入通用串口父设备的基本属性设置,进入通用串口设备界面,作如下设 置:
■ 串口端口号 ( 1~ 255) 设置为 : 0 - COM1; ■ 通讯波特率设置为 :9600或19200(与PLC串口通信速率保持一致); ■ 数据校验方式设置为 : 2 偶校验; ■ 其它设置为默认。 ⑤ 双击“西门子_S7200PPI”,进入设备编辑窗口,如下图5-18所示。默认右窗口自动生产通道名称 I000.0—I000.7,可以单击“删除全部通道”按钮给以删除。
图 5-10 TPC7062KS 的接口
图 5-11 下载通讯线
一、 TPC7062KS 人机界面的硬件连接
1. TPC7062KS触摸屏与个人计算机的连接
在 YL-335B 上, TPC7062KS 触摸屏是通过 USB2 口与个人计算机连接的, 连接之前,个人计算机应 先安装 MCGS 组态软件。当需要在 MCGS 组态软件上把资料下载到 HMI 时, 只要在下载配置里, 选 择“连接运行”,单击“工程下载” 即可进行下载。 如图 5-12所示。如果工程项目要在电脑模拟测试, 则选择“ 模拟运行”,然后下载工程。
三、采用人机界面的工作任务
图 5-16分拣站界面 表5-9 触摸屏组态画面各元件对应的PLC地址
三、采用人机界面的工作任务
接下来给出人机界面的组态步骤和方法。 (1)创建工程
TPC 类型中如果找不到“ TPC7062KS” 的话,则请选择 “ TPC7062K”,工程名称为“ 335B-分拣站”。 (2)定义数据表5对-10象触摸屏组态画面各元件对应PLC地址 根据前面给出的表1,定义数据对象,所有的数据对象如下表5- 10所示。
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课程标准
![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0749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9.png)
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课程标准《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课程编号:PE121042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课程性质: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必修课开发人员: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教学团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一门应用性主干专业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使学生深刻理解通用变频器和触摸屏的基本功能含义,掌握通用变频器和触摸屏的基本设计设置、操作方法,了解专用变频器和触摸屏的工业应用,培养学生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变频器和触摸屏应用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专业能力1.了解变频器的内部结构,掌握常见外部端子的功能,为正确安装、设置变频器及故障分析奠定基础;2.理解通用变频器相关功能的含义和作用,牢固掌握变频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安装电路和编制应用程序的能力;3.掌握1种类型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定和操作方法,了解4至5种类型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定和操作方法;4.具有根据工程需要设计、安装、调试及改造变频器控制系统的能力;5.具有将相关课程(电气控制、P LC、触摸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综合应用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
6.掌握EV5000的安装,以太网接口的设置。
7.单机系统在线模拟端窗口设置要求,使用以太网下载组态和间接在线模拟的IP 地址,以及不同系统状态下的端设置要求。
掌握如何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工程(创建新空白工程、创建开关元件)。
8.掌握EV5000 软件工作界面、元件库等窗口,掌握离线和在线模拟及下载功能。
9.掌握EV5000的元件设计、元件ID号、PLC输入输出地址、向量图、位图的基本设计方法,掌握向量图、位图、标签的添加和创建步骤。
(二)方法能力1.通过具体的工程制作,熟练掌握变频器与触摸屏知识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2.具有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3.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触摸屏课程设计
![触摸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48525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7.png)
触摸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功能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触摸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使用。
3. 学生能够了解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触摸屏设备,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触摸屏技术设计简单的交互界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分析触摸屏设备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触摸屏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触摸屏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触摸屏技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触摸屏原理及分类- 简介触摸屏技术的基本原理- 触摸屏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工作原理2. 触摸屏的应用- 触摸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触摸屏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3. 触摸屏技术发展及其影响- 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历程- 触摸屏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4. 触摸屏设备操作与简单交互设计- 触摸屏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设计简单的触摸屏交互界面5. 触摸屏技术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分析触摸屏技术的优点与不足- 探讨触摸屏技术的改进方向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触摸屏原理及分类第二课时:触摸屏的应用第三课时:触摸屏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第四课时:触摸屏设备操作与简单交互设计第五课时:触摸屏技术优缺点及改进方向本教学内容基于课本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触摸屏技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触屏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触屏的原理和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154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5.png)
触屏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 简介触屏技术是一种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操作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智能设备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触屏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触屏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学习如何应用触屏技术。
2. 触屏的工作原理触屏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电阻式触屏和电容式触屏两种。
2.1 电阻式触屏电阻式触屏是由两层透明导电层构成,中间隔着细小的间隙。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导电层会产生接触,并形成电路。
触摸坐标的测量是通过使用四个角上的感应电路来实现的。
当用户触摸屏幕的一个特定位置时,这四个感应电路会测量这个位置到角落的距离。
通过这些距离的测量,系统可以计算出用户的触摸坐标。
2.2 电容式触屏电容式触屏是由一个玻璃面板和一个导电层构成的。
导电层带有一个电子场,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人体会改变电场的分布。
触摸坐标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电场的变化来实现的。
通常用于电容式触屏的技术有电容感应和电阻感应两种。
电容感应技术可以实现多点触控,而电阻感应技术通常只支持单点触控。
3. 触屏的应用触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触屏应用领域:3.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触屏是主要的输入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操作,如拖动、点击、缩放等。
触屏技术的快速响应和直观操作使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3.2 自助终端机触屏技术在自助终端机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例如,自助售票机、自助点餐机、自助储物柜等等。
触屏技术的简单操作和直观界面使得自助终端机成为了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
3.3 游戏和娱乐设备触屏技术在游戏和娱乐设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触摸屏幕可以用作游戏的操控方式,也可以用作音乐播放器和电子阅读器的输入方式。
3.4 工业控制系统触屏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工业设备操作面板的触摸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4. 实践活动4.1 制作一个基于电阻式触屏的小游戏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设计和制作一个基于电阻式触屏的小游戏。
触摸屏教学大纲
![触摸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4224d3a0912a2161479294f.png)
第1章K—TP 178Micro型触摸屏及其操作软件WinCC flexible1.1 编程软件WinCC flexible的安装和卸载1.2 使用WinCC flexible创建项目与创建画面1.3 触摸屏画面组态1.4 触摸屏项目文件的下载第2章变频器2.1 变频调速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2.2 MM4系列通用变频器第3章PLC·变频器组成的料车卷扬调整系统3.1 料车运行过程3.2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设备的选择及变频器参数设置3.3 PLC的I/O配置和调速系统电路图3.4 程序设计及创建程序3.5 电路工作过程第4章触摸屏·PLC组成的水处理系统4.1 用触摸屏·PLC组成的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4.2 触摸屏与PLC控制的供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4.3 触摸屏组态软件的使用4.4 触摸屏编程4.5 设计程序与创建程序4.6 电路工作过程4.7 硬件安装4.8 水处理系统调试第5章触摸屏·PLC·变频器组成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5.1 用变频器实现泵站恒压供水控制5.2 触摸屏与PLC控制的变频供水系统方案5.3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5.4 触摸屏编程5.5 变频器参数的设定5.6 程序设计5.7 用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创建程序5.8 电路工作过程5.9 安装、调试和使用内容简介本书从推广综合应用角度出发,在阐述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及触摸屏基本知识的同时,又介绍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触摸屏的综合应用知识。
同时结合深圳市电工、电梯、制冷技师公共模块《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与触摸屏的综合应用》的实操考核内容,对技能操作进行了详细叙述。
本书为机电类技师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本书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以及触摸屏基本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等内容,并结合当前企业的生产实际,注重实际操作,以培养掌握复杂操作和新技术操作的技能,以增强分析、判断、排除各种实际故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摸屏及其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2006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限定选修课,其前导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组态软件和触摸屏作为电子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从事电子专业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是必须的。
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
故传统的企业培养经验型技师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技能含量较高工作岗位的要求。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通过对电子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从企业真实的岗位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任务,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教师演示指导相结合;实施项目化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基于现代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行动导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结合,使学生锻炼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并且,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能直接进行取证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目标
1.1总体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达到维修电工技师相关要求,为毕业后参与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及三到五年内达到高级技师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1.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一)能力目标:
⑴掌握课程中组态软件和触摸屏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⑵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组态原理及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学会制作简单工程的组态。
⑶对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发展趋势及所介绍的现代接口技术有所了解。
(二)知识目标:
⑴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学习组态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逐步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把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整体知识结构,发展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三)素质目标:
⑴掌握组态软件和触摸屏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领悟各个不同场合使用的情况下组态的思想,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⑵感悟计算机技术在工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在实际工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⑴选用高职高专规划类教材,要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⑵教材有相应的实训章节,强调对触摸屏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的能力的培养。
⑶教材应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常用触摸屏设备的认识。
⑷教材中涉及的活动设计,应尽可能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在教材中体现。
⑸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尽可能地将最新的触摸屏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
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岗位的情况。
4.2教学建议
⑴本课程以实训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本课程采用现场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教”与“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典型的设备,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识别不同的设备,同时熟练地使用,以及能快速进行基本维护。
⑶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操作熟练使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⑷实训中要求学生从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并以对员工管理方式来管理实训学生,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⑴建议本课程采用考查课制度
⑵本门课的成绩由平时课堂思考题的回答和课程末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工具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为课程课堂教学及实训教学服务。
4.5其它说明
本课程以64学时为宜,在具体执行时可根据实际学时调整学时安排,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尽可能以综合实训环境进行教学。
在我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建议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32学时、实际上机及设备训练32学时,可达到实践学时比例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