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中南大学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中南大学2010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六版)季成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07年728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35628729 卫生管理学综合《现代卫生管理学》杨土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现代医院管理》曹建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卫生统计学》第五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或《卫生统计学》第六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36929730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二版), 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32330731 生物综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教出版社;《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教出版社,07年;《生物化学》面向21世纪教材,第七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2531732 卫生综合(300) 参考书同727卫生综合(150)36932733 建筑理论《现代建筑理论》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上册第三版,李必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下册第三版,刘建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4833735 口腔综合《口腔生物学》(第3版),刘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5版),马绪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材料学》(第4版),陈治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6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解剖生理学》(第6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6835736 中药学基础综合《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7236737信息资源管理综合《图书馆学基础》吴慰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第3-15章)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医学文献信息检索》(1-4,6-8章)方平,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1837738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自动控制原理》吴麟,清华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治明主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纳米生物技术学》张阳德编著,科学技术出版社;《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张祖平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38038739 检验综合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四版),周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临床检验免疫学(第一版),毕胜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第四版),倪语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37639740 文献学概论《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主编,中华书局,2001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修订版,共四册,以1、2册为主31040741 药学基础综合《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五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724174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大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备注:《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中的港台部分不考。

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体会

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体会

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体会刘丽;王辉;余日安;陈思东【摘要】为提高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上好第一堂绪论课,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案例为依托和问题为基础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启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16)010【总页数】2页(P813-814)【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作者】刘丽;王辉;余日安;陈思东【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10;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10;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10;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国际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它是现代医学从研究疾病发展到研究健康的产物。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是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严谨的设计、测量和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DME),系统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预防及预后等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证据[1]。

临床流行病学弥合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等学科间的裂痕,对于推动临床科学研究、医疗实践及医院管理、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学生通过对临床流行学的学习,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科研方法和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更好地实践循证医学,改进临床工作质量、提高诊疗水平,成为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临床医学生在学习临床流行病学中存在对课程重视不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少、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系统掌握知识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考研学校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考研学校

四川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武汉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西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105医院(解放军临床学院)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郑州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青岛大学 医学院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哈尔滨医科大 公共卫生学院
石河子大学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规则 参考书目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 611 公共卫生综合④805 管理学基础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 611 公共卫生综合④805 管理学基础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 611 公共卫生综合④805 管理学基础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
复试规则暂无信息
参考书目暂无信息。

临床流行病学(1章)

临床流行病学(1章)
2012-10-22 practice 3
6、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主编 王家 良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第二版) 7、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黄悦勤;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2 8、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王家良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部规划教材)2004.(第二版) 9、流行病学 主编 李立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 (第五版) 10、流行病学 主编 蓝绍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11、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林果为、沈福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3第二版
2012-10-22 practice 4
第一 章 临床流行病学概论
• 第一节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一、国际
• 临床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John Paul 将现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医学社 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上碰到的问题。 是研究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从而深化了对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宏观认识,提高对疾病诊断和 治疗水平。 临床流行病学的精华“设计、测量、评价” 简称“DME”
床边流行病学
2012-10-22 practice 13
临床流行病学常研究的问题
项目 *正常/不正常 疾病诊断 疾病频率 危险因子 预 后 研究的问题 是病人?是正常人?正常范围? 诊断方法和手段的真实性、可靠性如何? 该病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多少?常见,不常见? 分布? 有那些因素与疾病发生有联系?其危险度的估 计? 疾病发生的结局?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存活的可 能性大小?
2012-10-22
practice
5
• 1970-80‘s(对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有贡献的几位学者) –Sackett DL –Feinstein AR –Fletcher RH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18章.循证医学(唐金陵)

第十八章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媒体称它为一项震荡世界的构想,一场发生在医学实践里的革命,正如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的冲击一样,循证医学正在彻底改变着沿袭千古的医学实践模式。

20世纪中叶诞生的现代流行病学及其以后几十年的发展、成熟、应用和取得的成果,是这场变革的原始动因。

如果说DNA结构的发现揭开了生命最深的奥秘,那么流行病学给研究医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而循证医学则引发了一场医学实践模式的革命。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

如果说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与决策的学问。

本章将首先回顾从现代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轨迹,然后简单介绍循证医学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以及发展循证医学需要的文化和基础建设,并对循证医学时代流行病学在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索性的讨论。

教科书的目的是介绍一个领域的知识、原理、方法和技能。

然而,在知识飞速更新和世界互联网高速传播信息的今天,一本教科书的使用寿命也变得越来越短。

因此,本章也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为读者打开一个更宽广的视窗,使读者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体味科学变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病学这门科学,不断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本章还采用一种鲜明的个性化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鼓励一种敢于怀疑知识和勇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歌德说:“怀疑随知识的增加而增加”。

任何知识都是不完善的,怀疑是一种必然,怀疑也是一种必要,怀疑是新知识产生的开端,而独立思考正是怀疑的开端。

另外,循证医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循证医学,把握甚至主动地影响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僵硬的概念和技能。

第一节从流行病学到循证医学一、早期的流行病学探索(一)流行病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直到20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传染性疾病,如天花,鼠疫和霍乱,它们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

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

2023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ppt•临床流行病学简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目录•临床流行病学的前景•结论01临床流行病学简介临床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学,主要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医学实践,研究临床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等问题。

临床流行病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等特点。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特点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01临床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由于抗生素和疫苗等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的方法来评估这些技术的效果。

02临床流行病学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

03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拓展到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

1临床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23与临床医学不同,临床流行病学主要关注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而临床医学主要关注个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与流行病学不同,临床流行病学更加注重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而流行病学则更加注重病因和疾病传播机制的研究。

与卫生统计学不同,临床流行病学更加注重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而卫生统计学更加注重方法学的研究和数据的统计分析。

0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 2 3收集疾病在特定时间点的资料,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横断面调查以病例和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以队列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前瞻性地观察疾病的发生和结局。

队列研究03实验性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和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01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和特征。

02分析性研究探讨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的率,评估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率的比较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风险评估和预测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评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和分析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的数据,进而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应用于实践。

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学基本思想,学会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正确选用以及分析结果的解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1.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探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2.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各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学、流行因素、预防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3.分子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对策和措施。

4.伤害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伤害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与措施。

5.医学统计预测重点研究医学预测模型、精度分析和预测支持系统。

将数理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人口学等医学科学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病因学分析;(2)医学统计预测;(3)综合评价;(4)人口控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健康保健措施。

6. 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遵循地理流行病学和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 将地质统计学、景观遗传学、空间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混沌分形理论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研究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遗传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7. 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

将老年医学与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老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其健康保健措施。

8.循证医学将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进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学以及临床经济评价的研究。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071002动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实验动物学》07100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理学》071005微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技出版社《病原生物学》第二版(寄生虫学部分除外)071006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中国医大2005年印制)071007遗传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左伋主编第四版《医学遗传学》071008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参考杨恬主编的八年制细胞生物学第10至16章) 071009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金丹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物化学》071011生物物理学:林克椿主编《医学生物物理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六版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六版100102免疫学:杨贵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医学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病原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统编教材第六版100105法医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毒物分析》国家统编教材第3版100120组织工程学:《系统解剖学》第五版100216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第五版、《卫生统计学》第五版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五版、《环境卫生学》第五版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轻工)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100405卫生毒理学:《毒理学基础》第四版1073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卫学院):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20502情报学:《医学文献检索》、《情报学概论》010105伦理学:孙幕义主编《医学伦理学》,高教出版社,第一版040203 应用心理学(社科部):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科部):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00704药物分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药物分析》教材100706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100105法医学(法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法医学》教材040203应用心理学(一院):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100201内科学(一院)呼吸系病:朱元珏主编《呼吸病学》、新版《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6版教材)、《内科学》(七年制教材)、心脏病学(5版)Braunwald 主编,陈灏珠主评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病:《内科学》第六版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感染内科:《现代感染病学》翁心华等主编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100202 儿科学(一院):《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杨霁云主编、《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100203 老年医学(一院):《内科学》、《神经内科学》100204 神经病学(一院):《神经病学》八年制教材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精神病学》郝伟主编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一院):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六版、赵辨《临床皮肤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院):超声:《临床超声影像学》李治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放射:《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核医学:《核医学》李少林主编七年制教材(200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院):《实验诊断学》100210 外科学(一院):普一、普二:《外科学》第六版普三:《黄家驷外科学》、《遗传学》、《克氏外科学》泌尿外科: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胸外科:《外科学》人卫出版社第六版、《现代胸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心脏外科:《心脏外科学》汪曾炜主编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烧伤: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局解:GRAYSANATOMY外科学整形: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100211 妇产科学(一院):《妇产科学》6版、《妇科肿瘤学》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林巧雅主编3版100212 眼科学(一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一院):《头颈-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00214 肿瘤学(一院):肿瘤外: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张文范等主编《胃癌》(第二版)、全国医学高校统编教材《外科学》肿瘤内:《内科肿瘤学》孙燕主编放疗:《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肿瘤研究所: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二版,曾益新主编《肿瘤学》第二版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一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 麻醉学(一院):《临床麻醉学》、《外科学》第六版100218 急诊医学(一院):《急诊医学》第二版,王一镗主编,学苑出版社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一院):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院):《流行病学》第五版或《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统编中医基础、中医内科、金匮要略040203应用心理学(二院):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二院):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二院):七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100201内科学(二院):呼吸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心血管病:《内科学》第六版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传染病:《传染病学》第六版100202儿科学(二院):五年制《儿科学》第六版100204神经病学(二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四版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二院):《精神病学》郝伟主编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二院):《皮肤性病学》第六版,张学军主编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院):放射:《实用放射学》、《医学影像学》超声:《超声诊断学》第二版,《腹部超声诊断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二院):《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检验》100210外科学(二院):普外科:《外科学》第六版泌尿外:《外科学》第六版胸外科:《外科学》第六版心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骨外科:《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100211妇产科学(二院):《中华妇产科学》,《妇科肿瘤学》100212眼科学(二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二院):《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100214肿瘤学(二院):《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二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6运动医学(二院):《外科学》第六版100217麻醉学(二院):《实用临床麻醉学》盛卓人主编,《外科学》第六版100218急诊医学(二院):《急诊医学》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二院):大学本科相应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二院):《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剂学》任选3本100201内科学(四院):呼吸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心血管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消化系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内分泌与代谢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100202儿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儿科学》教材100204神经病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神经病学》教材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四院):超声:《超声医学》第五版放射:《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及七年制教材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四院):大学本科最新版教材100210外科学(四院):普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胸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泌尿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神经外:《神经外科学》100212眼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眼科学》教材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六版教材100214肿瘤学(四院):《临床肿瘤学》科学出版社100217麻醉学(四院):大学本科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教材,第五版《药物分析》100217麻醉学(口腔医学院):《实用临床麻醉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统编教材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院):口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修复: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修复学》、《口腔材料学》正畸: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正畸学》儿牙:《儿童口腔病学》100209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教材。

国内主要医学教育期刊杂志

国内主要医学教育期刊杂志
3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刊登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文章及其相关信息
36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我国刊载植物生理学科方面的权威性刊物,历年来该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均名列前矛,全国生物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两年被SCI CDE引用29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也有26种之多
29
教育科学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辽宁师范大学主办,主要刊登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及实验报告,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方面的问题,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30
现代大学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双月刊
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4版核心期刊
49
中国教育学刊
综合性教育核心期刊
月刊
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被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50
教育与职业
教育类核心期刊
旬刊
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上旬刊为综合版,中、下旬刊是本刊专门设立的教育学术研究版,本刊已实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5
药学教育
武汉大学教务部认可核心期刊
季刊
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6
中国公共卫生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显性感染最少见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5.潜伏性感染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人体的某些 部位,由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 限化而不发病,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 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成为携带者。待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潜伏性感染
区别
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一般 不排出体外
者的重要依据 。
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二、常见症状与体征:
(1)发热:(Fever)
– 热型 – 热度
传染病的 临床特点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传染病总论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传染病在全世界的危害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
均具有一定的infectivity,可在人群 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历史上鼠疫 (plague)、霍乱(cholera)、天花 (smallpox)等烈性传染病给人类造成 很大灾难。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2.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 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存在于人体的一定部
位,与人体防御能力处于相持状态 ☻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又能排出病原体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
3.隐性感染 (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 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 织损伤,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甚至生 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 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 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 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

XXXX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1)

XXXX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1)
100501中医根底理论
内经
内经
?内经选读?北京市精品教材烟建华主编
100521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学
中医养生康复
?中医康复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傅世垣主编1992年,第1版2;
?中医饮食营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翁维健主编1992年,第1版;
?中医养生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玉川主编1992年,第1版;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人卫出版社第4版陈慰峰主编
100601中西医结合根底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循证医学?人卫出版社王家良主编
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100506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21世纪课程教材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细胞生物学50%
分子生物学50%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100820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黄兆胜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821中药化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507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含皮科〕
中医外科学
〔含皮科〕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
100510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word版

《临床流行病学》word版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章临床流行病学测量指标一.疾病频率测量1.发病指标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K=100%,1000/千,或10000/万分母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用该地区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①该年6月30日24时或7月1日0时人口代替②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新发病例:观察期内新发生的病例☻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符合2个➢观察时间、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应除外正在患病,曾经患病或因免疫而不会患病的人。

☻发病时间:对于急性病,如流感、肠炎、急性心梗、脑溢血容易确定;而慢性病很难确定,以最早且较客观的事件作为发病时间,如症状初发时间、就诊时间、确诊时间应用:描述疾病分布、提出病因假说,探索可能的病因、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疾病监测资料、前瞻性研究罹患率:同发病率一样,测量新发病例,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内或短期内的流行。

观察时间以日、三日、周、旬、月,常用于疾病的流行或爆发时病因的调查。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对于慢性病来讲患病率高于发病率。

根据观察时间,分为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时点患病率= ———————————————×K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期间患病率= ————————————————×K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100%,1000/千,或10000/万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延长病程缩短发病率升高发病率下降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治愈率提高报告率提高病死率提高未治愈者寿命延长易感者迁入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发病率)时,则蓄水池水量,即患病率。

若流入量(发病率)时,则患病率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应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感染率:指检查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

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问题
研究设计问题
01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如样本量不足、对照不当等,影Fra bibliotek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数据采集问题
02
数据采集的方式和过程可能存在偏差,如问卷调查、实验室检
测等,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分析方法问题
03
数据分析的方法可能存在不当之处,如变量选择、模型拟合等
,影响研究结果的严谨性。
不同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和病情进展可能存在 差异,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解释性。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及偏倚问题
选择偏倚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取可能存在选 择偏倚,导致研究结果难以代表总体人群。
信息偏倚
由于研究对象的信息收集不完全或存在误差,可能 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
失访偏倚
在长期随访的研究中,失访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离 真实情况。
应用和推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未来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加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临床医生应接受临床流行病学 培训,以掌握该领域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学。
培训内容应包括流行病学原理 、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 。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 等形式,推广临床流行病学的 应用和研究成果。
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
03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观察性研究设计
描述性研究
观察并描述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中的疾 病分布情况。
分析性研究
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疾 病的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对某一人群进行调查,了解 疾病或健康状况与特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8.《流行病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等专业)

8.《流行病学》(第9版)教学大纲(适用临床医学等专业)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epidemi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1412 课程总学时20(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0时)周学时(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0)学分2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升本)、全科医学、眼视光(七年制)、眼视光学(专升本)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主导课程,也是医学各学科的方法学基础。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兴起,使得流行病学也日益成为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流行病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并了解相应的扩展知识和新进展知识,为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及培养防治结合型人才奠定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或其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要求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注意传授一定比例的扩展知识、新进展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思路、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内容精练,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

并根据本章节的特点,结合课时安排规定学生必要的自学内容。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临床医学各学科中,凡涉及专业问题的调查设计、资料的获取和数据资料的分析及其解释,都要以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

流行病学应用广泛,涉及面宽,几乎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各主要学科。

流行病学是伴随卫生统计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传染病学发展起来。

现在除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外,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学及一系列预防医学学科,包括卫生管理学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在非传染病研究上与病理学、生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相应各科及预防医学有关学科关系密切。

研究健康流行病学与生理学、生化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有关。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李立民主编.《流行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曾光主编.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43.谭红专主编.现代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赵忠堂主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王家良主编.临床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MacMahon B, Trichopoulos D. Epidemiology-Principles and Methods, Second edition.Boston, New York, Toronto and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968.施侣元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谭红专主编,《现代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叶临湘主编,《现场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 王建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王建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3.沈洪兵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
appraisal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目前
美国耶鲁大学 John Paul教授
Sackett DL博士 Fletcher RH博士 Feinstein AR博士
Kerr White博士 Scott Halstead博士 建立INCLEN
美国耶鲁大学 John Paul教授
Sackett DL博士 Fletcher RH博士 Feinstein AR博士
Kerr White博士 Scott Halstead博士 建立INCLEN
INCLEN第二期项目
循证医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1.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2.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3.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appraisal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Robert Fletcher Professor
临床流行病学应是一门科学解释临床医学研 究结论和观察、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1.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2.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3.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庞迪亚克故事告诉我们:
Observation guided by scientific thinking are still the best safeguard against baloney and superstition.
科学思维指导的观察至今仍然是抵抗胡说八道和 迷信的最好保证。
appraisal
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 和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参考书目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参考书目
近几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序号 科目名称 专业基础课(科目代码以“2”开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生物学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免疫学 人体解剖学 神经病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卫生统计学 细胞生物学 药理学 药物化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心理学 遗传学 肿瘤学 组织胚胎学
精神病学 口腔材料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内科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粘膜病学 老年心血管病学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 检 流行病学 麻醉学 免疫学 内科学(传染病) 内科学(风湿病) 内科学(呼吸系病) 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病) 内科学(肾病) 内科学(消化系病) 内科学(心血管病) 内科学(血液病)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神经生物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外科学(骨科) 外科学(泌外) 外科学(普外) 外科学(烧伤) 外科学(神外) 外科学(胸心外) 外科学(整形) 细胞生物学 眼科学 药理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影像学
《精神病学》(八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精神医学新概念》(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6 《口腔材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陈治清主编;《口腔生物材料学》上海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2006年,薛淼主编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牙周病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口腔修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口腔修复基础与临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2004 参考与考试科目(或专业)相关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或其它资料 《口腔粘膜病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李秉琦主编 《老年心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年 《流行病学》 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循环功能监测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08;《现代麻醉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年 《免疫学immunology》第六版,Roitt Brostoff 等,人民卫生出版社;《免疫学原理》第 二版,周光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肝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型肝炎治疗新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周 霞秋;《传染病学》人卫出版社(七年制教科书) 《中华风湿病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 《实用临床呼吸病学》,协和出版社,邓伟吾主编;《呼吸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肺内科新发展》人卫版,2001年,黄绍光主编 《希氏内科学》;《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内科各系统疾病与肾脏》,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实用肾脏病学》上海科技出版社99版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进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实用内 科学》人卫版2005年,陈灝珠主编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Braunward'S Heart Disease》7th ed.2005;《实用内 科学》12版,人卫出版社 《血液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BLOOD》,《LEUKEMIA》等 《临床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神经元: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舒斯云、包新民主译,科学出版社,2001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现代外科学》(骨科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医疗系本科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Smith's General Urology》, McGraw-Hill, 2000;《Campbell's Urology》, Sauders, 2001;《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克氏外科;《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 《现代烧伤治疗》(北京科技出版社) 《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 《心脏外科指南》朱晓东主编,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99版;《胸心外科学》顾恺时主编,上 海科技出版社05版 《整形外科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张涤生整复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 2002 《医学细胞生物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 《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七年制规划教材 2002年;《眼科全书》,人卫版,1996年,李 凤铭 《药理学》第六版,全国规划教材 《病原生物学》,郭晓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医学影像学》人卫出版社03版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基础课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乙)参考书目:
①《医学分子生物学》,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年11月
②《分子细胞生物学》陈晔光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2、细胞生物学(乙)参考书目:
①《细胞生物学》(第二版),杨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日期:20XX年
②《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出版
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参考书目:
①八年制《病理学》(第2版)(或第1版),陈杰,李甘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或20XX年);
②八年制《病理生理学》(第一版),陈主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或(第二版),李桂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

4、流行病学参考书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
①《流行病学》(第7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7月。

②流行病学(双语)(第1版),沈洪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7月。

5、社会医学参考书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
《社会医学》(第四版),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年5月。

医学院博士生招生专业课参考书目
1 / 10
2 / 10
3 / 10
4 / 10
5 / 10
6 / 10
7 / 10
8 / 10
9 / 10
10 / 10。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 :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RCT:随机对照试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 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5.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6。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

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

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7. RR (relative risk):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8。

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进行比较评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ratio measure,rate ratio)。

比值>1表。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

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

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追踪观察其将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riskpathogenic agent),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实验组给予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A scree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dividual or group of individuals(as in mass screenings) does not精品文档交流2也称真阳性率是指实际有病者中,按该诊断试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由公共卫生学院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中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包头医学院等8所国内高校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参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已于2010年8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教材是对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的修订再版,结合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并在参考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全书包括绪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测量,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临床试验,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疾病预后研究与评价,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病因学研究,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临床研究中的典型错误辨析,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及其控制,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共18章,是从事临床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十分有用的方法学。

该教材从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编写,以临床实际案例为主线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以解决临床各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医生在毕业论文研究和其他临床医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能正确地选择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不能正确地进行资料处理和分析,不能正确地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论文的撰写等。

因此该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临床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上诸多问题都能从该教材中找到答案,适合作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的教材。

也可作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医学检验、护理、药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用书,还可作为临床医师及医学研究人员的工具书或继续医学教育的教材。

临床流行病学是提供证据者(新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应用证据者(科学性地评价已有的证据)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全球范围内都高度重视对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应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该书的出版将为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提供解决如何选题、设计、测量、评价、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理解文献、保证研究质量和撰写论文等问题的实用工具和科学方法。

孙倩莱
2010.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