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和立体主义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立体主义,也被称作为“立方主义”,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风格之一,毕加索主张通过解析重构和错位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意志,立体主义和立方主义中的“立体”和“立方”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体积感和纵深感,而是运用一定的绘画手法将对象做出改造。
它不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而是把多种视角的画面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包含原对象的诸多元素和成分的全新对象。
立体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艺术倾向,试图在二维的画布上从固定的视角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的幻觉,强调画布的二维性质,而不是创造深度的幻觉。
这种绘画方式并没有使用透视法,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对色调(光和影)的运用,将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平面,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展示不同的视角,既暗示了它们的三维形态,又指向了画布的二维平面。
一、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形成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牙马拉加,天才、任性、高产等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生。
他在绘画的方式上自始至终追求新鲜事物,不断地突破自我和传统理念。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长达79 年,他在绘画、雕塑、陶瓷、诗歌、写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20 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数次改变,他常在“蜕变”中寻求创新,这种蜕变即融合,他经常把各种绘画理念、手法、风格掰开揉碎再进行融合。
立体主义起源于1905 年,由巴勃罗·毕加索开创,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作为一个引起了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带领许多艺术家从传统的透视画法转变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但立体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更多的是必然结果下的产物。
一是受到当时社会客观因素的发展的影响,人们开始去透过表面,去描绘肉眼未必能够看见的东西,艺术不再照搬照抄现实事物,而是去发现所描绘的物体的本质,借助这种洞察力来获取对物体的真实情况的掌握。
二是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迫使绘画风格开始变化,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很自如地运用了摄影的多种曝光,把不同时刻、不同地点的对象聚集到一起,引发自身对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一特征在之后作品中也有体现。
毕加索与立体派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中文名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 国籍:西班牙 定居:法国巴黎 信仰 :共产主义 创作时期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1970前) “黑人时期” (1970前后)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一战后) 《亚威农少女》 《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卡思维勒像》 《格尔尼卡》 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雕塑家 主要成就 :立体主义运动 代表作品:《斗牛士》《格尔尼卡》 《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 代表作品
A.①②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 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为反 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
毕加索最后自画像(去世9个月前完成)
作品展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亚威农少女左图由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毕加索与立体派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绘 画一反传统绘画特点,讲会话对象分为若干个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 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 支离破碎的感觉。
布拉克《桌上的白兰地酒瓶和吉他》
毕加索 立体主义的鼻祖
文化·生活 西方艺苑文:寒一一毕加索立体主义的鼻祖毕加索是划时代的绘画巨匠。
他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238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然而,这个“绘画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
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他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就连老师也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毕加索的母亲听了觉得无脸见人。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但他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他经常忘记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他却很高兴。
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
毕加索开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
举个例子:比如画肩膀的那一笔,他就觉得老师教的那个弧度一笔画下去简直是粗笨,可是大家却都那么画,不知道这帮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等等,诸如此类,让他觉得西班牙简直没办法呆下去,前后左右全是些平庸乏味的人,决定去世界艺术中心——巴黎。
239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40《相对论》,这些尖端的领域,可能是另外的专业完全无法了解。
西方艺术史:立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
西⽅艺术史:⽴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体主义的艺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Pabol Picasso,1881-1973)西班⽛画家、雕塑家。
从⼗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直持续到⼆⼗世纪七⼗年代最具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
⼆⼗世纪艺术中最引⼈注⽬的现象,⼆⼗世纪的⼤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画法和风格迭变。
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
1915-1920年,画风⼀度转⼊写实。
1930年⼜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晚期制作了⼤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对现代西⽅艺术流派有很⼤的影响。
《亚威农少⼥/亚维农少⼥》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张被认为有⽴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街”所见的妓⼥形象为依据。
这条街以妓院林⽴⽽闻名。
画上的⼥⼈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们。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个⾓度去看待⼈或事物,所画的只是⽴体的⼀⾯。
⽴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式展现事物,他们从⼏个⾓度去观察,从正⾯不可能看到的⼏个⾓度去观察,把正⾯不可能看到的⼏个侧⾯都⽤并列或重叠的⽅式表现出来。
在《亚威农少⼥》中,五个裸⼥的⾊调以蓝⾊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物是由⼏何形体组合⽽成的。
画家把这五个⼈物不同侧⾯的部位,都凝聚在单⼀的⼀个平⾯中,把不同⾓度的⼈物进⾏了结构上的组合。
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的⾝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了组合,形成了⼈体、空间、背景⼀切要表达的东西。
就像把零碎的砖块构筑成⼀个建筑物⼀样。
⼥⼈正⾯的胸脯变成了侧⾯的扭曲,正⾯的脸上会出现侧⾯的⿐⼦,甚⾄⼀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
画⾯上呈现单⼀的平⾯性,没有⼀点⽴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物形象都通过⾊彩完成,⾊彩运⽤的夸张⽽怪诞,对⽐突出⽽⼜有节制,给⼈极强的视⾓冲击⼒。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绘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帕布洛·毕加索1881年生于马拉加。
尽管从半个世纪以来,毕加索参加了法国绘画的一切冒险,他终归还是西班牙人。
在其思想,秉性中带着奢侈,悲惨和沉重的西班传统。
他在自己的油画、雕塑、版画和陶器中挥霍着它,但却从未用竭,这点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谁要想在他的作品、词汇、章法、主题中单单找出这个混合的、豪华的、以东方文明的神话和形式、原始的手法、和布匿的模糊影响养育出的西班牙来,那将是一种追求系统化的妄想。
对其天分的形成起过最重要作用的是贡哥拉和戈雅的西班牙,高迪的巴洛克建筑的西班牙,卡塔卢西亚的无政府主义和造反主义,是极为特殊、热情,具有破坏性的剧烈,狂热的西班牙。
不管怎么说,没有一个在法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画家比他更多地消融于法国风俗精神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证明自己比他更忠实于根。
在毕加索身上,一切都是矛盾:他的生活、他的特点、他的作品。
毕加索的父亲若泽·卢依兹·索拉斯柯是巴斯克人,图画教员。
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是马略尔卡人,祖籍热那亚。
当别的孩子还在玩玻璃球的时候,毕加索已经画出完全可以放到博物馆里展出的画了。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
毕加索和立体主义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海滨马拉加(Malaga),后来长期定居法国。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他的一生风格也是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非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超现实主义时期,他成为现代派美术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1907年作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49.3×776.6cm 索菲亚皇后博物馆藏.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1907年的《亚维农的少女》的诞生,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
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
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
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
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
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
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
毕加索的各个时期
毕加索姓名:宋紫豪学号: 13124343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阿威农的姑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
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年至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综合)毕加索进入了立体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是,“不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同时,赋予形式意味的构图和画面最终的震撼力,形态穿插闪躲于几何之间,色彩从单一变成复色。
另外,为了更仔细地分解对象的造形,毕加索以及其他立体主义绘画者也倾向选择较单纯的主题来作画,比如静物、肖像、人体等等,至于他以前关心的斗牛、巴黎夜生活、小丑、穷人等题材,则难以融入到这个新风格中。
毕加索以大量的创作来探索这种风格,比如在《斜躺的裸女》、《站立的裸女》等人体作品中,他以浓重的轮廓线勾勒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强调椭圆形的乳房和折曲的四肢,藉由块状的结构组成扭曲的躯体;相反的,在五官的描绘上则简略得几乎不可辨识,背景也仅只是布满笔触的简单色块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
无论从风格与绘画的对象上,他的“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
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超现实主义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是毕加索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其创作特点是将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
这时期的作品包括《雕塑家》等。
《雕塑家》是以毕加索的情人玛丽·泰瑞莎的形象为蓝本设计的。
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
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e论文题目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学院人居学院专业名称建筑学班级学号姓名解读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这种立体派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类似的共同点,其创作手法对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勒·柯布西耶、建筑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architecture(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university)Abstract: Picasso is the modern art cubism painting pathfinder, thiskind of cubism and modern building either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has a similar thing in common, its creation techniqu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Key words:Picasso ,cubism, Le corbusier,architecture一说到毕加索,一些词汇就会从脑海里浮现:20世纪最杰出、最具有独创性、风格变化最无常、最富有诱惑力、最多产等等。
毕加索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毕加索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独特而多样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探讨毕加索的创作风格来展示他对艺术的深刻影响。
1. 分析立体主义风格立体主义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风格之一。
在立体主义中,毕加索试图将主题的不同视角同时呈现在画布上。
这种风格通过分解形状,将主体转化为几何图形的集合,并突破传统的透视法则。
这种创新的呈现方式使观众能够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和理解艺术作品。
例如,毕加索的作品《亨利·巴特勒执政》是立体主义的典型代表。
他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多个视角,将主体分解为多个几何形状,并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抽象而立体的形象。
这种创新的处理方式彰显了毕加索对艺术语言的革新性。
2. 探索表现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期,毕加索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突出了个体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将艺术家的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
毕加索在表现主义领域的实验包括了对颜色、线条和形状的放任使用,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热情。
《阿维尼翁的少女》是毕加索对表现主义风格的一次深入探索。
在这幅作品中,他运用了大胆的颜色和变形的线条,表达了对影响他的事件和人物的情感反应。
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变化强烈,突出了毕加索对表达情感的追求。
3. 创造立体派风格与立体主义相类似,立体派风格也是毕加索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
立体派通过将不同角度的视图融合到作品中,以突破传统的透视和二维平面的限制。
这种风格强调了形式的重构和重新组合,通过多角度的展示来表达主题的丰富内涵。
《吉塔兰娜手风琴手》是毕加索在立体派风格下的一件重要作品。
他通过使用多个视角和光影的变化,将主题的不同方面呈现出来。
这一创新的画风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立体感,也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主题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 形式主义的实践除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立体派之外,毕加索还在其创作中尝试了形式主义。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
玩一玩:
让我们一起来体验 一下立体主义吧!
拓展: 毕加索作品欣赏:
《哭泣的女人》
《梦》
《戴帽子坐着的女人》
《格尔尼卡》
•
•
毕加索 《裸体、绿叶和半身像》
图2 1907年
A
《亚威农少女》
S.H.E
图1 中国台湾 女子流行演唱组合
毕 加 索
猜一猜:毕加索是哪国人?
版 画
毕 加 索
全名: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1881年~1973年)出生 在西班牙马拉加,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是一位 勤奋的画家,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 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 画6121幅。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 位。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 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是当代西方最有创 造性的艺术家之一,立体主义画派创始人。
什么是立体主义?
1907年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看一看:
画面中描绘了 几张人物的 脸?
毕加索 《镜子前的少女》
毕加索 《镜子前的少女》
找一找:
在画面中你 发现了几个 不
向右侧面轮廓
向左侧面眼睛
正面脸颊
向右侧面轮廓
毕加索 《带帽的女人》
把自然现象从造型上分 成碎片,再把这些碎片镶 嵌在同一个形体里,在形 体中可以看到物体的上面、 下面、正面、侧面,这便 是立体主义这一新的语言 的特征。
浅谈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绘画的艺术形式
美术界艺术论坛浅谈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绘画的艺术形式提到19世纪的欧洲,人们就可以想到纷繁的哲学、文学、艺术、社会思潮对它的包容,仿佛它是可以承载任何新鲜、激烈、陌生事物的最为开放的舞台。
20世纪初艺术革命的萌芽已在那些新潮艺术家的创作中迅速生长。
在经历野兽主义这个20世纪激越的开端后,随之而来的立体主义可以说是对古典主义的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伟大的毕加索终于登场了。
立体主义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年—1909年的早期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受塞尚绘画和非洲原始雕刻的影响。
1909年—1911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打破传统绘画的透视原理,把物体实际存在的各个面按照不同的视点进行组合,最后在画面上组建物象和空间的新秩序。
但这样的分析使画面陷入了抽象的形式,不符合立体主义者表现的宗旨。
因此随着探索发展,从1912年—1914年毕加索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他不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本身引入绘画。
同时,毕加索还创造了“拼贴”的肌理油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波普艺术”,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一起。
一、早期立体主义时期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随后,他的作品一直受非洲原始土著部落木雕面具的影响。
黑人艺术,充满了叛逆,不论对手的力量有多强大,他们的意志力都没有退缩过,并与一切未知的存在相抗争,而且充满了勇气和斗志。
这种精神正是毕加索追求的。
他曾激烈地宣称:我反对一切。
他认为正是这些雕塑帮助人们获得了心灵上的独立。
他们又是强有力的工具,把人们的精神塑造成某种特定的自由状态,从而最终获得自由。
同时,毕加索在这些雕刻中看到了一种精神化的接近抽象的形态处理方法,以及运用概念的、几何形的分割手法处理人头和身体的那种极为清晰的结构。
毕加索此后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表现这种手法。
在造型上,他追求具有原始力量感的几何造型和丰富的空间结构,他把形体拆散然后进行重新构造。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
创新性的表现形式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以 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和断裂、重组 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透视 和构图规则,为艺术创作带来了
全新的可能性。
深刻的心理表达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不仅在形式 上创新,而且在内容上深入挖掘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形象的 破碎与重组,揭示出人物复杂的
情感和心理状态。
跨时代的意义
1897年移居到西班牙的 巴塞罗那。
1900年迁居到法国巴黎, 开始受到印象派和后印 象派的影响。
1903年完成第一幅立体 主义作品《少女》。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演变
蓝色时期
以蓝色和灰色为主调,作品多 表现孤独、悲伤的主题。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开始尝试将物体分解成几何形 状,再重新组合,形成独特的 画面结构。
特点
将物体分解成几何形状,再重新 组合,形成多视点、多角度的画 面。画面结构紧凑,注重形与色 、光与影的对比与和谐。
02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的形成与发展
立体主义风格的肖像画概述
立体主义是一种艺术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由毕加 索和布拉克共同创立。该流派强调将形式简化为几何形态, 通过多角度同时呈现对象,以展现物体的多个面和角度。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的传承和发展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许多 艺术家在毕加索的创作理念和手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了许多具 有影响力的作品。
03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作品分
析
《少女》
总结词
细腻的笔触与柔和的色彩
详细描述
这幅画作展现了毕加索对立体主义风格的独特运用,通过将少女的脸部和身体分解成几何形状和线条,呈现出一 种独特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画中的少女形象被描绘得十分细腻,笔触柔和,色彩过渡自然,给人一种温馨、宁静 的感觉。
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童年时期,毕加索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明亮,代表作有《斗牛士》、《科学与慈善》。
蓝色时期,毕加索以蓝色调为主,画中多以残疾者,拾荒者以及穷困者为主,充满了凄凉与悲怆,代表作有《蓝色自画像》、《人生》。
到了玫瑰时期,毕加索将蓝色调改为粉红色调,画中色彩鲜明,笔法细腻,人物形象非常逼真,代表作有《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
立体主义时期,抛弃了传统的画风,画中没有情节,也没有环境描写,运用了极其夸张的的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费尔南德头像》。
古典时期,毕加索的画风也变成了古典主义,画中充满了宏伟的气息,代表作有《欧嘉的肖像》、《三角帽》、《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蜕变时期,毕加索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画风极其抽象,表现出痛苦与兽性,代表作有《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格尔尼卡》。
田园时期,画风粗狂且和谐统一,手法运用极其娴熟,代表作有《卡门》、《贡戈拉的二十首诗》系列。
除了以上经典作品,毕加索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斗牛系列》、《伊卡洛斯的坠落》、《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画家与模特儿》、《流沙系列》、《塞莱斯蒂娜》、《可笑的男人》等作品。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这幅画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完成的,它是引发立体主义诞生的标志。
画中左边所展现的是三个裸体女生的形态,右边则是两个面容凶狠,粗野的形态。
可是这幅画确遭到了否定,因为在这次作品中他破坏了很多东西,但是仔细观看,这种所谓的破坏确又那么仅仅有条,其实,毕加索是利用三维空间的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会观察不同的风格。
正是因为毕加索的这种画法,才彻底打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则对画家限制,而这种法则已经持续了五百年。
毕加索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有时会激昂或狂躁,有时会温暖或可恨,有时会真诚或假意,变化多端且捉摸不透,但是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
02
1900年迁居巴黎,开始 接触并融入当时的艺术 圈子。
03
1903年完成第一幅立体 主义作品《少女》。
04
1937年,毕加索为抗议 德国侵略西班牙而创作 的《格尔尼卡》成为其 代表作之一。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01
02
03
早期风格
受到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 兹和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的影响,作品以写实为主。
视觉冲击力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运 用,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03
情感表达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几何形
状的组合和抽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的影响
艺术史影响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 后来的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绘画艺 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抽象表现
通过抽象的手法表现物体,强调形式 和色彩的独立性,而非传统的光影和 透视。
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
对绘画艺术的革新
立体主义风格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绘画的 规则和限制。
对其他艺术领域的启示
立体主义风格对雕塑、建筑、平面设计等领域产生了启示,推动了 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蓝色时期
受到好友卡萨格马斯的自 杀影响,作品色调偏蓝, 主题多表现孤独与悲伤。
粉红色时期
与费尔南德·奥利弗的恋情 使作品色调转为粉红,主 题转向温柔与浪漫。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流派, 强调从多个角度同时观看并表现物体。
《少女》是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早 期代表作品,通过几何形状和断裂线 条展现出少女的形象。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作品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作品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6年):1906年,毕加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动。
黑人原始、大胆、强烈的造型,给毕加索很大的刺激。
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成为他创造立体派风格的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1909年,当爱情逐渐消逝,毕加索笔下的费尔南德也发生了改变。
毕加索的立体派不是纯美学,而是走向理性、抽象,将物体重新构成、组合,带给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一、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布面油画,244*233cm,创作于1907年,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亚威农少女》灵感来源于伊比利亚雕塑和非洲面具。
毕加索参观巴黎人类博物馆时,被非洲土著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的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
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是画家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塑的结果。
青年时代的毕加索曾长期在巴塞罗那生活,他对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非常熟悉。
亚威农大街是当时欧洲著名的红灯区,是妓女和三教九流的各等人物常出没的地方。
画家从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找到了灵感,以其在亚威农大街上见到的景象创作了这幅《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画面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几串葡萄。
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
画面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浅谈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
浅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在西方艺术的长河中,每一位艺术家都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手法去展现每一时期的特点或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大胆的构想为现代绘画艺术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现代绘画中,仍有很多人最看不懂和不能够直接接受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他们用大胆的线条和颜色创作出一幅幅珍品,在我看来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体会到里面真正地想法,但是通过赏析这一幅幅现代艺术绘画,我们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现代绘画艺术中,我欣赏文森特·威廉·梵高大胆的表现主义;赞赏克劳德.莫奈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光与影的表现技法;也喜爱保罗·塞尚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和对自然色彩的独特观察。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艺术人生堪称传奇,不得不令我折服,他对于立体主义的探索在现代绘画中又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就是—毕加索。
一、关于毕加索(一)毕加索个人简介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力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他的一生都在艺术领域得到价值的实现,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毕加索一生可分为八个艺术分期,在童年时期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柔和,如《斗牛士》;毕加索的蓝色时期是他人生的低潮期,含有浓重的悲剧成分和民族特色,如《蓝色自画像》;玫瑰时期,毕加索遇见了自己的爱情,色彩清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风景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如《拿烟斗的男孩》;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用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如《亚威农少女》;古典时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宏伟的气势,画面注重写实风格,如《三角帽》;在超现实主义时期,毕加索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毕加索在蜕变时期以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表现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格尔尼卡》;在他最后的田园时期,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为主,手法运用得更加灵活,画面和谐统一,如《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等。
几何游戏——论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者们
圆等 肢 解 了, 所 以埃 蒂 娜 ・ 贝尔 纳对 此 作 品 评 论 说 : “ 这 幅作 品 体现 了毕加 索 在 长期 的研 究 中追 求形 式 净化 、描绘 和 感情 细节 的 取 消 ,以及 他试 图深 化塞 尚的通 过平 面 的重 叠 来表 现 空 间的教 义 的愿 望 ” 。立体 主义 从 出现就 有意 识 的发展 了塞 尚的形 式思 想 。 这种 方 法 很快 在 聚集 毕加 索 身边 的年轻 艺 术家 中应用 开来 , 乔治 ・ 勃 拉克 ( G e o r g e B r a q u e )于 1 9 0 8 年创作了 《 埃 斯塔 克 的房 屋 》系 列作 品 。在 此 作 品 中,前 景 的 山石 与后 面 的房 屋都 成 了具 有 “ 立 体 ”特 征 的各 种几 何形 ,若不 仔 细辨 别 ,观 者 其实 是很 难 将 山石和 房 屋 区分 开 来 的 ,这 充 分 说 明, “ 立 体主 义 ”者 从 一开 始就 已着 手 解构 自然 形象 并有 意识 的 用几何 形 作为 绘画 元素 。 在后来的发展 中, “ 立 体 主 义 ”者 们 更 加 明确 运 用 “ 几 何 形 ”这个 造 型 元素 ,表现 为先 解 构 自然 形 于几 何形 式 再组 合之 , 如 毕加 索 的 《 安布 瓦兹 ・ 沃 拉 尔 肖像 》 、勃 拉 克 的 《 葡 萄 牙人 》 等 。画 面 中 ,明显 的 人物 几何 形 的分 解 ,之 后 再把 这 些分 解所 得 的元 素— — 三 角 、方 形等 几何 形 通过 平 铺 、重 叠等 方 法组 织 于画 面 。再 如 “ 立体 主 义 ” 的静 物作 品 《 奥 尔塔 ・ 德 埃布 罗 的工 厂 》 和 《 有小 提 琴 的静物 》 ,几何 形 的解构 和重 组 也非 常 明显 。 二 、重 塑 画面秩 序 立 体 主 义 者 们 认 识 到 :解 构 之 后 的无 数 几 何 形 ,必 须给 予 新 的秩序 加 以重 新安 排 。在 这些 几何 形 的 “ 堆 放 ” 中, “ 立 体主 义 “ 者 们 发现 ,部分 延长 并 加深 几 何形 里 的部 分线 条 ,可 以使他 们得 到 秩 序感 。于是 以毕加 索 、勃 拉 克等 为代 表 的 “ 分析 立 体 主 义 ”时 期 ,作 品里 开 始 出现 了一 些几 乎 平行 的 对角 线 ,或 水平 或 垂直 方 向 的直 线 ,构 成 了立体 主 义 的 “ 分 析 ”时期 的特征 。毕加 索作 品 《 吹单 簧 管 的男子 》 , 由几 何形 构 成 的男子 形 象被 长 的水 平 、垂 直 的深 线规 划 着 ,且 更加 强调 垂 直方 向的直 线 ,造 成 人物 形体 的瘦 长特 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
摘要:在现代绘画中,人们最看不懂的是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直到今天立体主义创立已经八十年了,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面对毕加索或勃拉克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时,感到莫名其妙,会无法理解。
问题在于究竟是毕加索故意远离大众的欣赏感官,还是大众的艺术欣赏观念远远落后于立体主义而无法适应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我们是应该试图努力寻找看懂其绘画风格的方法还是更新我们对艺术欣赏的模式?我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去改变我们的艺术欣赏模式,去适应不断更新的绘画风格。
立体主义是和一个伟人的名字紧密联系着的,这个名字就是巴勃洛.路易兹.毕加索。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透视塞尚
毕加索是一位折衷主义,他的一生曾创立了许多的绘画主义风格,经历了“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等时期,他在油画、雕塑、素描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被人们推崇的像夸父一般,不可超越,是从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位受到举世尊敬的艺术家。
他的一生都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也许,没有毕加索西方现代美术史将大为逊色。
毕加索的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他在绘画上的杰出贡献,他的长寿也对他的成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的一生经历了九十三的春秋,也就是说他拥有四代观众。
在他漫长的岁月里,他创立了许多绘画风格,来适应大众的需求。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1年他先后在达古阿达工艺学校、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马德里圣.费德里王家学院学习绘画,收到严格的学院派教育。
他创立立体主义以前,经历了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5—1906)、黑人时期(1906—1909)。
蓝色时期是毕加索最落魄料到的青年时期,此时期的作品多以阴冷的蓝调为主,描绘社会底层各色人等,他们的神情忧郁,形体瘦长,谷歌嶙峋,处在寥落的空间里,这样造成了一种优雅而严肃的特殊气氛,使画面显得既亲切又疏远,既温暖又冷漠。
1905—1906年毕加索进入了粉红色时期,对色调,体量和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他的作品不再是同情和博爱,而是纯绘画形式的诗篇,他对艺术造型的进一步探索也趋向于几何图形。
1907年在绘画史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这就是毕加索在二十五岁创作了《亚维农少女》一画。
这幅画是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一举开创了立体主义。
这幅画代表着现代艺术和当代世界现实和谐的产生,新的艺术第一次触及了当代历史的脉搏。
西方美术史论家将这幅画看做“西方现代艺术的分水岭”,认为“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亚维农少女》完全放弃了绘画中透视学原理,毕加索“粉碎了现状”,打破了自然现象,摒弃了传统的艺术思想,把绘画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开拓出了一条以构架新的绘画形式语言体系为目标的独特艺术风格。
《亚维农少女》这幅画作的主题源于巴塞罗那市的亚维农的妓女,画面空间被一系列交叠、错杂的几何块体切分和压缩成近于两度
平面,右边三个少女,形象简括,借鉴了拜占庭和西班牙罗马式语汇,保持单一视点下人体自然形态,左边蹲坐的两个少女由多视点的平面拼合而成,侧面鼻子、正面眼睛棱角分明的拼接在一起,原型取材于非洲雕刻,形态扭曲夸张,有些恐怖。
毕加索巧妙地将这些几乎快题和谐的拼凑在一起,使得画面具有新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这幅画的伟大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既不同于自然中的三维空间形式,也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二度平面表现出来的幻觉感,他创造了“第四空间”。
这幅作品如此重要,已经成为二十世纪艺术的经典作品。
它在形式上究竟有哪些特和和突破呢?这幅画首先收到了塞尚的影响,塞尚不断地从物质世界里面分析必要的元素,如球体、椎体和圆柱体,将这些元素安排成绘画结构,服从一定的节奏。
这种节奏和艺术形式以不再是按照所习惯的形式特点来分布的,而是对于各个抽象画的严格造型来分布组合的。
毕加索将塞尚的结构绘画语言进一步发展成为抽象的几何语言,并让整个构图和形象的塑造都进一步更加纯粹几何化了。
《亚维农少女》与塞尚的《五个浴女》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某些类似的因素,其差别是塞尚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被垂直的平行线所代替。
但是《亚维农少女》中出现了《五个浴女》中所不能比拟的某些革新,特别是轮廓分明的人物几何形体化以及衬托出少女们在去了的窗帘折迭的几何形体化。
与塞尚一样,毕加索想要构建一个独立于外在自然地自足形式结构,只是毕加索要走的更远。
为彻底破坏、切分在现绘画的统一透视空间,他随机的反透视的使用光线,几何块面叠加、挤压,消弭前后景空间的区隔,所有元素
交织在一起,构成新的和充满活力的形式关系。
坚实而又支离破碎的几何块面之间人体形象凸显出来,它们似乎要被撑出画面之外。
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与现代理性思维构架间的冲突得到圆满表达。
在《亚维农少女》这一作品中,毕加索将自己对空间、对透视、对几何元素的探索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表现出毕加索对追求新的绘画风格的渴求。
他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说“让优美灭绝吧”,他对于古典主义优美的全盘否定态度,也预示着立体派的诞生,,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现代派的宣言,与传统彻底决裂。
在绘画中加进了几何形美和机械美得写意形态艺术,其极端的发展,也引出了抽象派和其他形式主义流派的诞生,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的艺术潮流。
而毕加索本人也因他对绘画形式的追求,也奠定了他在西方绘画史上超然的地位。
在其漫长的艺术长河中,他追求艺术的步伐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