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与禁忌(标准)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与禁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62c98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a.png)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小儿推拿注意事项: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 周岁的小儿.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
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
在少儿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小儿推拿。
5、少儿小儿皮肤娇嫩,少儿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小儿皮肤。
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6、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
“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 以免少儿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少儿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少儿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年龄大、病情重, 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
一般每日1 次,重症每日2 次。
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 天至10天为1 个疗程。
1 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做少儿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 分钟左右。
8、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少儿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少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10、每次给孩子做少儿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小儿推拿操作指南、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
![小儿推拿操作指南、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992b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a.png)
小儿推拿操作指南、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操作指南1. 选定合适的推拿技术:- 经络疏通:通过指压、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 经络疏通配合推拿:在经络疏通的基础上,结合拨罐、刮痧等疗法进行推拿。
2. 准备工作:- 为小儿提供一个安全、安静、整洁的环境。
- 为小儿换上宽松舒适的衣物。
- 洗净双手并修剪指甲。
3. 推拿操作步骤:- 采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进行推拿。
- 从身体较轻的部位开始,逐渐过渡到身体较重的部位。
- 注意小儿的体位和呼吸,保持沟通和观察。
注意事项1. 推拿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
- 若小儿表现疲倦或不适,可以适当缩短推拿时间。
2. 推拿频率:- 推拿频率一般为每天1-2次,视小儿情况而定。
- 不宜在进食前或饱食后立即进行推拿。
3. 温度控制:- 推拿环境的温度宜保持适宜,避免小儿感到过热或过冷。
- 使用零散或拌有温油的技术,可提高推拿效果。
4. 推拿力度:- 推拿力度应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
- 应根据小儿的感受和反应进行调整。
5. 仪器使用:- 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推拿仪器。
- 避免使用较复杂或不熟悉的仪器。
禁忌事项推拿在一般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以下情况下应避免推拿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1. 发热:小儿体温超过38℃时禁止推拿。
2. 皮肤损伤:存在皮肤破损、感染、烧伤等情况时禁止推拿。
3. 外伤:如骨折、扭伤等严重外伤时禁止推拿。
4. 出血倾向:小儿存在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时禁止推拿。
5. 心脏问题:存在心脏病等严重心脏问题时禁止推拿。
6. 呼吸问题:存在呼吸困难、哮喘等严重呼吸问题时禁止推拿。
注:此文档仅供参考,操作前请咨询专业医生或推拿师的意见。
小儿推拿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
![小儿推拿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5624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4.png)
小儿推拿实施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本文档旨在为小儿推拿实施者提供推拿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禁忌。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实施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实施环境安静、整洁,小儿放松并脱光衣物。
2. 检查身体:仔细检查小儿身体的症状和体征,了解他们的病史。
3. 推拿手法选择: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如按摩、点按、搓揉等。
4. 推拿手法实施:根据选择的手法,采取适当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推拿,切勿用力过度。
5. 注意观察:在推拿过程中,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推拿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推拿环境安全,避免小儿受伤。
2. 保持温暖:在推拿过程中,保持小儿的温暖,避免受凉。
3. 温和力度:推拿时应采取温和的力度,避免过度按压。
4. 专业资质:推拿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推拿师来进行,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5. 小心处理部位:在推拿过程中,特别小心处理头部、颈部和腹部等敏感部位。
禁忌在一些情况下,推拿可能是禁忌的,以下情况时应避免推拿:1. 严重发热或有感染症状的小儿。
2. 有出血倾向的小儿,如血小板减少、出血性疾病等。
3. 有皮肤疾病或损伤的小儿,如烧伤、湿疹等。
4. 有骨折、骨裂等骨伤的小儿。
5. 有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的小儿,如心脏病、肝病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常见标准整理的,实际操作中仍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小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禁忌。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环境安全、操作正确,并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在遇到禁忌情况时,应避免进行推拿。
推拿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慎重操作。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58896fe7cd184254a353595.png)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技术是以揉法、推法、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小儿特有的腧穴上,治疗儿科疾病的推拿医疗技术。
以其腧穴的操作手法不同,功效各异。
因操作手法方向、轻重变化而有补泻之分。
适应的病证包括腹泻、便秘、疳积、遗尿、发热、咳嗽、夜啼、惊风、麻疹等多种病证,也用于小儿保健。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手法1.推法推法是以指、掌、拳或肘等着力于施术部位上,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
用于小儿时,多以指、掌等置于施术部位上,保持均衡的压力,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
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即用油、水、膏、粉等润滑物质作为中介后,再作手法操作),其操作力度以不带动皮下组织为宜。
以下各种推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1)直推法用拇指桡侧或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拇指保持一定的压力,依靠拇指掌指关节运动带动手指运动,沿皮肤表面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或以中指罗纹面、示中二指并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的罗纹面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伸直,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手指运动,使手指掌面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推动。
频率大约200~300次/分,用力均匀,始终如一。
(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
(3)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4)合推法以两拇指罗纹面自穴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
2.揉法见经穴推拿技术。
3.摩法用掌心或并拢的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面附着在体表做轻柔缓和的环形运动的手法。
4.捏脊法捏法之一。
用拇指指端桡侧缘向头部方向顶住脊柱或脊柱两侧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或者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5.捣法用中指指端着力,或手指屈曲,以示或中指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d36239fcf84b9d529ea7a06.png)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小儿推拿疗法1 范围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施术前准备4.1.1 器具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1.4 部位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4.1.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4.2.1.1 推法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efa1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1.png)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小儿推拿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疗法,它以手法独特、疗效显著而闻名于世。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是指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同时保障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首先,小儿推拿操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推拿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医学、中医基础知识,并且经过系统的中医推拿培训和临床实践。
只有专业的推拿师才能准确诊断,判断患儿的病情,并选择适当的推拿技术进行治疗。
其次,小儿推拿操作要注重环境和卫生。
推拿室应保持整洁干净,通风良好。
操作人员应保持清洁,必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
推拿用的床面和推拿工具也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避免污染。
接下来是小儿推拿操作的流程。
首先,推拿师应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病史、疼痛程度等重要信息。
然后,进行详细的观察检查,包括面色、精神、呼吸、脉搏等。
根据观察结果和沟通内容,推拿师可判断患儿的病因和证型,并评估推拿治疗的适宜性。
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操作人员应察看患儿的身体状况。
在推拿治疗前,要确保患儿腹部没有异常肿块或者器官肥大。
在进行腹部推拿时,要注意避开脐部和骨盆部的操作,以免损伤患儿的器官或者造成不适。
在进行各类推拿技术时,小儿推拿操作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手法和力度。
手法要轻柔,力度要适中,最大限度地保护患儿的皮肤和筋骨。
在进行推拿时,要用手心轻轻揉动,不能使用过强的力量。
此外,推拿师还要掌握好时间的把握,不能过长时间地进行推拿,以免疲劳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小儿推拿操作的最后环节是观察疗效和给予适当的反馈建议。
推拿师要仔细观察患儿的反应,包括舒适程度、面色变化等。
如果患儿出现不适,应立即终止推拿,并告知患儿及其家长。
治疗结束后,推拿师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规范推拿师的操作行为,提高推拿疗效,避免患儿因推拿操作不当而受到伤害。
同时,推拿师要不断学习和钻研,提升自身的推拿技术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推拿治疗服务。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5c1432c5ef7ba0d4b733b10.png)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一、原理及适应症
小儿推拿是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以调整患儿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其抗病能力,达到防病保健和治病的目的。
适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积滞、疳积、便秘、腹泻等多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及预防保健。
二、用物准备
治疗巾或大浴巾。
三、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儿及家长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患儿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儿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
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患儿皮肤。
2.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止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疗法(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e56e767c1cfad6195fa78b.png)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1 范围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施术前准备4.1.1 器具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1.4 部位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4.1.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4.2.1.1 推法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86e6b8ff8c75fbfc77db2d6.png)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
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
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
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
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恐状态。
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
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
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
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
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
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
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
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
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
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望指纹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由于小儿切脉部位短小,诊脉时常啼哭躁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而指纹处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诊断。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7a0fd8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7.png)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和恢复儿童的身体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按摩手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等,下面详细介绍。
准备工作:1.确认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了解儿童的主要症状和不适,以便制定相应的按摩计划。
2.了解儿童的性格和个人喜好,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3.选择一个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进行推拿,目的是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有利于儿童放松和保持安静。
4.洗手并修剪指甲,确保手部卫生和安全。
按摩手法:1.按摩前先用温热的双手轻轻揉搓儿童的背部,以放松儿童的身体。
2.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推、拨、捏、扳、按等),结合儿童的需要和感受进行操作。
3.按摩时,手势要轻柔、均匀,力度适中,确保不伤害儿童的皮肤和肌肉,同时刺激经络和穴位。
4.操作时要细心、耐心,与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以获得儿童的配合和放松。
注意事项:1.按摩之前要确保儿童没有过饱或者空腹,避免影响按摩效果和儿童的舒适感。
2.按摩力度要适中,切忌过度施力,以免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
3.在进行按摩时,要时刻观察儿童的反应和感受,避免过度刺激或者不适。
4.力度、频率和时间可以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反应进行调整和适应。
5.在按摩过程中,保持手部的温度恒定,使儿童在按摩中感到舒适和放松。
6.按摩后要给予儿童适当的休息和补充水分,加强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禁忌:1.发热、呕吐、腹泻、剧烈咳嗽等急性病症儿童不宜进行推拿,应及时就医。
2.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以及进行其他医疗操作时,不宜进行推拿,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反应和恢复。
3.避免在餐后进行推拿,以免影响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4.皮肤破损、红肿或有皮肤病的儿童要谨慎进行推拿,并避免接触到局部破损的皮肤。
5.有呼吸道传染病的儿童要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总之,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进行推拿时需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准备工作、按摩手法、注意事项及禁忌,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小儿推拿实际操作经验分享方案
![幼儿园小儿推拿实际操作经验分享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8e3b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8.png)
幼儿园小儿推拿实际操作经验分享方案一、前言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疗法,特别适用于幼儿。
在幼儿园,由于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分享我在幼儿园小儿推拿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技巧。
二、小儿推拿操作流程1. 环境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房间,以便于幼儿放松身心。
同时还需准备好推拿桌、毛巾等必要工具。
2. 了解幼儿情况在进行小儿推拿前,需要了解幼儿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况。
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感冒、发烧等),则不宜进行推拿。
3. 推拿前准备将毛巾沾湿,并加热至适宜温度。
然后让幼儿躺在推拿桌上,用毛巾覆盖身体,以保持温度。
4. 推拿操作(1)背部推拿将手掌放于幼儿背部,轻柔按摩,使其放松。
然后用五指轻柔地揉捏肩部和颈部。
接着用手掌慢慢地推压脊椎两侧的肌肉,从上往下推至臀部。
(2)腹部推拿将手掌放于幼儿腹部,轻柔按摩。
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揉捏腹部,并在肚脐周围做圆周运动。
(3)四肢推拿将手掌放于幼儿的四肢上,轻柔按摩。
然后以揉捏方式对四肢进行按摩。
5. 推拿后处理在完成小儿推拿后,需要及时清洗双手,并为幼儿覆盖好毛巾以保持温度。
三、小儿推拿注意事项1. 遵守卫生规范小儿的身体较为娇嫩,因此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注意卫生规范。
操作前要洗手,并保持工具的卫生。
2. 注意力度和速度小儿推拿时需要轻柔、缓慢地进行,避免用力过猛。
同时要注意操作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伤及幼儿。
3.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采取不同的推拿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采取不同的推拿方式。
一般来说,对于0-1岁的幼儿,可以采用腹部推拿和背部轻揉;对于1-3岁的幼儿,则可以适当加强按摩力度。
4. 注意观察幼儿反应在进行小儿推拿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反应。
如果发现幼儿有不适或者疼痛等情况,则需要立即停止操作。
四、结语小儿推拿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
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手法
![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6a02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6.png)
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手法小儿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常见病症和一些特殊的疾病。
小儿推拿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调整气血、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益肾壮阳、调整脾胃等疾病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小儿推拿常见的手法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1.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小儿推拿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摩来调整和改善气血循环,解除疼痛、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
按摩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力度和频率,以达到理疗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穴、脾俞穴、关元穴等。
2.拍打拍打是小儿推拿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法,它能够刺激皮肤、肌肉、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操作方法是用手掌或手指轻轻地拍打患儿的背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力度要适中,频率要均匀,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3.推拿推拿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主要通过手法的推拉、揉捏、拨松等动作来调整机体气血运行,活动经络,改善肌肉的松弛,增加关节的柔软度。
在推拿时,按摩师要掌握好力道和节奏,避免过度刺激患儿的身体。
4.刮痧刮痧是一种通过手法刮擦患儿身体表面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手法。
刮痧时使用的工具一般是一块平滑的翡翠板或铜板,先在患儿的皮肤上涂抹一些中药或植物油,然后用力刮擦患儿的身体表面,以达到刺激经络、消除疾病的目的。
刮痧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5.摩擦摩擦是小儿推拿中一种较为温和的手法,它通过手法的轻轻揉擦来活动患儿的肌肉、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
摩擦的力度要适度,频率要均匀,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6.揉捏揉捏是一种对患儿身体部位进行揉捏的手法,它通过揉动患儿的肌肉、经络,刺激体表穴位,调整气血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疼痛。
揉捏时要注意手法的节奏和力度,避免损伤患儿的身体。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进行小儿推拿的人员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
小儿推拿推法的操作要领
![小儿推拿推法的操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33dfee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0.png)
小儿推拿是一种针对婴幼儿进行的特殊推拿技术,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
下面是小儿推拿推法的基本操作要领:
1. 环境准备:确保推拿环境温暖、安静,避免有刺激性气味和噪音。
2. 姿势选择:将婴幼儿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如床或垫子上,可以使用毛巾或枕头适当支撑婴幼儿的身体。
3. 按摩方式:小儿推拿可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进行按摩,力度要轻柔而均匀,不宜过强。
4. 推拿部位:常用的推拿部位包括头部、背部、腹部、四肢等。
按摩头部时要注意避开软囟、骨缝,手法应柔和轻抚;按摩背部时可采用揉捏、搓动等手法;按摩腹部时要顺时针轻揉,以促进消化;按摩四肢时可采用轻拍、揉搓等手法。
5. 注意事项:操作时要注意婴幼儿的反应,避免使用过强的力度或造成不适。
同时,小儿推拿应遵循专业技术指导,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属于医学领域,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不建议进行私自操作。
如果您需要给婴幼儿进行推拿治疗,请咨询专业的小儿推拿师或医生进行指导和操作。
1。
小儿推拿法的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法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b110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3.png)
小儿推拿法的操作方法小儿推拿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技术在婴幼儿体表施行一系列操作,以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种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学,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
小儿推拿法的操作方法可以分为八个步骤。
第一步是准备。
在进行小儿推拿之前,操作者需要准备好适宜的环境,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操作者应选择一个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房间,并确保室内没有刺激物和危险物品。
第二步是洗手。
清洁的手部是进行小儿推拿的重要前提。
操作者应该彻底清洗双手,保持指甲短而干净。
同时,还要确保操作者自己的身体清洁,以免给婴幼儿带来感染风险。
第三步是促进血液循环。
在进行小儿推拿之前,操作者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婴幼儿的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这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排毒。
第四步是选择合适的手法。
小儿推拿有许多手法可以选择,如按摩、推拿、拍打等。
但是,在选择手法时,操作者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质和具体症状来决定。
操作者应根据需要选择温和而有效的手法。
第五步是确定推拿的区域。
婴幼儿的身体各部位都可以进行推拿,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推拿的区域。
常见的推拿区域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腹部、手臂和腿部等。
第六步是开始推拿。
在进行小儿推拿之前,操作者要先让婴幼儿舒适地躺下或坐下。
然后,操作者可以用温和的手法开始轻轻按摩或揉动婴幼儿的身体。
推拿的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强以免伤害到婴幼儿的肌肉或骨骼。
第七步是按摩腹部。
腹部按摩是小儿推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操作者可以用温和的手法顺时针按摩婴幼儿的腹部,以促进消化和排便。
按摩的力度要轻柔,以免刺激到婴幼儿的腹部或内脏。
第八步是结束推拿。
在进行小儿推拿一段时间后,操作者应适时结束推拿。
结束时,操作者可以用温水擦拭婴幼儿的身体,以保持清洁和舒适。
同时,操作者还要告诉家长一些注意事项,如饮食、作息等,以帮助婴幼儿保持健康。
总之,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帮助婴幼儿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工作制度流程
![小儿推拿工作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f089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5.png)
小儿推拿工作制度流程一、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是一种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小儿推拿的经络、穴位,通过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的一种绿色疗法。
它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适用于儿童的保健和治疗。
二、小儿推拿工作制度1. 推拿前准备(1)评估小儿身体状况,了解病史,制定个性化的推拿治疗方案。
(2)准备推拿器材,如推拿床、推拿膏、毛巾等。
(3)保持推拿室内安静、整洁、舒适,温度适宜。
2. 推拿操作流程(1)推拿师穿着整洁,洗手消毒,向家长简要介绍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2)让小儿取舒适的姿势,如侧卧位或坐位,进行推拿。
(3)按照小儿推拿的经络、穴位,运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
注意手法要轻柔、准确、有序,避免用力过猛。
(4)根据小儿的体质和病情,调整推拿时间和强度。
一般每次推拿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2次。
(5)推拿过程中,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向家长说明情况。
3. 推拿后护理(1)推拿结束后,为小儿擦净身上的汗水,整理好衣物。
(2)向家长指导正确的护理方法,如喂食、保暖、按摩等。
(3)解答家长关于小儿健康护理的疑问,提供科学建议。
4. 推拿记录与跟踪(1)记录推拿治疗的时间、次数、手法、强度等信息。
(2)跟踪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推拿方案。
(3)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提高推拿效果。
三、小儿推拿工作注意事项1. 推拿师应具备专业的医学理论和技能,确保推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推拿过程中,注意卫生环境和器械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家长和儿童的权益。
4. 保持与家长的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共同为小儿的健康努力。
5. 注重小儿推拿的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对小儿推拿的认可度和普及率。
四、小儿推拿工作评价与改进1. 定期对推拿师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推拿技术水平。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82a8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4.png)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程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自成体系的推拿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1、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
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
2、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
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3、运太阳: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
—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拿治疗的第三个步骤。
有发汗、止汗、明目醒神等作用。
4、掐总筋:用大拇指轻轻按掐腕横纹中点,另一手握住患儿手指轻轻摇其腕关节,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四个步骤。
有清心火、止惊搐、畅四肢等作用,也可用于口舌生疮、潮热、感冒鼻塞、四肢抽掣等症。
5、分推大横纹:用大拇指指腹自总筋向两侧分推,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五个步骤。
有调和气血、止泻痢、除寒热、去腹胀、通二便等作用。
可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嗽、痰喘等症。
6、拿肩井:一手捏拿小儿的肩井穴,另一手握住小儿食指和无名指,将上肢伸摇数次。
不论何种病症进行推拿治疗,都以本法作为结束手法,所以又名“总收法”(收诊法)。
拿肩井有畅通一身气血等作用。
7、推五经:五经指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个穴位,分别位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远端指节的指腹上,在这些穴位上运用推法治疗,可以调整各脏功能,并治疗相关的疾病。
诸如:(1)消化不良、呕吐、腹泻、食谷不化、痢疾、便秘、疳积等多属脾经病变,治疗时推脾经,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泻,一般多采用补法。
(2)惊风、抽搐、烦躁、气逆、胁痛、目赤等多属肝经病变,治疗时推肝经,以旋推为补,直推为泻(清)。
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
![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2f61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5.png)
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
一、轻柔温和
小儿推拿手法应轻柔温和,力道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或急躁。
这是因为小儿的身体较为娇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过度的刺激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二、准确熟练
小儿推拿手法要求准确熟练,每个穴位和动作都要准确到位,避免误操作。
这需要推拿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小儿的身体状况,并熟练运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三、渗透力强
小儿推拿手法需要有较强的渗透力,能够深入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这需要推拿师掌握一定的按摩技巧,能够有效地将力道渗透到深层组织。
四、持续时间适中
小儿推拿手法的时间应适中,每个穴位和动作的持续时间要合理安排,不宜过长或过短。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和动作的持续时间在1-3分钟之间,具体情况应根据小儿的身体状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五、注意小儿反应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果小儿出现不适或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应根据小儿的反应和反馈,灵活调整推拿手法和力度。
六、保持卫生
小儿推拿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推拿师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剪短指甲、不戴首饰等,以确保小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小儿推拿推法的操作要领
![小儿推拿推法的操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fad91f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b.png)
小儿推拿推法的操作要领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适用于婴幼儿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以下是小儿推拿的操作要领:
1. 准备工作:选择一个安静、温暖、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推拿。
确保双手干净,指甲修剪整齐。
2. 热身准备:使用温热的双手在宝宝的肩、背、手臂和腿部等部位进行揉搓和轻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宝宝。
3. 推拿技巧:小儿推拿主要采用按摩、揉搓、轻拍等手法。
手法要轻柔、稳定,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或过轻。
不要使用指甲或尖锐物品直接接触宝宝的皮肤。
4. 穴位选择:根据宝宝的症状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推拿。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穴、涌泉穴、悬钟穴等。
5. 推拿部位:根据宝宝的症状和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推拿。
常用的部位有头部、背部、腹部、四肢等。
6. 推拿时间:推拿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宝宝疲劳。
推拿时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宝宝出现不适或不愿意接受推拿,应及时停止。
7. 推拿频率:根据宝宝的症状和需要,可以进行每天一次或每周数次的推拿。
推拿时间一般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进行,避免宝宝在饭
前或饭后过于饱胀。
8. 推拿后护理:推拿后,可以给宝宝喂奶或水,让宝宝休息片刻。
推拿后还可以给宝宝适当的按摩保健油进行按摩,以增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或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以确保操作准确、安全。
在进行小儿推拿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同时,如果宝宝有发热、呼吸困难、皮肤损伤等情况,请及时就医,不宜进行推拿。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doc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be111afbdaef5ef7bb0d3c4f.png)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概述: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
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一)评估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和治疗史,
2、推拿处皮肤情况,
3、患儿及家属接受度和配合度,
(二)目的
1、缓解急慢性疼痛,
2、治疗疾病,
3、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
(三)适应症
1、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发热哮喘等,
2、脾胃病证:厌食、疳积、便秘、消化不良、泄泻等,
3、心系病证:口疮、夜啼,
4、肾系病证:遗尿等,
(四)禁忌症
1、天花、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
2、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
3、正在出血的局部,
4、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等,
(五)告知
小儿推拿是纯绿色中医疗法,不会有副作用,每次推拿时间在
40~60分钟,嘱家长带好患儿喜欢的物品、避免饥饿。
(六)物品准备
治疗小推车:手消毒剂、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精油等,小毛巾,小儿盖被,
(七)操作程序
1、环境准备: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3、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与患儿信息,
4、取舒适体位,暴露操作部位,
5、根据医嘱,选取穴位,在推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
6、操作完毕,协助患儿取整理衣物,
7、核对医嘱,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推拿结束后适当增加患儿饮水量。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832e7a58fafab069dc02b4.png)
小儿推拿法
一、概述:
少儿推拿是指在少儿体表的特定腧穴或部位施行独特的推拿手法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相应手法在相应部位作功,通过信息传递,改善少儿机体的内能和环境,调节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保健身体及防治少儿亚健康的目的。
二、指导原则:
少儿推拿主要用于少儿常见亚健症状的调治,如体质虚弱,易疲劳、易感冒、厌食、挑食、食积、口臭、记忆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口吃、语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易受惊吓,夜眠不安、睡中惊惕等。
此外对于儿科常见病,如腹泻、呕吐、感冒、发热、头痛、遗尿,脱肛等有预防保健作用。
三、介质选择:
要根据不同的亚健康状态选用合适的介质。
滑石粉、爽身粉有润滑皮肤、防损止痒之功,适用于各种亚健康症状。
薄荷冰有润滑皮肤、辛凉解表、清热除烦止渴之功,多用于夏季,适用于有热象的症状,如手足心热、小便黄、烦躁不安等。
4.3.3麻油有润滑皮肤、健脾润燥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厌食、便秘等。
4.3.4 葱、姜水、雷丸油有润滑皮肤、辛温发散之功,多用于冬春季节,适用于有寒性的症状,尤其是风寒表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概述: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一)评估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和治疗史,
2、推拿处皮肤情况,
3、患儿及家属接受度和配合度,
(二)目的
1、缓解急慢性疼痛,
2、治疗疾病,
3、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
(三)适应症
1、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发热哮喘等,
2、脾胃病证:厌食、疳积、便秘、消化不良、泄泻等,
3、心系病证:口疮、夜啼,
4、肾系病证:遗尿等,
(四)禁忌症
1、天花、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
2、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
3、正在出血的局部,
4、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等,
(五)告知
小儿推拿是纯绿色中医疗法,不会有副作用,每次推拿时间在40~60分钟,嘱家长带好患儿喜欢的物品、避免饥饿。
(六)物品准备
治疗小推车:手消毒剂、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精油等,小毛巾,小儿盖被,
(七)操作程序
1、环境准备: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3、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与患儿信息,
4、取舒适体位,暴露操作部位,
5、根据医嘱,选取穴位,在推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
6、操作完毕,协助患儿取整理衣物,
7、核对医嘱,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推拿结束后适当增加患儿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