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糖 代 谢.练习题
医学生物化学(第六章)糖 代 谢
46
F-2,6-BP的生成与作用 * 生成:
(PFK-2)
(F-6-P)
(F-2,6-BP)
* 作用:促进F-1,6-BP生成
图6-5
47
PFK-2是一双功能酶:
PFK-2活性(使F-2,6-BP↑) 具有
2,6-二磷酸果糖酶2活性(使F-2,6-BP↓)
(PFK-2)
(F-6-P)
(F-2,6-BP)
TCA循环
56
图6-3 糖代谢三条途径间的关系
①无氧酵解 ②磷酸戊糖途径 ③有氧氧化
57
(一) 葡萄糖
丙酮酸
* 胞浆内进行
* 过程同糖酵解, 消耗2ATP
* 生成4ATP
* 生成2 NADH + H+
(3-磷酸甘油醛 (×2)
1,3-二磷酸甘油酸)
58
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 激酶-1
(直链)
丙 酮 酸 激 酶
四个阶段:
I.己糖磷酸化(Glc
F-1,6P)
II.
(×1)
磷酸己糖
裂解
(×2)
磷酸丙糖
(×2) 氧化 (×2)
III. 磷酸丙糖 丙酮酸
IV.
(×2)
丙酮酸
还原乳(×酸2)(无氧)
18
(×2) (×2)
(×2)
19
1.己糖磷酸化(Glc
F-1,6P)
(1) Glc/Gn磷酸化为G-6-P
第一次磷酸化反应
a. 神经系统:
下丘脑和自主神经 调节 激素分泌
b. 激素:
(表6-1)
c. 组织器官: 肝脏最主要
9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相互协同/拮抗
生化糖代谢练习题
糖代谢练习题第一部分填空1、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催化。
2、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3、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催化。
4、三羧酸循环在细胞___________进行;糖酵解在细胞___________进行。
5、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6、每一轮三羧酸循环可以产生_________分子GTP,_________分子NADH和_________分子。
FADH2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H+来自的氧化。
8、糖酵解在细胞内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 ,同时生成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9、许多非糖物质如______,______,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为___________10、线粒体内部的ATP是通过载体,以方式运出去的。
11、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代谢途径转化为_________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分子ATP。
12、糖酵解在细胞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能将_________转变为丙酮酸。
13、三羧酸循环脱下的_________通过呼吸链氧化生成_________的同时还产生ATP。
14、糖酵解过程中有 3 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5、由非糖物质生成葡萄糖或糖元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作用。
16、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物质,它通过而放出大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17、lmol 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__________mol ATP。
18、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
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氧化
+能量
(80-120mg/dL)
合成
合成
分解
非糖
肝糖元
物质
肌糖元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脂 脂质代喜正常谢欢情:吃况食肥下物肉,主的多要余人是脂容脂肪易肪在,患肝少脂脏量肪内磷合肝脂成,和脂对胆蛋固吗白醇?,。 食 (肪 肝物甘:中油将为是脂下的 三脂 脂 肪 去什脂 酯肪 蛋 在 便么肪 )运 白 肝 导?出 合 脏 致消肝 成 内 肝化细 原 堆 硬胞料积化甘脂,,。—油肪如形—和酸果成磷吸肝脂合脂收脏肪成供功肝应脂能,不肪下长足降期,,发造或展成
(3)过程[5]的生理意义是 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摄取糖过多会发胖,说明糖可通过[6]转变为B 脂肪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2、下图为蛋白质代谢图解,请据呼回答:
食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 4 A
物 中
1
氨基酸
3
6 CO2+H2O+E
蛋 白 质
2
不含氮部分 5
各种组织蛋白质、
巩固练习
1、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字母代表器官、细胞、
物质和 能量,数码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肝脏
5
CO2+H2O+E
34 淀粉 1 G 2 血糖
组织 7
9
细胞
肌糖元
D
8 肾脏6ຫໍສະໝຸດ B(1)淀粉经[ 1] 消化 和[ 2] 吸收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将血糖浓度维持在80mg/dL-120mg/dL 范围内。
哪些生物体内储存脂肪较多?试举例说明。
冬眠的动物、迁徙的鸟类。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完整word版)第四章糖代谢(试题与答案)
第四章糖代谢【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 glycolysis )11 .糖原累积症2.糖的有氧氧化12 .糖酵解途径3.磷酸戊糖途径13 .血糖 (blood sugar)4.糖异生( glyconoegenesis) 14 .高血糖 (hyperglycemin)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5 .低血糖 (hypoglycemin)6.三羧酸循环( krebs 循环)16 .肾糖阈7.巴斯德效应 (Pastuer 效应 ) 17 .糖尿病8.丙酮酸羧化支路18 .低血糖休克9.乳酸循环( coris 循环)19 .活性葡萄糖10.三碳途径20 .底物循环二、填空题21.葡萄糖在体内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
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
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 1 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 6—磷酸果糖激酶— 2 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 1 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 ATP,净生成分子 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
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 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
1 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和 HO净生2 2成或分子 ATP。
32. 6—磷酸果糖激酶— 1 有两个 ATP结合位点,一是ATP 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亲和能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34.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在糖原分解代谢时肝主要受的调控,而肌肉主要受的调控。
(整理)糖脂生物氧化习题
第六章糖代谢练习题1.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A.B1B.B2C.B6D.PPE.泛酸3.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A.ADPB.GDPC.CDPD.TDPE.UDP4.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5.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7.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8.1 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A.1B.2C.3D.4E.59.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A.AMPB.ADPC.ATPD.2,6-二磷酸果糖E.1,6-二磷酸果糖10.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 最多的步骤是: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11.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A.脂肪酰辅酶A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酰辅酶AE.柠檬酸12.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 最多的是:A.2 分子甘油B.2 分子乳酸C.2 分子草酰乙酸D.2 分子琥珀酸E.2 分子α-酮戊二酸13.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14.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15.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A.ATPB.GTPC.UTPD.CTP16.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A.6-磷酸葡萄糖B.NADH+H+C.NADPH+H+D.5-磷酸核糖17.1 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A.生成3 分子CO2B.生成15 个ATPC.有5 次脱氢,均通过NADH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2O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18.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A.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D.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19.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磷酸甘油激酶D.磷酸果糖二磷酸酶20.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三羧酸循环21.糖异生的原料有:A.乳酸B.甘油C.部分氨基酸D.丙酮酸22.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有:A.FADB.TPPC.NAD+D.CoA23. 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A.生长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甲状旁腺素24. 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A.ATPB.GTPC.UTPD.CTP25.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正确论述: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载体转运葡萄糖入细胞D.促进糖原合成26.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都需要:A.乳酸脱氢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27.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A.糖异生B.糖原合成C.有氧氧化D.糖酵解28.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通过: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原分解D.糖原合成29.琥珀酰辅酶A 在代谢中的作用有:A.是糖异生的原料B.是三羧酸循环中作用物水平上磷酸化的供能物质C.氧化供能D.参与酮体氧化第七章脂类代谢练习题1. 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A.载脂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磷脂2.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低→高顺序的排列为:A.CM→VLDL→IDL→LDLB.CM→VLDL→LDL→HDLC.VLDL→CM→LDL→HDLD.VLDL→LDL→IDL→HDLE.VLDL→LDL→HDL→CM3.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从正极→负极依次顺序的排列为:A.CM→VLDL→LDL→HDLB.VLDL→LDL→HDL→CMC.LDL→HDL→VLDL→CMD.HDL→VLDL→LDL→CME.HDL→LDL→VLDL→CM4.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中间密度脂蛋白D.低密度脂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5.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A.食入脂肪过多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E.肝内脂肪运出障碍6.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A.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酶B.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C.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D.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E.脂蛋白脂肪酶6.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A.乙酰CoAB.脂酰CoAC.丙酰CoAD.乙酰CoA及FADH2、NADH+H+E.H2O、CO2及释出的能量7.关于酮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酮体是肝内脂肪酸大量分解产生的异常中间产物,可造成酮症酸中毒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 合成酮体,但以肝内合成为主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D.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CoA 还原酶E.酮体氧化的关键是乙酰乙酸转硫酶8.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A.摄入脂肪过多B.肝内脂肪代谢紊乱C.脂肪运转障碍D.肝功低下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9.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胞液中进行B.基本原料是乙酰CoA和NADPH+H+C.关键酶是乙酰CoA羧化酶D.脂肪酸合成酶为多酶复合体或多功能酶E.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需乙酰CoA提供乙酰基10.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丙酮酸B.2-磷酸甘油酸C.3-磷酸甘油酸D.磷酸二羟丙酮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1.体内合成卵磷脂时不需要:A.ATP与CTPB.NADPH+H+C.甘油二酯D.丝氨酸E.S-腺苷蛋氨酸12.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A.HMG CoA 合成酶B.HMG 合成酶与裂解酶C.HMG 还原酶D.HMG CoA 还原酶E.HMG 合成酶与还原酶13. 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化生成:A.胆汁酸B.肾上腺素皮质素C.胆色素D.性激素E.维生素D314.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A.软脂酸B.油酸C.亚油酸D.亚麻酸15.使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增强,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6.低密度脂蛋白:A.在血浆中由前β-脂蛋白转变而来B.是在肝脏中合成的C.胆固醇含量最多D.富含apoB10017. 临床上的高脂血症可见于哪些脂蛋白含量增高?A.CMB.VLDLC.IDLD.LDL18. 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有:A.NADH+H+B.NADPH+H+C.FADH219. 乙酰CoA在不同组织中均可生成:A.CO2、H2O和能量B.脂肪酸C.酮体D.胆固醇20.能产生乙酰CoA 的物质有:A.葡萄糖B.脂肪C.酮体D.氨基酸21. 酮体:A.水溶性比脂肪酸大B.可随尿排出C.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异常产物D.在血中含量过高可导致酸中毒22.合成酮体和胆固醇均需:A.乙酰CoAB.NADPH+H+C.HMG CoA合成酶D.HMG CoA裂解酶23.能将酮体氧化利用的组织或细胞是:A.心肌B.肝C.肾D.脑24.出现酮症的病因可有:A.糖尿病B.缺氧C.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D.持续高烧不能进食25.合成脑磷脂、卵磷脂的共同原料是:A.α-磷酸甘油B.脂肪酸D.S-腺苷蛋氨酸26.卵磷脂在磷脂酶A2 作用下,生成:A.溶血卵磷脂B.α-磷酸甘油C.磷脂酸D.饱和脂肪酸27.血浆中胆固醇酯化需要:A.脂酰CoAB.乙酰CoAC.卵磷脂D.LCAT28.乙酰CoA 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质的唯一碳源A.卵磷脂B.胆固醇C.甘油三酯D.胆汁酸第八章生物氧化练习题1.体内CO2来自: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E.真脂分解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 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3. P/O 比值是指:A.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B.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C.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D.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分子数E.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1/2O2B.b→a→a3→c1→c→1/2O2C.c1→c→b→a→a3→1/2O2D.c→c1→aa3→b→1/2O2E.b→c1→c→aa3→1/2O25.细胞色素b,c1,c和P450 均含辅基:A.Fe3+B.血红素CC.血红素AD.原卟啉E.铁卟啉6.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C.细胞色素bD.铁硫蛋白E.肌红蛋白7.劳动或运动时ATP 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 相应增加,ATP/ADP 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 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 恢复正常C.ADP 大量减少,ATP/ADP 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 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 不变E.以上都不对8.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酸D.GTPE.ATP9.下列属呼吸链中递氢体的是:A.细胞色素B.尼克酰胺C.黄素蛋白D.铁硫蛋白E.细胞色素氧化酶10.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 bB.Cyt C1C.Cyt CD.Cyt aE.Cyt aa311.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 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12.ATP 的贮存形式是: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磷脂酰肌醇C.肌酸D.磷酸肌酸E.GTP13.NAD+的性质包括:A.与酶蛋白结合牢固B.尼克酰胺部份可进行可逆的加氢和脱氢C.每次接受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电子D.为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14.铁硫蛋白的性质包括:A.由Fe-S 构成活性中心B.铁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C.每次传递一个电子D.与辅酶Q 形成复合物存在15.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可以:A.生成3 个ATPB.将线粒体外NADH 所带的氢转运入线粒体C.苹果酸和草酰乙酸可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D.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自由穿过线粒体膜16.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A.复合体Ⅱ→泛醌B.NADH→泛醌C.Cyt b→Cyt cD.复合体Ⅲ→1/2O217.抑制氧化磷酸进行的因素有:A.COB.氰化物C.异戊巴比妥D.二硝基酚18.下列关于解偶联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抑制氧化反应B.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反应脱节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D.使ATP 减少19.不能携带胞液中的NADH 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是:A.肉碱B.草酰乙酸C.α-磷酸甘油D.天冬氨酸。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①消化和②消化两种方式。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②和③等三种形式。
慢波的起步点是④细胞。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腺体分泌② ; 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4.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②和③。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最重要的消化液是③ ;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6.胃的功能是①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④和⑤。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②、③和④。
8.内因子是由胃的①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期、②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和②,消化淀粉的酶是③,消化脂肪的酶是④,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11.胆汁成分包括①、②、③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④,其主要作用是⑤。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途径。
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和⑦。
13.肝脏参与体内①、②、③、④和⑤等功能,其中以⑥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A型题]1.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慢波的幅度B.慢波的频率C.动作电位的幅度D.动作电位的频率E.平滑肌本身的节律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A. Cajal细胞B.浆膜层C.黏膜层D.纵行肌E.环行肌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肌间神经丛的作用D.黏膜下神经丛的作用E.平滑肌本身的特性4.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期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内流B. Na+内流C. Ca2+内流D. Na+与K+内流E. CI-外流5.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在()A.慢波的去极化波上B.慢波的复极化波上C.自发复极化发上D.节律性复极化波上E.交感神经兴奋的基础上6.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刺激不敏感的是()A.化学刺激B.电刺激C.牵拉刺激D.温度刺激E.缺血7.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胃蛋白酶原8.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蛋白水解酶B.凝乳酶C.脂肪酶D.溶菌酶E.肽酶9.唾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A.神经反射B.体液因素C.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D.自身调节E.体液因素和自身调节10.下列关于食管-胃括约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的压力比胃内高5~10mmHg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11.胃的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是()A.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B.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C.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D.述走神经肽能纤维E.肌间神经丛12.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A.胃体B.空肠C.十二指肠D.回肠E.胃窦和十二指肠13.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壁细胞分泌内因子C.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D.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E.幽门腺分泌黏液14.下列抑制胃液分泌的是()A. pH值↑B.低张溶液C.氨基酸D.生长抑素E.乙酰胆碱15.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A.胃中的食物B.小肠中的食物C.促胰液素D.胆囊收缩素E.咽部和食道中的食物16.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兴奋B.壁内神经丛兴奋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E.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17.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盐酸B.内因子C. C1-D. Ca2+E. Mg2+18.引起胃泌素释放的主要食物的化学成分是()A.糖类B.脂肪类C.蛋白质消化产物D.维生素类E.无机盐类19.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A.盐酸B.促胰液素C.肠致活酶D.胰蛋白酶本身E.糜蛋白酶20.下列能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A.胃泌素B.肠-胃反射C.促胰液素D.抑胃肽E.生长抑素21.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液的pH值约为8B.胰液中碳酸氢钠含量高C.每日分泌量超过1 000 mLD.胰液中含有羟基肽酶E.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22.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A.胰脂肪酶B.胰淀粉酶C.肽酶D.胰蛋白酶E. 糜蛋白酶23.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A.胃运动增强B.胃液分泌减少C.胆汁分泌减少D.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E.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氨盐24.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氨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合量少,酶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水分和碳酸氨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25下列关于促胰液素作用的措述,错误的是()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小肠液分泌D.促进胃运动E.促进胰液分泌HCO3-26.下列关于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胆盐、胆固醇都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7.胆汁成分中,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的是()A.胆色素B.胆固醇C.胆盐D.卵磷脂E.碳酸氢盐2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C.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D.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E.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9.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A.消化道B.下丘脑C.腺垂体D.神经垂体E.肾上球30.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A.胃贲门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大弯中部E.胃幽门部31.实现胃容受性舒张的途径是()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抑胃肽D.促胰液素E.生长抑素32.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糖类D.脂肪、糖类、蛋白质E.蛋白质、脂肪、糖类33.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促进胃排空,对胃酸分泌不影响34.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A.胃的运动B.十二指肠的运动C.小肠的运动D.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E. 十二指肠酸性食糜的刺激35.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A.分节运动B.集团蠕动D.0.5~2.0 cm/s的蠕动E.蠕动冲36.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子是()A.胆盐B.盐酸C.促胰酶素D. 生长抑素E. 胰泌素(促胰液素)37.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简单的物质合成()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38.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脊髓胸段E.脊髓腰骶段39.在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糖的消化产物B.脂肪的消化产物C.水和酒精D.蛋白质的消化产物E.无机盐40.能促进铁吸收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和盐酸C.内因子D.维生素DE.维生素E41.维生素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A.胃全切除B.外科切除回肠C.外科切除空肠D.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E.胃壁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42.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直肠43.下列胃肠道内的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的是()A.盐酸B.脂肪及其消化产物C.蛋白质消化产物D.高张溶液E.淀粉44.下列可防治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是()A.前列腺素B.胆盐C.肾上腺素D.阿司匹林E.耐酸的幽门螺旋杆菌45.下列对正常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不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黏膜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B.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对H+相对不通透C.胃黏膜合成和释放促胰液素,从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D.胃黏膜上皮细胞处于不断生长、迁移和脱落状态E.胃表面黏液细胞在受到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时,可分泌大量黏液46当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如肠炎时,常引起的运动是()A袋状收缩B.袋快往返运动C.持续的集团运动D.持续的紧张性收缩E.无明显的运动47.下列对大肠内细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糖类和脂类B.合成维生素A、D、E、KC.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素原,胆汁酸初级转化为次级胆汁酸D.分解胆固醇、药物和某些食物添加剂E.使某些氨基酸脱羧生成胺48.刺激支配唾液分泌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应是()A.分泌黏液多、酶成分少的唾液B.分泌黏液少、酶成分多的唾液C.分泌黏液少、酶成分也少的唾液D.唾液的血管先收缩后舒张E.唾液分泌量变化不大49.以下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把脂肪加水在37 0C下振摇,即使有胆盐存在,其脂滴也是较大的B.小肠腔里所见到的脂肪小滴即为乳糜微粒C.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D.在肠上皮细胞内,脂类消化产物在滑面内质网中再发生酯化,形成甘油三酯E.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减少50.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时,可引起小肠发生()A.强烈的节律性收缩B.蠕动C.蠕动冲D.强烈的紧张性收缩E.移行复合运动[B型题]A.壁细胞B.黏液细胞C.主细胞D.胃幽门黏膜G细胞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1.分泌内因子的是()2.分泌盐酸的是()3.分泌胃泌素的是()4.分泌HCO3-的是()5.分泌胃蛋白酶的是()A.渗透和滤过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入胞作用6.水分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7.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8.水溶性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9.胆盐在回肠中被吸收的的机制为()A.胆固醇B.胆红素C.胆盐D.胆绿素10.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1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中主要是()A.胃B.小肠上段C.空肠D.回肠E.结肠12.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13.主动吸收胆盐的部位是()14.主动吸收维生素B12的都位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碳中毒15.幽门梗阻病人出现严重呕吐,可导致()16.严重腹泻病人可导致()A.胃底部B.胃窦部C.小肠上部D.回肠E.结肠17.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18.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乙酰胆碱E.血管活性肠肽19.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20.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2.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3.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4.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A.通过毛细血管吸收B.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C.两者都有5.葡萄糖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6.氨基酸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7.脂肪分解产物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8.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A.高脂肪食物B.高蛋白食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能引起胃液分泌的是()10.能引起胆汁分泌的是()A.正反馈机制B.负反馈机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1.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12.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A.迷走-迷走反射B.肠-胃反射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I3.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14.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A.胃液分泌B.胰液分泌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5.胆囊收缩素能刺激()16.盐酸能刺激()[X型题]1.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A.消化功能B.吸收功能C.免疫功能D.内分泌功能E.排泄功能2.用肠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调节消化腺的分泌B.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C.调节消化道的运动D.营养作用E.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消化液的生理功能有()A.稀释食物B.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C.保护消化道D.水解食物E.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4.机械性消化的作用有()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C.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D.促进已消化的食物吸收E.将食物向消化道的远端推进5.唾液的生理作用有()A.清洁和保护口腔B.湿润、溶解食物C.初步水解蛋白D.杀茵E.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6.胃的运动功能有()A.储存食物B.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C.以适宜的速度排D.促进胃的吸收作用E.促进胃黏膜分泌盐酸7.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胃泌素B.胃内食物的量C.胃内容物的pH值D.胃内食物的性质E.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值8.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A.胃黏膜上皮细胞内H+进入胃腔内B.胃腔内H+扩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C. Na+从黏膜上皮细胞内向胃腔扩散D. Na+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E. C1-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9.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描述,正确的有()A.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B.防止H+侵入胃黏膜C. 保护维生素B12,使之不被破坏D.防止食物对黏膜的机械损伤E.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10.胃酸的生理作用有()A.杀菌B.使蛋白质变性C.激活胃蛋白酶原D.促进Ca2+和Fe2+的吸收E.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11.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胃泌素C.组织胺D. 乙酰胆碱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脂肪C.十二指肠内的高张溶液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13.胰液中含有()A.胰淀粉酶B.胰脂肪酶C.胰蛋白酶D.糜蛋白酶E.碳酸氢盐14.促进胰液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泌素(即促胰液素)15.胆汁中含有()A.胆色素B.胆固醇C.胆汁酸D.胆盐E.脂肪酶16.促进胆汁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胆盐的肠-肝循环E.胰泌素17.胆盐的生理作用有()A.乳化脂肪B.促进胆固醇的吸收C.促进胆汁的分泌D.促进脂肪酸的吸收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8.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有()A.促进吸收B.有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C.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D.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E.使食糜较快地向小肠下方推进19.使胃肠运动增强的因素有()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胃泌素D.乙酰胆碱E.阿托品20.进食动作可引起()A.唾液分泌增多B.胃的容受性舒张C.胃运动增强D.肠运动减弱E.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增多21.食物中纤维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A.限制水的吸收B.刺激肠运动C.增加粪便体积D.缩短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E. 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慢含能物质的摄取22.大肠的生理功能有()A. 吸收水和电解质B.参与水、电平衡的调节C.加工食物残渣D.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E.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和K23.大肠内细菌活动的作用是()A.促进大肠吸收水B.刺激大肠的运动明C. 促进大肠吸收无机盐D.腐败和酵解食物残渣E.能合成维生素B和K24.消化道吸收铁的特点有()A.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B.盐酸促进铁吸收C.以亚铁形式吸D.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E胃大部分切除的病人,易伴发缺铁性贫血25.小肠吸收钙的特点有()A.属于主动动转运过程B.脂肪促进钙吸收C.酸性环境下易吸收D.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E.游离状态下能吸收,被结合而沉淀时不能26.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可引起()A.肠液分泌B.胃液分泌C.胃运动增强D.胰液大量分泌E.胆汁大量分泌27.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有()A.胆盐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B.胆盐中基本不含消化酶C.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可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D.胆盐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E.氧化钠自胆囊的主动转运移出是胆汁在胆囊内浓缩的机制三、名词解释1.消化(digestion)2.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3.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4.吸收(absorption)5.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6.蠕动(peristalsis)7.分节运动(segmentation contraction)8.(胃的)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9.胃排空(gastric empty)10.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11.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12. 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13. (胃)黏液-碳酸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1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15.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16.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17.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 rhythm,BER)四、问答题1.消化道平科肌有哪些生理特点?2.简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体液因素。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一、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①消化和②消化两种方式。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②和③等三种形式。
慢波的起步点是④细胞。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腺体分泌② ; 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4.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②和③。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最重要的消化液是③ ;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6.胃的功能是①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④和⑤。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②、③和④。
8.内因子是由胃的①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期、②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和②,消化淀粉的酶是③,消化脂肪的酶是④,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11.胆汁成分包括①、②、③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④,其主要作用是⑤。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途径。
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和⑦。
13.肝脏参与体内①、②、③、④和⑤等功能,其中以⑥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A型题]1.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慢波的幅度B.慢波的频率C.动作电位的幅度D.动作电位的频率E.平滑肌本身的节律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A. Cajal细胞B.浆膜层C.黏膜层D.纵行肌E.环行肌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肌间神经丛的作用D.黏膜下神经丛的作用E.平滑肌本身的特性4.胃肠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期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内流B. Na+内流C. Ca2+内流D. Na+与K+内流E. CI-外流5.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在()A.慢波的去极化波上B.慢波的复极化波上C.自发复极化发上D.节律性复极化波上E.交感神经兴奋的基础上6.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刺激不敏感的是()A.化学刺激B.电刺激C.牵拉刺激D.温度刺激E.缺血7.下列哪一项分泌最依赖于副交感神经?()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胃蛋白酶原8.唾液中除含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蛋白水解酶B.凝乳酶C.脂肪酶D.溶菌酶E.肽酶9.唾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A.神经反射B.体液因素C.神经反射和体液因素D.自身调节E.体液因素和自身调节10.下列关于食管-胃括约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部位平滑肌增厚B.其内的压力比胃内高5~10mmHgC.食物经过食管时可反射性舒张D.胃泌素可刺激其收缩E.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11.胃的容受性舒张的传出神经是()A.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B.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C.迷走神经胆碱能纤维D.述走神经肽能纤维E.肌间神经丛12.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A.胃体B.空肠C.十二指肠D.回肠E.胃窦和十二指肠13.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壁细胞分泌内因子C.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D.黏液细胞分泌糖蛋白E.幽门腺分泌黏液14.下列抑制胃液分泌的是()A. pH值↑B.低张溶液C.氨基酸D.生长抑素E.乙酰胆碱15.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A.胃中的食物B.小肠中的食物C.促胰液素D.胆囊收缩素E.咽部和食道中的食物16.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兴奋B.壁内神经丛兴奋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某种肽类物质E.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17.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盐酸B.内因子C. C1-D. Ca2+E. Mg2+18.引起胃泌素释放的主要食物的化学成分是()A.糖类B.脂肪类C.蛋白质消化产物D.维生素类E.无机盐类19.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A.盐酸B.促胰液素C.肠致活酶D.胰蛋白酶本身E.糜蛋白酶20.下列能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A.胃泌素B.肠-胃反射C.促胰液素D.抑胃肽E.生长抑素21.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液的pH值约为8B.胰液中碳酸氢钠含量高C.每日分泌量超过1 000 mLD.胰液中含有羟基肽酶E.胰液的分泌以神经调节为主22.胰液中凝乳作用较强的酶是()A.胰脂肪酶B.胰淀粉酶C.肽酶D.胰蛋白酶E. 糜蛋白酶23.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使()A.胃运动增强B.胃液分泌减少C.胆汁分泌减少D.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E.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氨盐24.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氨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合量少,酶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D.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均多E.水分和碳酸氨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25下列关于促胰液素作用的措述,错误的是()A.促进肝胆汁分泌B.促进胰液分泌C.促进小肠液分泌D.促进胃运动E.促进胰液分泌HCO3-26.下列关于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胆盐、胆固醇都可乳化脂肪B.胆盐可促进脂肪的吸收C.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D.肝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E.胆囊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27.胆汁成分中,促进脂肪消化作用最为重要的是()A.胆色素B.胆固醇C.胆盐D.卵磷脂E.碳酸氢盐2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分解纤维素为葡萄糖C.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D.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E.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9.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A.消化道B.下丘脑C.腺垂体D.神经垂体E.肾上球30.胃运动的起步点位于()A.胃贲门部B.胃大弯上部C.胃底部D.胃大弯中部E.胃幽门部31.实现胃容受性舒张的途径是()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抑胃肽D.促胰液素E.生长抑素32.三大营养物质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蛋白质、糖类D.脂肪、糖类、蛋白质E.蛋白质、脂肪、糖类33.肠胃反射可()A.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C.促进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D.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E.促进胃排空,对胃酸分泌不影响34.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A.胃的运动B.十二指肠的运动C.小肠的运动D.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E. 十二指肠酸性食糜的刺激35.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A.分节运动B.集团蠕动D.0.5~2.0 cm/s的蠕动E.蠕动冲36.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子是()A.胆盐B.盐酸C.促胰酶素D. 生长抑素E. 胰泌素(促胰液素)37.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简单的物质合成()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38.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下丘脑B.中脑C.延髓D.脊髓胸段E.脊髓腰骶段39.在胃中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糖的消化产物B.脂肪的消化产物C.水和酒精D.蛋白质的消化产物E.无机盐40.能促进铁吸收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和盐酸C.内因子D.维生素DE.维生素E41.维生素B12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其缺乏?()A.胃全切除B.外科切除回肠C.外科切除空肠D.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缺乏E.胃壁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42.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直肠43.下列胃肠道内的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的是()A.盐酸B.脂肪及其消化产物C.蛋白质消化产物D.高张溶液E.淀粉44.下列可防治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是()A.前列腺素B.胆盐C.肾上腺素D.阿司匹林E.耐酸的幽门螺旋杆菌45.下列对正常时胃酸和胃蛋白酶不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黏膜有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B.胃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及细胞之间存在的紧密连接对H+相对不通透C.胃黏膜合成和释放促胰液素,从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D.胃黏膜上皮细胞处于不断生长、迁移和脱落状态E.胃表面黏液细胞在受到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时,可分泌大量黏液46当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如肠炎时,常引起的运动是()A袋状收缩B.袋快往返运动C.持续的集团运动D.持续的紧张性收缩E.无明显的运动47.下列对大肠内细菌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未消化或不消化的糖类和脂类B.合成维生素A、D、E、KC.将胆红素转化为尿胆素原,胆汁酸初级转化为次级胆汁酸D.分解胆固醇、药物和某些食物添加剂E.使某些氨基酸脱羧生成胺48.刺激支配唾液分泌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应是()A.分泌黏液多、酶成分少的唾液B.分泌黏液少、酶成分多的唾液C.分泌黏液少、酶成分也少的唾液D.唾液的血管先收缩后舒张E.唾液分泌量变化不大49.以下关于脂肪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把脂肪加水在37 0C下振摇,即使有胆盐存在,其脂滴也是较大的B.小肠腔里所见到的脂肪小滴即为乳糜微粒C.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D.在肠上皮细胞内,脂类消化产物在滑面内质网中再发生酯化,形成甘油三酯E.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减少50.在肠梗阻或肠道感染时,可引起小肠发生()A.强烈的节律性收缩B.蠕动C.蠕动冲D.强烈的紧张性收缩E.移行复合运动[B型题]A.壁细胞B.黏液细胞C.主细胞D.胃幽门黏膜G细胞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1.分泌内因子的是()2.分泌盐酸的是()3.分泌胃泌素的是()4.分泌HCO3-的是()5.分泌胃蛋白酶的是()A.渗透和滤过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入胞作用6.水分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7.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8.水溶性维生素在小肠中被吸收的机制为()9.胆盐在回肠中被吸收的的机制为()A.胆固醇B.胆红素C.胆盐D.胆绿素10.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1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中主要是()A.胃B.小肠上段C.空肠D.回肠E.结肠12.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13.主动吸收胆盐的部位是()14.主动吸收维生素B12的都位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碳中毒15.幽门梗阻病人出现严重呕吐,可导致()16.严重腹泻病人可导致()A.胃底部B.胃窦部C.小肠上部D.回肠E.结肠17.分泌胃泌素的主要部位是()18.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A.胃泌素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乙酰胆碱E.血管活性肠肽19.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的是()20.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2.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3.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4.进食引起的胆汁分泌属于()A.通过毛细血管吸收B.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C.两者都有5.葡萄糖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6.氨基酸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7.脂肪分解产物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8.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途径是()A.高脂肪食物B.高蛋白食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能引起胃液分泌的是()10.能引起胆汁分泌的是()A.正反馈机制B.负反馈机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1.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12.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中有()A.迷走-迷走反射B.肠-胃反射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I3.参与胃容受性舒张的有()14.参与胃排空调控的有()A.胃液分泌B.胰液分泌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15.胆囊收缩素能刺激()16.盐酸能刺激()[X型题]1.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A.消化功能B.吸收功能C.免疫功能D.内分泌功能E.排泄功能2.用肠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调节消化腺的分泌B.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C.调节消化道的运动D.营养作用E.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消化液的生理功能有()A.稀释食物B.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C.保护消化道D.水解食物E.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4.机械性消化的作用有()A.磨碎食物B.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C.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D.促进已消化的食物吸收E.将食物向消化道的远端推进5.唾液的生理作用有()A.清洁和保护口腔B.湿润、溶解食物C.初步水解蛋白D.杀茵E.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6.胃的运动功能有()A.储存食物B.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C.以适宜的速度排D.促进胃的吸收作用E.促进胃黏膜分泌盐酸7.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胃泌素B.胃内食物的量C.胃内容物的pH值D.胃内食物的性质E.十二指肠内容物的PH值8.胃黏膜屏障可以防止()A.胃黏膜上皮细胞内H+进入胃腔内B.胃腔内H+扩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C. Na+从黏膜上皮细胞内向胃腔扩散D. Na+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E. C1-从胃腔向黏膜上皮细胞内扩散9.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描述,正确的有()A.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B.防止H+侵入胃黏膜C. 保护维生素B12,使之不被破坏D.防止食物对黏膜的机械损伤E.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10.胃酸的生理作用有()A.杀菌B.使蛋白质变性C.激活胃蛋白酶原D.促进Ca2+和Fe2+的吸收E.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分泌11.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胃泌素C.组织胺D. 乙酰胆碱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2.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A.盐酸B.脂肪C.十二指肠内的高张溶液D.生长抑素E.前列腺素13.胰液中含有()A.胰淀粉酶B.胰脂肪酶C.胰蛋白酶D.糜蛋白酶E.碳酸氢盐14.促进胰液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血管活性肠肽E.胰泌素(即促胰液素)15.胆汁中含有()A.胆色素B.胆固醇C.胆汁酸D.胆盐E.脂肪酶16.促进胆汁分泌的因素有()A.迷走神经兴奋B.胃泌素C.胆囊收缩素D.胆盐的肠-肝循环E.胰泌素17.胆盐的生理作用有()A.乳化脂肪B.促进胆固醇的吸收C.促进胆汁的分泌D.促进脂肪酸的吸收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8.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有()A.促进吸收B.有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C.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D.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E.使食糜较快地向小肠下方推进19.使胃肠运动增强的因素有()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胃泌素D.乙酰胆碱E.阿托品20.进食动作可引起()A.唾液分泌增多B.胃的容受性舒张C.胃运动增强D.肠运动减弱E.胃液、胰液、胆汁分泌增多21.食物中纤维素对胃肠功能的影响()A.限制水的吸收B.刺激肠运动C.增加粪便体积D.缩短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E. 降低食物中热量的比率,减慢含能物质的摄取22.大肠的生理功能有()A. 吸收水和电解质B.参与水、电平衡的调节C.加工食物残渣D.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E.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和K23.大肠内细菌活动的作用是()A.促进大肠吸收水B.刺激大肠的运动明C. 促进大肠吸收无机盐D.腐败和酵解食物残渣E.能合成维生素B和K24.消化道吸收铁的特点有()A.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B.盐酸促进铁吸收C.以亚铁形式吸D.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E胃大部分切除的病人,易伴发缺铁性贫血25.小肠吸收钙的特点有()A.属于主动动转运过程B.脂肪促进钙吸收C.酸性环境下易吸收D.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E.游离状态下能吸收,被结合而沉淀时不能26.向十二指肠内注入大量盐酸,可引起()A.肠液分泌B.胃液分泌C.胃运动增强D.胰液大量分泌E.胆汁大量分泌27.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有()A.胆盐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B.胆盐中基本不含消化酶C.肠对胆盐的重吸收可导致胆汁进一步分泌D.胆盐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E.氧化钠自胆囊的主动转运移出是胆汁在胆囊内浓缩的机制三、名词解释1.消化(digestion)2.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3.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4.吸收(absorption)5.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6.蠕动(peristalsis)7.分节运动(segmentation contraction)8.(胃的)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9.胃排空(gastric empty)10.肠-胃反射(enterogastric reflex)11.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12. 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13. (胃)黏液-碳酸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1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15.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16.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17.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 rhythm,BER)四、问答题1.消化道平科肌有哪些生理特点?2.简述胃液分泌的抑制性体液因素。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肽键平面 B.核苷酸 C.肽 D.氨基酸 E.碱基2.一个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5%,它的蛋白质含量为( )。
A.8.80% B.12.50% C.16.0% D.38.0% E.31.25%7.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编码氨基酸( )。
A.半胱氨酸 B.组氨酸 C.鸟氨酸 D.丝氨酸 E.亮氨酸8.蛋白质多肽链具有的方向性是( )。
A.C端--N端 B.N端--C端 C.3’端--5’端D.5’端--3’端 E.还原端--非还原端9.下列哪种元素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
A.碳 B.氮 C.氧 D.氢 E.磷10.以下哪一种氨基酸是对称碳原子( )。
A.甘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E.丙氨酸12.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 )。
A.肽键 B.疏水键 C.氢键 D.二硫键 E.离子键13.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在等电点处,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B.等电点时蛋白质变性沉淀 C.体内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同D.在等电点处,蛋白质的稳定性增强E.蛋白质的等电点与它所含的碱性氨基酸的数目无关17.蛋白质变性( )。
A.由肽键断裂而引起 B.都是不可逆的 C.可使其生物活性丧失D.可增加其溶解度 E.以上都不对18.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
A.蛋白质分子中的β转角 B.蛋白质分子中的无规卷曲C.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 D.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E.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19.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氢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离子键 E.磷酸二酯键22.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肽键断裂,一级结构遭到破坏B.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残基受到修饰 C.蛋白质分子沉淀D. 次级键断裂,天然构象解体 E.多肽链的净电荷等于零23.蛋白质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是( )。
糖类代谢练习题
糖类代谢练习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类代谢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健康话题之一。
为了测试你对糖类代谢的理解,下面我们提供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知识。
题目一: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糖类代谢?2. 简述糖类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 葡萄糖和果糖是两种常见的单糖,它们在人体内是如何代谢的?4. 糖类代谢与人体能量供给有何关系?题目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器官是糖类代谢的主要部位?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胃2. 糖尿病是一种与糖类代谢相关的疾病,下列哪个选项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a) 多饮、多尿、多食b) 鼻塞、咳嗽、咽痛c) 头痛、头晕、恶心d) 腹痛、腹泻、便血3. 糖类代谢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下列哪个疾病与糖类代谢异常相关?a) 痛风b) 癌症c) 高血压d) 肥胖症题目三:计算题1. 在糖类代谢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释放出多少个ATP分子?2. 某人每天摄入300克的碳水化合物,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热量,该人每天所摄入的热量有多少来自碳水化合物?题目四:综合题近年来,饮食中糖类的过量摄入引发了广泛关注。
请从糖类代谢的角度,讨论过量糖类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答案及解析请参考下文。
==================================================== ===============1. 糖类代谢是指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生化过程。
2. 糖类在消化系统中经过口腔、食道、胃和小肠等消化器官的作用,最终分解为单糖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 葡萄糖在人体内被吸收后,进入细胞进行燃烧代谢,产生能量;果糖则由肝脏转化为葡萄糖再进行进一步代谢。
4. 糖类是人体能量供给的重要来源。
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后,进入细胞产生能量,为身体机能提供动力。
题目二:选择题1. 正确答案:a) 肝脏。
肝脏是人体内糖类代谢的主要部位,它可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或通过糖原分解将其释放出来供能。
生物化学作业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二、问答题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生物化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极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学科;二、问答题答: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与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护理各学科都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发生的机制、药理作用的原理以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知识基础;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化技术,为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诊断提供依据,对维持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第二章蛋白质化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肽键3、蛋白质的等电点pI9、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二、问答题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种类和α-螺旋的结构特征;3、蛋白质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以肽键连接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3、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数量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指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显色,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二、问答题1、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严格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从而改变理化性质并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如1利用酒精、加热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来消毒灭菌;2口服大量牛奶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3临床检验中在稀醋酸作用下加热促进蛋白质在pI时凝固反应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4加热煮沸蛋白质食品,有利于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促进蛋白质食品的消化吸收等;2、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α-螺旋主要特征是多肽链主链沿长轴方向旋转,一般为右手螺旋;每一螺旋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螺旋圈之间通过肽键上的CO与NH形成氢键,是维持α-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次级键;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R基团伸向螺旋的外侧,其空间形状、大小及电荷对α-螺旋形成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3、答:蛋白质约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分布广泛,主要生理功能1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酶的催化作用、多肽激素的调节作用、载体蛋白的转运作用、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肌肉的收缩、机体的防御、血液的凝固等所有的生命现象均有蛋白质的参与,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3供给能量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约为417kjkcal,在机体供能不足的情况下,蛋白质也是能量的一种来源;第三章核酸化学的练习题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核苷酸2、核酸的复性3、核苷4、核酸分子的杂交二、问答题1、核糖核酸有哪三类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2、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核苷酸是指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2、核酸的复性指核酸在热变性后如温度缓慢下降,解开的两条链又可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种现象称为核酸的复性;3、核苷是任何一种含氮碱与核糖或脱氧核糖结合而构成的一种糖苷称为核苷;7、核酸分子的杂交指适宜条件下,在复性过程中,具有碱基序列互补的不同的DNA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二、问答题1、答:核糖核酸根据所起的作用和结构特点分为三大类,即转运RNAtRNA、信使RNAmRNA和核糖体RNArRNA;tRNA分子上有反密码子和氨基酸臂,能够辨认mRNA分子上的密码子及结合活性氨基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转运活性的氨基酸到mRNA特定部位,每种tRNA可转运某一特定的氨基酸;mRNA从DNA上转录遗传信息,mRNA分子中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为氨基酸编码的遗传密码,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作为蛋白质多肽链合成的模板,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生物;rRN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一类RNA,主要功能是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着“装配机”的作用;2、答: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是两条长度相同,方向相反而互为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DNA是右手双螺旋结构,糖—磷酸骨架是螺旋的主链部分,其碱基朝内侧;双链间碱基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A-T、G-C,借氢键连接;DNA双螺旋为右手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螺距⒊4nm;维持DNA 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力量主要是上下层碱基对之间的堆积力,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起重要作用;第四章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酶2、结合酶3、酶原4、同工酶5、竞争性抑制剂二、填空题1、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是、、、;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三、问答题何谓酶原激活试述酶原激活的机理及其生理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2.结合酶:由酶蛋白和非蛋白辅助因子两部分组成,两者结合时才表现其催化活性的复合物,又称全酶;3、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4、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经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5、竞争性抑制剂:这种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化学结构相似,两者共同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妨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使酶活性受到抑制;二、填空题1、高度的催效率、高度的特异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2、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三、问答题答: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暴露出或形成活性中心,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酶原激活过程实际上是在专一的蛋白酶作用下,分子内肽链的某一处或多处被切除部分肽段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过程;意义:1避免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2使酶原到达特定部位才发挥作用,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第五章维生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2.水溶性维生素3、硫胺素二、填空题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2、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主要有、、和;三、问答题1、维生素A缺乏为什么会引起夜盲症2、TPP、FAD、FMN、NAD+、NADP+、HSCoA中各含有哪种维生素维生素与它们的生物化学功能有何关系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维生素:是维护人和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本质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2、水溶性维生素:指能溶解于水溶液中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它们是的一类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代谢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3、硫胺素:指维生素B1硫分子由含硫的噻唑环及含氨基的嘧啶环两部分组成故又名为硫胺素;二、填空题1、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进食量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某些药物的影响三、问答题1、答:人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中感光物质为视紫红质;视紫红质由11-顺视黄醛与不同的视蛋白构成;维生素A缺乏时,血液循环中供给视黄醇的量不足,因而杆状细胞合成视紫红质的量减少,对光敏感度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夜盲症;2、答:TPP—含有维生素B1,为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参与α-酮酸的氧化脱羧;FAD—含有维生素B2,构成黄酶的辅酶成分,参与体内氧化反应中递氢和递电子的作用;FMN—含有维生素B2,同上;NAD+—含有维生素PP,构成不需氧脱氢酸的辅酶,参与氧化应中递氢和递电子作用;NADP+—含有维生素PP,同上;HSCoA—含有维生素泛酸,是CoA及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的组分,参与酰基转移作用;第六章糖代谢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作用2、磷酸戊糖途径3、糖的有氧氧化4、糖酵解5、乳酸循环二、问答题1、糖酵解的主要特点和生理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糖异生作用是糖酵解的逆过程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3、机体是如何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主要包括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丙酮酸生等,糖异生主要在肝脏中进行;2、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代谢途径中的一条支路,由6-磷酸葡萄糖开始,生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5-磷酸核糖和NADPH+H+,此途径称为磷酸戊糖途径;3、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4、糖酵解葡萄糖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5、乳酸循环在肌肉组织中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运送到肝脏,肝脏将乳酸异生成葡萄糖,再释放入血被肌肉摄取利用,这种代谢循环途径称为乳酸循环;二、问答题1、答:糖酵解是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代谢反应,全过程在细胞的胞液中进行,反应的产物是乳酸;糖酵解产能少,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净生成2分子ATP,1分子来源糖原的葡萄糖残基净生成3分子ATP,但对某些组织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组织的供能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成熟的红细胞完全依赖糖酵解提供能量;长时间或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糖酵解反应过程加强迅速提供能量;病理性缺氧,如心肺疾患,糖酵解反应是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2、答:因为糖酵解过程中有三个酶促反应既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步骤是不可逆的,所以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必须依赖另外的酶既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绕过这三个能障以及线粒体膜的膜障才能异生成糖,所以说糖异生作用是糖酵解的逆过程这句话的说法不正确;3、答: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在—L之间;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依靠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之间的动态平衡来维持;血糖的来源:⑴食物中消化吸收入血;⑵肝糖原分解;⑶糖异生;血糖的去路:⑴氧化分解,供应能量;⑵合成糖原;⑶转变成其等非糖物质;⑸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L时,可由尿中排出;此外还有一些激素通过不同的环节影响糖代谢,在调节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七章脂类代谢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2、脂肪动员3、脂酰基的β-氧化4、酮体二、填空题1、胆固醇主要是在中合成,在体内可转化成、和;2、三酯酰甘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三、问答题1、酮体生成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2、哪些物质代谢可产生乙酰辅酶A它的主要代谢去路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必需脂肪酸: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微,必须依赖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2、脂肪动员:指脂库中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成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并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到其他组织氧化的过程称脂肪动员;3、脂酰基的β-氧化:主要是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脱氢,即称为脂酰基的β-氧化;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反应,主要产物是乙酰辅酶A;4、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分解代谢而产生的一类中间化合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二、填空题1、肝脏组织、胆汁酸、7-脱氢胆固醇、类固醇激素2、氧化供能、保持体温、保护脏器免受损伤三、问答题1、答:酮体是肝脏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酮体分子量小,溶于水,易于血液运输通过血脑屏障、肌肉等组织的毛细血管,生理情况下肝脏生成的酮体是肝外组织的的一种能源物质,特别是大脑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能源;研究证明,酮体还具有防止肌肉蛋白质过多消耗的作用;2、答:正常情况下,糖类是乙酰辅酶A的主要来源;能源不足的情况下,脂肪动员增加,分解产生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也来源于氨基酸、酮体的分解代谢;乙酰辅酶A的主要去路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供能;也是脂肪酸、胆固醇以及酮体合成的原料;第八章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与氨基酸代谢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2、联合脱氨基作用3、一碳单位二、填空题1、氮平衡有、、三种类型,;2、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三、问答题1、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2、论述高血氨和肝昏迷的发病机制;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2、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和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进行,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3、一碳单位: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生成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二、填空题1、总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2、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三、问答题1、答:血氨的来源:氨基酸脱氨基、肠道吸收、肾产生;血氨的去路:合成尿素、重新合成氨基酸、合成其它含氮化合物;2、答: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在肝脏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增高,称为高氨血症;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中的α-酮戊二酸经还原氨基化而合成谷氨酸,氨还可进一步与脑中的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这两步反应需消耗NADH+H+和ATP,并且使脑细胞中的α-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产生昏迷;这种由肝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肝昏迷;第九章氧的代谢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2、递氢体和递电子体3、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肝脏生物转化方式的第一相反应包括、和;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氧化方式主要有、和;三、问答题1、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2、简述氧的主要生理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指非营养物质经过代谢转变,改变其极性,使之成为容易排出形式的过程;2、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在呼吸链中即可接受氢又可把氢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成分称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物质称递电子体;递氢体通常亦传递电子;3、氧化磷酸化:指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一系列氢转移和电子传递与氧化合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2、脱氢、加氧、失电子三、问答题1、答: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1ATP/ADP比值,此值升高,氧化磷酸化减弱,此值下降,氧化磷酸化增强;2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诱导细胞膜上钠-钾-ATP 酶的生成,导致氧化磷酸化增强和ATP水解加速,由此使得耗氧和产热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包括呼吸链抑制剂和解偶联剂;可阻断呼吸链的不同环节,使氧化受阻,也可通过解偶联使氧化正常进行而磷酸化受阻;2、答:1参与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供能;2参与代谢物、毒物和药物等非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3生成代谢水,参与水、电解质代谢;4生成少量活性氧,可有效杀灭细菌;第十章核苷酸代谢及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痛风症2、半保留复制3、翻译二、填空题1、体内核苷酸的合成有和两条途径;2、在DNA复制中,连续复制的子链称;不连续复制的子链称,该子链中出现的DNA片段称为;出现这种复制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和方向不同;3、参与翻译过程的RNA有、、;其中是合成多肽链的模板;运载各种氨基酸的工具是;而和多种蛋白质构成核蛋白体,作为氨基酸次序缩合成多肽链的场所;三、问答题1、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及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生理意义;2、简述m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包括;3、遗传密码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痛风症:因为尿酸的水溶性较差,当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时,尿酸盐晶体便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临床上称为痛风症;2、半保留复制:以亲代DNA双链中每股单链作为模板指导合成DNA互补链,新合成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碱基序列完全一样,且其中的一股单链来自亲代DNA,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翻译:是将mR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组成的遗传信息,破译为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翻译;1、从头合成、补救合成2、前导链、后随链、冈崎片段、复制、解链3、mRNA、tRNA、rRNA、mRNA、tRNA、rRNA三、问答题1、答: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是细胞利用已有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利用现成的嘌呤或嘌呤核苷可以减少能量和一些氨基酸前体的消耗;另外由于机体脑组织、红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的某种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缺陷,只能利用补救途径来合成嘌呤核苷酸;2、答:1在hnRNA的5’-末端加上“帽子结构”2转录后在3’-末端加上“尾”结构3编码序列的部分甲基化4hnRNA链的剪接3、答:遗传密码的特点,即连续性、简并性、摆动性和通用性;编码区内的密码子是连续的不间断是密码子的连续性,如果插入或删除某个碱基就会引起框移突变,使下列翻译出的氨基酸完全错误;密码的简并性是指多种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的现象;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时,有时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如A、C、U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如I不严格互补也能互相辨认,称为密码子的摆动性;从最简单的生物病毒到人类,在蛋白质合成中都使用一套通用的密码的特性是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第十一章物质代谢的联系及其调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变构调节2、共价修饰调节3、物质代谢调节二、填空题1、机体内物质调节的方式主要、三种方式;2、根据靶细胞中受体存在的部位不同,一般把受体分为和两大类;3、已知的激素第二信使物质主要有、、、和;三、问答题简述共价修饰调节的特点及意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变构调节:有些酶可与底物、代谢中间物或终产物经非共价键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进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称为变构调节;2、共价修饰调节:有些酶分子可在其它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键可逆地结合某种化学基团,从而改变酶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称为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或化学修饰调节;3、物质代谢调节是指机体对代谢途径反应速度的调节控制能力;1、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2、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3、cAMP、cGMP、Ca2+、IP3代谢、DG三、问答题答:共价修饰调节是细胞水平调节的之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共价键可逆地结合某种化学基团而达到改变酶的催化活性;特点:1被修饰的酶有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互变;正逆两个方向由不同酶催化;2属于酶促共价反应;3是连续的酶促反应,具有连续的放大效应;4虽消耗ATP,但作用快,效率强,是快速调节的重要方式;意义:耗能少,作用快速,只需简单的修饰,酶的活性即能改变,并有放大效应,是既经济节约又迅速有效的调节方式;第十二章血液生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非蛋白氮NPN2、结合胆红素3、胆色素二、问答题1、血浆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2、简述血红蛋白组成及血红素合成的调节因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非蛋白氮NPN: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化合物;它们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氨、多肽、胆红素、核苷酸嘌呤、谷胱甘肽等多种含氮有机物;通过尿液由肾脏排出体外;2、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细胞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以酯键结合,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称为结合胆红素;这种胆红素因能与重氮试剂直接迅速起颜色反应,所以又称为直接胆红素;3、胆色素:是指血红素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其中以胆红素为主,而胆红素约80%是来自血红蛋白;二、问答题1、答: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维持血浆正常pH值对3运输作用血浆4营养和免疫防御功能5催化作用6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2、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含量占细胞蛋白总量的95%以上;血红蛋白是由2条a-亚基、2条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中有1分子血红素;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辅基,在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阶段,在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合成;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琥珀酰CoA、甘氨酸和Fe2+;δ-氨基γ-酮戊酸ALA合成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血红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ALA合成酶的活性可被血红素反馈调节,还受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某些类固醇激素的影响;第十三章肝胆生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二、填空题1、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是和,同时还具有双重性;2、肝脏有及双重血液供应,并有和两条输出通路;3、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第一相反应包括、、;第二相反应是;三、论述题为什么严重的肝脏疾病时,病人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饥饿时易出现低血糖、脂肪泻、水肿及血氨升高、肝昏迷、夜盲症、出血倾向、蜘蛛痣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酶的催化下,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等化学变化,使其极性或水溶性增加,有利于从尿或胆汁排出,同时也改变了它们的毒性或药理作用,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二、填空题1、连续性、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2、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胆道与肠道相通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结合反应二、论述题答、肝脏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参与人体内的分泌、排泄、解毒和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等;进食后,食物经消化吸收,血糖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机体通过合成肝糖原、肌糖原来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由于肝脏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酶,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补充血糖;体内肝糖原就被耗尽情况下,机体通过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严重肝脏疾病时肝脏不能及时进行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病人。
微生物的代谢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一.填空1.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它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由于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能量代谢就成了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2.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有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无氧呼吸;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发酵。
3.糖酵解是生物体内将G氧化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主要有EMP途径、HMP途径、ED 途径、和磷酸解酮酶途径四种途径。
4.EMP途径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释放的准备阶段,只生成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的主要中间产物,第二阶段为氧化还原阶段,合成ATP并形成两分子丙酮酸,EMP途径可为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提供ATP和NADH,其中间产物又可为微生物的合成代谢提供碳骨架,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逆转合成多糖。
5.HMP途径的一个循环结果是一分子葡萄糖转变成一分子甘油醛-3-磷酸,三分子CO2六分子NADPH;且一般认为HMP途径不是产能途径,而是为生物合成提供大量的还原力和间代谢产物。
6.ED途径一分子葡萄糖最后生成两分子丙酮酸、ATP,一分子NADH和NADPH。
7.电子传递系统中的氧化还原酶包括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铁硫蛋白、细胞色素和醌及其化合物。
8.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不同。
9.乳酸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MP途径,产物为乳酸,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D途径,产物为乳酸、酒精和CO2。
10.异养微生物的能量ATP和还原力均来自有机物的生物氧化,而化能自养微生物在无机能源氧化过程中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11.乳酸细菌可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根据产物不同,乳酸发酵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和双歧发酵三种类型。
12.硝化细菌和硫细菌是通过电子逆呼吸链传递来生成还原力。
13.光合色素可分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三种类型,光合色素中的类胡萝卜在光合作用中有两种作用是作为叶绿素所催化的光氧化反应的猝灭剂以保护光和机构不受光氧化损伤和在细胞能量代谢方面起辅助作用。
糖类的分解代谢习题
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糖类及糖类的分解代谢习题一、填空题1、糖类是指。
除了以外,其他单糖都具有旋光异构体。
2、直链的单糖在分子内也能够发生反应形成环状结构。
葡萄糖环化主要形成六元环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主要形成五元环的糖。
3、在直链淀粉中,单糖间靠键连接,支链淀粉中,分支处单糖间靠键连接,纤维素分子中,单糖间靠键连接。
4、糖原的降解从端开始,糖原降解的主要产物是。
5、糖酵解在中进行。
催化三步不可逆反应的酶是、和。
其中为糖酵解过程的主要调节酶,它受到和的抑制,受和的激活。
6、1分子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净产生分子ATP。
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为了维持细胞液的再生,丙酮酸可被发酵产生或。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在催化下氧化脱羧称为乙酰CoA。
7、真核细胞的TCA循环在中进行,催化异柠檬酸生成α-酮戊二酸,此酶的活性受和激活,受和抑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与系类似,但不受的调节。
TCA循环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酶是TCA循环中唯一的一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酶。
8、PPP发生在,其限速酶是,此酶受竞争性抑制。
PPP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和。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不属于还原性糖的二糖是(A)麦芽糖(B)乳糖(C)蔗糖(D)异麦芽糖2、在TCA循环中,下列()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琥珀酰CoA→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3、在Cori循环中,由肝细胞制造并回到肌肉细胞的产物是()(A)乙酰CoA (B)葡萄糖(C)乳酸(D)Ala4、以下可降低TCA循环氧化乙酰CoA的因素是(A)低的AT P/ADP比值(B)由于电子传递链对NADH的快速氧化而导致低NADH(C)低的NAD+/NADH的比值(D)高浓度的AMP5、在长时间饥饿状态下,仍然以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的细胞是(A)肌肉(B)红细胞(C)肝(D)肾6、参与丙酮酸转变成乙酰CoA的辅助因子包括(A)NAD+、生物素和TPP (B)TPP、硫辛酸、FAD和NAD+(C)磷酸吡哆醛、FAD和硫辛酸(D)生物素、FAD和TPP7、将4分子的乙酰CoA氧化成CO2,最少需要的草酰乙酸的分子数是(A)1 (B)2 (C)4 (D)88、不能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是(A)丙酮酸(B)苹果酸(C)柠檬酸(D)草酰乙酸9、为了维持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处于活性状态,以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存在高水平的NADH,酶处于磷酸化状态(B)存在高水平的NADH,酶处于去磷酸化状态(C)存在高水平的AMP,酶处于磷酸化状态(D)存在高水平的AMP,酶处于去磷酸化状态1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A)反馈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C)竞争性抑制(D)底物抑制三、判断题1、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互联系的途径。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胃的排空4.紧张性收缩5.粘液-HCO3-屏障二、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_______________胃的排空。
3.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
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
三、选择题1.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B.当其除极的幅值超过一定的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C.它本身不触发平滑肌收缩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2.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介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3.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凝乳酶B.蛋白水解酶C.麦芽糖酶D.溶菌酶E.肽酶4.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A.起始于胃底部B.空腹时基本不发生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E.一个蠕动波消失后才产生另一个蠕动波5.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B.是小肠所特有的C.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D.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E.食糜对肠粘膜的刺激使分节运动增多6.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B.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7.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B.是纯神经调节C.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D.不包括条件反射E.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很少8.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B.蛋白质C.脂肪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9.对胰腺分泌没有促进作用的物质是()A.乙酰胆碱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0.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胰液D.胆汁E.小肠液四、问答题1.进餐后胃液分泌有何变化?为什么?2.简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糖类代谢练习题
糖类代谢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 )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B、乙醇C、乳酸D、CO2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H+B、NAD+C、ADPD、CoASH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
A、异柠檬酸脱氢酶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4、下面( )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1,6-二磷酸果糖激酶D、已糖激酶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 )。
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6、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
A.α-酮戊二酸 B.琥珀酰 C.琥珀酰CoA D.苹果酸7、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 )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8、下列化合物中( )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A、生物素B、FADC、NADP+D、NAD+9、在三羧酸循环中,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反应需要( )。
A、NAD+B、NADP+C、CoASHD、ATP10、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 )。
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C、阻断电子传递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11、糖酵解是在细胞的( )部位进行的。
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12、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脂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13、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的键是( )。
A、α-1,6-糖苷键B、β-1,6-糖苷键C、α-1,4-糖苷键D、β-1,4-糖苷键1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
A、FADB、CoAC、NAD+D、TPP15、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
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1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糖代谢1三、典型试题分析(一)A型题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答案] B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
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答案) C3. 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A. 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 E. 脱枝酶[答案] D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答案] A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A. 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E,葡萄糖-6—磷酸酶[答案] B(二)X型题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A. 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答案] A、B、C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答案] B、D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A.ATP B.UTP 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答案] A、B、C4。
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A.o—酮戊二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答案) A、B、C四、测试题(一)A型题1.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3840 B.30.5 C.384 D。
考研药物化学第6章习题
A萘丁美酮 B双氯芬酸 C塞来西布 D阿司匹林 E萘普生
答案: 5D 6B
• 6-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A 左旋体 B 右旋体 C 内消旋体D 外消旋体 E 30%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 6-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 A组胺 B 5-羟色胺 C慢反应产物 D赖氨酸 E组胺酸
Diflunisal
N
O
O
O
N
O
H NOH3
NH3
mAilnu阿imuim司n•阿iuA匹m司c6林eA匹t-yc铝3林letS盐7y铝la在lS盐icalyil下caytlea列te 水杨酸AA衍ss赖赖ppii生r氨r氨iinn匹匹LL物yy林林ssii中nnee 哪些是水阿溶A阿司sAp性匹司isrip林n匹i的rA精i林nrg氨Ai精n:r酸ig氨nie盐n酸ine盐
答案16B 17A 18D 19C 20E
答案21E 22D 23C 24B 25 A
OO
AS H2N
N N
C
FF F
ONa
E
O NH
Cl
Cl
OH O
B
N
N
H
N
S
OO
D
O O
H OH
O
OH
• 6-21 ibuprofen 6-22 naproxen • 6-23 diclofenac sodium • 6-24 piroxicam 6-25 celecoxib
答案: 7E 8C
• 6-7芳基丙酸类主要的临床用途为 A 中枢兴奋 B 抗血栓 C 降血脂 D 抗病毒 E 消炎镇痛
• 6-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 A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 具有旋光性 D易溶于水 C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 E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 黄到深棕色
糖代谢习题 - 天津科技大学教师辅导系统
糖代谢作业题:
1.在含有全部TCA循环酶系和辅助因子的抽提液中,加入乙酰CoA,能否有草酰乙酸的净合成?理由是什么?
2.新鲜的玉米是甜的,而从商店里购得的玉米已基本失去甜味,为什么?你能否设计一简便处理方法使商店里出售的玉米仍保持甜味?
3.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来标记葡萄糖的C2、C4、C6位时,
(1)由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问:A:产生的带标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的分配比例?
B:在生成的乙醇分子中,哪位碳为带标记的?
(2)如果进行糖酵解时,生成的乳酸分子中哪位碳会带标记?
4.指出下列物质经什么途径可以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计算一摩尔下列各物质完全氧化时净生成ATP的摩尔数。
(1)葡萄糖(2)6-磷酸葡萄糖(3)6-磷酸葡萄糖酸
(4)3-磷酸甘油醛(5)丙酮酸(6)乙酰CoA
脂代谢作业题:
一摩尔三硬脂酸甘油酯在体内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时,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1)指出需经历哪些代谢途径(2)写出反应历程(3)标出产生二氧化碳、脱氢及产能环节(4)列出计算步骤和依据。
第六章 生物氧化
D. b→c→c1→aa3 E. c→b→c1→aa3
24.不能抑制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物质有( )
A.寡霉素 B.2,4-二硝基苯酚 C.氰化物
5.什么是P/O比值?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
7.胞液中NADH(H+)氧化需进入线粒体,进入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种。
8.呼吸链中最后一个递电子体是___________。它可受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抑制。
9.生成ATP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种。
14.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还原当量 B.氧 C.ADP D.电子传递链的数目
15.电子传递链中唯一能直接使O2还原的递电子体是( )
A.Cyt b B.Cyt c C.FeS D.Yet aa3
A.烯醇化酶 B. 葡萄糖激酶
C.琥珀酸辅酶A硫激酶 D.磷酸果糖激酶
6.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中没有( )
A.FMN B.铁硫蛋白
C.FAD D.CytC
C.2,4-二硝基苯酚 D.氰化物
4.下列关于FAD等的描述那一条是错误的( )
A.FAD只传递电子,不传递氢
B.FAD是一种辅基
C.FAD传递氢机制与FMN相同
D.FAD分子中含一分子核黄素,一分子腺嘌呤,二分子核糖,二分子磷酸
5.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有( )
C.与反应机制无关 D.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18.在α-磷酸甘油穿梭体系中( )
A.还原当量从线粒体被运至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有氧氧化 2.糖原合成 3.糖酵解
4.三羧酸循环 5.糖异生 6.磷酸戊糖途径
二、填空题
1.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_________进行。
2.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_________,完全依赖_________供给能量。
3.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_________。
4.三羧酸循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反应的关键酶,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_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5.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形式是_________。
7.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_________分子ATP。
三、选择题
1.可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B胰高糖素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E生长素
2.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脂肪酸合成 E.乳酸循环
3.糖在体内的主干代谢途径是
A.有氧氧化
B.酵解途径
C.戊糖途径
D.合成糖原
E.转变成脂肪
4.关于乳酸循环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防止酸中毒的发生 B.有助于维持血糖浓度
C.有助于糖异生作用 D.有助于机体供氧
E.有助于乳酸再利用
5.关于糖的有氧氧化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CO2和H2O
B.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C.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变的途径 D.有氧氧化在胞浆中进行
E.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时可生成36或38个ATP
6.氨基酸生成糖的途径是下列哪种途径:
A.糖有氧氧化 B.糖酵解
C. 糖原分解 D.糖原合成
E. 糖异生
7.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产生NADH和FADH B.有GTP生成
C.把一分子乙酰基氧化为CO2和H2O D.提供草酰乙酸
E.在无氧条件下它不能运转
8.糖异生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A.防止酸中毒 B.由乳酸等物质转变为糖原
C.更新肝糖原 D.维持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E.保证机体在缺氧时获得能量
9.调节人体血糖浓度最重要的器官:
A.心 B.肝 C.脾 D.肺E.肾10.1分子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2 B.3 C.4 D.5 E.6 11.下列关于NADPH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氢原子 B.参与还原性代谢反应
C.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D.直接经电子传递链氧化供能
E.为胆固醇合成提供氢原子
12.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是:
A.糖原合酶B.糖原磷酸化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磷酸果糖激酶 E.柠檬酸合酶
13.关于糖酵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不耗氧 B.该反应的终产物是乳酸
C.可净生成少量ATP D.无脱氢反应,不产生NADH+H+
E.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14.空腹血糖的正常浓度是:
A.3.31~5.61/L
B.3.89~6.11/L
C.4.44~6,67/L
D.5.56~7.61/L
E.6.66~8.88/L A.糖酵解途径 B.糖有氧氧化途径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异生途径 E.糖原合成途径
15.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
16.无氧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乳酸途径是:
17.为体内多种物质合成提供NADPH的是:
18.需将葡萄糖活化成UDPG才能进行的是:
19.将乳酸、甘油、氨基酸转变为糖的途径是:
20.临床所称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
A.葡萄糖
B.果糖
C.半乳糖
D.蔗糖
E.所有糖类
四、问答题
1.糖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2.肌糖原分解可以补充血糖浓度吗?
3.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
4.比较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有何不同?
二、填空题
1.细胞液
2.线粒体;糖酵解
3.磷酸戊糖;核糖
4.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系;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4;1
5.肝;肾;甘油;乳酸等有机酸;生糖氨基酸
6.UDPG
7.15
三、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E
7.D
8.D
9.B 10.E 11.D 12.A 13.D 14.B 15.B
16.A 17.C 18.E 19.D 20.A
四、问答题
1.(1)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2)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3)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枢纽。
2.肌肉组织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故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
但肌糖原可经糖酵解作用生成乳酸,后者经血循环进入肝,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释放
入血,可以补充血糖浓度。
3.血糖有多条来源和去路,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
血糖的主要来源有: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
血糖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合成脂肪,转变为氨基酸等其他物质。
血糖的各条代谢途径受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大类激素的调节控制;肝对血糖浓度的稳定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1)反应条件不同: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2)代谢部位不同:糖酵解在胞浆中进行,有氧氧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3)生成之丙酮酸的代谢去向不同:糖酵解中丙酮酸加氢还原为乳酸,有氧氧化中丙酮酸继续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后进入三羧酸循环;
(4)ATP的生成方式和数量不同:糖酵解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净生成2分子ATP;有氧氧化主要以氧化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净生成38(或36)分子ATP;
(5)终产物不同:糖酵解终产物为乳酸,有氧氧化终产物为CO2和H2O;
(6)主要生理意义不同:糖酵解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供应能量的重要方式,有氧氧化是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