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视网膜疾病
合集下载
视网膜病课件
RD 的 治 疗
解除牵拉,封闭裂孔
激光光凝、冷凝裂孔 巩膜外硅胶垫压、巩膜环扎 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玻
璃体腔内充填使视网膜复位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由于RPE或脉络膜 的病变,引起液体集聚在 视网膜神经上皮下造成。 包括浆液性和出血性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 pigmentosa
病因: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症状: 1.夜盲:早期症状 2.视力下降 3.视野缩小甚至管视
体征:视乳头萎缩,颜色蜡黄 视网膜血管变细 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扩血管及 营养视网膜及视神经为主的辅助治疗
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 pigmentosa
视网膜母细胞瘤
肿
治疗及预后
治疗与CRVO相似 非缺血型预后较好,缺血型预后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P)
DRP的国际临床分类法
建议的疾病严重程度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DRP 中度非增生性DRP 重度非增生性DRP
散瞳检眼镜可观察的发现 无异常 仅有微动脉瘤 比仅有微动脉瘤重,但比重度者轻 有以下任一,但无增生性病变的体征 ①4个象限每个都有20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
亚硝酸异戊酯 球后注射血管扩张
剂
吸入混合氧
降低眼压
前房穿刺 眼球按摩
病因治疗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病因
与CRAO相似,以血栓形成或栓塞为主
临床表现
症状 阻塞部位视野缺损 体征
○ 阻塞支动脉狭窄; ○ 阻塞区视网膜乳白色混浊水肿
视网膜病-教学课件
• 临床表现:
1、视力瞬间失明:光感、手动。
2、瞳孔开大,直接对光反应迟缓
3、眼底检查: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弥漫
性
水肿,动脉细,少见视网
膜出血
视乳头:色淡、边界模糊,轻度水肿,
黄 斑呈樱桃红色
治疗
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视力,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 造成不可逆损害。
• 血管扩张剂: 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球后注射:妥拉苏林25mg-12.5mg qd 烟酸100mg tid 金纳多、胞二磷胆碱
导致血栓形成。
2、相关的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硬化、DR。高血 脂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血液动力学发生改 变。
3、远视:小视盘 4、炎症:视网膜血管炎
• 临床表现: 1、非缺血型:视力下降不显著,有点状、火
焰状出血,视盘轻度水肿,各分支静脉迂 曲较轻。
2、缺血型:视力0.1左右,各象限视网膜有明 显的出血、静脉扩张、棉绒斑,CME和NV。
视网膜新生血管
• 视网膜大面积毛细血管闭塞,慢性缺血, 血管内皮因子的释放有关。
• 新生血管起子视盘、视网膜小静脉,沿视 网膜表面生长,深入玻璃体,并含有数量 不等的纤维组织,称新生血管膜,从而引 起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DR、 静脉阻塞等。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 色素改变 RPE代谢障碍而发生萎缩、变性、死亡、增生等。 眼底:色素脱失、色素紊乱、骨细胞状沉着等
治疗
• 干性AMD:尚无特效治疗,无预防措施
湿性AMD:经FFA、IGC显示CNV,在中心凹外200 um可激光治疗,但复发。
近年手术切除CNC,光动力疗法(PPT), 810nm激光经瞳孔热疗(TTT),黄斑转位手术、 放疗等均有报告,但疗效尚待评价。
视网膜疾病医疗课件
或脉胳膜毛细血管的原发病变, 视网膜感 觉层浆液性脱离
66
中浆的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20-45岁的健康成年人, 男多于女 常为单眼发病, 也有双眼;有自愈和反复倾向 视物变形, 视力减退, 可以正镜矫正 视野相对中心暗点 黄斑水肿, 范围约1-3PD, 多伴有细小黄白色渗出 物。后
极部视网膜盘状脱离 FFA示后极部渗漏点, 强荧光斑扩大
视网膜视神经疾病
1
眼底病
视网膜疾病 脉络膜疾病 玻璃体疾病 视神经疾病
2
(一)概述
视网膜是由大脑向外延伸的视觉神经末梢组 织,其结构复杂、精细、脆弱而代谢旺盛。其血管 属于终末血管系统,任何病理性的破坏和血管梗阻 等引起的组织缺氧,均能导致组织坏死,丧失其感受 和传导光刺激的功能。
3
视网膜的神经组织属于外胚叶,血管属于中胚叶,后者 又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看清的小血管。眼底改变是全 身病和眼内疾患在眼底的表现, 因此, 临床上常根据眼 底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病的情况, 特别是对动脉硬化、高 血压病和糖尿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更有临床意义。
深层出血
微动脉瘤
17
视网膜前出血 位于视网膜内界膜与后玻璃体膜
之间, 由表浅毛细血管或视盘周围毛 细血管引起, 开始为圆形, 但不久因 重力而下沉, 形成水平液面。
18
视网膜前出血
19
视网膜下出血
位于色素上皮下时呈黑灰或黑红色
20
玻璃体内积血
当视网膜出血突破了内界膜便进入 玻璃体。出血往往来自表层毛细血 管网、扩张的毛细血管或新生血管。
12
1.正常动静交叉。2.轻度动静脉交叉征: 动脉反光轻度增宽,于静脉交叉处 静脉可见度减低,血柱稍变窄或略有移位。3.中度动静脉交叉征: 动脉呈铜丝 状,于动静脉交叉处两端静脉变得更窄更尖,完全被遮断。4.重度动静脉交 叉征: 动脉呈银丝状,于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完全被遮断,变尖,远端有扩张并 可移位。5.正常动静脉交叉: 于交叉处静脉爬过动脉呈驼峰状。在小静脉与动 脉交叉处小静脉走行不变。6.动脉硬化时,驼峰处静脉变细,小支静脉与动 脉交叉处向远端移位7.正常动静脉交叉: 静脉在交叉处动脉两侧被有鞘纤维所 遮盖,血管本身无变化。
66
中浆的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20-45岁的健康成年人, 男多于女 常为单眼发病, 也有双眼;有自愈和反复倾向 视物变形, 视力减退, 可以正镜矫正 视野相对中心暗点 黄斑水肿, 范围约1-3PD, 多伴有细小黄白色渗出 物。后
极部视网膜盘状脱离 FFA示后极部渗漏点, 强荧光斑扩大
视网膜视神经疾病
1
眼底病
视网膜疾病 脉络膜疾病 玻璃体疾病 视神经疾病
2
(一)概述
视网膜是由大脑向外延伸的视觉神经末梢组 织,其结构复杂、精细、脆弱而代谢旺盛。其血管 属于终末血管系统,任何病理性的破坏和血管梗阻 等引起的组织缺氧,均能导致组织坏死,丧失其感受 和传导光刺激的功能。
3
视网膜的神经组织属于外胚叶,血管属于中胚叶,后者 又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看清的小血管。眼底改变是全 身病和眼内疾患在眼底的表现, 因此, 临床上常根据眼 底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病的情况, 特别是对动脉硬化、高 血压病和糖尿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更有临床意义。
深层出血
微动脉瘤
17
视网膜前出血 位于视网膜内界膜与后玻璃体膜
之间, 由表浅毛细血管或视盘周围毛 细血管引起, 开始为圆形, 但不久因 重力而下沉, 形成水平液面。
18
视网膜前出血
19
视网膜下出血
位于色素上皮下时呈黑灰或黑红色
20
玻璃体内积血
当视网膜出血突破了内界膜便进入 玻璃体。出血往往来自表层毛细血 管网、扩张的毛细血管或新生血管。
12
1.正常动静交叉。2.轻度动静脉交叉征: 动脉反光轻度增宽,于静脉交叉处 静脉可见度减低,血柱稍变窄或略有移位。3.中度动静脉交叉征: 动脉呈铜丝 状,于动静脉交叉处两端静脉变得更窄更尖,完全被遮断。4.重度动静脉交 叉征: 动脉呈银丝状,于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完全被遮断,变尖,远端有扩张并 可移位。5.正常动静脉交叉: 于交叉处静脉爬过动脉呈驼峰状。在小静脉与动 脉交叉处小静脉走行不变。6.动脉硬化时,驼峰处静脉变细,小支静脉与动 脉交叉处向远端移位7.正常动静脉交叉: 静脉在交叉处动脉两侧被有鞘纤维所 遮盖,血管本身无变化。
视网膜疾病课件
作为国内知名的眼科专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在视网膜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 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值得信赖。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该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在视网膜疾病的诊疗和研究方 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优先考虑就诊。
THANKS
网络资源推荐
视网膜疾病专业网站
该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视网膜疾病知识 ,包括疾病介绍、诊疗指南、病例分 享等,还有在线咨询功能,方便患者 获取专业意见。
医学论坛
在医学论坛上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视网 膜疾病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与其他患 者或专业人士交流心得,提高对疾病 的认知。
专业机构与专家推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抗炎药、抗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 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视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视觉训 练、佩戴助视器等康复治疗,提高生 活质量。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凝固病变组织,封闭渗漏的 血管,减轻水肿等作用,控制病变发 展。
康复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病 变,需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除 术等。
目前已经对视网膜疾病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发展出了多种诊断方法,如眼底镜检查、光学 相干断层扫描(OCT)等。
视网膜疾病的病因研究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视网膜疾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如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
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但仍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对视网膜造成损 害,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
避免眼部受伤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该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在视网膜疾病的诊疗和研究方 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优先考虑就诊。
THANKS
网络资源推荐
视网膜疾病专业网站
该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视网膜疾病知识 ,包括疾病介绍、诊疗指南、病例分 享等,还有在线咨询功能,方便患者 获取专业意见。
医学论坛
在医学论坛上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视网 膜疾病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与其他患 者或专业人士交流心得,提高对疾病 的认知。
专业机构与专家推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抗炎药、抗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 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视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视觉训 练、佩戴助视器等康复治疗,提高生 活质量。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凝固病变组织,封闭渗漏的 血管,减轻水肿等作用,控制病变发 展。
康复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病 变,需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除 术等。
目前已经对视网膜疾病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发展出了多种诊断方法,如眼底镜检查、光学 相干断层扫描(OCT)等。
视网膜疾病的病因研究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视网膜疾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如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
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但仍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对视网膜造成损 害,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
避免眼部受伤
视网膜病新版
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54~78%)。
病因: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硬化 炎症 血液黏度增高 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常表现为突然视力下降,也有数日 内视力逐渐下降者。
视乳头充血水肿 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颜色变暗。 视网膜动脉可变细。 整个眼底布满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点。 视网膜水肿、软性渗出和硬性渗出。 黄斑常有水肿,甚至明显隆起。
动静脉短路和侧枝循环形成。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 CME)。
非缺血型:出血相对较少。 FFA上无缺血或缺血少。
缺血型: 出血较多。 FFA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10PD
视网膜出血水肿逐渐消退。 视网膜静脉白鞘甚至静脉变成白线状。 黄斑囊样水肿,甚至黄斑裂孔。 色素沉着。
1~2%双眼发病。
症状:突然视力严重下降致眼前指数(23%)、手 动(61%)、光感甚至无光感(4%)
眼底检查:视乳头色淡 视网膜动脉细,血柱发暗,成节段状 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黄斑“樱桃红点”
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 阻塞动脉荧光变细,管径不规则。 小动脉不充盈或逆行充盈。 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 晚期视乳头不规则染色。 毛细血管无灌注。
后极视网膜水肿 樱桃红点 晚期视网膜萎缩
全视网膜水肿 黄斑暗浊 视网膜和RPE均萎 缩
视网膜血流障碍 b波降低
视网膜和脉络膜 血流障碍
a和b波均降低
急性严重视力下降 视网膜水肿 无樱桃红点 预后差 治疗:紧急措施
视 网 膜 静 脉 阻 塞 (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常见的致盲原因感觉层)
视杯→{ 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内层和外层间粘合不紧密,是两层 容易发生分离的组织学基础
病因: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硬化 炎症 血液黏度增高 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常表现为突然视力下降,也有数日 内视力逐渐下降者。
视乳头充血水肿 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颜色变暗。 视网膜动脉可变细。 整个眼底布满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点。 视网膜水肿、软性渗出和硬性渗出。 黄斑常有水肿,甚至明显隆起。
动静脉短路和侧枝循环形成。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 CME)。
非缺血型:出血相对较少。 FFA上无缺血或缺血少。
缺血型: 出血较多。 FFA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10PD
视网膜出血水肿逐渐消退。 视网膜静脉白鞘甚至静脉变成白线状。 黄斑囊样水肿,甚至黄斑裂孔。 色素沉着。
1~2%双眼发病。
症状:突然视力严重下降致眼前指数(23%)、手 动(61%)、光感甚至无光感(4%)
眼底检查:视乳头色淡 视网膜动脉细,血柱发暗,成节段状 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黄斑“樱桃红点”
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 阻塞动脉荧光变细,管径不规则。 小动脉不充盈或逆行充盈。 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 晚期视乳头不规则染色。 毛细血管无灌注。
后极视网膜水肿 樱桃红点 晚期视网膜萎缩
全视网膜水肿 黄斑暗浊 视网膜和RPE均萎 缩
视网膜血流障碍 b波降低
视网膜和脉络膜 血流障碍
a和b波均降低
急性严重视力下降 视网膜水肿 无樱桃红点 预后差 治疗:紧急措施
视 网 膜 静 脉 阻 塞 (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常见的致盲原因感觉层)
视杯→{ 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内层和外层间粘合不紧密,是两层 容易发生分离的组织学基础
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课件
视网膜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分期
● 国内分期 (4期) 眼内期、青光眼期、 眼外期、转移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发病机制
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浆液性RPE脱离,诱发RPE 屏障功能破坏,导致RPE渗漏和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 临床特点
➢ 健康男性好发
➢ 年龄多在25~50岁 ➢ 单眼或双眼受累 ➢ 一般具有自限性,可复发
视网膜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FFA
OCT
视网膜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治疗原则
➢ 无特效药物治疗,禁用糖皮质激素
➢ 激光光凝
对病变数月不能自愈或复发者,中心凹200um以外 的渗漏点可光凝
视网膜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分型及表现
➢ 非缺血型 症状: 轻度视力下降。 体征: 各分支静脉迂曲扩张较轻,视网膜有点状或火焰状出
血,轻度视盘 及黄斑水肿。 FFA造影: 未见无灌注区。
➢ 缺血型 症状:视力损害严重。 体征:各象限出血水肿明显,静脉显著扩张,常见棉绒斑、
黄斑囊样水肿及新生血管,可导致玻璃体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 离。60%的病例在3~4个月内出现虹膜新生血管。
• 临床分期
➢ 1984年全国眼底病组学术会议
DR分为2型 6期
非增生性 ( 单纯性或背景性) (Ⅰ、Ⅱ、Ⅲ期)
视网膜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AMD
• 病因:可能与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 营养等有关. • 分类: • 1.干性(萎缩型):主要为玻璃膜疣和RQE 异常改变.玻璃膜疣积沉在Bruch膜内层 和RQE基底膜之间,可使RD. • 2.湿性(渗出性):产生新生血管(CNV),视 网膜和玻璃体出血.
眼缺血综合征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 五: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 • • • • • 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 病因:血栓形成为主 临床表现:视网膜静脉扩张,出血,水肿. 1.缺血型:各象限大片出血和水肿. 2.非缺血型:各象限点状或放射状出血 治疗:扩血管,激光治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一病因:RPE水平的”泵功能不足和屏障 损害. • 二临床表现:如图一.图二 • 视物变形,变小,视力下降不超过0.5 • 眼底所见:黄斑区1~3D隆起.黄斑呈房屋 顶状脱离 • 治疗:无特殊治疗,本病可自愈. • 注意:禁用激素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 • • • • • 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阻塞部位:筛板或筛板以上部位 2.病因:动脉硬化.炎症.血栓等 临床表现: 症状:突发性无痛性完全失明. 体症:1.视乳头色苍白.2.视网膜动脉变细, 小分枝看不到.3.视网膜水肿,黄斑区”樱 桃红”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樱桃红 视网膜色白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治疗:必需争分夺秒 • 1.扩张血管剂: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 2.吸入氧气: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气 体,每小时一次,每次10分钟. • 3.降低眼压:1.早期前房穿刺.2.按魔眼球 • 4.纤溶剂:尿激酶5000~10000单位静 点. • 5.中医中药治疗
视网膜病课件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止血,活血化淤,激素等 对症处理 激光治疗 玻璃体手术 半年吸收不明显 视网膜脱离
预后:半数可恢复良好视力 10~20%视力 <0.1
Coats病
( Coats Disease)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儿童(12以下占97%) 常单眼(8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因不明
白瞳症 斜视 视力低下
玻璃体积血:大量的视网膜前出血,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所致。
视网膜水肿
细胞性水肿:视网膜动脉阻塞引起神经细胞缺氧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细胞外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渗漏,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渗出或微梗塞
硬性渗出:视网膜外丛状层脂质沉着。
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所致。
视网膜血管的改变 血管管径 动静脉交叉压迫 静脉白鞘或白线 异常侧支或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色素改变 视网膜增生性病变
视网膜动脉阻塞(二)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RAO
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 部分有一过性视力丧失病自行恢复史 阻塞相应部位呈暗区
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光感消失; 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视网膜灰白水肿,尤其后极部; 黄斑“樱桃红”,视乳头苍白。 动脉变细,管径不均,部分呈串珠状。 FFA:动脉充盈时间延长,血流变细,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
糖尿病患者的45~58%
与病程关系密切 <5年,38%~39% 5~10年,50%~56% >10年,69%~90%
DR的分期标准
非增殖期(背景期) Ⅰ 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Ⅱ 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Ⅲ 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预后:半数可恢复良好视力 10~20%视力 <0.1
Coats病
( Coats Disease)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儿童(12以下占97%) 常单眼(8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因不明
白瞳症 斜视 视力低下
玻璃体积血:大量的视网膜前出血,或视网膜新生血管所致。
视网膜水肿
细胞性水肿:视网膜动脉阻塞引起神经细胞缺氧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细胞外水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渗漏,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渗出或微梗塞
硬性渗出:视网膜外丛状层脂质沉着。
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所致。
视网膜血管的改变 血管管径 动静脉交叉压迫 静脉白鞘或白线 异常侧支或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网膜色素改变 视网膜增生性病变
视网膜动脉阻塞(二)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RAO
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 部分有一过性视力丧失病自行恢复史 阻塞相应部位呈暗区
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光感消失; 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视网膜灰白水肿,尤其后极部; 黄斑“樱桃红”,视乳头苍白。 动脉变细,管径不均,部分呈串珠状。 FFA:动脉充盈时间延长,血流变细,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
糖尿病患者的45~58%
与病程关系密切 <5年,38%~39% 5~10年,50%~56% >10年,69%~90%
DR的分期标准
非增殖期(背景期) Ⅰ 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Ⅱ 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Ⅲ 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眼科学教学课件:视网膜病
• 缺血型:大片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大于10个视盘直径
• 非缺血型
分型
非缺血型
缺血型
缺血型: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大于10个视盘直径
不确定型
并发症
• 黄斑水肿 • 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
• 缺血型:全视网膜光凝 • 非缺血型:随访观察 • 中医中药的应用 • 检查危险因素并治疗
• 与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相同
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 定义:继发于视网膜微动脉阻塞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缺血性梗死
• 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红 斑狼疮、肾病性视网膜病变、AIDS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等
• 表现:小片状视网膜灰白色斑,境界较清 • 治疗:查找全身病因
• 直接/间接眼底镜、裂隙灯结合前置镜 • 眼底彩色照相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 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CGA)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自发荧光 • 视觉电生理 • 超声、CT、MR • ………….
动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后期
视网膜动脉阻塞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棉絮斑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筛板或筛板后水平上的血栓形成 1.老年人发病主要是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有关 2.年轻人则主要与血管炎 3.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改变 3.局部因素:高眼压
RVO病因
• 血栓形成的各因子在形成RVO起作用,各报告间相互 矛盾,血栓形成机制尚未阐明
• 意见较一致的可能病因 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 抗磷脂综合征
RVO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血管病 糖尿病
• 非缺血型
分型
非缺血型
缺血型
缺血型: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大于10个视盘直径
不确定型
并发症
• 黄斑水肿 • 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
• 缺血型:全视网膜光凝 • 非缺血型:随访观察 • 中医中药的应用 • 检查危险因素并治疗
• 与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相同
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 定义:继发于视网膜微动脉阻塞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缺血性梗死
• 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红 斑狼疮、肾病性视网膜病变、AIDS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等
• 表现:小片状视网膜灰白色斑,境界较清 • 治疗:查找全身病因
• 直接/间接眼底镜、裂隙灯结合前置镜 • 眼底彩色照相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 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CGA)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自发荧光 • 视觉电生理 • 超声、CT、MR • ………….
动脉期
动静脉期
静脉期
后期
视网膜动脉阻塞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棉絮斑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筛板或筛板后水平上的血栓形成 1.老年人发病主要是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有关 2.年轻人则主要与血管炎 3.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改变 3.局部因素:高眼压
RVO病因
• 血栓形成的各因子在形成RVO起作用,各报告间相互 矛盾,血栓形成机制尚未阐明
• 意见较一致的可能病因 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 抗磷脂综合征
RVO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心血管病 糖尿病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网膜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盘状瘢痕
视网膜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临床分型及表现----萎缩型
症状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体征:眼底见玻璃膜疣(drusen)、色素紊 乱和色素上皮萎缩等改变。 辅助检查:FFA典型表现为片状高荧光和片状低荧光,无荧光素渗漏。
萎缩性AMD
FFA
ICGA
视网膜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FFA
OCT
临床表现
• 症状 单眼视力轻度下降 视物变暗、变黄、变形、小视 视野检查可发现中央相对暗区。
• 体征 视网膜神经上皮浅层脱离,眼底黄斑部 可见圆形或类圆形、轻隆起的灰色病变 中心凹反光弥散或消失 墨渍弥散型或冒烟状荧光渗漏 后期 视网膜下可有多数细小黄白点。 恢复期 黄斑部色素紊乱 大多数病例在3-6月内自愈,视力恢复
RPE代谢产物、局部炎症、Bruchs膜破裂诱发CNV向内生 长,见于AMD等 管壁的高通透性 局部出血渗出 机化瘢痕组织 影响视力、致盲 3. RPE的增生:可游走增生、化生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见于 PVR
(四)视网膜增生性病变
1.视网膜新生血管膜(严重缺血缺氧) 2.视网膜增生膜
(外伤、出血、炎症、裂孔、细胞介导及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视网膜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临床表现 症状:骤发视物模糊,眼前淡影遮挡,视物变形、变色等 体征:轻者后极部视网膜呈闪烁不定的反光,中心凹光反射略为弥散;
重者黄斑区盘状脱离,边缘反光轮;黄白色渗出点。 辅助检查: Amsler表检查:变形或暗点
FFA检查:黄斑部一个或多个高荧光渗漏点,墨渍样渗漏。 OCT检查: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
色雾状混浊,短暂可恢复
• 细胞外水肿(内屏障受损):血浆渗漏至神经上皮层,
视网膜灰白水肿
• 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外屏障受损) 2. 视网膜渗出 Retinal Exudates
• 硬性渗出hard exudates(脂质沉着):黄白色圆形、边界清楚的
小点
• “软性渗出” — 棉绒斑(Cotton-Wool Spot)
(七)预后
视网膜疾病
Retina Disease
一、视网膜血管病
1. 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
• 病因 • 临床表现 症状:主干阻塞 — 无痛性完全失明
分支阻塞 — 某一区域遮挡 体征: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
眼底改变:网膜水肿、黄斑“樱桃红” cherry-red sp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脉极 细
以萎缩型为基础,色素上皮下有脉络膜新生血管
长入,导致黄斑区发生渗出、出血和瘢痕形成。
• 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50岁 双眼发病 视力缓慢减退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老年黄斑变性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大多数人认为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代谢 功能衰退有很大关系
黄斑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
• 中青年男性好发 • 诱发因素 睡眠不足、紧张、劳累、情
绪波动等
• 自限性疾病,有自愈趋势,可复发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视网膜外屏障被破坏,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的液 体,通过RPE病变处渗漏,造成限局性视网膜 神经上皮脱离。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 治疗原则
尽快改善血液循环状态,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具体处理措施
扩张血管: 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或硝酸甘油片含服 球后注射妥拉苏林
降低眼压: 按摩眼球、前房穿刺或口服乙酰唑胺等
吸氧:
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缓解 视网膜缺氧状态。
缺血型CRVO黄斑水肿
可以行格栅样光凝,但视力改善不明显 视网膜无灌注区可用激光光凝防止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疾病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 别称: Eales病、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 临床表现: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多见于青年男性,双眼多先后发病
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璃体腔内少量积血可表现为飞蚊症,玻璃 体腔内大量积血出现视力锐减
5.视网膜通过视神经和大脑相连
视网膜疾病的诊断
• 除了依靠常规眼底镜检查外,还需要各种精密仪器的 辅助检查
ERG —视网膜电流图 VEP — 视诱发电位 眼底荧光血管照影技术( FFA )
激光扫描(Laser Scan)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ptic Computer
Tomography
玻璃体腔内反复积血为本病特点
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周边部小血管闭塞、视网膜新生血 管,严重者可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FFA检查:受累小静脉管壁着色,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周边
部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
视网膜疾病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 治疗原则 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第十二节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组织学构成示意图
一、视网膜解剖结构特点
外层
1.视网膜由神经外胚叶发育而来 视杯
内层
组织学结构:分10层
色素上皮层RPE 功能:提供营养、维持新成代谢、
(Retina pigment epithelium) 吞噬作用
神经上皮层(内9层):三级神经元、神经胶质、 血管
(Neuro- layer)
• 临床分型及表现----渗出型
症状: 视力减退较萎缩型快而严重 体征: 黄斑部出现不规则形、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出血。 辅助检查:FFA和ICGA检查可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
渗出性AMD
FFA
ICGA
• 相关检查
• 荧光血管造影(FFA) • 脉络膜造影(ICGA)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 临床分型及表现----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症状:眼前某一区域突然出现遮挡感 体征:分支动脉阻塞区动脉血管明显变细,
相应区域视网膜灰白水肿。
• 临床分型及表现----视网膜微动脉阻塞 症状:视力影响较小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体征:视网膜动脉血管变细,视网膜出现黄白色的棉絮斑。
• 吲垛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的最新研究认 为原发病理部位可能在脉络膜毛细血管,RPE 病变则是继发于前者病变的结果。
视网膜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发病机制
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浆液性RPE脱离,诱发RPE 屏障功能破坏,导致RPE渗漏和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 临床特点
健康男性好发
年龄多在25~50岁 单眼或双眼受累 一般具有自限性,可复发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男性中青年患者,典型的病史和眼底变化, 即可诊断。
• 与孔源性视网膜浅脱离相鉴别,前者的神 经上皮脱离达到周边部,往往能发现裂孔; 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变 区限局,多位于后极部,无视网膜裂孔。
脉络膜造影ICGA MRI 以及眼部A. B超
二、视网膜病变的表现特点:
(一)视网膜血管的改变 1.管径改变 2.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 3.血管白鞘和白线 4.异常血管
(二)血—视网膜屏障发生障碍
1. 视网膜水肿 Retinal Edema • 细胞性水肿 :动脉阻塞后缺血缺氧致细胞吸收水分肿胀,呈白
对于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早期可试用糖皮质激素
激光治疗:激光光凝周边部病变区血管及无灌注区
手术治疗:对持久的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 离,应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术
视网膜疾病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 发病机制
萎缩型 渗出型
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 色素上皮萎缩。
血,轻度视盘 及黄斑水肿。 FFA造影: 未见无灌注区。
缺血型 症状:视力损害严重。 体征:各象限出血水肿明显,静脉显著扩张,常见棉绒斑、
黄斑囊样水肿及新生血管,可导致玻璃体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 离。60%的病例在3~4个月内出现虹膜新生血管。
FFA造影: 可有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视网膜疾病
血管痉挛、管壁改变和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视网膜动 脉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
• 临床特点
多发生老年人 单眼发病多 视力障碍突然发生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 临床分型及表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症状: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
体征: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
瞳孔间接光反射存在 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 黄斑区“樱桃红斑” 视网膜动脉变细
系统
2.RPE复杂的生物功能:
提供营养、吞噬、消化 抑制新陈代谢 组成外屏障
3.视网膜的血供:
脉络膜血管系统 视网膜血管系统
4. 两种血---视网膜屏障
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 barrier 内屏障(inner barrier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脉络膜-视网膜屏障choroid-retina barrier 外屏障outer barrier :RPE细胞封闭小带,RPE, 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和体
• 治疗
• 萎缩性:无有意义治疗 • 渗出性:激光光凝
光动力学疗法(PDT)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手术取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抗新生血管生成因 ( Macugen 、Lucentis 、Avastin)
视网膜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