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DOC)
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DOC)
![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2114d2f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d.png)
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机房采用下走线方式,安装镀锌走线槽,强电主线槽300*200,强电支线槽200*100,弱电主线槽300*150,弱电支线槽200*100 。
强电主线槽主要用于从强电井引入交流电源;强电支线槽用于给各机柜里的设备供应电源;弱电线槽用于布放综合配线柜到设备机柜的网线等信号线缆,布放ODF 到设备机柜的光缆。
一边布放列头柜到设备柜的电源线,一边布放网线等信号线缆,上层布放设备柜到ODF 柜的光缆。
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时,会对信号线产生干扰。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摆布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刺;5 、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坚固。
A、线缆类(a)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六类UTP 电缆芯线规格:内部须采用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传输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性。
芯线对数:4 对电缆外皮:低烟无卤外皮。
符合IEC61034 ,IEC60754 标准。
标准:符合TIA/EIA 568B 和ISO /IEC 11801 及相关国内标准,并符合国际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如ETL/3P)带宽:≥250MHz特性阻抗: (1 — 100 MHz)——-(100 ± 15) (100 - 250 MHz) -—— (100 ± 20) (b)多模光缆规格:室内光缆:低烟无卤外护套(束状软光缆)标准:50\125µm,满足ISO 的OM2+多模万兆光缆传输标准最小带宽:2000MHz-Km@雷射光源@850nm1500\500MHz-Km@红外光源@850\1300nm纤芯衰耗:最大3.0dB\1.0dB@850\1300nm光缆10G 传输应用要求支持距离达150 米.B 配线架类(a)数据配线架规格:24 口RJ45 模块化非屏蔽配线架。
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919f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4.png)
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房作为信息处理与存储的核心场所,承载着重要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同时在传统工业生产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机房内的各类设备及终端之间使用网络电缆进行连接,以实现信息传输功能。
本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综合布线工程,涉及到布线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安装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机房工程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二、工程目标1. 完成机房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满足现有设备和终端的互联需求。
2. 保证机房布线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 提高机房综合布线的管理和维护水平,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三、施工准备1. 项目申报及审批根据国家规定,机房综合布线工程涉及到信息安全等重要问题,需要提前进行项目申报和审批。
2. 施工队伍组建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 采购材料及设备根据设计方案要求,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网络电缆、配线架、配线模块、连接器等相关材料和设备。
4. 施工计划编制根据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内容、工期、质量要求等。
5. 安全防护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施工流程1. 布线设计根据机房的结构和设备布局,进行合理布线设计,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畅通,避免干扰和信号衰减。
2. 网络电缆敷设根据设计图纸,对机房内的各个区域进行网络电缆敷设,保证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配线架的搭建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案搭建配线架,对网络电缆进行整齐有序的布放,并标明清晰的标识,以方便管理和维护。
4. 网络设备安装将各类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安装在机房内的指定位置,接入网络电缆进行连接。
5. 测试与调试对已安装好的网络电缆和设备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连接的稳定和质量。
6. 完成验收完成工程后,邀请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机房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机房布线施工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9a2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9.png)
机房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在机房布线施工过程中,确保规范标准的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必须遵循的机房布线施工规范标准的详细说明。
1. 布线前准备工作
在安装与布线之前,应该对机房进行一系列清洁、垃圾清理、
粉尘处理和熄灯等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与顺畅。
相应
的清洁和垃圾处理措施应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进行。
2. 布线的设计和规划
在开始施工之前,应提前安排布线的设计和规划。
布线应当根
据机房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和配置,以确保强度、可靠性和安全等方面的满足。
布线应按照相关标准和合同要求
进行,避免出现投标过程中的优惠问题。
3. 布线材料的选择
布线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业主需求、设计规定、安全性和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要求进行。
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的优质材料,应符合机房的特定要求。
4. 布线工艺和施工要求
布线工艺和施工要求主要包括:线缆走向的确定、线缆铺设方式的确定、走道、天花板、地板等铺设工艺的进行、接头安装方法与接头固定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搭配和位置的摆放,并避免安装过程中发生损失或不良影响。
5. 安装调试与验收
在机房布线安装之后,应进行调试、功能测试和人为破坏的抗性测试,以确认所有设备和工艺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验收程序应按照工程验收规范的要求来进行,以确保机房布线的质量。
根据上述机房布线施工规范标准,我们可以确保机房布线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机房和网络信息的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
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
![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1812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1.png)
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
1.规划和设计阶段:
-在进行综合布线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用户需求等因素,确定布线的路径和布置方式。
2.网络布线要求:
-网络布线一般采用屏蔽双绞线(UTP)或光纤,选择合适的介质和线缆类型,根据具体需求决定传输速率和带宽要求。
-网络布线时需要考虑信号干扰和传输距离等因素,避免与电源线、照明线等干扰源靠近或串扰。
3.机房布线要求:
-机房是布线的核心区域,布线时需要合理规划机柜、机架、配线架等设备的布置和排列,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机房内进行布线时,需要遵守安全规范,严格控制布线的长度和弯曲半径,避免信号损失和线缆破损。
4.增强类布线要求:
- 在一些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中,如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房,通常会采用增强类布线,如Cat 6A和Cat 7线缆,以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增强类布线时,需要采取更严格的设计和安装措施,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减少电磁干扰、增加接地措施等。
5.标准化布线接口:
-综合布线中,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如RJ45插座和LC光纤
连接器,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连和兼容性。
-在进行布线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接口类型和配线方式进行连接,避免错误的布线或连接方式导致信号损失或不稳定。
6.标识和记录:
-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文档记录,包括布线图、端口连接表等,方
便日后查阅和维护。
以上仅为综合布线规范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实际布线中还有许多细
节需要注意和遵守。
在进行综合布线时,应该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
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施工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0fb60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45.png)
综合布线施工标准A1级(概况描述)●最严格施工标准,可用于IDC机房布线或有要求的大型企业工程●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房●存在多个机房之间的主干缆线施工内容(即原综合布线中的垂直概念)●存在线槽施工、金属管或PVC管施工。
施工规范,且施工完毕时管槽内无异物●存在大量(500以上)超五类或六类的网线施工,网线施工达到全程可裸露展示级别,在所有可视范围和非可视线槽内线缆皆处于平行状态无交叉,线缆在梯形桥架上的堆砌横截面为标准正方形或矩形●存在多个机柜内施工,线缆在分流至配架背面之前,线缆皆处于平行状态,线缆捆扎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且施工完毕时机柜内无异物,机柜表面清洁无污●存在配架施工,除标准安装外,还包括标签A2级(概况描述)●高标准全业务布线工程,中大型企业●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房●存在多个机房之间的主干缆线施工内容(即原综合布线中的垂直概念)●存在金属线槽施工、金属管或PVC管施工。
施工规范,且施工完毕时线槽内无异物●存在一定量(300以上)超五类或六类的网线施工,网线施工仅在可视范围内达到裸露展示级别,在所有可视范围内线缆皆处于平行状态无交叉,线缆捆扎截面为圆形●存在多个机柜内施工,线缆在分流至配架背面之前,线缆皆处于平行状态,线缆捆扎截面为圆形。
且施工完毕时机柜内无异物,机柜表面清洁无污●存在配架施工,除标准安装外,还包括标签A3级(概况描述)●普通标准全业务布线工程,中型企业●至少拥有一个机房●存在金属线槽施工、PVC管施工。
施工规范,且施工完毕时线槽内无异物●存在一定量(100以上)超五类的网线及电话线施工,网线及电话线施工仅在可视范围应保持捆扎状态,线缆捆扎截面为圆形●存在多个机柜内施工,线缆在分流至配架背面之前,线缆皆处于平行状态,线缆捆扎截面为圆形。
且施工完毕时机柜内无异物,机柜表面清洁无污●存在配架施工,除标准安装外,还包括标签A4级(概况描述)●低标准全业务布线工程,小微型企业●不一定拥有标准IT机房●存在金属线槽施工、PVC管施工。
机房施工布线施工规范
![机房施工布线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44934f6c175f0e7dd13722.png)
机房综合布线施工规范目录1.目的 (2)2.范围 (2)3.职责 (2)4.说明和定义 (2)5.现场施工管理 (3)6.线槽内数量的标准详见附表 (4)7.施工布线测试 (5)8.施工中的设备与材料表格 (5)1.目的为了规范机房综合布线的具体施工过程,保证机房建设规范化,保证全部设备正常运行,明确职责和流程,100%完成施工,特制定本规范。
机房建设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范围机房综合布线实施过程,包括设备订货、机房布线相关线材、综合布线实施等。
3.职责职责人员:工程项目经理——负责与所有参与项目有关人员的协调相关人员:✧市场人员——对整体项目提要求✧商务人员——负责订货✧库房人员——出入库✧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外包人员——综合布线等✧甲方负责人员——对项目的整个流程、进度与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其它与项目实施相关单位或人员——协作单位;4.说明和定义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各个高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系统。
由我公司负责机房综合布线线路敷设和设备安装与调试,保障甲方的正常教学。
设备构成: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语音室设备等等。
主要的线材:通信线缆(包含五类网线、六类网线、电话线)、电源线(BV线、护套线)、音视频线(音频线、视频线、VGA线)、PVC线槽、PVC管、镀锌线槽、镀锌管、电源插座、底盒、面板、模块等等。
5.现场施工管理项目经理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严抓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标准。
项目经理应对施工人员严格要求。
对施工环节随时进行检查,符合条件方可行下一个工序。
施工工序:✧施工现场已经基本具备条件,多专业(其它施工单位)同时施工不和我方有冲突;以上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进行项目施工。
✧设备出库✧设备运输✧设备到达现场入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布线实施过程——先做哪部分,后做哪部分✧使用过程中有变更需要找甲方出具变更单,以便最后决算使用。
机房布线规范
![机房布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1ba4422ff00bed5b9f31d9c.png)
综合布线规范要求1.机房所有的线路必须捆扎整齐,线路两头做好线路标签。
2.机房所有的线路的布放必须在机房内的走线架上走线,绝对不可以在机房内随意乱飞线、跳线。
3.机房内线路的布放一定要按照强弱电分开走线。
4.机柜内线路的捆扎,按照在面对机柜背面左强(电)右弱(电)的规定进行捆扎。
5.机房内所布放的光纤跳线,如需要从走线架走线的话,一定要给光纤跳线套管或对光纤跳线有所保护后才可以布放。
6.光纤跳线在布放时,要注意线路的弯曲度,弯曲半径不可小于线路直径的10 倍;不可过力的拉伸光纤;光纤头在布放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不要碰撞,以免光头破碎或表面磨花。
7.对于线路焊接一定要牢固,不可出现虚焊、漏焊的情况出现。
8.对于机房内确定是不用的线路,应该及时进行清理。
9.对于机柜内临时不用的线路也应该予以捆扎整齐或盘好放于机柜内。
10.综合布线系统还要求有很好安全性,这就要求所有的线缆都要进行端接,即使不用的线对也要做好端接.11.综合布线系统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可靠性,这就要求采用经过国际认证的线缆进行布线。
12.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网线与强电线缆要隔开至少18CM,最好不要与强电线缆长距离并行,尽量少交叉,必要时使用屏蔽双绞线。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二、定义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机房建设及机柜综合布线规范
![机房建设及机柜综合布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1eaa8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1.png)
机房建设及机柜综合布线规范现代社会,信息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无论是企业还是机构,机房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因此,机房的建设及机柜综合布线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机房建设和机柜综合布线规范两方面来探讨。
一、机房建设机房建设是机柜综合布线规范的前提,机房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布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房的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地理位置机房的地理位置要尽可能的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免受到地势低洼的影响。
同时也要考虑机房所在地的交通、水、电等资源的供应是否充足。
2、机房大小机房的大小要根据企业或机构的需求来决定,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求。
一般来说,机房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机柜,并且要留出充足的通道,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3、机房环境机房的环境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温度和湿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免机房内的设备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另外,还要防止灰尘、静电等对设备的影响,保持机房内的通风良好,地面和墙壁要干燥、无灰尘、无照明干扰。
4、机柜摆放机柜的摆放要遵循科学有序的原则,不要随意摆放,影响运行效率和维护,要充分考虑设备之间的空气流动情况、通风情况、温度等方面。
机柜要按照标准的规格和要求来选择,并合理安排好每个机柜内的设备布局。
二、机柜综合布线规范机柜综合布线规范是机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内的设备之间的连接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确保机房内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机柜综合布线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布线结构设计机柜综合布线结构设计是布线工作的开始,好的布线结构设计可以使机柜维护更加便捷、有效。
要充分考虑将来更改和维护问题,尽量减少翻修工作,提高机房内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布线线缆选择在机柜综合布线过程中,线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线缆的选择要根据布线结构的设计要求、通信协议、传输距离等因素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视觉外观美观、阻燃性能好、扭曲半径小、线芯绝缘好的线缆。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c6bc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2.png)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规范方案1.引言2.设计原则-统一标准:根据现有的国际和国内标准,选择适用的标准并严格遵循,确保所有组件和布线材料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高可靠性:为整个系统提供冗余和备份,确保在硬件故障或其他问题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行。
-可扩展性:在规划和设计布线系统时,考虑到未来的增长和扩展需求,为新设备和应用留出足够的余地和可变性。
-安全性:采取必要的物理和逻辑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泄露和攻击。
3.布线结构-主干布线:主干布线将各个楼层和机房连接起来,采用高质量的光纤和铜缆,以满足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的需求。
- 水平布线:水平布线将每个楼层内的设备和用户连接起来,采用Cat 6A或更高规格的铜缆,以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直连布线:为重要设备或需要高带宽连接的设备提供直接的布线连接,以确保其性能和可用性。
4.机房规划-机房位置应选择在靠近主干布线入口的位置,以便布线容易、接地可靠。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温度控制,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机房应具有防火、防水和防尘的措施,以保护设备免受潜在的损害。
5.设备安装-所有设备应安装在标准机柜或机架上,并具备良好的接地和防震措施。
-特殊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等)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并配备UPS和发电机等备用电源设备,以确保在停电或电源故障时能够维持正常运行。
6.布线材料和连接器-选择符合标准的布线材料和连接器,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光纤布线应选用OS2或OM3级别的单模光纤,并使用兼容性良好的连接器(如SC或LC)。
- 铜缆布线应选用Cat 6A或更高级别的铜缆,并使用符合标准的连接器。
7.标识和管理-所有布线点和设备应在物理上进行清晰的标识,以便快速定位和故障排除。
-所有布线和设备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文档化,以便管理者和维护人员能够迅速了解和管理系统的状态和配置。
8.测试和验收-在布线完成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
![机房综合布线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8f36071711cc7930b71612.png)
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1. 1、机房综合布线系统机房采用下走线方式,安装镀锌走线槽,强电主线槽300*200,强电支线槽200*100,弱电主线槽 300*150,弱电支线槽 200*100 。
强电主线槽主要用于从强电井引入交流电源;强电支线槽用于给各机柜里的设备供应电源;弱电线槽用于布放综合配线柜到设备机柜的网线等信号线缆,布放ODF 到设备机柜的光缆。
一边布放列头柜到设备柜的电源线,一边布放网线等信号线缆,上层布放设备柜到ODF柜的光缆。
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时,会对信号线产生干扰。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 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刺;5、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1. 2、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A、线缆类(a)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六类 UTP 电缆芯线规格:内部须采用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传输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性。
芯线对数:4 对电缆外皮:低烟无卤外皮。
符合 IEC61034,IEC60754 标准。
标准:符合 TIA/EIA 568B 和 ISO /IEC 11801 及相关国内标准,并符合国际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如 ETL/3P)带宽:≥250MHz特性阻抗:(1 - 100 MHz)---(100 ± 15) ?(100 - 250 MHz)---(100 ± 20) ??(b)多模光缆规格:室内光缆:低烟无卤外护套(束状软光缆)标准:50\125μm,满足 ISO 的 OM2+多模万兆光缆传输标准最小带宽:2000MHz-Km@雷射光源@850nm1500\500MHz-Km@红外光源@850\1300nm纤芯衰耗:最大3.0dB\1.0dB@850\1300nm光缆 10G 传输应用要求支持距离达 150 米。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ca4492169dc5022aaea00ea.png)
通讯工程及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一.环境检查(一) 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房屋预埋线槽、暗管、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及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5 、电信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电信间、设备间的位置、面积、高度、通风、防火及环境温、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 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管线入口部位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 、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照明、电源、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二. 器材及测试仪表工具检查(一) 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3、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4、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5 、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
(二) 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2、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网络机房布线规范
![网络机房布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637d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0.png)
网络机房布线规范篇一:机房布线规范机房布线规范(版本1.0)山东运达电子商务技术部2010年7月目录机房布线规范(版本1.0)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房环境要求第三章机架基本要求第四章设备机架安装及摆放标准第一节设备安装前要求第二节机架加固与防震第三节设备机架安装第四节外围终端设备第五节电缆走线架(走线槽道) 第五章机房线缆要求第一节信号线缆布放要求第二节电源线布放要求第三节尾纤布放要求第六章标签规范第一节线缆标签格式第二节设备标签1 1234 6 7 7 7 7 8 8 9 9 9 10 12 12 15第一章总则的机房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信息产业部政策文件,结合运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为了加强机房通信质量管理,为数据设备提供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机房,作为数据机房建设和管理相关依据。
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本规范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当在保证机房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原则下协商实施,并将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上报,以备今后修订规范时参考补充。
本规范的解释权所属网络部。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机房环境要求第六条机房应提供公共操作间及工作区,用于设备调试及维护,以尽量减少维护人员进入设备区。
有条件的机房可以考虑设臵辅房,用于工程期间设备的临时存放。
第七条为了适应运达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数据机房应设臵维护专区,用于放臵试点设备。
对维护专区具体要求如下:1. 物理区域的隔离:由于试点设备经常需要进行现场维护测试,为了确保整体网络安全,维护专区应与其他区域物理隔离。
2. 专用的网络接入设备:为了尽可能减少试点设备对运营网络的影响,维护专区应通过专门的设备接入运营网络。
网络接入设备需具备安全隔离的能力。
3. 试点设备测试结束后,如果正式投入运营,需要割接出维护专区,纳入正常运营网络统一管理。
第八条机房不应有易燃易爆品、污染气体、强电磁场、强震动源、强噪声源及所有危害系统正常操作或运行的因素。
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机房综合布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3d2b1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b.png)
机房综合布线规范机房综合布线规范是指在建设机房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综合布线的工作。
综合布线是机房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机房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下面就机房综合布线的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1.布线环境要求机房综合布线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机房应进行防尘、防静电等处理,以保证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2.布线路径设计机房综合布线应采用整洁、有序的布线路径设计。
布线应避免与电源线、高压线等干扰源交叉。
布线路径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护和管理。
3.布线标准机房的综合布线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比如,布线应采用统一的色彩标准,便于标识和识别。
布线应按照标准分类,比如数据线、电源线、控制线等。
4.布线材料选择机房综合布线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
比如,电缆应采用优质铜芯线,插座应采用防火、防水的材料。
同时,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要求。
5.接地处理机房综合布线时,应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
接地线的选择和布线方式应符合电气接地的相关要求,以保证机房的安全运行。
6.布线测试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测试,以确保布线质量和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网络连通性、线缆信号传输性能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7.标识和记录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标识和记录。
每根线缆、插座等都应贴上标签,并记录在档案中。
这样,在维护和管理时能够快速定位和处理问题。
8.维护和管理机房综合布线完成后,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比如,定期检查和清洁布线,定期更换老化的线缆和插座。
维护和管理工作要有相应的计划和记录。
综合布线是机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机房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综合布线,才能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提高机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机房综合布线规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aee67f31b765ce050814c0.png)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3.4.2 室内缆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 室内缆线在布放时,应尽量远离室内的强磁场源4. 局端缆线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5.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m,工作区为30~5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 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 倍;.. 屏蔽4 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 倍;3.5 建筑内通信管线3.5.1 建筑内通信管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物内暗管不宜穿越建筑物的变形缝,若必须穿越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2. 楼内暗管弯曲敷设时,每一段内弯曲不得超过两次,且不得有S 弯。
当楼内暗管的直线段长超过30m 或段长超过15m 并且有2 个以上的90°弯角时,应设置过路盒。
3. 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该管外径的10 倍,当暗管的外径小于25mm 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该管外径的6 倍。
暗管弯曲的角度不得小于90°。
4. 楼内垂直暗管及水平暗管可在一个管孔内同时一次敷设通信线缆,一管多缆时其管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55%~60%。
5. 通信电缆、光缆、数据电缆等楼内通信线缆不宜与煤气管、热气管、电力线共用同一竖井。
6. 楼内暗配线管网与其他管线最小净值应符合规定。
3.5.2 桥架(线槽)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 线槽路由应合理,安装应横平竖直、牢固、美观,并与其他管槽保持适当间距,便利布线。
2. 水平线槽与垂直线槽、线槽与箱(盒)、转角、坡度等接口处安装要求紧密、美观。
线槽与管路应用金属软管过渡,在超过1.2M 时需用硬管连接,连接时要用专用接头连接,并做好固定。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13955a3dd3383c4bb4cd26c.png)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料管暗敷设要求:3.3.1.1暗敷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
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暗配管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3.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3.3.2.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3.2.4所示。
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3.2.4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3.3.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3.3.1所示。
图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3.3.3.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桥架敷设要求:3.3.4.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4.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3.4.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过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4.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机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机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f889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0.png)
机房综合布线施工方案1. 引言机房综合布线是指为机房内的各种设备提供电力和通信网络的配套工程。
合理的机房综合布线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
本文将对机房综合布线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方案2.1 设计布局•首先,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设备的布局位置。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合理安排,避免相互干扰。
•其次,根据设备的数量和功率需求,合理规划电力配线架和电源插座的位置。
•最后,结合机房的安全要求,设计并确定网络通信设备的放置位置。
2.2 电力布线•机房电力布线需满足安全、可靠、高效的要求。
根据设备的功率需求和配电箱的位置,选择适当的电缆规格。
•电缆应按照规范要求穿过电缆桥架,并采取合适的固定措施,确保布线整齐、稳固。
•电缆终端应采用正确的接头,接头应进行防水、防腐、防尘处理,确保电缆的运行安全。
2.3 网络布线•网络布线主要包括数据线和光纤线两部分。
数据线用于连接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光纤线用于实现高速光纤通信。
•数据线的布线可采用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种方式。
水平布线通过电缆桥架连接设备和墙壁插座,垂直布线通过垂直电缆桥架连接不同楼层的设备。
•光纤线的布线需遵循光纤的弯曲半径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头和跳线,保证光纤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 安全保护•机房综合布线需考虑到安全保护的需求。
可以在布线过程中设置防火墙、防水防潮等设备,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
•同时,可设置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布线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布线的质量和可用性。
3. 施工步骤1.对机房进行勘察,了解机房的结构、设备位置、电力供应等基本情况。
2.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机房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包括设备布局、电力布线和网络布线等。
3.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进行采购。
4.开始施工前,对机房进行清洁,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5.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电力布线,采用合适的电缆规格,进行固定和连接。
最新版网络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最新版网络机房综合布线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86401bb6529647d272852a4.png)
网络机房综合布线规范
原则上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来实施机房综合布线工程(见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1.一般,我们都把综合布线的工程外包给相关的综合布线承包商来进行实施,所以,作为系统工程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做客户以及布线承包商之间沟通的桥梁,并进行施工监工和工程项目验收等工作;
客户承包商
系统工程师
2.施工过程当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来进行信息点的位置测算和布线规范;
3. 强电配电箱一定要距离地面高1.5米之上,并且和给排水线路分离至少3米以上距离;
4. 拉线钱一定要把线理线一定要将线理顺;
5. 强弱电的走线线路一定要分开走各自的走线槽,不能混合在一起;各自的线槽上下搭
架的时候,距离至少分隔20CM ,弱电线槽一般放到强电线槽的上方;
6.一定要做好测试线路连通性测试;
7.布线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线的对称标示,最好是能够对称用标签机打标签做标记;
8.网络机柜与强电位置一般为相互成对称方向布置;
9.机柜安装布置图
10.服务器机柜布置。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22b86bb25c52cc58ad6be2d.png)
综合布线技术规范规划布线注意事项•在房间装修前先行布线,以便隐藏所有线缆。
如果房间已经装修,线缆可以用线槽罩起来,即美观又可以保护线缆。
•确定网络设备所在的房间和具体位置。
•尽量避开暖气管道和阳光直射的位置,延缓线缆老化程度,延长线缆使用寿命。
将计算机所使用的网络端口尽量预留在电源插座附近,方便计算机是使用。
•为每条线的两端都分别做好标记,并登记在册,以便在线路出现故障时进行检测。
机房布线机房应具有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容性和网络资源丰富等特点。
以下将着重介绍机房布线。
机房的布线系统直接影响到机房的功能,一般布线系统要求布线距离尽量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具体的方式有"田"字和形和"井"字形两种。
其中:"田"字形较适用于环形机房布局,"井"字形较适用于纵横式机房布局。
它的位置可安排在地板下和吊顶两个地方,各有特点。
地板布线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布线方式,它充分利用了地板下的空间,有明线和暗线两种方式。
明线的经济成本低,一般将线直接放入线槽置于地板上,其优点是今后线路出现问题时,维护方便;暗线则是将线置于地板下,隐蔽起来,暗线要求放置线的槽管质量好,暗线的缺点是线路出现问题后维护不便,优点是安全、简洁。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采用活动地板,这将有助于今后线路的变更及维护。
地板布线注意地板下漏水、鼠害和散热,还应保证在每个机柜下方开槽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吊顶布线该布线方式特别适合于经常需要布线的机房,目前非常流行。
此方式中吊顶内包含了各种布线电源、弱电布线,在每个机柜上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包括地板和线槽),当然也要注意漏水、鼠害和散热。
具体布线内容有:电源布线、弱电布线和接地布线,其中电源布线和弱电布线均放在金属布线槽内,具体的金属布线槽尺寸可根据线量的多少并考虑一定的发展余地(一般为100mmX50mm或100mmX200mm)。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技术规范汇总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技术规范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cb912b6af1ffc4fff47ac5b.png)
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技术规范汇总1.数据中心布线技术规范参考标准2布线工作业务系统迁入昌平数据中心时应按照本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提供设备上联及互联线缆,包括铜缆、光纤和电源线等。
昌平数据中心负责业务系统上联及互联线缆的实施部署工作。
3线缆要求铜缆及光缆材质应满足以下要求(优先使用昌平数据中心目前使用的线缆型号)。
3.1铜缆要求千兆铜缆标准:3.2光缆要求布线要求本要求用于规范昌平数据中心机房内的布线管理工作,昌平数据中心各部门及客户、各施工单位、供应商应遵照执行。
4.1铜缆布线要求1.布放线缆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布线系统设计,线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2.线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线,线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50毫米(布放效果见图表1)。
3.布放在桥架上的线缆必须绑扎。
绑扎后的线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绑带余下部分应剪断,余量长度不能超过1厘米(布放效果见图表2)。
4.布放在槽道内的线缆可不绑扎,但槽内线缆应顺直,不宜交叉。
在线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线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布放效果见图表3)。
5.线缆在机柜内布放时不能绷紧,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应交叉缠绕(布放效果见图表4)。
6.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网络线缆和电源线应分离布放,若分离敷设确有困难的,电源线应与网络线缆作适当隔离,间隔应不小于50mm。
7.上走线时,从机柜到桥架的线缆布放要保持垂直状态,不同机柜之间的下线线束要保持平行,间隔要保持一致(布放效果见图表5、图表6)。
8.线缆从机柜上方桥架下线时应安装下线板,防止拉扯力度过大或其他因素对线缆造成损害。
9.服务器业务口(包括IPMI口)铜缆应直接布放至机柜上方铜缆配线架,如机柜上方无铜缆配线架或铜缆配线架端口不够用,需按照机房工作人员要求进行线缆部署工作,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布放至其它位置。
10.服务器若有集群需求,心跳线缆可直接布放至交换机,布线应该按照本规范的要求部署。
机房网络综合布线
![机房网络综合布线](https://img.taocdn.com/s3/m/5a5b41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a.png)
机房网络综合布线
机房网络综合布线指的是在机房内部进行网络布线的过程。
它包括对机房内各个设备之间进行连线,以及与机房外部
网络进行连接。
以下是机房网络综合布线的主要步骤:
1. 规划设计:根据机房的具体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
网络布线的规划设计。
确定各设备的放置位置、网络路径等。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布线材料,包括网线、光纤、插座、配线架等。
3. 环境准备:清理机房内的杂物,保持机房整洁并确保安全。
确定合适的布线路径和位置。
4. 布线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规划,安装配线架、接线盒等
布线设备,并对其进行固定。
5. 连线设备连接:连接各个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过网线或光纤进行连接,并按需进行标记和
标签。
6. 网线布线:根据布线规划,铺设网线,将其连接到配线
架上相应的端口。
7. 光纤布线:如果需要使用光纤进行连接,根据布线规划
铺设光纤,并进行相应的连接和固定。
8. 测试和调试:完成布线后,对每条网络线路进行测试和
调试,确保连线正确、稳定。
9. 记录和标记:记录每条线路的连接信息,进行标记和标签,方便日后维护和管理。
10.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布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机房网络综合布线的主要步骤,通过规划设计、安装设备、布线连线、测试调试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机房网络布线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机房综合布线工程1. 1、机房综合布线系统1.1.1、机房走线架的布置机房采用下走线方式,安装镀锌走线槽,强电主线槽300*200,强电支线槽200*100,弱电主线槽300*150,弱电支线槽200*100 。
强电主线槽主要用于从强电井引入交流电源;强电支线槽用于给各机柜里的设备供应电源;弱电线槽用于布放综合配线柜到设备机柜的网线等信号线缆,布放ODF 到设备机柜的光缆。
一边布放列头柜到设备柜的电源线,一边布放网线等信号线缆,上层布放设备柜到ODF柜的光缆。
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时,会对信号线产生干扰。
1.1.2、线槽的安装要求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4、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刺;5、金属桥架、线槽及金属管各段之间应保持连接良好,安装牢固。
1. 2、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A、线缆类(a)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类型:六类UTP 电缆芯线规格:内部须采用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传输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性。
芯线对数:4 对电缆外皮:低烟无卤外皮。
符合IEC61034,IEC60754 标准。
标准:符合TIA/EIA 568B 和ISO /IEC 11801 及相关国内标准,并符合国际第三方测试实验室。
(如ETL/3P)带宽:≥250MHz特性阻抗:(1 - 100 MHz)---(100 ± 15) (100 - 250 MHz)---(100 ± 20)(b)多模光缆规格:室内光缆:低烟无卤外护套(束状软光缆)标准:50\125µm,满足ISO 的OM2+多模万兆光缆传输标准最小带宽:2000MHz-Km@雷射光源@850nm1500\500MHz-Km@红外光源@850\1300nm纤芯衰耗:最大3.0dB\1.0dB@850\1300nm光缆10G 传输应用要求支持距离达150 米。
B 配线架类(a)数据配线架规格:24口RJ45 模块化非屏蔽配线架。
安装:19”机柜式安装卡接线规范围:22-26AWG最少卡接次数:750 次打线方式:T568A 或T568B配线架可以安装色标以及安全产品(b)铜缆配线架RJ45 信息模块规格:非屏蔽RJ45 模块插座。
标准:TIA/EIA 568B接线方式:T568B/568A保证模块中在所有可能的接触面镀金。
采用DCM 技术直接连接,不采用印刷电路板模式。
直流电阻:0.3Ω绝缘阻抗:不低于500MΩ插拔寿命:≥750 次安装方式:模块可以同时使用在面板和配线架上、简单、快速用途:工作区、水平子系统语音、数据信息点,面板模块与配线架模块必须通用。
(c)光纤配线架规格:1U 光纤配线架。
1U 最多可支持12 芯ST/SC 或者12 芯LC。
多模单个SFP 光纤接头衰耗小于0.20dBC 跳线类(a)数据跳线规格:非屏蔽4 对模块化RJ45 至RJ45 跳线标准:TIA/EIA-568B.2-1 和ISO11801 2nd导体直径24AWG,内部多芯软线结构需有多种长度可供选择。
跳线全部为原厂机制生产。
跳线上能安装色标以及安全产品。
(b)光纤跳线规格:接头类型有ST 接头,FC 接头,双工SC接头,双工LC 接头50\125µm 多模双工万兆光纤跳线9\125µm 单模双工光纤跳线(c)光纤尾纤规格:尾纤为半紧套管设计50\125um 多模万兆光纤尾纤9\125um 单模光纤尾纤1.2.1、综合布线产品要求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六类系统必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关于最新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合格认证,并提供相关认证文件。
厂商提供的布线产品包括线缆,跳线,面板,配线架,光缆,光纤接插件,工具及耗材必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必须提供其所推荐布线产品厂商关于该厂商六类布线全程信道和永久链路的安装、测试方式。
综合布线示意图:1.2.2、综合布线要求1、电源线地线要和信号线分开布放;2、电缆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缆线每间隔5~10m 绑扎。
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 固定在缆线支架上;3、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a) 非屏蔽4 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b) 屏蔽4 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 倍;c)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5、缆线端接的一般要求如下:a)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b)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c)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d) 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e)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f)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所有墙上型信息插座均距地300mm;所有地面信息插座距强电插座中心距离不小于300mm。
为便于设备使用,每个信息插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一组。
1. 3、标识标签1.3.1、线缆标识要求设备名称(中文)部分,在设备只有一台的情况下,只要直接描述设备名称,在设备超过一台的情况下,在设备名称之后加上数字,来表示设备的实际数量。
中间转接部分:在线缆没有中间转接的情况下,此行不存在,在线缆有中间转接的情况下,按照表中描述进行;走线路由:对机房的所有走线槽进行编号,按照线缆走向顺序写出走线槽编号;机柜内部线缆直接写机柜内部走线;针对PDU标签,与线缆标签一致,只是在线缆标签设备名称(中文)后面增加具体的PDU端口号,PDU 端口编号由PDU进线端开始编号,以此类推。
1.3.2、标签材料和相关要求标签统一采用专业打印机,采用统一品牌的标签色带;标签颜色:黄底黑字。
标签方式:旗帜式线缆标签。
字体:宋体;标签带规格:12MM。
字体大小:根据标签长度调整;标签内容大小:宽度50mm,高度10mm;标签文字位置(左):水平距离16mm,垂直距离1mm;标签文字位置(右):水平距离L3+L4+L2mm,垂直距离1mm;标签文字主要内容:线缆名称、线缆起点、线缆终点、走线路由;标签旗帜直径L2:被粘贴线缆的周长+5mm;标签总长度L1:130mm+被粘贴线缆的周长(L+5mm)。
1.3.3、标签粘贴要求粘贴位置:距离线缆接头处3Cm 粘贴,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
粘贴方式:旗帜式对折粘贴。
2、机柜的技术要求2.1、网络、服务器机柜的安装通信机柜是承载通信设备基础,通信机柜设计的稳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保证通信设备安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根据设备实际需求,网络机柜和服务器机柜统一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使整个机房排列整齐美观。
机柜尺寸要求为:600*1000*2000 机柜,每个机柜须配置6口PDU两个。
机柜参数要求:框架采用多重折弯技术(单块钢板一次滚轧成型),材料为冷轧薄钢板,厚度不小于1.5mm。
单机柜承重不小于800 公斤。
为便于门开关, 要求前后门门框下边到框架底边间距不小于8cm, 要求在框架底框和侧框合理安排螺孔,便于机柜与底座,机柜与机柜之间紧固。
因此,机柜不需带轮。
机柜底座采用角钢安装。
机柜上不能标有厂家名称、商标等标记,前后门板材料为进冷轧薄钢板,厚度不小于2mm。
为保证门不晃动。
门采用快速拆卸铰链。
门锁为带钥匙的单点压铸铝合金锁。
侧板材料为冷轧薄钢板, 厚度不小于2mm。
机柜框架的固定采用螺丝连接。
顶板材料为冷轧薄钢板, 厚度不小于2mm。
机柜框架的固定采用螺丝连接。
底部设置必须有利于进线。
底部单方向出线不少于200 根(六类线)立柱材料应选用优质冷轧钢板, 厚度不小于2mm。
立柱必须可以调节安装深度,前后共4根。
为便于安装,立柱上必须有U制标尺。
机柜的颜色为黑色。
前后通风网孔门,后门双开,通风面积不少于柜门面积的60%。
尺寸:机柜净安装高度为42U,外部尺寸规格:单个机柜宽600mm,机柜深1000mm、(指侧面板宽度900-1000mm),高2200mm。
符合国家电气规范的保护接地铜排(或等效部件)每台机柜在后侧配两组独立、垂直安装机架式的走线槽机柜支架安装示意图2. 2、机柜的布置安装2.2.1、机房设备布置规范1、数据机房的设备布置应满足机房管理、人员操作和安全、设备和物料运输、设备散热、安装和维护的要求;2、产生尘埃、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布置在有隔断的单独区域内;3、当机柜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和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4、主机房内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a) 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b) 机柜和机柜间距不宜小于1.2m;c) 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d)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lm,局部可为0.8m。
2.2.2、机柜的安装1、机架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2、在有防静电地板的机房里安装的机柜应使用机柜支架,用膨胀螺钉将机柜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调平,把机柜用螺钉固定在机柜支架上;3、机柜支撑件安装正确可靠,固定螺栓全部规范安装。
有绝缘设计的规范安装绝缘配件,保证绝缘;4、机架(机箱)固定可靠,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抗震要求;5、机柜的结构附件应按规范正确安装,螺栓全部正确紧固;6、机柜的活动件动作正常;7、机柜的活动件动作正常,主走道侧各行机柜应对齐成直线,误差应小于5mm;8、整行机架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紧密整齐。
二、机房安防系统工程1、机房监控系统机房安保监控系统常选用一体化球型摄像机或者半球摄像机,主要对机房各出入口、机房配电室、网络机房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图像监控和录像。
在监控室设置数字硬盘录像主机,从而保证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录像。
摄像机吊顶安装,电源采用UPS统一供电。
1.1、监控布点:机房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及机柜、机架。
由于这些机柜及机架一般比较高,所以监控的死角比较多,因此在视频监控布点时主要考虑各个出入口,每一排机柜之间安装摄像机。
如果在各出入口的空间比较大,可考虑采用带变焦的摄像机,在每一排的机柜之间,根据监视距离,配定焦摄像机即可。
如果机房有多个房间的话,可考虑在UPS房和控制机房内安装摄像机。
1.2、产品选型及技术要求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应满足图像信号技术指标表中的要求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0.3)V(峰-峰)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黑白电视灰度等级:>=8信噪比:>=38Db一般情况下,定焦摄像机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在光照稳定光源充足的地方,用固定光圈镜头可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