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c771d0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f.png)
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有许多异同之处,下面是对它们的比较:1.君主立宪制vs. 总统制:英国采用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君主(现为女王),而政府首脑是首相。
君主主要是象征性的角色,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
美国则采用总统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为总统,总统既具有象征职能又拥有实际行政权力。
2.内阁制度vs. 分立和平衡:英国的政府是基于内阁制度运作的,内阁成员由选举产生,负责行政事务。
而美国采用分立和平衡的原则,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分散到三个独立的分支机构(行政部门、国会和最高法院),互相制衡。
3.立法机构:英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由两个议院组成,即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伯爵院)由继承或任命产生,下议院由选举产生。
美国的立法机构是国会,由两个议院组成,即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院每个州有两个代表,众议院的人数则根据州人口多少而确定。
4.宪法法律地位: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宪法权威主要来源于传统法律和惯例。
美国拥有一部成文宪法,被视为国家最高法律,并赋予了公民基本权利和制度机制。
5.地方自治:英国地方自治程度较高,设有苏格兰议会、威尔士国民议会和北爱尔兰议会,负责各自地区的特定事务。
美国的地方自治程度也相当高,各州有较大的权力范围,可以制定和执行特定的法律和政策。
6.法院系统:英国采用的是普通法体系,法官依据先例进行判决,法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美国则采用的是法定法体系,法官依据法典和宪法等的规定进行判决,重视宪法解释和个案裁判。
7.选举制度:英国的选举制度采用的是相对多数制和议会制,以普选方式选举国会议员。
美国的选举制度则采用的是简单多数制和独立选区制,以选举人团制度选举总统,并采取单一选区多议席制选举国会议员。
总体而言,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在君主制与总统制、内阁制与分立和平衡、立法机构、宪法地位、地方自治、法院系统和选举制度等方面有明显不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的历史传统、制度安排和政治文化的不同。
学习《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a62b4e56294dd88d0d26bba.png)
学习《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的心得体会学生姓名:天津电大武清分校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我是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新生,新学期的第一课就是西方行政制度,经过辅导老师仔细地讲读,通过认真听讲,仔细阅读《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一书,使我对中国和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政治制度是管理国家和社会政治事务的一套规则,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国家的本质、政权组织形式、政权机构体系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诸种单向政治制度构成。
它通常由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
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拥有200多个国家,受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民族特性、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和国际政治影响,国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类型的国家可能存在不同的国家形式,就当今西方国家的政体而言,可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就国家权力结构而言,可分为联邦制和单一制;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而言,可分为内阁制政府、总统制政府、半内阁制半总统制政府、委员会制政府;还有各单项政治制度,如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监督制度、廉政制度、军事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等。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其显著特点是“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法制、多党制、议会制、普选制和限期任职制;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其主要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共领导、议会合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当今世界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更是纷繁复杂,千差万别,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华。
西方行政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书中循章节讲解了行政的概念、行政制度的演变历史和涵义、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功能和特征,中西方国家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关系,主要差异和区别,其中着重论述了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政府行政过程,政党在政府行政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对中西方政府行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比较和分析,回顾新中国在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重心而进行的对政府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改革的艰难历程,积极推进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等内容。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答案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5131ef102de2bd96058862.png)
一、名词解释行政制度: 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
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辅政体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当君主冲龄之时,在特定的形势下,王朝会出现一种短期的政权构成形式,即临时的特殊政体。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ecclesia)是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关。
等级代表君主制: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
![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391b8a7f61fb7360b4c65ac.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篇一: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中外行政制度比较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年级专业:12级行政管理学生姓名:韩福禄学号:s12120401006任课教师:张明莉提交时间:20xx年7月6日大学生眼中的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所谓行政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行政制度不断出现并取代原有落后的行政制度。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行政制度的分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制度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行政制度”又被称为“政府制度”,其应主要取决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人员的产生方式和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
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把政府制度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和人民民主制政府制度。
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
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强调议会至上、内阁组成独特、国家元首“虚位”、内阁总揽行政权力、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
大而言之,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
大致说来,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1f9d672ad02de80d4d840d0.png)
一.政府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地方行政制度
三、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一、政府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1、我们所主张的政府制度分类法
(1)根据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用世袭方法产生终身制国家元首的君主制政府制度和用 选举方法产生限任制国家元首的共和制政府制度 (2)根据政府行使职权是否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分为民主制政府制度和专制制政府制度
(3)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特征: 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人民作主制政府制度
2、制度特征
一、内阁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 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 英联邦国家、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实行此制度。
要原因
(二)半总统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
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五、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主要特征
议会至上 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 合议决策
六、国务院制政府制度及其特征
• • 1、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定权,并对这些决定 以及他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政策形成过程中,总理 首先要广泛发扬民主,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允许人们发表各种见解和观点,尽可能得到 最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是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在此基础上,总理把多数人的意见集中起 来,形成统一的意志,制定某项政策。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f3dc4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6.png)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外国的行政制度和中国的行政制度当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
处主要是由于它们使用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以及其历史背景而构成的。
本文
将比较中国和英国的行政制度。
首先,在中国,行政体系是分割式的。
这是由于中国使用的政治体系
是共产主义政治体系,且有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根据中国的行政制度,中
国的行政部门在各个级别上有不同的职责,以及在机构管理、财政管理和
法律管理方面的分割职责。
例如,中国的中央政府负责国家的长远发展,
而省级政府负责实施政策,市政府负责实施政策,而县级政府负责协调市、县及乡镇三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英国,行政体系是集体式的。
这是因为英国使用的政治体系
是联合王国政治体系,且有其历史渊源。
英国的行政体系由十四个半自治
的自治区及一个直接管辖领地组成,每一个自治区或领地都有自己的立法
机构,即议会,议会拥有立法、行政和财政权力,各自拥有版权,这是实
行行政分权的重要原则。
此外,中国和英国的行政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中国的行政
绩效往往受到政府官员的个人表现的控制,而英国的行政效率则受到普遍
的机构制度的限制。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0084f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2.png)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一、引言行政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国的行政效能和治理能力。
中外行政制度在结构、运作方式、权力划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以中外行政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中外两种行政制度的特点和优劣,探讨其异同点,为提高我国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行政制度的定义及特点1.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行政制度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即政府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决策权、实施权和监督权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这种制度能够使国家迅速发展,并高效地执行政策。
2. 民主制度与中国不同,一些西方国家主张民主制度,政府的权力在民主选举中得到分散和监督,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但在执行效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三、中外行政制度的异同1. 权力分立中国的行政制度中,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并不完全分立,行政权力相对较大。
与之相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受制于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制约,权力的分立更为明显。
这种权力分立能够有效制衡政府权力,保证公民的权益。
2. 行政监督机构中国的行政监督机构主要包括中央纪委和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
而美国等国家则设立独立的行政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内部,独立审计机关进行行政监督。
这种机构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参与决策的民众在中国的行政制度中,民众对决策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府行政权力较为集中。
而在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制定政策前需要进行公众听证会或进行民意调查,以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这种参与决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民主理念和公众权益。
四、中外行政制度的优劣势比较1. 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迅速实施政策,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政府能够更好地统筹资源,确保国家整体利益;决策效率高,减少了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成本。
2. 分权制度的优势分权制度能够制衡政府权力,保护公民的权益;政府更加透明,决策合法性和公正性得到更好的确保;公众参与程度高,提高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9a533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d.png)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中
外行政制度比较,一方面可以作为发展自身制度的参考,改善自身的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外合作提供依据。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法律学》中
的“中西法律比较”模式为思路,结合国外相关文献,着重对比中外行政
制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讨论。
一、行政组织
1.1中外行政组织的性质不同
中国的行政组织以“行政机关”形式存在,具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权,
受国家的统一直接指挥,其活动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进行,
被视为一种行政体制,受行政机构的直接管理,实行一级主管一级负责的
模式。
而西方国家的行政组织则更侧重于“行政机构”的概念,行政机构
的立法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宪法的保护,其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相较之下
更具有公民参与性。
1.2中国行政组织偏重中央集权化
中国的行政组织虽然属于行政体制,但仍归于中央集权化的性质。
在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直接对立。
中国跟日本行政制度的比较
![中国跟日本行政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7022d4533687e21af45a955.png)
中国与日本行政制度的比较中国行政制度:特点:1、集中式管理2、行政与政治高度一体国家行政制度的性质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我国行政制度属于社会主义类型。
我国人民政府,遵循"议行合一制"原则。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制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强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都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工作,对各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2)我国的行政机关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一切工作任的根本宗旨。
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政府必须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我国行政机关担负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组织和发展的任务。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任务,而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重任,落在各级政府的肩上。
(4)我国政府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采取强制手段与说服教育手段相结合,以行政的强制手段为主,辅以宣传教育。
日本行政制度日本行政制度属于资本主义类型。
日本人民政府按照“三权分立制”原则,规定政府独立行使行政权。
日本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
内阁即中央政府,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整个行政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执政党与行政机关的接合部。
特点1、强调议会至上。
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向议会负责。
内阁首脑和部长(大臣)需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并接受议会的监督。
2、内阁组成独特。
内阁由议会(下院)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者构成多数席位的数党联盟政策组成。
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数党联盟即为执政党,其领袖受国家元首委托而组阁。
3、国家元首“虚位”。
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23968f3941ea76e58fa04ce.png)
中外行政制度的比较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外房地产制度的比较分析,揭示房产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外;房产制度;土地制度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70-01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称为不动产。
一、国外土地制度(一)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私有制,现行土地所有制有三种主要形式,即国家所有、公共所有、个人与法人所有。
属于国家所有和地方自治团体所有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5%,属于私有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其中,个人所有的土地占57%,法人所有的土地占8%。
(二)土地权利的设置。
设所有权、地上权、赁借权三种。
后两种权利归属于借地权。
(三)土地交易管理制度1、在城市拥有2000平方米以上土地,市区外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土地的所有者在转移出让土地时必须事前申报,购买价格以公示地价为标准确定;2、土地交易许可制。
在土地投机活动集中、地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县地方政府可以设立“限制区域”。
凡是“限制区域”内土地进行交易及其阶格,必须经县地方政府“许可”。
如果私下成交,土地交易合同视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3、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
如果交易价格过高影响土地利用,县地方政府可以提出劝告,并向地方政府重新申报。
如果交易双方不听从劝告,可将其劝告内容公之于众;4、土地公示法。
为了在宏观上管理和调控土地价格,外国制定了地价公示法,这种价格是一种旨在控制土地的官方价格,增强政府对土地价格的控制能力,为合理进行土地交易提供依据。
二、国外住房政策住房政策总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家庭构成以及居住区域的特性相适应,为全体国民提供居住环境良好的住宅。
(一)特点1、重视住宅管理。
外国私房率较高,住宅经济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但是政府仍然比较重视对住宅的管理。
第十讲:中西行政体制改革比较
![第十讲:中西行政体制改革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618845eed630b1c58eeb562.png)
3.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1)分权化。分权化改革包括三方面:一是中央向地方级政 府分权,它涉及到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是向所属的下 级机关或单位放权,其典型是新西兰的公司化改革;一是向公务 员的分权,典型是美国的放松管制。(2)政府组织结构的调 整。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主要是政策与执行的分离。 典型的是英国的执行局化改革。(3)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方 向是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为此,采取的 主要措施有:高级文官的政治化、合同制取代永业制、绩效评 估制度、诱因管理制度等等。(4)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采 用的典型措施包括: a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减员。其主要机制是 提倡自愿性提前退休、冻结招聘、自然减员和严格执行退休 制度等。 b补偿计划。包括一揽子工龄买断和再就业培训,使 再就业人员能够更容易转入私部门就业。c工资政策改革。如 设立工资上限、工资冻结、非现金福利和补贴的货币化等。
(3)人员和机构大幅精简 (4)政府管理方式日益法治化 (5)政务公开和政府责任建设不断推进
2、存在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缺位、错 位和越位现象依然存在。
(2)机构设置有待进一步整合,职能重 叠和交叉问题仍很严重。
(3)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和
(三)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依 据:1、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学的有关假设来研究政治 和行政问题。认为如同存在市场失灵一样也同样存 在政府失灵。主张:(1)严格界定政府作用范围,实 行有限政府。政府的作用仅限于生产和提供必要的 公共物品。(2)不仅如此,即使在公共物品领域,政 府也应区别对待。对准公共物品,政府要视具体情况, 与地方、社会中介组织、企业、个人合作生产和提 供。(3)改革政府体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4) 改革决策程序,以多中心的方式安排决策机构;(5) 实行分权化改革,将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的权力尽可 能下放给社会组织和基层行政组织。(6)高级行政 官员的政治化,使其勇于承担政治责任等等。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rbjgd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rbjgd](https://img.taocdn.com/s3/m/6b7ebc57ad02de80d4d8403e.png)
• 公省监台卿卫行政管理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政治 和认为的原因也比较混乱,逐步形成二相、八公、诸省、诸监、诸台、 诸卿、诸卫等顺序排列的中央行政组织。
• 以周礼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
王莽改官制和北周设六官,复古以周礼为本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 • • •
(1)王权的形成和发展 (2)王位继承制度 (3)中央(内服)行政体制 (4)地方(外服)行政体制 (5)职官管理制度:世卿世禄 制
Company Logo
• 内服: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 1.辅政官员:尹、臣、巫、保等; 2.政务官员:宰、卿事、多尹、御事、事等; 3.掌管教育文化宗教事务的官员:祝、宗、卜、史; 4.掌管生产经济事务的官员:啬夫、牧正、犬、车正 等 • 外服:被封在王畿范围以外的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 王-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 (周服制) 分封诸侯制,地方乡遂制度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绪论
政治制度,是管理国家和社会政治事务的一套规则, 是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由 国家的本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权机构 体系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诸种单项政治制度构成。 它通常由法律(尤其是宪法)来反映和确认,并用国家 的强制力来保障。迄今为止,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 史上,先后出现过古代奴隶制政治制度、中世纪封建制 政治制度、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不同的政治制度,表明不同的国家形态,它与国家 联系,属于历史的范畴。 当今世界的国家行政制度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 目前,世界上拥有200多个国家。国家一旦建立,统治 阶级势必建立与本阶级利益相适应得政权组织形式和国 家结构形式。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d0a493c31126edb6f1a1015.png)
政府组成方式
由全国大选中获 胜的政党候选人 担任总统并组成 政府,成员不得 来自议会
由议会多数党组 成议会,多数党 领袖担任政府首 脑,内阁成员同 时为议会议员
政府和议会的关 系
政府及首脑不对 议会负责,对选 民负责
政府及首脑对议 会负连带政治责 任
内阁的地位和作 用
内阁只是总统的 议事机构,不是 一级机关
第二章 行政制度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行政制度的分类 (一)分类方法: 1、亚里士多德分类法:按照执政者人数的多寡把政府制度分为三种:
把个人统治的政府制度成为君主制,把少数人统治的政府制度成为贵 族制,把多数人统治的政府成为共和制。这三类政府制度又有相应的 三类变态政治制度,即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2、孟德斯鸠分类法:根据行使最高权力人数的多寡和政府所具有的特质, 把政府制度分为共和政府制度、君主政府制度和专制政府制度三种类 型。共和政府制度又可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国君制。 3、伯哲士分类法:《政治科学和比较宪法》一书中,根据国家和政府是 否合一,分为直接制政府制度代表制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的来源, 分为世袭制政府制度和选举制政府制度;根据政府权力是否集中,分 为分权制政府制度和集权制政府制度等。
第三章 中央行政制度
一、国家元首制度 (一)西方国家元首制度 1、产生方式 君主制国家元首多采用世袭制按照血缘和亲属关系依法时代相传;而 共和制国家元首主要通过选举产生。 2、任期 世袭君主制是终身制,共和制采用限任制。 3、职权 公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召集议会、解散议会权,外交权,军队统 帅权,任免权,赦免权,荣典权。 (二)中国国家元首制度(主席) 1、性质、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脑部位,属 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范畴。 2、产生、任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 年,且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 基本职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权,外交权,荣典权。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f25de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7.png)
外国行政体制比较一、简介外国行政体制是不同国家在行政管理方面所采取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总称。
不同国家的行政体制可能受到其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对若干外国行政体制进行比较,以期展示其特点和优缺点。
二、美国行政体制美国行政体制采用“分权制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相对独立并制约彼此。
行政机构由总统领导,包括白宫办公厅、各部门和机构。
这种体制有助于确保政治权力的分散和民主监督的实施。
然而,由于权力分散,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易,决策效率较低。
三、法国行政体制法国行政体制采用“中央集权”的原则,即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在总统和政府内阁手中。
政府机构包括总统府、各部门、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能够快速决策,实行统一管理,但容易出现政府滥权、民众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
四、中国行政体制中国行政体制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即将行政权力下放到各级政府和地方机构。
政府机构包括国务院、省级政府、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有助于适应中国庞大的地域和人口规模,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然而,权力下放过度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腐败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五、日本行政体制日本行政体制采用“官僚制”的原则,即由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官僚机构负责具体管理事务。
政府机构包括内阁、各部门、厅局等。
这种体制注重专业性、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存在缺乏民众参与和透明度低的问题。
六、德国行政体制德国行政体制采用“联邦制”和“地方自治”的原则。
政府机构包括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等。
这种体制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和多元化需求,有利于加强地方自治和参与度。
然而,政府层级多可能影响决策效率,需要加强协调机制。
七、总结与展望不同国家的行政体制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美国的分权制衡、法国的中央集权、中国的属地管理、日本的官僚制和德国的联邦制都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国可以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行政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381c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8.png)
中国和老挝行政管理制度对比分析中国和老挝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其行政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以中文1000字对两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体制。
在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相当大的控制权,中央政府对于各个省、市、县的政策和指导都具有很大的决定权。
而在老挝,由于其国土面积较小,地方政府相对较弱,中央政府的控制权也较为集中。
但是相对于中国来说,老挝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要相对较弱一些。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对较为复杂。
中国政府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县级政府三个层级,各个层级之间有着比较复杂的分工和协调关系。
而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级,层级之间的分工较为清晰。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中国政府对于各级政府的政策和指导往往有强制性的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执行。
而在老挝,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要求一般是建议性的,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纳。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更加注重效率和纪律性。
中国政府重视行政效率,强调各级政府的工作要以结果为导向。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也非常注重纪律性,各级政府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
而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对来说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弹性,地方政府的工作方式和节奏相对较为自由。
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倾向于集权主义,强调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决策。
而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对来说更加倾向于分权主义,强调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中国和老挝的行政管理制度在集中程度、复杂程度、强制性、效率和纪律性、权力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国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不同思路和偏好,也是各国政治和经济体制差异的一种表现。
通过对两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两国的政府管理方式。
第三章比较行政制度
![第三章比较行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033d89e53a580216fcfe22.png)
在执政以前,他们往往已组成“影子内阁” ,政党政治色彩 较浓。 而美国总统制政府制度下的政府成员由总统任命,一般由联 邦政府各部的部长组成,因而,较少带有政党政治色彩。在 美国的政治活动领域,也不存在“影子内阁”。 在内阁首脑与阁员的相互关系方面,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下, 首相与阁员的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每个人都有 一票决策权,相互之间负连带责任。 而在美国总统制政府制度下,总统与阁员之间的关系是长官 与下属的关系。对政府的重大决策,总统一人说了算,阁员 没有平等的决定权。
总统制的主要弊端是:
首先,缺少对总统的监督权,总统的权力过大, 总统对选民负责实际上是无法执行的。总统在任期 内如不称职,又未犯罪,任何人都无权罢免他,只 能到任职期满重新选举。 其次,分权制衡对于防止个人专断和滥用权力有 一定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总统可以利用宪法的漏 洞,对国会进行反制约。 再次,国会与政府为了互相制约,建立庞大的官 僚机构,国会与行政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 下。国会与政府时常发生冲突和纠纷。
①内阁制实际上是一种把立法与行政合二为一
的制度,与其理论上说议会控制内阁,倒不如 说内阁控制议会,内阁实际上集行政大权于一 身,可谓权力至高无上。 ②其次,内阁政府深受政党操纵。 ③再次,内阁制政府除英国外,多数为多党联 合执政,这样的内阁稳定性不如总统制和一党 执政的内阁制政府。
(三)委员会制政府利弊分析
三、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一)西方国家政府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以美国总统制政府制度与英国内阁制政 府为例
1. 组成的方式不同 英国,政府通常由议会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
成。多数党的领袖经国家元首任命为政府首 脑,内阁成员通常必须同时是议会议员。 美国,总统通过全国性大选而产生,由在大 选中获胜的政党候选人来担任总统并组成政 府。政府成员不得来自现任国会议员。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
![中外教育行政体制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775ba8ab0717fd5360cdcb2.png)
速,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各教育首长及其部属,多为教育专业人事,可
以从教育的观点出发处理教育事务,教育决策 与教育事务管理的专业性较高。
可以降低不同利益团体对教育的影响。
(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1.首长制教育行政体制
●主要缺点 行政首长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精力有限,决策和处
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主要优点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体系之外运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力量依据各地教育实际和需要迅速行动而不需要普通行政体系的核准认可有效解决教育问题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二)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三)独立型与从属型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来看可分中 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以及中央与地方合作型。 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涉及是否要维持一个强有力 的中央教育权力系统。 集权与分权的程度由下列因素来决定: (1)各层级所作决定的数量 (2)各层级所作决定的内容的重要性 (3)各层级所作决定的事务范围 (4)各层级作决定须上报核准的限制
(三)独立型与从属型
如果从教育行政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来看,分为从
属型和独立型。 独立型。指教育行政体系独立于普通行政之外, 其运作也与普通行政分开,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 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 从属型。指教育行政体系从属于普通行政,属于 国家普通行政的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必 须接受各级政府首长的领导,教育行政首长由普 通行政的领导聘任委派,教育行政人事与教育经 费并未独立分开执行,而是在普通行政运作中考 虑。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dbf6b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1.png)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和美国的行政制度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两者的政治制度、行政机构、行政法规和行政执行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发现,中国实行总体统一的单一政党议政体制,美国实行多党竞争制;中国行政机构实行中央集权,美国采取分权制;中国行政法规以行政法令为主,美国行政法规以法律和法令为主;中国行政执行实行实施者和被执行者的两阶段形式,美国行政执行以监督居多。
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和美国的行政制度差异。
关键词:中国;美国;行政制度;政治制度;行政机构;行政法规;行政执行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它们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文化以及教育水平等存在重大差异,其中行政制度也尤为显著。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美国的行政制度,梳理出各自的特点,以便准确把握两国行政制度的异同,进而为两国行政关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政治制度比较
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实行总体统一的单一政党议政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参与国家事务和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积极探索我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政府管理模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法表现出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具有明显的受控制性、依附性和被动性。因此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下放权力。但是如果权力过于分散、不利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控,又会致使调控乏力、地方权力泛滥。如何协调二者关系是我们今后改革道路上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制政府制度,是指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政府制度。中国国务院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与西方政府的区别主要在于:
1、制度性质不同。国家政府制度的性质是由该国的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了中国政府制度具有人民性质。而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使其政府制度具有资产阶级性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府由少数有钱人组成、为少数有钱人即垄断资本者服务的政府,其目的在于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
在此次调查中,本小组一共统计问卷260份,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1-2题可以看出,57%的同学没有参加过政治选举,但是有67%的同学有意愿参加,可见大部分同学有着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但是机会不多,反映出我国民主选举的普及度不高。3-4题突出表现了网络对于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在如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需谨防网络信息泄露与谣言传播锁带来的危机。美国的“棱镜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5-7题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我国行政制度的认可与期望。76.9%的同学更倾向于中国的行政制度,显示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生命力,对于我国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充满希望。在8-11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同学对于中外行政制度的一些基本看法。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这方面知识都有一定了解,并且可以提出一些跟人的见解。12-16题反映了同学们眼中我国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与行政效率的提高被看做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我国行政体制官僚化、程序化问题严重,不能及时满足民众的诉求。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是一种介于总统制政府制度与内阁制政府制度之间、兼有内阁制特点的总统制政府制度。大致说来,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形式上设有两名行政首脑(总统和总理)、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委员会制政府制度亦称合议制政府制度,它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一人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具集体行使的一种政府制度。瑞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政府制度的国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议会至上、委员会成员权力相当、合议决策。
其次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效率导向也是西方政府行政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而效率低下正是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调控重点要从行政职能向社会和市场职能转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合同出租、合营化等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 降低政府成本的同时更高效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此外,还应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 改变服务方式加强横向联系和沟通,缩小官僚机构的规模和集中化程度,增强机构的弹性和效率。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
教学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12级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韩福禄
学号:S12120401006
任课教师:张莉
提交时间:2013年7月6日
大学生眼中的中西方行政制度差异
所谓行政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行政制度不断出现并取代原有落后的行政制度。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行政制度的分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制度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内阁制政府制度,亦称议会制政府制度或责任内阁制政府制度或议会内阁制政府制度。它是西方国家及其他国家由内阁(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府制度。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强调议会至上、内阁组成独特、国家元首“虚位”、内阁总揽行政权力、政府对议会负责。
总统制政府制度是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政府制度。大而言之,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政府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总统独立于国会之外、总统一人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政府成员与总统是僚属关系、政府不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2、依循原则不同。我国的政府制度是依据“议行合一制”原则而建立和运作的。而西方国家政府所实现的是“三权分立制”原则。
3、政党制度对政府制度的影响不同。中国的政府制度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根本不同于西方主要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各党派之间相互攻击、相互掣肘、政党间接地、有限地控制政府的情形。
“行政制度”又被称为“政府制度”,其应主要取决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人员的产生方式和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把政府制度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内阁制政府制度、总统制政府制度、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委员会制政府制度和人民民主制政府制度。
由此可见,我国的行政制度与西方国家在构建思想与执行方式上均有着较大差异。一些本着普世主义价值观的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标榜自己,不断抨击我国行政制度。我们不否认我国行政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西方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确实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绝不接受照搬照抄,全盘西化。只有适宜本土发展现实,符合人民愿望的行政制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对燕山大学学生中外行政制度比较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