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简介

合集下载

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gene knockoutgene knockout简介基因敲除技术是一种通过破坏特定基因来研究该基因在细胞或生物体中功能的实验方法。

这项技术在基础研究、疾病模型构建以及药物开发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敲除特定基因,我们可以揭示该基因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对其与相关疾病的关联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基因敲除技术是通过引入特定的DNA片段使目标基因发生突变或被删除,从而破坏目标基因的功能。

常用的基因敲除技术包括CRISPR/Cas9、转座子、RNA干扰等。

CRISPR/Cas9CRISPR/Cas9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敲除技术之一。

它基于细菌和古菌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防御机制。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一种由短重复序列和变异序列组成的DNA片段。

Cas9是一种具有核酸内切活性的酶。

CRISPR/Cas9技术利用RNA导向的Cas9酶靶向识别和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在细胞中引入含有目标基因的RNA分子和Cas9酶后,Cas9酶会与RNA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RNA分子的导向,使Cas9酶与目标基因特异性结合,并切割目标基因的DNA序列,导致基因发生突变或敲除。

转座子转座子是一种能在基因组中移动的DNA片段。

转座子可以在基因组中发生插入、删除或重排等事件,从而导致基因的敲除和突变。

转座子技术通过引入含有转座子序列的DNA片段来实现基因敲除。

在细胞中,转座子序列会与基因组发生重组,导致目标基因的敲除或突变。

RNA干扰RNA干扰是一种通过介导靶向特定mRNA分解的机制来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

在RNA干扰中,特定的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或shRNA(short hairpin RNA)分子与目标mRNA相互作用,导致mRNA的降解,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巨噬细胞中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中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中基因敲除
巨噬细胞中的基因敲除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在巨噬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来精确地删除或失活巨噬细胞中的某个基因,从而观察这个基因缺失后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巨噬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杀菌、抗原呈递等多种功能。

因此,研究巨噬细胞中特定基因的功能,对于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巨噬细胞基因敲除实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因编辑工具和实验方法,然后制备巨噬细胞,并将基因编辑工具导入到细胞中。

接下来,通过筛选和鉴定,确定基因编辑是否成功,并观察基因缺失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敲除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严格遵循实验规范和伦理要求。

同时,由于巨噬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基因敲除实验可能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评估和控制实验风险。

总之,巨噬细胞中的基因敲除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可以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在巨噬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为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分子生物学综述论文(基因敲除技术)

分子生物学综述论文(基因敲除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论文题目基因敲除技术班别生物技术10-2学号 *********** 姓名陈嘉杰成绩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要摘基因敲除是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

此后经历了近20年的推广和应用,直到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因为在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基因金星定向修饰原理方面的系列发现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基因敲除技术从此得到关注和肯定,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就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基因敲除、RNAi、生物模型、同源重组前言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该技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制,具有转移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

应用DNA同源重组技术将灭活的基因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以取代目的基因,再筛选出已靶向灭活的细胞,微注射入小鼠囊胚。

该细胞参与胚胎发育形成嵌合型小鼠,再进一步传代培育可得到纯合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使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新基因的功能得到阐明,使现代生物学及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上述起源于80年代末期的基因敲除技术为第一代技术,属完全性基因敲除,不具备时间和区域特异性。

关于第二代区域和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

Tsien等[1]于1996年在《Cell》首先报道了第一个脑区特异性的基因敲除动物,被誉为条件性基因敲除研究的里程碑。

该技术以Cre/LoxP系统为基础,Cre在哪种组织细胞中表达,基因敲除就发生在哪种组织细胞中。

2000年Shimizu等[2]于《Science》报道了以时间可调性和区域特异性为标志的第三代基因敲除技术,其同样以Cre/LoxP系统为基础,利用四环素等诱导Cre的表达。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研究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敲除研究
※马里奥—卡佩基最大的科学贡献在于对 “基因靶向”的创造性研究,被称作“基
美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斯
※ 1925年7月23日出生于英格兰的哈利 法克斯,是英国出生的美国遗传学家。
※ 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牛津大学的贝利 尔学院学习,并于1946年获得牛津大学 生理学学士学位。
※1951年获得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 位,现任职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 院病理学教授。
总的来说,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 完全阐 明,但 已证明 与以下 因素密 切相关 : 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 肝流行 的地区 也是肝 癌的高 发地区 ,患过 乙肝的 人比没 有患过 乙肝的 人患肝 癌的机 会要高 10倍之 多。长 期的临 床观察 中发现 ,肝炎 、肝硬 化、肝 癌是不 断迁移 演变的 三部曲 。近来 研究表 明,与 肝癌有 关的病 毒性肝 炎主要 包括 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 其中又 以乙型 肝炎最 为常见 。 2、酒精: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 不是肝 癌的直 接病因 ,但它 的作用 类似于 催化剂 ,能够 促进肝 癌的发 生和进 展。有 长期酗 酒嗜好 者容易 诱发肝 癌。这 是因为 酒精进 入人体 后,主 要在肝 脏进行 分解代 谢,酒 精对肝 细胞的 毒性使 肝细胞 对脂肪 酸的分 解和代 谢发 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 肪肝。 饮酒越 多,脂 肪肝也 就越严 重,进 而引起 肝纤维 化、肝 硬化、 肝癌的 发生。
奥利弗史密斯的研究
• 埃文斯应用基因打靶技术发展人类疾病的 小鼠模型。他还开发了多种其它的人类遗 传疾病囊肿性纤维化小鼠模型,并利用这 些模型来研究疾病机制和测试基因疗法的 效果。
2020/1/4
马丁埃文斯的研究:
1981年,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 斯时任英国卡的夫大学哺乳动物基 因学教授的,首次从老鼠胚胎中提 取出胚胎干细胞(ESC),这一 发现为“基因敲除”小鼠的出现奠 定了直接的基础。

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

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

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引言: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生物技术,可以对细胞和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和修改,为人类解决许多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其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已经成为了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细菌,以及相关的应用和潜在的风险。

一、基因编辑技术简介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细胞或个体DNA顺序来修改其性状的技术。

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

CRISPR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细菌中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消灭外部的DNA。

人们利用这一系统,将Cas9蛋白与具有特定序列的RNA相结合,使其成为一种高效的基因剪刀,可以切割DNA链,并在修复过程中引入指定的修饰或突变。

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的方法1.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特定基因从细菌的基因组中去除。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某个基因对细菌的功能和性状的影响。

同时,利用基因敲除还可以设计新型基因工程菌,用于生产特定的化合物或制药工艺的改进。

2. 基因修饰基因修饰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细菌基因组中的某个或某些基因的DNA序列,从而修改细菌性状。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代谢途径或增强已有的代谢途径,使得细菌能够从廉价的废弃物中合成有价值的化合物。

此外,基因修饰还可以帮助细菌对抗致病微生物,提高细菌的抗性和适应性。

三、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的应用1. 生物材料生产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可以有效地生产生物塑料、生物燃料和其他生物材料,减少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

例如,通过引入新的代谢途径,细菌可以从纳入其生长介质中的废弃物中合成高降解性的生物塑料。

2. 化学品生产细菌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和催化效率,可以用于生产多种化学品。

通过改造细菌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可以实现高效、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化学品生产,如葡萄糖、笨二酸和乳酸等。

3. 抗微生物感染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菌还可以应用于抗微生物感染领域。

CRISPR Cas9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简介

CRISPR Cas9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简介

CRISPR Cas9基因敲除技术的原理简介CRISPR/Cas9 基因敲除原理介绍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 peats)是一种来自细菌降解入侵的病毒 DNA 或其他外源 DNA 的免疫机制。

在细菌及古细菌中,CRISPR系统共分成3类,其中Ⅰ类和Ⅲ类需要多种CRISPR相关蛋白(Cas蛋白)共同发挥作用,而Ⅱ类系统只需要一种Cas蛋白即可,这为其能够广泛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来自Streptococcus pyogenes 的CRISPR-Cas9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Cas9 蛋白(含有两个核酸酶结构域,可以分别切割DNA 两条单链。

Cas9首先与crRNA及tracrRNA结合成复合物,然后通过PAM序列结合并侵入DNA,形成RNA-DNA复合结构,进而对目的DNA双链进行切割,使DNA双链断裂。

由于PAM序列结构简单(5’-NGG-3’),几乎可以在所有的基因中找到大量靶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CRISPR-Cas9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植物、细菌、酵母、鱼类及哺乳动物细胞,是目前最高效的基因组编辑系统。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crRNA和tracrRNA进行改造,将其连接在一起得到sgRNA(single guide RNA)。

融合的RNA具有与野生型RNA类似的活力,但因为结构得到了简化更方便研究者使用。

通过将表达sgRNA的原件与表达Cas9的原件相连接,得到可以同时表达两者的质粒,将其转染细胞,便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操作。

图示:Cas9通过向导RNA结合到目标DNA上并进行切割。

CRISPR-Cas9精细原理:基因敲除、点突变、基因插入

CRISPR-Cas9精细原理:基因敲除、点突变、基因插入

1.2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CRISPR-CAS 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由不连续的重复序列
R( repeat) 与长度相似的间区序列S( spacers) 间隔排 列而成的CRISPR 簇,前导序列L( leader) 以及一系列 CRISPR 相关蛋白基因cas。
Cas蛋白是一种双链DNA核酸酶,能在 guide RNA引导下对靶位点进行切割。它 与folk酶功能类似,但是它并不需要形 成二聚体才能发挥作用。
真核细胞的转录激活因子可通过将dCas9与单纯疱疹病毒转录激活子 VP16结合获得。
3、CRISPR-Cas9技术的优势与前景
3.1CRISPR-Cas9技术的优势
而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CRISPRs比TALENs更容易操作,因 为每一对TALENs都需要重新合成,而用于CRISPR的gRNA只需要 替换20个核苷酸就行。
只需合成一个sgRNA就能实现对基因的特异性修饰,Cas蛋白不 具特异性。
编码sgRNA的序列不超过100bp,因此比构TALENs和ZFNs更简单 方便。
较短的sgRNA序列也避免了超长、高度重复TALENs编码载体带来 的并发症。
CRISPR-Cas9大PR-Cas系统简介
1.1 CRISPR-Cas系统的研究历史
1987 年,日本课题组在K12 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酶基因附近发现串联间 隔重复序列,随后发现其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基因组中,2002 年, 正式将其命名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
2.2CRISPR/Cas9介导的转录抑制与转录激活
CRISPR/Cas9系统用于转录抑制需要PAM(3bp)和至少12bp的gRNA- DNA配对
利用crRNA介导dCas9能够精确识别靶基因的特点,将dCas蛋白与 具有转录激活的蛋白质功能域融合则可构建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的 CRISPR-on系统。

大肠杆菌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简介

大肠杆菌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简介

1CRISPR-Cas系统的研究进展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串联的、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最早在1987年研究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酶基因时被发现[1]。

随后在细菌和古细菌的基因组中也发现大量存在CRISPR,研究证实它能够保护自身抵御外来病毒和质粒的入侵[2],作用机制是依靠crRNA(CRISPR RNA)和tracrRNA(trans-activating crRNA)结合并引导Cas蛋白对外源DNA进行特异性降解[3]。

已发现的CRISPR-Cas系统有三种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以Ⅱ型最为简单,只需一种Cas蛋白,即通过RNA 介导核心蛋白Cas9识别并切割靶序列,引起DNA双链断裂[2]。

受自然界中CRISPR-Cas系统的启发,主要对来自于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Ⅱ型CRISPR-Cas系统进行人为改造和利用,目前已经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基因敲除、插入、定点突变和组合编辑[4],并成功应用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家蚕、果蝇和人类细胞等[5]。

和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优点[6]。

2 CRISPR-Cas系统的组成与机制典型的Ⅱ型CRISPR-Cas系统基因座包含tracrRNA基因、Cas蛋白编码基因(cas9、cas1、cas2和csn2)、CRISPR基因座(引导序列、间隔序列和重复序列)这三个部分[6]。

Ⅱ型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高度可变间隔序列的获得(图1),第二是CRISPR-Cas系统基因座的表达,第三是对外源遗传物质的降解[6](图2)。

Cas1、Cas2和Csn2蛋白与新间隔序列的获得相关。

与间隔序列同源的外源遗传物质上的原间隔序列(protospacer),其下游存在一段保守序列,被称为PAM(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s)[7]。

几种基因敲除鼠简介

几种基因敲除鼠简介
几种基因敲除鼠简介
目录
• 基因敲除鼠概述 •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 • 全敲除鼠 • 诱导性基因敲除鼠
01 基因敲除鼠概述
基因敲除鼠的定义
• 基因敲除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从 老鼠体内敲除,从而产生具有特定表型特征的转 基因动物。
基因敲除鼠的用途
疾病模型
药物筛选
基因敲除鼠可以模拟人类遗传性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用于研究疾病的 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全敲除鼠通常是通过将经过基因 编辑的胚胎干细胞注入早期胚胎 中,然后移植到代孕母鼠体内发
育而成。
全敲除鼠的应用
01
02
03
疾病研究
全敲除鼠可以模拟人类遗 传性疾病,用于研究疾病 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 化和药物筛选等。
药物研发
全敲除鼠可以用于评估新 药对特定基因缺陷的治疗 效果,加速药物的研发进 程。
部分基因敲除鼠
03
将特定基因部分敲除或敲低,产生具有部分缺失或降低该基因
表达的转基因动物。
02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的原理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是通过基因打靶技术,将特 定基因的启动子替换为可诱导的启动子,使得 基因的表达只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或沉默。
可诱导的启动子通常来源于激素响应元件或化 学诱导系统,如四环素响应系统、干扰素响应 系统等。
药物研发
利用条件性基因敲除鼠可以筛选出 对特定疾病有疗效的药物,缩短药 物研发周期并提高成功率。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的优缺点
优点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避免全身敲除基因带来的副作用;同 时,可以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研究基因的功能,提高实验的可控性和精确 度。
缺点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的构建过程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时间成本;同时, 诱导系统的效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激素水平、给药方式等。

pk18mobsacb敲除原理

pk18mobsacb敲除原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pk18mobsacb敲除原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pk18mobsacb敲除原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pk18mobsacb敲除原理(大纲)一、pk18mobsacb概述1.1pk18mobsacb的定义1.2pk18mobsacb的作用与功能二、基因敲除技术简介2.1基因敲除的原理2.2常见基因敲除方法三、pk18mobsacb敲除原理3.1敲除策略3.1.1选择性敲除3.1.2非选择性敲除3.2敲除方法3.2.1CRISPR/Cas9技术3.2.2RNA干扰技术3.2.3转座子插入技术四、pk18mobsacb敲除效果评估4.1敲除效率4.2敲除特异性4.3敲除稳定性五、应用与前景5.1pk18mobsacb敲除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5.2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六、总结6.1研究成果6.2不足与改进方向一、pk18mobsacb概述PK18mobsAC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RNA分子,用于敲除特定的基因。

在基因敲除领域,PK18mobsACB因其高效、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效果而被广泛应用。

PK18mobsACB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目标基因的mRNA分子结合,阻止其翻译过程,从而实现基因的沉默。

具体而言,PK18mobsACB可以与目标基因的mRNA形成双链RNA复合物,阻碍了翻译机器对mRNA的识别和翻译,导致目标基因无法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基因的敲除。

基因敲除技术,talen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talen技术





基因同源重组法敲除靶基因的步骤


有嵌合体得到基因敲除的纯合体小鼠
条件性基因敲除法
• 利用Cre/LoxP 和来自酵母的FLP—frt 系统可以研究特定组织器官 或特 定细胞中靶基因灭活所导致的表型[7]。通过常规基因打靶在基 因组的靶位点上 装上两个同向排列的1oxP,并以此两侧装接上loxP 的(“loxP floxed”)ES 细 胞产生“loxPfloxed”小鼠,然后,通过 将“loxP floxed”小鼠与Cre 转基因鼠 杂交(也可以其他方式向小 鼠中引入Cre 重组酶),产生靶基因发生特定方式(如 特定的组织特 异性)修饰的条件性突变小鼠。在“loxP floxed”小鼠,虽然靶基 因的两侧已各装上了一个loxP,但靶基因并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故 “1oxP noxed”小鼠表型仍同野生型的一样。但当它与Cre 转基因 小鼠杂交时,产生的子代中将同时带有“loxP floxed”靶基因和Cre 基因。Cre 基因表达产生的Cre 重组酶就会介导靶基因两侧的1oxP 间发生切除反应,结果将一个loxP 和靶基因 切除。这样,靶基因的 修饰(切除)是以Cre 的表达为前提的。Cre 的表达特性决 定了靶基 因的修饰(切除)持性:即Cre 在哪一种组织细胞中表达,靶基因的修 饰 (切除)就发生在哪种组织细胞;而Cre 的表达水平将影响靶基因 在此种组织细胞中进行修饰的效率。所以只要控制Cre 的表达特异性 和表达水平就可实现对小鼠中靶基因修饰的特异性和程度[9,10]。
TALEN技术
• 表达一个重组核酸酶, 在靶点识别结构域的 作用下,识别靶点核 酸序列,核酸酶发挥 内切酶活性,打断目 标基因,完成基因敲 除的过程。
TALEN基因敲除基本流程

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

1(CRISPR)/CRISPR-associated (Cas) 是细菌和古细菌一种不断进化适应的免疫防御机制。

CRISPR/Cas9利用一段小 RNA 来识别并剪切DNA以降解外来核酸分子。

刚刚发表在《科学》(Science)(2013年,1,3)的两篇文章,证明Cas9系统 能在293T, K562, iPS等多种细胞中,进行有效的靶向酶切,非同源重组(NHEJ)、同源重组 (HR)效率在3-25%之间,与TALEN酶切效果相当。

文章还证明,多个靶点可以同时进行靶向酶切。

这些工作将进一步靶向基因操纵推向高潮,使得多个基因敲除、敲入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虽然目前,大家对该技术的特异性,免疫原性还了解甚少,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在未来的2-3年,动植物育种、干细胞定向分化、遗传疾定点修复等等都将得到迅猛的发展。

图1. RNA指导的CRISPR/Cas9基因剪切系统唯尚立德已经利用CRISPR/Cas9在斑马鱼,哺乳动物细胞上成功实现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现推出如下技术服务:1. 应用CRISPR /Cas9提供稳定细胞系靶向基因敲除、敲入技术服务;2. 应用CRISPR /Cas9提供模式生物靶向基因技术服务,包括小鼠,大鼠,斑马鱼等;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在各种细菌和古细菌(archaea)中也陆续发现了很多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sequences,即CRISPR序列,这就是二十多年前日本科学家发现的那个序列)和CRISPR相关基因(CRISPR-associated genes, Cas gene)。

研究发现,这些CRISPR序列与很多病毒或者质粒的DNA序列是互补的,说明这套CRISPR–Cas系统很有可能是生物体抵御病毒等外来入侵者的一套特异性防御机制,就好像是另外一套适应性免疫反应系统(adaptive immune system)。

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

2017年第4期87农业科技自1987年Capecchi等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介导定向基因转移(也叫做基因打靶),使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丧失功能以来,基因敲除已成为一种精确地人工修饰基因组的途径,并首先在模式生物小鼠中建立。

基因敲除技术不仅可以研究基因功能、创造有特定经济价值的动物,而且可以指导对人类基因的研究,在阐明人类疾病地说发生机理、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及药物中具有重要价值。

1、基因敲除技术的基本原理基因打靶是在同源重组和ES细胞成功分离的基础之上实现的[1-2]。

基因敲除技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利用一段人工修饰的同源片段代替靶基因片段,使外源基因引入基因组DNA的特定片段上,随基因组DNA的复制而稳定复制,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

在基因敲除中,实现基因定点整合的唯一途径就是利用遗传物质的同源重组机制。

2、基因敲除技术的必要条件2.1、打靶载体的构建。

一般来说,打靶载体包含与基因座上相应的DNA序列完全同源的2~10kb序列、经过修改后的目标基因序列和标记基因,为方便从转化细胞中挑选发生同源整合的细胞。

常用的打靶载体有两类—插入型和置换型。

插入型载体通常是由某些逆转录病毒介导的[3],其断裂位点通常位于同源序列内,选择基因与同源目的序列紧紧相连,载体DNA上的同源序列与染色体靶位点发生一次同源重组,从而将整个载体整合到染色体靶位点上[4]。

而置换型载体转化受体细胞,载体含有两段与基因组靶序列同源的DNA片段,中间插入正筛选标记,一般使用的是细菌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neo),可以用G418筛选稳定整合载体DNA的细胞。

负筛选标记是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HSV-tk),用GANC筛选除去随机整合了载体DNA的细胞。

以上两种载体的区别在于,载体与靶基因组同源序列双链断裂位点的不同。

2.2、细胞培养和转化。

基因靶向整合在动物细胞中非常困难,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受体细胞的有关研究显示,外源DNA的平均转化率是5%~10%,其中发生染色体整合的细胞仅有1%~10%,而在这些整合外源DNA的细胞中,同源重组的比例是10-3,由于动物原代细胞的存活期有限,所以有效的细胞培养技术和DNA导入技术是基因敲除实验的关键。

基因敲除的原理

基因敲除的原理

基因敲除的原理基因敲除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改变生物体内某个基因的DNA序列,从而使得该基因的功能丧失。

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家们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从基因敲除的原理入手,介绍其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敲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DNA重组技术来实现的。

首先,科学家们需要设计一段与目标基因相对应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通常包括了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等关键部分。

接下来,这段DNA序列会被连接到一个可操纵的DNA载体上,比如说质粒。

然后,这个重组后的DNA载体会被导入到生物体的细胞中,以便在细胞内进行基因敲除。

在细胞内,这个重组后的DNA载体会被细胞内的酶系统识别和切割,从而释放出目标DNA序列。

接着,这段DNA序列会与细胞内的某个特定基因进行重组,导致该基因的功能丧失。

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成功地实现了对目标基因的敲除。

基因敲除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基因的功能。

通过敲除特定基因,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生物体在该基因功能丧失的情况下的表型变化,从而推断出该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其次,基因敲除也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

通过敲除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科学家们可以模拟出这种疾病在细胞或生物体内的发生过程,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线索。

总之,基因敲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改变生物体内某个基因的DNA序列,从而使得该基因的功能丧失。

基因敲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DNA重组技术来实现的,它在遗传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基因敲除技术的发展为遗传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

二、基因敲除的方法
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 特点:依赖于细胞内自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 的随机交换,但在体细胞内,基因同源重组 利用同源 大规模的随机插入突变理论上可实现在基因 的效率特别低( 低于 10- 6) 。增加了实际操 重组 作的工作量,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 组范围内敲除任一基因目。 传统基因 敲除方法 该基因敲除( gene knock -out) 技术,是在转染 细胞中发生外源打靶基因与核基因组目标基因 之间的 DNA 同源重组,能够使外源基因定点 地整合到核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上,从而达到改 应用随机 特点:可以分为 T-DNA 插入突变和转座子插 变细胞遗传特性的目的。 插入突变 入突变,两者是在植物中使用广泛的基因敲 除手段
二、基因敲除的方法
CRISPER/Cas系统的由来: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 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基因组中,是细菌和古细菌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 该系统可以介导外源 DNA 的降解,从而抵御病毒等外来入侵者。 1987年日本学者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该间隔重复序列。 2002年,Jansen 等将其正式命名为 CRISP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统称为 CRISPR 附属蛋白(CRISPR-association proteins,Cas)。
CRISPR/Cas系统的分类:
TypeⅠ TypeⅡ TypeⅢ三种不同类型 TypeⅡ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包含一个标志性的Cas9蛋白(分子质 量很大的多功能蛋白)参与crRNA的成熟以及降解入侵的噬菌 体DNA或是外源质粒。
CRISPR/Cas的基因座结构
5'端为tracrRNA基因

大肠杆菌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简介

大肠杆菌CRISPR-Cas9系统基因敲除简介

1CRISPR-Cas系统的研究进展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串联的、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最早在1987年研究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酶基因时被发现[1]。

随后在细菌和古细菌的基因组中也发现大量存在CRISPR,研究证实它能够保护自身抵御外来病毒和质粒的入侵[2],作用机制是依靠crRNA(CRISPR RNA)和tracrRNA(trans-activating crRNA)结合并引导Cas蛋白对外源DNA进行特异性降解[3]。

已发现的CRISPR-Cas系统有三种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以Ⅱ型最为简单,只需一种Cas蛋白,即通过RNA 介导核心蛋白Cas9识别并切割靶序列,引起DNA双链断裂[2]。

受自然界中CRISPR-Cas系统的启发,主要对来自于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的Ⅱ型CRISPR-Cas系统进行人为改造和利用,目前已经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基因敲除、插入、定点突变和组合编辑[4],并成功应用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家蚕、果蝇和人类细胞等[5]。

和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优点[6]。

2 CRISPR-Cas系统的组成与机制典型的Ⅱ型CRISPR-Cas系统基因座包含tracrRNA基因、Cas蛋白编码基因(cas9、cas1、cas2和csn2)、CRISPR基因座(引导序列、间隔序列和重复序列)这三个部分[6]。

Ⅱ型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高度可变间隔序列的获得(图1),第二是CRISPR-Cas系统基因座的表达,第三是对外源遗传物质的降解[6](图2)。

Cas1、Cas2和Csn2蛋白与新间隔序列的获得相关。

与间隔序列同源的外源遗传物质上的原间隔序列(protospacer),其下游存在一段保守序列,被称为PAM(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s)[7]。

基因敲除酵母技术

基因敲除酵母技术

技术简介
同源重组系统是微生物基因编辑经典的一种方法,可以实现对DNA分子的敲除、点突变、敲入等多种修饰。

该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基因组DNA,如细菌人工染色体、大肠杆菌染色体等的遗传修饰研究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中。

该生物研发团队在基于经典同源重组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优化构建载体和实验流程,开发了一项敲除效率和准确性均远高于传统方法的创新性的同源重组改良技术。

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酵母的基因编辑。

技术优势
独家创新技术,基因敲除效率提升10倍;
基因敲除效率和重组效率是传统技术的20-30倍以上;
轻松实现基因敲除,基因点突变和基因敲入;
技术流程
质控标准
1. 菌落PCR鉴定
2. 靶位点测序鉴定
南京瑞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南京市栖霞区生命科技园,专注于基因组高通量研究领域,致力于生物高科技研发,目前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省级实验水平,瑞源生物立足于生命科学,为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工作者提供生物学技术服务,自2019年创立以来,全体员工致力于利用酵母系统研发新药物靶点,专注于生物学研究,长期与全国各大农林/医药院校在大型科研技术研发上紧密合作。

现在基因敲除的最长序列

现在基因敲除的最长序列

现在基因敲除的最长序列
基因敲除是一种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它通过引入合适的突变,使得目标基因在功能和表达上受到影响或完全失活。

基因
敲除的最长序列取决于目标基因的长度。

在人类基因组中,基
因的长度可以从几千碱基对到数百万碱基对不等。

以人类基因组中的TP53基因为例,它是一个比较大的基因,包含有约20万个碱基对。

在基因敲除过程中,通常需要替代或删除整个目标基因的编码区或关键功能部分。

对于TP53基因,如果要进行全基因敲除的话,最长序列将覆盖整个基因的长度,即20万个碱基对。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在进行基因敲除时,往往不需要完全敲
除目标基因的所有部分,而是选择性地敲除一部分关键区域,
如编码区或关键调控序列等。

这样可以减少非特异性效应或不
良影响。

因此,实际进行基因敲除时的最长序列长度会根据具
体的实验需求和研究目的而有所不同。

不同物种的基因长度差异较大,有些物种的基因可能只有几
百个碱基对,而有些物种的基因可能超过数百万个碱基对。

因此,基因敲除的最长序列长度也会因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总而言之,基因敲除的最长序列长度取决于目标基因的长度
以及实验设计的需求,在人类基因组中,最长序列可能达到数
十万个碱基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同源重组外,新的原理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比较成 功的有基因的插入突变(insertional mutagenesis) 和RNAi
(gene knock-down) 。
a.基因载体的构建
把目的基因和与细胞 内靶基因特异片段同源 的DNA 分子都重组到带 有标记基因的载体上, 成为重组载体。
基本步骤
用设计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
的(gene knock-out)。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 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
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 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
基因敲除技术简介
龙良鲲
定义:
在基因组水平上改变或破坏靶基因的结构,使 其功能完全丧失的实验技术。
完全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同源重组法完全消除细胞或者动
植物个体中的靶基因活性。
条件型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定位重组系统实现特定时间和 空间的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原理
通常意义上的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
WT
glrA
T1
PCR1
T1
PCR2
P
hph
1.9 kb LB 2.5 kb
2.9 kb
RB
pAg-DGR
PCR验证∆glrA菌株
Ladder
∆glrA ∆glrA
cglrA
cglrA
WT
WT
NC
PCR 2 (2.89 kb)
pMB-GR3.9
cglrA
NC
Ladder
230 bp 75
∆glrA
hph
glrA
Ta
actin
Ta
hph
glrA
ble
3.9 kb
RT-PCR验证∆glrA及cglrA菌株
影响因素
细菌的限制性修饰系统。
合适的选择性标记。 高效的转化技术(CaCl2法、电转化、原生质体、结合转 移、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
2、构建基因敲除载体(最好带有双标记)。
3、转化实验。
4、筛选基因敲除的转化子。
5、验证转化子。
构建glrA 基因缺失株、遗传互补株和高表达菌株
PCR 2 (2.67 kb)
∆glrA ∆glrA
WT
WT
NC
PCR 1 (1.52 kb)
NC
Ladder
3 kb 2 1.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