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教育word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是我校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全村镇的责任,因此,应从政府工作、学校工作、家庭工作、村镇教育等四个方面分别采取对策,才能有效解决我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单亲监护人责任不明确。单亲监护人不论是父亲或母亲、祖辈,还是亲朋好友,都把监护的重点放在让孩子吃饱穿暖和不出事上,重养轻教,重物质需要轻学习辅导,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或精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调查显示,50%左右的留守儿童监护人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由于他们中很多人身体较弱或患有某种疾病,不能给留守儿童很好的照顾。另一方面是监护人精力不足。虽然监护人自身的监护能力较强,但由于忙于生产、生活,没有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造成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质量下降。三是监护人教育能力低下。特别是祖辈,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明显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现象,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
1.思想品行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关怀较多,对其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功利化和世俗化,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他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受负面影响较多,有的留守儿童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会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现象,有的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极个别的儿童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学业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在家独自承担了全部农活和家务,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的学习。而父母同为在外打工者的子女绝大多数是由祖辈照顾,祖辈且多数是文盲,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多数留守儿童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明显低于其他儿童。笔者在对淮安市洪泽县200个外出打工者子女中的一项调查得知,他们当中45.7%的学生成绩较差,39.3%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1.5%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而学习成绩优秀的仅占3.5%。
3.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知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间的长短、代养人的教育方式、孩子交往的对象等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父母不在身
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紧张、忧郁、多疑、焦虑,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存在情绪与交往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独。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多。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产生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进而产生感情脆弱和形成消极孤僻的性格。
4.安全教育问题
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以致留守儿童容易受到非法侵害,或由于行为失控,易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有的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管,水塘里游泳,网吧中沉迷,公路上飞车,吸烟喝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身体、精神经常受到损害。在全国,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屡见报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怎样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全面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构建支持体系,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工作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应适时修改相关法律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适龄儿童只有在其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一些城市学校通过巧立名目多收费、乱收费的方式,把很多流动儿童拒绝在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而变成留守儿童。农民工如果把孩子带到城里就读,必须向所进入的学校交纳较高的借读费,而大部分农民工承受不起这些费用。因此,国家应为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提供相关保障机制和法律支持,加快户籍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弱化乃至取消城乡分离的制度,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农民工也应像城市下岗职工一样,在收费、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城市的各级政府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后有学上,上好学。
(2)改革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
地方政府要改革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办学,以弥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要采取多种办学形式,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可以根据学生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等情况,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优化重组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效益。
(3)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规划,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与和谐工程,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扩大寄宿规模,改善住宿条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寄宿便利,使他们能够无条件地申请寄宿,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的家园。实行寄宿制可以较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无人疏导、学习无人辅导、校外活动无人指导及往返学校安全等问题。
2.学校工作
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留守儿童生活的“第二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几乎都落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首先,要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要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喜爱和向往的地方;要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的定期联系制度,经常与监护人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随时掌握他们身心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抚慰他们的心灵和感情;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对农民打工的认识,让他们从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和理解父母的劳动。其次,变革现有的教育模式。要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使之自尊、自立和知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整体素质;农村教育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