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合集下载

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在财政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主要职能是优化资
源配置。

公共财政的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社
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具体来说,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收费等手段,从社会各
个阶层收取财政收入,并将其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
等方面。

政府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促进社
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二、公共财政的支出职能
公共财政的支出职能是指政府将收取的财政收入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建
设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社会公共事
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三、公共财政的债务管理职能
公共财政的债务管理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债务融资等手段,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

政府通过债务管理,可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障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四、公共财政的监督职能
公共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政府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财政收支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政府通过财政监督,可以防止财政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保障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总之,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是政府在财政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支出职能、债务管理和监督职能等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PPT课件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PPT课件
曲线的指数化。
•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13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 物价稳定 • 充分就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14
资源配置方式
• 习惯:
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并被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惯 例。(长子继承、手艺人传媳不传女等)
• 命令:
由政府或掌权者对所有生产和分配作出决策。(封建王 朝、集权经济)
行的改进。
6
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B的福利
W′ .C
.E D ′.
D
A的福利
O
W
7
• W′W为福利边界,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现有资源
配置方式下,A、B两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福利水平社 会曲线。
• C点是超越了福利边界,即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不可
能达到的福利水平。
• D点是低效率福利水平,即低于现有经济技术水平所能
提供的福利水平。
• E点是W′W中的任何一点,可移动,每一点均是现有的
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下的福利水平。
8
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一:TSR>0>TSC
• TSR(Total Social Revenue)
社会总收益,指人们从某一产品所获得的总的
满足程度。TSC(Total Social Cost)
社会总成本,指人们为生产某一产品所消耗的 社会成本总和。
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产生 的问题 ,因此 ,希望中央在成立全面改革领导小组 的基础上,尽快成立 国有企业改革小组 ,制定 出国有企
业改革行动计划。
注释
有资本经 营公 司的主管 领导 由国资委任命 ,国有资本
经营公 司向其控股 的国有企业派驻董事。 最后 ,我要 说的是 ,十八届三 中全会对 国有企业
改革 的部署 非常好 ,关键这些改革举措是否能真正落 地 。现在 ,在市 场化的改革大旗下 ,各具特色 的地方

般 都是要 由政府来做的 。2 0 1 3 年 ,党的十八 大报告
提出 :“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 的关系” ,并提 出要 “ 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配置
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在这一表述 中,不但提 出了 “ 两 个更大”即 “ 更大程度 ”和 “ 更大范 围” ,而且没有再
见》 。其他各 地也将 随后 出台关 于 国资改 革 的具体措 施 。国务院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最近在新 闻发布会 上 说 ,2 0 1 4 年年初将出台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 的指导意见。 我认为 , 要实现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 目标 ,靠 国资委 自己为主制定措施是很难实现的 ,因为在很大程 度上 国资委 自身就是被改革的对象。地方进行积极探索 是好事 ,但从 匕 海 出台的改革方案来看 ,一些关键 I 生 的
问题并没有多大的突破 ,如企业领导人通过市场化方式
司改造而来 。其核心特点有两点 :第一 ,国有 资本 经
营公司是 国有独 资公 司 ;第二 ,国有 资本经 营公 司是 纯粹 的出资 主体 ,不参 与任何 具体业 务的运营 ,最主 要 的职能就是 以出资人 身份参 与国有 资本 的管理。 国
无章 的 ,而是有一定 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其一 ,二者

资源配置与公共部门的职能

资源配置与公共部门的职能

方向。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

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去年工作回顾;二、今年主要任务;三、关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保力度。 (四)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文化建设。 (六)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七)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第三节 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涵义:
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 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 方面。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1、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2、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
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方面
外部效应 公共产品和市场不完全 交易成本 信息不完全或信息失灵

帕累托最优点是哪些? 哪些点的怎么样移动是帕累托改进?
X 群 体 拥 有 的 社 会 财 富
A
E
F
G C D
帕累托效率曲线
B
Y群体拥有的社会财富
三、公平准则
1、规则公平: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对所 有参与竞争的社会成员一视同仁,所有 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参与活动。 2、起点公平:强调在竞争的起点,社会成 员所拥有的资源状况。 3、结果公平:强调收入分配的结果,强调 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 关系。

二、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传统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职能包括资源配置、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由过去的直接干预向间接引导和监管转变。

本文将从政府的角度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上。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和专项计划安排资源的分配,并通过价格管制和计划指令来实现宏观调控。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这种传统的政府职能已逐渐变得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力量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受到了挑战。

政府所面对的新问题是如何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来指导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的职能从过去的直接资源配置转变为间接引导和监管。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上,政府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直接进行资源配置,制定五年计划和专项计划来安排各种资源的分配。

这种集中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

政府不再直接进行资源配置,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配置。

政府的职能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集中,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来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政府也可以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促进公平竞争,使市场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和合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统上,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和计划指令来实现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已经不再适用。

市场经济具有更为自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充分的竞争机制,政府不再能够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和计划指令来实现宏观调控。

公共经济学第二三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经济学第二三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经济学》之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一、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资源稀缺。

资源配置:把资源用于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过程。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府应该如何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什么是资源?资源是一个集合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而言,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即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加以利用,以提高人类生活福利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总称。

狭义资源则是指自然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972)资源的两大分类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新科学概念)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和区域性等。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等。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狭义:用有限的要素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更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并使消费者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广义:在坚持效率、公平、稳定三者统一的原则下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效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惟一的中心问题)。

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存量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创造的财富能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效率的不同视角经济效率: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即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

工作效率: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管理学意义上的效率: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资源利用的效率利用资源创造出最大数量的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或者说,社会的生产活动始终是在资源利用的可能性边缘(可以被生产出来的物品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上的运行。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
40
公平原则: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不同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 在第八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
做进一步论述。
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41
劳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社会总财富 y
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E
A BF
O 20% 40% 60% 80% 100% x 家庭百分比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 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 (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 收税、社会保障等)
.
42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由劳伦斯曲线而来,是劳伦斯
曲线的指数化。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
43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形成财政收入,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缺陷,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资源配置的范围: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主要包括:
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如国家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

③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3)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效率。

⑤通过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

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

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政府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管理和监督国家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政府的职责与职能涉及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法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并分析其重要性。

首先,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责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

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经济的总体运行,稳定物价和提高就业率。

同时,政府还要监管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政府还负责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

在社会领域,政府的职责与职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

政府需要为人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确保人民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政府还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政府在环境领域的职责与职能也非常重要。

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政府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政府在法律领域的职责与职能也十分重要。

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法制秩序和公平正义。

政府还要加强执法力度,打击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政府还需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的职责与职能,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政府需要全力以赴履行职责,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管理,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政府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法律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需要承担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法律维护等职责与职能,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政府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政府充分履行职责,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繁荣。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章资源配置第一节资源的配置方式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要用来满足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多样的,于是产生了资源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1、资源的含义(1) 稀缺(scarcity):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基本假设:①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②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体力/脑力);资本;企业家才能;信息;时间(2)选择( Choice ) : 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各种用途之间作出选择。

这是稀缺的结果。

--------- 个人、企业和社会都面临选择问题。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的真实代价。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必须进行选择,在多种用途中间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资源配置问题--- 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愿望。

这就引申出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即产品如何分配,应首先满足哪些人的欲望?2、狭义的资源配置的含义狭义的资源配置是指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

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基本问题事实上是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

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 黄油和大炮,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如下表:•经济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 Possibility Frontier):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资源总量增加、技术进步、灾害等•表现为:生产可能集的扩大(或者缩小)不同的经济制度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

浅析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职能定位

浅析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职能定位

把 政府 定位 为科技 资源配 置 的主体 ,然后 对 其职 能定位 进行 分 第 l 。显然, 国科技 资源 的入 ( 7位 我 配置规 模) 与其最 终效 果 ( 科
析, 为配 置效率 的提 高提供 一些意 见和建 议 。 技 国际竞 争力的综合 排名) 并不协 调, 不难得 出我 国科技 资源 由此
教兴 国” 口号的提 出, 们对科 技资源 的关注度越 来越 高, 等 人 而科 技 资源 本身是 国家可 持续发展 能力建设 的基础 , 国家竞 争力 的 是 基础。 因此 科技 资源对 经济 的发展 起到很 大 的促进 作 用 , 合理 其
二、 我国科 技资源 的现状
( ) 一 科技 资源配置 的现状 政府 在不 断完善 自己的职 能作用 同时 使得科 技资 源配 置过
员总数
4 l 9
出额
l 7
资料 来源 :中 国国际竞 争力 报告》 《
( ) 二 政府在 配置 过程 中发 挥作 用 的管 理现 状
计划和 市场是进 行科技 资源配置 的两种方 式, 由于科技 资 但
丁厚 德同志 认为 : 科技 资源 配置主 体是 科技 资源配 置的执 的配置 效率不 高这一 结论 。 “ 行主 体和 调控管 理主 体。 行主 体包括 大学 、 执 研究机 构 、 业 , 企 它 们是 执行 科学技 术活动 的实 体, 技 资源配 置 的基 础层 次 , 是 科 也 科 技资源 配置 的运行 层次 。调控 管理 主体 是各级 政府 职 能部 门 和 中介科技服 务机构 , 们对科 技资源配 置按市场 经济 和科技活 他
动 自身的规 律进 行分配 、 管理 、 控 、 调 评估组 合 , 使科 技资源 配置 达到 优化 目标 。 ”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作者:张序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带来的。

市场失灵可以划分为功能性失灵和结果性失灵。

根据市场失灵两种类型的不同机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引导性作用、弥补性作用和规制性作用,每类作用的发挥都需要相应的手段和路径。

〔关键词〕资源配置;市场失灵;政府作用〔中图分类号〕F1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4-0021-05〔作者简介〕张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一、引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要求“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这一重大理论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各不相同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资源优效配置必需的。

笔者认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具有引导性、弥补性、规制性作用。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在这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有形之手”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使资源配置更为有效。

二、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概念与综述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概念中的“资源”,指的是要素资源和利用要素资源生产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要素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是指能够创造产出的各种投入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精神等,他们是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的内生变量。

资源配置概念的产生源于要素资源的稀缺性(Short Supply)。

财政及其职能概述

财政及其职能概述

财政及其职能概述财政的主要职能包括:宏观调控、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在宏观调控方面,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的总需求,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的目的。

在收入分配方面,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的调节来促进社会公平,减小贫富差距。

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直接投入资金,推动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财政还具有监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税收和支出的调节,政府可以对市场进行干预,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财政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公共交通、卫生教育等,从而保障社会的福祉。

总之,财政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宏观调控、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监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财政政策的合理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财政是国家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手段,来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首先,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来调整经济的总需求。

在经济出现低迷时,政府可以减少税收,或者提高支出来刺激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或者减少支出来抑制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调节。

因此,通过税收和支出的调节,财政政策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在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方面。

其次,财政政策在收入分配上也有重要作用。

通过税收的调节,政府可以从富裕阶层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减小贫富差距,提高民生福祉。

在很多国家,政府征收所得税、财产税等多种税种来调节收入分配,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另外,财政政策也对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调整公共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以实现对经济结构的引导和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资源配置的原则
资源配置的方式
传 命 统 令 社 机 会 制 习 惯
市 场 机 制
配置
一、资源配置
• 资源短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资源短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 狭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 问题:生产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问题:生产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 生产--解决效率问题。 --解决效率问题 生产--解决效率问题。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包括效率、公平、稳定三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包括效率、公平、 条基本原则。 条基本原则。没有公平和稳定就不能实现效率的 提高。 提高。
B、公平原则 B、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所要求的公平与社会福利所认识的 公平是不同的, 公平是不同的,公共经济学应当从社会这一层 面来认识公平原则。 面来认识公平原则。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公平观,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公平观,不同的学 科领域对公平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济学家、 科领域对公平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济学家、 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等等, 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等等,他们对公 平的定义是不同的。 平的定义是不同的。 公平的最低线是什么? 公平的最低线是什么?
• 2.竞争失效。产品差别的存在、交易成本和费 竞争失效。产品差别的存在、 用阻碍资源自由流动、 用阻碍资源自由流动、存在规模效益的自然垄断 影响充分竞争;(电话、供电、供水行业) ;(电话 影响充分竞争;(电话、供电、供水行业) 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学校广播,路灯) ;(学校广播 B.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学校广播,路灯)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影响市场配置的效率; C.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影响市场配置的效率; 污染、蜜蜂采蜜) (污染、蜜蜂采蜜) 市场的不完全--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 --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 D.市场的不完全--风险的不确定性问题; 保险品种不丰富、贷款的提供) (保险品种不丰富、贷款的提供) E.偏好的不合理--被人低估的物品称为优质 偏好的不合理--被人低估的物品称为优质 -- 反之称为劣质品,如低估教育,高估香烟; 品,反之称为劣质品,如低估教育,高估香烟;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 F.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 息)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 G.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 分配不公问题。 H.分配不公问题。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第一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2,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3,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①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一公共部门,广义政府+非金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广义公共部门;统一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5、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6、财政学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7、相比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生了什么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行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能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也被公共经济学广泛使用;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政府的职能和经济行为归纳为配置、稳定和分配三方面;这三大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10、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三个命题构建起来的;1共同利益问题 2公平分配问题 3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原则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1、资源稀缺的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2、资源最优配置的涵义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配置优化主要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也就是说,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更多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它只注重效率问题,而不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及宏观经济稳定的等;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1 效率Efficiency: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做任何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通过市场机制来到达,其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最优;2公平Fair: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对公平又不同的标准;公平的衡量标准有两个:①劳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以几何图形表示的社会财富分布状况;②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由劳伦兹曲线而来,是劳伦兹曲线的指数化;3 稳定Stable:指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之中;衡量的标准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无论作任何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大大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①基本前提:产品总的净社会受益非负;TSRTotal Social Revenue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TSCTotal Social Cost;TSR-TSC=净社会受益>0;该条件保证了某项目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但要达到“帕累托最优”还需满足下面的条件:②总社会受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受益最大化;当配置在每一种产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总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SR=MSC;MSRMarginal Social Revenue所增加的满足程度;MSCMarginal Social Cost的资源消耗的价值;MSR>MSC,每多生产一个单位这种产品所增加的效益大于所消耗的成本,这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产品上可以获得追加的效益;MSR<MSC, 每多生产一个单位这种产品所增加的效益消于所消耗的成本,这是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产品上必然会遭受亏损;只有当MSR=MSC,配置在该种产品生产上的资源的总的净效益才实现了最大化;4、资源配置方式●习惯——传统社会的习惯●命令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的;5、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在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供求状况决定着价格的变化;概括的说,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下是这样解决的:①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他们每天做出的购买这种东西而不是那种东西的决策;企业收到利益的驱使,被引向生产需求和利润高的产品,离开那些利润较低的部门;②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取最大利润,生产者的唯一办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以把成本压缩到最低点;③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些市场决定工资率、地租、利息率和利润,这些又构成人们的收入;因而,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6、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①人数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不存在市场垄断②产品是同质的;③自由进入和退出各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④完全的信息或知识;除以上工人的特点,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还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⑤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一致性;即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个人,都一致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同样,生产者也一致地追求林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理性的;⑥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能够购买的单位,从而使物品的所有权具有确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经济利益和成本能以价格来计量;⑦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为私人所有;⑧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经济;⑨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的情况,也就是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收益越大的情形;7、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 竞争失效;产品非同质、规模经济、自然垄断、交易成本阻碍市场的自由进出;2公共产品问题;由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投入大、收效慢,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 3外部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收益有着显著的外溢性;这类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对他人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或收益,但并未因此进行赔偿报酬,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一个企业进行核算时往往不予考虑,故将这种现象,其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收益;成本外溢,如污染;收益外溢,如教育4市场的不完全;有些产品是市场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的,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有些投资大、高风险、获益周期长的产业,私人部门是不敢贸然经营的,比如某些高科技新型产业等;在这些领域也是需要政府部门介入的;5;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的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现实的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可能某种产品能给个人带来较大的利益,但消费者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给予它较低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在很低的价格下才愿意购买;或者相反;例如低估了教育的好处而高估了香烟的好处;人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把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这两种情况都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6信息的不完全;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是指生产者及消费者不仅充分掌握市场当前出现的情况,而且了解明天、后天出现的事情;但是由于市场的日益复杂化,私人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很不足,信息的不充分会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从而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7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对于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市场可以自发的进行调节,但是一种事后调节,并且是采用经济危机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验表明,这种调节的代价太高昂,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另外,一些政治上、地理上的障碍也使得市场自发调节功能受到限制;这就为政府部门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依据;8 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只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市场竞争在实现效率的同时,有可能产生极大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如果经济最初处于不公平的状态,那么越是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可能达到的收入分配结果越是不公平,也就是越高的效率,往往自发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要素和财富的最初分配恰恰是不公平的,人们进入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这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机构、遗产继承、性别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能给经过竞争达到的最终分配结果往往更加不公平;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而且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8,这时就存在一个福利的增进,也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改善;9、混合经济的定义及特点,以政府经济政策补足个人经济政策,以政府调节补足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特点:1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些公共目标;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决策;3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是介于自由放任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集中计划这两种极端方法之间的“中间方法”;4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私人企业、国家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而建立起经济上的合作关系;5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加入经济过程而造成的个人经济自由的相对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择政府的自由而得到补偿;10、造成各国混合经济体制差异的因素1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2各国社会与政治的结构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11、各国的混合经济体制1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体制2以英国和瑞典等国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3以德国为典型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4以法国为典型的强调供求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混合经济体制5以日本为典型的国家发展导向型混合经济体制1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1资源配置;含义——政府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引导物资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一定的资产、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布局的功能;目标——保证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只能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好“外部性”问题等等;②财政补贴:刺激私人企业生产供给不足的产品;公共支出③政府购买:购买私人产品以刺激该产品的生产,扩大供给效果;④财政投资;补贴弱势群体手段;“劫富济贫”税收、国债等调控配置资源:通过调整税率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采取科学的财政政策和手段直接配置和间接引导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2 收入分配;含义——通过财政的无偿分配,调整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和改善社会福利状态;目标——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必要性——市场机制是以效率为准则的,因而不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若社会之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社会矛盾就会不断的激化,进而阻碍效率的提高;为解决这一矛盾,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个人分配,使之达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状态,即公平状态,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为了促进效率的改善,各国的财政政策的目光逐步从注视高收入向低收入人群装换,实施反贫困战略;政府可将征收累进所得税筹集的收入用于公共事业投资,以利于低收入阶层;政府可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对日用品进行补贴;3 稳定经济;含义——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势态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必要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导致经济增长中的波动,若振幅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振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对此,政府不能坐视;手段——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自动稳定器”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以及采取其他的辅助措施,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实现总供求的平衡;就财政政策的选择而言,主要是相机抉择,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或紧缩型财政政策,使整个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3;现象:1有限信息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执行与生效时滞;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14,或者说,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大体上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含义: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绝大多数商品要由供求双方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②正确发挥和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虽有促进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提供重要条件,也是克服市场不足和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1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特征: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①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如,灯塔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许增加供给成本;②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网络等;2、产品的四种类型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2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产品3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4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3,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它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4,如果有公共产品或劳务存在,,“免费搭乘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则是没有一个能享受到公共产品或劳务的好处;5、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的实现条件可以具体的写成:MSR=∑MR i=MSC;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任何人都可以消费,而且只能视为同等消费;每个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全社会对公共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应该由每个人愿意支付价格的加总得到,如果多数人对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不满意,就可能出现“用脚投票”的现象;因为消费者的出价是与其消费公共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一致的,所以所有消费者出价的总和就是其边际效用的总和,即社会边际收益;这样在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的那个点,实现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公共产品的价格事实上就是税收;关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分析基本上是假定以个人缴纳的税收来负担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6、混合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有效供给各有什么特点政府提供的产品中更多的还是仅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即所谓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主要类型及有效供给的特点:①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最优化配置要求产品和劳务的定价原则是:单位价格=边际成本;许多基础设施运行的边际成本为零,理应由政府来提供,但其排他性是可能的收费,可有私人提供;然而收费将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垄断利润+社会福利净损失,征税与政府提供则更好;②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有些基础设施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免费供应会出现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私人提供,能解决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但是要考虑定价,以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③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狭义的准公共产品;有些产品所提供的利益部分由所有者享有,部分可有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如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称为准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外溢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政府资助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较低的价格股利消费,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由于某些公民可以受到直接的利益,所以也应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7受损失,而他们却无法为此得到补偿,这就是成本的外部化,或称负的外部性;8、外部效应的分类(1)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收益(2)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收益(3)生产的外部负效应生产的外部成本(4)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成本(5)公共资源问题9、如何克服外部效应1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①一体化②产权与科斯定理③社会制裁;即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定理有效性的条件是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外部性的价值或损害容易确定;否则,当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当事人时,这种谈判协商的成本可能会高到使谈判和交易成为不可行的程度; 2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有效的克服和纠正外部效应;如政府出资开展环境保护、提供医疗救助等;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还时常伴以其他手段;较常用的有:罚款或征税;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1、什么叫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攻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似乎对政策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公共选择的目的:提高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前提条件: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入口是将决策环境划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非市场环境中的决策至少要明确两个前提假设:①价格能够完全反映出消费者的偏好;②市场环境中的企业能够提供所有消费者所需的产品;非市场决策与市场决策的一项重要区别是:对市场决策而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和消费者基本上拥有同等的决策权力来改变市场行为;对于非市场决策而言,政府拥有更多影响非市场行为的权力;2、对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他们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经济活动中的个人时刻在追求个人私利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采用了基于“谋求最大发展自我利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其逻辑起点就是经济人的概念;公共选择理论颠覆了政治学关于政治任是大公无私的假设前提,认为政治人和经济人可以是同一个人:是一个人兼有两个角色;在经济领域自私的人不可能在政治领域变的无私;并且要用经济学的眼光考察政治领域的事件;3、个人偏好如何才能转为社会偏好,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一转变过程投票是个人偏好的显示,所有个别投票的加总就是社会或集体选择的结果,换言之,就是投票是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变的途径和形式;影响因素:1 投票行为所显示的个人偏好信息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对于一项方案,它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比较关系是很难做出判断的;2人们在投票的过程中,往往不是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偏好;这里会出现几种情况:①隐瞒偏好;如果人们将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显示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人们可能会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②策略性投票;当采取策略性的投票方式会取得更有利于自己的选举结果时,人们也不会显示自己的真实偏好;③无意参与投票;由于在实际的民主制度中,对于个人来说,投票与否往往对最后选举结果影响不大,虽然投票成本本身并不高,但是与投票的收益相比就不能忽视了,这使得人们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很低,不愿意显示自己的偏好;④偏好强度差异;即使人们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偏好,但不同个人或集团偏好的强度不同,这样政治程序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反映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时更多反映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要保证投票行为能为实现人们的偏好,必须要投票行为发生前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选民真实、完整地显示自己地偏好;4、阿罗研究了社会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他的分析是通过以下假设进行的1理性假设 2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3帕累托效率状态 4无限制区域 5非独裁性5、民主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6、多数投票原则。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一、完全竞争市场中社会资源配置市场机制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市场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价格竞争,价格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最灵敏的信号。

完全竞争市场即没有任何垄断的市场,企业集中度较小,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做出市场价格决定,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充分反映商品价值和效用,完全体现市场供需情况。

市场主体的假设为经济人,其一切行为都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市场需求(消费者、消费量)增加,价格上升,刺激投资、生产,资源聚集,扩大就业,生产(生产者、产品)增加,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或者需求变动小于供给变动,价格下降,投资减少,资源抽逃,生产萎缩,失业增加,经济萧条。

资源聚集高利润产业。

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转移总是以逐利为目的,优胜劣汰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政府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原因)由于资源市场本身的特点,容易发生市场失灵现象,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不,包括;2、不完全市场,主要指某个市场缺失导致其关联市场缺失,如铁路与钢铁厂的问题;3、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4、的供给缺失;5、分配上的;6、信息不完全由于市场失灵,会带给社会很多负面影响,包括市场的垄断和缺失,公共产品无人供给,社会分配不均衡,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而这些情况不是能单纯靠市场机制所能够解决的,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来规划制定,干预。

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的最好功能,就是保持市场的充分、完全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持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1.引导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不能很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区域性、系统性经济风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

如何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

如何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

如何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管理机构,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而在这一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高效性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效能和对社会的贡献。

因此,为了提升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资源配置的程序和标准。

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资源入库系统,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登记和管理,形成资源一览可知的数据库。

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资源配置流程和管理细则,明确资源配置的权限和责任。

二、强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各类资源的信息纳入到统一的数据库中,以便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等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三、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部门应根据各项工作任务和公共服务需求,合理划定预算范围和预算额度,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大对资源利用效果的监督和评估力度,及时调整预算安排,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推动行政审批改革行政审批改革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应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服务等措施,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政府部门还要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部门的优秀人力资源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高效的绩效考核和晋升制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内部知识管理和共享,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势,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率与公平
历史意义: 1、有助于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确立并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2、有助于冲破和消解平均主义式、绝对的平等观;
3、在客观上印证了发达的经济基础对于实现真正社会公正的极端 重要性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局限性
1、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
2、没有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政策2个层面的公正问题;
效率的含义
帕累托最优(效率)vs.帕累托改善(改进)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 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 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 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 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帕累托效率意味着 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主要原因------市场失灵
食 品 安 全房ຫໍສະໝຸດ 高速上涨垄断公地悲剧
公 地 悲 剧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 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 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 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
公共部门效率与资源配置
小组成员:吕绪瑞、马婷婷、蔡亚芸、 韩金伶、李莹、张艺凡、闫莉娜、董筱

社会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原则:
效率、公平、稳定
公共经济职能为 ——参与资源配置

——协调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稳定
大家都知道:市场可以进行资源配置,那为什么 公共部门还要参与资源配置呢?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 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 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 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帕累托最优
假设社会中只有A、B两个人,横轴 代表A的 福利水平,纵轴代表B的福利水平,由于 社会资 源是有限的,因此曲线WW’(福利边界) 就表示 A和B之间两人可能达的福利水平的各种 可能组合。 在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帕累托最优状 态。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 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1帕累托最优----效率 2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
什么是效率?
●基本含义: 指产出与投入之比达
到最大
●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 经济资源没有浪费, 或对 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 , 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 表达。
—— 曼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含义: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 西的特性。即经济蛋糕的大小。


1、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 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 态。(非损人不利己) 人们通常也把能使至少一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人的境况变坏的资 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非损人利己) ,所以帕累托最优状 态也就是已不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可以利用的政策工 具


一、公共支出 1)直接提供公共产品 2)财政补贴 3)政府购买支出
二、政府税收

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会失灵



表现: 1信息有限 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 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 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 5成本过大
延生思考: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竞争失效 2公共产品问题 3外部性问题 4偏好不合理 5信息不完全 6市场不完全 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由于市场的失灵
所以需要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
资源最优配置
要做到资源最优配置,要遵循“效率”“公平” “稳定”

效率原则:
3、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 4、将这一提法泛化并覆盖非经济领域,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5、意味着现代政府主要职能的错位; 6、对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定位有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负面效应
1、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 2、不利于改革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3、不利于公正合理地社会结构的形成;
4、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