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PT2262芯片

2262/1.2M=2272/200K 组合的,少量产品用2262/4.7M=2272/820K2262 IR是2262系列用于红外遥控的专用芯片,可以按照下面的图纸进行接线,可以通过调整发射端Rosc电阻的大小使接收距离最远,发射端电阻的调整范围390~420K。
PT2262-IR 和PT2272-M6 做红外发射和接收芯片谁能给我一张可行的电路图红外可以试试这个,要注意两个芯片的震荡电阻的选用,频率要匹配,还有编码脚的匹配,不是很必要可以都悬空提问者评价其实我第一个就是这个只不过没有按下按键时,数据口被悬空了问题就在这里,,,PT2262/2272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芯片。
其中发射芯片PT2262-IR将载波振荡器、编码器和发射单元集成于一身,使发射电路变得非常简洁。
接收芯片PT2272的数据输出位根据其后缀不同而不同,数据输出具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方式,方便用户使用。
后缀为“M”为“暂存型”,后缀为“L”为“锁存型”,其数据输出又分为0、2、4、6不同的输出,例如:PT2272-M4则表示数据输出为4位的暂存型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线接收头就是将PT2262的1-8脚和10-13脚都是地址编码脚,他们都可以设置三种状态,高,低,高阻(悬空),也就是是说可以接地,接电源,以及悬空。
PT2262地址码的修改是要和PT2272同步进行的,即pt2262和pt2272(它的地址码设定脚同pt2262的一样是1-8脚和10-13脚)的地址编码脚对应的管脚的状态要一样,比如的PT2262的1脚接地,2脚接电源,其他地址码管教悬空,那么PT2272的1脚也必须接地,2脚接电源,其他地址码管脚悬空,这样才能实现解码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组合到一起的元件,这些元件完成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所有红外线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的串行数据对30~56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芯片系统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遥控小车实验报告

遥控小车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单片机等微型处理器在控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
加之其易于使用、性价比高,所以用该类型芯片开发的产品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
我们正是看中了单片机处理器的这些优点,经过性价比的分析设计了出了基于51系列的A T89S52处理器的电动遥控小车。
本作品主要采用红外发送和红外接收技术,利用PC838红外接收管接收红外遥控发出的信号,然后将数据传送至AT89S52单片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控制L297电机驱动。
实现小车遥控控制的功能。
二、模块分析1、红外控制模块方案一:红外发射器使用PT2262/PT2272芯片搭建而成,红外接收模块使用PC838红外接收管搭建。
方案二:红外发射器直接使用市场现成的红外发射模块。
由于自己搭建的红外发射器不稳定,且干扰因素多,综合考虑,红外发射器采用市场现成模块电路。
红外接收模块由红外接受管PC838及相应器件搭建。
红外遥控原理:一般红外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
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接收方一般使用TL0038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当TL0038接收到38kHz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电视遥控器工作原理解析

电视遥控器工作原理解析电视遥控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之一,它能使我们远距离操作电视机,便捷地切换频道、调整音量等。
本文将解析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技术背后的原理与机制。
一、红外线遥控技术电视遥控器采用的是红外线遥控技术,这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线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的技术。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频率范围在红色可见光下方,人眼无法直接看见。
电视遥控器内置了红外发射器,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它会向电视机发射红外线信号。
二、编码与解码红外线遥控技术采用编码与解码的方式来实现指令的传输和识别。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会根据不同按键产生对应的编码信号。
这个编码信号包含了按键的信息,如频道切换、音量调节等指令。
电视机内部的红外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个编码信号,并通过解码器将其解析成对应的指令。
三、红外线接收与解析电视机内置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红外线信号后,会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器内部的算法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将编码信号解析成对应的指令。
通常,电视机和遥控器之间会有一套事先约定好的编解码规则,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与解析。
四、指令执行解析得到的指令会通过内部电路的控制,进而执行相应的功能。
比如,当我们按下“电源”按键时,遥控器会发射红外线信号,经过解析后,电视机的内部电路接收到“开关机”指令,并实现电源的开关操作。
类似地,调整音量、切换频道等功能都是通过发送不同的指令来实现。
五、其他功能除了基本的遥控功能外,现代电视遥控器还配备了一些其他的功能,如菜单、互联网访问、游戏等。
这些功能通过增加按键、改变编码规则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电视遥控器还提供了语音、手势等更加智能化的操作方式。
综上所述,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红外线遥控技术,通过编码、解码与指令执行来实现远程控制。
虽然具体细节可能因厂商和型号而异,但整体的工作原理基本相似。
电视机遥控器是什么原理

电视机遥控器是什么原理
电视机遥控器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技术控制电视机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红外线或者无线电信号,将用户的指令传输给电视机,实现远程操作。
下面将对电视机遥控器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1. 无线电原理:有些电视机遥控器采用无线电技术传输信号。
这种遥控器内部搭载了一个微型无线电发射器,当用户按下按钮时,发射器会启动并发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电视机上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解析成对应的指令执行相应动作。
2. 红外线原理:另外一些电视机遥控器采用红外线技术传输信号。
这种遥控器内部使用红外发射二极管,当用户按下按钮时,红外线二极管会发射出红外线信号。
电视机上的红外线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将其解析成对应的指令执行相应动作。
3. 编码解码原理:电视机遥控器一般使用编码解码原理。
在发射信号之前,遥控器会对用户按下的按钮进行编码,以保证电视机能够正确解析接收到的信号。
电视机上的解码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转换成电视机能够理解的信号,从而执行对应的指令。
总结来说,电视机遥控器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使用无线电或红外线技术传输信号,并通过编码解码原理保证信号的正确性,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电视机的功能。
遥控器原理

红外遥控器的原理一. 关于遥控器遥控器其核心元器件就是编码芯片,将需要实现的操作指令例如选台、快进等事先编码,设备接收后解码再控制有关部件执行相应的动作。
显然,接收电路及CPU也是与遥控器的编码一起配套设计的。
编码是通过载波输出的,即所有的脉冲信号均调制在载波上,载波频率通常为38K。
载波是电信号去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变成光信号发射出去,这就是红外光,波长范围在840nm到960nm之间。
在接收端,需要反过来通过光电二极管将红外线光信号转成电信号,经放大、整形、解调等步骤,最后还原成原来的脉冲编码信号,完成遥控指令的传递,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红外线发射管通常的发射角度为30-45度之间,角度大距离就短,反之亦然。
遥控器在光轴上的遥控距离可以大于8.5米,与光轴成30度(水平方向)或15度(垂直方向)上大于6.5米,在一些具体的应用中会充分考虑应用目标,在距离角度之间需要找到某种平衡。
对于遥控器涉及到如下几个主要问题:1. 遥控器发出的编码信号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必须发出波长范围在940nm左右的的红外光线,因为红外线接收器的接收二极管主要对这部分红外光信号敏感,如果波长范围不在此列,显然无法达到控制之目的。
不过,几乎所有的红外家电遥控器都遵循这一标准。
正因为有这一物理基础,多合一遥控器才有可能做成。
2. 遥控器发出一串编码信号只需要持续数十ms的时间,大多数是十多ms或一百多ms重复一次,一串编码也就包括十位左右到数十位二进制编码,换言之,每一位二进制编码的持续时间或者说位长不过2ms左右,频率只有500kz这个量级,要发射更远的距离必需通过载波,将这些信号调制到数十khz,用得最多的是38khz,大多数普通遥控器的载波频率是所用的陶瓷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的1/12,最常用的陶瓷振荡器是455khz规格,故最常用的载波也就是455khz/12=37.9khz,简称38k载波。
此外还有480khz(40k)、440khz(37k)、432khz (36k)等规格,也有200k左右的载波,用于高速编码。
红外线遥控解码原理

红外线遥控解码原理一、引言红外线遥控解码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技术应用,广泛用于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中。
通过红外线遥控解码技术,可以实现遥控器与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方便人们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本文将介绍红外线遥控解码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二、红外线遥控解码原理红外线遥控解码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信号的特点进行解码。
遥控器通过按键操作产生一系列的红外信号,这些信号被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去,然后被接收器接收并解码。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外线遥控解码的原理。
1. 红外线信号的特点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0.75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
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红外线具有较好的穿透性,能够穿透一些物体,比如空气、玻璃等。
同时,红外线的波长也决定了它能够被人眼所感知。
2. 红外线遥控信号的编码方式红外线遥控信号一般采用脉冲宽度编码(Pulse Width Encoding)的方式进行编码。
即通过调节红外线信号的脉冲宽度来表示不同的信息。
通常会将一个编码周期分为若干个时间单位,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脉冲宽度决定了信号的状态,比如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
3. 红外线遥控信号的解码方式红外线遥控信号的解码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解调和解码。
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解码是指将解调后的电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按键信息。
解调通常采用红外线接收头来完成,红外线接收头是一种能够感知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红外线接收头内部含有一个光电二极管,当红外线信号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时,会产生一个电压信号。
通过对这个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可以得到解调后的电信号。
解码是将解调后的电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按键信息。
解码一般采用红外线遥控解码芯片来完成,这些芯片内部包含了一系列的逻辑电路和存储器,能够根据输入的电信号解码出对应的按键信息。
不同的遥控器厂商和设备类型会使用不同的解码协议,因此解码芯片需要根据具体的解码协议来进行解码。
三、红外线遥控解码的实现方式红外线遥控解码可以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五讲 红外通信模块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一、 无线传输介质
二、 红外通信模块(ZHX1010)介绍
三、 单片机与红外收发模块ZHX1010的 应用设计
一、 无线传输介质
• 指无须架设或铺埋电缆或光缆, 把数据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后直接 通过自由空间进行传送;在计算 机网络中同时起传输通路和信号 载体的作用 • 无线传输介质使用不同频率的电 磁波,按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 等。
IrDA红外通信
红外数据通信特点
它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 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 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 线的数据收发。 主要是用来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 使得跨平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简单到只需彼此相对; 新的通信标准兼容早期的通信标准; 小角度(30度锥角以内),短距离,点对点直线数据 传输,保密性强; 传输速率较高,目前4M速率的FIR(高速红外)技术已被 广泛使用,16M速率的VFIR技术已经发布。
红外线技术光电器件
红外光发射器件: 激光二极管(LD: Laser Diode) 光发射二极管(LED: Light-emitting Diode) 红外光接收器件: 光电二极管(PIN):价格便宜,容易加载 雪崩二极管(APD)
典型红外数据传输模型
微 控 制 器 、 PC 机 、 网 络 等
实例:用AT89S51单片机制作红外电视遥控器
原理图
设计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
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 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 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 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 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 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 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 进制的“1”。
(完整word)自学习万能红外遥控模块简介 - ChinaUnix博客-专业IT技术博客

自学习万能红外遥控模块软、硬件设计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
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较多的遥控方式,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各产生的遥控器不能相互兼容。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万能遥控器只能对某几种产品进行控制,不是真正的“万能”,而且不能对新上市的产品进行控制。
所以,如何实现对种类繁多得红外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是本系统必须解决得任务之一。
本模块用单片机对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转发的方法,由于只关心发射信号波形中的高低电平的宽度,不管其如何编码,所以能实现绝大部分红外设备的遥控。
自学习万能红外遥控模块整体框图如下:本模块主要要实现的功能为:●管理键盘和液晶,用户进行红外遥控器的学习等操作;●学习各种红外设备的编码并记录保存下来;●将学到的红外设备的编码发射出去,实现对红外设备的遥控;●与系统主机进行通讯,执行主机发送过来的命令,实现远程控制。
一.硬件设计1.红外信号的的发射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
用遥控脉冲信号调制38kHz方波,然后将已调波放大,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得到遥发射信号.该部分原理图如下:图中,与非门4011组成振荡电路,通过调整电阻VR3的值可调整调制频率。
SEND脚连接单片机,是信号的输入端。
有些遥控器的载频可能是40kHz,只须稍微加大发射功率仍然可用38kHz载频使其接收电路动作。
2.红外信号的接收和波形测量所有红外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片机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级,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38Hz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详解

38Hz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详解38Hz 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详解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 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
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电视机遥控器工作原理

电视机遥控器工作原理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电视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之一,其遥控器更是让我们能够方便地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和频道等功能。
那么,电视机遥控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电视机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一、红外通信原理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通信技术。
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5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红外线是人眼无法看见的,但可以被电子设备感受并进行信息交流。
电视机遥控器内部搭载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来控制电视机,接收器则用于接收电视机发出的红外信号。
二、编解码过程电视机遥控器内部有一个固定的编码器,它将按键操作转换为特定的数字编码。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任意一个按键时,编码器会识别并生成对应的编码信号。
在电视机方面,接收器终端会使用红外接收芯片对由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进行接收。
接收到的信号会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过程,然后通过译码器将红外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遥控器编码信号和电视机接收到的解码信号应当是一致的。
因此,电视机上也内置有一个解码器,用于将接收到的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控制命令。
三、通信频率为了避免不同电器设备之间的干扰,电视机遥控器使用了独特的通信频率。
一般来说,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是38千赫兹的频率。
通过设备内部的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遥控器能够准确地在特定频段发送红外信号。
四、电池供电电视机遥控器通常使用AA或AAA电池作为电源。
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电池会提供所需的电能。
由于红外信号发送时需要较大的电流,因此电池选用了高容量且输出电流稳定的型号。
五、光通信与控制信号电视机遥控器在工作时,会通过红外线发送控制信号。
这些信号在遥控器按键时产生,并且会以不同的频率和编码方式进行传输。
电视机的接收器会根据编码信号解码并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打开电视、调整音量或者切换频道等。
总结起来,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通信原理,通过编解码过程和独特的通信频率实现与电视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电视机遥控器原理详解

电视机遥控器原理详解电视机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
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内装有一个叫‘中央处理器’,英文叫CPU,它是电视机的电脑,CPU在制造时就将电视机各种菜单密码信息输入其中,电视机的遥控发射器只要发出与之对应的密码就可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了。
组成部分电视机遥控器主要由形成遥控信号的微处理器芯片、晶体振荡器、放大晶体管、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键盘矩阵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微处理器芯片IC1内部的振荡器通过2、3脚与外部的振荡晶体X组成一个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480kHz)。
此信号送入定时信号发生器后产生40KHz的正弦信号和定时脉冲信号。
正弦信号送入编码调制器作为载波信号;定时脉冲信号送制扫信号发生器、键控输入编码器和指令编码器作为这些电路的时间标准信号。
IC1内部的扫描信号发生器产生五中不同时间的扫描脉冲信号,由5~9脚输出送至键盘矩阵电路。
当按下某一键时,相应于该功能按键的控制信号分别由10~14脚输入到键控编码器,输出相应功能的数码信号。
然后由指编码器输出指令码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在载波信号上,形成包含有功能信息的高频脉冲串,由17脚输出经过晶体管BG放大,推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D发射出脉冲调制信号。
工作原理现在使用的遥控器使用的频率都是38KHZ,是用一定方式对不同的按键进行编码,通过专用的集成电路产生调制波,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出去。
电视机接收之后进行解码再执行相应的动作。
不同频率的红外脉冲信号对应不同的命令,而这种脉冲是用石英实现的,通电之后石英的震动频率非常快而且很均匀,所以可以用它实现不同的脉冲频率。
[1]红外遥控系统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遥控器的原理

咱们此刻利用的遥控器利用的频率都是38KHZ,它是用必然方式对不同的按键进行编码,通过专用的集成电路产生调制波,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出去。
电视机接收以后进行解码再执行相应的动作。
遥控器里确实是几个部件:电源输入电路;键盘输入电路;CPU;起振电路;输出电路。
电源输入电路:电池电压(+3V)通过电池架到电路板,再经电解电容滤波后给CPU和红外二极管供电。
键盘输入电路:胶皮键接触的电路板脸部份,输出按键相应指令信号送到CPU。
CPU:确实是集成块或外围电路元件组成,确实是受到按键相应指令信号后输出相应的信号送给输出电路(给三极管的b极)。
起振电路:2个瓷片电容和1个晶振(445M)组成,它形成一个CPU正常工作的频率供给CPU。
输出电路:由1个三极管和红外二极管组成,三极管的b极收到CPU的指令信号后,按指令信号的不同来操纵红外二极管的导通状态,红外二极管在三极管的操纵下发出不同的红外线信号。
故障检修:1.遥控距离变短:改换红外二极管;2.有的按键不行使:清除面板赃物,改换按键碳面;3.没有动静:测三极管的b极电压,按按键时有电压转变,假设无转变,改换晶振;假设有,测红外二极管的电压,按按键时有电压转变,改换红外二极管;4.以上都正常,CPU损坏,判死刑。
很多电器都采纳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第一咱们来看看什么是红外线。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确实是利用波长为~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操纵信号的。
、经常使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样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份。
发射部份的要紧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事实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一般发光二极管,因此在其两头施加必然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利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一般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电视遥控器红外传输

电视遥控器红外传输红外传输技术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其中之一就是电视遥控器。
通过红外传输技术,我们可以方便地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频道切换、音量调整等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视遥控器红外传输技术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一、红外传输技术原理红外传输技术是利用红外线将信息传输给接收器的一种通信方式。
红外线在光谱中位于可见光的下方,具有较高的频率,但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电视遥控器发射的红外信号,通过特殊的编码方式携带着具体的指令信息。
二、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电视遥控器主要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构成。
发射器将用户按下的按键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红外编码信号,并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出去。
接收器则使用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发射器发送的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送入电视机的解码器进行解码。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用户可以通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来对电视机进行控制。
三、红外传输技术的优点1. 方便:红外传输技术使用无线方式进行通信,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没有物理连接线,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2. 高效:红外传输技术传输速度快,信号传输相对稳定,可以确保遥控器的指令准确传输。
3. 兼容性强:绝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支持红外传输技术,不仅限于电视遥控器,还可用于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各种遥控器。
四、红外传输技术的应用红外传输技术在电视遥控器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被应用在其他领域:1. 家庭娱乐系统:红外传输技术可用于电视遥控器、机顶盒遥控器等,帮助用户轻松控制多种家庭娱乐设备。
2. 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红外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投影仪、幕布、音响等设备的集中控制,提高办公效率。
3. 医疗设备控制:医院中的一些医疗设备也采用红外传输技术,使医护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各种设备。
4. 家居自动化领域:通过红外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家中的照明、窗帘、温度等各种设备的便捷控制,提升家居舒适度。
总结:红外传输技术通过红外线将信息传输给接收器,实现了电视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的无线通信。
51单片机解码红外遥控器原理

51单片机解码红外遥控器原理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专用集成发射芯片来实现遥控码的发射,如东芝TC9012,飞利浦SAA3010T等,通常彩电遥控信号的发射,就是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和系统码(由0和1组成的序列),调制在38KHz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
不同公司的遥控芯片,采用的遥控码格式也不一样。
较普遍的有两种,一种是NEC标准,一种是PHILIPS 标准。
NEC标准:遥控载波的频率为38KHz(占空比为1:3);当某个按键按下时,系统首先发射一个完整的全码,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
一个完整的全码=引导码+用户码+用户码+数据码+数据反码。
其中,引导码高电平4.5ms,低电平4.5ms;系统码8位,数据码8位,共32位;其中前16 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 位为8 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收端根据数据码做出应该执行什么动作的判断。
连发代码是在持续按键时发送的码。
它告知接收端,某键是在被连续地按着。
NEC标准下的发射码表示发射数据时0用“0.56ms高电平+0.565ms低电平=1.125ms”表示,数据1用“高电平0.56ms +低电平1.69ms=2.25ms”表示即发射码“0”表示发射38khz的红外线0.56ms,停止发射0.565ms,发射码“1”表示发射38khz 的红外线0.56ms,停止发射1.69ms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体化接收头收到38kHz 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所以一体化接收头输了的波形是与发射波形是反向的,如图PHILIPS标准:载波频率为38KHz;没有简码,点按键时,控制码在1和0之间切换,若持续按键,则控制码不变。
一个全码=起始码‘11’+控制码+用户码+用户码,如图所示。
红外遥控总结

对于红外遥控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认真的学习。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对于不同电视的遥控只能控制对应的电视呢?这就需要了解其中的原理了。
红外遥控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但前提是遥控的编码。
因为在整个红外遥控系统中是由遥控发射(红外发射头发射)和接收物接收(红外接收头接收)。
两者缺一不可,这就有了编码和解码的两个概念了。
遥控器里面发射器的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分为:脉冲宽度调制和脉冲相位调制。
而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脉冲宽度调制了。
我们就讲一下用的广泛的吧!其编码原理如下:现以日本的NEC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NEC码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码,其中前面的24位是地址码(相当于每一个遥控器的唯一的身份):这就保证了一个遥控只能对它所对应的电视遥控了,对其他的电视无法控制(这里的遥控物不一定是电视,还可以是车,飞机等要控制的物体)。
那后8位就是数据码:就相当于遥控器上的每个按键的唯一身份。
也是唯一的。
按这样分的话,一个遥控器的按键可以有2的8次方(256)个按键。
这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想实现的功能远远小于256种(在一个遥控器上),因为我们没必要,同一个按键也可以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
例如:我们电视上的开关键就可以控制开与关两种功能。
一般地,一个遥控器的所有按键的前24位码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每个按键的编码。
如上图所示是以个编码的原理,它是通过"0"和“1”编码的。
从整体来看:发射一个信号的信号里包括前导码(9ms 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24位的地址码和8位的数据码。
再看上图:遥控发射码“0”所确认的是0.56ms的高电平和0.56ms的低电平。
遥控发射码“1”所确认的是0.56ms的高电平和1.685ms的低电平。
这样的话,区分“0”和“1”的标准时(2.25+1.125)/2=1.68ms如果延时的时间低于1.68ms就定义为“0”。
详解红外遥控器编码解码原理!

详解红外遥控器编码解码原理!红外遥控器原理介绍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红外遥控系统: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 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在发射端,输入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红外发射管发射,在接收端,接收管收到红外信号后,由放大器放大处理后还原成信号,这就是红外的简单发射接收原理。
1、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的主要部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如图1所示: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红外遥控是以调制的方式发射数据,就是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又可以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kHz≈38kHz。
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射管)内部构造与普通的发光二极管基本相同,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红外发射管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红外遥控器的原理

红外遥控器的原理红外遥控器的硬件电路红外遥控发射器由键盘矩阵、遥控专用集成电路、激励器和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
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通常是四位单片机)是发射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内部由振荡电路、定时电路、扫描信号发生器、键输入编码、指令译码器、用户码转换器、数码调制电路以及缓冲放大器等组成。
它能产生键位扫描脉冲信号,并能译出按键的键码,再经遥控指令编码器得到某键位的遥控指令(遥控编码脉冲),由38KHZ的载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载有遥控指令的调制信号激励红外二极管发出红外遥控信号。
红外遥控器发射硬件图当按下某个键时,发送电路就产生对应的编码,经过调制后,在输出端产生串行编码的脉冲。
这些脉冲经过驱动电路后由红外二极管发射出去。
当接收端接收到光信号后,先经过光放大器再经过专用解码芯片将其还原(解调)为串行编码脉冲,然后由接收电路按照编码解码的协议转换为相应的控制电平,最后由执行电路驱动开关等完成要求的操作。
遥控器里面是一个键盘编码器,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编码,在把编码调制到一个高频信号上,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发射的功率损耗;再把调制好的信号送给红外发光管把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过程恰好与此相反,首先由红外接收管收到微弱的信号,经放大后解解调(把高频载波去掉),再进行解码,就可得到遥控器发过来的数据。
红外遥控器的红外编码遥控系统中传输的数据是一串编码脉冲,也就是一组连续的串行二进制码,只是该脉冲是用调制过的载波表示的。
对于一般的遥控系统,此串行码由红外接收头解调后,作为微控制器的遥控输入信号,由其内部CPU完成对遥控指令的解码,设计人员通常利用红外编码解码专用芯片或者单片机研制各种红外遥控系统,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遥控。
目前市场上有成百上千的编码方式并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只是各芯片厂商事实上的标准,在自己的遥控器中使用自己指定的标准。
但由于早期的生产遥控芯片的厂家较少,主要集中在欧洲和日本,他们所使用的编码标准成为后续很多厂家遵循或者模仿的标准,也就是说很多厂家生产出自己的遥控器,但只是在脉冲宽度、数据位的个数上有一些变化,在整个码型结构上还是遵循的老厂家的标准。
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信号进行无线遥控操作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编码、传输和解码。
编码:红外遥控的发射器将需要操作的指令编码成红外线信号。
编码通常使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或脉宽编码调制(PWM)技术。
在编码过程中,将指令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特定的编码技术将这些数字信号转换成红外脉冲信号,以便发送给红外遥控器。
传输:编码完成后,红外遥控器的发射器将编码好的红外信号以无线方式传输出去。
通过红外发射器内的红外二极管,将编码好的信号转换为红外光脉冲信号,并以特定频率进行传输。
这些红外信号通常在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内,具体频率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设定。
解码:收到红外信号的接收器会将所接收到的红外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器会将红外光脉冲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与预先存储的密钥或指令进行比较,以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有效。
如果信号有效,解码器将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开启或关闭设备,调节音量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发射器将指令编码成红外信号,然后通过无线传输到接收器,接收器再将信号解码,最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红外遥控技术在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远程控制体验。
基于MSP430的低功耗RF-红外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MSP430的低功耗RF/红外控制器的设计
0 引言
在智能化家居控制系统应用中,无线通信和控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
为了实现对居室电器设备的集中无线控制,可采用电话遥控、手持遥控器进行远程或短距离的无线控制,但所控制和传输的信号都是RF 信号。
然而有些被控对象本身是用红外信号遥控的,例如电视机、空调,由于各种品牌的空调都有自己的红外编码信号,相互不能通用,这就给智能化家居控制系统中红外遥控器的集中无线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本文就基于MSP430 的低功耗RF/红外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介绍。
1 工作原理
大多数红外遥控信号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 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PWM 信号,如图1 所示。
各种品牌的红外遥控器的编码信号互不兼容[1][2]。
对该波形进行测量,并将高低电平的宽度存于Flash 中,而不管其如何编码。
当需要对远端的红外设备进行无线控制时,在内存中取出该数字序列,经Msp430 单片机中的捕获比较功能模块,将其还原成红外编码信号。
为了实现无线传输,将该信号调制到350MHz 或420MHz 的无线电波上进行传送。
由于红外编码信号的频率只有几十K 左右,而无线载波的频率是350MHz,以上变换的误差很小。
而防止产生误动作的关键是脉冲函数的宽度的选取。
采样频率越高,误差就越小,但内存的用量就越大。
本文选取采样频率为红外基波频率(20KHz)的6 倍[6][7]。
接收端的电路先将收到的调制信号解调,得到与图 1 相似的红外波形,。
遥控器发射的信号使用的频率是多少赫兹的,是如何被接收的?

遥控器发射的信号使用的频率是多少赫兹的,是如何被接收
的?
本行业问题,我来回答。
民用遥控器分为很多种,发射的信号使用的频率也不太一样,唯一一样的都是非授权频率。
电视遥控器:(红外)使用的频率是38Khz。
汽车遥控器:一般使用的频率是433.92Mhz和315MHZ。
各种模型类遥控器的频率更多了。
一般的车模和船模在26M到27MHZ之间有12个频点可以使用,在40MHZ有8个频点可以使用。
一般的空模在40MHZ有5个频点可以使用,在72MHZ有10个频点可以使用。
蓝牙的遥控的频段和目前的2.4G wifi完全重合,是现在2.4G的wifi的另一个干扰源。
以上就是目前我所知道的民用级遥控器的工作频率。
有发射端就必须有接收端,而且两者必须工作在同一频段,举个例子:两个上海人说上海话,我这个东北人一点儿也听不懂。
基本就是这个原理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AT89S51单片机制作红外电视遥控器
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
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接收方一般使用TL0038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当TL0038接收到38kHz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所以红外遥控器发送红外信号时,参考上面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图,在低电平处发送38kHz红外信号,高电平处则不发送红外信号。
单片机红外电视遥控器电路图如下:
C51程序代码:
#include <AT89X51.h>
static bit OP; //红外发射管的亮灭
static unsigned int count; //延时计数器
static unsigned int endcount; //终止延时计数
static unsigned char flag; //红外发送标志
char iraddr1; //十六位地址的第一个字节
char iraddr2; //十六位地址的第二个字节
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
void delay();
void main(void)
{
count = 0;
flag = 0;
OP = 0;
P3_4 = 0;
EA = 1; //允许CPU中断
TMOD = 0x11; //设定时器0和1为16位模式1
ET0 = 1; //定时器0中断允许
TH0 = 0xFF;
TL0 = 0xE6; //设定时值0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TR0 = 1;//开始计数
iraddr1=3;
iraddr2=252;
do{
delay();
SendIRdata(12);
}while(1);
}
//定时器0中断处理
void timeint(void) interrupt 1
{
TH0=0xFF;
TL0=0xE6; //设定时值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count++;
if (flag==1)
{
OP=~OP;
}
else
{
OP = 0;
}
P3_4 = OP;
}
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
{
int i;
char irdata=p_irdata;
//发送9ms的起始码
endcount=223;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发送4.5ms的结果码
endcount=117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前八位
irdata=iraddr1;
for(i=0;i<8;i++)
{
//先发送0.56ms的38KHZ红外波(即编码中0.56ms的低电平)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停止发送红外信号(即编码中的高电平)
if(irdata-(irdata/2)*2) //判断二进制数个位为1还是0
{
endcount=41; //1为宽的高电平
}
else
{
endcount=15; //0为窄的高电平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后八位
irdata=iraddr2;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八位数据
irdata=p_irdata;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八位数据的反码
irdata=~p_irdata;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flag=0;
}
void delay()
{
int i,j;
for(i=0;i<400;i++)
{
for(j=0;j<100;j++)
{
}
}
}
制作的实物如下图所示:
因为只是实验,所以顾不得外形的美观了,呵呵,不好意思献丑了!
照片中下面的是我电视卡所附的遥控器,中间的为电视卡红外接收头,上面的电路可用来“代替”原配遥控器来控制电视卡电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