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_49259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秋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B.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
C.新中国建立后的台湾
D.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南昌
正确答案:C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 )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武汉
正确答案:C
1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正确答案:D
16.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 )
A.大革命时期
B.“五四”退潮期
C.大革命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正确答案:B
3.七斤是哪个作家小说中的人物( )
A.沈从文
B.茅盾
C.鲁迅
D.叶绍钧
正确答案:C
4.30年代初,冰心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作品是( )。
A.《悟》
B.《分》
C.《超人》
D.《斯人独憔悴》
正确答案:B
5.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D.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过去、现在的北京人
E.对古都北京典型环境的风情描写
正确答案:ABCE
8.冰心"爱的三部曲"是()
A.《超人》
B.《烦闷》
C.《分》
D.《悟》
正确答案:ABD
9.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团体是()
A.创造社
D.《科尔沁旗草原》
正确答案:ABCD
2.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是( )
A.启蒙主义
B.为人生、改良人生
C.改造国民性
D.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E.美化人生
正确答案:ABCD
3.沈从文散文的思想特色有( ) ?
A.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小说
B.具有炽烈的湘西本土性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1

文学概论23秋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第二文本”是指()
[选项.A]社会意义的文本
[选项.B]作者意义的文本
[选项.C]读者意义的文本
[选项.D]象征意义的文本
[正确选择]:C
【题目】,()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非常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A]情感经验
[选项.B]现实经验
[选项.C]理想经验
[选项.D]理论经验
[正确选择]:A
【题目】,在文学体裁中,哪一种体裁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
[选项.A]诗歌
[选项.B]散文
[选项.C]小说
[选项.D]戏剧
[正确选择]:B
【题目】,情感的根源在于()。

[选项.A]主观世界
[选项.B]客观对象
[选项.C]自然界
[选项.D]现实生活
[正确选择]:B
【题目】,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选项.A]语言
[选项.B]修辞
[选项.C]符号
[选项.D]信息
[正确选择]:B
【题目】,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选项.A]见证人视角
[选项.B]内焦点叙事
[选项.C]主人公视角
[选项.D]外视角。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A.正确B.错误2.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A.正确B.错误3.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学中都存在着()的分别A.翻译文学B.本土文学C.母语文学D.异地文学4.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A.集体性B.人民性C.传承性D.立体性5.文化学家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普遍具有文化分层现象。

()A.错误B.正确6.《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再现说B.表现说C.能动反映说D.再现说和表现说7.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是()。

A.反复B.反讽C.对偶D.悖论8.诗化人生具有()的人格境界。

A.真诚地直面人生B.深沉的人道情怀C.审美能力D.渊博的学识9.艺术想象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情感B.个性特征C.自由幻想D.人生体验10.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

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C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AB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14. 杜甫一生分哪几个阶段( )。 【选项】: A 读书和漫游时期。 B 长安求仕时期 C 遭遇战乱时期。 D 漂泊西南时期。
【答案】:A|B|C|D
15. 韦应物诗作的特殊地位是( )。 【选项】: A 韦应物的作品兼有来自盛唐诗的多方面的影响。 B 表现了唐诗在这个时代里的重要变化。 C 韦诗反映了当时从安史之乱当中生发出来的新的社会思潮。 D 体现盛唐诗歌向中唐演变的过渡特征的诗人
【答案】:A
25. “楚辞”这个名称产生在战国时期。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26. 高适是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7. 《兼爱》《非攻》不都是《墨子》中的名篇。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28. 上古歌谣是“中国文学的第一粒种子”。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B|C|D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诗歌外的文学样式( 【选项】: A 骈文 B 散文 C 小说 D 文学批评
)。
【答案】:A|B|C|D
19. 《诗经》作品的收集方式有几种( )。 【选项】: A 献诗说 B 采诗说 C 集诗说 D 编诗说
【答案】:A|B
20. 杜甫的地位及其影响是什么( )。 【选项】: A 杜甫继承了自《诗经》和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面向社会,面向下 层人民,把唐代诗歌里的现实主义传统引上了一个更加自觉、更加成熟的阶段。 B 杜甫的创作极大地扩展了诗歌的题材范围,众体兼备,充分发挥了各种诗体的表 现功能,尤其在七律方面贡献卓著,被视为写作七律的第一大家。 C 七绝圣手。 D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即事名篇”的古体诗对晚唐的新乐府诗的创 作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杜诗卓越的艺术技巧一直是后人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诗人学习 的典范。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2.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
【选项】:
A司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答案】:B郭象|
3.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
【选项】: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答案】:C重言|
4.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选项】:
A犹豫
B春分
C葡萄
D灼灼
【答案】:C
5. “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21.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格律诗。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错误|
22.对转: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们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
17.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选项】:
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答案】:A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B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C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D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
B正确
【答案】:B正确|
29.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与“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义不同。

东北师范-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

文学理论研究19春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抒情者自我心理体验过程中情绪的流动是指()
A.内在韵律
B.外在韵律
C.情感
D.思维
答案:A
2.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反论
B.正论
C.议论
D.悖论
答案:D
3.《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再现说
B.表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再现说和表现说
答案:B
4.()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散文
B.戏剧
C.小说
D.诗歌
答案:B
5.对阅读活动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审美心境
B.理想心境
C.现实心境
D.创作心境
答案:A
6.抒情作品外在韵律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环境变化
B.情节变化
C.情感的起伏变化。

东师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

东师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

1.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A.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B.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C.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D.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参考答案:C2.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A.集体性B.人民性C.传承性D.立体性参考答案:B3.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的话语形式是()A.反讽B.讽刺C.对比D.反证参考答案:A4.相同或相似的音质在一定位置有规律的重复是指()A.重复B.押韵D.重叠参考答案:B5.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A.文学阅读B.文学创作C.文学接受D.文学消费参考答案:A6.戏剧性的重要来源:()A.冲突B.动作C.语言D.表情参考答案:A7.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是最讲究()。

A.逻辑性B.合理性C.艺术性D.真实性参考答案:D8.“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B.伊瑟尔C.伽达默尔D.海德格尔参考答案:B9.提出“陶冶(净化)说”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参考答案:C10.诗化人生的形成过程就是按()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

A.创作原则B.美的原则C.现实原则D.诗话原则参考答案:B11.在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的结合表现出来的。

A.情B.物C.景D.人参考答案:AC12.阅读心境的表现形式有()A.理想的心境B.现实的心境C.审美的心境D.创作的心境参考答案:BC13.韦勒克曾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下列说法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A.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B.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C.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D.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ABC14.文学和科学(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A.反映对象上的差别B.思维习惯上的差别C.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D.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上的差别参考答案:ABD15.语言的节奏是指语音的()的合乎规律的重复A.高低B.强弱C.长短D.快慢参考答案:ABC16.语音有()之分,对语音进行恰当的搭配组合,就会形成和谐的音调与节奏。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B 《起死》 C 《理水》 D 《出关》
【案】:A|B|C|D
24. 艾青创作的诗篇有 【选项】: A 《我爱这土地》 B 《大堰河——我的保姆》 C 《金黄的稻束》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答案】:A|B|D
25. 《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体现在 【选项】: A 结构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布局技巧 B 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 C 深入表现都市中的人与物 D 语言充满乡土气息
【答案】:C
6. 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 【选项】:
A 《孔乙己》 B 《阿 Q 正传》 C 《狂人日记》 D 《祝福》
【答案】:B
7. 阮章竞同时写了荷荷、苓苓、紫金英等三个妇女不同婚姻遭遇的作品是 【选项】: A 《漳河水》 B 《开花》 C 《死不着》 D 《幸福的灯》
【答案】:A
【答案】:A
35. 从理论上确认文学性散文地位的是周作人。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6. 《回延安》由郭小川采用信天游创作而成。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37. 秦牧的散文被读者称为知识的“花城”。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8. 徐志摩诗歌特点是灵动、飘逸。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答案】:B
29. 讽刺小说《马伯乐》是张天翼的作品。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30. 郁达夫《沉沦》等“自叙体”抒情小说,取法于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以及近代日本“私 小说”。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1. 《绿化树》描写了知识分子许灵均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承受到的灵魂洗涤的心理历 程。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文学理论研究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文学理论研究20春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正确答案:C
6.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
A.言语
B.想象
C.假设
D.游戏
正确答案:A
7.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的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情形的是()
A.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文学理论研究20春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行为都是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进行的工作
A.文学创作
B.文学分类
C.文学翻译
D.文学鉴赏
正确答案:B
2.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A.形象塑造
B.意境创造
C.情节描写
D.意象创造
正确答案:B
3.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泰勒
B.席勒
C.斯宾塞
D.克罗奇
正确答案:A
4.文学的最早形式就是()它的产生远在阶级社会之前,也远在文字发明之前
A.高雅文学
B.通俗文学
C.大众文学
D.口头文学
正确答案:D
5.提出“陶冶(净化)说”的是:()
A.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
B.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
C.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
D.主人公视角
正确答案:BCD
6.叙事性作品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只是()时间,而()时间隐性的,读者需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3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2-3

1.()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艺术意境。

A.情与景B.思想和行动C.语言和形象D.现实与幻想答案:A2.()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A.情感经验B.现实经验C.理想经验D.理论经验答案:A3.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是()A.作家本人B.抒情主人公C.反面人物D.现实人物答案:B4.从故事发展的线索而言()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

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A.中心事件B.从属事件C.人物D.场景答案:B5.叙述视角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古典主义的叙述往往采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A.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B.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C.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D.主人公视角答案:A6.对于诗歌而言,()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A.情感B.情节C.思维D.理想答案:A7.在文学体裁中,哪一种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答案:B8.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A.比喻B.比拟C.虚拟D.排比答案:A9.阅读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A.语言B.修辞C.符号D.信息答案:B10.“第二文本”主要是指()A.社会意义的文本B.作者意义的文本C.读者意义的文本D.象征意义的文本答案:C11.戏剧按照结构和规模的不同分为()A.独幕剧B.多幕剧C.双幕剧D.三幕剧答案:AB12.叙事性作品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只是()时间,而()时间隐性的,读者需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A.叙述时间B.心理时间C.物理时间D.故事时间答案:AD13.抒情作品中,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结合表现出来的A.情B.物C.景D.人答案:AC14.黑格尔曾说过:“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

文学理论研究离线作业

文学理论研究离线作业

《文学理论研究》离线作业一、判断1. 所谓直觉就是整体感知和体验对象所形成的意象。

(√)2. 斯宾塞认为游戏和艺术都是人的过剩精力的宣泄,是人在无现实功利目的的心态下的一种生命活动。

(√)3. 文学艺术和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没什么区别,都以人和人生为研究对象。

(×)4.“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5.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6. 在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7.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8. 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9.在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10.形象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11. 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变化,情节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

(√)12.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阶段既彼此衔接,又常常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

(√)13. 内心形象的孕育,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14. 艺术积累的材料的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

一个是直接素材,一个是借助他人帮助或文字记载得到的第二手材料。

(√)15. 在情节中,每个叙述单位都处于一定的关系结构中,承担着近乎相同的作用。

(×)16.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17. 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终止于艺术表现阶段,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不存在交错重叠的情况。

(×)18. 文学艺术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用具体个别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很少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2)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D明清两代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答案】:A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B其特点是分回标目|C故事连接,段落整齐|D明清两代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20.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文士功名上不甚得意,流转江湖。以下( )即属此派诗人。
【选项】:
A翁卷
B姜夔
C戴复古
D刘克庄
【答案】:A|B|C|D
21.《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小说。
【选项】: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章回体长篇通俗
D世情
【答案】:A|C
22.桃花扇这一道具在《桃花扇》中的艺术作用是
【选项】:
A桃花扇贯彻全剧始终,是一重要线索
B桃花扇成为侯、李离合和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
C “桃花薄命,扇底飘零”给理想带上悲伤情调
D桃花扇是“美人之血痕”有强烈的悲壮色彩
B “前七子”
C “台阁体”
D “唐宋派”
【答案】:D “唐宋派” |
3.黄庭坚作诗学杜甫,喜欢用拗句,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这种诗体是
【选项】:
A东坡体
B山谷体
C后山体
D简斋体
【答案】:B山谷体|
4.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
【选项】:
A《西游记》
B《金瓶梅》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答案】:A《西游记》|
5.以下哪部小说作者为吴趼人
【选项】: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
D《孽海花》
【答案】: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6.明初诗人诗风豪放的是
【选项】:
A宋濂
B刘基
C高启
D于谦

文学理论作业二答案

文学理论作业二答案
20、第一、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系;第二、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1、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客体,但它们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规律。而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则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完整的生活场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生活,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生活现象都可以进入文学的殿堂。只有那些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这是因为,只有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有可能是生动的,是包含着深刻意韵的。把握了这样的生活现象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形象来。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而不能是丑的事物。所谓审美意义是指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原则,或者人们普遍具有的审美趣味。至少,文学的客体应该是那些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能够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本身就不具备审美意义,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依然不具备审美意义的生活现象就不应该进入文学作品之中。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因为根据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已经不是纯粹客观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它们在被人们当作审美对象时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2、第一、情境性;第二、创造性;第三、非语义因素的语义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东北师范大学20秋《大学语文》在线作业2答案参考

东北师范大学20秋《大学语文》在线作业2答案参考

1.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体的独立性。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A.错误B.正确答案:B2.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闻一多提出了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给新诗创作输入了新鲜血液。

()A.错误B.正确答案:B3.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墨子视“逍遥游”为人生之最高境界。

()A.错误B.正确答案:A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错误B.正确答案:B5.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A.错误B.正确答案:B6.董仲舒的《西厢记》最早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

()A.错误B.正确答案:A7.元曲剧《西厢记》中出现的红娘,是古典戏曲中一个典型的丫鬟形象。

()A.错误B.正确答案:A8.《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A.错误B.正确答案:B9.《古诗十九首》的出现,代表着文人七言诗的最高成就。

()A.错误B.正确答案:A10.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A.错误B.正确答案:B1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名篇《蒹葭》。

()A.错误B.正确答案:B12.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A.错误B.正确答案:B13.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

唐传奇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A.错误B.正确答案:B14.曹禺在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经典的剧作把中国现代话剧创作推向成熟,也使中国话剧走向世界。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_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_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戏剧按照结构和规模的不同分为()A.独幕剧B.多幕剧C.双幕剧D.三幕剧2.历史上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C.文化即是知识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3.()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散文B.戏剧C.小说D.诗歌4.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是()A.散文B.诗歌C.小说D.戏剧5.作家文学作品中不少艺术形象是从个人创作中概括出来的。

()A.错误B.正确6.文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A.正确B.错误7.阅读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提高阅读质量A.语言B.修辞C.符号D.信息8.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A.理性思维B.创作手段C.创作动机D.灵感9.在心理事件模式之中,意识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A.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B.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C.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D.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10.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2.参考答案:AB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CD10.参考答案:A。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_05052

东师文学理论研究20秋在线作业2答案_05052

(单选题)1: 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中去体认。

A: 叙事时间
B: 故事时间
C: 阅读时间
D: 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的。

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是()
A: 反复
B: 反讽
C: 对偶
D: 悖论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种观点认为()。

A: 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
B: 文学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
C: 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的固定的对象
D: 文学是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除论说散文外,其他文体的创作中,()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抒情
B: 描写
C: 叙事
D: 议论。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文学理论研究》离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奥鹏教育《文学理论研究》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文学理论研究》满分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就一篇抒情作品而言,抒情动机是多方面的、交叉的,而不是单一的。

(√)2. 在抒情性作品中,夸张是服务于情感需要的。

(√)3. 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 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的不少文学理论著作中的分类意义重要,影响深远,首先是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文体问题。

(×)5.文学艺术在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必须以独特的主观态度来表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人物描写包括哪些方面?答:按描写的对象分,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事、景、物的细微之处的描写,它可以更加具体鲜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及其内在本质,能使作品产生浓厚的生活气息,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 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是什么?答:道是人在社会当中体现出来的,是人与社会血脉相连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玄机。

文学处处体现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而人与人的关系真正组成为今天的社会。

因此,当文学成为体现人本价值时,文学是承载社会结构的中流砥柱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承运之舟。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2)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

(3)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且会受到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选择。

3. 简述一下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答: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述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1

[答案][东北师范大学]2020秋《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1

1.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答案:A]A.比喻B.比拟C.虚拟D.排比2.所谓()往往是更先进发达的文学或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的文学[答案:A]A.强势文学B.弱势文学C.翻译文学D.比较文学3.对于诗歌而言,()是诸种心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

[答案:A]A.情感B.情节C.思维D.理想4.()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

[答案:C]A.叙事性作品B.说明性作品C.抒情性作品D.议论性作品5.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是()[答案:B]A.散文B.诗歌C.小说D.戏剧6.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答案:A]A.情感B.个性特征C.自由幻想D.人生体验7.借它物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答案:A]A.比喻B.比拟C.虚拟D.排比8.作家从事创作活动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答案:C]A.理性思维B.创作手段C.创作动机D.灵感9.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案:B]A.形象塑造B.意境创造C.情节描写D.意象创造10.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答案:C]A.理性思维B.创作手段C.创作动机D.灵感11.阅读身份实际上是包括()在内的广义上的阅读心态和立场。

[答案:ABCD]A.阅读前的期待B.阅读前的预见C.阅读后的反思D.阅读后的检查12.诗歌的审美特征应从哪几方面加以把握:()[答案:ABC]A.表现性B.超验性C.音乐性D.舞蹈性13.关于文学存在历史上曾出现的代表性观点有:()。

[答案:ABCD]A.文学存在于作家的心理中B.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C.文学的基本存在形式是作品D.文学存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之中14.艺术概括的要义是指()。

[答案:ABC]A.将众多化为个别B.将普遍化为特殊C.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D.将特殊化为普遍15.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答案:ABD]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B.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C.文化即是知识D.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E.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16.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主要观点有:()[答案:ABCD]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再现说17.创作动机概括起来包括()[答案:BCD]A.艺术与灵感B.交流与消遣C.宣泄与倾诉D.言志与立言18.在所有的文学艺术中,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哪两种:()[答案:AB]A.再现B.表现C.叙事D.抒情19.下列哪些说法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个命题的依据:() [答案:ABC]A.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B.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C.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D.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20.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答案:ABCD]A.比喻与象征B.夸张与对比C.悖论与反讽D.反复与对偶21.翻译是一门艺术。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秋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C离别相思的主题
D反映政治生活的主题
【答案】:A感叹人生的主题。|B表现人生态度的主题|C离别相思的主题|
15.下列的汉赋作品中属于散体大赋的有()
【选项】:
A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B扬雄的《甘泉赋》、《校猎赋》
C班固《两都赋》
D张衡《二京赋》
【答案】:A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B扬雄的《甘泉赋》、《校猎赋》|C班固《两都赋》|D张衡《二京赋》|
【选项】:
A忠君爱国思想的表达
B崇高美政理想的追求
C痛苦郁闷心情的抒发
D纯洁坚贞的人格的表现
【答案】:B崇高美政理想的追求|
8.《离骚》是()的代表作,是一首典型的()长诗。
【选项】:
A屈原、政治抒情
B屈原、个人抒情
C宋玉、政治抒情、宋玉、个人抒情
【答案】:A屈原、政治抒情|
9.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保暖于当今之丰年”这以著名的言论出自()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大奥鹏远程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秋在线作业2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秋在线作业2
1.西汉初年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上
【选项】:
A政论散文和辞赋
B抒情散文和辞赋
C政论散文和诗歌
D抒情散文和诗歌
【答案】:A政论散文和辞赋|
2.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出自()
16.关于汉代散文风格的演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
A从文章风格来说,汉代散文主体特征是“内容切中时事,语言朴厚无华”。但当中也有变化
B西汉初期的贾谊,其文章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到了西汉中后期;刘向的写作一变为引经据典,书卷气浓重;东汉以后,王充的《论衡》:尚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2满分作业参考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研究在线作业1-0002满分作业参考

文学理论研究全新在线作业1-0002
抒情性作品
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选项A是:主体情感活动
选项B是:客体情感活动
选项C是:心理情感活动
选项D是:个人情感活动
正确选项:A
哪种说法不能成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一命题的依据:()
选项A是: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选项B是: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选项C是: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选项D是:语言能穷尽文学作品的意义
正确选项:D
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
选项A是:文学阅读
选项B是:文学创作
选项C是:文学接受
选项D是:文学消费
正确选项:A
()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它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选项A是:艺术构思
选项B是:艺术形象
选项C是:灵感
选项D是:艺术想象
正确选项:A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

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称为()
选项A是:叙述时间
选项B是:心理时间
选项C是:物理时间
选项D是:情节时间
正确选项:B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抒情者自我心理体验过程中情绪的流动是指()
A: 内在韵律
B: 外在韵律
C: 情感
D: 思维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
,致使表面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是()
A: 反论
B: 正论
C: 议论
D: 悖论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尚书&#8226;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
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
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

A: 散文
B: 戏剧
C: 小说
D: 诗歌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对阅读活动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 审美心境
B: 理想心境
C: 现实心境
D: 创作心境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抒情作品外在韵律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 环境变化
B: 情节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