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 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运输信息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节约资源,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歼灭难点训练
1.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 )
A.本地生产B.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
2.下列河流中,为鲁尔区重要运输线的是( )
答案:A
2.解析:由上海市1990~200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可明显看出其主要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必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1)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B
(2)第一,促进市场发育,扩大社会分工。第二,开辟新的就业门路。第三,有利于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第四,对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作用。
从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内部联系可以看出,煤炭工业是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经济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这是导致鲁尔区50年代后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传统工业整治和带来的效益
整治措施
效益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煤炭、钢铁工业部门数量剧减,生产规模剧增,社会经济结构比例较协调
A.多瑙河B.莱茵河C.泰晤士河D.塞纳河
3.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B.石油工业C.钢铁工业D.汽车工业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钢铁过剩的主要原因是( )
A.钢产量越来越大B.钢铁越来越不重要了
C.钢材消耗量减少D.钢产品的回收利用日益增多
5.综合治理的鲁尔区,调整了工业布局,其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在其西部,主要原因是( )
(2)你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读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
图20—2
(1)请写出图中A、B、C、D的含义。
(2)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减少,扩大,积极发展和工业。
●案例探究
[案例]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3.解析:鲁尔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域的一个典型代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图表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形成、工业部门的能力以及对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方面的措施的理解。第一,鲁尔区发展工业最优势的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虽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铁矿产区较近;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附近有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埃姆河等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水源充沛且水陆交通便利;靠近西欧工业区,有广泛的消费市场。第二,鲁尔区在其优势条件基础上发展了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学五大工业。第三,由于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导致传统工业部门生产萎缩;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加上工业高度集中带来许多社会、环境问题。因此本世纪60年代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对传统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两大部门工业数量减少,扩大了企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科技,拓展交通、美化环境。
答案:BD
7.解析:A项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煤炭资源缺乏。B项鲁尔区不是鱼米之乡,农业发达。C项两地区都水陆交通便利。D项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不能成为其区域优势。
答案:C
8.解析:该题通过具体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特点和综合整治过程,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针对与此类似的我国传统工业提出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7.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D.城市密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资源丰富
8.读“德国鲁尔区图”(图20—5),回答下列问题。
图20—5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图20—6)。
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
A.公元前16世纪左右
B.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
D.公元1世纪初~公元3世纪初
(2)图20—3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B.阳泉煤矿
C.晋城煤矿D.平朔煤矿
(3)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煤矿。
图20—6
(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型工业和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
(3)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工业,发展工业和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条经验。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体积较大,不便运输,为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许多棉纺织工业采取了近原料地布局,再按当时历史条件,答案应是A。
答案:(1)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捷的水陆交通(二者可互换)C.钢铁工业 D.机械工业(二者可互换) (2)数量 规模 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科技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发展传统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可从离它较近的法国东北部铁矿区输入铁矿石。
答案:D
●锦囊妙计
关于鲁尔工业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掌握:
1.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鲁尔区传统五大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早期主要来自近邻法国的洛林铁矿,以后则主要通过鹿特丹港从世界其他各地调入。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充沛的水源和煤炭资源,则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难点20 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鲁尔工业区做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其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又振兴的过程。研究其发展历程。特别是其综合整治经验,对我国工业特别是国企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难点磁场
1.明代淞江地区棉花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2000年山西卷)
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
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
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有利于国防,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
6.下列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钢铁两大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
B.新建的企业涉及电子、汽车、石化等多个工业部门
C.新建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D.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A.为棉花主产区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
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转向纺织业生产
2.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
图20—1
(1)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A.生产关系优越性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技术水平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
答案:(1)从左向右至上而下依次是: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2)资金密集 资源密集
(3)煤炭 钢铁 新兴 第三 辽中南
2.解析:鲁尔工业区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例如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道是鲁尔区的重要运输线。
答案:B
3.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工业经济开始衰退,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
答案:AC
4.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随后,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错解分析:第(5)问调整经济结构,学生得分明显不理想,主要原因未据题意“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要围绕煤炭发展,但更要突出提高煤的经济效益。
解题方法与技巧:德国鲁尔工业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有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和学习,但更为重要的学习是它怎样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综合整治的。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工业改造发展要学习的,材料来自课外,但方法、答案仍要结合教材和中国实际分析获得,只要这样把握,就不会仅仅抓住某一个工业区改革调整而无所适从。
答案:A
5.解析:鲁尔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答案:C
6.解析:针对50年代工业衰退的各种原因,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减少煤炭钢铁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但扩大其规模,新建电子、汽车等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
(5)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2000年山西卷)
命题意图:该题以山西的煤炭工业为例,考查其传统工业的基础知识,并联系鲁尔工业区的调整,为其结构的调整出谋划策。
知识依托:中国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分布,德国鲁尔区的结构调整的措施。
答案:(1)C
(2)见图20—4
图20—4
(3)大同 平朔
(4)万家寨
(5)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
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运输信息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节约资源,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歼灭难点训练
1.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来自( )
A.本地生产B.澳大利亚C.英国D.法国
2.下列河流中,为鲁尔区重要运输线的是( )
答案:A
2.解析:由上海市1990~200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可明显看出其主要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必然对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答案:(1)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B
(2)第一,促进市场发育,扩大社会分工。第二,开辟新的就业门路。第三,有利于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第四,对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作用。
从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内部联系可以看出,煤炭工业是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经济结构上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这是导致鲁尔区50年代后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传统工业整治和带来的效益
整治措施
效益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煤炭、钢铁工业部门数量剧减,生产规模剧增,社会经济结构比例较协调
A.多瑙河B.莱茵河C.泰晤士河D.塞纳河
3.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B.石油工业C.钢铁工业D.汽车工业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钢铁过剩的主要原因是( )
A.钢产量越来越大B.钢铁越来越不重要了
C.钢材消耗量减少D.钢产品的回收利用日益增多
5.综合治理的鲁尔区,调整了工业布局,其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在其西部,主要原因是( )
(2)你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读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
图20—2
(1)请写出图中A、B、C、D的含义。
(2)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减少,扩大,积极发展和工业。
●案例探究
[案例]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3.解析:鲁尔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域的一个典型代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图表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形成、工业部门的能力以及对鲁尔区传统部门改造方面的措施的理解。第一,鲁尔区发展工业最优势的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虽本区内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铁矿产区较近;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附近有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埃姆河等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水源充沛且水陆交通便利;靠近西欧工业区,有广泛的消费市场。第二,鲁尔区在其优势条件基础上发展了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学五大工业。第三,由于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导致传统工业部门生产萎缩;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加上工业高度集中带来许多社会、环境问题。因此本世纪60年代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对传统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两大部门工业数量减少,扩大了企业规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科技,拓展交通、美化环境。
答案:BD
7.解析:A项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煤炭资源缺乏。B项鲁尔区不是鱼米之乡,农业发达。C项两地区都水陆交通便利。D项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不能成为其区域优势。
答案:C
8.解析:该题通过具体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特点和综合整治过程,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针对与此类似的我国传统工业提出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7.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D.城市密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资源丰富
8.读“德国鲁尔区图”(图20—5),回答下列问题。
图20—5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图20—6)。
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
A.公元前16世纪左右
B.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
D.公元1世纪初~公元3世纪初
(2)图20—3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B.阳泉煤矿
C.晋城煤矿D.平朔煤矿
(3)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煤矿。
图20—6
(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型工业和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
(3)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工业,发展工业和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条经验。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棉纺织工业的原料体积较大,不便运输,为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许多棉纺织工业采取了近原料地布局,再按当时历史条件,答案应是A。
答案:(1)A.丰富的煤炭资源 B.便捷的水陆交通(二者可互换)C.钢铁工业 D.机械工业(二者可互换) (2)数量 规模 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科技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鲁尔工业区作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发展传统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可从离它较近的法国东北部铁矿区输入铁矿石。
答案:D
●锦囊妙计
关于鲁尔工业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掌握:
1.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鲁尔区传统五大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早期主要来自近邻法国的洛林铁矿,以后则主要通过鹿特丹港从世界其他各地调入。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充沛的水源和煤炭资源,则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难点20 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鲁尔工业区做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其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又振兴的过程。研究其发展历程。特别是其综合整治经验,对我国工业特别是国企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难点磁场
1.明代淞江地区棉花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2000年山西卷)
A.西部靠海,水源充足
B.有利于保护全区环境
C.有利于就近获得从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有利于国防,这里属于德国的大后方
6.下列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钢铁两大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
B.新建的企业涉及电子、汽车、石化等多个工业部门
C.新建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D.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A.为棉花主产区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
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转向纺织业生产
2.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
图20—1
(1)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A.生产关系优越性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生产技术水平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
答案:(1)从左向右至上而下依次是: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2)资金密集 资源密集
(3)煤炭 钢铁 新兴 第三 辽中南
2.解析:鲁尔工业区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例如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道是鲁尔区的重要运输线。
答案:B
3.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工业经济开始衰退,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
答案:AC
4.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随后,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错解分析:第(5)问调整经济结构,学生得分明显不理想,主要原因未据题意“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要围绕煤炭发展,但更要突出提高煤的经济效益。
解题方法与技巧:德国鲁尔工业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有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分析和学习,但更为重要的学习是它怎样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综合整治的。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工业改造发展要学习的,材料来自课外,但方法、答案仍要结合教材和中国实际分析获得,只要这样把握,就不会仅仅抓住某一个工业区改革调整而无所适从。
答案:A
5.解析:鲁尔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
答案:C
6.解析:针对50年代工业衰退的各种原因,鲁尔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包括:减少煤炭钢铁主要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但扩大其规模,新建电子、汽车等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
(5)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2000年山西卷)
命题意图:该题以山西的煤炭工业为例,考查其传统工业的基础知识,并联系鲁尔工业区的调整,为其结构的调整出谋划策。
知识依托:中国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分布,德国鲁尔区的结构调整的措施。
答案:(1)C
(2)见图20—4
图20—4
(3)大同 平朔
(4)万家寨
(5)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