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地图(清晰)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中国历史地图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中东周分两段国春秋和战国历一统秦两汉史三分魏蜀吴朝两晋前后延代南北朝并立地隋唐五代传图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隋朝,是为隋文帝。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南下灭陈,至此,动乱了400多年的中国又一次进入统一时期。
隋朝不幸短命,只传了三帝38年,至公元618年,便被李渊所推翻。
隋唐王朝共存32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期。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失败,藩镇首领纷纷割据。
公元907年,朱温代唐,建国为梁,史称后梁。
此后,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史家总称“五代”。
南方则在相近的时间出现了九个并列的割据政权,即前蜀、吴、吴越、楚、南汉、闽、南平、后蜀和南唐,这九个割据政权加上与后周同时建都于太原的北汉,被称为“十国”。
中国重新陷入战乱阶段。
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王朝,中国又一次恢复了统一的局面。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地图
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地图展开全文先周地图原始社会遗址图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图(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夏时期全图安邑、帝丘附近商时期全图商时期中心区域图先周原始社会遗址图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图(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夏时期全图安邑、帝丘附近商时期全图商时期中心区域图西周西周时期全图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宗周附近成周附近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全图成周附近新田附近晋秦卫宋郑鲁齐北燕吴楚越战国时期全图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元前350年)韩魏中山赵宋鲁齐燕秦蜀楚越秦秦时期全图关中诸郡山东南部诸郡山东北部诸郡淮汉以南诸郡西汉西汉时期全图司隶部长安附近并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兖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东郡北海间诸郡宛县附近荆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涿郡勃海郡益州刺史部北部哀牢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交阯刺史部日南郡南部西域都护府匈奴等部东汉东汉时期全图司隶校尉部雒阳附近兖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颖川郡东郡齐国间诸郡冀州刺史部宛县附近荆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北部益州刺史部南部凉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西域都护府鲜卑等部三国三国时期全图司州兖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并州幽州蓟、涿附近长安附近雍州凉州荆州乌孙西域长史府成都附近益州北部益州南部(庲降都督)建业附近扬州荆州交州龙编附近盛乐附近鲜卑等部西晋西晋时期全图司州魏、晋洛阳附近兖州豫州冀州并州平州幽州秦州雍州凉州成都附近梁州益州宁州徐州荆州建邺附近扬州交州广州龙编附近乌孙西域长史府盛乐附近鲜卑等部东晋十六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东晋前凉前赵后赵成前凉前凉西部前燕前秦冀、徐、兖州附近前秦前秦西部后凉后凉西部后燕后秦西秦魏北凉北燕南凉南燕后秦夏西凉西凉西部西秦魏南北朝宋、魏时期全图齐、魏时期全图梁、东魏、西魏时期全图陈、齐、周时期全图宋冀州北兖州北徐州南兖州南徐州南豫州建康附近扬州豫州青州江州广州交州龙编附近湘州荆州郢州司州宁蛮府雍州梁州秦州成都附近益州宁州梁陈司、豫、荆、洛等州洛阳附近兖、青、齐、徐等州相、冀、幽、平等州营州并、肆、恒、朔等州武川、御夷等镇沃野、薄骨律等镇长安附近雍、秦、豳、夏等州凉州姑臧附近敦煌镇枹罕附近北凉、龟兹、于阗、疏勒、乌孙、悦般等国焉耆镇魏西戎校尉府柔然等部东魏西魏齐周隋隋时期全图河南诸郡洛阳附近关陇诸郡河西诸郡巴汉诸郡岷蜀诸郡河北诸郡河东诸郡室韦靺鞨等部辽西诸郡淮南江表诸郡淮南江表诸郡北部岭南诸郡江汉沅湘诸郡南宁地区东突厥西突厥唐唐时期全图(一)唐时期全图(二)唐时期全图(三)元和方镇图京畿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关内道北部(安北、单于都护府)河南道洛阳附近都畿道河东道河北道南部河北道北部山南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陇右道东部陇右道东部(安西都护府)剑南道北部成都附近剑南道南部姚州附近岭南道东部桂州容州附近岭南道西部突厥回鹘吐蕃逻些城附近渤海南诏阳苴咩城附近一二三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全图梁,晋,岐,卢龙等镇唐晋汉北汉周吴吴越闽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平楚长和西州回鹘,于阗,九姓乌护,葛逻禄等部北宋辽辽,北宋时期全图中京道上京道临潢府附近东京道辽阳府附近南京道西京道京畿路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东路2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利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成都府附近福建路左右江地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兴庆府附近西夏于阗西州回鹘黑汗(喀喇汗)吐蕃诸部藏布中游地区南宋金金,南宋时期全图(一)金,南宋时期全图(二)中都路大名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上京路东京路咸平路辽阳府附近临潢府路北京路西京路南京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临洮路京兆府路凤翔路庆原路鄜延路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扬州附近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左右江地区广南东路区广南西路福建路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夔州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附近蒙古,克烈等部西辽大理大理中部一二元元时期全图(一)元时期全图(二)中书省大都附近中书省南部和林附近岭北行省岭北行省北部大宁附近辽阳行省辽阳附近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北庭哈刺火州哈密力云南行省云南行省中部江浙行省江浙行省北部江西行省湖广行省湖广行省中部宣政院辖地碉门地区藏布中游地区察合台汗国一二明明时期全图(一)明时期全图(二)京师(北直隶)北平行都司顺天府附近南京(南直隶)应天府附近山东一山东二(辽东都司)山西一山西二(山西行都司)河南陕西一陕西二(陕西行都司)四川成都府附近江西湖广浙江福建,郑氏台湾(1682)郑氏台湾(1682)广东广州府附近广西云南云南中部贵州奴尔干都司哈密等卫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藏布中游地区瓦刺鞑靼亦力巴里一二清清时期全图(一)清时期全图(二)京师附近直隶直隶中部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州府附近甘肃兰州府附近平凉府附近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成都府附近台湾(1894)福州府附近福建广东广州府附近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伊犁地区乌里雅苏台内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青海西藏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清季列强侵占地区图(部分)一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电子地图
中国历史一目了然--各朝代高清电子地图【先点击哪个朝代的牌名,就出现那个朝代的地图,再点右上角最左边的青色的箭头是翻页;两个红色箭头是放大镜、缩小镜】这个中国历史地图Flash版,可以看到我国历代疆土变迁,重要城池、地区的划分及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等。
这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之外,是否也由此联想出一份感慨呢?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文明的、繁荣富强的!现行中国政区简称:○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台行政区划网中国行政区地图贵港市中国年代表:盘古氏、三王五帝……?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 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新莽公元9----25年共 15 年东汉公元25----220年共 196 年三国:公元220----280年共 60 年魏公元220----265年共 46 年蜀公元221----263年共 43 年吴公元222----280年共 59 年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西晋公元265----317年共 53 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宋公元420----479年共 60 年齐公元479----502年共 24 年粱公元502----557年共 56 年陈公元557----589年共 33 年后梁公元555----587年共 33 年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北魏公元386----534年共149年东魏公元534----550年共 17 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共 22 年北齐公元550----577年共 28 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共 25 年隋:公元581----618年共 37 年唐: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武周公元684----705年共 21 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共 54 年后梁公元907----923年共 17 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共 14 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共 11 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共 4 年后周公元951----960年共 10 年宋: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共168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152年契丹.辽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契丹公元907----947年共 41 年辽公元947----1211年共265年西辽公元1124----1211年共 88 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蒙古.元公元1206----1368年共163年蒙古公元1206----1271年共 66 年元:公元1271----1368年共 98 年明:公元1368----1644年共276年洪武公元1368----1399年共31年建文公元1399----1403年共 4 年永乐公元1403----1425年共22年洪熙公元1425----1426年共 1 年宣德公元1426----1436年共10年正统公元1436----1450年共14年景泰公元1450----1457年共 7 年天顺公元1457----1465年共 8 年成化公元1465----1488年共23年弘治公元1488----1506年共18年正德公元1506----1522年共16年嘉靖公元1522----1567年共45年隆庆公元1567----1573年共 6 年万历公元1573----1620年共48年泰昌公元1620----1621年共 1 年天启公元1621----1628年共 7 年崇祯公元1628----1644年共17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共267年顺治公元1644----1662年共18年康熙公元1662----1723年共61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共13年乾隆公元1736----1796年共60年嘉庆公元1796----1821年共25年道光公元1821----1851年共30年咸丰公元1851----1862年共11年同治公元1862----1875年共13年光绪公元1875----1908年共34年宣统公元1908----1911年共 3 年中华民国公元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本文源自网络阿东:/894778685 秦西汉三国西晋前秦/东晋周/齐/陈隋唐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夏-民国)中国各个朝代时期疆域地图
(地图可以随意拉大到任何大小)
中国各个朝代时期疆域地图
地图顺序对照如下:
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西汉;汉代西域;西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王莽新政;东汉;东汉-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益州;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前后赵前凉成汉;东晋、前秦前燕前凉;东晋、后秦后燕后凉及变化;南北朝时期——宋北魏时期;齐北魏时期;梁东.西魏时期;陈北齐北周时期;隋朝;初唐;初唐武周时期;中唐;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晋等;后唐等;后晋、后汉等;后周北汉等;辽.北宋时期;金.南宋时期;元初期;元晚期;明初期;明晚期;清朝;民国;。
5分钟浏览28张地图,解析中华5000年历史态势图
5分钟浏览28张地图,解析中华5000年历史态势图写在前面的话语,作者在主要的历史时间段多列举2-3张图。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附带疆域面积及全国
人口数。
夏朝疆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商朝疆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
周朝疆域面积320万平方公里
秦朝疆域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00万。
西汉疆域面积610万平方公里(元年),全国人口约5959万。
东汉疆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全国人口共约730万,曹魏疆域面积292万平方公里,蜀汉108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
晋朝疆域面积约54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1616万。
隋朝疆域面积47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4601万。
唐朝疆域面积1210万平方公里,到五代十国末期,全国人口减少到230万。
北宋疆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增长到2088万。
南宋疆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1113万。
元朝疆域面积227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5984万。
明朝疆域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5165万。
清朝疆域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1760年),全国人口37763万。
(1887年)
中华民国疆域面积1131万平方公里(1920年),全国人口46100万。
(1947年)。
中国古代历史详尽地图
夏朝时期地图(前2207~前1766)精品精品商朝时期地图(前562年?—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精品西周时期地图(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
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精品精品精品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精品精品三家分晋(前403)精品精品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精品精品长平之战(前260年)秦灭六国(前230—前221)精品精品秦朝地图(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前209年)精品巨鹿之战(前207年)精品西汉地图(前206——9)精品精品七国之乱(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丝绸之路(前138、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精品昆阳之战(公元23年,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
)精品精品精品东汉(25—220)精品黄巾军起义(184年张角领导)精品精品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精品精品三国(220—280)精品精品官渡之战(公元200年)精品赤壁之战(208年)精品背景精品精品战图猇亭之战(彝陵之战)(222年)精品精品诸葛亮第一二次北伐(228年)魏灭蜀(263年钟会、邓艾攻蜀,蜀亡。
)精品精品西晋地图(265-316)公元265年,魏国大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
定都洛阳。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八王之乱(291—306年)精品刘渊称帝(308年)精品五胡十六国(304-439)精品前秦东晋形势(376年)精品淝水之战(383年)精品精品东晋王朝地图(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
中国各朝代地图
中国各朝代地图春秋列国形势图:夏(210万,包括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商(320万,除上述土地外,还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重庆和四川的一部分)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战国形势图:秦时期全图:秦(360万,还包括整个宁夏并包括重庆全部和更大的几乎整个四川的土地,东晋各诸侯国的国土总合与西周基本相同)西汉时期全图: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
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
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1040万平方公里。
东汉后期出现严重缩水,失去了云贵和内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丧实殆尽,国土应为890万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全图:(魏:590万平方公里,所有的长江以北的汉人地区和在新疆甚至少量中亚的土地,也包括朝鲜的极少量土地)(吴:260万平方公里,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越南北方。
)(蜀:190万平方公里,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缅甸的极北方。
)西晋时期全图:西晋(国土大小为920万平方公里。
在云贵上略少于蜀的控制,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缩小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南北朝时期全图:南北朝(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隋时期全图:隋(国土为840万平方公里,突厥占领了甘肃和宁夏相当大的土地,云南和贵州也正走向独立,丧失了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唐朝时期全图:唐(强盛时国土大的非常惊人,比现在中国少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方公里,可谓史上巨大的缩水。
28张疆域地图带你领略中国的发展历程
28张疆域地图带你领略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诸侯争霸的春秋,一直到明清的28副历代疆域地图能直观地勾勒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图23和最后的图28,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图1图1 春秋初期图2图2 春秋后期图3图3战国早期图4图5图4 战国末期图5秦统一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图6图6 秦全盛时期秦朝: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图7图7 西汉早期图8图9图8图9 西汉和东汉全盛期图10图10 东汉末年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图11图11 三国初期图12图12 三国全盛三国:群雄并起,三分天下。
图13图13 西晋西晋:三分归一,昙花一现。
图14图15图14 东晋图15 南北朝东晋:王与司马共天下图16图16 隋朝全盛图17图17 隋朝公元612年图18隋朝:南北统一,二世而亡。
图18盛唐公元669年图19图19 唐朝灭亡前 905年图20唐朝: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图20 北宋和辽时期图21图21 南宋和金时期图22宋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图22 元朝全盛图23图23 元朝在地球上的位置图24元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图24 明朝初期图25图25 明朝永乐20年图26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图26 清朝前期图27清朝:前期康乾世盛,后期腐败无能。
图27 清朝和现在的对比图图28图28 台湾版中国地图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必须坚定中国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辉煌,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码字不易,尊重版权。
点赞+关注=不迷路。
中国各个朝代地图共27页文档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国各个朝代地图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
夏夏朝活动得主要区域就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商朝得统治区域,以现在得河南为中心。
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
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在商得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得属国,如西北得鬼方,西部得羌方。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
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得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得皇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得西域诸国。
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
大漠南北为匈奴地。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
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
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
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得西域诸国。
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
大漠南北为鲜卑。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得形势。
西域与境外方面,西晋仍设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得西域诸国。
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
大漠南北为鲜卑。
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东晋十六国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与巴蜀先后建立了多达16个割据政权。
公元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
东晋得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得下游、巴蜀盆地得长江以南。
前秦得东北就是高句丽、挹娄等国,境外为高车、匈奴等族。
西域校尉属国得西北就是乌孙国。
青藏高原有吐谷浑及宝髻、孙波、女国等羌族聚居。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就是为南朝。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得宋形成南北对峙得局面。
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
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
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
55 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
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与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得大片土地。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
隋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后,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583年后突厥分为东西二部,分据隋朝北部及西北部。
隋朝境外辽东为高丽国地,高丽东北至海为靺鞨诸部。
靺鞨之西为室韦诸部。
室韦之南至隋边塞为契丹、霫、奚等部。
昆明、濮部等则位于隋之西南。
青藏高原西部为女国,中部为宝髻、孙波等,东部则为附国等。
唐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渐次削平隋末以来割据群雄,至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完成统一。
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高丽后,唐版图臻于极盛。
吐蕃兴起于七世纪初,据青藏高原一带,连年与唐争衡。
唐之西南为濮子、金齿等部。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为靺鞨、室韦诸部。
五代十国唐亡于公元907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统治黄河流域一带。
淮水以南至广东得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得「十国」。
北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至982年才完成统一。
传至1127年金兵破京师,徽钦二宗被掳北去,就是为北宋。
自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为辽、北宋南北对峙时期。
除辽、宋、夏三国之外,其时云南为大理国,青藏为吐蕃诸部及黄头回纥,西域为西州回鹘及黑汗王朝。
辽之北则为斡朗改与辖戛斯。
南宋1127年金侵宋军北撤后,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就是为高宗,南宋开始。
自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为金与南宋南北对峙时期。
西夏、大理、吐蕃诸部,疆界与北宋时相若。
金兵灭辽后,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行,仍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
其时,蒙古高原为克烈、萌古斯等突厥、鞑靼部族所有。
元1280年元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建立四大汗国。
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就是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阿姆河以西则为伊利(伊儿)汗国,花剌子模以北就是钦察汗国。
其版图东北抵鲸海(日本海)与朝鲜半
岛中部,北至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南接尼波罗(今尼泊尔)、缅甸、越南,东南临海,幅员极为辽阔。
明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后,即北伐中原,元帝北逃,明继续四出征讨,1386年终完成统一大业。
1368年元帝被明军追击而北逃后,传至1402
年去国号称鞑靼。
鞑靼之西则为瓦刺。
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东察合台汗西迁至亦力把里(新疆伊宁)。
清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
先后统一东北诸部族,吞并漠南、蒙古,于1644年灭明朝,并不断拓展疆土,于1759年完成统一大业。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及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先后订立条约,划定黑龙江、吉林与俄国远东地区间边界,并划定外蒙古与俄国西伯利亚间边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定盛京与朝鲜之间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中华民国基本承袭了清朝得领土疆域。
直至1946年1月,当时得南京ZF承认外蒙古独立。
抗战期间被日本侵占得南海诸岛,于1947年收回。
此外,被日本侵占50年得台湾省亦同时归还。
中华人民共与国位于亚洲得东部与中部、太平洋得西岸。
周边国家有俄罗斯、阿富汗、缅甸、尼泊尔、越南等。
拥有漫长得海岸线。
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面积得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