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校管理过程

合集下载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组织管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树立民主、科学、法制的管理观念和管理体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各类组织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管理学校组织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教师民主,形成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推动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条学校遵循科学管理、参与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明确组织结构,规范管理程序,清晰管理职责,合理管理制度。

第五条学校实行分类管理,设校务委员会、行政机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和各类学术性、学科性组织,明确各自职责,依法履行管理职能。

第六条学校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第七条学校合法依规设立学校组织,依法管理学校组织。

第八条学校各级组织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恪守职责,维护学校组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学校组织管理体系第九条学校设立学校校务委员会,负责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制定学校管理政策,做好学校各项业务工作,提出决策和建议,加强学校各项事务的协调和领导。

第十条学校设立行政机构,负责处理行政事务,执行学校校务委员会决定,具体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

第十一条学校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民主管理和监督管理的职能。

第十二条学校设立学生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学生自治权利,监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学校设立各类学术性、学科性组织,在符合学校的基本宗旨、任务、制度的前提下,做好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工作。

第三章学校组织管理工作第十四条学校校务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校长、副校长、各部门主任等组成,负责学校各项业务工作,制定学校管理政策,做好学校各项事务。

第十五条学校行政机构成员由校务委员会成员中的部分成员组成,具体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

第十六条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由全体教师代表组成,依法行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民主管理和监督管理的职能。

标准化学校管理制度内容

标准化学校管理制度内容

标准化学校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管理制度是规范学校管理行为、保障学校管理权利、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部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与学校有关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学校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尊重科教人员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学校管理应当遵循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学校管理的合法性、公正、公开。

第二章学校组织结构第六条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副校长和专任教师代表组成,领导班子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第七条学校各部门(处)包括教学部、学生处、科研处、后勤保障处等,各部门(处)负责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第八条学校各部门(处)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岗位划分,明确职责,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学科教研组等学术组织,为学校学术建设提供支持。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班子会议制度、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教师队伍的参与决策机制,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三章教育教学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课程教学计划、备课、教学测评和教学改进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和发展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教育考试管理,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科教研组织,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章学生管理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考勤管理、日常纪律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萧宗六 2008年人教第四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学校管理是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2、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的学科。

3、对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和边缘性质论三种。

4、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5、近代学校的产生是学校管理学产生的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6、最早的关于学校管理的论著是1875年问世的威廉佩恩的《论学科管理》和1882年问世的罗伯的《学校管理》,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标志学校管理学正式诞生。

7、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及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该理论坚信管理是有章可循的,把高效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奖励和惩罚。

8、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不是机器而是能动的生物体,人除了追求金钱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需求。

9、两千多年前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三百年,比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一千八百多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设《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起步。

二、名词:1、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有效性的学科,它融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三、简答:1、学校管理学的任务:①、研究任务:通过对学校管理活动的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经验,了解学校管理特点,探寻学校管理规律,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校管理理论,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②、传授知识任务:向学习者系统介绍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常识,为学校管理者释疑解惑,开阔眼界,活化思维,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提供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

学校管理学 归纳

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

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答:第一,应用性。

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

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

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系统研究学校管理中的多方面问题。

6、我国学校管理活动的历史轨迹是怎样的?答:第一,我国的学校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

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形成体系,因此对学校的管理也反映在许多方面。

学校管理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重点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1.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2.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3.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4.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5.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学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学校外部管理●夏朝开始就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已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员●到了汉代,中央有太学,有太常统管,地方有郡县学,由地方行政长官主管,逐步设置学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隋唐以后,设国子监统管中央直属学校,最高长官叫“祭酒”。

●地方和县两级学校,则由长史统管。

宋、元、明、清各朝,中央主管学校的部门,基本上没有改变,地方各级主管学校部门的名称和治理方式,渐有变化。

●辛亥革命以后,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叫教育局。

建国以后,这种体制基本延续下来。

内部管理●中国:《学记》●西方: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及后来的骑士学校和教会学校●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学校管理问题,如学制、班级编制、课表、教学秩序都有较详细的论述。

有学者认为夸美纽斯是学校管理学的奠基人。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Stein L.V.)于1865-1868年出版了七卷本的宏篇巨著《行政学》。

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行政理论。

对学校管理理论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科学的、系统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时期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在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学校管理学讲义(PPT 86页)

学校管理学讲义(PPT 86页)
学校管理学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学校目标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教师管理 学校学生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 学校总务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
第一章 学校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及产生:概念:目标管理是根据所 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活动。它既是一种评价工具、 又是一种激励技术还是一种计划技术。产生:德鲁克 1954年提出。
2、预算管理 3、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4、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 5、健全管理制度,执行财务监督 (二)校产管理
1、校舍管理(建立档案、合理安排、维修保养、土地和围墙管理) 2、设备管理(管理与使用、维护与修理、清理与报废) 3、消耗品管理(储备、保管、供应) (三)生活服务工作管理
1、伙食管理(努力提高伙食质量、搞好饮食卫生、力争收支平衡) 2、宿舍管理 3、水电管理 4、其它生活服务工作管理
第六章 学校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一)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 (二)确定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既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又是检查教学的依据;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是为了有效地管理教学 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四)教学质量分析。分析的内容(分析教和学两方面的内容、分析 教材特点、分析各门学科各班成绩情况、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质 量);分析方法(层次分析、对比、动态、原因分析) 四、教务行政管理(招生、编班、编排课程表、学籍管理、教学档 案管理)
第三章 学校管理体制
缺乏领导与监督的明确关系)。实行校长负责的理论依据 (“一长制”是大工业生产或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 集体领导制的发展形式; “一长制” 着重强调的是在 执行环节上的个人负责制; “一长制” 燕不是不要民 主,而正是以民主精神这为基础的。 “一长制” 是任 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以采用的体制)

《教育学原理》第二章学校

《教育学原理》第二章学校


2014-7-10
43
百年铸造的风景:南开中学
当年严修、张伯苓两位 先生也许不会想到,他们用 心血缔造的南开中学,一百 多年来不仅培育了一代代 国家栋梁之才,培养了两位 共和国总理,而且还为城市 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2014-7-10
44
办学历史的积淀,在校友中涌现了以敬爱 的周恩来总理为杰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对国家有 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温家宝总理、 9位全国人 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我国省部 级领导干部;56位中外著名科学家;在教育界中 以三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 曹禺等一批知名文化界人士;一批医学界、外交 界等知名校友使学校享誉海内外。
• 高中毕业典礼正在进行,1000多名 高三年级毕业生以及其他年级的学 生代表参加了毕业典礼。 学校领导和参考学生代表,表 达了对高考学子的祝福后,主持人 宣布“向老师行礼”。话音一落, 台下一些高三毕业生真情流露,开 始单膝或双膝下跪,面朝主席台上 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们行礼。看到 前面的同学跪下,后面的同学开始 效仿。短短数秒时间,900多名学生 跪下。 30秒过去,直到主持人在台上 连续说了两次“谢谢同学们”,示 意学生起身后,同学们才慢慢起身。
2014-7-10 31
传统重新振兴文化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美国 西点军校。灰色花岗岩石 头垒砌成的建筑楼群,几 块大小不一的绿茵草坪和 几尊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 以及一列列着灰色制服、 唱着军歌、迈着整齐步伐 的队伍,是西点军校最经 典的画面。
2014-7-10
32
香港中文大学
2014-7-10
33
2014-7-10
47
为什么要有管理?
• • • • 1.机构和部门庞杂,需要有专门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2.管理的核心是人,需要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组织工作需要保持秩序; 4.管理的宗旨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生产效 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广州学校管理制度细则

广州学校管理制度细则

广州学校管理制度细则广州学校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州学校的管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广州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学校是培养优秀人才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当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管理应当坚持科学、公正、民主、法治的原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条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当与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政策相一致,同时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章学校教学管理第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第七条学校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估,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统一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防止舞弊和作弊行为的发生。

第三章学校纪律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纪律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和管理。

第十二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尊重教师和同学,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违纪处分制度,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纪律表现,及时进行家校沟通。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学生管理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全面、准确的学生信息。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入学管理、学籍管理和升学管理,确保学生的入学资格和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

2024中小学校办学章程(最新版)

2024中小学校办学章程(最新版)
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档案室,加强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学校建有校史室 及荣誉墙,重视教育历史物证遗存保护。
第十八条学校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分别成立校内教
下载后需要格式文本可以私信获取
本页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
下载后需要格式文本可以私信获取
本页下载后即可去水印或复制文本
第十五条学校建立校中层及以上人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审议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和其他重大规章制度、人 事与财务方案等校内重大事项;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设置由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增进家校沟通, 保
障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
第十六条党组织委员会会议是学校议事决策机构,在充分酝酿提议、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事关学校改 革发展稳定、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 机构,研究提出拟由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组织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 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党组织委员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党组织书记、校长应在会前沟通酝酿,意见不一致 的议题暂缓上会。
第五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团队合作、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遵循教育规律 ,创新教育实践,让师生“爱上学校生活.主动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让老百姓情愿送亲 子弟入校求学。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习惯良好、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兴趣广泛”的有梦想的阳光少年。
第二十四条学生社团由学校组织引导、班级自愿参加、学生自主管理、自觉学习,营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 活,
社团坚持长年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锻炼学生才能、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学校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后勤保障、设备采购、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学校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规范操作;(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四)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本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第七条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各环节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教学过程控制:(一)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二)严格教师选聘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四)开展教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第九条科研过程控制:(一)制定科研计划,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三)规范科研成果的鉴定、报奖和推广;(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第十条后勤保障过程控制:(一)制定后勤保障计划,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二)加强物资采购、储存、分发等环节的管理;(三)定期对后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四)加强后勤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设备采购过程控制:(一)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需求和标准;(二)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程序,确保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三)加强对设备采购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履行;(四)做好设备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

第十二条财务管理过程控制:(一)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二)加强财务审计,确保财务安全;(三)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四)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中学教育管理规定(3篇)

中学教育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中学,包括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

第三条中学教育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坚持教育公平,保障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三)坚持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四)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五)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中学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中学设立校长、副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等岗位,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三)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五)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六)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第六条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负责分管领域的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协助校长组织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二)协助校长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三)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组织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四)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学校德育计划;(五)分管学校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第七条中层管理人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负责组织实施校长、副校长部署的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二)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德育、后勤等各项工作;(三)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教师队伍建设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学校管理学概要

学校管理学概要

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二、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三、学校管理的目标: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着出版的美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第二章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进展:一古典管理思想主要包括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科学管理思想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观点: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 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管理学先驱之一.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其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方法1、早期的倡导者代表人物a)罗伯特·欧文18世纪晚期b)雨果·明斯特伯格20世纪早期c)玛丽·福莱特20世纪早期d)切斯特·巴纳德20世纪30年代共同观点: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应当对人进行适当的管理.2.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说3.人性假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McGregor D. 将人性假设方面的典型观点概括为“X 理论”和“Y理论”,是对西方有关人性假设理解的较全面的总结.4.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ERG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洛克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海德和韦纳归因理论.二、学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效率化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学从经验走向理论,也标志着管理研究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学校管理领域对科学管理的主动吸收,使学校管理走向了效率化之路,至今,这种模式虽遭受大量批评,但似乎是“欲罢不能”.2、科层制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化官僚模式也引起了人们注意贬义的管理主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组织、系统以及官僚制本身的人为要求取代了儿童的真正需要.美·奥斯本3、行为科学与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在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学者围绕学校领导、学校人际沟通、学校组织气候、教师激励等专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大大丰富了学校管理的理论内容.4、系统理论与学校管理的多元化系统理论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框架,特别是其中的整体优化观念、开放系统观念、动态平衡观念、信息反馈观念、结构功能观念等,一些教育研究者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分析和探讨学校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权变理论、开放系统理论、松散结合系统理论等对学校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科学管理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从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改革.随着教育环境的迅速变化,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高期望、人们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求、新世纪中信息技术的推进、趋于分权化的教育管理改革、校本管理、协作管理、学校自主管理以及教育的私有化,等等,均成为90年代不可抗拒的潮流,这些发展潮流延续至今,并可能会持续下去.郑燕祥,2002第三章学校管理体制一、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管理机制1、学校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与过程的组织制度,反映着学校内部管理机构与人员的地位作用、权责范围及相互关系.范国睿,2006所谓“学校管理体制”,主要指的是学校内部行政权力主体的构成、各级行政权力主体之间管理权限的划分的制度.陈桂生,20032、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作方式.直接意义上,机制意味着活力二、校长负责制1、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从学校管理方面分析主要包含以下4点从校长职责、权力的角度,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是“一长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一长制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教育行政主管当局或学校董事会授权管理学校,并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董事会负责.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等只是作为校长的助手,分担校长管理学校教务、事务的责任.从校长负责制的内容来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一是校长负责,二是审议机构,三是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四是党组织的政治作用.2、校长负责制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问题: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英雄校长观”被不断强化对策:核心策略:1校长内部权力的分解与重构2学校与行政等外部权力主体关系的调整重要工作:1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由外控管理学校走向自主管理学校2调整利益机制:使致力于对学生负责的校长得到褒奖3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依法健全4校长的角色定位由“英雄”转变为“领导者的领导者”5改革校长产生办法三、校本管理1、概念: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2、校本管理的两个制度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1思想基础专业化思潮自由化市场思潮;后福特主义;新管理主义;市民化社会思潮2制度基础教育分权化教育分权化是一种重新分配权责、将有关决策权从上层的政府下移到较低层政府或基层组织的过程.学校选择运动school choice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一、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不同视角下的学校管理过程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西蒙的决策链条罗宾斯等“系统控制——过程维度”德鲁克的目标管理MBO二、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管理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修正Action四个环节组成.三、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学校管理以开始计划,关键在执行.1. 计划计划的类型从计划广度来看: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从时间框架来看: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从明确性来看:具体计划和方向性计划2. 执行执行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职能,而是一个包括了组织、指导、协调、激励、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体系.3. 控制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 预计问题同期控制Concurrent control 觉察问题及时纠正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 问题发生后纠正控制的要求4. 决策1现代决策论认为决策是一个分阶段、涉及许多方面的动态的复杂过程而不是一种行为2决策——管理者工作的实质西蒙3决策的流程陈孝彬明确问题查找问题范围、程度、特点分析问题的原因预测事态发展趋向设定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拟定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方案选择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方案的标准,选择方案的方法追踪决策4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西蒙的有限理性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时,管理者试图令自己满意,用“满意”原则替代“最优原则”,不使用利益最大化原则.三种观点的比较:最优、满意、渐进四、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程序1、从学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过程来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战略形势分析,战略备选方案准备,战略决策或者战略选择.2、学校发展战略的找你略形式分析,一般是运用SWOT分析,综合分析学校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3、一般而言,学校发展战略备选方案的产生有三种主要方式:(1)自上而下的方式(2)自下而上的方式(3)战略小组方式第五章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一、学校管理的原则a)民主化原则b)科学化原则c)适应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二、学校管理民主化原则1、含义民主化原则就是让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过程,充分表达权益,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体现一种公平和公正在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学校内,尊重和理解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基本价值规范2、要求要有教师权利意识要有学生管理角色意识,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平等的当事人管理者要有民主意识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建设要重视制度建设要注意工作程序的合理程度三、学校管理常用的方法1、行政方法(1)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稳定性时效性垂直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行政权力使用者必须认同管理就是服务对学校管理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建立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系统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2、经济方法(1)特点驱动性利益敏感性政策性公平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a)要将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切忌唯“物”论b)要综合运用经济方法经济的来源:多渠道,稳定性,增长性保健功能与激励功能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内部组织的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3、法律方法(1)特点严肃性强制性规范性可预测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教育管理法律关系中,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是平等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学校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教育服务合同关系的双方.对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主要应按照相关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学校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主要受到民法保护;办学自主权受到教育法保护.4、思想教育方法(1)特点长期性广泛性渗透性启发性灵活性内生性长效性(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觉与规范相结合组织和非组织的形态相结合第六章学校组织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一、组织的概念1 从社会实体的角度从社会实体的角度,着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有三点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2 从社会过程的角度二、组织的类型1 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 艾兹昂尼Etzioni 根据组织的支配手段把组织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3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M·Blau和斯科特W·R·Scott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将社会组织划分为四类:互利组织工商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4 从是否具有盈利性和是否面临市场竞争,将组织划分为以下四类:竞争性的盈利组织竞争性的非盈利组织独占性的非盈利组织独占性的盈利组织三、组织理论对学校组织性质的分析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社会系统理论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四、社会系统理论的学校观一权变组织理论1. 作为松散结合系统的学校:权变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权变理论认为管理中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组织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管理者要根据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2. 权变组织理论的学校观1 20世纪70年代初,科恩、韦克和奥尔森等人,从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着名的“松散结合系统理论”.2 在学校组织中,不同部门有各自的特点、作用和分界线,这些部门尽管结合在一起,但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不但很少而且很弱.科恩等人认为学校组织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3 学校组织目标往往比较含糊,而且经常变化4 学校教育的行动与技术手段模糊不清5 参与学校决策与行动的人员具有流动性——呈现一种“流动式参与”的特点6 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把学校看成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结构,还不如将其看成是一个“观念上松散的结合体” .二1.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模式的理念.学习型组织倡导人本的文化价值观强调组织与人的和谐发展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思考和创新是其精神支点2.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校观学校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愿景;学校领导的新作用;高效能的组织结构与团队建设;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机制.五、学校组织效能1.学校效能的含义1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与“创值”的角度定义学校效能.认为有效能的学校是使“学生能取得的进步比学生从其本身已有特性出发所期望的进步更大”.2 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中做出如下表述:学校效能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3 郑燕祥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适应内在及外在的限制,并长远地达成不同有关人士所追求之目标的能力.学校的组织学习能力及组织变革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organizational change能力是学校效能的重要指标.2. 学校效能的研究视角1目标模式2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3投入——产出模式4环境适应模式5学校内质因素优化模式第七章学校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1.组织结构设计2.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二、学校组织结构:可能的形式据学校规模选择组织形式1. 直线式组织形式一位上级领导负有最高指挥责任,命令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形成直线式指挥链.不足在于横向沟通不够;对各级领导者要求非常高.2. 直线参谋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和决策日益复杂,组织的最高领导者配备专门的助手来协助完成决策与指挥工作.亦存在横向沟通不够的问题.3. 职能型组织形式1 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起源于本世纪初法约尔在其经营的煤矿公司担任总经理时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形式,故又称“法约尔模型”2 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组织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4.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事业部制,也称“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5. 矩阵式组织形式在大型组织中,为克服缺乏横向沟通的弊病,把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与分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设计的组织结构模式.三、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条件1. 要选拔一名好校长.校长负责制既是一种领导管理制度,也是对校长个人素养的一种要求.要充分发挥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的优越性,就必须挑选和培养一名合适的校长.2.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校长授权.3.要有学校管理监督的民主化与之相配合.4. 要进行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是校长的职权责逐步趋于一致.四、选聘校长的形式五、校长需要如下基本权力箫宗六:1. 决策权2. 人事权3. 教学权4. 财经权六、学校的组织机构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职工代表大会业务组织校务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委员会政治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学术团体第八章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的结构1. 学校精神文化2. 学校制度文化3. 学校行为文化4. 学校物质文化二、学校文化与校风、校园文化的区分校风:1 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主体所体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同时还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2 杨贤江:“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些种种因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3 校风包括: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三、学校文化的内容1. 学校文化的显性内容1 学校实物以实物形式表现出学校文化的特色和学校成员的追求,以及成员的精神风貌,如学校的建筑、设备、技术、校服、校旗、校徽、艺术雕塑等.2 学校行为它包括学校的领导行为、师生员工以共同意志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行为,学校公关行为等3 学校语言它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2.P358 学校文化的隐性内容1 学校基本假设2 学校价值观念3 学校行为规范四、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1. 学校文化显性内容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基础2. 学校宣传活动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3. 实行参与管理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必要途径4. 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是构建学校文化的先导5. 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学校文化的主要目的第九章学校领导与领导者一、领导的含义1. 领导是一种个人能力,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没有下属就没有领导者2. 影响力的发挥3. 领导包含目标选择,创造组织价值4. 发展关系5. 领导是指一种集体现象,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领导者是保持先进性的、与众不同的人二、领导研究的历程1. 领导特质研究:为领导者画像2. 领导行为研究:风格与特点1 俄亥俄大学的领导四象限理论40年代,以定规和关心为两大维度2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也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二个维度,称之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3 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4 1964年,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发展了领导风格的二维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论3. 权变理论:操作性的领导行为范式1 菲德勒的领导有效性权变模型菲德勒认为,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取向或顽固和独裁型任务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当情境只是适度有利和适度不利的情况下,人性取向或民主类型关系取向的领导是最有效的.2 Martin Evans:路径—目标领导理论3 Hersey & Blanchard:动态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4. 转化式领导:一种新的领导哲学转化式领导首先由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Burns提出.在其1978年出版的领导一书中,伯恩斯区别了两种基本的领导类型:交易式领导和转化式领导.5. 领导研究进程的基本启示人性假设:工具人-社会人-复杂人-道德人激励策略:物质-人际关系-自我实现-共享的信念行为特征:强制型-诱导型-参与型-合作型关注人的发展:无视-忽视-重视三、道德领导1. 学校应该成为结构松散,文化连接紧密的组织,抑或说成是共同体community.2. 萨乔万尼认为,学校领导应该从交易式领导的“为奖励而做”经由“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发展到“为美好的东西而做3. 基本观点领导的本质在于追求价值合理性而不是对管理技术与人际策略的熟练操控道德力量是领导权威的重要来源,并应该被置于首位“领导者的领导者”是道德领导最重要的运作策略四、校长权威来源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权力来源概念是“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教育管理领域,对于校长的权威一般认为包括:职务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我国学者范国睿:法定权威、专业权威、参照权威萨乔万尼: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五、校长权威使用时的几种形式1. 集权式2. 分权式3. 参与式六、校长的角色1. 管理者2. 教育者3. 领导者七、校长角色体系1. 随着学校管理不断趋于复杂化,学校校长在学校事务中承担角色也在趋于复杂化2. 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的校长3. 作为教学领导者的校长4. 作为人际关系促进者的校长5. 作为冲突调解者的校长6. 作为变革代理人的校长第九章教师管理一、教师管理的目的教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唤起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工作能力、教育效能的全面提高二、教师管理的基本过程总的来讲,教师管理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教师的聘任、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以及教师的离任.三、教师的任用1. 我国的教师任用制度建国之初是派任制或者说是任命制.随着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教师聘任试点.2. 教师聘任制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教师职务的一种制度.3. 主要类型有职务晋升、续聘、辞聘、改聘、低聘、解聘等.4. 教师聘任制具有以下特点:1地位平等化 2关系契约化 3任期明确化4过程公开化 5机制竞争化 6形式多样化。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理论第一章学校管理概述一、学校管理的含义:学校管理,一是指管理学校的实践活动;另一种是指教育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即学校管理学。

二、学校管理的性质学校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学校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一般规律或共性职能方面,又称为一般属性或科学属性。

社会属性则表现在学校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

认识学校管理的二重性质的意义:做到科学地取众家之长,发展自我,突出特色。

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学校管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体系与管理科学体系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同时是两个学科体系的分支。

此外,它还是介于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内部管理活动。

四、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校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于经验的理性概括。

所谓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是指科学理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又是指对实践经验的科学规范和熟练巧妙地随机操作,达到既是“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又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学校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五、学校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及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是最早的。

我国2000多年前就已问世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

但是,把学校管理作为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并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的事。

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目前,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还在发展之中,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应从各自不同的方面积极地做出努力。

六、学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学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基础;2.系统方法论基础;3.教育学的理论;4.心理学理论;5.管理学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学校教育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学校教育概述
范学校 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 学位:学士、硕士、博士
25
研究生
教育
22
高等教育
大学 高等专科学校和高
(本科)
等职业学校
18 中等教育
普通高中、职业中学 普通初中、初等职业学校
中等专业 学校
技工 学校
义务
12
初等教育
小学
教育 阶段
6
学前教育
3
幼儿园
(四)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世界上最早颁布实行义务教育法令--- 1872年德国的《普通教育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义务教育法》。 表现: (1)义务教育逐渐涵盖学前教育。 (2)义务教育向初中教育阶段后延伸。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和统一的方向发展 表现: (1)在普通中学加强职业性课程 (2)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加强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
<15% 精英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5%-50%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50%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表现: (1)高等教育机构日益多样化 (2)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学生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成人大学生所占的比重
• 把成人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大体系中
1976年挪威,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成人教育法,把成人教育视为终身学习体制的基 础,促进了成人教育各领域间的协调合作。 1982年韩国制定了社会(成人)教育法,提出了社会(成人)教育制度化。 1973年联邦德国把成人教育列为与普通教育的初、中、高等三种教育并列的第四 种教育。

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秩序,促进学校良好发展,保障学生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制定的。

第二条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宗旨是依法行使教育管理权力,保证学校内部管理秩序的规范化、有序化和效能化。

第四条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负责。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遵守与执行由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负责,违反者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学生管理第六条学生入学条件及程序1. 学生入学条件:申请学生需满足国家教育法规定的年龄要求和身体健康状况。

2. 学生入学程序:学生申请入学需按照学校招生要求填写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学校根据招生计划进行审核,录取结果将在规定时间内通知申请者。

第七条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1. 学生应按时出勤,不得无故旷课、迟到或早退。

2. 学生应认真完成课堂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以其它不诚实方式获得学习成绩。

3. 学生应遵守学术道德,禁止抄袭、剽窃、捏造或传播虚假信息。

第八条学生的行为规范1. 学生在校内应礼貌待人,尊重师长和同学,不得有侮辱、欺凌或攻击他人的行为。

2. 学生应保护学校财产,不得进行损坏、盗窃等破坏行为。

3. 学生应遵守学校纪律,不得擅自离校或在校内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第九条学生的奖惩制度1. 学校将对在学术成绩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并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的奖励或处罚。

2. 学生的处罚方式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警告函、缓期执行、留校察看、通报批评、取消奖励和纪录处分等。

第十条学生的权益保障1.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确保学生的学习权益得到保障。

2. 学校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隐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第三章教职员工管理第十一条教职员工的招聘和录用1. 学校将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职员工的招聘和录用程序。

2. 教职员工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并参加面试和考核。

教育2024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_1

教育2024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_1

教育2024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管理原则与目标第二节管理体制与职责第三节管理规范与要求第二章学校管理与组织机构第一节学校组织结构第二节学校管理机制第三节学校领导职责第三章教育教学计划与实施第一节教育教学计划制定第二节教育教学实施流程第三节教育教学评价与反馈第四章课程与教材第一节课程设置与调整第二节教材选用与管理第三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第五章教师管理与队伍建设第一节教师资格与职务第二节教师培训与发展第三节教师考核与激励第六章学生管理与教育第一节学生入学与注册第二节学生评价与奖励第三节学生教育与指导第七章德育工作第一节德育目标与任务第二节德育内容与方法第三节德育评价与反馈第八章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第一节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第二节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三节应急预案与处理第九章财务与资产管理第一节财务预算与决算第二节资产配置与使用第三节财务审计与监督第十章校园文化建设第一节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第二节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第三节校园文化评价与反馈第十一章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第一节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第二节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第三节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第十二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一节法律责任界定第二节法律责任追究第三节监督管理与投诉处理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管理原则与目标一、本章程旨在规范公司的运营管理,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原则与目标的确立,旨在指导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1. 管理原则合法合规:公司管理活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公平公正:确保公司内部管理公平公正,维护员工权益,激发员工潜能。

创新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风险控制: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确保公司资产安全,降低经营风险。

2. 管理目标提高公司经营效益:通过优化管理,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手段,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海南省专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海南省专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

《海南省专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管理第三章教师管理第四章教学管理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专门学校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海南省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规定》《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专门学校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Q 本办法所称专门学校,是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场所。

本办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A)参与赌博赌资较大;(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专门教育,是指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原则】专门学校坚持立足教育、科学矫治、有效转化、依法管理、保障权益的原则,确保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在教育矫治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步入正常的社会化成长过程。

第四条【专门学校的设置】专门学校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按照全岛同城化、全省一盘棋,分批建设、资源集中、有效辐射的原则科学布局,合理划分招生范围。

分类设置专门学校。

本省行政区域内至少确定一所专门学校按照分校区、分班级等方式设置专门场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情形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专门学校参照寄宿制中学配置标准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场馆和警务室、教职工值班宿舍等建设。

学校管理理论第二章. 学校管理制度及建设

学校管理理论第二章. 学校管理制度及建设

学校管理理论:第二章. 学校管理制度及建设第二章学校管理制度及建设一、学校管理制度概述1:含义广义: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总称。

狭义:学校自身内部管理制度:规章、规定、条例、实施细则总称。

①: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管理制度为学校自身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依据,它是国家法律效力和行政权力的运用、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如:※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行政法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行政规章:《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地方性法规等。

②学校自身内部管理制度:由校长、党组织和教职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管理实践管理经验基础上,并结合学校管理目标和具体环境制定出来的。

#其特征:a):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体现学校管理总目标b}:体现操作的规范性#制定制度原则:①学校服从国家、部门服从全校②全校尺度统一③严格操作程序。

④执行前后一致。

c}:实施的强制性d):施行的稳定性e):制度变迁与特色。

※③学校管理制度作作用⑴维持正常的学校工作秩序⑵提高学校管理效率⑶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统一⑷调节学校各种利益关系二、中小学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基本管理制度:对学校各部门、各环节都起决定和指导作用的制度。

如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职务评审与晋级制。

①校长负责制校长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全面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

其行使的管理权主要表现:a):决策指挥权b):干部任免权c):用人权d):奖惩权e):财经权※实行校长负责制不是“校长说了算”,应该是既能够充分调动校长的办学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又能体现教职工当家作主的优越性。

发扬民主、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分班制管理制度

学校分班制管理制度

学校分班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学校学生,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实行分班制,实行班级化教学管理。

学校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品德修养和兴趣特长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

第三条学生入学时,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学生的成绩、品德和特长等情况,将学生分班管理。

第四条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整班级。

第二章分班原则第五条学校分班原则是: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班级协作,促进学生的相互帮助。

第六条学校分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确保每个班级的学习水平相近。

第七条学校分班要兼顾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特长,将品德优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入同一个班级,将具有特长的学生分入相应的班级。

第八条学校分班要注重师生配比,确保每个班级的师资力量充足,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第三章分班程序第九条学校分班的程序是:学生入学后,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品德和特长等情况,将学生分班管理。

第十条学校将学生分班后,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在学校网站上公布班级名单。

第十一条学校根据需要,对班级进行调整,调整班级前须经相关部门批准。

第四章班级管理第十二条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负责对班级进行全面管理。

第十三条班主任要定期对班级进行班风班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十四条班主任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五条学校要对班级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班级”,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五章教学管理第十六条学校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第十七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每个班级的教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班级教学档案,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第六章夏仲活动第十九条学校要组织班级夏仲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制定学校计划?
1、为学校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方 向与政策,以便作为指导和协调工作的方针。
2、通过说明学校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果 及其标准、工作步骤和日程,使每一个工作人员 明白对全校、所在部门及个人的期望是什么;同 时使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明白自己与其他人的工作 联系,以加强彼此的协调。
第二节 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与管理
一、为什么制定学校计划; 二、学校计划的类型; 三、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
一、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是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文件, 它是在一定的观念和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 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而对学校工作的内容、规则、 步骤、资源分配以及方式方法的通盘预先安排。
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的观点:
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 组成,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分别为P(plan)D (do)C(check)A(action),因此管理过程 被认为是由PDCA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这 种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计划是对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设想,对在 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见,以及对实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 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 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 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 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 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 项工作提高一步。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决策下过不同定义:从选 择的角度看,决策被认为是对一些可供选择的行动 方针所做的抉择;从信息运动角度看,决策被认为 是将信息转换为行动的过程。还有一种最通俗的解 释,认为决策就是拍板,或说是拿主意。
决策的定义
这些定义各自抓住了决策行为的某一特征, 但都不够全面。从现代决策的观点看,决策不是 某一个行动,而是一连串科学行为的整合,可以 将其定义为:决策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运 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 的全过程。
3、预先估计在计划执行的的过程中的问题, 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学校计划的类型
(一)按层次可分为总体计划、中间计划和 具体工作计划。
总体计划是学校决策层所做的全校性的工作 计划,它规定一段时间内学校总目标、总任务、 总政策、总体的活动项目和措施;中间计划是落 实总体计划的协调计划,是由学校的职能部门所 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是基层单位的活动计划, 如学校教研组或年级组的工作计划。
(四)按作用可分为进入计划、常规计划和应 急计划。
三、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
(一)什么是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一项 重要活动,是计划工作的核心部分。著名管理专 家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看来,管理活 动就是对问题、环境、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进 行不断的分析、判断和做出决定的过程,他的看 法抓住了管理活动最富于生命力的部分。
对管理过程认识的基础在于承认管理活动 “有序”,即对每项工作的管理都按照一定的逻 辑展开,在这一点上,人们差不多取得了共识。 但是对这个“序”由什么所组成,其逻辑轨迹是 怎样的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较有 影响的是西蒙的“决策链条”说和戴明的“四环 节”说。
西蒙的观点:
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决策的过程,整 个管理活动由“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 这样一些连续不断的活动所组成。这一观点的长 处就在于它抓住了决策这个关键要素,突出了科 学决策在各层次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但它的 不足之处是没能直观地指出“再决策”与决策在 管理活动中的职能差别,对这一环节的特点分析 不足,因而会给管理带来由于含意不明确而产生 的操作困难。
第二章 学校管理过程
过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它们动 态的存在状态。对过程的研究揭示了事物内部各 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为预测事物的发展和 对其进行控制提供依据。对学校管理过程研究的 意义也在于此。
第一节 管理过程概述
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 西蒙的观点; 戴明的“管理四环节”学说。
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
执行是将计划付诸行动,为达到预想的成果 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环节包括了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激励等一系列活动。
检查是对照计划对执行阶段的活动和成果进 行评价和诊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一般来说,检查是伴随着执行的过程随时进行的。
修正这一环节,现在多被称为总结,它是在 工作总体完成以后所进行的总评价,它的任务包 括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对人员 进行奖惩。
(二)按时限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 短期计划。学校是基层单位,所谓“长期”的时 间界限一般以两个因素为尺度:对学校未来最大 的可预见年限;一位校长比较有把握的任职年限。 按照这个标准,长期计划以6-8年为宜。而中期 计划为4-6年,短期计划为3年以下。
(三)按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综合计划和 单项计划。前者是关于学校所有部门的工作及其相 互关系的总体计划,这种计划概括、全面,但在关 键因素上一定要明确,这些因素包括:成果标准、 重要工作的时间进度、各部门之间重要的协调要求; 后者是关于某单一工作任务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