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测试题
![诗经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131c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2.png)
诗经测试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到哪个时期的诗歌?A.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B. 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C.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D.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2. 《诗经》的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经、史、子3. 《诗经》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即各地方的民歌B. 雅乐,即宫廷音乐C. 颂歌,即祭祀时所用的诗歌D. 赋诗,即赋体诗歌4. 以下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雅”部分?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5. 《诗经》的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A. 四言为主,结构简单B. 五言为主,结构复杂C. 七言为主,韵律丰富D. 八言为主,节奏明快6.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诗歌的什么手法?A. 修辞手法B. 诗歌体裁C. 诗歌形式D. 诗歌内容7. 以下哪句诗出自《诗经》?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 《诗经》中的诗歌反映了哪些社会生活的内容?A. 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B. 奴隶社会的生产劳动C. 封建社会的战争与爱情D. 奴隶社会的祭祀活动9. 《诗经》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什么地位?A.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中国最早的散文集C. 中国最早的小说集D. 中国最早的戏剧集10. 以下关于《诗经》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诗经》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B. 《诗经》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
C. 《诗经》的诗歌全部都是由诗人创作出来的。
D. 《诗经》的诗歌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政治宣传。
正确答案:1. A2. A3. A4. C5. A6. A7. C8. B9. A10. C。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fec71fe4733687e21aa5b.png)
国学《诗经》题库及答案怨刺诗主要保存在 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bdc67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3.png)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诗经注解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 答案:305首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 - 答案:地方民歌3. 《诗经》中《关雎》是一首描写什么主题的诗歌?- 答案:爱情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 答案:《采薇》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描述的是女子的什么特质?- 答案:体态轻盈、举止优雅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风”部分?- A. 《鹿鸣》- B. 《关雎》- C. 《硕鼠》- D. 《蒹葭》- 答案:B2. 《诗经》的编撰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一词,其含义是: - A. 年轻- B. 夭折- C. 鲜艳- D. 枯萎- 答案:C4. 《诗经》中的“雅”部分主要收录了:- A. 宫廷乐歌- B. 祭祀歌曲- C. 民间歌谣- D. 政治议论- 答案:A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哪一篇?- A. 《子衿》- B. 《青青子衿》- C. 《采薇》- D. 《关雎》- 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区别。
- 答案:“风”是地方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是宫廷乐歌,多用于宴会和祭祀,语言较为典雅;“颂”是祭祀歌曲,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内容庄重。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
![国学《诗经》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45bae5195f312b3169a589.png)
71.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2.多选题《邶风•静女》 A.是一首青年男女约会的情诗 B.以女子口吻来叙述C.女子所赠礼品是一根柔嫩的白毛草D.以男子口吻来叙述1.判断题《玄鸟》是一首赞美打猎者的赞歌。
×2.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4.判断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之子”指的就是这个男子。
×5.判断题《诗经》中《载驰》的作者许穆夫人是中国诗歌史上出现最早的女诗人。
√6.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判断题《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8.判断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9.判断题“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0.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1.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12.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4.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5.判断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贤文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16.判断题《诗经•秦风•无衣》通过士兵们同穿一件战袍来抒发将士们同仇敌忾的慷慨之气。
√17.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8.判断题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完整版)《诗经》题库
![(完整版)《诗经》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a5f07e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2.png)
(完整版)《诗经》题库《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
![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49e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a.png)
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诗经》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是指()。
A、花托B、不正C、湖北D、何不答案:D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讽刺的是()。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宣王D、周赧王答案:B3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A、周幽王B、周宣王C、周康王D、周穆王答案:B4《诗经》中体现中华名族精神传统主干的精神线索不包括()。
A、兵燹B、家国C、婚恋D、农事答案:A5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A、商王室B、周王室C、齐诸侯D、楚大夫答案:B6《诗经·大雅·民劳》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高级贵族B、低级贵族C、周王本人D、夷狄番邦答案:A7《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A、略谏B、不谏C、直谏D、谲谏答案:D8“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
A、太阳B、月亮C、死亡D、新生答案:A9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诗句?()A、听用我谋,庶无大悔B、匪面命之,言提其耳C、家父作诵,以究王訩D、惠于朋友,庶民小子答案:C10《诗经·齐风·还》中“峱”是()的山名。
A、江苏常熟附近B、浙江余杭附近C、山东临淄附近D、河北秦皇岛附近答案:C11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是()。
A、编钟B、鼍鼓C、琴瑟D、忽雷答案:D12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A、新婚仪式B、国丧大礼C、阅兵仪式D、农耕仪式答案:C13《诗经·召南·甘棠》的核心内容是()。
A、睹物思人B、见异思迁C、如实记录D、表达怨愤答案:A14“节彼南山,有实其猗”中“猗”是指()。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选《诗经》导读全套测试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0d1c9c19e8b8f67d1cb906.png)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2.《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3.根据甲骨文“四方风”的记载,北风被写作为“隩”。
(√)4.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6.“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7.《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10.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11.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12.《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13.《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14.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5.《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6.“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并不蕴含任何先秦民本思想。
(×)17.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8.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9.“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82d75f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3.png)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10首D. 315首答案:B2. 《诗经》的诗歌分为哪三类?A. 风、雅、颂B. 赋、比、兴C. 律、绝、词D. 歌、行、赋答案:A3. 下列哪首诗歌不属于《诗经》中的“风”?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硕鼠》答案:C4. 《诗经》的创作时期大约是?A. 周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卫风·淇奥》B. 《周南·关雎》C. 《郑风·子衿》D. 《秦风·无衣》答案:B二、填空题6.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地方民歌7. 《诗经》中的“雅”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宫廷正乐8. 《诗经》中的“颂”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祭祀用乐9. 《诗经》的编辑整理工作是由_________完成的。
答案:孔子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
答案:《周南·桃夭》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答案:《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二是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公现象的控诉;三是形式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等多种结构;四是运用了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诗经》对后世文学有哪些影响?答案:《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二是其赋、比、兴的修辞手法被后世诗人广泛采用;三是《诗经》中的许多名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成语和典故,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918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0.png)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10首D. 315首答案:B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赞美诗答案:B3. 下列哪首诗歌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桃夭》答案:C二、填空题4. 《诗经》中的“雅”部分,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主要反映的是_________。
答案:周王室和贵族的生活5. 《诗经》的“颂”部分主要用来_________。
答案:祭祀三、简答题6.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政治思想和经济状况,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语言的精炼、形象的生动、情感的真挚等。
7.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著名诗歌,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主题。
答案:《关雎》——描写男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蒹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桃夭》——赞美女子的美貌和美德。
四、论述题8.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发扬。
同时,《诗经》中的许多诗句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体现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翻译题9. 将《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相互呼唤,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理想的伴侣。
六、分析题10. 分析《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的各自特点及其在《诗经》中的作用。
答案:《诗经》中的“风”主要收录了各地的民间歌谣,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情感和愿望;“雅”则主要收录了宫廷和贵族的诗歌,体现了上层社会的文化和思想;“颂”是用于祭祀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3c7422fc4ffe473368ab90.png)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2.“采葑采菲”中“葑”和“菲”是指供鱼类食用的藻类植物。
(×)“葑”和“菲”——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腌咸菜。
3.与印第安人的古老习俗相似,先秦时期中国贵族的舞蹈有头戴羽毛的习俗。
(√)4.《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5.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诗经•唐风•蟋蟀》是西周初期周公所作的诗歌。
(×)6.《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7.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8.《诗经》中的所有风情诗都与桑树有关。
(×)9.《诗经》采诗官记载的所有诗歌都是对观察现场的如实记载,并不存在任何文化意味。
(×)10.《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11.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12.根据《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先秦时期的角枕多用于丧葬仪式。
(√)13.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14.《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诗经二首》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诗经二首》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85b60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a.png)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十五国风”或“国风”; 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 ;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语言朴实优美;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4、后人常把“离骚”和《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5、《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6、《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礼仪》、《春秋》..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诗经》、《尚书》、《礼仪》、《乐经》、《易经》、《春秋》..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8、《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二、《氓》的知识点积累一、通假字1、匪fēi来贸丝“匪”通“非”; 不是..2、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感叹词..3、士之耽兮;犹可脱tuō也..“说”通“脱”;脱身..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 边界..二、字音氓méng之蚩蚩chī;抱布贸丝..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乘chéng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既见复关;载zài笑载言..尔卜bǔ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淇qí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wéi裳cháng..夙sù兴夜寐mèi;靡mǐ有朝矣..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三、古今异义词: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今指儿子..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2、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3、秋以为期以为——古义:两个词;把……当作今义:一个词;认为..4、总角之宴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四、一词多义1、以A、秋以为期以:介词;把..以为:把...当做..B、乘彼垝垣;以连词;表示目的;来望复关C、以介词;用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迁2、言A、助词言既遂矣言:句首助词..静言思之言:句中助词..B、名词;言辞;说法.. 体无咎言C、动词;说.. 言笑宴宴载笑载言3、之A、之:主谓间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①氓之蚩蚩 \\②桑之未落\\③士之耽兮④女之耽兮⑤桑之落矣B、助词;的..⑥总角之宴C、代词;代那件事;指自己不幸的遭遇..或释为:助词;无义..⑦静言思之4、其A、其:它的.. 其叶沃若B、助词;无义.. 咥其笑矣C、代词;你.. 不思其反三、《采薇》知识点积累一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岁亦莫mù止猃狁xiǎn yǔn 之故载zài饥载渴王事靡盬gǔ我行不来lài四牡騤騤kuí雨yù雪霏霏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鱼服靡室靡mǐ家不遑huáng启居二掌握以下重点词语1、通假字1岁亦莫止2彼尔维何3维常之华4猃狁孔棘2、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动词;雨雪犹“落雪”..象弭鱼服象;用象骨装饰..鱼;用鲨鱼皮制作..名词作状语3、重点词语;注意其中古今异义的词1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2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3彼路斯何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今指道路..4薇亦作止作;指薇菜冒出地面5岁亦莫止止;句尾语气词6靡使归聘使;指使;委托..聘;问7载饥载渴载;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8岁亦阳止阳;指阴历十月9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很..疚;痛苦..来;回家..10彼路斯何斯;语气词;无实义四、练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 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熏陶渐染jiān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风靡一时mí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解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D项“咥”应读xì..答案C2.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 B.②⑥ C.③⑧ D.④⑦解析①“莫”通“暮”;③“泮”通“畔”;④“尔”通“”;⑤“匪”通“非”;⑦“于”通“吁”;⑧“说”通“脱”..答案 B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解析A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D项今义:名词;雨和雪..古义:下雪;“雨”为动词..答案 B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解析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答案 C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解析“孔”意为“很”..答案 A6.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解析A项“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B项“雨”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答案 C7.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答案 C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解析①句的“三”是虚指;“三岁”是多年;②句的“三”是实指;“二三”意为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答案 C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答案 D10.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球队就要获胜了;大批的球迷在周围高声呐喊;信誓旦旦......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C.多年来;他夙兴夜寐....;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D.在课堂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解析A项信誓旦旦:指誓言说得极为真诚可信;用在句中不合语境..B项不绝如缕:比喻声音细微或形势危急;这与句中写熙熙攘攘的游玩、购物的人不一致..D项二三其德:指三心二意..二、填空题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运用比兴手法;用动物比喻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5.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6.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7.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8.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9.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0. 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年轻貌美或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意深厚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的枯黄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和被弃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三、阅读鉴赏一《诗经卫风氓》节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解说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复关”这个词的含义..答:参考答案:‚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男子;这是用与人物相关的事物代人;用的是借代;使语言含蓄而有变化..诗歌中多次出现‚复关‛这个词;是要表现女子对男子的强烈思念以及对婚事的期待与憧憬;用的是反复;反复的运用;使女子思想感情得到强调..2、在本章诗歌中;为什么要刻画女主人公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又“载笑载言” 这样的刻画对全诗来说有什么作用答:表现女主人公在恋爱阶段真心切地、热切地爱恋着她的心上人;为后来女主人公被抛弃时的悲伤心理做铺垫..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3~4题..采薇《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①..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衷..注释①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②霏霏:雪飞貌..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B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提示:“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提示:这首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三阅读《诗经·伐檀》一诗;回答5~7题..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5.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A.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_____奴隶们劳动的辛苦______..B.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____奴隶主的不劳而获_ _..C.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__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讽刺___..6.《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C 提示:其余为“兴”;C是“赋”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河水清且涟猗C.自牧归荑;洵且美异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7.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提示:“觉醒”不恰当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答案与提示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②凤团:一种名茶..1 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答:“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2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答:“闲”“静”“又”答出任意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答到意思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60ad838a4b73f242326c5f77.png)
《诗经》选择题1、《诗经》就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得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得就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就是宗庙乐歌得就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得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得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得就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得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得《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A)A、《诗经.召南。
甘棠》一诗就是为了怀念周宣王得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C、《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D、《诗经.卫风。
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得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得就是(C)A、《诗经》中得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与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与商颂三部分.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就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得敬仰。
C、《诗经。
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与人得渺小之感。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rar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rar](https://img.taocdn.com/s3/m/2193db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png)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rar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多少篇?A. 300篇B. 305篇C. 310篇D. 315篇答案:B2. 《诗经》的分类包括风、雅、颂,其中“风”是指什么?A. 祭祀之诗B. 民间歌谣C. 宫廷乐章D. 历史记载答案:B3. 下列哪首诗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 《关雎》B. 《蒹葭》C. 《静女》D. 《离骚》答案:D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周南·关雎》B. 《周南·桃夭》C. 《召南·鹊巢》D. 《卫风·硕人》答案:B5. 《诗经》中“风”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十五国风B. 周风C. 秦风D. 楚风答案:D二、填空题6. 《诗经》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距今已有约________年的历史。
答案:30007. 《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主要反映了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周王室8. 《诗经》中的“颂”主要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祭祀乐歌。
答案:周朝、鲁国、商朝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诗经》中________篇的名句。
答案:《周南·关雎》10.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出自《诗经》的________篇。
答案:《周南·卷耳》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思想,被誉为“诗的源泉”,对后世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示范作用。
四、论述题12. 论述《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类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试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c2485e2b84ae45c3b358cc5.png)
《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试题及答案
![诗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93b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7.png)
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诗经》中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乐、舞、歌答案:A3. 下列哪首诗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鹿鸣》答案:C二、填空题1.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__,共有______首。
答案:地方民歌;十五国风2. 《诗经》中的“雅”分为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雅;小雅3. 《诗经》中的“颂”是用于_______的诗歌。
答案:宗庙祭祀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也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著名诗歌,并简要说明其主题。
答案:《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蒹葭》以蒹葭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鹿鸣》则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的诗歌,表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欢乐。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是通过类比来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则是通过引起联想的事物来抒发情感,如《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五、翻译题1. 将《诗经》中的《关雎》第一节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鸣叫,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六、分析题1. 分析《诗经》中“风”、“雅”、“颂”三类诗歌的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0道《诗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诗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6843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0.png)
30道《诗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A. 诗歌总集B. 散文集C. 小说集D. 戏剧集答案:A2.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A. 风、雅、颂B. 赋、比、兴C. 大、小雅D. 周颂、鲁颂、商颂答案:A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
A. 《卫风》B. 《周南》C. 《郑风》D. 《秦风》答案:B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形容()。
A. 女子出嫁B. 桃花盛开C. 春天美景D. 爱情甜蜜答案:A5. 《诗经》中“风”的内容主要是()。
A. 祭祀之歌B. 宫廷雅乐C. 各地民歌D. 贵族宴乐答案:C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的是()。
A. 友情B. 爱情C. 思乡之情D. 爱国之情答案:B7. 《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A. 赋、比、兴B. 夸张、比喻、拟人C. 记叙、描写、抒情D. 对偶、排比、反复答案:A8.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中的“硕鼠”指的是()。
A. 大老鼠B. 贪官污吏C. 剥削者D. 敌人答案:C9. 《诗经》大约收集了()首诗歌。
A. 300B. 305C. 500D. 600答案:B10.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绘的情境是()。
A. 恋人约会B. 思念远方之人C. 欣赏美景D. 孤独寂寞答案:B11. 以下不是《诗经》中“雅”的分类的是()。
A. 大雅B. 小雅C. 中雅D. 周雅答案:C1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
A. 《击鼓》B. 《关雎》C. 《蒹葭》D. 《氓》答案:A13. 《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是()。
A. 《关雎》B. 《七月》C. 《硕人》D. 《采薇》答案:B14.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
A. 《小雅·鹿鸣》B. 《周南·鹿鸣》C. 《郑风·鹿鸣》D. 《秦风·鹿鸣》答案:A15.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反映的是()。
A. 劳动生活B. 爱情故事C. 战争场面D. 宫廷宴饮答案:A16. 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诗经研究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研究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42e1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f.png)
诗经研究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括多少篇诗歌?A. 300篇B. 305篇C. 310篇D. 315篇答案:B2.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经、史、子、集答案:A3. 《诗经》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即各地方的民歌B. 雅,即宫廷诗歌C. 颂,即祭祀诗歌D. 赋,即长篇叙事诗答案:A4. 《诗经》中“雅”包括哪两部分?A. 大雅和小雅B. 风和颂C. 赋和比D. 经和史答案:A5. 《诗经》中“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A. 表达个人情感B. 描述自然风光C. 祭祀祖先和神灵D. 记述历史事件答案:C6. 《诗经》的创作时期大约跨越了多长时间?A. 200年B. 300年C. 400年D. 500年答案:C7. 《诗经》中最著名的爱情诗是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采薇》答案:A8. 《诗经》的诗歌形式以什么为主?A. 四言诗B. 五言诗C. 七言诗D. 八言诗答案:A9. 《诗经》中“赋、比、兴”是指什么?A. 三种不同的诗歌体裁B. 三种不同的诗歌风格C. 三种不同的诗歌创作手法D. 三种不同的诗歌主题答案:C10. 下列哪篇不是《诗经》中的诗歌?A. 《离骚》B. 《静女》C. 《鹿鸣》D. 《氓》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诗经》的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年之间。
答案:11世纪;6世纪2. 《诗经》中的“风”部分共有______篇,其中“国风”有______篇。
答案:十五;十五3. 《诗经》的诗歌内容主要反映了______时期的社会生活。
答案:西周至春秋4. 《诗经》中的“雅”部分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雅;小雅5. 《诗经》中的“颂”部分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大学语文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诗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f21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大学语文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10首D. 315首答案:B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官员诗歌答案:B3. 下列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雅”部分?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答案:C4. 《诗经》中的“颂”部分主要歌颂的是什么?A. 爱情B. 英雄C. 祖先D. 国家答案:C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中的哪一首?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采薇》答案:A二、填空题6. 《诗经》的诗歌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答案:四言、五言、七言7. 《诗经》的“风”部分共有____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答案:十五8. 《诗经》中的“雅”部分包括____和____两类。
答案:大雅、小雅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中的《____》。
答案:采薇10.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是《诗经》中《____》的诗句。
答案:桃夭三、简答题1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答案:《诗经》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歌内容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其次,它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语言朴实,富有音乐性;再次,它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赋、比、兴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 举例说明《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答案:在《诗经》中,“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是指通过比喻来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是指借助景物引发情感,如《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完整考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0ea7dbb68a98271fefaa1.png)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2.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促使古代农民形成了生活节俭的风尚。
(√)3.“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4.《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5.根据钱钟书《管锥篇》的观点,《卫风•氓》层次分明,工于叙事。
(√)6.《女曰鸡鸣》和《鸡鸣》都勾勒出先秦时期贵族贤妻的美好形象。
(√)7.《诗经•国风•采蘩》透露出先秦时期古老的宗教意识。
(√)8.《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9.“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D)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10.《诗经•国风•东山》通过示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眷恋。
(√)11.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12.《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成语“夙夜无寐”的意思是早晚都不能入睡,一直在流亡的途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
16、《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B)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契”的意思是 (D)A、弃B、得C、散D、聚18、《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C)A、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D、献诗说19、《诗经》大约收集了多少诗歌(D)A、300B、304C、306D、30520、《颂》诗主要是(C),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
A、《夏颂》B、《商颂》C、《周颂》D、《汉颂》21、《诗经》在我国的地位(A)A、《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B、《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C、《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的豪放派的诗歌总集D、《诗经》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的婉约派的诗歌总集22、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DA、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23、《诗经》最晚的作品成于(A)A、春秋中叶B、东周C、汉初D、战国24、请问以下哪一句不是出自于诗经(D)A、交交黄鹂,止于桑B、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C.、岂曰无衣?与子同袍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C)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27、下列各句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C、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8、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抱布贸(交换)丝无与士耽(迷恋) 俟我于城隅(角落)B、说怿(喜爱)女美匪我愆(改变)期静言思之(说, 动词)C、洵美且异(确实) 靡(没有)有朝矣彤管有炜(亮光)D、信誓旦旦(诚恳) 自我徂尔(往、到)其叶沃(肥大)若2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组是(A )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本想和你白头到老,现在这种想法使我十分痛苦。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故意躲藏不露面,急得我挠头无主张。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婚期就订在秋天吧。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放牧归来送草芽,草芽美丽又稀奇。
30、对下列四句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ch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无尽头?3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3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3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C)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34、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3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的是( C )A、风流B、风韵C、《诗经》中的《国风》D、楚辞中的《离骚》36、“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自( C)A、《鄘风.柏舟》B、《邶风.绿衣》C、《小雅.小旻》D、《鄘风.君子偕老》37、《伐檀》与《硕鼠》都出自(B)A、《诗经.卫风》B、《诗经.魏风》C、《诗经.秦风》D、《诗经.齐风》38、“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C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莫我肯顾B、莫我肯德C、莫我肯劳D、莫我肯眷40、“君子于役,不日不月,(B)。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羊牛下来B、曷其有佸C、羊牛下括D、苟无饥渴41、《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D)A、国风B、大雅C、商颂D、小雅4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A)A、《大雅.荡》B、《卫风.硕人》C、《卫风.氓》D、《齐风.南山》43、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B)A、《邶风.静女》B、《秦风.蒹葭》C、《周南.汉广》D、《陈风.泽陂》44、《毛诗传笺》的作者是(A)A、郑玄B、朱熹C、王逸D、孔颖达45、“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中的“阶”的意思是(D)A、台阶B、终止C、遍及D、根源46、“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D)A、《蒹葭》B、《离骚》C、《东山》D、《卫风.氓》47、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C)A、《小雅.鹤鸣》B、《卫风.氓》C、《小雅.棠棣》D、《豳风.东山》48、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B)。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薄言掇之B、薄言有之C、薄言捋之D、薄言袺之4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的意思是( B)A、克服B、能够C、战胜D、重量单位50、“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C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B、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D、云胡不怒5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B)?”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B、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D、云胡不怒5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C)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B、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D、篇幅的长短53、“谁谓河广?(A )。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一苇杭之B、在彼中河C、曾不容刀D、曾不崇朝54、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诗是(D)A、《鄘风.相鼠》B、《小雅.巷伯》C、《大雅.荡》D、《秦风.无衣》5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这几句称赞了主人公的(A)A、道德人品B、仪容装饰C、器宇风度D、精神面貌56、“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A)?”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云胡不夷B、云胡不喜C、云胡不瘳D.云胡不怒57、“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D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中心如焚B.中心如噎C、中心如醉D、中心摇摇58、《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C)A、四言诗B、比喻贴切C、重章叠句D、宗庙祭祀59、“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C )。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中心如焚B、中心如噎C、中心如醉D、中心摇摇60、“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选自《诗经》(A)A、《小雅.白驹》B、《豳风.东山》C、《陈风.月出》D、《邶风.击鼓》6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A)A、《小雅.车舝》B、《小雅.鹤鸣》C、《豳风.东山》D、《邶风.日月》62、《诗经.小雅》的第一篇,所谓“四始”之一的诗是(A)A、《小雅.鹿鸣》B、《小雅.北山》C、《小雅.鹤鸣》D、《小雅.采薇》64、“彼黍離離、彼稷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