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使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使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

发表时间:2015-09-14T14:37:16.6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杨发新[导读]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研究指出股骨颈骨折后,使用内固定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增加了卧床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杨发新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陕西宁强 724400)【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使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各60例。对比(1)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2)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结果:(1)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

量、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肯定,术后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接受更早期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97-02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每年我国的股骨颈骨折的发生比例约80~100万左右[1]。研究指出股骨颈骨折后,使用内固定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增加了卧床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步成为外科手术医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置换组和内固定组,各60例。置换组平均年龄(63.5±8.4)岁,男性38人,女性22人;内固定组年龄(64.8±9.3)岁,男性35人,女性25人,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标准:(1)骨折类型为Garden III、IV骨折,骨折后24小时立即来我院就诊。排除指标:(1)纳入研究时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患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置换组:采用硬膜外麻醉,Gibson入路,健侧卧位,维持股骨柄前倾角,进行全髋关节置换。采用骨水泥35例、非骨水泥25例。术后伤口放硅胶引流管,术后3天时间拔除负压引流管。

内固定组:患者平卧,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作小切口,放入多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骨折部位,术后不放引流。采用小切口加压空心钉固定40例或用经皮穿针螺纹针固定20例。

术后治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始股四头肌锻炼,逐步进行站立,复查X线提示骨折愈合后,进行负重行走。

1.3 评价标准

对比(1)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2)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Harris评分项目有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4项构成,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恢复越好。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比置换术组降低或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组别手术时间(h)手术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内固定术组 0.9±0.2 138.4± 28.4 21.6±3.6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 1.7±0.6 458.6±103.2 32.4±5.9 t 6.28 6.94 6.28

P <0.05 <0.05 <0.05

2.2 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比较:与置换组相比,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缩短,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髋关节手术Harris评分比较组别术后下地行走时间(d) Harris评分(分)内固定术组 52.6±12.9 75.6±5.8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 12.3± 6.2 89.5±8.7 t 6.72 6.98

P <0.05 <0.05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优点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手术费用低,适用于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在一些贫穷的非洲国家,甚至将内固定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是有学者指出股骨颈骨折发生后导致局部区域血供不稳定,加上在内固定时存在损伤血管的可能,因此患者再手术率非常高,易导致内固定失败[2]。而且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不能早期接受功能锻炼,因此易造成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有学者对股骨颈骨折接受内固定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患者术后早期骨折端不愈合、再次移位和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45%、38和 21%。还有学者分析了200多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2年的病死率的结果,表明内固定术在术后2年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3]。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但是可避免内固定术后带来的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风险。此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大大降低卧床期间吸入性肺炎、脑卒中、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目前每年美国各大医院中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数达到40余万例,术后的5年优良率超过9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的功能恢复快,下沉率低,不会发生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及髋关节的磨损。而且目前医疗麻醉技术的提高,使得患有众多基础疾病或合并症的老年病人顺利渡过手术[4]。

【参考文献】

[1] 王福权.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81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2012,32(6):4-7.

[2] 吕厚山.浅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3,17(7):19.

[3] 时述山,胥少汀,李自立.人工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晚期并发症[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8(2):46-48.

[4] 李世民,党耕町,主编.临床骨科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96-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