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乡,美在南山之阳
河毓牧野——新乡黄河历史文化综述
![河毓牧野——新乡黄河历史文化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a1b84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c.png)
河毓牧野曹岗险工土地平旷、水草肥美而成为商都朝歌郊外的农、畜牧业基地,故新乡有牧野之乡之称。
黄河不仅给新乡留下了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还为这片大地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新乡有面积12万平方米的龙山时期古城、孟庄遗址、辉县褚丘商朝贵族墓葬。
在新乡,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战国铸铁遗址,说明新乡在战国时期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铸铁、冶炼技术。
北宋以前,河道相对稳定的黄河使新乡长期繁荣发展。
以濒临黄河的原阳为例,从西汉到唐宋年间,就先后涌现出十几位官居宰相的著名人物,特别在唐朝,有7人官至宰相。
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有出将入相、气度宽宏的娄师德,有明哲保身、风趣圆滑的杨再思,更有移风易俗、以德服人的杨绾,及一门三相的韦氏父子韦思谦、韦承庆、韦嗣立。
在那个时期,原阳还留下了跪履三约、细柳屯兵、唾面自干、毛遂自荐等成语典故,原阳也由此成为“宰相之乡”和“成语之乡”。
晋之陆机,唐之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宋之欧阳修、苏轼、梅尧臣等诗词大家也在这里留下了优美诗篇。
南宋罗泌所著《路史·禅通记》记载,造字有功被黄帝任命史官的仓颉,也生于原阳。
西汉初期生于原阳的丞相、历算学家张仓,其参与增补校正的《九章算术》,对中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乃至2000多年后的2020年,我国新研制的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以“九章”命名。
太行巍巍,黄河汤汤。
新乡,虽非历朝历代的国都,却发生了一个又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鸣条之战促使夏商更替,牧野之战导致商周改朝,比干剖心谏纣受世人敬仰,张良刺秦掀起抗秦暴政高潮,官渡之战创造了以少胜多奇迹,陈桥兵变造就大宋江山,岳飞抗金留下十八座营盘……大河汤汤,盛世煌煌。
翻开现今的地图,原阳的沙岭、回湾、夹滩,封丘的顺河街、河东、堤湾,长垣的大浪口、小堤西、东河集,延津的新堤、沙门、河道村等一个个与黄河有关的地名,在有着诗经之乡美誉的新乡,讲述着古黄河的故事,展现着曾经的盛世,诉说历史的兴衰。
《诗经.国风》与“乐府古辞”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
![《诗经.国风》与“乐府古辞”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a51448cddccda38366baf5a.png)
《诗经.国风》与“乐府古辞”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乐府古辞”指汉代民间歌辞,《宋书·乐志》日“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
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之属是也”。
部分民间歌谣因被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整理而得以保存。
在《乐府诗集》所认定古辞的基础上,参考《玉台新咏》、《文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艺文类聚》、《文苑英华》、《古乐府》等文献,共得到75首古辞。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更是周王朝的乐歌总集,其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分别配合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不同场合演唱。
将《诗经·国风》与“乐府古辞”作语言形式上的比较基于这样一个认识二者同为民间乐歌,被朝廷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并施用于不同场合。
余冠英曾经指出“《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
‘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
旧诗歌的语言形式包含诸多要素,本文仅讨论其齐言与杂言形式。
今首先将《诗经》与“乐府古辞”的齐言诗与杂言诗比例统计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
汉“乐府古辞”中杂言诗所占比例稍大一些,为547%,齐言诗则占45.3%,而《诗经》中齐、杂言诗比例大致相同.齐言诗只多一首,具体到《国风》,齐言诗为82首,占160首的51.25%,杂言诗占48.75%。
“乐府古辞”中杂言诗稍多一些,而《国风》诗歌则齐言诗稍多。
但若仔细分析一下杂言诗。
会发现绝大部分杂言诗以四言句为基础,只是在其中加入了几句甚至只有一、二句的非四言句,如果宽泛地说,它们亦应属于齐言诗。
一《国风》诗歌与“乐府古辞”分属不同的诗歌体系,这是就二者的齐言句式而言。
《国风》中的齐育诗除《魏风·十亩之间》为五言诗外,其余81首全部为四言诗,情况比较单一,而“乐府古辞”则以五言诗为主。
“乐府古辞”中的齐言歌辞分为三种类型七言骚体,有《灵芝歌》一首.四言体,有《公无渡河》、《善哉行》二首,五言体,其他31首齐言古辞都是五言体,占齐言歌辞总数的91%。
《诗·大雅·皇矣》
![《诗·大雅·皇矣》](https://img.taocdn.com/s3/m/59a7fe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8.png)
《诗·大雅·皇矣》陈兵展现军威的问题皇1矣上帝2,临下有赫3。
监4视5四方,求民之莫6。
维7此二国8,其政不获9。
维彼四国10,爰11究12爰度13。
上帝耆14之,憎其15式16廓17。
乃眷18西顾,此维与宅19。
作20之屏21之,其菑22其翳23。
修之平之,其灌24其栵25。
启26之辟27之,其柽28其椐29。
攘30之剔之,其檿31其柘32。
帝迁33明德,串34夷35载36路。
天立厥37配38,受命既固。
帝省39其山,柞40棫41斯拔42。
松柏斯兑43,帝作邦作对45。
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
因46心则47友,则友其兄。
则笃48其庆49,载锡50之光。
受禄无丧51,奄52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53其心。
貊53其德音,其德克54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55。
比于文王,其德靡56悔。
既受帝祉57,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58畔59援60!无然歆61羡62,诞63先登于岸64。
密65人不恭,敢距大邦。
侵阮66徂67共68,王赫斯怒。
爰整其旅,以按69徂旅。
以笃于周祜70,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陟71我高冈,无矢72我陵。
我陵我阿73,无饮我泉。
我泉我池,度其鲜74原75。
居歧之阳,在渭之将。
万邦之方76,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77怀明德。
不大声以色,不长夏78以革79。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询80尔仇81方。
同尔兄弟,以尔钩援。
与尔临82冲83,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84,崇墉言言85。
执86询87连连88,攸馘89安安90。
是类91是禡92,是致93是附94。
四方以无侮95,临冲茀茀96。
崇墉仡仡97,是伐是肆98。
是绝99是忽100,四方无以拂101。
【译文】光明宏大上天兮,照临下方真显耀。
统领治理四方国,求得人民得扩大。
计度夏商二国兮,他们政令不适应。
计度天下四方国,改易谋求改衡量。
上天喜好人民兮,憎恶有人效法大。
于是西方来看顾,计度人民顺应它。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f09d5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d.png)
古诗词中描写南山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南山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孟郊《游终南山》▶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贾岛《望山》▶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灶》▶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曹操《陌上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
——方回《喜宾旸归》▶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
——苏泂《和陶九日闲居》▶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长安古意》▶南山行尽到西湖,却上扁舟赴玉壶。
——杨万里《玉壶饯客独赵逵明末至,云迓族长於龙山且谈·南山行尽到西湖》▶北山南畔南山北,独受西湖万顷风。
——杨万里《题北山教场亭子》▶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
——杨万里《题南屏山兴教寺清旷楼,赠择讷律师》▶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子规啼》▶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苏轼《九日黄楼作》▶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诗经》之《国风·召南·殷其雷》赏析
![《诗经》之《国风·召南·殷其雷》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f06a4ea8114431b80dd854.png)
《诗经》之《国风·召南·殷其雷》赏析作者:来源:《公关世界》2018年第09期【原文】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注释】殷:雷声。
通“隐”。
阳:山之南坡。
斯:含此人此地之意。
違:离别。
或:有。
遑(huáng):闲暇。
振振(zhēn):忠诚老实貌。
处:居住,停留。
【仙泉赏析】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在外辛苦奔忙,女人担心丈夫的安全。
不管这男人是因公还是因私在雷雨天气匆忙外出做事,这样的场景都是十分令人感动。
如果是因公,这说明该男子特别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或者在上级领导的召唤下赶紧去加班加点,又有点命苦。
只有爱妻的关心,还有点儿人间温情。
这位妻子的爱,很含蓄,可以想象她伫立于家门口,听雷声、望远山,一切都在不言中。
音频、视频俱全,也算是一个声画同步的片段。
在上古时代,交通不发达,雷雨中远行毕竟是很艰难的,也许就是山重水复的情形。
但是,这位远行人有福了,想必他的心中也装着盼归的爱妻吧!【仙泉新译】隐隐雷声天边响,回响在南山的南方。
你干嘛要在此时远行,走得如此匆忙?我那忠心耿耿的夫君啊,你还是早回温柔乡!隐隐雷声天边响,回响在南山边上。
你为啥非要踏征程,不敢有空闲的时光?我那憨厚朴实的夫君啊,你快快回到我身旁!隐隐雷声天边响,回响在南山脚下。
你为什么冒雨出门,多呆会都不行?我那勤劳勇敢的夫君啊,为妻盼你平安回家!。
《诗经》全文
![《诗经》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56452ddd36a32d737581f3.png)
《诗经》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 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旋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葛覃●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卷耳●周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从“南”字的语源解析《诗经》中“南山”
![从“南”字的语源解析《诗经》中“南山”](https://img.taocdn.com/s3/m/b12ed2c55a8102d277a22f3b.png)
从“南”字的语源解析《诗经》中“南山”“南”与“妊”“男”同一语源,皆有“妊养”之义,作为方位词的“南”是个假借。
在诗词中经常遇到的“南山”意象,一般也并非实指,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这由南的语源义所决定的。
标签:南;语源;南山对《诗经》中的“南山”的解释,现在很多人都承认它的文化意蕴,但谈的并未令人信服。
本文试从“南”字的语源探讨“南山”的文化意蕴。
一、从“南”字语源说起甲骨文“南”字作:,《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南字下部像倒置之瓦器,上部像悬挂瓦器之绳索,唐兰以为古代瓦制之乐器(《殷墟字记》)可从,借为南方之称,卜辞或用作祭祀之乳幼牲畜名。
”王显春在《汉字的起源》解释南字:“甲骨文的南从火,,表声表意,,指向,上古有上南下北之说,火为火热之方,合素造出一个形声字南。
”《广韵·覃韵》:“南,火方。
”似乎合理。
以上都是从甲骨文“南”字形去解释南,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似乎第二种解释更合乎道理。
叶正渤在《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引《博物志》“南方太阳”,然后解释道:“所谓太阳,指太阳运行到正中午时,位置正在南方,此时太阳光的强度和温度达到最大的程度,故称太阳(这个“太阳”是个词组,即大阳的意思)”把甲骨文“南”字认为(瓦制)之乐器,我们是不赞同的。
我们探讨字源义,不仅利用形,还要利用音,形音义的结合才是完整的汉字体系。
下面我们从语音上进一步考察“南”字的语源,也许它更能很好的解释“南山”的文化义。
《说文》:“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巿,丵声。
”《说文》把“南”和“任”作同一语源,是正确的,但解释的似乎不太让人明白,所以《段注》补充道:“有枝任者,谓夏时草木畅茂丁壮,有所枝格任载也。
”段注把“任”当作“任载”义,似乎不太确切。
《上古音手册》:南,上古属侵部泥母,任,上古属侵部日母(同妊)。
所以“南”与“任”属准双声,叠韵。
而且它们在意义上也有联系,这可从文献中找到答案。
《尚书大传》卷一:“名曰南阳”郑玄注:“南,任也”,任即妊的古字。
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250个
![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2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cf8d246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2.png)
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250个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一):1、XXX该名字源自《诗经·秦风·小戎》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指花纹,纹理,用于人名引申为文采,才华,涵养,性情温厚等意思,寓意温文尔雅文采斐然。
“茵”本义车中的虎皮坐褥,后常用来形容绿油油的草地。
XXX引申为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之义。
2、XXX这个名字取自《诗经·采薇》里面的著名诗句,整首诗的画面都描述的很有诗意,所以取出来的名字听起来也很美。
这个名字所带来的意境,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说明宝宝有一种与众不一样的气质。
3、XXX该名字源自《诗经·邶风·静女》中“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炜”字的本义是火光明亮的意思,引申为华丽,有光彩,此外,炜也同“伟”,比喻有博大的胸怀,有所成就。
“彤”指的是红色用于人名象征事业红火,勉励孩子进取进取,以进取的姿态应对生活。
4、XXX该名字源自《诗经·邶风·柏舟》中“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是安静不动的意思,引申为没有声响,心态平静,用于人名指一种遇事平心静气,与世无争的完美品质。
“璇”是一种美玉的名称,常被加工成玉佩,人名中有魅力,珍贵,华丽,富贵的意思。
5、XXX该名字源自“既见君子,庶几说XXX”XXX这个名字十分悦耳,念起来也很响亮,让人听着心境很舒畅。
在诗里这个名字表示欢欣、喜悦的意思,“说”字又通“悦”,所以直接引用的后者作为名字。
期望宝宝能够欢乐成长,简单生活,善良真诚。
6、XXX该名字源自《诗经·郑风》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子”在诗经中意为你,在现代汉语中指婴儿,引伸为天之骄子,有福气,寓意祥瑞快意。
此外子也指有才德的人。
“怡”是兴奋,兴奋的意义。
在人名中通常依靠了怙恃盼望孩子欢喜,幸运,祥瑞悲观的希望。
诗经中最唯美的名字(二):1、巧玉“XXX”一位出自诗经中“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XXX。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6d38b9af12d2af90242e6c7.png)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导读:1、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2、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诗经》3、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4、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诗经》5、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诗经》7、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经》8、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诗经》9、心之忧矣,其毒大苦。
《诗经》1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11、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与你立下誓言。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诗经》1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经》13、 "正月开岁 The opening year of the first month 二月绀香 February, Gan Hong 三月桃良 March peach 四月秀蔓 April show 五月鸣蜩 May Ming cicada 六月精阳 June fine Yang 七月流火 July filariasis 八月未央 August" Weiyang 九月授衣 Sep tember grant 十月获稻October rice 葭月潜龙 A month of Qianlong 腊月嘉年The twelfth lunar month Scarlett years 《诗经》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中描写山水的诗句
![《诗经》中描写山水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c5da88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c.png)
《诗经》中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诗经》中有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诗经》中有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一、《小雅·北山》先秦:佚名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译文: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颗颗采撷着红红的枸杞。
像我这样身强力壮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
国君家的公事无尽又无休,最忧心无闲问候父母起居!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涯终点,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可叹那大夫安排劳役不公,唯独让我为国事如此劳苦!四匹雄壮的马儿奔跑蹚蹚,我为国君公事不停地奔忙。
国君忙不迭赞我宝刀未老,啧啧赞扬我正值年富力强。
我自我感觉也是膂力正壮,尽心尽力地奔波经营四方。
但我发现有的人静享安乐,有的人鞠躬尽瘁操劳国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卧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劳作不止;有的人不闻不问百姓号叫,有的人勤政不息忧心苦恼;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无忧,有的人忙于国事长期操劳;有的人完全沉溺饮酒作乐,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担当;有的人出来进去高谈阔论,有的人忙里忙外万事都干!二、《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漂亮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漂亮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集锦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92ea13490c69ec3d5bb75c1.png)
诗经中的经典句子集锦1、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2、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诗经》3、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4、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诗经》5、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诗经》7、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经》8、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诗经》9、心之忧矣,其毒大苦。
《诗经》1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11、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与你立下誓言。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诗经》1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经》13、 "正月开岁 The opening year of the first month 二月绀香 February, Gan Hong 三月桃良 March peach 四月秀蔓 April show 五月鸣蜩 May Ming cicada 六月精阳 June fine Yang 七月流火 July filariasis 八月未央August" Weiyang 九月授衣 Sep tember grant 十月获稻October rice 葭月潜龙 A month of Qianlong 腊月嘉年The twelfth lunar month Scarlett years 《诗经》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中表现十五国的风土人情的诗
![《诗经》中表现十五国的风土人情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0d603d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1.png)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风。
风,是古代五音之一,也是指古代的邦国。
《诗经》的风部共包括十五国的民歌,歌颂了十五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风土人情。
以下将结合《诗经》中表现十五国的风土人情的诗进行分析和解读。
1. 《关雎》(周南.关雎)《关雎》是《诗经》中最有名的篇章之一,它是描写周国的一首婉转动人的民歌。
这首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乡野气息和深情厚谊的世界中。
通过“关雎”这一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的角色,揭示了周国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国风》(郑风.试范)《国风》是反映郑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试范》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西北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为开场,描绘了郑国美女的风采和独立的品质,展现了郑国女子的优美形象和独立自主的性格,体现了郑国人民崇尚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3. 《卫风》(卫风.硕鼠)《卫风》是描写卫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硕鼠》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田间劳作和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卫国人民朴实无华、劳作忠厚的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勤劳的精神。
4. 《王风》(王风.采蘩)《王风》是描写王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采蘩》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王国人民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下艰苦耕作的场景,展现了王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无尽向往。
5. 《衡风》(衡风.卫风之什)《衡风》是描写衡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卫风之什》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二矢之菹,率为我母”为开场,描绘了衡国人民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家庭的深情,展现了衡国人民对家庭的珍视和孝顺的美德。
6. 《邶风》(邶风.樛木)《邶风》是描写邶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樛木》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田园风光的描绘,展现了邶国人民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周南》(周南.关雎)《周南》是描写周国风土人情的一组诗歌,其中的《关雎》是其中之一。
诗经描写淇水的39首诗
![诗经描写淇水的39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26baf3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7.png)
诗经描写淇水的39首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量的作品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其中有许多描写了淇水的诗篇。
淇水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条河流,它流经东南山区,贯穿平顶山市。
下面是《诗经》中描写淇水的39首诗,以及对它们的简要解读。
1. 《采蘩》“采蘩采蘩,薄言采之。
采蘩采蘩,薄言有之。
”此诗描写了淇水两岸的蘩草丰茂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植被的繁盛,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
2. 《伐木》“伐木丁丁,饮水思源。
忧心悄悄,以待曦明。
”此诗以伐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也意味着淇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候人》“候人,候雁。
俨如也、巡洁尔。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淇水边等待朋友或观察候鸟的情景,同时也展示了淇水美丽的自然景观。
4. 《东门之楊》“东门之阳,载芳樞梁。
凝葹纗兮,何寿之祥。
”此诗以描写淇水两岸的阳光和萧瑟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首之忧。
将舍将舍,室女有之。
”此诗以描写草原上有头埋在地下的死麕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6. 《蓼莪》“蓼莪生于野,采之采之。
蓼芜漫于野,采之何瘳?”此诗描写了淇水边的蓼莪(一种水生植物)繁盛茂盛的景象,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7. 《东门之榆》“东门之榆,在垣之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诗描写了淇水边生长的榆树和四周的风景,意味着自然万物的生长与壮大。
8. 《小南》“小南之南,濯缨其河。
颀不胜衣,将谓濯泽。
”此诗以描写淇水清澈流淌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9. 《邠岐》“邠岐有蓷,朱药玄币。
靡所止矣。
”此诗借用了淇水的景观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小星》“小星有陨,天矞以颓。
”此诗描写了天空中小星陨落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11. 《羔羊之皮》“羔羊之皮,素丝五紲。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经的语句
![诗经的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8baba85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e.png)
诗经的语句诗经的语句[范例9篇]诗经的语句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诗经的语句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经典爱情语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经典爱情语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中关于河南的诗
![诗经中关于河南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3a16e0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e.png)
诗经中关于河南的诗一、河南在诗经中的背景介绍1.1 诗经概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它编撰于周朝初年,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涉及到河南的诗篇较多。
1.2 河南的地理和历史背景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河南是中原的中心地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
河南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都为《诗经》中涉及河南的诗篇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二、河南风光在诗经中的描绘2.1 《周南·关睢》关睢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座古城,是河南最早的都城之一。
《周南·关睢》描述了关睢的壮丽景色和繁荣景象,展现出河南的繁盛与富饶。
2.2 《小雅·南有嘉鱼之乡》《小雅·南有嘉鱼之乡》描绘了河南南部的水乡景色,描述了嘉鱼之乡的美丽和人们的幸福生活,展示了河南水乡的风光。
三、河南文化在诗经中的体现3.1 《鲁颂·惟饮食》《鲁颂》是《诗经·周颂》的一部分。
其中的《鲁颂·惟饮食》歌颂了河南地区的丰饶食物和人们的美好生活,体现了河南丰富的农业文化和饮食文化。
3.2 《商颂·道非其人》《商颂·道非其人》描述了商代河南地区的社会道德风貌,以及人们在困难时期坚守道德原则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河南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四、河南历史人物在诗经中的赞颂4.1 《周南·桃夭》《周南·桃夭》描绘了古代河南地区传说中的仙女的形象,赞颂了她的美丽和高尚品质,也反映了河南古代人们对美好女性形象的崇拜。
4.2 《鲁颂·泮水》《鲁颂·泮水》中歌颂了河南地区的泮水河的美丽景色和优美的人文环境,并称颂了当地的统治者和他们的英明政治。
4.3 《小雅·干旄》《小雅·干旄》歌颂了干旄的英雄形象,他是河南地区一位有德行的正直官员,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推崇。
_诗经_国风_与_乐府古辞_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_文晓华
![_诗经_国风_与_乐府古辞_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_文晓华](https://img.taocdn.com/s3/m/8d919c6dcaaedd3383c4d323.png)
断为“入门时 / 左顾”,这就变成了三、二节奏; 《陇西行》: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其后 句,应断为“足 / 不过门枢”,成为一、四节奏。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是《诗经》中唯一一篇 五言诗,其诗如下: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 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④
这首诗中有二、三节奏(十亩 / 之间兮),也 有三、二节奏(行与子 / 逝兮)。这首诗每一个四 言句末尾均加了语助词“兮”,这才成为了五言 诗,这不是一种孤立现象。《诗经》中许多五言 句的构成得之于语助词的参与,如《郑风·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两个五 言句,皆在句末加入了一个“兮”字;《卫风·木 瓜》第一章: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 也,永以为好也。”这个“兮”字及与其有类似作 用的“也”字等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加强了 诗句的语气,给诗句增添了艺术效果,更重要 的是,它们的出现,改变了四言一统天下的局 面,使诗句初步具有了五言诗的外形,为五言 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这些无意义之词逐渐 被具有实义的词取代之时,五言诗也便获得了 新的生命。同时,它亦表明,五言诗孕育于四言 诗的母体之中。《国风》中五言诗句的节奏较为 自由多样,有三、二节奏,如《邶风·谷风》: “反 以我为仇”;有二、三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鄘风·柏舟》: “之死 矢靡它”;有一、四节奏,如《邶风·泉水》: “远父 母兄弟”。
经 学
《诗经·国风》与
文晓华
与 “乐府古辞”齐杂言句式的比较及思考
文
学
“乐府古辞”指汉代民间歌辞,《宋书·乐 志》曰: “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 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 之属是也”①。部分民间歌谣因被当时的乐府机 关采集、整理而得以保存。在《乐府诗集》所认 定古辞的基础上,参考 《玉台新咏》、 《文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艺文类聚》、 《文苑英 华》、 《古乐府》等文献,共得到 75 首古辞②。《诗 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更是周王朝 的乐歌总集,其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分别 配合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不同场合演唱。将《诗 经·国风》与“乐府古辞”作语言形式上的比较 基于这样一个认识:二者同为民间乐歌,被朝 廷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并施用于不同场合。 余冠英曾经指出: “《诗经》 本是汉以前的‘乐 府’, ‘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③
《诗经》原文(word不能上传,只好用pdf)
![《诗经》原文(word不能上传,只好用pdf)](https://img.taocdn.com/s3/m/516d5e0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4.png)
《诗经》原⽂(word不能上传,只好⽤pdf)诗经原⽂引⾃/guwen/shijing.aspx分段参考《诗经全译》《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今。
国风周南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汝坟麟之趾召南鹊巢采蘩草⾍采蘋⽢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邶风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鄘风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卫风淇奥考槃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王风⿉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郑风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齐风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国风·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唐风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秦风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桧风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曹风蜉蝣候⼈鳲鸠下泉豳风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雅⿅鸣之什⿅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雅·杕杜鱼丽南陔(今佚)⽩华(今佚)华⿉(今佚)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有台由庚(今佚)崇丘(今佚)由仪(今佚)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雅·黄鸟我⾏其野斯⼲⽆⽺节南⼭之什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风之什⾕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甫⽥之什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绵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雅⽂王之什⽂王⼤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民之什⽣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卬召旻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之什⾂⼯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闵予⼩⼦之什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鲁颂駉有駜泮⽔閟宫商颂那烈祖⽞鸟长发殷武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诗经_中的句式与诗歌体式_朱迪光
![_诗经_中的句式与诗歌体式_朱迪光](https://img.taocdn.com/s3/m/78d8bac8aa00b52acfc7ca23.png)
收稿日期 :2007— 06— 25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 中国古典抒情诗歌结构研究” (04A008)。
62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 抒情诗很可 能是起源于最 简 单的感叹 。这首诗以直接的感叹为诗的主要内容 , 三句诗没有一句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 , 三句联在 一 起也不能算是通常 意义上的逻辑完 整的句子 。 这 应算是比较早期的 抒情诗 。 与这 首诗相类似的 还 有很多 , 如 《诗经 · 召南 ·驺虞》 :
於我乎夏屋渠渠。 今也每食无余 。 Fra bibliotek嗟乎不承权舆 !
於我乎每食四簋。 今也每食不饱 。 于嗟乎不承权舆 ! 感叹体式中一般都少 不了感叹词 , 如前所 引 诗中的 “于嗟” 等 , 而 《 诗经》 还有 一特别的 语 助词 “兮” 在许多 情况下都 有感叹的 语气 , 从 而 使 《诗经》 感叹体的数量增多 。 《 诗经 · 周南 · 螽 斯》 : 螽斯羽詵詵兮 。 宜尔子孙振振兮 。 螽斯羽薨薨兮 。 宜尔子孙绳绳兮 。 螽斯羽揖揖兮 。 宜尔子孙蟄蟄兮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克托 · 日尔蒙斯基说 : “抒情诗歌的结构 , 要求对语音 、 句法和主题材料 作有规律的 切分 。 韵 律 -句 法结构的 研究 , 对 于 确定诗的 艺 术 建构 的 语 言 起 源 , 具 有 特 别 的 意 义 。”① 《诗经》 为我 国古代最早的 一部诗歌总集 , 收集的诗歌有原始 社会到春秋时期 的作品 。 虽 然 经过后来的修改润 色 , 但从研究 诗歌的起源及 其 早期形态来讲 , 它 还是最好 不过的材 料 。 先民 对 语言的掌握是由简 单到复杂的 , 体现在诗歌中 应 该是由简 单 的 句子 到 复 杂 的 句子 。 本 文 尝 试 从 《诗经》 中的句式切入来分析 《诗经》 的诗歌体式 并推测其起源 。
诗经绝美短句文案
![诗经绝美短句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dde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d.png)
诗经绝美短句文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采菱采菱,采菱得水。
3.黄鹂度美人,飞鸣而上。
4.丝纶秋纤细,萦回星远近。
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6.接舆北海,余与蛮夷俱出入。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8.西上冲云,东下无人。
9.萋萋兮若耶,马日猗猗。
10.粤止,粤止,南山之阳。
11.去以百里,半负盘石。
12.日出有声,日入有息。
13.春日迟迟,采蘋萋。
14.维南山之峻,卒脆缩。
15.宴平乐,乐胥敏敏。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似陨如雨,奄忽兴叹。
17.绵绵思归,庶几无违。
18.百辟千旷,覃如机。
19.移既忧邵,余娱无不可。
20.二三其德,三四其理。
2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4.悠悠我心,悠悠相思。
25.絮落边庭树,风惊白露华。
26.东风不与周郎便,将军自有弓与箭。
27.万里鹏飞兮,绝域苍莽。
28.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2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30.胡为乎來哉,路雨狼毫。
31.征西大冈间,人衣惟双履。
32.相知两何方,万里犹长胡。
33.平沙日归久,漫漫逐光颜。
34.花明月桂新,华调金管。
35.翱翔一巨浉,云随四渎。
36.西风吹老泪,夕阳映平滩。
37.惆怅春风日将晚,野莺分外多情。
38.吾爱吾师,伊家有嘉句。
39.熠耀朝天,山巅千岁。
40.郁孤台兮,竦情啸!41.蝉鸣悲风42.落日余晖43.春风又绿江南岸44.采菊东篱下45.清风徐来46.江梅初放47.燕子不归48.春水碧于天49.一朝春尽红颜老50.寂寞江南无所有51.采莲南塘秋52.白头搔更短53.花落已成空54.落红不是无情物55.青青河畔草56.欲把西湖比西子57.山有木兮木有枝58.日出江花红胜火59.月明星稀60.对影成三人61.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62.送春春去,只在春日。
63.黄鸟啁啁,愁緜女兮。
64.在原上,有枣树之。
65.太山有栲,隰有苏。
诗经彼阳的意思
![诗经彼阳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ae597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b.png)
诗经彼阳的意思《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其中的《彼阳》一篇,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风景的赞美和感怀之情。
本文将深入探讨《诗经·彼阳》的意义和内涵。
《彼阳》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该篇共有十二章,讲述了作者对阳光明媚的阳台山景的描述和自己的心情感受。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文章第一章,描绘了阳台山的美景。
作者用“彼”来引入山的形象,意味着山峰的远离和高耸。
这一章描述了山峰的雄伟壮丽,让人仿佛置身于山的怀抱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浩渺。
文章第二章,通过对山下平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豪情。
作者用“南山”来指代平原,笔下的农田绿油油,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这一章展示了作者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章以及后续各章展现了作者在阳台山中感受的种种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作者畅情地歌颂着阳台山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笔者通过这篇文章,发现了《彼阳》一篇的意义和内涵。
这首诗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作者深刻体验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篇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诗经·彼阳》这篇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景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作者深刻地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博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读完这篇诗,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丽,也能够从中领悟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彼阳》这篇诗在展现美景的同时,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这幅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热爱和生活热情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而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彼阳》这首诗就是一个被赞美者常用的文化资源,在工作和生活的间隙,读一读《彼阳》,也许能给我们带来片刻的宁静和慰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之乡,美在南山之阳
雷军红
灵泉古村,其闻名遐迩在于它和《诗经》的联系。
《诗经》中描述古代先民田园生活的诗句多与这个古村落有关。
如《诗经·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其中,灵泉的位置就在“南山之阳”,位于今天陕西省合阳县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福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间。
灵泉古村人文历史研究表明,这里至今仍然保留着《诗经》古老的语言和乐舞基因。
时光流逝,灵泉古村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中保存下来,难能可贵地让今人从一砖一瓦中找到建筑艺术的瑰宝。
一路走来,在离福山以东5公里的灵泉,石牌坊上“更上一层”4个字雄浑大气,明清传统院落门楼、照壁、侧壁颇为讲究;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基石技艺精湛;抱鼓石、上马石、石门墩及拴马桩随处可见。
抚今追昔,质朴的古屋滋养了先民们安居的深情。
这里独有的古典民居风格,总让人感受到愉悦,让你心灵深处产生一种美好圣洁的情愫。
古村有壮观的楼阁、丛林幽谷,毓秀、宏伟,宜居、适度,且又古朴、庄重。
古人设计房屋重选址,村落必是位于风水上佳的位置。
灵泉因古城而声名远播。
始建于康熙37年,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保存仍算完好。
留心观察,渭北版的三合院注重风水,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所在之地环境宜人,空气新鲜,让人心旷神怡。
古村一代又一代的管理者们,承袭了保存古村落的传统。
比如瓮城墙上至今保留着《创建门洞序幕的石碑》:忠义参天地,一统扶汉室。
据说,这座修建于嘉庆年的三义庙因供奉刘、关、张神像而得名,庙的石狮造型、太极图、八卦图、石板图栩栩如生。
另有一清代建筑是三义庙斜对面的大房,房屋上雕建了整齐的明柱和梁头木雕龙头。
村中的“党氏祠堂”,大门飞檐翘角,屋脊高耸,檐悬柱低重,两座厢房结构严整,让人遂生天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感。
因处在黄河沿岸的南北中心地带,灵泉人更重视建筑质量。
据说,后巷道现存的一家门房在瓦房(指给屋面铺泥上瓦)时,匠人一天只瓦了半间,主人以为招待不周而速度太慢,遂对匠人殷勤款待,结果第二天瓦得更少,当主人不解地问匠人时,回答是“叫人在瓦过的房上踩踏,或用碾谷坨坨(扁圆形的石碾子)在瓦沟向下滚,若瓦破一页,分文不取”。
百年来,这座门房屋面仍不漏雨,可见当时灵泉人受西周文化影响,讲究屋舍建筑的坚固性、实用性和观赏性。
在灵泉村,精美的“金钱套梅花格”,把腰房衬得更加辉煌、华丽。
“兰桂齐芳”的浮雕把上房装饰得富有艺术观感,刻花悬柱的附带木楼,把厦房装扮得对称有序,巧夺天工的花砖兽头把四合院点缀得百看不厌。
为古屋建筑做后盾的是强大的经济实力。
笔者从合阳县志上看到,仅全国各地在灵泉的商号就有90多个;灵泉作为地处秦晋豫的第一财东村,聚集了不少富贾大亨。
他们宅第相连,遍布巷道村户,尽享快乐驿站。
可惜大部分房屋在战乱年代衰落了,只有少数家共用的门楼,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灵泉古村中,除门墩石、老门、青石护栏消失外,留存下了完整的老井、庙宇等,不少古民居仍保留着原样。
不由得让人感叹,不能再盲目拆旧建新了。
否则,旧城改造完成之时,便是古村民居消失之日。
可否修旧如旧、建旧如旧,采取一些补偿措施,使古民居兼具文化建筑的多样性,又具备文化品位的高雅性和文化风貌的独特性呢?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场以“传承古建筑文化、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的“陕西农村建筑文化传承交流会”在合阳论剑,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美丽乡村––农村住房该建成什么样子”的重要命题。
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住进“白瓷砖方盒子”的“现代住房”,陕西一些村落开始探索“外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内部更加方便实用”的新民居建设。
几年前,由某慈善基金会资助200万元、村民自筹300多万元建设的灵泉村传统风格新居,使古堡换了人间。
蓝砖白灰的“清水墙”、明清风格的“人字梁”、沿袭老宅特色的屋顶“脊砖雕”,让人耳目一新。
站在新落成的新居前,灵泉新村的党树森老人满脸欣喜:“新房子三合院,保留了灵泉村古宅的风格,内部设计又符合现代人的要求,实惠、实在。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已正式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灵泉村,共有25户村民像党树森一样成为新民居建设的受益者。
建好“博物馆”、守好“活化石”,村民们的感受印证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灵泉村新民居总体布局追求田园风格,方便农户在住宅周围种花种菜、经营农家乐等等。
外观则传承了陕西关中地区明清建筑的“坡屋顶”的风格,使用墀头、屋脊、影壁等砖雕,回应了村民对老宅子的怀念。
室内布局则以满足村民生活实用功能的需求为主,融现代生活功能与明清建筑风格为一体,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作出了有益探索。
漫步在灵泉古屋新村,它们是诗经故里塑造的精品。
一处处,一户户,让你尽享景区后花园的静谧和淳朴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