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
知识管理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
![知识管理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af261cc683c4bb4cf6ecd17b.png)
知识管理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和企业人士交流知识管理,很欣慰地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谈知识管理不再局限在纯粹的it话语中。
这种情况对于知识管理在中国的深化应用是喜事,但对很多打着知识管理标记的it解决方案提供者,却是心忧,忧虑的是在知识管理方面的话语权不再如以往那般轻松掌控了。
不过,这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企业的经营范式就曾经历了从“制造-销售”到“感知-响应”的变迁。
在知识管理上的这种微妙变化,或许也正是知识管理在国内由孕育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脉动,但这个脉动并不见得是每个人都能听得见、体味到。
那么,对于想了解、想推进知识管理的企业,对于想进入、想提升知识管理服务的解决方案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呢?我觉得还是一句话——知识管理必须要真正实现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
这句话本身并不新鲜,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多这方面的理念探讨,也有很多研究者各自从管理的角度、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对知识管理进行分析。
但是,客观来说,目前国内知识管理实践领域能够在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中真正落实“管理”和“it”结合的少之又少,有的时候,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知识管理:it的视角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也正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成长烦恼。
最早,大家烦恼的是如何实现pc互连,以打破硬件和硬件的壁垒;到后来,大家烦恼更多的是如何深入应用(erp、crm),来打破部门和部门的壁垒。
而现在,大家发现,企业里面各种应用系统已经很多了,但却又面临着“软件泛滥”的烦恼:应用系统操作界面各不一样,每天先到sap中查询销售报表,再到oa中审批费用,再到hr中查看本月人员流动情况,再到……。
LocAlhOst那么,能不能打破软件和软件的壁垒,并对应用系统实现整合和提升呢?这是目前企业it应用发展中的又一道门槛,可以称之为管理支撑门户(management supported portal,msp)。
事实上,单单看门户这个词,目前也是很热,ft____年6月对门户的评论是“门户被列为下一件大事情……出乎意料地振奋了萎靡的it市场”,而dataquest分析认为“____年门户软件以6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____年将以更迅猛的速度增长”。
it应用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经验
![it应用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095fe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e.png)
it应用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经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IT应用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IT应用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变得愈发重要。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的整合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811b49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b.png)
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的整合在信息时代,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然而,知识的产生、积累、传播和应用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任务。
这篇文章将探讨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内外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收集、整合、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知识管理从知识结构、知识传递、知识创新中发现价值,在管理范畴中强调流程和系统化。
它在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知识和技能。
如果企业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商业运营中,那么其核心竞争力就将得到保障。
2.完善企业的知识架构企业内部的知识被分为多个部分。
如果企业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和整合,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结构体系。
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发掘和整理知识,进而完善企业的知识架构。
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新形势下保持发展动力和市场优势,而知识管理就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和意义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内部的多种信息资源及其应用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将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与外部的信息资源融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应用。
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在信息时代,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零散且庞杂。
如果没有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企业就会存在许多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等。
信息资源整合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资源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2.降低企业的信息管理成本企业管理信息资源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信息管理成本。
通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减少企业的信息重复,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
3.提高企业的信息竞争力在信息时代,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与创新
![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450d2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7.png)
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与创新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手段,帮助人们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而知识管理则注重分享和创新,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如何将这两个方向融合起来,实现更高效的知识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首先,要实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需要从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上入手。
现代企业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组织形式,而是复杂的知识型组织,拥有众多高素质的员工和各种信息资源。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优化人员管理和规划职责,提高组织和协作效率。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迅速获取和应用新的信息和知识资源。
其次,要实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需要使用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如协同办公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各种信息和知识资源。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协同办公软件,将员工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组,通过云计算和协作工具,实现实时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更深入地了解市场和用户需求,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开发。
最后,要实现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需要建立一套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和流程。
这个系统应该包括知识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知识资源的全面管理和利用、知识分享和传递机制的建立等。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知识库或知识图谱,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包括专业技术文献、市场分析报告、用户反馈等。
同时,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分享和传递各种知识,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分享机制,如知识社区、博客、培训等。
总之,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已经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必要之路。
企业应该注重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的优化,使用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和流程。
通过这些措施的相互配合,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和转化各类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与创新
![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ba4569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6.png)
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时代,处理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信息的海洋中,知识的管理和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指在企业、组织和个人中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工具,收集、整理、储存、使用和共享知识的过程,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递,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变得更为明显。
由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们需要更多地收集、整理和储存知识。
同时,知识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高,企业和组织需要通过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和应用。
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专业期刊等途径来获取。
储存知识的方式包括信息系统、数据库、知识库等。
分享知识则需要通过协作平台、社交网络等方式进行。
应用知识则需要建立有效的知识应用体系,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
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Knowledge Innovation)是指在知识的基础上,使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发掘新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知识创新是企业和组织在信息时代中获得成功的关键。
知识创新需要企业和组织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优秀的人才,同时需要建立创新的文化和机制,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实践,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知识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
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管理创新方面,企业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商业模式,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三、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是紧密相关的。
企业知识管理与人工智能
![企业知识管理与人工智能](https://img.taocdn.com/s3/m/5e8400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3.png)
企业知识管理与人工智能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企业,知识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信息流动愈加快速的今天。
通过对于企业内部各种知识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应用,能够为企业的业务推动和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撑。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它也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人工智能与企业知识管理之间又会如何产生互动与融合呢?人工智能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这些技术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企业知识管理领域中,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企业在各个环节应用,例如:1.信息自动归类: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各种类型的知识信息进行自动归类。
无论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视频,它们可以被智能工具自动分析和识别,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级。
这样,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都可以更快捷地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信息。
2.自动摘要生成:知识信息内容往往是繁杂的,如果能够提前从中捕捉到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智能化。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一些企业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实现文本自动摘要功能,将重要的信息高效地概括出来。
3.知识检索: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场景,知识管理平台可以提供不同的检索和展示方式。
例如,通过语音识别和智能对话机器人,员工“一问一答”就可以在不浪费时间的情况下获取到他们的需求信息。
4.知识关联:企业内部各个业务之间经常存在着关联性,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之中的潜在线索。
用户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然后使用智能算法,高效地挖掘出有用的潜在关联。
人工智能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极大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空间(当然,也需要一个昂贵的学习期)。
正因为如此,人工智能也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助手,带来了丰富的重要价值。
IT部门牵头知识管理苦与乐
![IT部门牵头知识管理苦与乐](https://img.taocdn.com/s3/m/6d81d00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3.png)
IT部门牵头知识管理苦与乐关键词:集团型企业、知识管理、知识梳理、知识管理系统规划临近下午6点,乐文集团IT部门的会议室还热闹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着。
经过3个多月的内部推广,乐文集团总部几乎各部门都知道了集团要上知识管理这件大事。
再过3个月,乐文集团的知识管理系统将会正式上线运行,在此之前,各部门需要为系统上线后的初始化工作做好准备,梳理清楚各部门的知识点,为了能让系统一上线就能够成功地全数导入系统,大家甚至忘记了下班时间。
乐文集团是一个集房地产、金融、零售与化工等多元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
在百岁之龄,乐文集团期望能够把自己在一个世纪中经营企业的经验知识沉淀下来,于是决心在集团内部推动知识管理。
乐文集团内部董事会办公室作为集团文化的窗口,也期望着借此机会做些事情。
于此同时,乐文集团IT部门正在系统地进行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并且在部分领域以及子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与推广方面取得到了一定成效。
此时,知识管理系统也就作为一个重要工作任务被提上日程,IT部门自然成为了牵头推动该项目的责任部门。
为更好地规划知识管理系统,乐文集团几乎在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同步在集团总部推动知识管理,但是经过一轮沟通与反馈,总部各部门对一些关键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比如知识管理到底管什么,范围多大,集团要做好知识管理,到底需要分几步做好哪些事情,整个过程中需要怎样的组织、制度和人员来支撑?同时,系统要如何规划、怎样与以往的系统对接等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
为此,知识管理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为够理清各种疑问,稳步推进集团的知识管理工作,乐文集团IT部门决定寻找外部咨询公司。
这样做的明显好处有两点:一方面能够借助外部智囊力量推动内部达成共识。
另一方面,利用咨询公司在业界丰富的知识管理经验积累,公司期望能对集团知识管理工作作出一个系统的规划。
明确乐文集团在未来3-5年内,到底需要做些什么事情,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以及为了支撑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IT支撑系统应该如何建设和规划。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5e65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a.png)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管理也成为了企业的新课题。
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了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能力,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如何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和要素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对知识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积累和利用的一种管理行为。
知识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知识(knowledge)、人(people)、过程(process)和技术(technology)。
其中,知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人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和对象,过程是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方法,技术是知识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二、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加速知识的积累和共享。
通过内部网络、社交平台等工具,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知识水平。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知识库和专家数据库。
通过将企业内部的专家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分类归档,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
再次,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
在企业内部,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工具,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和知识。
这不仅可以加速工作进程,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知识的创新性。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组合和知识重组,创新出更加有价值的知识和产品。
三、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具体的应用案例。
1. 内部协同平台内部协同平台是一种内部社交平台,员工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发布自己的观点、建议等,平台会自动对相似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其他员工进行查询和浏览。
通过内部协同平台,员工可以更好地分享和利用企业内部的知识和经验。
2. 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工具。
通过知识图谱,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知识资源,有效进行知识管理和利用。
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与知识管理的融合
![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与知识管理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370c7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f.png)
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与知识管理的融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同时,知识管理也成为了组织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与知识管理的融合,解决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实践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升网络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规范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强调了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外部攻击。
2. 保障网络可靠性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对业务产生影响。
3. 提高网络性能网络管理制度可规范网络带宽的合理分配,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并提供监控和性能评估等功能,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三、知识管理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作用1. 知识共享与传承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共享,从而达到知识传承的目的。
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 知识汇集与创新知识管理可以将不同岗位和团队的知识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共享的平台。
这将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各方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3. 知识应用与决策支持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各种知识资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为网络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与知识管理的融合实践方法1. 制定全面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起合理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网络设备的规范化配置、安全维护和及时更新,为知识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2. 构建知识库通过建立知识库,收集和整理网络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解决方案。
同时,加强知识共享和传承,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利用知识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问题和解决方案,生成可搜索和可分享的知识数据库,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快速的问题解决方法和决策支持。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fe6534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5.png)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之一。
其中,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帮助企业提高了知识资本的创造、共享和应用效率,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整合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下的需求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或者知识经理人进行信息搜集、整合、存储和传播。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经理人或者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的触角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知识领域,信息整合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完备的工具,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传统知识管理模式的效果逐渐不如预期。
二、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整合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的知识管理带来了重要机遇。
信息技术具有自动化、标准化、信息流畅、易传播等特点,这些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整合可以带来以下方面的优势:1. 整合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更快的快速更新和更好的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2. 通过技术整合,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和提高效率。
3. 通过技术整合,知识管理系统能够基于数据和算法,发现更多、更深层次和更准确的知识,进而为企业创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的潜力。
三、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整合的具体应用与示例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整合的具体应用和示例如下:1. 联邦式的知识管理联邦式的知识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大型的知识库或知识网络。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分散的知识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知识的集中化管理、共享和应用。
例如,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门户,通过门户,员工可以在内部和外部检索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了知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2. 社会化知识管理社会化知识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社会化网络等方式,建立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协同和创新平台。
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模式
![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f0f1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4.png)
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模式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管理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紧密。
信息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创新,实现学习型组织的转型。
一、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是指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管理、业务、资源和决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协调,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
知识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产进行有效的收集、整合、传递和应用,促进企业知识的创造、共享和转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知识管理策略的制定,包括知识管理系统(KMS)、企业百科全书、社交网络、经验库等。
二、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融合信息化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和融合潜力。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为知识管理的开展提供保障和便利;知识管理可以为信息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知识资料和决策支持,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升级和优化。
因此,信息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融合,可以取长补短,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1. 从数据到知识信息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融合,首先要实现的是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收集和记录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
但信息并不等于知识。
知识是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需要经过认知、记忆、分析、理解等过程才能生成。
因此,知识管理系统需要把信息整合加工为知识,并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支持。
2. 从工具到智慧信息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融合,还要实现从工具到智慧的转化。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化工具和平台,方便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开展。
但工具并不等于智慧。
智慧是综合思维、知识和经验得出的高水平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T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
![IT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4e9e269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9.png)
IT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在信息化的时代,IT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企业管理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而IT技术和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则是创造一个成功企业的关键之一。
IT技术的优势IT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工作效率IT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
例如,企业内部的知识库、工作流程、统计分析等功能,都可以通过IT技术实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分析通过IT技术收集和处理数据,可以让企业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市场变化,以便企业更加精确地决策。
提高企业对外的形象和效益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普及,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与用户进行互动。
而IT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并能定制化的服务,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企业的促销和营销也可以通过IT技术来实现,并实现更加精确的目标市场。
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通常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竞争是在这个系统内进行的。
IT技术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添加几台电脑或者网络就好。
IT技术和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需要以企业管理要求为中心,根据企业自身管理需求来解决各类管理问题。
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企业管理需要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支持。
而IT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全面地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完善的依据。
更加准确的风险掌控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可能的风险,掌握好风险掌控能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IT技术可以通过信息处理、风险监控等手段,使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分析和处理风险,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结合。
而企业文化的构建需要IT技术的支持。
例如,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员工更加快速地建立互动、交流、协作和学习的方式,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有效整合汇总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有效整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03e1f1c1c708a1284a448e.png)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 IT 的有效整合关键词:流程管理知识管理 IT自工业革命以来,流程管理这个课题已经被人们从各个角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进行了大量阐述。
知识管理也自上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经济与社会、 IT 技术与管理的快速发展, 如今, 这两者的概念在国内越来越热, 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展或正要开展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尝试与实践。
然而,流程管理、知识管理在大多数企业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企业花大量资金聘请咨询公司或内部自我组织开展流程体系建设、流程梳理与优化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结果往往只留下一堆流程文件束之高阁,或者要么是“有流程, 不执行” , 要么是执行效果不佳; 而大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还只是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层面上, 还有一些企业刚开始上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热热闹闹, 后来却雷声大雨点小,慢慢地就没有人再使用建成的系统了, IT 系统不给力,不能很好的支撑业务。
究其原因,其实大多数企业割裂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 IT 三者的关系,没有系统地对三者进行体系设计与应用层面的有效整合。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 IT 三者的含义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迈克尔·哈默。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 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流程管理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 分别是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规范是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梳理并编写标准的流程文件, 并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 业务流程优化是通过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评估, 对某些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以节省更多的成本或达到更好的效果; 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 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哈默与钱皮。
国内外流程导向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流程导向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d354543c1ec5da50e270de.png)
流程导向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 具体战略安排和实施 ; 另一方面 , 具体的知识管理活
关研究进行综述 , 以期对该领域研究现状作较全面的 动以推动流程高效运作和流程目标实现为目的 。
描述 。
2 企业知识管理与流程的关系
1 企业知识管理中流程导向的含义
梅尔 ( Ronald Maier) 和瑞莫斯 ( Ulrich Remus) 从战
性知识需求) ”, 员工的“知识管理负担”没有减轻 。 ⑤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 2004 , 1(4) : 399 - 407 Maus H. Business Process - orien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 2006 - 09 - 10] . http :/ / www. knowledgeboard. com/ doclibrary/ knowledgeboard/ vision-processes-dfki-378kb. pdf Dustdar S. Reconcil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 The Activity - 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roach. [ 2006 - 09 - 10] . http :/ / www. know- center. Tugraz. at/ previours/i - know04/ papers/ dustdar.pdf
人认为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是从动态角度对流程知识 出知识管理与流程管理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
进行系统管理 , 将流程和知识整合起来 [5 ]。毛斯 ( Heiko 系 [13 ]。Injun Choi 等人认为知识产生于流程 ,通过对流
知识管理提升IT运维服务管理能力5篇
![知识管理提升IT运维服务管理能力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42971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3.png)
知识管理提升IT运维服务管理能力5篇第一篇:知识管理提升IT运维服务管理能力知识管理提升IT运维服务管理能力随着企业IT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增多,IT运维服务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提高IT运维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AMT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在IT运维服务管理中开展知识管理,将有助于实现IT运维服务目标。
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知识主要包括:1、IT服务相关的制度、流程2、针对不同事件和问题的解决方案3、IT服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变更申请、测试方案、技术方案等4、技术参考资料,例如网络拓扑图等根据知识是否与IT运维服务流程相关,可以把知识分为流程相关类知识和非流程相关类知识。
解决方案是在事件管理流程和问题管理流程中产生的知识,测试方案和技术方案是在变更管理流程中产生的知识,它们都属于流程相关类知识。
有效开展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创建、储存、共享、应用,对IT运维服务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运维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质量、数量及知识结构都达到一定标准的知识库,作为IT运维的强大储备库,加之运维知识库工具具备方便、高效的搜索功能,无疑是快速响应IT服务需求的捷径。
而能够进入知识库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是最正确、标准和高效的。
减少转交率,降低运维成本。
如果多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都可以从知识库中简单、方便获取,更多的事件将在一线技术人员解决,减少转交给二线、三线或四线技术人员的事件量。
从而将IT支持人员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着手解决其他新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IT维护成本的目的。
避免知识流失。
许多隐性知识集中在岗位工作人员的脑子里,一些IT应用的操作或故障解决方法可能起初只有开发人员知道,知识管理可以有效避免由人员流失造成的知识流失。
实现用户自助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运维成本。
用户可以直接从知识库中查询解决方案并自己解决问题,将减少一线技术人员对事件和问题的处理量。
虽然开展知识管理对IT运维服务管理具有明显的上述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会遇到很多的阻力:技术人员担心将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整理出来,供大家共享会降低他们的在团体中的价值,而不愿意共享知识;缺乏知识管理系统做支撑,而不方便共享知识等。
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融合
![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1cc0b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09.png)
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融合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信息管理主要关注的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利用,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作效率。
而知识管理则侧重于识别、捕获、组织、存储和分享企业内部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的融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共享、知识传递和企业创新。
首先,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整合,提高信息的可访问性和及时性。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更好地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与此同时,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将企业内部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组织、存储和分享,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协同合作。
这有助于避免重复工作和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基础。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市场调研报告、竞争对手情报、供应商信息等。
这些信息资源可以成为知识管理的基础,并通过知识管理的手段进行组织、分析和利用。
同时,企业内部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保存和共享,以便其他员工进行利用。
此外,融合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好处还包括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快速了解到市场上的最新信息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和制定创新战略。
而通过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共享内部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创新和知识的生成。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企业的竞争力也将因为更好地利用和管理信息和知识而得到提升。
然而,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是信息和知识的安全问题。
在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和知识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知识的滥用。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有效整合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有效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902b81552d380eb62946d75.png)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有效整合关键词:流程管理知识管理 IT自工业革命以来,流程管理这个课题已经被人们从各个角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进行了大量阐述。
知识管理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经济与社会、IT技术与管理的快速发展,如今,这两者的概念在国内越来越热,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展或正要开展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尝试与实践。
然而,流程管理、知识管理在大多数企业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企业花大量资金聘请咨询公司或内部自我组织开展流程体系建设、流程梳理与优化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结果往往只留下一堆流程文件束之高阁,或者要么是“有流程,不执行”,要么是执行效果不佳;而大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还只是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层面上,还有一些企业刚开始上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热热闹闹,后来却雷声大雨点小,慢慢地就没有人再使用建成的系统了,IT系统不给力,不能很好的支撑业务。
究其原因,其实大多数企业割裂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IT三者的关系,没有系统地对三者进行体系设计与应用层面的有效整合。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IT三者的含义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迈克尔·哈默)。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流程管理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规范是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梳理并编写标准的流程文件,并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业务流程优化是通过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对某些环节进行重新设计,以节省更多的成本或达到更好的效果;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哈默与钱皮)。
IT时代的知识管理
![IT时代的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482fcf0c22590102029d50.png)
IT时代的知识管理一、智力资产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1、知识社会中,知识成为生产力因素中重要组成部分步入21世纪,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在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作为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与以前的工业社会的区别在于───知识的价值已经逐步超越了资金和劳动力的价值,正成为生产力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人形象地将知识经济比喻成: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为背景的经济。
过去的资本经济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两个要素,现在多了一个要素,这就是知识。
知识的创新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如联想这样的以知识创新为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其股市价值远远超过了国内其它传统的大规模生产企业。
企业要实现在电子商务市场中获胜一个方法就是知识。
那些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和应用特有的知识。
现在许多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新的公平法则:在知识和资本上的投入比例为1:1。
这其实即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管理。
由于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所以知识管理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最近一份的调查显示,88%的企业CEO把知识管理作为首要关心的问题。
2、知识管理是增强竞争能力的一个常用的手段在传统模式向IT时代转换的过程中,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加剧,产品的创新和换代不断加速,对市场变化和商业危机的快速决策响应,以及向基于知识的服务和产品的转变,使得知识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的策略,可以把长期保存下来的信息资源,连同知识员工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想进行有效地挖掘、共享和利用,使企业了解自己拥有哪些独特的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达到发展的目的--这对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3、国内的企业已经具有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对于国内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内绝大多数部门和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都已经建立了连接企业各个部门的硬件高速网络,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库、文档报表,产品和项目报告,以及规章制度等。
it企业知识管理
![it企业知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582ea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9.png)
it企业知识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知识也随之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资源。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it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IT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意义目前国际上对知识管理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定义,结合国内外知识管理专家对知识管理的阐述,可以对知识管理进行描述性定义:知识管理力图将知识最恰当地传播和共享,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实现最大价值,并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企业知识管理是通过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企业内的知识共享和创新,实现企业知识的增值,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在信息化和知识化的竞争环境之中,企业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水平的基本途径,而知识资源是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
知识资源具有复制性、共享性等特征,并且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边际报酬递减。
因此,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统筹起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管理形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国内IT中小企业的特点IT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产业,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其发展的根本源泉,因此,知识管理对IT企业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中小企业SMB(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是各行业研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常见的一类群体。
国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慧聪研究HCR(Huicong Research)拥有的一千多万条行业样本中,SMB达到98%以上,且绝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
通过对IT中小企业的现有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其应对策略,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IT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包括:第一,企业规模小,且整体投资少,投入与回收的周期时间比较短;第二,企业人员较少,组织结构简单,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体制;第三,企业整体连续创新能力不足,获得资金、信息、技术和其他等服务的质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管理:IT的视角
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也正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成长烦恼。
最早,大家烦恼的是如何实现PC互连,以打破硬件和硬件的壁垒;到后来,大家烦恼更多的是如何深入应用(ERP、CRM),来打破部门和部门的壁垒。
而现在,大家发现,企业里面各种应用系统已经很多了,但却又面临着“软件泛滥”的烦恼:应用系统操作界面各不一样,每天先到SAP中查询销售报表,再到OA中审批费用,再到HR中查看本月人员流动情况,再到……。
那么,能不能打破软件和软件的壁垒,并对应用系统实现整合和提升呢?这是目前企业IT应用发展中的又一道门槛,可以称之为管理支撑门户(Management Supported Portal,MSP)。
事实上,单单看门户这个词,目前也是很热,FT2001年6月对门户的评论是“门户被列为下一件大事情……出乎意料地振奋了萎靡的IT市场”,而Dataquest分析认为“2002年门户软件以6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6年将以更迅猛的速度增长”。
但热中还需要冷思考,在美国,即使很多企业已经应用了门户,但仍有72%的管理者认为知识没有在他们的组织得到重复利用,88%的人认为他们没有接触到企业最佳实践的机会。
而且,对大多数企业来说,ERP等业务系统所管理的结构化数据只占到企业全部信息与知识的10%左右,其他的90%都是数据库、数据仓库难以存取到的非结构化信息和知识,如文档、Email、个人隐性知识等。
透过这些现象和分析,可以发现——MSP不能仅仅是单独的一扇门,门内还需要有丰富的内容,这就是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
管理支撑门户(MSP)和知识管理(KM)。
而这两者原本就是孪生兄弟,它们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的统一,也可以用个公式:MSP+KM=KMSS(KM based Management Supported System),即基于知识管理的管理支撑系统。
那么,KMSS到底有何功能呢?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其核心在于通过一个集成的系统实现人(Who)、访问入口(Where)、功能(How)、知识(What)的统一(图1):
图1基于知识管理的管理支撑系统KMSS的功能架构
Who:领导、中层、员工、外部人员;
Where:个性化知识门户,并以单点登录方式;
How:调用相关功能,如知识文档管理、规范协作管理、行政办公管理、知识社区、应用系统集成、商业智能等;
What:获取、挖掘和利用所需的三类主要信息和知识,即业务应用系统如ERP里的结构化数据、文档类的非结构化显性知识和经验类的非结构
化隐性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对业务支撑系统提升的同时,奠定
了企业真正“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知识管理:管理的视角
看过一幅漫画(图2),是哈佛商业学院和Business Intelligence最近所做的一项联合调查的结论:企业常常不能成功地将战略转变为行动。
图2 企业常常不能成功地将战略转变为行动
从这幅漫画中,可能不同的人会解读出不同的含义,比如:战略目标不具体;行动和战略目标脱节。
但我还从中看到了一个词——“知识管理”。
战略当然不能仅仅描述为一个大而空的口号,需要具体化。
但是仅仅战略具体化就够了吗?当然不行,战略要切实落地,首先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流程的支撑——即有一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贯彻战略举措;其次,还需要有支撑战略举措、保证流程执行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持——即企业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具备怎么办?当然是要考虑进行知识和技能提升,但如何提升?这就归结到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必须要成为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运作的学习和发展模型,只有这样,知识管理才能真正找到它的价值归属。
因此,谈知识管理绝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管理本身的语系中,需要拓宽视野。
知识管理不仅仅是个IT命题,而是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支撑手段。
归纳来说,成功的知识管理通常都会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战略为引、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图3)。
图3 知识管理以战略为引、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
战略为引:战略帮助企业解决“做正确的事”的问题,它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导入指明了总体方向。
不同的企业战略对知识的关注点、对知识管理提升的要求都不会一样。
因此,针对不同的企业,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企业的战略找出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管理的业务环节和知识领域。
例如:那些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研发知识、产品知识等往往是需要重点管理的核心知识;而那些实施最低成本战略的企业,采购知识、配送知识、生产知识等则是需要重点管理的核心知识;这些业务环节和知识领域,将作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对象被管理。
流程为纲:流程帮助企业解决“正确地做事”的问题,它既是企业知识具体的依附主体,也是被知识能动改善的客观对象。
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的具体业务来单单谈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业务工作的一部分,它将越来沿着行业纵深、结合业务进行深入应用,从传统的办公自动化、文档管理等技术层面的内容,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和不同的业务领域,向业务导向型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知识为体: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企业做了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更有些企业做了流程管理和优化的项目,但是往往结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为什么呢?很简单的一个事实:同样的一个流程,都是从a到b 再到c,但往往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人执行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还在于a、b、c每个执行环节背后蕴涵的知识语境。
通过流程梳理,通常可以保证从a到b再到c这样的逻辑关系是合理的、优化的,它解决了横向的信息流,但并不能保证a、b、c每个环节都得
到高质量的执行,因为这其中需要高质量的纵向知识流的支撑。
流程的
每个环节已经有了哪些知识,还需要发展什么知识,则是需要结合业务
流程来详细梳理和分析的,这就是知识为纲。
技术为用:那么,通过战略指引以及和业务相结合梳理出来的知识应该如何来管理、怎样来提升呢?归纳来说主要是要考虑三个方面的保障因
素,其一是从文化的角度,其二是从管理的角度,其三是从技术的角度。
企业在“技术”要素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支撑知识提升活动所需要的
IT应用系统的具备及应用情况上,这就是技术为用。
知识管理的IT支
撑系统作为使知识管理得以有效落地的关键要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知识管理: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
我们已经分别从“IT”和“管理”的视角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审视,那么,究竟如何让知识管理的“管理”和“IT”走到一起来呢?
这还首先需要从分析企业推动知识管理时存在的主要障碍入手。
在长期的知识管理咨询和系统实施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发现有三大障碍是企业推动知识管理时是必须要跨越的,即:视而不见、见而不行、行而不达。
✓视而不见:这主要是“不知道”的问题,目前国内还有很多企业不知道什么是知识管理、不知道知识管理包含哪些内容、不知道为什么要知识管
理、不知道自己的知识管理做得如何、不知道自己的知识管理存在哪些
关键问题。
✓见而不行:这主要是“不能够”的问题,目前也有很多国内企业对知识管理这个事情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如何做还不是很清楚,比如:不能够明
晰影响知识管理的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关键战略举措、不能够识别企业
的核心知识领域、不能够系统梳理出相关知识领域中的知识资产、不能
够合理设计针对关键知识领域的知识提升行动等等。
✓行而不达:这主要是“不愿意”的问题,企业已经走上了知识管理之路,但总有人不愿跟上,也有人走了一段路就掉了队,如何保障企业的知识
管理能够有一个持续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这个方面,
既需要借助IT手段让知识管理能够切实落地,也要关注知识管理配套管
理制度,关注知识管理的文化转变促成。
我们认为,成功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需要能够全面而有效的跨越上述障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应用(表1)。
比如:对于“视而
不见”,需要进行KM理念导入来实现内部松土;需要通过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成熟度进行诊断来发现存在的关键问题。
而对“见而不行”,需要在明晰战略的基础上,分析核心战略举措紧密相关的核心知识领域;需要结合流程进行知识梳理;需要对核心知识领域知识现状和期望进行评估,从而制订出知识提升行动方案;对“行而不达”,一方面需要配套的管理机制和文化宣导;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IT系统来固化员工日常工作的知识管理行为。
表1 突破三大障碍需要整体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图4 知识管理体系的五化
那通过整体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实现怎么样的“管理”和“IT”结合呢?可以归结知识管理体系的五化(图4):知识管理目标的共识化、知识内容模式的有序化、知识管理管理机制的制度化、知识共享文化的自觉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化。
当然,这个目标并不是那么简单易得的,企业必须认识到,知识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使知识管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依靠企业的长期努力——首先需要在思维观念上“意识到”,进而在工作中“行动到”,这不是朝夕之功,只有持续坚持,知识管理才能真正内化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