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网计算土方原理及工艺
《方格网法算土方》课件
计算效率高
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自动化计 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减 少了人工计算的误差和时间成 本。
便于工程管理
方格网法能够提供详细的地形 数据和土方量计算结果,有助
于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缺点
数据采集要求高
计算复杂度高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计算结果,需要高精度 的地形数据和测量数据,增加了数据采集 的难度和成本。
方格网法算土方的应用场景
方格网法算土方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土方量计算场 景。
在土地整治、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建设等领域中,方格网法算土方被广泛应用, 用于计算填挖方的工程量、优化施工方案和提高工定计算边界
首先需要确定土方计算的边界, 通常根据地形图或现场勘查确定 。
详细描述
该道路工程全长约10公里,地形变化较大,存在多个高填深挖路段。采用方格网法进 行土方计算,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每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进而优化土方调配方案,提高
施工效率。
案例三:某水利工程的土方计算
总结词
水利工程涉及大量土方开挖和回填,方 格网法有助于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VS
详细描述
该水利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进水口等 多个部分,各部分地形差异较大。通过采 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可以合理规划 土方的开挖和回填,优化施工机械和人员 的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工程成本。
方格网的大小可以根据地形复杂程度 和精度要求进行调整,通常采用10米 x 10米或20米 x 20米的网格。
方格网法算土方的原理
01
方格网法算土方的原理基于微积 分中的积分思想,通过对方格网 内的高程变化进行积分,计算出 每个方格网的土方量。
02
具体来说,先计算每个方格网的 四个角点的平均高程,然后根据 该平均高程与地面原始高程的差 值计算出土方量。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它通过将地块划分为等距的方格,然后通过对每个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出土方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精度较高,因此在土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方格网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具体步骤。
首先,进行地块的测量和划分。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之前,需要对地块进行测量,并将其划分为等距的方格。
方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选择较小的方格可以提高计算精度。
接下来,对每个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
利用测量工具,对每个方格的四个角以及中心点的高程进行测量记录。
在记录高程时,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通过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可以利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为,首先计算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然后根据相邻方格的高程差值,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
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地块的土方量。
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程测量的准确性,高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土方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方格的划分和选择,合理的方格划分可以提高计算精度,而过大或过小的方格都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是计算的精度和误差控制,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校核和误差控制,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合理的测量和计算步骤,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土方量结果。
在实际的土方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土方量计算方法,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方格网计算土方量的原理及具体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工程中,希望大家能够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土方量计算,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贡献。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地表面不规则形状的土方量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方格网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土地表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并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测量来计算土方量。
首先,需要在土地表面建立一个方格网,网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为1米×1米或2米×2米。
然后,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来进行高程测量。
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测量,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高程数据。
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后,需要对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来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在测量完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和面积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土方量了。
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土方量 = Σ(高程差×面积)。
其中,Σ表示对所有小方格进行求和,高程差表示每个小方格的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之差,面积表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通过对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差和面积进行求和,就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方格网法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通过合理设置方格网的大小和密度,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总之,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土地表面进行方格划分和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土方量的计算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
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步骤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土方的体积和步骤。
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的高程差。
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方格的体积,并将其累加,即可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下面将详细介绍方格网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测量区域边界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土地或施工场地的边界线,并在各个角点处标记测量点。
这些测量点将作为方格网中每个方格的角点。
第二步:确定网格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格网的间距。
间距的选择应该根据场地尺寸和地形的复杂程度进行合理调整。
通常情况下,间距可以选择为1米或更小。
第三步:建立方格网使用测量点确定的位置,可以使用绳子或钉子等工具在地面上建立方格网。
确保方格网的边缘和角点都严格平行和垂直。
第四步:测量高程差使用水准仪或其他测量工具,对方格网中的每个角点进行高程测量。
记录每个位置的高程数值。
第五步:计算体积根据高程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
通常情况下,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为:V=(A1+A2+A3+A4)/4*h,其中A为方格四个角点的高程数值,h为方格中心点的高程数值。
第六步:累加体积将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累加,即可得到整个土地或施工场地的土方体积。
如果方格网是等距的,可以直接将每个方格的体积相加。
如果方格网是非等距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体积调整。
方格网法可以用于计算多个区域的土方体积。
例如,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然后按照上述步骤逐个计算每个区域的土方体积,并将结果累加得到总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方格网法只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场地。
如果场地地形复杂或存在斜坡等情况,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土方计算,如三角测量法或通过地形测量仪器获取高程数据。
总结起来,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土方计算方法,适用于平坦的场地。
通过将场地划分为一系列方格,并测量各个角点的高程数值,然后计算每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并累加,可以得到土方的总体积。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一)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一)引言概述: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一种常用的量算土石方量的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
本文将介绍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正文:一、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原理1.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基于土石方体积与方格网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2.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工地区域划分为一定大小的方格,并通过对方格内土石方的高程测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
3.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依赖于地面的平整度,需要合理选取方格尺寸,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计算步骤1. 首先,测量工地区域的边界,并确定合适的方格网尺寸。
2. 将工地区域划分为若干方格,在每个方格内的四个角点标注编号以及高程。
3. 使用水平仪和测量仪器,测量每个方格内的四个角点的高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可采用简单的平均高程法或三角测量法。
5. 将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工地区域的土石方量。
三、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实用方法和技巧1. 在选取方格网尺寸时,可以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尽量使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量接近均匀分布。
2. 在测量方格内角点的高程时,应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误差。
3. 在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石方体积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例如将方格近似看作平面或三角形,以提高计算效率。
4. 如果工地区域较大,可以将地块分为多个子区域,分别进行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最后将子区域的土石方量相加得到总量。
5. 方格网算土石方量的结果应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和验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方格网算土石方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量算土石方量的方法,通过将工地区域划分为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内的高程,可以计算得出土石方的体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合理选取方格尺寸,确保测量准确性,并进行适当的简化和验证,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方格网计算原理
五、计算原理方格网计算方法是一种在竖向布置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中较常用的方法。
它是将绘有等高线的现场地形图划分为若干数量的方格,然后按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出施工高程(即挖、填高程),进而计算出挖填方工程量。
其基本步聚:1、方格的划分和施工高程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地形图,以20m ×20m 、30m ×30m 等确定方格,施工高程为挖、填土石方的施工高度,以“+”表示挖方,即自然高程大于设计高程;“—”表示填方,即自然高程小于设计高程。
施工高程的计算公式为:施工高程 = 自然高程 — 设计高程2、求零线零线是划分挖与填的分界线,它是方格边线上施工高程为零的连线。
求零线点有公式法和图解法。
公式法: 零点位置按下列公式计算:2111h h ah +=X 12X a X -=式中: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a —— 方格网边长;h1、h2—— 相邻两点的施工高程的绝对值。
3、土石方量计算公式(A )挖(或填)土石方量是按各计算图形的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度而得出的。
常用的方格网点土石方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B )三角棱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 1、h 2、h 3表示。
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其挖填方体积为:)(3212h h h *6a ++=V 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锥体部分的体积为:))((*6a 3231332h h h h h V ++=锥 楔形部分的体积为:⎥⎦⎤⎢⎣⎡++-++=1233231332))((*6h h h h h h h h a V 锲。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计算原理和方法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摘要:下文分析了方格网法进行土石方量计算的使用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整场地后地面不为平面的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土方量计算:方格网法;计算方法;原理1引言土方量计算方法有许多种,目前我们比较常用的有断面法、dtm 法、等高线法和方格网法等4种土方量计算方法。
断面法、dtm法、和等高线方法只适于基准面为平面的土方量的计算,对于基准面为斜面或不规则形状,则不能直接应用上述方法。
对这种情况,可假设一个共同的基准面,计算场地平整前后相对于该基准面的填挖方量,两次填挖方量的差就是所要求的填挖方量。
下面就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
2方格网法当建筑场地规整、地形较为平坦,场地设计标高尚未确定或已经确定时,均可以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土方计算。
该方法首先将场地划分为若干方格(一般为边长5~20 m的正方形),从地形图或实测得到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标高,由给出的地面设计标高,根据各点的设计标高与自然标高之差,求出零线位置,进而求出各方格的工程量,所有方格的工程量之和即为整个场地的工程量。
2.1方格网四角原始高程数据的计算从原始地形图中直接剖取,可按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得或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剖取计算。
把测区的地形表面按一定的格网间距dx、dy(一般dx=dy)进行格网化,然后求出每个方格中心点的高程作为该方格面元的平均高程,最后按一定排列(如按行或列)进行存储,从而得到基于规则格网的面元dtm。
2.2方格网四角设计高程的计算量算方格点的地面高程,注在相应方格点的右上方。
为使挖方与填方大致平衡,可取各方体积点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设计高程h0,则各方格点的施工标高hi为:hi=h0-hi将施工标高注在地面高程的下面,负号表示挖土,正号表示填土。
在图上按设计高程确定填挖边界线,根据方格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符号不同。
可选择以下四种情况之一,计算各方格的填挖方量。
四个角点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2)相邻两个角点为填方,别外相邻两个角点为挖方(如图a)(3]三个角点为挖方,一个角点为填方(如图b}如果三个角点为填方,一个角点为挖方,则上、下两计算公式等号右边的算式以调。
CASS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CASS方格网法土方计算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能够在不使用详细的工程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粗略地估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
本文将介绍CASS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
原理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来进行土地测量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将需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根据一定的规律网格化。
2.根据DEM数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高程,以及每个网格顶点的坐标。
3.根据相邻网格之间的高程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
4.根据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计算出表土层和基岩之间的交界线,从而得出每个网格的土方体积。
5.将每个网格的面积和土方体积相乘,即可得出该网格的土方体积。
计算方法在进行CASS方格网法计算时,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网格化将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网格化,常见的网格化方式有正方形和六边形。
在进行网格化时,需要考虑到计算的精度和计算所需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在10m~50m 之间比较合适。
2. DEM数据获取获取需要计算土方体积和地表面积的区域的DEM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高程数据,一般情况下DEM数据的精度越高,计算的精度也越高。
3. 计算坡度和坡向根据DEM数据计算每个网格的高程,通过高程数据计算出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
计算坡度和坡向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三角形法”和“梯形法”。
4. 计算交界线和土方体积根据每个网格的坡度和坡向计算出表土层和基岩之间的交界线,从而得出每个网格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为:V = (A/3)*(H1+H2+sqrt(H1*H2))其中,V为土方体积,A为网格面积,H1和H2分别为交界线两侧的高度。
5. 计算表面积和土方体积将每个网格的面积和土方体积相乘,即可得出该网格的土方体积,同时也可以获得该网格的地表面积。
结论CASS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精度一般的土方计算方法,其适用于土方估算和排水设计等工作中。
土方量计算网格计算法
第五章1土方的网格法计算。
(试述方格网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计算原理: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项目区地块,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以及精度要求划分成边长为10m~100m的方格,在水平面上形成方格网,分别测出各方格网四个顶点的高程,根据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计算各个格网挖填深度及土方量,最后汇总格网挖填土方量。
其中,地形图比例尺、施工高度、地形坡度、方格网边长及场地平整总面积都与土方量计算相对误差有直接的联系。
当方格网边长越短,场地平整总面积及施工高度越大,地形坡度越缓,地形图比例尺越大时,土方计算精度越高,反之越低。
(2)根据各方格划分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方格网法又分为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方棱柱体法计算步骤:a)根据已有的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其方位尽量与测量纵横坐标网重合。
方格的大小,根据自然地面或设计地面的复杂程度而定。
由于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也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建议地形图比例为1:500时用20m×20m方格网;比例为1:1000时可采用40m×40m方格网;面积较大而地形简单、坡度平缓时,可采用100m×100m方格网;地形特别复杂的个别地段,也可采取局部加密方格网的措施,如可采用10m×10m方格网。
b)测量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或者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插值求出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
c)按项目区田块规划设计标明各方格角点的设计地面标高H2(m)。
d)计算自然地面高程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得出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s=(H1-H2)(m),也就是该角点的挖(或填)方向高度(“+”为填方,“-”为挖方)。
e)确定零点及零线。
f)计算方格角点的挖、填土方量情况,按方格网计算公式表中所列的公式计算。
求出各方格的挖(填)方土方量,把挖(填)方土方量分别加起来,汇总。
②三角棱柱法:三角棱柱体法是将场地平面划成方格网后,再沿地形等高线方向连接各方格的对角线,将方格划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网格。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它通过将地形图划分为等距的方格网,然后根据每个方格的高程数据来计算土方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地形复杂程度的场地,因此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地形图按照一定的间距划分为方格,然后通过对每个方格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首先,将地形图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方格划分。
划分的间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大间距,而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则需要缩小间距,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其次,对每个方格内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平均高程法,即将每个方格的四个角点的高程数据相加后除以4,得到该方格的平均高程。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方法,如最高点法、最低点法等。
然后,根据方格的平均高程计算土方量。
计算土方量的公式为,土方量 = 方格面积(挖方深度或填方高度地表高程)。
其中,方格面积可以通过方格间距来确定,挖方深度或填方高度则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来确定,地表高程即为方格的平均高程。
最后,将所有方格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场地的土方量计算。
方格网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场地的土方量。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地形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方格网法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合理的划分和处理,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场地的土方量,为工程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间距和处理方法,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步骤及公式
1.场地设计标高H0的计算
H0=(ΣH1+2ΣH2+3ΣH3+4ΣH4)/4N
N-场地中方格的个数;
H1-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2-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2.如果有排水坡度的话,按此图调整设计标高,
Ix,iy分别指排水坡度系数
3.计算场地各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hn---角点施工高度,即挖填高度。
以“+”为填,“-”为挖;
---角点的设计标高(若无泄水坡度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H0);
H'n---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公式hn=Hn-H'n
4.确定零线
X=ah1/(h1+h2) h1为填方角点的填方高度,h2为挖方角点的挖方高度。
5.计算方格挖填土方量:
方格网中零线将方格划分为三种类型
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其土方量为v=a²/4(h1+h2+h3+h4)
2)方格网的相邻两角点为挖,另两角点为填,土方量为:
挖方V1,2=[h1²/(h1+h4)+h2²/(h2+h3)]*a²/4;
填方V3,4=[h3²/(h2+h3)+h4²/(h1+h4)]*a²/4;
3)方格网为三个角点为挖,另一个角点为填(或相反),其填方部分土方量为:V4= a²/6乘以h4³/(h1+h4)*(h3+h4)
挖方部分土方量为:V1,2,3= a²/6乘以(2h1+h2+2h3-h4)+V4。
网格土方计算原理_公式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用于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较为精确。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地形的坐标方格网,方格网的一边与地形等高线或场地坐标网平行,大小根据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确定,边长一般常采用20m×20m或40m×40m(地形平坦、机械化施工时也可采用100m×100m)。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说明:
X 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 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 t:填方高度;h 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表11-2所示.
汇总,分别将填方区、挖方区所有土方汇总,得到填、挖土方总量.
a:方格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角点的施工高度,正值代表填方,负值代表挖方
V+、V-: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四个角点全填方(或全挖方)
一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三个角点挖方(或填方)
一侧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一侧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
相对两个角点填方(或挖方),另外相对两个角点挖方(或填方)说明:。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即通过在地面上划分方格网,并计算每个方格中的土方体积,进而得出总的土方量。
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几步:
1. 划分方格网:首先在待测量区域的地面上进行方格网的划分,通常使用水平标杆和粉笔线等工具,将地面划分为等大的方格。
2. 计算单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对每个方格进行土方体积的计算。
土方体积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土方体积 = 方格面积 ×层高
其中,方格面积为方格的水平投影面积,层高为该方格内土
方堆积的高度,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得出。
3. 累加各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将所有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起来,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可以通过逐个方格计算土方体积,并将其累加到总体积中的方法来实现。
4. 随机抽查方格: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随机抽取部分方格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方格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应适当缩小,以
提高计算精度。
- 方格网的划分应在待测量区域的整个范围内进行,确保所有
区域被覆盖。
- 土方体积计算中的方格面积和层高都应该准确测量或者经过合理估算。
- 测量时要确保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可选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综上所述,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是通过划分方格网,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该方法可以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方格网土方计算
方格网土方计算平时我们在施工时,难免在土方施工时遇到方量确认的难题。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量计算方法为断面法土方计算。
然而当某个区域不规则,断面法测出的方量是前后两个断面填挖量的平均值,比如某个废弃土堆要进行场地平整,断面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与事实存在出入。
这将对我们确认方量造成勿扰。
1、方格网土方计算原理方格网土方计算原理是将一个不规则的施工区域划分为n个规则的柱体,再由该柱体的上下标高之差算出该柱体的体积。
再将这n个体积进行叠加汇总便得到我们需要的较为精确的土方量。
2、方格网土方计算现场测量2.2.1原始地貌测量(前期数据收集)在现场施工前,我们得对原始地貌进行一次测量,并保存好数据。
原始地貌测量时,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可过大,在5-10m范围内较为合适。
而且遇到特征点(地形明显起伏地段)得加密测量。
比如说,遇到一个1m高的土埂,应在土埂上下均测一点,顺着土埂只需在5-10m测一次便可;遇到一个半径5m,高差2m的土堆,此时应围绕土堆测一圈,在土堆顶部测一圈。
2.2.2 设计面代入或施工后复测(后期数据收集与处理)原始地貌测量后,我们可根据设计面生成数据文件,该面可为平面,斜面等。
对于后期数据为不规则面,我们无法判断时,可后期复测。
后期数据的处理。
这里介绍两种情况:1、后期为平面,整体场地处于同一个标高的平面。
2、后期为不规则面,此时应将复测后的数据生成三角网。
2.2.3 cass7.0方格网计算土方的步骤计算步骤主要分为4个步骤,首先是根据要求确定计算区域,并用pline绘制闭合折线。
然后是填写计算数据。
最后是数据处理,调整自动生成的字体、大小等,以及删除部分边角重叠字体,使其清晰,明了。
2.2.3.1 前期数据展高程点与CAD中。
图2.1展高程点2.2.3.2 选择cass7.0中工程应用-方格网土方应用菜单。
图2.2 选取方格网计算菜单2.2.3.3 选择区域边线。
现场原始地貌测量边缘线应大于后期土方边线,选择的边线应为后期土方边线。
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
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一、简介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计算工具,通过使用方格网的原理和土石方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土石方的体积。
本文将介绍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的原理、步骤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工具。
二、原理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的原理基于方格网的思想。
方格网是由许多等大的正方形格子组成的网格,每个格子都有一定的边长。
对于土石方计算来说,我们可以将工程现场划分为一个个的方格,然后通过对方格的计数和测量,可以得出土石方的体积。
三、步骤具体的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的步骤如下:1. 将工程现场划分为一个个等大的方格。
方格的边长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来确定。
如果工程现场较大,可以将现场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再进行方格划分。
2. 对每个方格进行计数。
在方格的角点或边界处使用杆尺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每个方格的尺寸。
3. 根据方格的尺寸计算每个方格的体积。
土石方的体积计算可以使用公式:体积 = 面积×高度,其中面积可以通过方格的尺寸计算得出,高度则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测量或估算。
4. 将每个方格的体积相加,得出整个工程现场土石方的总体积。
四、应用场景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土路坡面修建:在修建土路坡面时,通过使用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土方和石方的体积,从而帮助工程师合理规划施工,并控制工程成本。
2. 土地整理和平整: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使用方格网自动计算土石方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土方的准确体积,从而合理安排土壤的处理和利用。
常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与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方格网法的具体工作程序为: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依据设计意图,如地面形状、坡向、坡度值等。
确定各角点的设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有三种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和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三种。
方格网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方格网线一般用5×5米或10×10米平行于路中线,斜交道路应选便于施工放线的测量的方向,测出方格网上的地面高程并求出其设计标高,从而算出施工高度。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上的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画出设计等高线。
并算出各点的施工高度。
设计等高线法的主要优点是比方格网法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交叉口的设计地形,其缺点是设计等高线上的各点不易放样。
通常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取长补短1.方格网法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当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 ,m,用绝对值代入;——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3.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常用横截面计算公式土方量汇总表边坡土方计算步骤及方法边坡土方计算K D、K V值表。
最全土方计算方法(CASS11方格网计算土方)
土方工程量计算几种比较经常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公式法预估、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一、公式法预估方法原理:即把地形近似的假定为锥体、棱台、球缺、圆台等几何体,利用立体几何公式计算土方量此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精确度差,所以一般多用于方案规划、设计阶段的土方量估算。
二、方格网法方法原理:系统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计算的设计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A.一个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点】、B.二个不同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线】),也可以是多个坡面(利用三角网文件完成),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土方计算,尤其是在处理多级放坡非常出色。
方法原理: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已知,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适用于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得到的图形,因为这样的图形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
用等高线法可计算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
山体水方法原理:道路断面、场地断面、任意断面、二断面线间土方计算。
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纵断面上各个里程处实际测量的地面横断面线与设计横断面线,获得各个里程处的横断面的填挖面积,并由相邻两横段面的间距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汇总出纵断面上所有两相邻横断面间的土石方量,并绘出土石方量计算表。
五、DTM法方法原理:根据实测的地面点坐标(X,Y,Z )和设计高程,建立三角网并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加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挖方量,并绘制出填挖分界线。
DTM法主要适用于设计面为平面或单一斜面情况,DTM法可以进行坡边设置,根据坡度及放坡方向计算填挖方量,因此可用于道路施工的土方测量;DTM法还可以将两次观察数据建模后叠加(蓝色部分表示高程已经变化,红色部分表示没有变化),因此可用于计算同一区域两时期间的土方量变化。
《土石方方格网》计算,很全啊
一、读识方格网图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
图1-3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二、场地平整土方计算考虑的因素: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②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③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A。
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1、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也就是设计标高。
如果已知设计标高,1。
2步可跳过。
场地初步标高:H0=(∑H1+2∑H2+3∑H3+4∑H4)/4M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M——方格个数。
2、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Li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Lx ix± L yi y3。
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Hn-—-—-—角点设计高程,H---—--角点原地面高程.4。
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4所示)。
图1-4 零点位置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 —方格网的边长,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
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 ×20m 或40m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
a h h h x ⨯+=2111 a h h h x ⨯+=2
122 (6-8) 式中 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
h 1、h 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m )。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
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
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4)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例6-1] 厂房场地平整,部分方格网如图6-5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试计算挖填总土方工程量。
图6-5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
(a )方格角点标高、方格编号、角点编号图;(b)零线、角点挖、填高度图
(图中I 、II 、III 等为方格编号;1、2、3等为角点号)
[解] ①划分方格网、标注高程。
根据图6-5(a)方格各点的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计算方格各点的施工高度,标注于图6-5(b)中各点的左角上。
②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6-5(b)中可看出1~2、2~7、3~8三条方格边两端角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表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由表6-31第2项公式:
1~2线 13
.010.02013.01+⨯=x =11.30(m )
2~7线 13.041.02013.01+⨯=
x =4.81(m ) 3~8线 15.021.02015.01+⨯=x =8.33(m ) 将各零点标注于图6-5(b ),并将零点线连接起来。
③计算土方工程量
方格I 底面为三角形和五角形,由表6-31第1、3项公式:
三角形200土方量 81.430.116
13.0⨯⨯=
+V =1.18(m 3) 五角形16700土方量 )541.052.010.0()81.430.112120(2++⨯⨯⨯--=-V =-76.80(m 3)
方格II 底面为二个梯形,由表6-31第2项公式:
梯形2300土方量 V +=
8
20(4.81+8.33)(0.13+0.15)=9.20(m 3) 梯形7800土方量 V -=-820(15.19+11.67)(0.41+0.21)=-41.63(m 3) 方格III 底面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由表6-31第1、2项公式: 梯形3400土方量 V +=8
20(8.33+20)(0.15+0.12)=19.12(m 3)
④汇总全部土方工程量
=-76.80-41.63-8.17-147-164-115-21.33 全部挖方量ΣV
-
=-573.93(m3)
全部填方量ΣV
=1.18+9.20+19.12+55.0+15.33
+
=99.8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