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介绍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为猫的最严重传染病,是发展养猫业的一大障碍。其特征是突然发病,白细胞显著减少,高热,厌食,精神沉郁,呕吐,出血性肠炎,高度脱水。
1病原特点
病原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在分类上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能凝集红细胞,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受56℃、30min的加热处理,在pH3~9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有机物内的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1年。对70%乙醇、有机碘化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2流行病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可感染家猫、野猪、虎、山猫、豹猫、水貂和浣熊等。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的幼猫。流行特点为冬末至春季多发,尤以3月份发病率最高。自然条件下可通过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而传播。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感染动物,可从粪、尿、呕吐物及各种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饮食、器具及周围环境而经口传播。康复猫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
3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2~9d,平均为4d。有的病猫呈最急性经过,无任何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死后仅见尸体呈脱水症状。急性病例:病猫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可达40℃,持续24h后恢复至常温,食欲减退以至废绝;经过2~3d后体温第2次上升,呈明显的双相热。顽固性剧烈呕吐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每天呕吐数十次,严重腹泻,排带血的水样便,体重迅速下降,常因严重脱水而衰竭致死。病猫眼球震颤。妊娠母猫有时还可流产。
4病理剖检
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可见肠道明显扩张,肠黏膜有充血、出血。肠内容物水样、恶臭,肠腔中可见绳索状纤维性渗出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脏出血,肝肿大呈红褐色。长骨骨髓变成液状,完全失去正常硬度。
5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双相热型、骨髓多脂样和胶样、小黏膜上皮内的病毒包涵体等病理变化及血液白细胞大量减少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5.1组织学检查可见肠病变为隐窝扩张,伴有上皮细胞和坏死碎片脱落在肠腔内,肠上皮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肾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其内也含有包涵体。
5.2白细胞学检查取病猫血液作白细胞检查,当每微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减少到8000左右时,判断为疑似;在5000以下时,表示严重发病;2000以下时,为典型发病。
5.3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采取猫粪便、感染细胞等用猪红细胞作血凝试验,以检测病毒抗原。血凝条件为:稀释剂是加有0.5%灭活兔血清的pH6~
6.4磷酸盐缓冲液,0.7%~0.8%猪红细胞悬液,感作温度为4℃。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率达95%。采取猫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技术,抗体价超过24者为阳性。
6防治措施
6.1预防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接种后可使猫产生较强的免疫力。目前应用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效果可靠。一般在7~10周龄第1次接种,在12周龄第2次接种,16周龄时进行第3次注射,以后每年注射1次。免疫的猫可不受病毒的侵害。怀孕的猫不宜进行免疫接种,以免引起胎儿发育不良、畸形等。
6.2治疗
6.2.1特异性疗法。大量使用猫瘟高免血清或隔天给病猫输全血1次,每次每千克体重10~20ml可明显提高疗效。
6.2.2对症治疗法。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有利于病猫的康复。①胃复安注射液0.15~0.25ml/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②庆大霉素1万单位/kg体重,或卡那霉素5万~10万单位/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③柴胡注射液0.3ml/kg体重,2次/d。④25%葡萄糖5~1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5ml,复方生理盐水30~50ml,混合静脉注射。
⑤止血可用维生素K3注射液0.3ml/kg体重,2次/d,肌肉注射。对病猫污染的环境可用3%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4%火碱水进行彻底消毒。
参考文献
[1]卢志勇,黄兴林,白礼仁.肉用狗百日出栏饲养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高得仪主编.犬猫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宏全主编.门诊兽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陈金山,张智勇,吴玉苹,等.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69-5270.
[5]赵凤菊,李井春,韩庆功,等.动物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