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示等,直观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守恒定律;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化学计算方法;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守恒定律的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难点: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强调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符号表示、系数的确定等;
2.阐述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
4.通过实例分析,讲解解题思路,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
1.强化学生对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
2.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计算公式,提高解题技巧;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在化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最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

最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

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教案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2.掌握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

3.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2.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3.化学计算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如:氢气和氯气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反应方程式为:H2(g) + Cl2(g) → 2HCl(g)请问:当100mL的氢气和100mL的氯气反应时,生成了多少 mL的HCl气体?2.呈现环节: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含义。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工具,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三部分组成,例如:“H2(g) + Cl2(g) → 2HCl(g)”就是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H2和Cl2是反应物,2HCl是产物,→表示转化,g表示气态。

反应条件可以加在化学方程式的箭头上方。

3.讲解环节:讲解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已知氢气和氯气的体积分别为100mL,求生成的盐酸气体的体积。

步骤一:编写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 2HCl(g)步骤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公式,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在标准温度和标准压力下,这相当于1L气体中的分子数。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n = V / 22.4其中,n是气体的摩尔数,V是气体的体积。

根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易知生成1mol HCl需要1mol H2和1mol Cl2反应。

因此,反应完毕后生成的HCl气体的摩尔数应当与H2或Cl2的摩尔数相等。

根据理论计算,氢气和氯气所占的体积分别为0.004464mol和0.004464mol,两者中较小的值就是生成的HCl气体的摩尔数。

再根据n = V / 22.4的公式,我们可以算出生成的HCl气体的体积:V(HCl) = n(HCl) × 22.4 = 0.1L因此,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的盐酸气体的体积为0.1 L。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学会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2)运用比例、代数等数学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2)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化学方程式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化学方程式计算实例;(3)实际问题案例。

2. 学生准备:(1)预习化学方程式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引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 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2)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比例、代数等)。

3. 实例演示:(1)展示化学方程式计算实例;(2)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讲解计算过程。

4. 练习与讨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分组讨论,互相讲解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举例说明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材分析《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章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

从总体看,这一课题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化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属于化学计算技能。

而化学计算的学习在初中乃至以后的高中阶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计算能力强,将思维从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化学基本计算知识,虽然属于化学计算范畴,但是对于数学方面的计算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求出最终结果就可以了。

所以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会根据题意,正确无误的列出其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计算过程中还要严格要求其解题格式和步骤,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完成前四单元的学习后,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物质空气、水等内容的学习,对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对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等化学用语的学习也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的能力,但这些大都是存在于定性方面,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以及对化学反应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的转变。

三、教学目标1.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3.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观看视频《长征5号火箭发射》。

【过渡】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

【提问】若火箭升空携带4kg的液氢,至少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回顾】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说一说该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哪些信息?【讲解】2H 2 + O 2 =====点燃 2H 2O“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守恒定律;(3)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物质守恒定律的应用;(3)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运算;(2)实际问题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2)讲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守恒定律;(2)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1)分析实例中的化学方程式;(2)引导学生运用物质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讲解练习题中的关键步骤。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方式: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如“为什么铁会生锈?”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如硫酸与锌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引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4.学会使用化学计量数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化学方程式计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规律;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化学方程式是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强调化学计量数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介绍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
-选择几个典型的化学反应,要求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并使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写一篇小短文,介绍化学方程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第一章:化学方程式基础1.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和数字的关系。

1.2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解释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元素的意义。

1.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介绍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概念,解释平衡符号“↑”和“↓”的含义。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1 物质的量: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摩尔)以及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2.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包括物质的量的计算、质量的计算等。

2.3 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举例讲解化学方程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物的质量等。

第三章:化学方程式的过量计算3.1 过量的概念:介绍过量反应物和过量物的概念。

3.2 过量计算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过量计算,包括反应物过量、物过量的情况。

3.3 过量计算的实际应用:举例讲解化学方程式在过量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过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过量物的质量等。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的极限计算4.1 极限计算的概念:介绍极限计算的定义,解释其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2 极限计算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极限计算,包括反应物不足、物不足的情况。

4.3 极限计算的实际应用:举例讲解化学方程式在极限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反应物的极限物质的量、物的极限质量等。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5.1 综合计算的概念:介绍综合计算的定义,解释其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5.2 综合计算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计算,包括多个反应物和物的计算。

5.3 综合计算的实际应用:举例讲解化学方程式在综合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多个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多个物的质量等。

第六章:化学方程式的比例计算6.1 比例计算的基础:介绍比例计算的概念,解释比例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6.2 比例计算的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比例计算,包括反应物与物的比例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5.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此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和化学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技巧,特别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系数的确定。
2.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比例和质量守恒原理的应用。
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过程,包括计算方法的选取和计算步骤的掌握。
4.将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7.反思与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探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难点和解决策略,促进共同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视频,如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过程。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释放出来?”“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人教版

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人教版

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简单计算方法及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教学内容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新课讲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包括反应物与物的摩尔比例、质量比例等。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布置几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4. 拓展应用: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技巧。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在计算过程中遵循这一原则。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难度的适中,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实验室技术人员或化学老师,给学生介绍化学方程式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方程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化学教案高一篇1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32,x==0.6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法。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计算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法。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转化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组有关化学反应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思考。

2.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法,并解释方程式中的符号和含义。

3.操作:教师示范如何编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如氢气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水,铁与硫的反应生成硫化铁等。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编写3-5个化学方程式,然后交流分享并给予评价。

5.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第二课时: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互动问答。

2.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转化的计算方法,并解释质量守恒的概念。

3.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变化,并编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讨论:学生将实验结果归纳整理,讨论并分析实验中的物质质量变化规律。

5.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质量转化计算的方法。

第三课时: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互动问答。

2.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计算简单的质量转化问题,如燃烧反应、酸碱反应等。

4.讨论:学生交流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5.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答题情况进行评估。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和评价。

3.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案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案教学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意义;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1.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时间: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新知识,如:“你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吗?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解释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意义(时间:10分钟)老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板书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符号的意义。

同时,可以结合实例,讲解不同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三、示范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间:15分钟)选取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并与老师一起进行配平。

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配平的方法和原理。

四、Guided Practice(时间:15分钟)分发练习题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练习。

老师可以辅导他们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五、Independent Practice(时间:2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更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练习。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与评价(时间:10分钟)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给予肯定,并提醒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持续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拓展延伸(时间:自由)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能力,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1.幻灯片或黑板;2.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2.批改学生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产量等。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c.教师强调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题:请学生完成课本第5单元课题3后的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题目。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计量转换的基本技巧。
5.课后巩固与反馈。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6.评价与激励。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化学软件,生动展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5篇范文]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5篇范文]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解题步骤格式。

2.过程与方法(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演练计算,培养提高审题能力。

(4)逐步养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结合亲身体会,培养严谨求实、敢于实践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思路和步骤。

难点:解题思路——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质量比关系。

教法学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流程为:“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回顾反思,温故知新—→自主合作,探究例题—→交流共享,总结方法—→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媒体选择:运用多媒体展示台展演、练习,课件展示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知新——引入新课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在科研中也会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请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点火的视频。

它有三级推进器,在二子级推进器中,其上部是装有液氢的燃烧剂箱,下部是装有液氧的氧化剂箱。

当确定需要液氢燃烧剂为45t时,填充多少吨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及各物质的质量比2.根据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设问40t的氢气要和多少吨的氧气完全反应? 45t的氢气要和多少吨的氧气完全反应?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且成正比例是我们计算的依据。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步骤1.小组活动:自学例题1,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1)在例1中哪几种物质与计算有关?这些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2)请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补充完整① 设;②写出反应的;③ 写出的质量比④ 列出;⑤求解⑥简明的写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思创教育《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

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

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

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

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

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

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
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

1.6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讨论完成:
S + O2 点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与32 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克 64克
1.6克 3.2克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

现有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克,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克。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投影:例2 加热分解11.6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克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克=96/x x=96 ×11.6克/245=4.6克
(5)答:可以得到4.6克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克?
练习3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克,需氧化铜多少克?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 12.25克氯酸钾和3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