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言文学》试题

合集下载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1分。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盛行于()A、西周B、东周C、春秋D、战国2、李斯的《泰山刻石》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A、小篆B、楷书C、隶书D、草书3、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应解释为()。

A、座位B、因为C、闲坐D、作为4.“姑苏城外寒山寺”,其中寒山寺这一名称与______有关。

A.人名B.地名C.桥名D.山名5.《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眼”和“魂”是__________A.江枫B.月落C.乌啼6.“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这一楹联中的半湖指__________A.西湖B.大明湖C.莫愁湖D.昆明湖7、当代学者吴文蜀《访莫高窟》中“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的“抟佛”指的是()。

A、人们观赏佛像时的千姿百态B、人们争相看佛像C、佛像如同人具有千姿百态D、佛像是由人塑造的8、下列诗句中,出自张固的《独秀峰》的是()。

A、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B、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C、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D、一览无余,独占山势9.“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写的是__________景色A.莫高窟B.鸣沙山C.麦积山石窟D.月牙泉10.“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是《瑶池》诗中的句子,作者是__________A.王维B.李商隐D.崔灏11.台湾郑仁功庙联所在地位于__________A.台北市B.台中市C.台南市D.高雄市12.被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称为“天下巨观”的是__________A.悬空寺B.兵马俑C.黄鹤楼D.龙门石窟13.香港青山禅院的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里云水绕青山”在结构上属__________A.正对B.反对C.串对D.龙门对14、“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为《天水麦积山石窟连》的上联,该联作者是()。

中级《汉语言文学》试题

中级《汉语言文学》试题

2012年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文学是以社会的()为题材,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的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语言艺术”。

A、旅游者B、旅游服务C、旅游资源D、旅游现象(D/72)2.与旅游相关的楹联产生较晚,五代后蜀描述御花园百花潭的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题写()联。

A、碑文B、游览C、园林D、铭文 (B/73)3.萧诗的名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石"中的“辽海”指的是()。

A、渤海B、东海C、黄海D、南海 (A/91)4.“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这首《长白山》的作者吴兆骞是( )诗人。

A、唐代B、清代C、宋代D、明代(B/137)5.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最后两句写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句中的“浮云”是比喻( ).A、正人君子B、仙人道士C、奸佞小人D、妖魔鬼怪(C/152)6.毛泽东的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中的“大江”指的是( )。

A、长江B、松花江C、珠江D、钱塘江 (A/235)7.“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联》)。

此联的作者是()。

A、熊克威B、佚名C、赵藩D、刘咸荣 (C/296)8.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中的“妃子”指的是( )A、珍妃B、武则天C、杨玉环D、太平公主(C/316)9.李商隐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中的“瑶池”在我国的()上。

A、喜玛拉雅山B、天山C、长白山D、昆仑山(B/333)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

A、李白B、王世贞C、孟浩然D、崔颢 (D/204)11.“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2023年中级导游员等级考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

2023年中级导游员等级考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

202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试题※考生注意:请将答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上做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种对旳答案,请将对旳答案前旳英文字母填入答题纸中对应题号后旳空格内。

每题1分,共44分。

)1、我们目前见到旳最古老旳中文甲骨文已经有()数年历史。

A、3000B、4000C、5000D、60002、在中文旳造字措施中,用象征性符号表达意义旳叫()。

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令使用旳文字是(),这是我国文字史上初次出现旳规范性字体。

A、石鼓文B、金文C、隶书D、小篆4、山东曲阜碑林以收藏()碑刻闻名。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5、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旳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对联,上联体现旳内容是()。

A、描绘昆明景观B、描绘滇池历史C、描绘滇池风光D、描绘昆明历史6、狭义大篆旳代表字体有籀文和()。

A、甲骨文B、金文C、石鼓文D、小篆7、中级导游员要深入提高()旳语言艺术水平。

A、导游讲解B、导游阐明C、导游用语D、导游简介8、描绘我国著名旳“五岳”形态时,要抓住个性化特点,运用不一样旳词语体现其风格,如:华山如立,衡山如()。

A、行B、飞C、卧D、坐9、对人文景观旳讲讲解明要注意描述性形容词与阐明性()旳结合。

A、演讲词语B、比方词语C、专业词语D、简介词语10、生活是文学旳源泉,旅游文学产生旳基础是()。

A、旅游日志B、旅游景观C、旅游活动D、旅游传说11、诗句“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出自爱新觉罗·弘历旳()。

A、御花园花朝B、琼岛春阴C、颐和园仁寿殿联D、避暑山庄后序12、诗句“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中旳“第一峰”指旳是()。

A、居庸关B、八达岭C、嘉峪关D、慕田峪13、曹操旳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旳“澹澹”是形容( )旳样子。

A、波涛汹涌B、风平浪静C、白浪滔天D、水波荡漾14、诗句“长自雄东北,嵯峨俯塞州”(《长白山》)旳作者是()。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及详解(15-19年)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及详解(15-19年)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及详解(15-19年)一、单项选择题1.汉字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

在文字的创造初期,主要是()。

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B【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图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B.C.D.【答案】A【解析】B项,参与(yù)、弹劾(hé);C项,眼睑(jiǎn);D项错误,觊觎(yú)。

3.赵孟頫《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在写作方法上属于()。

A.反对B.正对C.串对D.流水对【答案】B【解析】正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题干对联在写作方法上属于正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灵隐寺的景色,互相补充。

A项,反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CD两项,串对又称流水对,是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只铸造的铜牛,牛背上刻有《颐和园铜牛铭》,其字体为()。

A.草书B.楷书C.篆书D.隶书【答案】C【解析】《颐和园铜牛铭》是清代乾隆帝所作,字体为篆书,表达长久地降服洪水之愿望。

5.《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

A.苏东坡B.范成大C.徐宏祖D.姚鼐【答案】B【解析】《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6.“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题联写于()。

A.成都青羊宫B.新都宝光寺C.青城山天师洞D.杭州灵隐寺【答案】C【解析】题中文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圭皋。

中级《汉语言文学》填空100题

中级《汉语言文学》填空100题

46. ______ 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现象为题材,以文学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的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47. 汉字的最初载体是各种_____________ 他们是伴随生产工具的发展,伴随社会交际对____________ 的需求而产生的。

48. ___________________ 甲骨文是_______________ 时代刻写在上的文字,因是刻写的文字,又可称49. 甲骨文出土于殷王朝都城的遗址___________ ,故甲骨文又叫____________ 。

50. 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 文,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_ 代。

51. _____________________ 篆文流行于 ______________ 代,一般分为和。

52. 文是春秋战国时通行于__________ 国的文字,是由周宣王时所创。

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鼓文是战国中期__________ 人作品,唐初在发现。

54. 爱新觉罗.溥杰的《颐和园》的下半段为" 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

____________ ,斜阳无语卧铜牛。

"56.对形态雷同、形状相近的景观要找出不同的讲解角度,用___________ 方式讲出特色、新三、填空题1. 文字一般源于__________ 。

2.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_____________ 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____________ 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3. 用图画式的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都比较固定的文字。

4. 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___________ ,已有___________ 多年的历史。

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不仅具有人类文字早期“象形、指事、会意“的方法,如、、,还出现”形声“字,如,并有了“转注、假借” 。

汉语中级试题及答案

汉语中级试题及答案

汉语中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了”的正确用法。

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B. 他去了图书馆。

C. 他去了图书馆了。

D. 他去了图书馆了了。

答案:A2. 下列哪个词组表示“逐渐”的意思?A. 渐渐地B. 突然地C. 立刻地D. 马上地答案:A3. “他经常去公园散步”中的“经常”应该用哪个词替换?A. 有时B. 偶尔C. 总是D. 很少答案:C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量词?A. 他买了两本书籍。

B. 他买了两本书。

C. 他买了两本书本。

D. 他买了两本书本。

答案:B5. “她正在学习汉语”中的“正在”表示什么?A. 过去B. 将来C. 现在D. 完成答案:C6. “他们明天要去北京旅游”中的“明天”表示什么?A. 过去B. 现在C. 将来D. 完成答案:C7.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正确的语气词?A.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吧。

B.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吗?C.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啊。

D. 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呢。

答案:D8. “他喜欢打篮球”中的“喜欢”是什么词性?A. 名词B. 动词C. 形容词D. 副词答案:B9. “她昨天买了一件衣服”中的“一件”是什么词性?A. 名词B. 动词C. 量词D. 形容词答案:C10. “他们正在开会”中的“正在”是什么词性?A. 名词B. 动词C. 副词D. 形容词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他_____(去)图书馆了。

答案:去了2. 她_____(喜欢)听音乐。

答案:喜欢3. 他们_____(明天)要去北京。

答案:明天4. 他_____(正在)看书。

答案:正在5. 她_____(经常)去公园。

答案:经常6. 他们_____(总是)迟到。

答案:总是7. 他_____(昨天)买了一本书。

答案:昨天8. 她_____(渐渐地)学会了汉语。

答案:渐渐地9. 他们_____(立刻)就出发了。

答案:立刻10. 他_____(马上)就要回家了。

2022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2022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2022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望岳》的“荡胸生曾云(江南博哥),决眦人归鸟。

”句中“曾”的解释是()。

A.通“层”,意为“重叠”B.“增”的本字,意为“增加”C.尝,表示从前经历过D.乃,意为“竞”参考答案:A[单选题]2.“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

”中的“燕”字是()。

A.比喻B.比拟C.通假D.替代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这句诗出自北宋散文家曾巩(1019~183)的《大明湖》。

燕坐:闲坐。

“燕”通“宴”,安闲的意思。

这首诗前四句,自然贴切地描绘大明湖秀丽风光。

“一川风露荷花晓”,“碧天垂影入晴光”,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后四句发议论。

仙境就在水乡之大明湖,又何须到“人外”辛苦寻找?进一层表达诗人对大明湖的深情。

[单选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中“商女”指()。

A.商人的女儿B.经商的女人C.年轻的女子D.以卖唱为生的歌女参考答案:D[单选题]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指()。

A.再次B.停泊C.第二次D.来到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次北固山下》描写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次”指停泊。

[单选题]5.下列各组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连篇累读、言简意赅、鸦雀无声、人地生疏B.神采奕奕、无微不至、咄咄逼人、窃窃私语C.义愤填膺、轰堂大笑、进退唯谷、茅塞顿开D.为虎作帐、揣揣不安、温情脉脉、兢兢业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连篇累牍。

C项,哄堂大笑、进退维谷。

D项,为虎作伥、惴惴不安。

[单选题]6.“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的“哲”是指诗人()。

A.屈原B.杜甫C.李白D.杨慎参考答案:B[单选题]7.保存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的古籍有《先秦诸子》、《楚辞》和()。

A.《红楼梦》B.《西游记》C.《山海经》D.《入蜀记》参考答案:C[单选题]8.“看松柏凌宵,纵横十万里,全球赤子仰黄陵”这一楹联中的“黄陵”位于()省A.河北B.河南C.陕西D.山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黄陵是指黄帝陵,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

中级《汉语言文学》问答题

中级《汉语言文学》问答题

四、论述题1、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是什么?要点:1)汉字结构的文化性和变化的造型特点使它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的汉字景观有很多,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比较著名的有泰山刻石、曲阜碑林和西安碑林等;2)字在旅游景观中的装饰、评点功能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带品,而是旅游景观的灵魂,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旅游价值的直接体现。

如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青岛崂山的“瑶池”、昆明滇池大观楼的“古今第一长联”等等。

2、汉字的种类有哪些?要点:1)从形体演变上划分,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汉字可分为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2)从造字方法上划分,依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可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3)从笔画的多少可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

3、汉字从形体的演变上来看,可分为哪7类?各作简要介绍。

要点: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2)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秦、汉都有这种文字,盛行于西周;3)篆文,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代,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4)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文字,出现于秦代,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它彻底排除了汉字中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5)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并一直沿用至今,是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6)行书,是东汉末年随楷书而产生的一种介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它既有楷书的形体、点画又有草书的简易、流畅,比较典型的行书有王羲之的《兰亭序》;7)草书,从广义上说是快而不工整的字体,狭义上说是指某一具体字体的草写形式,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等。

4、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划分为哪6种,简要说明每一种方法,并各举3例。

要点:1)象形,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如“日”、“月”、“火”等;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又叫“像事”,如“上”、“下”、“末”等;3)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暮”、“武”、“休”等;4)形声,用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如“租”、“特”、匡等;5)转注和假借,如“考”“老”和“令”“长”等。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判断题]1、汉语中词的本义往往通过字形结构反映出来。

参考答案:对[多项选择题]2、“激流三部曲”()A.《家》B.《雨》C.《春》D.《秋》参考答案:A,C,D[单项选择题]3、散曲中()一般指单支曲子。

A.小令B.套数C.呻调D.长调参考答案:A[填空题]4、导游词的介绍或讲解,要根据哪些语境因素,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参考答案:导游词的介绍或讲解,要根据对象、目的、背景、场合等语境因素,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

•[填空题]5、章草盛行于东汉什么时期?•参考答案:章草盛行于东汉章帝时期。

•[判断题]6、汉语的音节结构以元音为主。

没有复辅音。

参考答案:对[多项选择题]7、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为()A.北方方言B.吴方言和湘方言C.粤方言和客家方言D.闽方言参考答案:A,B,C,D[单项选择题]8、明代茶陵诗派因代表人物()是湖南茶陵人而得名。

A.李梦阳B.李东阳C.袁宏道D.王夫之参考答案:B[多项选择题]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尚书》中的“尚”是上古的意思B.《尚书》中的“尚”是崇尚的意思C.《尚书》中的“尚”是官名的意思D.《尚书》中的“尚”是高尚的意思参考答案:B,C,D[填空题]10、草书出现于哪个时代?•参考答案:草书出现于汉代。

•[单项选择题]11、杜甫的《八阵图》称颂的是()的丰功伟绩。

A.刘备B.周瑜C.诸葛亮D.关羽参考答案:C[多项选择题]1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表述当时民族共同语的口语正确的是()A.先秦时期的《论语》中曾提到“雅言”B.汉代扬雄的《方言》则常常使用“通语”C.明清时期用“官话”D.辛亥革命后用“国语”。

中级《汉语言文学》单选100题

中级《汉语言文学》单选100题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答:中华民族2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传递信息。

答:结绳;图画3文字一般源于()。

答:图画4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有形状、有语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象形文字5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答:甲骨文6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之一答:三千多年;最古老7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汉字萌芽在()晚期。

距今()年。

答:新石器;五六千9西安半坡村陶器,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中国原始文字的()。

答 100;孑遗10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答:生活器具11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2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答:龟甲、兽骨13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14甲骨文又叫()()()()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15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多个,已识别的()多个答:15万;4500;100016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在龟骨和牛骨上答:事情结果17甲骨文文字内容涉及()()()()()()等社会生活答: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18()的字形特点:外形参差、大小不等、拐弯方笔、用力不均答:甲骨文19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答:青铜器20金文盛行于(), ()()()()都有这种文字答西周;商周秦汉21金文又叫()()()()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22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答:识;款23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答:官府24篆文流行于()和()答:春秋战国;秦代25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26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答:籀文;石鼓文27石鼓文是()秦人作品答:战国中期28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答秦代小篆29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答:小篆30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答:小篆31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答: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32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中级《汉语言文学》模拟题2及答案

中级《汉语言文学》模拟题2及答案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模拟题2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4分)1.“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这一诗句的作者是_____B_____ 。

A.徐志摩B.郁达夫C.苏轼D.白居易2.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D______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甫3.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C______ 。

A.曹操B.李商隐C.李白D.杜甫6.“姑苏城外寒山寺”,其中寒山寺这一名称与_____A_____有关。

A.人名B.地名C.桥名D.山名7.《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眼”和“魂”是_____D_____ 。

A.江枫B.月落C.乌啼D.钟声8.“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这一楹联中的半湖指____C______。

A.西湖B.大明湖C.莫愁湖D.昆明湖9.“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这是寒山寺联中句子,它的作者是_____B_____ 。

A.宋濂B.邹福保C.彭玉麟D.汪尔驹10.“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作者寇准是_____A_____朝代人A.北宋B.元代C.明代D.清代11.“看松柏凌宵,纵横十万里,全球赤子仰黄陵”这一楹联中的“黄陵”位于____C______省A.河北B.河南C.陕西D.山西12.被誉为“东方雕塑”的是____A______A.麦积石窟B.云冈石窟C.莫高窟D.龙门石窟13.“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写的是_____A_____景色A.莫高窟B.鸣沙山C.麦积山石窟D.月牙泉14.“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是《瑶池》诗中的句子,作者是___B_______A.王维B.李商隐C.刘禹锡D.崔灏15.台湾郑仁功庙联所在地位于____C______A.台北市B.台中市C.台南市D.高雄市16.被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称为“天下巨观”的是____A______ 。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题库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练习题库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30题)1.汉字的萌芽大约是在()A. 旧石器时代的早期B.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C. 奴隶社会的晚期D. 封建社会的早期2.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的文字符号实物是()A. 山东大汶口的陶器B. 西安半坡村的陶器C. 浙江河姆渡的耒耜D. 浙江良文化的木刻3.下列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原甲骨文表示“人体形态”的是()A. 人、大、天、长、目B. 夫、取、好、孝、保C. 丰、甫、稻、力、年D. 戈、、矢、武、辟4.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5.汉字形体和结构上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变汉字的象形符号为书写符号的字体是()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6.我国历史行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A.行书B.楷书C.草书D.隶书7.楷书的创始人是()A.苍颉B.王羲之C.程邈D.钟鳐8.文字一般用刀刻写,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型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的字是()A.石鼓文B.金文C.甲骨文D.铭文9.字形显得工整,笔画趋于圆润,字体雍容厚重的字是()A.石鼓文B.金文C.甲骨文D.铭文10.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的文字是()A. ?文B.金文C.铭文D.契文11.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遵劲有度,圆润奔放,刚柔相济的文字是()A.甲骨文B.钟鼎文C.石鼓文D.器铭12.笔画粗细等均,清晰明朗,弯笔圆润,不失筋骨,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的字体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13.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雄健,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的字体是()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14.字形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的字体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15.下列图贴上的文字(略)图1-图5正确的顺序是()A.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B. 石鼓文、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C. 小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隶书D. 甲骨文、隶书、金文、石鼓文、小篆16.根据许慎“六书”说,以下哪一项全部为形声字()A. 火、日、舟B. 刃、中、下C. 骑、硝、胸D. 明、林、看17.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下列哪项4个字的构成方式都不相同()A. 田、旦、武、蛇B. 菜、房、本、立C. 石、水、众、分D. 信、众、山、指18.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以下哪项全为会意字()A. 耳、衣、本B. 信、众、休C. 考、罚、伐D. 看、日、香19.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以下哪项全为象形字()A. 人、大、目、苗、戈B. 矢、向、日、月、牲C. 稻、武、保、山、水D. 旦、日、月、上、下20.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假借2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22.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小篆字体的刻石景观是()A. 琅琊刻石B. 泰山刻石C. 峄山刻石D. 会稽刻石23.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写的《纪泰山铭》,字体所带特点是( )A.唐楷B.唐隶C.秦篆D.汉隶24.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位居中华之冠的碑林是( )A.焦山碑林B.曲阜碑林C.西安碑林D.桂林碑林25.西安碑林中存量最多的当数( )A.秦碑B.汉碑C.隋碑D.唐碑26.著名的“天涯海角”刻石景观在( )A. 厦门鼓浪屿B. 台湾基隆C. 海南三亚D. 黑龙江漠河27.我国国内诸山中面积最大的“瑶池”刻石在( )A. 大连海滩B. 青岛崂山C. 陕西终南山D. 海南岛“南天一柱”28.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在( )A. 昆明滇池大观楼B. 湖南岳阳岳阳楼C. 湖北武汉黄鹤楼D. 江苏南京临江楼29.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铜牛身上的铜牛铭与广西桂林龙隐岩“佛”字的字体分别是( )A. 隶书和草书B. 篆书和行书C. 篆书和草书D. 隶书和楷书30.下列难读易错的汉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廛(chan )、龠(yue )、辇(nian )B. (wa )、圭(gui )、璜(huang )C. 珩(hang )、 (tun )、攸(you )D. 寮(liao )、旃(zhan )、茶(cha )二、多项选择题1.汉字的形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被后人总结除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外,还有( )A .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E.文书2.下列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原甲骨文表示“婚丧养育”、“养蚕稼”、“征战讨伐”、“居室宫观”的分别是()A. 夫、取、好、孝、保B. 祝、祭、牲、燎、埋C. 丰、甫、稻、力、年D. 戈、、矢、武、辟E. 、宫、享、京、向3.金文有几种叫法()A. 石鼓文B.钟鼎文C.吉金文字D.铜器铭文E.彝器款识4.广义的大篆指()A.甲骨文B.金文C.D.小篆E.隶书5.小篆的代表字体有()A. 琅琊刻石B. 泰山刻石C. 峄山刻石D. 焦山刻石E. 会稽刻石6.比较典型的行书有()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王羲之的《十七帖》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王?的《伯远帖》E. 张旭的《残千文字》7.狂草的代表作品是()A. 王羲之的《十七帖》B. 张旭的《残千文字》C. 怀素的《自叙帖》D. 钟的《田丙舍帖》E.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8.根据许慎“六书”说,下列汉字造字为“象形”法的是()A. 日、月B. 明、雨C. 目、苗D. 丰、矢E. 、武9.根据许慎“六书”说,下列汉字造字为“指事法“的是()A. 天、夫B. 上、下C. 本、未D. 刃、甘E. 羊、众10.根据许慎“六书“说,下列汉字造字为“会意”法的是()A. 武、休B. 信、暮C. 取、好D. 看、林E. 旦、中11.根据许慎“六书“说,下列汉字造字为”形声“法的是(A. 江、河、B. 湖、泊C. 箕、租D. 考、老E. 令、长12.著名的“汉隶八大名碑“有4钟收藏在山东曲阜碑林,它们是( )A. 史晨碑B. 乙瑛碑C. 张迁碑D. 礼器碑E. 孔彪碑13.下列常见的难读易错汉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 嘉量(liang )B.驻跸((bi)C.翟(qu)D.合E.太姥(lao )山14.口语导游词根据用途不同的有( )A. 演说型B. 介绍型C. 解说型D. 说话型E. 描写型三、填空题(35题)1. 文字一般源于____________。

中级《汉语言文学》模拟题1及答案

中级《汉语言文学》模拟题1及答案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模拟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 内。

每小题1分,共44分)8. 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的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A.文B.金文C.铭文D.契文9. 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遵劲有度,圆润奔放,刚柔相济的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A.甲骨文B.钟鼎文C.石鼓文D.器铭10. 笔画粗细等均,清晰明朗,弯笔圆润,不失筋骨,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的字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11 •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雄健,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的字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12. 下列历史名人中, ___________ 的作品被钱谦益评价为“古今纪游第一 ”。

A.李白B.杜甫C.王唯D.徐霞客13. 联语”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云水绕青LU “出自_______________A.《新界长111古寺联》B.《松山风雨亭联》C.《青LU 蝉院联》D.《塔尔寺联》 14. 对联”无边晴雪天LU 出;不断风云地极来“描写的景点是 ______________A.嘉峪矢B.山海矢C.玉门矢D.居庸尖15. 汉字的萌芽大约是在 ____________A.旧石器时代的早期B.新石器时代的晚期C.奴隶社会的晚期D.封建社会的早期 16. 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的文字符号实物是 ________________A.山东大汶口的陶器B.西安半坡村的陶器C.浙江河姆渡的耒粕D.浙江良渚文化的木刻1.2. 下列诗句中,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是 _______ A.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C.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D.《颐和园铜牛铭》作者是 _____________ 。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1.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吴承恩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A.《封神演义》B.《西游记》(答案)C.《镜花缘》D.《聊斋志异》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欧阳修(答案)B.王安石C.曾巩D.苏轼3.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诗经》,常用来形容夫妻和睦或感情融洽?A.相敬如宾(答案)B.举案齐眉C.琴瑟和鸣D.破镜重圆4.“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哪位词人的名句?A.柳永B.辛弃疾C.苏轼(答案)D.李清照5.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蒲松龄所著,收录了大量神怪故事?A.《阅微草堂笔记》B.《子不语》C.《聊斋志异》(答案)D.《夷坚志》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王维(答案)B.孟浩然C.李白D.杜甫7.下列哪个词语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无关?A.金榜题名B.连中三元C.桂冠诗人(答案)D.蟾宫折桂8.“长恨歌”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A.白居易(答案)B.元稹C.刘禹锡D.李商隐9.下列哪部作品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A.《水浒传》B.《三国演义》(答案)C.《西游记》D.《红楼梦》1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个战役,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巨鹿之战,项羽(答案)B.赤壁之战,周瑜C.淝水之战,谢安D.官渡之战,曹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文学是以社会的()为题材,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法,反映社会的旅游生活和表达作者意趣的“语言艺术”。

A、旅游者B、旅游服务C、旅游资源D、旅游现象(D/72)2.与旅游相关的楹联产生较晚,五代后蜀描述御花园百花潭的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题写()联。

A、碑文B、游览C、园林D、铭文(B/73)3.萧诗的名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石”中的“辽海”指的是()。

A、渤海B、东海C、黄海D、南海(A/91)4.“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沧海曙,独峙大荒秋。

”这首《长白山》的作者吴兆骞是()诗人。

A、唐代B、清代C、宋代D、明代(B/137)5.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最后两句写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句中的“浮云”是比喻()。

A、正人君子B、仙人道士C、奸佞小人D、妖魔鬼怪(C/152)6.毛泽东的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中的“大江”指的是()。

A、长江B、松花江C、珠江D、钱塘江(A/235)7.“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联》)。

此联的作者是()。

A、熊克威B、佚名C、赵藩D、刘咸荣(C/296)8.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中的“妃子”指的是()A、珍妃B、武则天C、杨玉环D、太平公主(C/316)9.李商隐的“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中的“瑶池”在我国的()上。

A、喜玛拉雅山B、天山C、长白山D、昆仑山(B/333)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A、李白B、王世贞C、孟浩然D、崔颢(D/204)11.“天赐湖上名园,绿野初开,十亩荷花三径竹;人在瀛洲仙境,红尘不到,四围潭水一房山。

”程云俶所撰此联描写的是西湖的()。

A、三潭印月B、白堤C、苏堤D、平湖秋月(A/173)1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作者是()。

A、曹植B、阮籍C、嵇康D、曹操(D/110)13.“春风静,秋水明,贡士波臣知中国有圣人伊母也力;海日红,江天碧,楼船凫艘涉大川如平地唯德之休。

”此为佚名所题的()联。

A、青山禅院B、松山风雨亭C、妈祖阁D、郑成功庙(C/345)14.宋之问的《灵隐寺》开首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此诗句中的“鹫岭”是借指()。

A、葛岭B、飞来峰C、凤凰山D、五云山(B/169)15.甲骨文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它出现于()时期。

A、西周B、夏C、秦D、殷商(D/4)16.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

A、金文B、甲骨文C、小篆D、隶书(C/11)17.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的造字方法中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叫()。

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A/19)18.西安碑林中存量最多的是()时期的碑文。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B/24)19.我国著名的汉字景观有很多,其中()是以收藏碑刻最早、最多而居中华之冠。

A、曲阜碑林B、泰山刻石C、西安碑林D、华山刻石(C/24)20.游览景观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两类旅游客体的讲解用的词语不尽相同,如人文景观的介绍要多用()来突出景观的特色和含义。

A、修饰性的形容词词语B、口语性强的短语C、严谨、贴切的修饰语D、文言词语(C/35)21.对联“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中的“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的是故宫的()。

A、交泰殿B、金銮殿C、午门D、太和门(D/88)22.“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描写的是()景点。

A、北戴河B、黄河C、长江D、太湖(A/111)23.下面哪句诗是描写恒山悬空寺的()。

A、放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B、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C、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D、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山四望开(A/122)24.对联“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题写在()景点。

A、沈阳故宫B、河北承德避暑山庄C、北京故宫D、北京陶然亭(A/139)25.下面关于旅游文学名句和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孟浩然)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诰)C、“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苏轼)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甫)(B/204/185/168/153)26.“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描写扬州的千古绝句,其作者是()。

A、李白B、李商隐C、杜牧D、杜甫(C/154)27.王安石《金陵怀古》中有“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句,其中的“六朝”指的是()。

A、东汉、东晋、宋、齐、梁、陈B、东吴、东晋、宋、齐、梁、陈C、夏、商、周、秦、西汉、东晋D、秦、西汉、东晋、齐、梁、陈(B/158)28.王勃的《滕王阁序》名扬天下,里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的“彭蠡”是()湖的古名。

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D、西湖(B/241)29.对联“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描写的是()景点。

A、玉泉B、虎跑泉C、瑶池D、月牙泉(D/327)30.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只乾隆时期铸造的铜牛,乾隆亲自题写了铭文“铜牛铭”,铭文刻在牛背上,字体为()。

A、草书B、楷书C、篆书D、隶书(C/26)31.“盘山盘泉盘崖壁,百折犹难望岭头”出自《盘山道中》,其作者朱之蕃为()诗人。

A、唐代B、明代C、宋代D、清代(B/104)3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王珣的《伯远帖》B、怀素的《自叙帖》C、王羲之的《兰亭序》D、柳公权的《玄秘塔碑》(C/15)33.诗人顾炎武所作《嵩山》中有一句“石开曾出启,岳降再生申”,其中“启”指的是()。

A、开启,动词B、启示,名词C、启蒙,名词D、人名,名词。

(D/195)34.《台北市武圣庙联》中有称颂()的名句:“圣著春秋,善读者推公第一人”。

A、岳飞B、关羽C、诸葛亮D、郑成功(B/346)35.诗句“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出自《滇海曲》,其作者是()。

A、高昌雅B、赵朴初C、杨慎D、赵藩(C/272)36.下列四组汉字中,全部属于指事字的是()。

A、日、上、下B、暮、一、森C、本、末、刃D、二、月、忍(C/19)37.下列四组汉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毳(cuì)甑(zēng)埙(xūn)B、瓿(bù)觳(hū)觚(gū)C、簋(guǐ)辂(lù)珏(jué)D、辔(pèi)圭(guǐ)廛(chán)(C/28)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游词的表达要求的是()。

A、内容清楚B、资料翔实C、表达生动D、幽默感强(D/61)39.导游在进行介绍型讲解时,要慎用()表达方式,以免影响讲解语言的庄重和典雅。

A、通俗易懂B、幽默C、乡音土词D、朴素平实(C/50)40.爱新觉罗.弘历所作《避暑山庄后序》中的名句“夫居此山庄,日凛敬天法祖,勤政惠民,柔远宁迩诸大端,见之诗文不知凡几,何尚有未宣之深衷乎?”其中的“柔远宁迩”最初见于()。

A、《春秋》B、《诗经》C、《论语》D、《史记》(B/119)41.唐代诗人张固所作的《独秀峰》一诗,描摹了独秀峰的雄伟景色,独秀峰位于()。

A、贵州B、四川C、安徽D、广西(D/253)42.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的作者是()。

A、孟浩然B、李白C、刘禹锡D、王维(C/213)4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美景()A、桂林山水B、富春山水C、武夷山水D、新疆天池(A/252)44.“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

可怪前人文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

”此诗所写的“石林”景观位于()的彝族自治县。

A、贵州省B、云南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湖南省(B/274)45.“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此诗是吟咏()的最早诗篇。

A、龙门石窟B、大足石刻C、麦积山石窟D、莫高窟(D/323)46.“九寨水清鱼读月;黄龙山静鸟谈天。

”此联在描写黄龙/九寨沟美景时用了()的修辞手法。

A、排比B、比喻C、拟人D、夸张(C/300)47.“雁鸥来,繁子嗣。

万里翱翔总是家乡美。

懒散鸬鹚礁上醉。

鸟语人喧,都道江山瑞。

”此词描写的是()雁鸥遍地的独特景观。

A、青海湖B、洞庭湖C、鄱阳湖D、太湖(A/330)48.中国人对大自然向来就怀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和力,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的旅游观念。

A、天人合一B、山水比德C、逍遥游D、纵意丘壑(B/73)49.甲骨文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它的历史有( )A.三千多年 B.五千多年 C.七千多年 D.一万多年(A/4)50.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 )。

A.行书 B.隶书 C.小篆 D.楷书(D/13)5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我国汉字形体演变历史的是( )。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B.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C、大篆、籀文、石鼓文、小篆、猎碣D.石鼓文、金文、行书、楷书、草书(B/13)52.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是( )。

A.华山、九华山、五台山、蛾眉山B.黄山、普陀山、五台山、泰山C.九华山、五台山、二峨眉山、普陀山D.泰山、衡山、恒山、庐山(C/38)5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书面语语体的是( ) 。

A、科技、事务、政论、文艺 B.演讲、谈话、文艺、事务B、政论、聊天、讨论、科技 D.演讲、谈话、聊天、讨论(A/34)54.据传李白曾在“壮观”的“壮”字中的“士”下多加了一点,以表示自己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这两个字题刻在( )。

A、山西悬空寺 B.承德避暑山庄C.山东曲阜孔府 D.山东泰山(A/27)55.下列四组汉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选项是( )。

A.徵(huī)祀(jì)讦(jié) B.刖(yuè) 垚(guī)埙(xūn)C.玦(jué) 羌(qiāng)缶(fǒu)D.斝(dǒu)厝(xī)珩(héng) (C/28/29/30)56.青岛崂山的蟠桃峰上有两个字,每个字为16平方米,据说是国内诸山中面积最大的刻石,这两个字是( )。

A.瑶池 B.罨秀C.天涯 D.涵虚(A/25)57.下列语段中,描写“甲骨文”形体特点的是( )。

A、字形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