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试卷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五

六年级试卷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五
六年级试卷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五

六年级试卷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五

4-1-23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d1ny#uj@ji4obi1nc8 ()()() W1ngy2ngch6ngg#ng ()() 二、查字典。(4分)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把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画上横线。(4分) 口若河百折不气雄伟之不理视死如各己见四、将下列两组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3分) 1.动物鸡禽类动物家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堂姐伯父祖父弟弟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4分) 失望绝望希望指望渴望1、凡卡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哭诉:“我的生活没有了。”写好后,他满怀去寄信。即使……也不但……而且虽然……但是2、条件艰苦,登山队员以顽强的毅力登上了顶峰。六、修改下列病句。。(6分) 1.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要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小要学会爱劳动的好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4分) 1.雷锋的精神怎么能不鼓舞我们?2.雷锋的精神不能不鼓舞我们。3.我们的校园被彩带装饰得异常美丽。4.我们的校园把彩带装饰得异常美丽。八、按《三衢道中》原诗填空,并根据要求回答。(8分) 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泛尽却______行。________不减来时路,添得________四五声。1.所填的前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先走后走。 2.所填的后两个词语,是作者____________时观察到的景物。3.“黄”的意思是__________。“泛”的意思是________。4.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方的景色。5.“四五声”指什么?(①叫了四声或五声②叫声响了许久③泛指叫了几声)。九、按原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作答。(11分) 1.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2.“我”在仙台住过两家客店。第一家客店作者具体写了___________,第二家客店作者概括写了_______,从而看出“我”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3.这段话中职员为我的食宿“操心”,具体表现在哪里,在文中用横线划一个句子。4.带点词“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和“竟”意思相近的词:十、阅读短文《雨中》,按要求作答。(16分) 1不巧得很,好好的天转眼变了脸,早上还笑容满面呢,中午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号啕起来。2腹中空空,呆立在走廊上。怎么办?肚子在唱“空城计”了。和我不同路的几个同学好心肠地帮我出着主意。忽然她们一起叫了起来:“校长出来了,季校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正匆忙赶路的校长停住脚步,朝我们这儿看。3“你快去呀!”她们推了我一把,“校长,帮一下忙。”我无可奈何,只好躲到了校长的伞下。4旁边走的是校长,我真有点不知所措。说点什么话好呢?我看着滴滴答答的雨,终于有话题了:“今天太糟糕了,下这样大的雨,而且起先天还不错的。” 5校长说:“是呀,雨是很大的。你到哪儿去呢?”校长的问话提醒了我,他并不和我同路。我连忙不好意思地说:“我,哦……我去奶奶家,在马路那边。” 6“那好吧,你指路,我送你。”校长低头说。7猛然间,那浓重的乡土口音唤起我的羞愧感。8我好像坐在大礼堂里,所有的同学都和我一样,规规矩矩地坐着,台上季校长在发言。9“同学们,今天在这儿……”校长改不了那种口音的,因此话音刚起,我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嗨,咱们的校长真是满口的‘地瓜腔’哟!”随着我的喊声,周围的同学哄堂大笑。形势就这样发展下去,许多同学开始偷偷地对校长评头论足,然后在下面窃笑一阵,而且越来越觉得有趣,越发笑得厉害。10我,我可真过份了!11我默默地想,渐渐地有点无地自容了。12校长把伞移过来一点,并问我:“现在学习很紧张吧?” 13“哦,嗯!我是初三学生,当然紧。”我回过神来,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移出了伞的范围。14转眼的工夫,到了弄堂口。我停下来,向我们敬爱的季校长认认真真地道别:“您别送了,到了。谢谢您了!再见!” 15然后我轻松地笑笑,飞速地奔进弄堂。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的意思。“空城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瓜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章中起__________作用。3.找出文中与划横线的句子与内容上相照应的一句话,用“~~”表示出来。4.从文中找出一句拟人句,用“____”划出来。5.“我”在雨中边走边想,“渐渐地有点无地自容了”。为什么“我”会产生“无地自容”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试卷35分作文题目:我真想对__________说。提示与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任何一个人的称呼,如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校长、老师等。2.通过写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将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事情或现象要作为重点来叙述,记叙过程要完整。并在文中恰当明了地发表你对这件事或这种现象的看法、想法或认识、建议等。3.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文章不得写出姓名,一律用A、B、C……表示,例如“张三”用“A”代替,“李四”用“B”代替。字数在500字以上。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三十四)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三十四)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ni4ng m@tu% yu2n t2o zu@k3i xu2n ()()()() shu1i ru^xi6 sh1ng ch! r(sh& c4i ()()()()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8分) 1.用音序查字法,“歼”应先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耀”应查部首(),再查( )画;用数笔画查字法,“爽”应查( )画。 2.“素”在字典里有6种解释: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④本来的、原有的;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 ⑥素来、向来。下面句子中的“素”字应选哪种解释? (1)我素不知天下有这么多新鲜事。() (2)这块布很素净。() (3)王爷爷喜欢吃素面。() (4)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表示我的愉快。这种境界,()无限乐趣。 四、填关联词(2分) ()困难再大,老班长()要把三个病号带出草地。 五、填一组反义词。(2分)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要(),不要()。 六、造句。(9分)

1.至于── 2.(造一比喻句)── 3.(造一拟人句)── 七、修改下文中的6处错误。(6分) 我们在校园里植树老师带领着,老师说:“大家栽树的时候,根要伸直,苗要扶正,土要埋好,然后在浇水。”听了老师的话,我们胆战心惊地把每一颗小树苗栽好,又浇上水。喝饱了水显得格外精神,仿佛在对我们笑。 八、阅读《少年闰土》的选文,回答问题。(13分)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联系上文解释词语。(4分) 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的是哪些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50) 1.按要求排列下列汉字。(2) 神舟六号 (1)按音序顺序: (2)按笔画数从多到少: 2.看拼音写词语。(8) Shūjídòng jiāng juàn liàn kāng kǎi tuǒtiē()()()()()chúchāung jīng bīn jiǎn zhèng tǎn tèbùān ()( ) ( )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 誊()券()驱()魂() 眷( ) 卷()驰()魅() 4.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兴旺(xīng xìng)匀称(chèng chèn)不禁(jìn jīn) 勉强(qíang qǐang)薄纱(bóbóo)喷香(pèn pēn)5.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写两个)(4) (1)写人物品质的(含褒义): (2)含动物名称的: (3)含一对反义词的: (4)出自寓言故事的: 6.把是一家子的用线连起来(4) 《红楼梦》施耐庵《景阳冈》 《水浒传》吴承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西游记》曹雪芹《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罗贯中《猴王出世》 7.选择恰当的字或词填在括号里(2) (1).请问:“你知道去电影院往( )边拐吗?”(哪,那) (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着有趣的物理( )。(实验.试验) 8.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 (1)“鼎”一共十二画,第六笔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音序是“d”( ) (2)“Q”在字母表中排在“R”的后面。() (3)“信”的正确格式按顺序应该是:称呼.正文.祝福语.日期.署名。() (4)《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为人民服务。() (5)《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9.根据意思写词语。(3) (1)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害怕不安() (3)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10.按要求写句子(6) (1)这是一名从遥远的西藏拉萨来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缩句) (2)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改为否定句) (3)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5).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结论,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6)老师对他说:“小明,以后不要在马路上玩,很危险”。(改为转述句) 11.按要求填空(9) (1).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的表现不同,试用两个成语概括出来。(1) 一人:另一人: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验进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 社会经 ,从而引,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 行审视和升华 。 认知自然、体验自 厚 渐浓 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 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 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 天、因地制 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 基 辑 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 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 重 超出自然 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 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 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 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 理利用。 合他“乐山乐水” 却契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 消极 情怀。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填空。(5分)jiǎn lòu qì pò bào zào piāo yì()()()()上面的八个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是;所写的八个汉字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二个的是。二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9分) 1 "六·一";儿童节那天,班上举行小小联欢会,同学们纷纷登台展示才艺,这时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表演呢?选择几个写下来。 2 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仿佛跟着作者来到了"烟台的海";,不禁想起了等描写大海的成语;随着"孔子游春";,不由想起了等描写春光的成语;观赏了"黄果树瀑布";,自然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 3 毕业典礼后,我将离开自己的母校。六年来,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与我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离别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 ,";。 4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5 这枚校徽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打开文具盒一看,没想到校徽就在这里!真是" ,";。(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俗语等)三造句。(3分) 1 用"凝聚";写一句话:。 2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结实:(1)(指人身体好):。(2)(指物体坚固):。四请你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2分)。五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3分)()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六综合改错。(3分)"六·一";节那天上午。我们穿上节目的新装和红领巾,兴高采烈地来到校园参加庆祝会,会上,总辅导员第一个发言。他勉励我们要继续深入"学赖宁";活动,争做《四有》新人。会后,大家观看了校文艺队表演的精美节目。七填空。(11分) 1 再现积累。 ①儿童散学归来早,。②无志之人常立志,。③欲把西湖比西子,。④莫愁前路无知己,。 ⑤ ,不拘一格降人才。⑥,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⑧ ,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 2 《碧螺春》一文中,描写采茶姑娘走向茶园的句子是:;描写采茶时神情动作的句子是:。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这样写到:。 3 读了整整六年的语文书,你接触了不少的文章中的人物,其中你映象最深的是,这是因为。八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26分)(一)游动物园的感触一个qíng lǎng()的星期天,我兴致勃勃地乘车去长沙市动物园玩。进了动物园,只见树木fán mào(),小草丛生,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动物园有许许多多珍禽异兽。首先,我来到关孔雀的铁丝笼前。漂亮的孔雀因为不能再在大自然里自由地嬉戏,它无心再开彩屏,而是用它那一双满含哀怨的眼睛看着游人,好象在qǐ qiú()人们:"放我出去吧!";我心情沉重地来到野兽区。狮子老虎们闭者眼睛好象在思念着大自然那美好的风光。现在,它们只能用睡觉来打发光阴了。不一会儿,一只老虎醒了,睁开那充满无限忧愁的眼睛,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卷(三)(无答案)(国标本)苏教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三)班级: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这段话补充完整。(9分) 小时候看乡戏的情景让我mínɡ jì()于心。每每听到 yua’ěr qīnɡ cuì()的锣鼓声,我们便huān hū qua yua(),p? bù jí dài ()地jù jí()到场地上去。为了一个好的位子,我们甚至kānɡ k ǎi()地拿出自己喜爱的bō li()球来交换,为的就是能清楚地一睹那chún pǔ()的形象,听到那kuài zhì r?n kǒu()的声音。 二、词语天地。(13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大精深声嘶力()()虚而入银()素裹 顾名思()胆()心惊匪()所思()有成效 2.填上表示“看”的词语。(2分) ()山下()病人()盆景()远方 3.对对子。(2分) 青丝对()金秋对()华夏对()莺歌对()4.按要求写成语。(5分) (1)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2)带有“春”字的成语: (3)意思相近的两组成语: 与;与 三、句子练习。(16分) 1.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4分) A.嫦娥不但美丽善良,。 B.爷爷,说:“孩子,读书要用心呀!” C.今天真冷,。 2.秋天来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写具体。)(1分)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A.()多忙,老师()耐心地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B.()老师很忙,()他还是耐心地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4.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

2020届全国卷(II)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握,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有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2020年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20200404135002)

2020年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三十七) 一、将下面汉字写在田字格里,要求写得正确、美观。(3分) 安臣猛幕舅遗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tu@ s8 li3n ji2 m3ng zhu4ng ()()() t( r3ng p0 b8i b) k1n ()() 三、用横线画出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请无自误()兼烛夜游() 令人目弦()金壁辉煌() 四、把词句补写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能制侵陵___________________ 惊惶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找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词语。(在括号里打上√)(2分) 六、选词填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中的“益”字应解释为()。 ①增加②更加③好处 2.“曾不事农桑”中的“事”字意思是()。 ①事情②职务③从事 3.下面5个词中,有一个与其余4个不属一类,它是()。 ①电视机②电冰箱③洗衣机④录相机⑤电灯

4.“安静”对“乡村”正如“热闹”对()。 ①白天②校园③城市 5.下面搭配不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改进(方法)②提高(质量) ③树立(好作风)④增加(收入) 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8分) 1.汉语拼音表上的字母,大写第七个是G,小写 第十七个是q。() 2.“坚贞不屈、神机妙算、武断、果断”都是褒义词。()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惜”是“可惜”的意思。() 4.“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吼声如雷,连关 得严严的玻璃窗也震得发响”都是比喻句。()(下面几句请判断句子正误,并修改) 5.《养花》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写的。() 6.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3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基础知识】(共35分) 1、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美观的写在方格中。(2分) A.马蹄(mǎ tí)抵御(dì yù) B.疲倦(pí quàn)目睹(mù dǔ) C.抱怨(bào yuàn)僵硬(jiāng yìng) D.退缩(duì suō)沮丧(jǔ sà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波涛凶涌晃然大悟饱经风霜熙熙攘攘 B.咆哮惊慌失错怒气冲冲深奥 C.拥带放肆全神贯注暴露无遗 D.追悼轻手轻脚化为乌有井然有序 4、下列人物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的一项是()。(2分) A.鲁智深 B.宋江 C.关羽 D.吴用 5、选词填空(2分) 挺立耸立矗立 (1)一棵棵高大的树()在蜿蜒的小路上。 (2)天安门广场上()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3)英雄就像一座()在我们面前的高山。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 近义词:允许——熟识——伶俐—— 反义词:枯竭——详细——僵硬—— 7.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别看他好像呆头呆脑似的,可他的脑子并不笨。 B.被冠以专家名号的人物在说服他人方面确实技高一筹。 C.做了坏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会吓得心惊肉跳。 D.这首诗写得太好了,简直如高山流水。 8.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9..按要求写句子。(5 分) (1)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 (2)小虫虽然迷路了,但仍傲然前进,难道不是一位勇士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乾清宫是皇帝批阅日常政务、处理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改病句) (4)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仿照句子来写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 分)

2021届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模拟试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中的“浊汴清淮”意象 滕汉洋汴河是一条古老的运河,与淮水本来并不直接相通。自隋炀帝开通济渠,汴水始自陈留偏离旧道汇入淮水。 汴河引黄河水为源,因此也便成为一条浊河。唐人多关注这一特殊的水质现象。高适的《东征赋》云:“出东苑而遂行,沿浊河而兹始。”这里所谓的“浊河”,即汴河。日僧圆仁取道汴河回国时记:“汴州以来,傍河路次人心急恶不善,能似所吃汴河水之急流浑浊也。”以汴水喻人心的急恶不善,可谓能近取譬。 浑浊是汴河留给唐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唐人因此常以“浊水”代指汴河,并将其引为诗歌意象。白居易《茅城驿》云:“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茅城驿是汴河上的水驿。汴河两岸本多平原,如白居易所言,真可谓“无景思”也。加上秋日凄清,此时又正是汴河水浅难行之时,“浊水半和泥”的汴河也自然成为这种凄凉萧条的一部分。此外,汴水浑浊既是常态,则汴水澄清也便成为一种瑞象。姚合《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以汴水澄清比喻令狐楚治理汴州的政绩,堪称“浊汴”意象的绝妙反用。 至唐代,“清淮”成为具有吟咏价值的诗歌意象。杨谏《月映清淮流》赋、徐敞及佚名的《月映清淮流》诗,皆唐人的省试作品。“清淮”这一意象被引入省试诗赋,说明其文学审美价值已经逐步经典化。唐诗中大量与运河行旅相关的“清淮”意象,既是这种经典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视为这种经典文学意象对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扩散性影响。 独立来看,唐代运河行旅诗中的“浊汴”与“清淮”意象各有其意义承载。而从唐代的运河交通来看,汴河、淮河与邗沟连接两京和东南地区,汴、淮交汇处作为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最易引发“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的感叹。从运河行旅的角度来看,由淮入汴或是由汴入淮所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无疑是传统的地域分野观念借助运河交通所产生的文化影响。 由淮入汴或由汴入淮的情感波动固然与“山川地脉分”等传统文化认知相关,但更直接的是与行旅之人的旅途观感相联系。如李嘉祐《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云:“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群鸥。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揺风欲别秋。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诗由“忽见清淮”而引发,由浊汴与清淮交汇处的特殊水质现象,引起“长恨相逢即分首”的感叹。在这首诗里,“浊汴”和“清淮”两个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已经超越了两者各自独立时候的内涵指向,重新生发新的意蕴。 除了具象地表现汴淮交汇处的地理现象及抒写由此引发的心理感受,唐人相关的浊汴清淮意象还进一步引申。如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三:“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诗由汴淮交汇处渡口的不同水质现象,表达世事人生流变不常之理。孟郊《憩淮上观公法堂》云:“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用浊汴清淮交汇而淮水自清的现象,喻清净之心不染尘俗的佛理。这些诗歌中的意象,超越了对运河交通地理的书写,是“浊汴清淮”这一文学意象的合理拓展。 (选自2021年2月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考试试卷 (8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31% 1、读拼音,写词语4% cì hòu líng lì quán tuǐ jīng zhàn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3% 阻.挠(náo ráo)荆.条(jīn jīng)喷.香(pēn pèn) 3、辨字组词4% 焰()烘()隧()呐() 陷()哄()遂()纳() 4、先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再写反义词4% 热情—()—()推却—()—()精密—()—()具体—()—()5、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4% 举.头望明月()万里长城举.世闻名()举.例子()大家推举.王明任班长 () 白川归.大海()何时复.西归()亡.羊补牢()狐假.虎威() 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5% 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⑵小鸟在枝头唱歌。() ⑶蓝的天,绿的水,红的花,这就是我心中的乐园。 ()

⑷蓝的天,绿的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⑸战胜“非典”,难道我们没有信心吗() 7、改写句子4% ⑴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⑵蝴蝶飞舞。 ⑶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⑷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8、在原局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 ⑴我的衣服差不多全湿透了。 ⑵重庆市是我国的直辖市。 ⑶伊拉克的士兵击落了敌人的飞机和坦克。 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4% 1、说说句子的意思2%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不能应也。 2、补充诗句、名言或警句3% ⑴不要人夸颜色好,。 ⑵,从无字句处读书。 ⑶少壮不努力,。 3、常识填空3%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代诗人的作品,被称为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群星学校六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4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难.处喃.喃阻拦.波澜.壮阔 B 大臣.丞.相继承.路程.墨守成.规 C 嘹.亮辽.阔聊.天疗.养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清廉督都竣工菜羹迥然不同 B 慰籍筋脉慷慨磅礴妥贴自相矛盾 C 防御允诺咨询脾胃投掷迫不及待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一泓秋水一眼水井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婉婉动听咄咄逼人栩栩如声丝丝入扣 C 人生坎坷山道崎岖悬崖陡峭高山巍峨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没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省略号 B 冰冷水热水水蒸汽开水 C 寒冷凉爽温暖炎热酷热 三、按要求写词语(9分)

1.找规律写词: A.虚实、动静、、 B.千里迢迢、大名鼎鼎、 C.曲曲折折、支支吾吾、 2.在这六年中,同学们,。(写两个表示同学间情谊的成语) 3.写出三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4.你对你的语文老师熟悉吗?请用两个成语说说他(她)给你的印象、。 四、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1.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仿造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这个地方太小了。(改成夸张句)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了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就是从点滴开始的。(2分) 5.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3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负荆请罪《》() 五、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将相和》一课中的“将”指的是,“相”指的是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相”认为“将相和”就会,“将相不和”就会。

江西省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卷(三)C卷

江西省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卷(三)C卷 一、基础 (共7题;共21分) 1. (1分)读拼音,写词语。 líng hún zhì huìlù qǔdān dúgōng jiàngōu zh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比一比,再组词。 猴________ 讯________ 呻________ 换________ 喉________ 迅________ 伸________ 焕________ 3. (2分)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江的下游倒灌翻腾的钱塘江怒潮。 ②在钱塘江上建桥可真不容易。 ③上游时有山洪暴发,水流极为湍急。 ④1933年,茅以升爷爷开始设计建筑钱塘江大桥。 ⑤经过几年的努力,茅以升爷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1937年9月建成大桥并通车。 ⑥如果同时遇上台风,那就不得了啦,真是翻江倒海,势不可当。 A . ②④③①⑥⑤ B . ④②③①⑥⑤ C . ④②⑥③①⑤ 4. (2分)下面一段话,修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让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斗财主”的故事。虽然小华嗓子哑了,但是讲得很认真,很生动,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吸引了。 A . “虽然……但是…”改为“因为……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吸引了”改为“我们都被他讲的故事吸引了”。

B . “阿凡提斗财主”改为《阿凡提斗财主》;“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吸引了”改为“我们都被他讲的故事吸引了”。 C . “阿凡提斗财主”改为《阿凡提斗财主》;“虽然……但是……”改为“因为……所以……”。 5. (2分)鲁迅先生一生爱憎分明,同敌人战斗从不屈服,对人民群众竭尽所能。如果用一句名言来形容鲁迅先生,你会选()。 A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A,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B、C、D ……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7. (10分)按课文内容、课外积累填空。 (1)“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的淡红的花,这繁花________,不留 ________ ,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个句子中,作者用“喷花的飞泉”比喻 ________。(《只拣儿童多行处》 (2)阅读课文,我们领悟了许多道理。鲁迅先生的一个“________”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时间;海伦?凯勒的自传《________》,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________》和司马迁发愤写《________》等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执着。 (3)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__,这样地__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__,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7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求书写正确、工整。(5分) 我的家乡安徽凤台,坐落在淮河岸边,它既没有峰峦雄伟的高山,也没有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区,但它有远近闻名、历史悠久的地方特产——豆腐。 。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bào zào xuán guàxuān xiāo yùhán chōng jǐng shìhào ( ) ( ) ( ) ( ) ( )()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顾:相顾一笑()三顾茅庐()顾客盈门()奋不顾身()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2、素: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四、按要求写成语。(8分)

1、含有动物 名: 2、含有两对反义词 的: 3、给广告词“消毒”,恢复原貌。 例: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脍炙人口) 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 五、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24分) 1、“我们爱你——()奏出的古曲,()谱写的新歌”中,“古曲”的含义是;“新歌”的含义是。(4分) 2、默写出《烟台的海》一文中描写冬天的海波浪汹涌的句 子: 。(4分) 3、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6分)

庐山瀑 布: 大草 原: 长 江: 4、一年之计,();十年之计,();终身之计,() 5、吾志所向(),愈挫愈勇() 6、开弓不放箭——() 7、()知马力,()见人心。 8、()异乡为异客,每逢()倍思亲。 六、修改病句:(8分) 1、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2、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 3、刘老师好几天都没来上课,他肯定是生毛病了。 4、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七、阅读与感悟。(10)分

六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测试题姓名 一、基础知识 1.写同音字 jiǎo ()子()刑()猾 lì经()鼓()严() 二、仔细琢磨,慎重选择 2.同一个字读音全相同的是()组,全不同的是()组。 A、含糊糊弄糊涂 B、勉强顽强强词夺理 C、摩托摩平按摩 D、吆喝喝住齐声喝彩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卓有成效”的“卓”起笔是部首,音序是Z,声母是zh 。 B “心领神会、无独有偶、铺天盖地”构词方式各不相同。 C “不闻不问”中的“不”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一”读音也不同。 D “插秧、鞭炮、吭声、语无伦次”中带点字都是形声字。 4.找错别字,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专心志致勃勃生机座无虚席 B 不知所错月以继日司空见贯 C 见微知著锲而不舍落慌而逃 D 满不在呼肃然起敬零七八粹 5. 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鼓舞斗志一弯新月提高成绩 B 改善工作一枚棋子改正错误 C 交流经验端正态度发扬作用 D 一艘扁舟纪律严谨形势严峻 6. 下列词语只有一个是贬义词,这一个是()。 A 风华正茂 B 大义灭亲 C.锲而不舍 D.竭泽而渔 7.“_______下雨,_______要带雨具。”横线上要填关联词语。下面几组中,唯一不能用的是() A 因为……所以…… B 即使……也…… C 只要……就…… D 如果……就…… 8. 成语中的“三”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列成语中的“三”表达的意思与其它三组不同的是()。 A 三言两语 B 三番五次 C 三思而行 D 一日三秋 9. 下列文字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 太阳他有脚啊,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C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D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如果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10.下面诗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情感的一句是()。 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依据情境内容,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王红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尽管看了许多作文书,但写起作文来总是言之无物,我想用这句名言来开导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三、积累运用 1.用四个成语代替下面几个“很多”。 (1)店里小商品很多。()(2)花的品种很多。() (3)公园里游人很多。()(4)游乐项目很多。() 2.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再有感情地读读。 大自然多像,广袤的大地是她,茂密的森林是她,温暖的太阳是她,和煦的轻风是她。 A 明亮的眸子 B宽广的胸怀 C甜蜜的絮语 D一位伟大的母亲 E飘逸的长发 3.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A、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B、(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C、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D、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 4.按要求改写句子: A、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6分) Líng lìwǔrǔmáo dùn pái huái ()()()()kāng kǎi miǎo shi ()()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suífēng qián rùyè,rùn wùxìwúshēng。 3、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6分) 膝盖(xīqī)露骨(lùlòu)相称(chèng chèn) 歼灭(qiān jiān)号叫(háo hào)强迫(qiáng qiǎ 4、按查字典方法填空:(6分) “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及”字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 ①比得上;②赶上;③到、达到;④和、跟。 下面三个句子中的“及”各是什么意思,请分别选择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2)《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拉黄包车的得到了伯父的及时治疗。()5、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后画√,有错的用×标出,并依次改正。(6分)(1)自作自受千均一发聚精会神() (2)兴高采烈莫明其妙络绎不绝() (3)高歌曼舞粉妆玉砌完璧归赵() (4)同心胁力钟鸣鼎食自相茅盾() 6、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6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7、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6分)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武松打死了这只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

全国卷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 “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 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 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 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 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 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岀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文化玉戉的 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 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 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 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丄),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 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 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 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汉代贾 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1^1)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 子的称名“辟”。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戉”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戉”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衍生出了“王”的字形。 B.“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 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戉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